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杨超
主演:耿乐,常洁萍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4
简介:故事发生在1993年的夏天,陈思绪(耿乐 饰)因为高考第四次落榜而对考试已经心灰意冷,带着女友郭萍(常洁萍 饰),两人决定离家出走,去寻找传说中的灵芝培育术,将全部的期望都寄托在这上面。最终,从郑大姐那里,他们花高价买走了提取类固醇的技术项目,可回去后才发现郑大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骗子。愤怒的两人又折返回去找郑大姐..详细 >
好苦,没字幕,画质又不可言语,没看完
两星半吧,前半段公路片还挺有趣的,村居风貌还有几分山水画中的影子,不过后面女的撒泼就开始无聊,而且我觉得男女性格互换还差不多。
凭借风格完成的影片。
文本弱,空间描写还可以。
怎么又没有字幕
……
卧槽这个片子看到最后竟然又感动又惊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苦和价值。我们应该怎样用今天的腔调去吟唱那些过去的话语,那些孤独的逆流而上的思考在常常以穷酸的姿态被指摘以后,还有没有人在坚持。佩服杨超导演,他的故事里没有人,但有女人,没有对人的特写,但有对痛苦的感触的特写。
个人觉得,比长江图好
导演对长江的情结似乎很重。前路漫漫,各安天命,最好谁也不欠谁一个承诺。感觉女主就是个活宝啊~~~
两个年轻人携手共度一次次旅程,却逐渐发现理想天各一方,无法再次上路,只能互相成全。摄影的构图和调度营造出了空间感,放大了人物的情绪。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高中,熟悉的天井小院,很惊喜。
文本有点单薄,影像与调度出色。青年人看不到希望和出路,导演将这种迷茫和对自由的渴望具象在了几次出走的旅程中。青年人的希望正如在路途中养不活的毛鸡,出走由兴奋变为后来的妥协。结尾的镜头有些含混。导演对恋爱中男女的心理描绘很准备,女人往往脆弱而又坚韧。行脚僧是徐皓峰演的啊。
后半段每个长镜头收尾都留了个韵脚,看起来挺精致的,但更多时候都还是让人觉得导演纯属被安哲派调度忽悠瘸了。
没有强大的摄影经验帮助那点花花肠子恐怕啥也不是,长江图更甚~
有点意思。站在青春终点的十字路口,两个人做了完全不同的抉择。一面是现实,一面是理想。
一个犟 一个作
5在电影呈现上,设计感过多且明显;在电影技法(电影调度和镜头运动)上,明显看得到老塔(还有安哲)对杨超的影响。在此也想说怎样学习那些导演,又怎样摆脱这种(学习)影响,亦是每个电影作者需要思考的吧。最后说下优点:电影摄影不错(虽然仍有不少问题);场景间剪辑转换节奏也可以。
6分。10年后杨超在这部作品的基础上又踏出了一大步,拍了《长江图》。这部片男女主三次出走,两次都是去武汉,最后一次在末尾也幻想着被水冲到长江,可见导演对长江的执念。三次旅程由各种交通工具到自行车到步行,随着时间的过去,在人生旅途上可选择的方式也越来越少。最后男女主还是有着人生的不同选择。男主在考场中幻想着女主肩膀上站着毛毛鸡在大桥上曾经想过跳江又重新回来出发,也是对女主正视自己前途的美好祝愿吧。
都差点忘了还没有看完,偶尔会忽然没来由地浮现出他俩骑着车在路上、在长江边上的镜头。有质感。
三星半吧,还能看,喜欢那个结局
节奏好慢,比较“土”的那种片儿,景色还挺美;现实感的青春文艺,那么残酷,耿乐还挺帅。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好苦,没字幕,画质又不可言语,没看完
两星半吧,前半段公路片还挺有趣的,村居风貌还有几分山水画中的影子,不过后面女的撒泼就开始无聊,而且我觉得男女性格互换还差不多。
凭借风格完成的影片。
文本弱,空间描写还可以。
怎么又没有字幕
……
卧槽这个片子看到最后竟然又感动又惊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苦和价值。我们应该怎样用今天的腔调去吟唱那些过去的话语,那些孤独的逆流而上的思考在常常以穷酸的姿态被指摘以后,还有没有人在坚持。佩服杨超导演,他的故事里没有人,但有女人,没有对人的特写,但有对痛苦的感触的特写。
个人觉得,比长江图好
导演对长江的情结似乎很重。前路漫漫,各安天命,最好谁也不欠谁一个承诺。感觉女主就是个活宝啊~~~
两个年轻人携手共度一次次旅程,却逐渐发现理想天各一方,无法再次上路,只能互相成全。摄影的构图和调度营造出了空间感,放大了人物的情绪。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高中,熟悉的天井小院,很惊喜。
文本有点单薄,影像与调度出色。青年人看不到希望和出路,导演将这种迷茫和对自由的渴望具象在了几次出走的旅程中。青年人的希望正如在路途中养不活的毛鸡,出走由兴奋变为后来的妥协。结尾的镜头有些含混。导演对恋爱中男女的心理描绘很准备,女人往往脆弱而又坚韧。行脚僧是徐皓峰演的啊。
后半段每个长镜头收尾都留了个韵脚,看起来挺精致的,但更多时候都还是让人觉得导演纯属被安哲派调度忽悠瘸了。
没有强大的摄影经验帮助那点花花肠子恐怕啥也不是,长江图更甚~
有点意思。站在青春终点的十字路口,两个人做了完全不同的抉择。一面是现实,一面是理想。
一个犟 一个作
5在电影呈现上,设计感过多且明显;在电影技法(电影调度和镜头运动)上,明显看得到老塔(还有安哲)对杨超的影响。在此也想说怎样学习那些导演,又怎样摆脱这种(学习)影响,亦是每个电影作者需要思考的吧。最后说下优点:电影摄影不错(虽然仍有不少问题);场景间剪辑转换节奏也可以。
6分。10年后杨超在这部作品的基础上又踏出了一大步,拍了《长江图》。这部片男女主三次出走,两次都是去武汉,最后一次在末尾也幻想着被水冲到长江,可见导演对长江的执念。三次旅程由各种交通工具到自行车到步行,随着时间的过去,在人生旅途上可选择的方式也越来越少。最后男女主还是有着人生的不同选择。男主在考场中幻想着女主肩膀上站着毛毛鸡在大桥上曾经想过跳江又重新回来出发,也是对女主正视自己前途的美好祝愿吧。
都差点忘了还没有看完,偶尔会忽然没来由地浮现出他俩骑着车在路上、在长江边上的镜头。有质感。
三星半吧,还能看,喜欢那个结局
节奏好慢,比较“土”的那种片儿,景色还挺美;现实感的青春文艺,那么残酷,耿乐还挺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