1.儿童节和一大堆儿童一起看。
不管是儿童还是儿童的爹妈们都看得好欢乐!
我和旁边的小男孩一起从头笑到尾。
2.掌门狗这群人一定都是小动物控。
3.达尔文太萌了,腐国拍儿童片还要塞个成天为没有妹纸苦恼的nerd,太有文化了。
4.女王长得太像贝蒂戴维斯了。
5.帅哥2当家,内心是深爱着船长的吧。
6.海盗奖的奖杯和英国学院奖的奖杯长一个样。
这个分数是冲着粘土动画,而非动画本身。
财大气粗其实并非什么好事,虽然影片故事构成和人物设置还依旧保留着阿德曼公司的影子,但好莱坞的精致把阿德曼公司拿印在粘土小人身上的指纹印却抹平了。
曾经我挚爱《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但《神奇海盗团》却印了太多仓促而就的遗憾。
那些反复斟酌大概也印了太多市场痕迹,包括人物造型和空间造型,于是华美的好莱坞再度吞噬了英伦的质感,宛如麦当劳、星巴克的为所欲为。
想起月前在布拉格,抬眼满是麦当劳、KFC、星巴克,那种兴味索然的郁闷。
此月的《环球银幕》中有篇文章——英国怎么就腐国了?
是啊,英国似乎也在应和着全世界的趣味,卖腐为生得很愉快。
但凡事过犹不及,连动画都如此腐得彻底,就不免让人心生担忧。
没有到迪斯尼动画好看的程度,故事老套,讲述的过程也没有新意。
说实话,影评的灵魂莫非就是这个故事有没有意思,另外看讲述的是否精致,海盗团都没有做到,很遗憾。。
上个世纪70年代好莱坞刮起灾难片风潮,随后就出现恶搞灾难片的《空前绝后满天飞》,80年代警匪动作片流行一时,各种套路立即被《重装武器》嘲笑个遍,90年代青春惊悚片大行其道,讥讽面具杀手的大杂烩《惊声尖笑》又顺势推出……按照这个规律,新世纪《加勒比海盗》系列一续再续,受追捧度节节攀升,势必要诞生一部以此为对象的戏谑作品,但这份重担落到与好莱坞隔洋相望的英伦公司阿德曼,还是颇令人始料未及(其实《史诗大电影》曾经戏仿过《加勒比海盗》,但该片太烂,影响太小)。
阿德曼以粘土动画《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享誉世界,曾凭此获过奥斯卡殊荣,很难想象他们会放弃专属品牌,跨过大西洋去趟恶搞电影这趟浑水。
Sorry,上面这段话是笔者在未经查证、未经深思的情况下写下的,犯了两个重要错误,改正如下:第一,《神奇海盗团》并非阿德曼以嘲讽《加勒比海盗》为目的的原创影片,它根据英国作家吉德安•狄福的《海盗们!
》系列小说的前两部改编而成,该系列诞生于2004年,正是《加勒比海盗》一炮而红的次年,作者是否有恶搞企图很难揣测,但阿德曼肯定是“清白”的。
《海盗们!
》已经出版五集,最新一本今年刚新鲜上市,配合电影宣传;第二,即使光从剧情看,本片也很难归入我们通常认定的恶搞类。
开篇不久船长四处打劫屡屡碰壁那一段蒙太奇,别出心裁的开涮了海盗电影套路,但就此打住,“海盗大赛”更像是对海盗文化的讴歌而非颠覆,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对抗则是对史实的简化和夸张(这点我们后面详细谈到),科学家的加入进一步稀释了海盗元素的比重。
整体看来,与其说是调侃《加勒比海盗》,倒不如说是致敬,你看两片主角都是极具个性魅力(虽然魅力大相径庭)、亦正亦邪的无厘头船长,都因被卷入与“职业生涯”无关的是非而当了一回正面英雄。
其实说到被开涮,首当其冲的应是象征大英帝国“日不落时代”的维多利亚女王,以及那位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达尔文。
我没读过原著,不清楚这两位是否在书中就那么后现代,但阿德曼要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拿本民族的大人物开开玩笑必不可少。
既然美国电影能把总统塑造成阴谋家、独裁者、色情狂和被外星人搞死的大白痴,那么英国人把逝世一百多年的女王描绘成阴谋食客加武术高手,想来也没什么过分的。
其实英国影视剧一向乐于将矛头指向上层,专门嘲笑大人物的政治讽刺剧更是一绝,只不过很多国人仍对英国人秉持古板、低调、闷骚的印象,因而对本片的戏说尺度大为惊讶。
换个角度看,这也从反面论证,假如一个国家的电影总把近代伟人描写的毫无缺点、光芒四射,那这个国家的电影创作一定束手束脚,不能任想象力驰骋,“与国际接轨”、“与好莱坞抗衡”等豪言壮语,当然沦为被影迷耻笑的疯话了。
《掌门狗》的拥趸可能会哀叹阿德曼的“堕落”,也许是更大的预算需要取悦更多的观众才能收回,这次他们选择了保险、俗套而缺乏创意火花的叙事方法,与大量好莱坞流水线上出产的动画片、喜剧片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全片是典型的三幕剧,第一幕介绍船长因“事业”受挫而郁郁不得志,直至偶遇达尔文后启程去伦敦;第二幕遵循小人物一路走高的套路,直到梦想近在咫尺时急转直下,将观众情绪打入最低谷;第三幕当然是痛定思痛后的奋起反击,打败坏人赢回一切。
你若看过十部以上的好莱坞动画片,本片的主线就毫无悬念可言,不像《掌门狗》那样充满了难以预料的惊喜转折。
不过,尽管情节看头知尾,阿德曼在《掌门狗》中积累起来的精湛手艺仍没有丢,古屋追逐一场独具匠心的道具互动和力学展示,机关巧妙十分过瘾,对白大抖英式冷包袱,粘土人物特有的动作萌味和表情喜感展示的淋漓尽致,那“地图冒险”的创意挥洒实在缤纷,最抢戏的小猴简直是掌门狗转世(或者说是前世),完全继承了后者不开口就能笑翻一片的幽默感,并犹有过之:比如它亮出“But”的台词本,主人示意它小声点,它立刻掏出字体缩小的“but”,这已经超出寻常无厘头范畴,进入梅尔•布鲁克斯(《糊涂侦探》)、巨蟒团(《巨蟒与圣杯》、《万世魔星》)引领的荒诞喜剧境界。
影片明确无误的设定在1837年,绝非信手拈来,而与故事本身休戚相关,不能随便置换。
不妨岔开去谈谈历史:十五世纪末欧洲人开辟新大陆,成为海盗祸端之始,例如当时英国殖民者为与西班牙人争夺地盘(《加勒比海盗4》中对此有详细描写),遏制后者海上霸权,不惜对十恶不赦的盗贼颁发私掠证,奖励他们的抢掠行为,政府授予特权的“武装民运船”,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海盗基地,很多西班牙政府的通缉重犯,在英国都为推崇为民族英雄。
但好景不长,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兴起后,与他们利益相抵触的海盗就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在公司全盛的18世纪末几乎趋于灭绝。
19世纪初,不断掌控政府事务、已经超出殖民工具(《加勒比海盗2》中连总督都对公司高官无可奈何)的东印度公司遭到英国政府不断加强的监管,实力逐渐衰弱,给海盗重新活跃制造了可乘之机,到1837年又隐约构成三方角力的局面。
时年加冕的女王野心勃勃要烧出三把火来,当然少不了拿海盗开刀。
当然,小说和电影并非历史纪录片,因此简单的将矛盾归结为女王与海盗的两极对抗,是一种正邪二元对立的卡通化处理,但整个故事对历史大背景的尊重不亚于某些“史诗大片”,这在动画片中是不多见的。
抛开政治背景,1837年也为戏说情节制造说服力。
时年加冕的维多利亚女王出生于1819年,正是芳龄18的少女,因此她才能纯以女性魅力吸引痴情的达尔文,肆无忌惮当众卖萌而不惧有损皇族尊严,舞刀弄枪更是不在话下。
而达尔文生于1809年,28岁的他与如今许多大龄青年有着同样烦恼,若时光前进170多年,他活脱脱就是《生活大爆炸》里埋头实验室、苦无异性缘的科学家宅男嘛。
其实白富美女王(历史上的维多利亚可是大美人一枚)与屌丝科学家的故事比《加勒比海盗》的小铁匠和总督女儿更有戏剧潜力,加以雕琢,能拍出比《罗马假日》更浪漫,比《红磨坊》更悲情,比《公主日记》更诙谐的华彩篇章,可惜本片中船长气场太强,只能将这条支线草草交代一番。
笔者建议开个外传,专攻这两位的感情纠葛,片名可以叫《达翁情史》,讲达尔文如何与女王交往时发现进化论。
文/方聿南
话说现在才看完这部动画然后发出这个影评其实算是相当晚了,不过最近因为对这部动画的配音很有爱所以在这里做个个人的分析,希望对看过这部动画配音的有一些小小的帮助吧总体来看,《神奇海盗团》这部动画的剧情并不能算是很有意思,不过也不会无聊到让人中途离场,可能很多人要为此抱怨它不如《小鸡快跑》或是《超级无敌掌门狗》那般笑点无穷,但是看看它的配音阵容想必会令不少人心驰神往了:Martin Freeman、David Tennant、Hugh Grant……也许这也算是动画的卖点之一,我本人也是因为看到配音阵容才开始对这部动画感兴趣,不过下了电影之后对比听了一下,发现最终让我肯为电影做好评的并不是基点很萌的腐国原音,而是让其真正变成了欢乐向动画的国配及让其更加文艺向的台配,这里仅对个人听过的国配、台配和原音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
(P.S:很遗憾,为节省成本个人并未去电影院为这部动画捧场,不过下载的四语——其中还有粤语,感觉这个和原配最为接近,没有什么亮点,因此不做分析——版本对照来听也足矣了╮(╯▽╰)╭)首先来看一下原音版,这个也是我首先观看时听的一个版本,整体看下来演员的表现都很不错,不过总体看下来其实只能算是中规中矩,除了马丁的二副很符合人物性格以及DT配的Charles Darwin的声音还算比较有特点外,其他的各种基点和萌点其实都差了一些,在表演的夸张上稍显有些不足,因此看过原音对电影没什么印象给3星(这里以豆瓣的5星评论做为标准看)评价的其实都算很正常,不过如果听过国配或是台配还给这个分就有点对不起大众了,因为就个人来看,国配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原音出彩很多,而台配的翻译虽然中规中矩没什么特点,但是配音上倒是也还不错,至少这两个版本都较原音听来有意思很多。
比如开头部分科林伍德向女王陛下阐述海军战绩时,原音听起来很平淡,国配就选择采用“法国佬”、“葡萄牙佬”这种称呼,台配沿用了原音的称呼,但是在说“Chinese”这个词上两个配音各有不同。
国配说的是“亚洲佬”,台配说的是“中国”,个人感觉国配有些歧义,因为如果说成是亚洲佬就不仅包括中国,霓虹和南北朝鲜等都可以算在内,所以这里建议看过国配的找台配对比听一下。
另外,两个配音在说到上将觐见女王时也略有不同,国配听起来像大臣见慈禧,台配更西式风格一些,也算是此段的一个小差别。
其他一些细小的台词上两个配音也有些不同(比如对“Blood Island”这个词的翻译,国配翻译为“鲜血岛”,台配翻译为“血岛”,个人在这个词上倾向台配),稍后会做部分分析。
另一个可做比较的地方是海盗们聚集在酒馆里时黑斯廷、弯刀利兹以及黑色贝拉米的登场。
如果是看过原音版本的,可能弯刀利兹还算有点印象,其他的就没什么印象了。
国配这里却是各种亮点,比如黑斯廷说自己在西班牙抢劫归来的收获时,国配这里说他是“刚在南美洲干了一票”,听起来更霸气更黑帮;其次是二副(Number Two,国配翻译为二当家,台配翻译为副手)这里安慰船长的话,个人听了一下,国配在这里相较原配和台配更出彩(“别担心,他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瞎忽悠而已”……这么长的话让一个配音演员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清晰地说出来确实很不容易);另外就是利兹登场时的话,这里可以对比国配和台配来听,都比较有意思,个人更喜欢台配的声音、国配的台词;最后是黑贝拉米的登场(按原音翻译成布莱克·贝拉米其实也可以),这里国配要出彩(“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我表示这句话真心亮瞎了),在调侃海盗船长的身价上两个配音也很有特点。
国配里调侃他的话是“胡子真好看,而且你确实越来越有型了……”(然后指通缉令),在利兹和黑斯廷嘲笑时贝拉米别有用心地说“行了,做人厚道点,别笑了”,台配这里说的是“拜托两位别这样,放他一马,小声点”,不管哪个配音都可以听作是后来贝拉米揭示海盗船长的情节做的铺垫(由此也可看出黑贝拉米其实挺不喜欢别人跟自己抢奖杯的,尤其是一个自己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无名小卒╮(╯▽╰)╭),在后来他问起海盗船长的近况时两个配音也各有不同。
国配里海盗船长的配音是陆建艺老师,此前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变形金刚里的威震天(说实话,老师跟TF很有缘分啊1986的大电影里就是他配威震天,之后在真人版里再次听到了他配的威震天,虽然相较之下我更喜欢王凯配的擎天柱XD),在听到他的声音很滑稽地说出“财宝多得装不下,天天洗头都用钞票”这句话时,我才真正开始喜欢上这部动画,以至于原音我只听了一遍,国配却反复听了很多遍。
台配这里并不是陆建艺而是另一位演员(抱歉不知道叫啥= =),在这里台配说的话是“赃物多得不得了哎我现在洗头都要花50英镑呢”(原音里这儿的原话是“Treasure coming out of my eyeballs,taken to washing my hair in 50-pound notes.”,这样翻译倒是还蛮符合原音标准的),听起来或许会比较歧义,个人感觉这句话上国配还是比原音和台配都要好。
这之后的情节里国配和台配也是各种亮点,典型的例子就是入侵达尔文的船时这个情节。
虽然我也很喜欢原音里DT为达尔文配的声音,不过我觉得国配和台配其实也不错,相较的话个人更喜欢台配的声音,有时还会听到达尔文有点撒娇的感觉XD另外就是这里的海盗船长也是亮点,在听到手下报告在船上的发现时(这里在补充说明“And an unhappy-looking baboon”这句话时两个配音也有所不同,国配上说的是“还有一只郁闷的狒狒”,台配上则说是“和一只看起来不太爽的狒狒”,不论哪个配音都很有意思),愤怒的船长失望地吼道“For pity's sake!
Is it so much to ask?
Is it?
”这句话时,台配很简单,只是翻译为“哦这玩笑开太大了吧?
真的有这么难吗?
这么难吗!
”,相对来说国配的这句话又再次亮瞎我的双眼——“哦,苍天呐,大地呐,哪位神仙姐姐替我出口气啊!
谁呢?!
”(这段话完全给国配跪了)果然欢乐的不只有腐国配音……在这之后达尔文被迫去喂鲨鱼这里的话也有小差别,国配里说的是“亲爱的日记,我即将葬身海底……”,台配上就说得比较文艺了——“亲爱的日记,我将步入我的水坟墓……”到底哪个更好,个人感觉如果喜欢正常向的就听国语,如果喜欢文艺向的可以听听台配XD(当然这并不是表示原配是2B,只是相对国配和台配来说要逊色许多)再往后的情节基本上国配和台配就算平分秋色各有特色了,不过也不乏亮点,这里就不得不再次提到贝拉米的登场,因为这个人物的登场,动画又再次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
当贝拉米拿出海盗船长被赦免的布告时,这里有个有意思的情节就是误举出了宠物广告,场下观众的惊叹声这里原音和台配是一样的,但是国配却很特别地穿插了“好萌啊……”、“太可爱了……”这样的话外音,个人感觉这一点上国配又比原音的水准高了一筹,以及之前海盗王质问贝拉米那句“贝拉米,你是不是太反常了?
”都算是国配比原音和台配更有意思的亮点。
在这里也要特别提一下海盗王的配音,感兴趣的可以听听台配,滑稽的声音导致他后面说的那句话(“把他的宝物也充公,一毛钱都不留给他!
”)都显得不十分严肃,但是为喜剧营造的气氛倒是蛮不错的。
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海盗船长被剥夺了海盗名号和优惠后,面对船员们询问吉祥物Polly的去向时,他让大家失望地离他而去,这里的情节其实还蛮伤感的,不论是原音、国配还是台配都能感受到这种失落的气氛。
在这里,二副的一句“You can't always just say 'Arrr' at the end of sentence and think that makes everything all right.”很令人深思,原音在这里配得确实不错,但是不得不说国配在“Arrr”这个词的发音上要较台配和原音都出彩,当“Arrr”变成中文中的“啊哈?
”这个词时,二副后面模仿这个词说出来的话却显得更加伤人,特别是他说出“不是每句话后面加一句‘啊哈’就说明万事大吉了,别自欺欺人了,船长!
”这句话的语气时与前文对比起来更鲜明,这种强烈的反差更能引起观看者的共鸣,而之后看到船长沦落的境地也就更能引起大家的同情。
当所有人认为一切都会结束之后,事情却又出现了转折,那就是得知Polly会变成女王的主菜后,船长重新振奋起来打算只身闯入女王的豪华游艇上拯救最后的渡渡鸟。
这里的情节也可算是动画的又一个高潮,而国配和台配上也同样不负众望。
当国配的达尔文对船长的疯狂提议表示胜算为0时,国配里的船长告诉他“你想得太多了,那才为0”(台配这里的话是“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因为之前达尔文的话是“这根本就不可行嘛”),于是之前看到的那个船长仿佛又回来了。
这里的翻译上国配和台配也有稍许不同,比如在讨论Mr.Bobo(台配里的口音和国配不同,听起来更像在说“宝宝先生”……当然,可能原本他们就是想这么称呼的╮(╯▽╰)╭)违反动物常理这里,国配说波波是背弃了“动物社会”(汗……果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翻译特色),之后它溜走后船长自言自语道“不像话”;台配则说波波背弃了“动物界”,它溜走后船长骂它是“王八蛋”。
就波波后面的表现来看,国配拿捏得要比台配准确,和原音里的意思也比较相近,因此在理解上可以用国配的声音来听,不过之后船长闯入厨房拯救Polly后模仿加斯通(女王御用打酱油厨师)调侃女王这里的片段推荐台配,这段的喜剧效果台配比国配和原音都好。
之后女王进入厨房假惺惺地表示其实内心还是喜欢查尔斯后达尔文问这是否是真的时,国配的回答是“做你的美梦吧!
”,台配则很简单地说“假的”,这里国配还是要比台配生动许多。
最后要提的是船长以为自己会被轮子绞成肉酱之后却被船员救了这里的情节,也就是动画接近尾声部分这里,国配的配音又较原音和台配出彩,因为在救船长时只有国配加上了二副的一句“抓住你啦!
”这句话,这句在原音和台配里都没有出现,也就显得此片的国配不能不称之为高水准,之后诸如“装饰个头”这种配音自不必说,这些都算是国配可以加分的地方,不过台配为胖子船员的配音也可以一听,而且二副的声音也是个人很喜欢的刘杰来为其配音,其中更将查尔斯亲昵地称为小查,都算是台配里比较有自身特点的地方。
当然,个人只是简单分析了这部动画的配音部分,其中可能还漏掉了许多细节,而且就算此片配音如此出色,也难以掩饰其在情节、画面等地方的硬伤,不过我一直感觉好的配音也是优秀动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之所以会喜欢一部口碑并不好的动画并不是在于它的情节,而是配音演员的表演。
从这点上来看,虽然一向对国配没什么印象,此片的国配却也算是可圈可点,个人感觉三语对比来听,国配最好,台配次之,原音虽然配音演员各种基点但是与前两者相比表现力欠佳,所以想看此片的朋友,个人建议从国配入手;看过此片原音版的朋友,个人建议再把国配版下来听一下。
挺平淡的一海盗题材的粘土动画片,虽然无甚太大亮点,但仍能让人欢乐的看完。
每次切换到“世界地图模式”后的行驶画面都无比带感。
“火腿之夜”看的我饿了,想吃火腿。
三个船长的出场很霸气:瘸腿,弯刀魅,黑胡子。
度度鸟,达尔文。
每个船员都挺有个性:女扮男装的,拉手风琴的,患有白化病的,瘸腿的,带着可更换假肢的,等等等等。
海盗船长把度度鸟藏在他的大胡子里,牛逼!
看来大胡子还有藏东西这种功能。
拿着牌子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的猴子,怎么看怎么眼熟,一番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想起来,这他妈不是《银魂》里的伊丽莎白吗!
欢呼声测量仪,四个尺度:反应惨淡,礼貌示意,为之一惊,女士昏厥。
伊丽莎白女王打开锁住下体的巨型铁罐(这玩意儿瞬间让我联想到铁处女),解锁双刀模式,炫酷。
(剧透,慎入)对比同时期的国产动画电影和外国动画电影,就会发现差距还是挺大的。
呵呵,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动画中也可以有相当水准的作品问世。
下面对印象深刻的几点来写写感想。
故事好动画的核心在于故事。
编剧很精巧!
而且好的故事不会让你那么容易地就猜到后面的情节。
可以从主线和细节两方面来分析:主线:其实这是一部典型的二元对立的故事,正面是穷酸但很有爱的海盗团,反面是穷凶恶极的维多利亚女王。
二者的冲突是可爱的渡渡鸟多利。
但是二者要怎么联系起来呢?
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夺取海盗大奖这个目的和达尔文这个关键人物来引导剧情。
而且女王的真面目最后才得以显现,开始重要的海盗大奖在最后并不重要,开始不怀好意的达尔文后来帮助了他们,这些变化都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和惊喜。
也使得整个故事丰富饱满、可看性强。
细节:本片的精彩之处还在于主线之外那些恰到好处又妙趣横生的小片段,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和某种英式喜剧的特色。
细小的好段子简直不胜枚举!
仅说说大体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当时真实历史名人的调侃。
重要角色有备受尊敬的维多利亚女王,作者把她设定成一个凶险邪恶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比如山珍海味)不择手段的老妖婆。
还有世界闻名的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这里纯粹是个搞笑的角儿。
作者把他设定成神似大猩猩的长相,似乎不忘记调侃一下他著名的发现进化论(是不是他说人由猩猩进化而来,所以作者把他整了个猩猩样,暗示某种“进化”)。
他和猩猩站一起,海盗们就问:“你们是兄弟吗?
”而最后海盗船长还建议他:“留个大胡子,好看些。
”也挺好玩的。
片里客串的名人还有简•奥斯汀等。
不过本片的缺点就是好莱坞风格的痕迹也挺重的,比如最后的抢救和比拼,看起来总感觉一种调子。
记得《人兔的诅咒》的最后高潮也是如此,不过这也是难免的吧。
重要的是观众在惊险刺激的情节中好好地享受了一把。
某种精神需求得到释放。
主题本片除了有趣的故事外,也不忘记好好教育一下观众。
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名利、金钱、权势这些东西看起来似乎很重,但是在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前,也只是浮云而已。
而亲人(多利)的安好和伙伴的相知相随对于船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在一起才有那么多的经历和故事。
船长曾在一时的诱惑之下做了违背道德的选择,好在他后来醒悟过来了,所以离去的伙伴才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这些是符合全世界的人性标准,所以可以传达给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观众。
算是一种“无国界的内涵”吧。
文化本片以1837年的伦敦和海盗界为背景,算是一部轻松的外国“古装”喜剧?
喜欢那自由傻乐爽朗的海盗生活。
那些木质的室内场景道具很容易想到现在的某些类似风格的复古的酒吧。
也许这些物件和生活方式就是某种文化的凝练,人们对于实物会感到亲切,其实是对于文化的怀念和认同。
而海盗这个题材,也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吧。
看这片,就不由自主地对内容丰富的“海盗文化”颇有好感了。
还有那个时代的伦敦,街角的景色和那些绅士淑女,也很让人感兴趣。
而整体而言,则渗透着欧美流行文化的感觉,虽是以近代为背景,其实现代感还是十足的。
图片赏析请见我的新浪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b0d9b301017dty.html
看这部片子的诱因是给小侄子不过他7岁的六一儿童节,我让他自有选择爱看的电影,择其看之。
一看就是小盆友专场,皆是大人带着小盆友,看完问小侄子感想,他大呼好看。
而我在想,人,不总是走在寻在失去了之后才倍感珍惜的路上吗?
这部动画片,有一些逗人的小细节,自大狂妄的船长,忠诚细致的二船长,肥胖可爱的渡渡鸟,阴险狡诈的女王,无能懦弱的达尔文。
这些个人物组合在一起,对于小盆友来说就还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大人来说,我觉得在人生当中人们或许一次或许很多次成为了海盗船长。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牺牲身边最宝贵的东西,直至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想去弥补。
还好,影片的导演给了船长一次补救的机会,给了达尔文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给了猴子一次从良的机会。
圆满的大结局,应该是给孩子们和我们这些大儿童们以美好向往的。
《大话西游》里面那句经典的不能经典的台子怎么说的: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阴险狡诈的女王不常有,而达尔文常有。
生活中,我们或许她人都曾经都有为了得到而失去,而不择手段,甚至有些是好心办坏事。
我一直信奉一句话:上天公平的很。
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所以坚持做个善良的人是这辈子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至于达尔文能够知而后改,善莫大焉。
机灵的小猴子甚是可爱,虽然也因主人指挥干了坏事,但是终走入正途实乃可喜可贺。
希望海盗船长能珍惜身边得来不易的兄弟情义以及可爱的渡渡鸟。
我们也能够珍惜身边的一切人或事。
要知这些都得来不易。
看豆瓣分数不高一直没看,昨天给加拿大碎尸案视频刺激了,决定找部片子洗涤心灵就选择了这部《神奇海盗团》,观影环境很重要,如果旁边全是小朋友在咋呼,就算在看《阿凡达》估计也看不进去,我们这全是年轻人80后居多,只有两个小朋友。
笑点很很一致,中文配音很亮点,它不是胖只是骨架大,各种神仙姐姐,闹哪样,HOLD不住等流行词汇运用无压力,对比起看英文理解老外的幽默,转为本土化也很不错,近两年中文配音的动画亮点挺多的。
情节很简单,胜在无负担乱侃拿女王开唰,腹黑和基情交织。
船长呆傻得很萌啊。
二当家样貌美,智商足,身板靓可惜偏偏喜欢这个宠物+胡须控的船长,片中闪现的一张照片是船长和二当家抱着渡渡鸟,我惊呼这不就是红果果的全家福啊有木有!
达尔文是个自虐型的小腹黑,居然那么重口味的喜欢女王,其实旁边的小猴子才是他的本命不要抗拒命运了呀渡渡鸟一路卖萌表情只有无辜眨眼和被掐着脖子欲死这两种。
女王就是个钱多,势大无聊到变态的家伙。
对于这种技术流的动画我一直很崇拜,黏土感不是很重因为人物真是太精致了,海面的颜色处理和波动非常极致,我们和朋友一直在想啤酒的泡沫是怎么弄的……笑点很多很零碎,喜剧一定要和幽默细胞多和笑点低的人看,快乐是会传染的,所以全程看得很愉快。
对原声挺好奇,不过没必要那么较真,因为我相信这次欢乐的观影感受会比独自观看原版的要开心得多。
阴影被拂去很开心,早上看新闻说凶手被抓住了。
变态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下次再也不猎奇了,hold不住啊%>_<%
本篇影评又名《BBC如何毁了两个姑娘的一生》。
首先,感谢一起搅基非常愉快的nowishes姑娘。
其次,感谢首都电影院大悦城店,能在全市基本上都在放中配的时候选择放原版3D。
第三,北京的院线你们的脑子都冲下水道里了?
你们真的确认这片子小孩子能看懂?
你们真的觉得主要受众是冲着声音以外的元素去的?
别开玩笑了,可长点心吧。
好,现在吐槽正式开始。
说出来我自己都觉得我是一个二逼,Hugh Grant的电影我就看过《Music and Lyrics》。
我忘了那是在慕尼黑还是在布拉格,就记得大家在旅店里喝得稀里哗啦,然后开电脑放那部情节烂俗人设烂俗但是就是特别好笑的电影。
除此之外,也许就是偶尔在中央六套播《Sense and Sensibility》的时候看见过一眼,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没有《Notting Hill》,也没有《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所以这里的Pirate Captain,给我留下的印象更多是角色,而这个角色的设计很古典——你看他的行动,就知道电影还剩多少分钟。
一切都顺理成章,他肯定会混进去颁奖,第一次的海盗奖肯定拿不到,渡渡鸟肯定会给女王,但是他肯定也会后悔。
他所有的朋友都得离开一次,但是最后必须又会回来。
当然这种家庭类喜剧动画的结局必然是Happy Ending,大团圆一般的正义打倒邪恶。
只是当然这里的“正义”和“邪恶”是反着的——正义的是海盗,邪恶的是女王。
如果让我评论剧情,我也只会说这么多。
Pirate Captain自己就是剧情——他负责矛盾的主要推动,没了。
于是剩下的篇幅我要交给俩人,那就是——Martin Freeman和David Tennant。
Martin Freeman!
你这个二当家的角色到底是要闹哪样!
脸长得一逼不说了!
卷头发也不说了!
还要系一条长长的深蓝色围巾!
还在那里玩推理分析!
你以为你是谁!
海盗界的福卷吗!
问题你那扶额的姿势!
还有性格!
照顾主角照顾至死的那样儿!
你是花生酱吧你一定是花生酱吧!
不还有福学家说华生是个女人吗!
你一开口我就开始脑内调整到BBC版Sherlock好吗!
你说一句“Captain”我就脑内自动开始猎犬狂奔啊!
你每一次说话我就开始出戏这又是要怎样!
快别闹了!
还有David Tennant!
他们都说听不出来你是谁!
可是我听得妥妥的!
谁还记得DW201里面在医院里博士被附身的场景!
那时候DTT说的可是标准英语啊!
你一开口我就开始笑这是要怎么样啊!
你知道女王为啥不喜欢你吗!
因为你已经被她驱逐出境了啊!
你一回到英国的土地上火炬木就会要了你的命啊!
你别以为你变成达尔文女王就不认识你了!
你知道你为啥一辈子找不到女朋友吗!
因为你小子是Time Lord好吗!
你的Companion必须比你死得早成不成!
那只猴子就是你的新版TARDIS对吧!
于是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和nowishes在座位里的表情就是这样o(*≧▽≦)ツ┏━┓还有这样╰(*°▽°*)╯还有这样☆*:.。. o(≧▽≦)o .。.:*☆行了我们的看点结束了。
[喂!
]不过再怎么说,这真的是一部适合青少年女性的动画片,观众太小了还不行,可谓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啊不,花痴脑残——必备良药。
[鞠躬]小蝶 07/06/2012 于北京
浓浓的过时气质
千呼万唤等出来的阿德曼公司的动画新片,虽然评论界的声音不太好,但是我还是一根筋地喜欢阿德曼给我们塑造的人物和讲的这样一个故事。冷静下来还是发现这部新片对于该公司确实有些弱,因为少了它的特色,更符合北美观众的口味了。只是一部合家欢的儿童动画吧,可惜了,但我还是喜欢!
片尾被恶搞的那些名画啊。。。
零笑点,dodo还真的让我直接在影院里dodo了
London Calling!Alright!博士!潮爷!休!哇喔哇哦!
是我老了么。。。怎么觉得猜得到剧情的动画品好没意思。。
毫无剧情,毫无画风,毫无动漫精髓。差评!
没啥新意啊
真能埋汰达尔文!英国的幽默太晦涩!可能我已经没童心了吧!休格兰特的配音也没听到!我恨中文配音!
定格动画,有《大盗贼》的回忆啊有木有。对于使用黏土而不用布偶,这一点姐灰常不满啦!这种就应该用布偶啊混蛋!维多利亚女王的形象彻底毁了。小休叔的声音各种合适啊,听得好荡漾(姐到底是多爱这个人渣啊!你妹的)。可是故事讲得太差了啦混蛋!跟pixar学一下好么!包袱都没抖起来,好遗憾
真无聊~
原来是休格兰特配音啊,英音听得很开心,吼吼。不过那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就这么结束了么?还以为会跟船长在一起神马的。
怎么看都像法国电影
不说情节笑点都没嫩么丰富
动画跟人物不算很精彩吧,不过我对粘土有爱嘛,而且这部片笑点还是挺足的,好笑的地方还是够的。我最喜欢MR.BOBO!
我能说句 好无聊么
剧情挺老套~英式幽默很英式~大爱达尔文的猴子,我看的时候就一直觉得它像某个人!但就是想不起到底是谁!虽然注意力在剧情上面,但还是会忍不住想到配音演员的脸,对,你知道我指的是谁……可爱真是一种天性,就是到了粘土动画里面也逃不出~
阿德曼公司以更美式的风格将优势发扬光大,粘土动画和3D技术的优美联姻,英式幽默低调含蓄,悄悄插中笑点,亮台词板小猴抢戏无限,无厘头几乎踏入荒诞喜剧领地,一场屋内追逐机关巧妙,标准的掌门狗范儿,遗憾的是高潮乏力,落回好莱坞窠臼
技术不是问题,故事有待多虑。—— 2014.04.23 北京 中国电影博物馆:10:00 放映的1961年版《大闹天宫》重温观影结束后,走出6号厅,就在中央圆厅听「探索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动画电影的艺术与技术」的演讲,刚好是导演彼得·洛伊德在讲述《神奇海盗团》的拍摄经历,……。要不是博物馆下午6号厅 14:00 放映的不是2004年版《加菲猫》,我也许就不会选择转场去观看4号厅 14:00《神奇海盗团》(3D效果差强人意)。…… 现在有点后悔看完《大闹天宫》没跑去资料馆观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比较一般的动画电影,整体上显得过于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