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之前对这片不抱有任何想法,又听了一句同事说:据说是一烂片。
可能国人对于国产片都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兴匆匆的赶到电影院,好在时间来得及,在博纳悠唐也看了不少场电影了,对这边印象很不错。
整部片子还是挺有意思的,非常搞笑,对于擅长喜剧的沙溢来说,表现不俗。
还是表现了其深厚的喜剧表现力。
能让观众乐,这样的喜剧效果就算是成功了,事实上,自从大话西游之后的各色喜剧片,都已经成为了一种刻意而为之的喜剧故事,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这部戏还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整部戏的剧情太简单 没多少内容,故事的充实度还不够,如果这方面能再加强一下就好了。
总体来说在国内还是个不错的片子,值得看一看。
在评论这部电影前让我们先讴歌一个牛B的职业---编剧。
投资方为了完成编剧的作品,不惜死命的砸钱;导演再牛B也只是充当了编剧作品的子宫而已;演员死命的想潜规则无非就是想成为编剧笔下的一颗棋子而已,还有音乐剧务道具以及死来死去的龙套党都无非都是服务于编剧。
所以,一个好编剧不仅故事要写的精彩,而且永远让观众猜到你的下一步意图,就好比这部戏。
一开始你以为是道德律师帮弱势陪酒妹对抗大房地产商的现代城市版《秋菊打官司》?
错了吧;接着你以为这是女主帮男主不惜诈骗而还债的苦情剧?
又错了吧;接着你以为女主被小律师的口遁从良了?
继续错;你以为女主深爱着男主诈骗成功从此远走高飞?
还在错;你以为女主最后原来是房地产大亨的无间道?
可人家最后唱了一出吕布董卓和貂蝉的戏;你以为最后那一枪至少也得死1个吧,结果几秒钟后女主挺着大肚子奔向男主。
总之,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三十六计》的活教材,手把手教你尔虞我诈。
男主沙溢我比较喜欢,理由是《武林外传》太深入人心了,就算沙溢去演再苦逼的苦情戏,我都有忍不住笑出来的冲动,这,就是条件反射。
所以影片一开始沙溢就在摆地摊躲城管更加坚定了我对这部戏是喜剧的鉴定。
女主没见过,不过没关系,长得漂亮就好,不过贯穿这部戏我觉得叶青对一个刚失去孩子的精神失控的母亲的诠释要拿捏的更到位些,而后来还原了骗子的身份后我觉得乖乖的,就好像脸上就写着我是骗子一样,哪怕她眼神迷离空洞一脸忧伤样儿的说“我不会演戏”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这货就是一骗子准没跑了。
我在豆瓣上给这电影打了四颗星,缺点是我的逻辑性太强了,绝对不承认一个名牌戏剧大学的美女会一出社会连一点涟漪都没有就顺理成章的沦为酒吧陪酒妹了,随便潜个把导演混个丫鬟类的觉得应该不难吧。
还有,我也不相信这个男主会真心爱上女主,我勒个去,这样的影后级人物适合做妻子?
而且她的心机很这么深,尤其是那句“你永远就只配做小弟的命”,这句话在别人口里出来觉得平平淡淡,但从女主口中出来就连我这个观众都听的都觉得没自尊,那句话说的太到位太无懈可击了。
这戏的感情成分属于比较单纯的那类,男主发现女主漂亮,又是自己的当事人,大陆观众普遍受到香港以及欧美律政刑侦类影视作品的影响,纷纷觉得律师是个很牛B的职业,但国产的律师普遍没有上访来的有效,当然,上访是有风险的,很多上访者的尸块都是在5个或者8个地方被找到的,上访的作用比法律大,这说明了我国的法制化进程连初级阶段都算不上,好像跑题了。。。。。
当男主发现女主的男友车祸死了,女主还这么漂亮,肚子里的孩子也被这次“事故”搞掉了,现在又成了自己的当事人,此妞不泡更待何妞,就她了,哇呀呀,拿下!
在贯穿整个电影中,男主一直纠结在爱与法律的边缘,观众需要这么苦逼的口感,究竟是诠释爱可以不顾一切还是为当代律师的正义感和责任心在民众心中树立一座偶像式的丰碑呢?
纠结吧!
不过鉴于女主在戏中那名副其实的貂蝉形象。。。
让我想起了那部剧本暂无演员未定资金不足的国产大戏---《貂蝉再爱我一次》。
其实国产电影没那么糟糕的,很多都很好看有内涵,相反,我个人不喜欢看什么蜘蛛侠蝙蝠侠装B侠之类的,说到底就是打怪升级穿装备,最后DOWN最后的BOSS,运气好点的还能捡个美女回家做老婆,人品爆到的如邦德,每一集都捡到一个老婆。
我觉得现在的国内影视作品都喜欢把矛头指向房地产开发商。
《奋斗》描述的是房地产开发商富二代的幸福生活;《我的青春谁做主》讲得是房地产开发商总经理既有钱又很闲的午后阳光生活(我觉得陆毅太阳光了,至少也要找个长相狡诈的吧,葛优就比较适合);《疯狂的石头》描述的是开发商和钉子户的受攻关系;这个《无底洞》就是描述房地产大亨的涉黑故事。
总之,现在人民的心中普遍觉得房地产老板不勾结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就会有损地产界的形象,这让我想起了《让子弹飞》里葛优说的那句话“不鱼肉百姓,那你买官干嘛”?
和《疯狂的石头》一样,这片子结尾就有点不足了,所有谜底都揭穿了剧情就顺理成章了。
而不是《让子弹飞》里那种“我明白了,谁打赢了他们帮谁”那么酷,这句话太贱了,把中国人都骂了一遍。
最后,小律师名利双收,抱得美人归,皆大欢喜,最后的败笔是还用字幕打出来“XXX被判处死刑”,我勒个去,再牛B的国产片果然还是摆脱不了那一股子乡土气息啊!
最后说1句,瞿颖居然都这么老了,果然在岁月的面前,所有人都是受。
观影前光看片名和宣传语以为是个很俗气的垃圾片,真是带着忐忑的心情进入的电影院,我估计其他大部分观众也是有类似我这样的感觉。
观影后我推荐更多朋友能去影院看这部电影,《无底洞》是一部悬疑,犯罪,推理类影片,同时也是一部喜剧,剧情很紧凑,一环套一环引得观众和男主角一起最终揭开真相。
在网上没有查到很多关于这位新导演的个人信息,《无底洞》只是个小成本电影,感觉上这位新导演为人低调,嗯十分欣赏这种低调一心做电影的电影人。
真心希望酒香不怕巷子深,《无底洞》能够赢得好口碑的同时获得好票房。
那我大概对它的印象会更好。
但是因为刚刚考完,所以看的时候我忍不住稍微学以致用了一下,结果就,没法看了。
一开始老白在街上卖书的场面看的人还是比较共鸣的。
毕竟,同人本卖不出去的时候,心情也是差不多的。
之后的事情我就不大理解了:照着这个片子的设定,老白是一个在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的律师。
但其后的剧情里面这个人一直在纠结其一旦打赢了官司可以拿大量律师费但是这个事儿是昧良心的不能干啊不能干之类的。
问题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时候,不要说律师费,就是连交通费都不能向当事人要。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可以给律师费,也不可能直接打到律师本人的账户上。
每次看到律师大大抱着脑壳天人交战的时候,我都十分想拿爆米花扔他:“醒醒啊小伙!
官司怎么样都和你拿不拿钱都没关系吧!
”。
除此之外,片子里有大量涉及法律的情节,但是基本都不靠谱。
最关键的是,事实上这些漏洞完全都可以避免并保持当前情节的流畅性。
但主角们,偏要说……当舒律师义正词严地说出“我不能帮你瞒下去,这样我就是共犯!
”的时候,我手中的爆米花,又蠢蠢欲动了……除掉法律方面的问题,片子本身叙述也有些乱,而且我完全不明白那两个律师助手到底存在有什么意义,即使删掉他俩,对剧情也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这样人物的存在,只能让我阴暗地怀疑,是新演员需要销路。
总的来说片子还是值早场半价的钱的。
而且一天只有一场也未免太苦逼,我琢磨着这个怎么也比《大武生》好看点。
去电影院看的时候影院一共就仨人,前排那哥们颇有意思,好像把最近能看的冷片都看完了,一问之下,果然也是寂寞的死大学生。
又:其实我今天根本没有买爆米花啦。
= =
原来对此片的期望值比较高,原因是故事比较多元。
看了之后发觉,应该紧张的地方没有让人紧张起来。
故事是个好故事,演员也是好演员。
就是节奏慢了点,散了点。
讲到底,功力不够。
九月里,那边厢《全球热恋》、《大武生》等影片的大张旗鼓换来的是不瘟不火,这地头《无底洞》依然顽强地在院线的冷僻时间段里苦苦挣扎着。
萧瑟秋风今又是,如同这渐露寒意的季节一样,这便是大部分国产电影的窘境,所谓“火爆”永远只是少数大户的专利,如同中国快速增加的财富绝大部分都归于少数人手中而多数人依然在为生存疲于奔命一样,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社会法则。
没有大牌明星,没有给力宣传,更不可能有话题效应,《无底洞》生就一副顺其自然的命相。
在我看来,本片是想要实现的目的没有实现,本无心要呈现的东西却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呈现出来了。
真不知道是该替它高兴,还是替它难过。
看官,您看到上面这张海报怎么想?
这是恐怖片?
或者是冒险片?
至少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样的。
其实,它是喜剧片。
虽然官方可能把它定位为带有黑色幽默的悬疑推理片,但本片稀里糊涂地成为了一部喜剧片,这全是“白展堂”一个人给折腾成这样的。
尽管他可能不想搞成这样,但结果就是成了这样。
或许,对于这部电影来说,这倒是不幸中的大幸,因为你若把本片完全当成一部彻头彻尾的普通喜剧片来看,你会大大忽略其中的诸多脉络不通的障碍。
本片制片方有索尼公司,也是试图用好莱坞叙事模式讲述中国故事的又一个典型电影代表。
但是由于先天的水土不服和后天的思维断点,《无底洞》并没有按照制作者的初衷呈现出来它应有的效果,就在它险些沦为一个令人尴尬的四不像的时候,“白展堂”硬生生地把电影引到了另外一个道路上,于是,如果没有任何追求地去看本片,倒也不会叫人失望,至少它并没有让人感到厌恶。
可悲的是,如《无底洞》这样,“不让人厌恶”几乎已经成为了国产电影的最低标准。
观看《无底洞》可以不报任何追求,但实际上本片是极有追求的。
首先,它的故事模式是极为“好莱坞”的,讲述一个弱女子利用智慧和美貌周旋于几个男人之间,本质上是一个以智力取胜的复仇故事。
而且,这个故事预设的推进过程模式也是具有吸引力的,它采用了本格推理方式,这本是增加影片戏剧性的重要力量。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导演的“预设”。
事实上,当观众忘记“白展堂”的喜剧天赋之时,当本片真正开始推理之时,《无底洞》突然变得拧巴起来。
原因就在于,第一,作为本格推理故事需要极为清晰严密合乎逻辑的解谜过程,但本片的解谜过程加入了过多的牵强附会和模棱两可之处;第二,这一点更重要,女主演叶青无论在气质上还是表演上都不具备一个智慧型布局者的素质,形象太过清纯演技流于表面的她,无论导演如何想带着我们开始推理,都无法在她身上建立更多关于故事的可信度;第三,也许我们确信如片中的房地产老板孟磊、晓雨的男友杜杰等负面形象在现实中的确存在,但是中国更多的负面社会事件,让人无法认可影片故事在推理过程中发生的那些“和谐”事件,所以作为推理电影,其产生的社会环境若不可信,那影片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太成功。
所以,片方和导演想按照悬疑推理的路子来玩《无底洞》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有心栽花但花没开成。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是“白展堂”沙溢的喜剧表演,他成为了本片的唯一亮点,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搅局者”,是他让这部推理悬疑电影变成了喜剧片,在抹杀了一个看点之后,又建立了另外一个看点,然而对于搞推理不成功的《无底洞》,这或许是好事。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正剧演员或者是硬汉类型的演员突然演喜剧,你有时会很惊奇:呀,没想到他(她)居然有这样的喜剧天赋,比如茱莉亚.罗伯茨、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巨石.强森等等;而如果喜剧演员突然演正剧,很多情况下观众会感到极不适应,眼前出现的总是他们嘻嘻哈哈的样子。
喜剧演员的最大痛苦是转型难,不幸的是沙溢就是如此,无论是他参演的电视剧《甜蜜蜜》还是《三国》,以正剧角色出现的他总是让人会出戏,想起“白展堂”这个形象。
《无底洞》本来也会让他面临这样的窘境,但是沙溢亦庄亦谐的表演这次完全走对路子,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沙溢的幽默挽救了这部影片。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无底洞》的故事结局虽然是光明战胜了黑暗,但片中描写的几乎都是与官方口中“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种种社会阴暗面,大学生就业难、城管如狼似虎、歌舞厅乌烟瘴气,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房产开发商非法持枪、阴谋杀人,这样的影片居然没有被官老爷们毙掉,真是个奇迹。
也难怪,“有关部门”这个令人厌恶的地方的有关人员的脑袋一向不是用人的思维所能衡量的,这一切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较早,当时还身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的展映单元这部《无底洞》是最特别的,同样也是最耀眼的一部,因为这几乎是唯一的一部敢拿出来参奖的商业喜剧电影,一经问世,就立马扫清了几天来媒体观影者以及评审们的困乏,带来了久违了的惊喜感。
说到惊喜,我由衷又想起了横陈在我脑海中大半年了的那番经典对白。
张麻子问汤师爷:“你TM给我翻译翻译,到底什么才是TM的惊喜……”我头脑不如汤师爷那般灵活,也不似他那般油腔滑调,这个关于惊喜的翻译未必就能令你在字里行间嗅到诱惑的味道,想知道,我想你还得听从娱乐版子的深度感召义无反顾地冲进电影院。
一部成本不高,阵容也不强的喜剧,搁在以往粗粗看几眼也就会草草把其钉入CCTV6的某个夜半,但在江涛的手中却格外神奇地迸发了连串的智慧火花,令这部片子升了格,与当下的娱乐大众无限地靠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甜点。
小人物,是片子叙事的源起,沙溢扮演的二流作家、三流律师每天要像讨饭的一样街头卖书,每天除了要为生计搅扰之外就是要谨防威武的城管。
这个开场,倒很有点《喜剧之王》之中尹天仇般的落魄,按照戏剧分析也就是在谷底探底后借着转机往上攀爬,一定会有所变化,所以,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惨剧就充当了这个事件的节点。
怀孕数月的女租客在雨夜里遇险,被坍塌的露天工棚压在了下面,最终流产。
这麻烦事也就开始了,沙溢成了司法援助部门委派去的公益律师,要帮忙打这场纠结的官司,把房地产开发商告上法庭。
编剧把这个局设计的特别的巧妙,这个环节在起初早早地就把观众们欺骗,最后布成了一个充满着黑色嘲讽的连环局。
我觉得这个局组的非常有寓言性,当下的微博现象与论坛效应也无外如此,那就是弱势群体在事件发生后所承载的道德倾斜。
江湖骗子敲诈未遂,网络上搞道德抨击,借亿万网民双手去绑架事件发展结果的事儿而今已是屡见不鲜,原因只在于我们大众的情绪化以及整个社会的焦躁状态,这是顽疾,片中的沙溢解决不了,而现实中的我们也仅能一声叹息。
强势与弱势,而今划分起来是以资产的厚薄做衡量标准,这是所谓大众舆论自相矛盾、自作茧缚的根儿,当公益道德被拿来作为利益条件来使用时,也就产生了触目惊心的力量,颠覆掉观者的内心。
高潮,自始至终都未间断,令人目不暇接,身为导演的江涛在叙事与结构故事的两层面都显得格外聪明,让这个小小的故事一下子升级为震慑人心的惊天大戏。
随即解套的过程,江涛处理的很宁浩,既有极强的娱乐效应,也有着心思缜密的章法,没把观众们当成自家菜园子里的萝卜白菜,很显诚意与尊重,既让恶人有了恶报,也令落魄的小人物们终于等来了自己需要的那份“惊喜”。
对于这部戏,我觉得实在是个能给人以惊喜的开端,充满了实践色彩。
真正的精彩,也许是在不久的未来,受到行内看好的新导演江涛必然会有所作为,获得更雄厚的投入以及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赢得更多的掌声与认同,这个惊喜的《无底洞》,是这个夏季结束时给予观众们迟来的消闲甜品。
下班的时候,一位路过工位的同事问我,最近上映的什么片好看,想了想,给他推荐了《无底洞》。
看到他走的时候的犹豫表情,意思我推荐的不是大片。
都是不争气的逊片闹的,搞得现在的电影观众草木皆兵,对国产电影,特别是中小成本制作信心不足,进影院先奔大投资的电影,质量不行还有明星和大场面支撑,也捞回点票价,觉得值。
其实,这两年一批新导演拍出的商业类型片,质量不错,也值得一看。
江涛导演的《无底洞》就是其中的一部,题材新颖、悬疑元素足、拍得工整,被影评人称之“惊喜之作”,还是逊片多闹的,电影本该如此,就该这样有故事又好看。
《无底洞》有一个扎实的剧本故事,并在投资、市场、班底、政策的制约下进行调整后,成片仍有较高质量的完成度。
影片格局并不大,但故事的层次感和悬疑纵深感设计得十分讲究,导演节奏的把握和演员的表演也较为出色,整部影片看下来,给人奇巧而工整的印象。
沙溢调查一件工地砸伤人事件,在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的过程中,陷入一个迷局中,一同入局的还有受害人,律师的前女友,开发商高管等等,随着调查的深入,会发现局中还有局,真相会是怎样?
影片悬念始终刺激着观众的神经,而故事的真相揭开,会让人恍然大悟,又引发思索,在生活这部大戏中,你的角色是导演还是演员?
在欲望面前,爱真的是金钱的谎言?所以《无底洞》值得推荐的重要原因是, 看似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但又接地气,让你觉得那么真实。
那个不得志的律师,那个被租用的演员,你会相信就生活在你身边,而且有时候生活比电影更戏剧,人性的恶与善在欲望的无底洞边缘暴露无遗。
在类型上《无底洞》属于悬疑+喜剧,这两种的元素结合对于新导演来说,颇有挑战,喜剧搞不好就消解了故事悬疑感,变成闹剧。
好在江涛导演处理手法比较成熟, 导演把喜剧基本都设计在沙溢身上,他的表演本色又幽默,在让观众笑的同时,也体会到无奈。
通过这部电影,沙溢有了让观众知道的电影代表作,他把一个落魄又善良的律师形象鲜活的立起来。
当然,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叫江涛的挺靠谱的导演,期待他的下一步作品。
剧情还很与时俱进,房子与金钱,围绕现在最让大家关注的两个话题,或者可以说就是一个话题来展开。
而外又将职业道德引进,扩展为生活道德,试问每个人,是否能勇敢地说一句,我就是最有诚意、最真实地活着。
从最初的一心一意,到期间的被骗绝望,再到最后的决心复仇,这种心理的变化更烘托出现实的可怕。
那看似可靠和信任,皆为对利益的追求,一切都是场骗局。
人与人的信任就在一瞬间被摔得七零八落,似乎更是对现实生存法则的讽刺。
若说不妥的地方,大概有两处让我稍有不解。
先是一边追求着悬疑的故事气氛,一边又续写着沙溢看似平常的闹剧风格,这种快速转换让人稍感不适。
另外就是全剧刚开始的那一个俯拍的全景镜头,定以快进形式又似乎有些欠考虑。
这部片子揭示的社会现实很深刻,我们作为学子时都梦想着成功,追求着美好,想去享受,一旦我们踏入社会,我们难免不被利益、诱惑冲击,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违背正义的事情,用来平衡我们的过失。
所以说那,当学生的,别再喊苦喊累,不要总是憧憬着未来,因为它不仅仅是带给我们的美好,伴随着的,还有一些黑暗。
终于相信,脚踏实地,过最平凡的日子,才是最真的。
有追求的宅男你伤不起~~
国产里还能看的下去的片子
哈哈
瞿颖残了,白展堂呆了,情节乱了,整体还行了。
实在是太没悬疑和紧张气氛了。。非得整成喜剧片拍呢。。为老沙的喜剧功力给三星。
包场看的电影,感觉一般般
还行吧,值回票价了,沙溢也挺喜感的
不错的国产小成本电影。
好看么?
这片给宁浩来拍又会是一个无比精彩的黑色电影.
MLGB!
蛮好看的,蛮搞笑的,叶青也长的不错
瞿颖就是个大龙套,还领衔主演……
不易中的不易,在这种电影的审查制度下这种电影诞生了,这个过程都很奇妙。
跳的很厉害,漏洞百出,不过有一点要肯定,就是意识到了要设置足够的悬疑,虽然做出来有点扯淡——
我怎么突然觉得沙溢特傻
有些失望😴
人性贪婪,就是个无底洞
爱是金钱撒的谎~ 我觉得杜杰好帅 完全把我迷住了
不太成熟啊,云里雾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