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香气以它那唯美浪漫忧伤的气息,令人心碎的歌曲,以及剧中那清新典雅的美景、如诗如梦的美人,让人不禁陶醉在夏香编织的美好童话世界里,那令人神往的画面,沁人肺腑。
但夏香真正的美丽在于它能让人感悟到真爱的美好与力量。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碰到自己真爱的人,那种心心相印、心动心醉的感觉,那种柔情蜜意、缠绵悱恻的情意,那种心痛心碎、失落伤心的痛苦,那种牵肠挂肚、思念期盼的情怀,只有真爱的人才会有深切的体会,痛并快乐着,为爱的人,不忍与不舍、徘徊与挣扎,正因为现实的不容,这种感情才显得如此的痛苦,“爱是一种让人温暖的力量,如此让你感到痛苦和煎熬的话,那么一定是爱错了人或是爱的方法不对”他们的爱既是一种真爱,也可以说是一种错爱,也是一场苦恋。
但是谁说错爱的真爱就不对吗?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是一生叹息,那么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注定是一场心伤。
他们在一方有婚约之后才相遇,不对的时间碰上的两个男女彼此深爱,在与现实的抗争中几经挣扎,左右徘徊,历经家人的不理解,昔日好友的不原谅,在痛苦中在前行,在挣扎中升华,终于走到了一起;本以为可以在一起,又因为夹杂在恩惠的阴影中痴痴地苦恋,相爱的两人让人体会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痛和一种无能为力的伤心,也许这就是爱,错爱、真爱、苦恋三位一体才让人明白人世间原来真有这么一种震撼人类心灵的爱,让人的精神得以升华,让人的情怀得以释放。
这就是真爱的力量让人感悟到原来人世间还是有这样的一种美好直逼人类的灵魂深处,真爱,拥有了你便拥有了一切!
人世间有多少这样伴着错爱的真爱我们不知道,只知道爱一个人的感觉就是这样,无论这样你的内心世界都有它的存在,因为欢乐也好痛苦也好,这此都是爱的投影,在我们的生命中这都将是一种美好的情怀·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夏日香气》的故事内容,可能不过就是“一个女子找寻爱情”的老套故事。
故事应该是从一场换心手术开始的。
刘敏宇的初恋情人苏恩惠在结婚当天遭遇车祸意外身亡,心脏被移植到突发心脏病的沈慧媛身上。
从此,冥冥之中依靠着某种心灵感应,慧媛与敏宇相遇,相知,相爱!
为此,慧媛背叛了青梅竹马的爱人朴圣才,背叛了自己的闺蜜、圣才的妹妹朴贞雅,因为贞雅深爱着敏宇。
于是,问题纷沓而至。
敏宇爱的究竟是逝去的恋人恩惠,还是眼前的慧媛?
为敏宇跳动不止的,到底是恩惠的还是慧媛自己的那颗心?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心脏移植是没有记忆的,也无法改变移植个体的性格,那么,变的不过是人心!
可是,第二次恋爱就是对初恋的背叛么?
表面上,剧本说的还是有关爱情与婚姻的家庭伦理故事,事实上,编剧想表达的远不止于此。
真正的故事是由一场求婚拉开的序幕。
慧媛在圣才求婚的时候,犹豫了。
她和男友之间的感情是许多人艳羡的爱情典范。
青梅竹马,门当户对,圣才家境殷实,事业有成,对慧媛予取予求,百般呵护。
更为难得的是,圣才的父母和妹妹也将慧媛视为家人,准公婆更是把她当成亲生女儿般疼爱,准小姑子号称是她世上独一无二的好朋友。
爱情、亲情、友情,所有现代婚姻幸福美满的要素齐集,堪称完美!
尽管为难,慧媛还是委婉地搪塞过去了!
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找寻爱情是整个故事的原动力。
我们为什么期待爱情?
还不是为了找寻那个相伴一生的人。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说到底,所有关涉爱情的故事,无非两个目的:一是,求证爱情的真相,二是,领悟婚姻的真谛。
只是,在很多时候,对于什么才是爱情,我们常常理解得太过肤浅,追求起来又过于偏执。
那么,爱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青梅竹马之恋?
还是第二次爱恋?
一见钟情?
还是日久生情?
是,似乎又都不是!
恩格斯说,“两性之爱是以所爱者的对应的爱为前提的;从这方面说,妇女处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
”马克思同样认为,“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
”无疑,两位革命导师的上述论断就是“双向奔赴的爱情”的最好阐释。
将爱情界定为“你情我愿”的双向奔赴,即意味着“你爱我”与“我爱你”同时构成爱情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在“我爱你”的同时,还应该“让你爱上我”,否则,爱情就只是一个听从命运安排的随机事件。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我”如何让“你”爱上“我”?
“我”又怎么确定“你”爱的是“我”?
贞雅对敏宇的爱,是向全世界宣告的。
哪怕她知道敏宇对初恋念念不忘,哪怕她明白他只是把她当成妹妹,哪怕她发现慧媛才是让敏宇再次心动的人,她还是孤注一掷地爱着他。
她的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他爱上自己。
只是,到了后来,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爱的,是敏宇这个人,还是那个爱着敏宇的自己。
圣才对慧媛的爱,是全世界都看得到的。
他是世人眼中的模范男友,大至工作安排,小至药物配备,事事妥帖,甚至连婚礼的筹办都无需她费心,到点出现就好。
深知他为人的工作伙伴和妹妹都不得不感叹,为了女友,冷酷无情的他也化为绕指柔。
即便他心里清楚慧媛爱的是敏宇,他仍然争取到底。
可是,到了最后,他已经分不清,自己想得到的,究竟是她的心,还是她的人。
可以说,朴家兄妹对爱的表达尽管各有特点,一个沉稳体贴,一个热情奔放,但都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对爱情的执著和忘我,对于爱人,他们甚至可以毫无底线的包容和牺牲。
只不过,所有的这一切就是想让心仪之人爱上自己而已。
负罪感和背叛一直是贴在慧媛与敏宇身上撕不掉的标签。
也许有人说,那是他们咎由自取。
可实际上,这种负罪感在慧媛与敏宇的感情萌发之前早就已经存在了。
有两个情节意味深长。
贞雅应圣才要求约见敏宇,但圣才因为工作不能到场,慧媛因此拒绝面见敏宇。
她给出的理由是自己最近有太多事情对不起圣才,不想再做对不起他的事了。
那么,慧媛所谓的对不起圣才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
拒绝了他的求婚?
没有告知他就跟玫瑰去了伽罗山?
在伽罗山遇险,不得已和敏宇在一起度过一夜?
隐瞒遇到敏宇的事实?
单独跟贞雅一起见其他男子?
以上种种,似乎只是慧媛过于敏感而作出的主观臆断,实则不然,贞雅与圣才之后的对话证实了慧媛的担忧。
在发现慧媛和敏宇隐瞒相识的事实之后,贞雅愤而向圣才指控两人对自己的不忠。
有意思的是,面对贞雅的指控,圣才却义正言辞地批评贞雅不懂得爱,而在此之前,慧媛已经向他坦白事实的真相。
稍有理智的人都能理解,上述行为并不足以构成所谓的不忠和背叛。
更何况在伽罗山上,慧媛一直谨守礼数,两人虽暗生好感,但并无逾矩之举,更没有作事后再见之筹划。
相较于慧媛,敏宇的负罪感更多地来自于贞雅。
即便他对所有人包括贞雅本人都明确表示,只把贞雅当成妹妹,也并未借由她对自己的爱谋取私利,到最后,他还是不得不面对贞雅所谓的“我如此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的指控。
如果说负罪感是一直萦绕在慧媛与敏宇身边挥之不去的感觉,那么,嫉妒则是在圣才和贞雅身上经常出现的情绪。
这种情绪在任性、直爽的贞雅身上尤为明显。
她从不掩饰自己对恩惠和慧媛的嫉妒与恨意,因为她们夺走了敏宇所有的爱。
许多人认为,嫉妒这种情绪是一种爱的表现,毕竟只有在乎才会计较,才会患得患失,但盖格农在《性社会学》中指出,性嫉妒通常来源于行为体的所有权意识,也即是在性上“占有某人”或“属于某人”的感觉。
在此种情形下,配偶或情人的时间、精力、包括性都被视为一种资源,这些资源全都归属于行为体自己所有。
一旦配偶或情人把本应给他的资源给了别人,他会觉得本属于他的东西被偷窃,由此产生一种背叛的感觉,而且这种背叛是双重的,既是对信任的背叛,也是对所有权的背叛。
正是基于“我才是慧媛的所有人”这样的一种意识,圣才才会认为慧媛是敏宇不该爱上的人,甚至对他挥拳相向;才会在将离家出走的慧媛强行带走,软禁在别墅中,甚至试图强暴她。
也是因为受到圣才这种“所有权”意识的影响,慧媛每每遇见陌生男性时,都唯恐避之不及。
在山中遇险时,即便敏宇是她的救命恩人,即便她并未正式接受圣才的求婚,她也亮出订婚戒指,谎称自己是已婚的身份。
事后,慧媛与玫瑰不得不默契地隐瞒在山中跟陌生男子共处一室的事实。
毕竟,就连她记住其他男子的名字这种事情,圣才都会借题发挥,即使这个男子是自己妹妹不停炫耀的爱人。
而对于慧媛这种“怕生”的反应,圣才不仅视为理所当然,而且颇为自鸣得意。
然而,考察历史可知,这种性所有权的意识源自于的是婚姻而非爱情。
从性质上看,婚姻可以被看成一项契约,但它作为婚姻主体男女双方之间的契约是直到现代才得以确立的。
正如斯蒂芬妮·孔茨在《婚姻简史》所指出的那样,作为一项经济和政治制度,婚姻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功能,以至于爱情常常被排除在婚姻之外。
所以,传统的婚姻本质上是一个男性与其他男性之间的契约,换言之,婚姻是一套男性之间确认性财产归属的产权制度,规定的是女性作为一项财产的产权归属。
宣誓主权的圣才既然性嫉妒与爱情并不必然相关,那么,圣才与贞雅的嫉妒感从何而来?
当然来自于他们对慧媛和敏宇一直以来的感情付出。
当贞雅发现敏宇再次爱上的人是慧媛时,她指责慧媛伤害了朴家的所有人,理由便是慧媛背叛了朴家父母的照拂之恩,圣才的爱护之情,以及自己的友爱之谊。
所有朴家对慧媛的帮助与友爱都是她控诉的依据。
无独有偶,圣才和朴家父母也曾在与慧媛的谈话当中,有意无意地提起自己对她的情感付出,而所有看似随意的提醒都以说服慧媛接受自己安排为依归。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朴父显然,在朴家兄妹的爱情观当中,爱被视为一种等价交易,即自己付出所有的感情并非无偿,而是以对方对等的回报为前提的。
弗洛姆认为,这种互利交换的爱归根结底不过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的交易,即从社会价值来看,对方是否值得付出,以及可否通过展示自己的财产和潜在的能力获得对方爱慕。
交易对象的出现,也即是找寻到一个值得自己付出且能同等回报自己感情需求的对象,是爱情得以产生的关键。
与此同时,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情感价值建立在符合社会大众需求的基础上,以确保他人爱上自己。
待价而沽的情感只有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才能实现其价值。
为了促成交易达成,行为主体更倾向于预先付出感情,以便获取对方的好感,也因此产生获得对方对等回报的期待。
一旦这种期待落空,他们就会产生对方背信弃义的感觉。
在感情中,先付出的一方永远都会面临一个风险——对方不一定愿意支付对价,由此带来“沉没成本”的问题。
是以,在恋爱关系中,投入越多,放弃时感觉失去的就越多。
为了避免这种损失,付出一方不得不千方百计地竭力挽救这段关系。
于是,“我爱你“就演变成为让“你爱我”的手段。
商人是圣才的本色,追求效率和利润是他的本能。
于他而言,他与慧媛走过的那些岁月与其说是一种美好记忆,还不如说是他和家人预先投入的情感成本,如果没有获得相应补偿,即意味着投资失败。
然而,所谓的感情期待权一般很难在法律和道德上获得支持。
毕竟,将爱情当成商品交易,与社会大众的认知相悖,只要对方坚持不爱你,所有的情感投资都将血本无归。
在现实中,性所有权的主张也仅在婚姻机制下才可能获得支持。
正因如此,圣才和朴家父母才会千方百计地说服慧媛接受婚约。
只有借助这一纸婚约,圣才才能合法地对慧媛行使永久性的所有权,阻止她的离开;才能向敏宇理直气壮地宣誓自己的“主权”。
这就是为何在剧中会反复出现戒指这个意象。
婚戒的重点在“戒”之上,其中本意是婚姻中的戒律。
女性一旦在婚礼中戴上戒指,即意味着心甘情愿遵守婚姻的约束。
尽管当下社会大众赋予婚戒无数浪漫的意义,但从本质上看,它更多地是一道紧箍咒,一个所有权归属的证明。
是以,慧媛在面对圣才的求婚时,才会如此抗拒,而在山中遇到陌生男子时,又下意识地用戒指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
耐人寻味的是,象征着圣才与慧媛婚姻关系的婚戒,从来不曾以成对示人,而只有圣才向慧媛求婚的那一枚钻戒。
这意味着,两人的婚姻是以圣才单方套牢慧媛为目的的。
只是,强求之所以是强求,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无法得到。
与之相对应的是敏宇的项链。
这是一对相爱的恋人分别佩戴的项链。
项链,顾名思义——“相恋”——挂在胸前即放在心上。
戒指代表着戒律这一婚姻的外在约束,项链则意指婚姻双方内心的约定,后者是现代婚姻的实质内核。
项链是敏宇与初恋情人的定情信物,也是他们走向婚姻的坚实基础,即便死亡带走了恩惠,也无法将她带离敏宇的心。
正因如此,知晓这个秘密的贞雅嫉恨难当,不仅偷走项链,还将它丢弃在草坪当中,为的就是让敏宇忘记那个他心心念念的初恋情人。
恰恰是在为敏宇寻找项链的过程中,慧媛听到了自己的心声。
假如爱而不得是朴家兄妹最让人意难平的苦痛,则爱而不自知就是慧媛最令人揪心的无可奈何。
她曾经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殊不知所有的人都看得到她对婚礼的抗拒;她一再骗自己说并不爱他,却忍不住戴上那条属于他的项链。
如果不是爱,她何以明明知道项链代表着他始终无法忘怀的初恋,却再三地为他找寻,以至于忘记与男友的约会?
如果不是爱,她为何找到项链之后,魂不守舍,纠结万分?
如果不是爱,她何苦收敛自己的感情,把项链还给他,并要求他把它当作贞雅帮他找到的?
所以,当她知道自己植入的心脏来自于恩惠之后,她难过的不仅仅是敏宇爱的不是自己,更担心的是那颗跳动的心脏会一再地提醒敏宇,初恋情人已经逝去的残酷事实;所以,她宁愿让他离开自己,也不要他在现实与幻象之间受尽煎熬;她宁可他忘掉自己,也要让他忘记初恋离开带来的伤痛。
于她而言,敏宇爱的是谁,她无法强求,亦无需改变。
因为,到了最后,相比于他爱不爱自己,她更在乎的是,他有没有受到伤害;相较于他是不是把她放在第一位,更重要的是,她知道在自己心里,他是第一位的。
只不过,那时的她就是不明白,她之于他,何尝不是如此!
所有人都看得到,慧媛的心上人是敏宇,只有她自己不知道;所有人都清楚,敏宇再次爱上的人是慧媛,只有她自己不懂得。
她一次次地确认,一遍遍地追问,敏宇爱的是不是自己。
可是,确认意味着猜忌,追问代表的是怀疑。
面对着对自己的爱视而不见的爱人,敏宇任何自证心迹的尝试都是有心无力的。
于是,兜兜转转,几番周折,项链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回到恩惠的身边,而敏宇也与恩惠作了最后的告别。
属于慧媛和敏宇的定情信物是一对戒指,这是为他们的誓言式而挑选的。
相互嵌套的同心圆对戒,其中层层隐喻,不言自明。
第一层,戒指意指婚姻。
婚姻并非是“独角戏”而是“双人舞”,如果不能同步,曲终人亦散。
因此,与慧媛被迫接受的那颗钻戒不同,它们是成双成对的对戒。
至此,编剧的用意才浮出水面,需要双向奔赴的从来都不是爱情,而是我们的婚姻。
第二层,戒指代表婚姻的世俗形态。
相互套嵌在一起的对戒,预示着婚姻主体双方各自为了对方甘愿接受婚姻的约束。
将爱宣之于口,公之于众,让它为社会所承认与接受,让自己接受大众的约束,让爱人获得最大的保护。
第三层,戒指暗示婚姻需要双方内心的约定。
同心圆的戒指,与项链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味着慧媛与敏宇的婚姻不仅具备世俗的外部形式,更包含实质的要素——夫妻之间发自内心相互的爱恋。
这便是与圣才所追求的婚姻最本质的差异所在。
“多少看似完美的夫妻,都在等待杀死对方的契机。
”——写在亚历克斯·麦克利兹的《沉默的病人》封面的话语道出了婚姻当中暗藏的杀机。
最亲密的也是最致命的关系——这便是婚姻最真实的本质。
事实上,剧本在第一集就已经开宗明义。
在伽罗山上遇险的慧媛与敏宇,在经过相处之后,卸下防备,同塌而卧,一觉到天明。
在传统观念当中,男女只有夫妻才会同塌而眠。
然而,致命的往往是枕边的人!
屡屡在与圣才的订婚、结婚仪式上晕倒入院治疗的慧媛,与每每在敏宇守护之下安然入睡的慧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无疑,这是编剧有意为之,直指的就是当代婚姻的核心问题——婚姻主体的本体安全问题。
在婚姻当中,来自不同成长环境的陌生男女,在肉体、精神和财产等各方面都会变成一个整体,相互不设防,也无法设防。
对于女性而言,由于自身体力、生理结构上的天生弱势,在婚姻这一亲密关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旦遇人不淑,将面临更大的危险!
为了应对婚姻主体的本体安全问题,现代婚姻制度采取的解决方式有二。
一是允许婚姻主体从婚姻中退出,也即是离婚;二是接受爱情,即相互爱恋的爱人为爱而婚。
结婚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夫妻是同气连枝的结合。
最好的夫妻关系,莫过于双方同心。
听从自己的内心,也尊重对方的真心,让自己嫁给爱情。
爱人在民间最通俗的一个昵称便是心肝宝贝。
话糙理不糙,爱人既为自己的心肝,伤之则等于自伤,试想有谁会傻到对自己的心肝挥刀相向?
又有谁舍得让自己的心伤痛不已?
原来,爱情之于婚姻,不是锦上添的那朵绚烂花,而是雪中送的那颗保命碳;不是唯一的支点,却应该是出发的起点。
可是,爱情究竟是怎样的?
再见到敏宇的慧媛,在那一刻又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
她终于明白,所谓爱情,就是我爱你,仅此而已。
如果我不想,我不要,爱将不复存在。
至于你爱不爱我,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只是对此,我无能为力!
因为我不能强求,也无法确认,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是爱你的!
那么,我又是如何知道我爱上了你呢?
还记得那首《盛夏的果实》么?
它的歌词是多么地切题。
“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
”“也许不再见你,你才会把我记起!
”“时间累积,这盛夏的果实,回忆里爱情的香气!
”“我以为不露痕迹,思念却满溢,或许这代表了我的心!
”年少时,我们以为紧紧抓住才是爱,把不甘心当成放不开,长大之后才明白,欲望只会让人想要占有,唯有当我们懂得要舍弃的时候,才会看见爱。
这是圣才和贞雅直到最后也许才明白的道理。
“爱情是什么?
”,是一直萦绕于沈慧媛心头的疑问。
她第一次遇到刘敏宇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问他,咖啡和爱情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么?
相较于慧媛的迷茫,敏宇的爱是坚定而明确的。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再爱上的人是沈慧媛,而不是苏恩惠的影子。
所以,当他初次遇见慧媛之后,回到家的第一句话便是对熊宝宝说对不起,因为他对另一个人动心了。
是的,是另一个人,而不是与恩惠很像的人。
所以,他会因为海芋这个名字接下度假村的整修工程,对于敏宇而言,那是慧媛最喜欢的花。
他送给慧媛的海芋永远都是素雅的淡黄色,那是专属于她的颜色,人淡如菊,哀伤却动人。
所以,在与台丰学长描述慧媛与恩惠相像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地更正说,所谓的相像只是他跟恩惠在一起时候的感觉,跟慧媛在一起的时候也有。
台丰看着他感叹,“这表示你为她神魂颠倒。
”所以,任何与慧媛相关的信息,他都会自动收藏,慧媛的名字、从事的职业、喜欢的海芋和爸爸送她的萤火虫……听过一次便铭记于心,念念不忘,以至于第一次收到黄蔷薇花束时,敏宇下意识地想象那是慧媛送他的花,才会这般地爱不释手。
不知道恩惠最喜欢的花是海芋,因此而难过的敏宇当然,敏宇也曾有过片刻的迷惑,那便是当他打算在恩惠忌日跟她告别的时候,却发现恩惠的心脏移植到慧媛身上,一时间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开始追问自己究竟爱的是慧媛还是恩惠。
但迷惑只在那么一瞬间,当他意识到这个真相会对慧媛造成伤害的时候,便果断地做出选择,把所有与恩惠相关的东西付之一炬,包括那只代表恩惠本人的熊宝宝。
尽管慧媛从来没有将恩惠当作竞争对手,但在现实当中,终究回避不了她与恩惠谁优先的问题。
即便如此,她与恩惠之间的“战争”,除了最初在伽罗山上,敏宇发现慧媛与恩惠有相似之处而黯然先行离去之外,之后的所有回合,慧媛都是“胜出”的那一个。
因为她不只是让敏宇远远看着便能满心欢喜的可人儿,更是他一辈子放不下的心疼。
打算跟恩惠正式告别的敏宇至于自己为何会对慧媛一见倾心,再见终身,答案却是在许久之后才找到。
敏宇曾经疑惑,这个与恩惠容貌和个性完全不一样的女子,为何会让他似曾相识,会让他重新有心跳的感觉。
在她身上,他曾看到恩惠的影子,但那时的他并不知道,除了像恩惠之外,慧媛更像的是他自己。
连朴圣才都不得不承认,他第一眼看到敏宇,便从内心认可他,因为他与慧媛实在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如果说在伽罗山的偶遇是命运使然,那么之后的默契便是两人相爱的理由。
山中景色的热衷,一唱一搭的唱片机和老唱片,对度假村商家生计的担忧,你一羹我一匙的白糖……太多太多的共鸣与不约而同告诉我们,无论是性格,还是爱好,抑或是价值观,这两个人始终都在同一个步调之上,以至于当我们看到操场上两人一起奔跑,一起相拥共舞时,那种携手同行的亲密,会忍不住嘴角上扬和心疼,忍不住去找寻慧媛与恩惠不同之处,为的只是证明敏宇真正爱的是慧媛本人而不是恩惠的影子。
实际上,上述的种种都是敏宇自带的属性,与恩惠无关。
比如,小夜曲,敏宇自己在钢琴上弹出旋律之后,恩惠才告诉他,这是她最喜欢的曲子。
第一次让慧媛跟恩惠联系起来,是在伽罗山上的那场太阳雨。
然而,慧媛最先说出的是“大概老虎要娶妻了吧”,这是敏宇对恩惠第一次说的话,之后才是“或者狐狸要出嫁了吗?
”只是,那时的敏宇真的太想念恩惠了,所以,才会忽略最先的那一句话。
而经过一夜的相处之后,敏宇和慧媛早已情愫暗生。
情侣项链是拆分成两个部分由敏宇与恩惠各自保留的,而慧媛却是这三个人当中唯一戴上这两个部分的那一个人。
敏宇遗失的项链,不仅是经由慧媛的手找到,而且也是最先戴在她胸前的那个部分,虽然只在须臾之间。
显然,慧媛与敏宇、恩惠之间有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正是她与这对相互深爱的初恋情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她拥有敏宇全部的爱,不仅是情感上的迷恋,还包含身体力行的守护。
这便是爱情最完整的模样,也是朴贞雅在无数次否认之后不得不羡慕嫉妒恨地接受的事实。
流连花海的慧媛与静静守护的敏宇面对如此呼之欲出的答案,为何我们还会一直在追问,敏宇爱的究竟是谁?
这是因为,沈慧媛,这个深爱且被深爱却不自知的女子,她在寻找着答案,一如在找寻爱情路上偏执的我们。
从表面上看,心脏手术是慧媛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从小,她身体不好,医院便是她的另一家,父母对她视如珍宝、万般怜爱。
她虽然个性忧郁、爱闹脾气,但特别会撒娇,也有活泼淘气的时候。
可是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疼爱她的父母。
之后,她也差点随他们而去。
万幸的是,她获得别人捐赠的心脏,手术很成功。
为了感谢那个人,慧媛对自己说,一定要健健康康的,要更努力认真地生活。
事实上,在手术之前,慧媛的人生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场夺走双亲的车祸,让慧媛从那一刻开始失去了她的保护伞。
尽管父亲的生意合作伙伴和朋友,朴董事长一家一如既往地照顾她,把她当女儿一样疼爱,但那终究是别人的家。
慧媛感激他们,但现实也告诉她,她不能再任性,不能再悲伤,不能再给别人增添任何麻烦。
于是,她变得越来越开朗、也越来越善解人意,谨小慎微,万事忍让。
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幸运的,是幸福的,不仅有疼爱她的准公婆,一个号称世上独一无二的好朋友,还有一个对她关怀无微不至的男朋友。
可是,她还是会遇上悲伤的事情,还是会想念爸妈,每当这个时候,她会一个人到爸妈之前去的教堂。
在那里,跟他们说抱歉,跟他们说想念他们。
她常常感觉到她的心里住着两个人,她常常安慰自己,这是因为心脏的主人有两个人的缘故。
可是,有些时候,她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是那个手术之后开朗活泼的自己,还是之前那个爱闹别扭、不讨喜的自己。
思念父母的慧媛朴圣才是个久经商场的生意人,理智和冷酷是他的本性,他的温柔只给一个人,那便是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
对于圣才来说,在遇到刘敏宇之前,慧媛是一个完美的女朋友,也是太太的最佳人选,美丽温柔,贤惠乖巧,事事以他的意见为先,更为重要的是,深得父母的认可和喜爱。
尽管她屡屡拒绝他的求婚,但他始终相信,他才是慧媛的真命天子。
然而,这份自信却在遇到刘敏宇之后,一步步地被摧毁,直到最后,圣才都不知道他为何会在这场占尽优势的战争当中落败。
他是宠爱慧媛的,对她呵护备至,事无巨细都交由他来决定。
遗憾的是,这种关怀到了最后,变成了一种自说自话的善意。
慧媛不是一个贪心的女子,她感激圣才一家的善意,也珍惜与他们家人般的情谊。
于是,所有的忧伤,她都悄悄地把它们凝结于心中。
久而久之,这个眉眼弯弯如玄月、眼中有星星的女子,眼底便藏着一抹欲说还休的哀愁。
敏宇第一次见到的便是这双如受惊小鹿般哀愁的眼睛,瞬间把他三年来为自己构筑的层层心牢击穿。
看着这双欲言而止的眼睛,他忍不住逗她,恨不能把她眼底那浓浓的哀愁化去。
即便她提出各种任性而麻烦的要求,他也只是略显无奈,然后百般迁就。
面对惊慌失措的她,甚至玩起手影游戏让她安心,看着她露出孩子般灿烂的笑容,敏宇觉得为她做任何事情都是值得的。
从此,命运便超出了朴圣才的掌控。
而在父母离开之后,慧媛那颗漂泊、破碎的心终于找到停靠的港湾。
在那里,她无需隐藏忧伤和恐慌,卸下感恩,自由自在地做回她自己。
每一次孤单害怕时,他总会出现在她身边;每一次任性闹别扭时,转过身来,总是看到他在身后远远守护。
有他在的地方,她的心是安定的;有他在的地方,她总能听到自己的心声。
所以,每当他为了保护她而不得不放手的时候,她总会不由自主地奔向他,如同寒夜里迷路的人,不自觉地奔向黑暗中那一处代表着温暖的光亮。
背负着感恩活着的慧媛
让慧媛卸下感恩包袱的敏宇可是,敏宇究竟爱的是哪一个自己?
这个在慧媛心中挥之不去的难题,最终随着心脏主人的秘密的揭穿而被置换成另一个问题:敏宇爱的是心脏的原主人还是慧媛自己?
很想埋怨敏宇的不善言辞,面对慧媛的疑问,明明爱到不能失去,却回应得如此苍白无力,转念却又明白他的百口莫辩与无可奈何,他与慧媛的爱当中始终存在着恩惠的身影,那个曾经是他心中唯一的挚爱,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正如他送的海芋至始至终只属于慧媛,与恩惠无关,但也不能否认,那同样是恩惠最喜爱的花。
更为重要的是,对敏宇来说,无论是开朗活泼的慧媛,还是敏感任性的慧媛,都是沈慧媛,他深爱的人。
爱而不自知的人,容易爱得不自信,更何况爱上一个已经把爱先给了别人的人,再理智再坚强的人也会担心,自己的爱和真心,到最后若是变成一个谎言,该怎么办?
只是,慧媛不知道,在伽罗山上身处险境的她,早已褪去保护色,不再笑靥如花,不再开朗温暖,而是变回小时候那个忧郁而内向、敏感而任性的她,那个真正的她。
所以,在敏宇眼中和心中,一直都是慧媛自己,而不是那个像恩惠的她。
别人看不到的慧媛,敏宇从一开始便看到了,那个心碎神伤、背负着债活着的女子。
所以,每每看到她,总忍不住心疼,以至于愿意用一辈子去守护她,哪怕远远看着就好。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期而遇之后,他对她形成一种特殊的理解与保护,也因此成为她的唯一对话者。
这份特殊感与唯一感,便是他和她所有情感萌发成长的土壤。
慧媛啊,如果这都不算爱,牺牲不真实,伤痛不实在,为你流下的泪都不能证明这是爱,你还要怎么样的告白才不算独白?
再次与恩惠告别的敏宇
待续。。。。。。。。。。。。。。。。。。。。。。。。。。。。。。。。。。。。。。。。。。。。。。。。。。。。。。。。。。。。。。。。。。。。。。。。。。。。。。。。。。。。。。。。。。。。。。。。。。。。。。。。。。。。。。。。。。。。。。。。。。。。。。。。。。。。。。。。。。。。。。。。。。。。。。。。。。。。。。。。。。。。。。。。。。。。。。。。。。。。。。。。。。。。。。。。。。。。。。。。。。。。。。。。。。。。。。。。。。。。。。。。
平日因为学习繁忙也因兴趣偏好,自己总是很不喜欢看电视剧。
然而就在最近放假偶然间看到《夏日香气》,却让我久久感动着。
的确,爱情是如此的美好但有那么的不可触及,或许更多的是不敢吧!
冥冥之中,我们总会遇到生命中属于自己的人,然而这旅程又是如此的艰辛以至于有丧失生命的危险,但是人们还是不管不顾的探索着、寻找着,直到看到希望。
相信,每个人都会在灯火阑珊处寻到她的那一半吧!
“蓝色生死恋”第一部《秋天童话》(가을동화)的男主角宋承宪(송승헌)在第三部中再次出演男一号,还有崭露头角的孙艺珍(손예진)出演女一号,男二号柳镇(류진),女二号韩智慧(한지혜)。
感觉怎么样呢?
男人帅是帅,女人美是美,但是这部剧集有问题,全部的人物都没个性,除了女二号的演技令我欣赏,当然了,事实也证明我是对的,韩智慧获得了【2003 KBS演技大赏(女子新人赏 )《夏日香气》】。
本剧没有过哪怕一次真真正正的高潮,全片拖拖拉拉一直到最后,令人失望到掉渣。
如果非要凑齐“四季系列”那就看吧,如果欣赏帅哥美女那也可以看,如果为了练习韩语,也可以看。
但是,如果想看一部好看的韩剧,就别看了。
原来心跳的感觉是这样的美妙!
秘密 - 郑仁浩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很久以前彷彿就像這一刻 你的心是否聽見我心裡的話.. 第一次相遇我就已經愛上你 如今是否聽見我心裡的話 閉上眼睛傾聽我訴說! 我要向你表白看見你就會心跳 見到你我心跳加速 我願將滿天星空獻給你 飄落的花瓣也將永遠屬於你 如今是否聽見我心裡的話 閉上眼睛傾聽我訴說! 我要向你表白看見你就會心跳 我真的很迷惑,最近看很多作品,讲述的爱情都是一见之下的感受。
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我其实不相信一见钟情的,但是却开始觉得那是一种不太能反抗的自然力,那种心跳的感觉是不是真的就这样重要。
而那些所有没有一见钟情的人是不是都没有遇到自己的最爱呢?
上帝是不是非常喜欢开玩笑呢?
难道这次又是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了对的人?
上帝在掷色子吗?
而且不仅仅是科学定理而已,还有我们所有这些人际遇。
觉得人生很不公平,《夏日香气》里,他们可以用我喜欢的样式的杯子,在漂亮的小别墅里悠闲地喝咖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都很有激情;放肆地追求自己的爱和喜好。
这样的人生,我是不是前世曾经拥有过,所以今生只能注定来羡慕,还是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积淀而已,等到我能够像乌鸦一样垒起足够高的石块,我就可以喝到那甘甜的救命的水了呢?
我不知道怎么突然想到了这个比喻,其实我想说的是,是不是我在垒够石头之后就可以跨出这沟壑,面对广阔的世界了呢?
我,不知道…… 我又在沉沦了……我在看《夏日香气》,另外一个不该发生的爱情的故事。
可是却是这样浪漫。
我有点沉迷其中了。
尤其是那些风景,如此美妙,仿佛在说,爱情在这样的地方发生就是天经地义的!
一条项链——灵魂之香气,来自我们国度的一部分——西藏。
我喜欢那个纯净地方的东西,总给人最接近天空的感觉。
如果相爱的恋人各自拥有项链的一半,它们会自己互相吸引,所以这对恋人一世都不会分开!
最近看到的有关气味的东西真多,多到我开始越来越注意周围的气味,已经不能轻松释怀地生活了。
气味对于我已经变得何其重要!
我也开始相信它的咒语了!
漂亮的乡间公路,旁边有非常茂盛的树丛,但是真美丽,苍郁!
感觉如此之好!
好象看到欧洲和加拿大的道路一般!
在相约看演唱会之后,对于自己本来的另外一半的来电都闪烁其词,谎称是朋友的时候慧媛和敏宇还真默契呢!
可是这次约会不幸被撞破了,真是…… 唱片和唱机的古董组合!
慧媛和敏宇真是心灵相通啊,居然这样也能搭配成一对!
可是对于那对兄妹来说,似乎有点尴尬呢!
虽然之前我对于唱片一直都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从来都没有听过黑胶唱片的缘故吧,但是这次经慧媛一说,我突然也对那种吱啦吱啦的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确实,唱片是因为有了那种“噪声”才会更有感觉的!
那个是时间的声音!
而他们的话题:到底是第二段恋情美妙还是初恋更美妙,我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我却很喜欢慧媛和敏宇的对话。
第二段恋情一样会很辛苦,因为对初恋的愧疚!
他们说的,相爱的人不能说抱歉。
或许这个是对的,对于《假如再有个约会》的歌词的执着,还有我的那些无数的未出口的抱歉。
我对于我所爱的人,已经太过分了,所以我们注定无法在一起的吧。
这个是我的命运,it is my fate,it is my destiny。
牵手的时候不能交错地握着,这样会分手的。
慧媛这样告诉圣才。
我也记住这样的话了,我以后一定不要我的BF这样握我的手,可是可能始终都不会有人握我的手了…… 对于贞雅在知道了慧媛和敏宇互相爱慕之后的举动,我非常的不能认同。
她是个太自私的女人了!
想到的全部都只有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这样的人,而且他们似乎都会得到幸福。
就因为这种野蛮到不讲理的自私吗?
贞雅最爱的是自己,根本就不是别人。
她这样做只是保护自己而已,听她的话就已经很蛮不讲理像泼妇了!
从来都是她抢走慧媛的东西,从来没有想过慧媛会拖她的后腿。
什么逻辑啊……我厌恶这种人!
但是圣才的父母人真好呢!
他们即使在慧媛说要分手了之后依旧可以这样亲切地对她,并且还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
他们才是值得尊敬的人!
真正应该得到报偿的人!
慧媛去看恩惠的父母,她看到了“灵魂的香气”的另外一半,并且那样喜欢,所以恩惠的父亲就把那项链送给她了。
这个就是两个相爱的人的灵魂互相吸引的秘密吧。
注定的,即使没有媒介,他们也会互相吸引,最终回到一起!
好想要这样的项链!
我更加相信,最后敏宇能够找到慧媛就是因为这条项链的指引!
慧媛和敏宇在教堂的时候,我很为他们高兴,似乎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可是我总觉得事情不会如此平静的。
但是为他们感到幸福的同时,我也很迷惑、害怕。
我怕这种心跳的感觉。
因为虽然会有极端的幸福感,同时我们也将为了这种幸福感而失去很多东西。
总觉得人类其实是受诅咒的,所以大部分人都不能幸福地生活,所以我们的人生总是充满不满和欲望,所以我们总是后悔之前的关系而又无法预知未来……我很怕在我已经有了固定生活的轨道之后,那种心跳的幸福感才出现,这样我就注定要背叛或者折磨自己。
又或者我害怕I'm not the Mrs.Right to the person I love,这样我的人生就必须伴随不能忍受的放弃和痛苦。
总之,我是害怕我的人生的…… 同时,我也疑惑另外一个问题,慧媛和敏宇会相爱是不是因为恩惠的心脏呢?
看来好象是的,但是又这样不相似。
我不了解其中的渊源,这些事情恐怕科学也无法解释吧……或者我更倾向于相信,他们相爱并不完全因为恩惠的心脏,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而不是自私地寻找安慰的爱情!
对于爱情和幸福的迷惑,我永远都不可能摆脱吧。
我始终无法搞清楚这件事怎么就会这么复杂,只是因为慧媛移植了恩惠的心脏,一切就突然复杂起来。
两个人相爱不是很好吗?
只要相爱的人在一起不就行了吗?
我真的完全糊涂了,完全不明白,或者我太单纯了,单纯到近乎痴傻的程度吧……I can't understand 原来结婚也可以是这么悲伤的一件事,如果要我选择如此悲伤地结婚,我宁可自己一个人躲起来舔拭伤口……我不要就这样伤害自己,我要做个自私的人,而且我似乎也就是个自私的人吧…… #############################经典场景之一,在漂亮的类似于薰衣草原野的地方,对贞雅离开不知情的慧媛面对敏宇不知所措的眼神真是楚楚可怜plus可爱万分!
我很喜欢那个场景,真实而感人!
经典场景之二。
浪漫如斯,当敏宇帮助在那里摆弄黄玫瑰的慧媛把头发扎起来的时候,他们的画面如此美丽!
又一个感人的场面,似乎烙印在了心里!
经典场景之三,所有那些两人见面时的心跳感觉。
如此真切地形容了爱上一个人的感觉。
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说,或者见到心爱的人心跳也会加速,但是由于是正常人的缘故,我们不会感知。
只有那些有心脏疾患的人才可以了解自己心脏的异动。
我是在看《檞寄生》的时候了解到这个的,里面的荃是这样的一个人。
而这里的慧媛也曾经是先天心脏病的患者,所以她也能够感觉那种心跳的感觉,真好!
经典场景之四,也许这个并不够经典,但是我好感动,慧媛终于发现在病痛中使她解脱的是敏宇的话,她那样地奔跑着,寻找着敏宇,好感动!
或许慧媛的心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倾斜了,心中的天平倾倒向了敏宇。
虽然从一开始那就是属于敏宇的心…… 经典场面之五,在夏日夜晚的草地上,绿意和黑暗的陪伴,尽情奔跑!
经典场面之六,同样的夏日夜晚,草地上的舞蹈。
我曾经多么希望可以这样光着脚在草地上行走、奔跑,我喜欢那种脚底接触陆地的自然感觉。
但是现代都市的路大多太崎岖,会有太多伤害,一点也不温柔,所以我不能这样做,始终没有这样做。
这是我第二次接触女生站在男生脚上跳舞的事,很感动的事实。
因为这种时候男生要承担的重量很大,而女生在失去重心的情况下也会自然地倾斜向男生,这是个美妙的时刻,可以那样近,那样近,感觉温暖、安全而没有拘束!!!
可惜我估计我不会有机会体味这种安全了吧…… 经典场面之七,小岛上清澈的海湾里,慧媛和敏宇在搭筑沙堡,真好呢,这个是大人玩的过家家游戏吧。
其实想想,建筑这个行业,如果想得浪漫一些是不是就是一种过家家呢?
小孩子是模拟大人的行为,而大人实际上也是在做小孩子的游戏的。
××××××××××××××××××××××××××××××××××××××××××××××××××××故事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
当我注视到敏宇的离开和慧媛的死讯的时候,我居然没有哀伤的感觉,他们是注定要这样的恋人吧,注定要天人永隔的恋人。
或者说,我的心根本就不相信慧媛的离开,虽然这样对她来说是件幸福的事!
但是,我发现原来慧媛真的没有离开人世,她是为了敏宇而埋没自己吧…… 文化会馆,在他们第一次错过的地方,他们又重复着注定的错过,就像《向左走·向右走》,但是始终相信他们还是会碰面。
如果是我,我也会如同慧媛一样担心,担心在恩惠的心脏离开之后,见到敏宇的时候还会不会有那种心跳的感觉,担心那份爱是不是随着那颗心脏而离去了…… 可是又是在文化会馆的台阶上,那心跳的感觉……人潮之中澎湃的心跳!
好感动,好感动,这样的爱情!
“每次遇见你,我的心跳就会让我认出你。
我想,这就是爱情。
”
从直观的判断来看,《夏日香气》是一部爱情剧,甚至可将其归为偶像剧。
然而,细读影片的文本便会发现,在爱情偶像剧的表象之下,《夏日香气》是一个充满痛楚的女性叙事。
这则看似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实则为女性受到创伤之后艰难自我救赎与认同的故事。
影片看似随意的叙述,事实上却包含极为精巧、细密的结构于其中,展现出编剧与导演的良苦用心——剧本的叙事并非旨在“相爱的人会永远在一起”、“真爱至上”的童话描述,而是讲述某种现代人的自我寓言,即我们在爱情中从何处来,又往哪里去的追问。
这则忧伤的爱情故事的真正主角是沈慧媛,她与爱人刘敏宇的相互救赎并最终治愈,以及其中的心理变化轨迹,是整个故事的主线。
影片叙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全部的情节和场景都结构在偶像剧式的俗套故事当中,编剧通过情节段落、人物对白和影像构成的紧密衔接与组织,在影片含而不露的意义结构当中,准确地构建出一部现代女性的自我寓言。
其中的心脏移植手术情节,不仅将女主角痛失怙恃不能自愈而被迫坚强的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巧妙地将女主角与男主角联系起来,抛出男主角究竟爱谁的伪命题,在证伪的过程当中,完成对女主角自我救赎的叙述。
就这一主题而言,敏宇是慧媛隐藏记忆的触动者。
他的出现对慧媛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触发她内心中一段掩藏的记忆,这是一个来不及治愈而不得不遮蔽的心理创伤——骤然间失去双亲的经历。
影片中并没有对慧媛父母离世做过多的描述,慧媛也甚少提及其父母。
在仅有的几次提及当中,她都是面带微笑,故作轻松。
第一次提及离世的父母,是在朴家的家庭聚会,当时的慧媛知晓敏宇暗恋的是自己,为了划清界限而邀请敏宇参加家庭聚会。
在闲谈当中,由朴母提起小时候的记忆,作为回应,慧媛主动提及父亲给自己抓来的萤火虫。
第二天,慧媛在遇到恩惠的父亲时,对他产生似曾相识的亲近感。
无疑,这是慧媛过于思念父亲而不自觉对苏父产生的情感依赖。
之后的两次,都是慧媛主动跟敏宇提及的。
此时的慧媛虽然面带微笑,但眼中却含着泪水,在言语当中开始承认对父母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显而易见,父母离世的心理创伤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治疗,所以,慧媛不得不在外人面前暂时遮蔽,在无人之时,才会暗自舔舐伤口。
通常而言,人若要跨越伤痛,需要重返其早期经验,为能独自生活而找寻独立性的其他意向和根基。
换言之,慧媛必须从内心真正接受双亲离世的事实,并建立新的自我感和认同感才能真正治愈创伤。
而依据吉登斯的“本体安全”(Ontological Security)理论,自我认同是以本体安全作为生长点来完成自我型塑的。
这意味着,慧媛要摆脱父母离世的伤痛情绪,首先需要寻求新的本体安全。
影片当中从未描述慧媛在双亲离开之后的苦楚,相反,看到的都是她与朴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的片段:亲密无间的儿时好友朴贞雅,疼爱她的朴董事长夫妇,呵护备至的男朋友朴圣才。
从表面上看,慧媛因父母离世而坍塌的家园因朴家人介入而得以维持。
实际上,对于朴家而言,慧媛是一个特殊的成员。
尽管朴父在慧媛父母离世时承诺,他们将把慧媛作为亲生女儿一样疼爱,但这一承诺隐含着一个期许,即慧媛将作为他们的儿媳妇。
因此,慧媛被重新安排的是一个不确定的身份,即介乎于朴家女儿和儿媳妇之间的身份,这意味着,在朴贞雅、朴圣才和慧媛三人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位阶关系。
作为慧媛新身份塑造的关键角色,朴圣才给予慧媛的更多的是兄长般的宠爱。
他妹妹在描述他们关系时指出,他们就像每天见面一起长大的家人,慧媛没有出嫁的感觉。
对此,慧媛曾问圣才,见到她是否有心跳的感觉,遗憾的是,圣才的回应是否定的,他认为彼此熟悉的感觉比心跳的感觉更让人珍惜。
同样,这个被迫接受的身份也没有获得慧媛自己的认同,因此,她面对圣才的求婚,欲言又止。
对于从小身体羸弱的慧媛来说,她的安全感全部来自于父母的庇护,父母离世之后,朴家人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人,她的内心仍然处于漂泊的状态。
扩大式的家庭关系必须由相关个体来建立,但无论是主动作出承诺的朴家人,还是被动接受的慧媛,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正是因为他们之间建立的全新关系一直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慧媛重新建立的自我感和认同感并不稳固,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
在手术之前,慧媛的行动自由受限于自身的身体状况,但这种限制是客观的,在主观方面,在父母的庇护下,她是完全自主的,因而,她的性格既有文静忧郁的一面,也有活泼开朗的一面。
手术之后身体康复的她,行动自由度虽然大大提高,但主观上的自主性却因朴家预设的身份而受到制约。
出于隐藏内心伤痛的需要,开朗活泼是慧媛展现于世人的主要面貌,忧郁的个性仅在无人时才会显现。
这种个人经历连续性和一致性的缺失,使得她常常感觉内心住着性格不同的两个人。
于是,“心脏有两个不同主人”便成为她解释这种时间经验断裂现象的理由,这是她自我保护的唯一方式。
自我认同连续性的中断使得慧媛陷入“我是谁”的追问当中。
她刻意地将原本属于其本人的两种性格割裂,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心脏主人,并将小时候的记忆选择性尘封,即弗洛伊德所谓的屏蔽记忆(screen memory),迫使自己的记忆只停留于灰暗的那一面,并不断地探寻心脏原主人的秘密。
事实上,小时候的慧媛也是开朗活泼的,在同学当中并没有她记忆中的那么不受欢迎。
因而,太阳雨、小夜曲、海芋和玻璃天花板等等,都是慧媛自己的自主行为,并非受心脏原主人的影响。
可以说,失去双亲的创痛经历,是慧媛追问“我是谁”的源头,而这种追问直至敏宇的出现才得到回应。
小时候的影像
小时候的影像如果说,重新构建新的自我和认同是慧媛被迫接受的摆脱伤痛情绪的方式,那么,拒绝遗忘则是敏宇面对爱人离世伤痛而主动选择的方式。
他拒绝见她最后一面,固执地认为只要不去见她,女友仍然还活着。
这种情感的消极投入并没有让伤痛随着岁月流逝而消除,反而与日剧增。
在伽罗山上,慧媛身处险境时,敏宇的及时解救消弭了慧媛一直以来存在的不安全感,而慧媛的出现恰好又是敏宇忘却女友离世伤痛的唯一动因,两个受伤的灵魂相遇,彼此看到相互的伤痛,相互给予温暖并产生依赖感。
在之后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这种相互依赖感经过两人的朝夕相处进一步得到巩固,虽然这个过程十分艰难,但基本信任仍然得以构建。
这种信任一旦构建便可以作为抵御焦虑的情感疫苗,由此形成的保护是嵌入慧媛内心深处的勇气,使其拥有对抗未来未知风险的决心。
基本信任的建立唤醒慧媛沉睡的自我,她开始倾听自己的心声,并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情。
影片对慧媛的影像描述是有意识地加以区分的,即小时候与手术之后,慧媛的影像是不同的,在香岛之行她与敏宇之间的感情被贞雅揭穿之后,她的影像便回到了小时候的样子。
这预示着,她的全新自我已经构建,重新掌握自主性,一如小时候的她。
在这样的情景下,即便遭遇朴家人的苛责与质问,即便敏宇被圣才胁迫而与她分手,她仍然遵从其内心的选择,坚持与敏宇一起面对各方置评。
手术之后的影像
找回自我之后的影像遗憾的是,这个全新的自我是不稳固的。
因为,慧媛与敏宇之间艰难构建的基本信任很快遭到朴家兄妹的人为破坏。
出于保护爱人的原因,敏宇和慧媛先后不得不作出违心的选择。
这种选择虽然违背两人的本意,但同时也是遵从其内心守护爱人的诚意。
对于慧媛而言,为了让敏宇远离伤痛而不得不重新回到圣才身边,是其自主的选择。
然而,这一选择是以隐藏自我为前提条件的,与此同时,她将回归到原来的本体不安全的状态。
这意味着个人将不能在自我完整中发展或维持信任,其自我的生动自发性也将死去,成为无生命之物。
于是,在婚礼现场,我们见证了让人心碎的一幕:敏宇为了保护心爱的恋人不得不黯然离去,穿着白色婚纱的慧媛追逐着离开的敏宇,在呼唤着爱人名字的同时,猝然倒地。
编剧和导演是有诚意的,影片有意回避灰姑娘或甜宠的叙事模式,尝试为女性在爱情与婚姻中寻找自我提供一个参考方案,也因此,影片采用一种正向结论的方式结尾,慧媛最终以生命为代价的方式完成自我的认同。
不仅如此,在女性寻找自我的路径方面,影片突出女性的独立意识,慧媛全新自我的构建呈现出一种自主性,作为行为主体,父母遗留的产业和朴家人的照顾固然是拯救其生命的关键,但慧媛对自身职业的喜爱与所拥有的倍受业内认可的职业能力,才是其完成自我救赎的坚实基础。
朴家父母之所以将慧媛视为儿媳妇的最佳人选,其原因不仅在于她是其合伙人的合法继承人,还在于她是自家儿子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贤内助!
影片最后,爱人的相互凝望成就了夏日最美的那一道风景。
待续。。。。。。。。。。。。。。。。。。。。。。。。。。。。。。。。。。。。。。。。。。。。。。。。。。。。。。。。。。。。。。。。。。。。。。。。。。。。。。。。。。。。。。。。。。。。。。。。。。。。。。。。。。。。。。。。。。。。。。。。。。。。。。。。。。。。。。。。。。。。。。。。。。。。。。。。。。。。。。。。。。。。。。。。。。。。。。。。。。。。。。。。。。。。。。。。。。。。。。。。。。。。。。。。。。。。。。。。。。。。。。。。
散发着泥土气味的乡间小路、芳香四溢的缤纷花海、夏日微风拂过的海边沙滩,再加上清纯可人、美若天仙的艺珍欧尼,就这样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而美丽的夏日画卷!
剧中的慧媛与敏宇擦肩而过时的心跳以及在山间的第一次邂逅,就已经注定了二人必然会有一段不平凡的恋情。
在日复一日的接触和交往中,爱情的种子逐渐生根发芽。
然而碍于慧媛的心脏来源于敏宇已逝未婚妻恩惠的捐赠和周围人对这段恋情的质疑,两个人始终无法坚定双方是全心全意深爱对方的信念,而是出现了若干次的动摇和反复。
终于,等到慧媛完成二次心脏移植后,二人在剧院门口因再次擦肩而过时的剧烈心跳蓦然回首,突然发现深爱之人就在眼前。
此时此刻,一直阻隔在两人之间的各种疑虑、间隙顿时烟消云散,前缘就此再续。
相比较慧媛与敏宇这种怦然心动的爱情,慧媛和圣才之间的感情更像是一种互相陪伴、互相守护的兄妹之爱,圣才对于慧媛可以说是一心一意、照顾周到。
在剧中,圣才一直是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高富帅人设,为人成熟、稳重,这些方面简直秒杀敏宇,而且放在现实中应该是绝大多数女孩子追捧的对象。
但圣才似乎在营造浪漫方面稍显不足,并没有做出敏宇月下带慧媛划船、为慧媛采集萤火虫、陪慧媛在草地跳舞等举动。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事业型的高富帅而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个人感觉圣才最大的败笔是他发现无法得到慧媛的心之后,试图软禁甚至霸占慧媛的举动,直接拉低了自己的人设。
这个变化看似的确有些突兀,不过联想到圣才从小家境优渥、自己能力也十分出众,很可能从小养成了想要什么都能得到的心态,所以面对慧媛的变心也难免心态失衡。
从编剧的角度来看,此处如果不给圣才设置这么一个污点,那么圣才作为男二号的形象也就显得有些完美了,反而让男一号的敏宇有些黯然失色了。
最终,即便有着成熟负责的高富帅人设加持,圣才作为男二号,还是无法和 “命运”为男女主安排的缘分相抗衡啊!
明白了之后,圣才逐渐也就不再继续纠结能否让慧媛回到自己身边,将自己原本那种一心占有的狭隘之爱升华成了一种真心愿所爱之人过得好的成全之爱。
这样的一个反转,既甩出无脑各种黑男二以抬高男一的俗套剧情好几条街,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真实而又复杂的人性。
同样,女二号贞雅也并不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她敢爱敢恨、性格直率,尽管对于敏宇和慧媛的情感也会吃醋、羡慕、妒忌甚至怨恨,但是也从未真正舍弃过和慧媛的姐妹情谊,人物刻画相当真实。
个人感觉,国内影视剧在这个方面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
五颗星全给孙艺珍。
当年的孙艺珍,太美
虽然没办法反复看的虐剧,但是孙艺珍和宋承宪的组合还是值得一看
那首音乐比较有名 夏日香气这几个字真有感
不行,这种范儿我有点吃不消
小时候和妈妈在电视上看完的,纠结着着呢
是的,孙艺珍你是那么美好。永远忘不了你在树下抬头听雨声的镜头
孙艺珍颜值巅峰,美得不可方物。背景音乐用上Yiruma的Kiss the Rain也是神作。作为孙艺珍个人写真5星,如作为剧集3星。部份对白有点造作,现实中大概没那么大方的男二和那么不会避嫌的女主,虽然编剧可能想表达女主换心后的爱是爱得不由自主。
比较喜欢这型的剧
除了景色唯美,女主美,无他...
剧情整一个白痴。导演也是只准备给大家看颜的吧。
很浪漫,很舒服。晓玮也喜欢的,嘻嘻
宋承宪是“裴勇俊”二号啊 青梅竹马?不要太天真喔。因为这部剧而喜欢上孙女神,美得惊为天人。
女主在没有遇到男主之前,她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不懂爱情就像咖啡令人上瘾,像酒精令人沉醉,像列车有相遇也有别离
没看完~
蓝色生死恋第3部曲
唯一一部看过的韩剧。初中的某个暑假看的,剧情狗血,男主很丑,但有青翠欲滴的山林,孙艺珍含蓄的笑容和夏天的连衣裙。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开头的舒伯特小夜曲。我一直不喜欢韩国,但是看完后我还是喜欢上了孙艺珍。
剧的名字很好听…
四季系列唯一看全了的,《蓝色生死恋》因为喜欢元彬演的角色而后面没看下去;《冬季恋歌》看了几集,不太喜欢;韩孝珠那部完全没看过。
无论是故事还是拍摄都显幼稚的韩剧,只要挑几部有代表性的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