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蜀吴一心灭魏,匡扶汉室,何需周郎诸葛,云长翼德,只看女王吴质献计,以甄宓为中心,将其命臣名将一一诛连之,进而连杀,大杀特杀,乃至“超神”,后而孤立天子,即可平定曹内以至不睦必败!
女王,彩萍为千里眼顺风耳吧······尼玛!
这里的郭皇后简直开挂了!
“超神”!
··············因少读史书,故从头至尾如遇剧情转折及重大变故皆详细百度,次要角色虽有改编但未觉影响大局,尚可。
不置可否之地如若干人物死亡皆一带而过或“自我意淫”,对此甚为不满!
细节之处仍有多处令人发指,台词及细说皆有令人崩溃喷血之处,《为“新洛神赋”檄豆友文》,历数“新洛神赋”之罪状,斥诉之情,已极富煽动性,再不一一列举。
一切归根剧本的敷衍与新式电视剧的不成熟不认真,若,剧本水平提高,想必还是不错的。
不得不说,把我心中曹植刻画的············太怂了!
一个曹植,间接害死多少人,以一气许褚堪比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势而吐血身亡最为愤慨!
另说简直一“欢乐小2B”,你是在“依照史实”凸显他尚且十三岁嘛!?
但凡2B片段与大部分唱段皆以快进而过。
不得不说,把我心中甄洛刻画的············太傻了!
每每看到甄宓于水火之中却无力回天只能抹泪歌唱,暗自破骂本剧对于甄姬的人物定位,想必甄姬也绝非如此善类。
不得不说,我看本剧时落泪了。
不因子建甄宓生离死别,只因崔丽一声“夫郎”,孙云携兵问罪,祖德恨铁不成钢“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全成炮灰!
不得不说,对于本剧期待已久的“七步成诗”段落竟然拍的让人大失所望。
诗词唱之,一声之下,崩溃无奈,只听哽咽之声,痛涕之声,声声于耳。
以故事主线,曹植身边人皆成炮灰,每次事故便作声“怎能偷生”,因众人膜拜求情,甘当掩护,最后却一人独活,此剧名不如为《曹植求生记》。
哎,老夫念在该题材电视剧尚少,加之对于曹植“七步诗”及《洛神赋》的喜爱和对此爱情故事的好奇给予***。
请恕老夫眼低资浅,以及生啃追剧的苦心呐
本来是短评的,字数超了,只能发长评。
若说形式,这部作品自然不是最完美的,但还是十分能够把握住核心——人物的神韵。
男女主人公塑造得都很好,人物完全立起来了。
编剧体贴人情细致入微。
这个版本的曹植完美符合我心目中的曹植形象,演员演得简直是呕心沥血。
女主也是,很符合我对洛神的想象。
闭上眼睛,眼前浮现的洛神形象,便是女主的样子…男女主的神韵令人沉迷不可自拔。
“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这是钟嵘《诗品》对曹植诗文的评价,未看这部剧之前只会死记硬背,看过之后才有了切身体会,什么叫做人伦之有周孔,什么叫做女工之有黼黻。
好像从前读书时,脑海里的那些联翩浮想,那些对洛神的想象,对曹子建八斗之才的想象,都有了可以寄托的对象。
便是如此亲切可感。
配乐《雨和泪》也很好听,缠绵悱恻,痴了痴了。
看完结局之后,自读一遍《洛神赋》泣不成声,从今以后读《洛神赋》都感觉不一样了。
有空还要写长评。
想不明白那么多差评究竟是为什么🙃说一些小瑕疵,作品里面有一些代曹植口吻写的诗,还是有点雷的,能不能请人润色一下啊😂😂(我来写都比这个好)唱词也是,好的地方很好,粗糙的地方也真是粗糙,珠玑与瓦砾混杂,若再打磨润色一下,便完美了。
举个例子:题玉镂金带枕玉洁不沾尘,镂心深凝神。
金钿贴秀靥,带系梦魂牵。
最后一句改成“带长系梦魂”又会咋样啊😂其实这首藏头诗还是很好的,起句“玉洁不沾尘”便很符合女主的气质,能够做到托物言志,兴象玲珑。
镂心,本意是刻骨铭心,然而也可以理解为实体的“镂心”——玉玦的工艺。
玉玦可不是镂空了心么?
终是免不了为你镂空了心、失魂落魄的结局,如这枚玉玦一般啊…子建与甄宓缘起于这枚玉玦,玦者,诀也,如同谶语,自一开始便埋下了长诀的结局。
如此将实的工艺和虚的意蕴结合在一起,方能做到意象合一,意在象中。
因为镂心,所以——深凝神。
凝神而思,凝神而望…而最终也只能“系梦魂”了。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洛神赋》中最爱的段落。
洛灵感焉,只有这样自虐式的隐忍压抑,才能让洛灵感焉吧。
《新洛神》开篇就在拉开阵势告诉观众,且不要觉得本剧是历史正据,切记本剧是借着历史人物来再现才子佳人戏说传统,从曹植的一场梦回洛神后羿龙王的纠葛开始,就进入了情景偶像剧时空。
《新洛神》是精准面对特定观众群体创作的剧集,以所谓神话时代的神仙转世继续争斗不休,是中国民间传统故事的拿手好戏,《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及《封神榜》、《说岳全传》、《三言两拍》都有转世缘分等说辞(《精忠岳飞》的故事来源之一《说岳全传》里岳飞也是金鹏鸟转世),简远信编剧的故事更是借题发挥,给本剧包装上多一层民间吸引力,当然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决了知识精英阶层的好感,事实上,中国电视剧集几乎都是通俗剧,本来就是给下里巴人和凡夫俗子看的肥皂剧,然而中国人有着强烈吐槽情结,这也就一再出现横眉嘲对千夫指的画面,彼此都是不忿的表情。
《新洛神》中的甄宓和三曹,我们可以看做是剧组对历史人物的借用,同样《洛神赋》的图和文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都仅仅是在传说中,貌似从中学课本之后惊鸿一瞥便再也不曾相见。
《新洛神》以大无畏的精神,将中国观众喜欢看建立在强烈戏剧冲突的古装宫斗题材,与家庭伦理狗血剧,相对有趣的结合在一起,曹操与曹丕、曹植之间的分歧、斗争,有关江山、美人,这些权力和欲望的核突,又借由著名的三曹和甄宓之间的伦理传奇凸出,即便本剧中的曹操与两个儿子和儿媳之间的家庭互动有些狗血,然而即便我们回到陈寿著《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司马光《资治通鉴》也应该发现,三曹的荷尔蒙分泌确实很是厉害,他们不仅是东汉末年及魏国最有名气的诗人和政治家,也能够直面人生中的欲望和修行。
显而易见,这个故事要想在内地获得足够的关注和收视率,就必然要走群众路线,而从实践来看,群众是喜欢通俗剧的,《新洛神》敢于选择“电视剧+唱”的模式,就要承担相对多的误解和非议,这也与最广大的观众群体并非舆论场的积极在场,发言者往往并非观众这也是中国电视的老问题。
《新洛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戏曲电视剧,而是与《新白娘子传奇》相近,属于在写实电视剧里随时有写意歌舞场出现的坎普效果的混合,基本上剧情与歌唱是连续在场的,已然将舞台假定性削减到若有若无之间。
内地本来也无歌舞影视剧的承续,近年来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和周杰伦导演的《天台爱情》抽离出现实场景的段落很多观众都接受不了。
《新洛神》并非精品,却也是及格线以上的通俗剧,我们刨除服装、化妆和道具的乱入(乱入也是中国传统,比如说《三国演义》的细节便是元明时期,《西游记》也基本上是明朝人在干活,而绝大多数戏剧都是程式化的技术处理),本剧对于真爱、父子守望和兄弟阋墙与和解,甄宓对于爱情的现代性选择,也算是现代人去理解古人,所谓替古人担忧和操心就是如此,这也是正向能量的传递吧。
回顾一个晚上看完tvb的洛神。
蔡少芬的甄宓是如此完美。
惜惜死时、痛哭失声,而宓儿死时,更不言而欲了。
看完tvb的,抱着比较好的心态去看新版。
我特么手贱!
除了手贱无话可说。
演新版白蛇传?
说几句就唱,你特么敢唱好点不?
有钱就是任性!!
拍烂片还敢说比tvb的新意。
能不能别雷了?
2002年的洛神你都比不起!
虽说你历史观是有点大。
可是,你让观众看雷剧就是你不对!
任性有钱是好。
请別毁3关?
去年买了一只表!
对于这个七月荧屏,有首歌是这么形容的:“雷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电视机里,“王之雷剧”《天天有喜》与“雷剧之王”《新洛神》每晚正互相撕咬得不可开交。
以收视率而论,凭借着芒果台无与伦比的惯性收视,《天天有喜》始终压着江苏卫视的《新洛神》一头;而在全民吐槽成性的各类微博微信朋友圈上,《天天有喜》却始终不敌《新洛神》的话题热度。
按说二剧同为雷剧系列,《天天有喜》收视率高,兼有雷剧标签明星之称陈浩民坐镇,理应会有更多的关注;为何雷剧粉丝们却更热爱吐槽主演阵容偏弱的《新洛神》呢?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雷剧。
早些年,在芒果台还没有推出惊天动地的《一起来看流星雨》系列前,“雷剧”这个名词还仅仅是指广东雷州半岛的一个地方戏种,后因诸如《流星雨》、《楚留香传奇》、《活佛济公》等剧推波助澜,各类乱马行空的电视剧大行其道,观众观后往往如遭雷劈顿悟大道对现实生活产生无比的热爱与珍惜,“雷剧”之名也就渐渐流传,并成为了中国电视剧产业中的一大固定类型。
这些被冠以“雷剧”之名的电视剧,或者剧情逻辑混乱不清、或者演员表演夸张僵化、或者制作山寨粗糙,以上诸点但凡符合其中一项,这剧就是一部合格的“雷剧”了。
而《新洛神》,非常有才华的把三大雷剧特点都占齐了。
说那剧情。
故事源自于太古年间九个太阳现身,天界人间陷入火海,美貌洛神路过,身边神女仙子全被烧死,只有她恰好被烧光了衣服。
赤身裸体的洛神恰好被路过的后羿见到,恰好又撞见了后羿老婆嫦娥,恰好洛神的男人龙王又前后脚赶到,四个人争风吃醋落下天界,镜头一转,化为人间美貌女子甄宓的洛神,这次落入了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手上,这下也不管什么大乔小乔了,也没有铜雀台美女数百了,只剩下父子三人争夺一女随时行走在乱伦扒灰的好戏。
天上的后羿嫦娥要看到这戏不知道好笑不好笑,但历史上曾把甄宓赏赐给儿子曹丕的曹操大概可以被气得活过来再死一次。
又说那表演。
且不说李依晓版本的甄宓是如何斜眼歪嘴地装白莲花玛丽苏,也不说那曹氏三父子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只懂得横眉怒吼一个表情。
这部戏最值得欣赏的部分就是那歌舞戏剧表演的无缝链接,两个人好端端的说着话忽然就唱起歌儿来,直直能把人吓一哆嗦。
最恶搞的一幕在曹丕因甄宓忤逆曹操,曹操怒极鞭打儿子,鞭子声下,父子双人瞬间就从横眉怒对模式调整成了横眉泪望模式,同时辅之以你侬我侬的引吭高歌,真是不得不令电视机前观众捏一把冷汗,生怕一个不小心,这扬鞭起舞同时还要高唱黄梅戏的超高难度表演把演员的脊椎骨扭了。
特别妙是在各类歌舞场景中,《新洛神》剧组对制作细节的精心布置。
曹植发思洛神之春情的对象是一尊仿佛产自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歪鼻子雕像;甄宓以绝妙舞姿倾倒众生的时候头上顶的是一座泰国佛牌;最值得品味的细节还是当属曹操大丞相耍酷发威瞪大眼睛时,眼皮上黝黑细长的眼线总令人有种九十年代杀马特的既视感,那一股子华丽复古的腔调,就是把《天天有喜》看十遍也寻找不到的。
《新洛神》槽点囧点之密集凶猛,可谓一步一高潮,一集一吐血,在骂声越高代表剧集越“好”的电视圈,该剧以一己之力再创了雷剧的新高潮。
无怪乎《新洛神》片方还洋洋得意的向全国媒体发出了一篇宣传通稿:《“新洛神”被骂红 “逆营销”获成功》。
这番对恶评如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片方心态,我们且能继续放胆等待,在中国电视怪现状之下,《新洛神》绝不是中国雷剧的最高峰,能随时恶心你的,还陆续有来。
删节版@新京报你大爷,老子为毛要给这破剧写两个评论。
现在对这个剧的风评挺差的,不过当年我看的还可起劲,学着剧里的人唱戏,看到后面虐的剧情还哭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有点觉得看过这部剧是黑历史。
但是昨天晚上刷到几个这部剧视频,发现曹丕好帅。
又点开看,本来只想拉进度条随便回顾几集,结果把整部剧从头到尾复盘了一遍,还重点挑曹丕部分看完了。
可能是平时喜欢看戏曲,对这种突然唱起来的形式虽然觉得有点尬,但是也能看得下去,不过这部剧的一些演员的唱腔确实不忍直视,有的唱的太烂了。
编曲还是不错的,有的唱词也很不错。
以前看这部剧的时候站甄宓和曹植,现在看我站曹丕,曹植在这部剧里真的太没用了。
曹丕从头到尾都把喜欢女主放在明面上,曹操要纳女主为妾,曹丕一直跟他爹硬刚,还救了女主好几次。
人人都知道曹丕为了女主可以不顾一切。
曹植就知道在背地里泡女主,到了很后面大家才知道曹植也喜欢女主。
就什么苦活累活都是曹丕干的,曹植就在那里捡漏。
女主人是也很气人,非常圣母,对曹丕一直都不说清楚,导致曹丕一直误以为女主也喜欢他。
就全程看下来最心疼曹丕,不管历史上怎么样,在这部剧里他是真的一直爱甄宓的。
不过虽然吧,很多角色人设不讨喜,人设基本上没怎么蹦。
曹丕霸道深情,甄宓优柔寡断,曹植天真软弱。
除了结尾有些细节有点崩,比如曹丕阴差阳错赐死甄宓,后面居然在那边焦急的等着免死的命令传过去。
正常人设应该是早就跑过去了。
演员唱腔不太行,演技都还可以。
也发现曹操演的也很不错,曹操临终前想象跟刘备孙权饮酒设计的很好。
虽然剧名字叫新洛神,但女主存在感确实不高,里面的权谋戏还不错,曹丕从一开始的好大哥到后面黑化与曹植进行夺嫡斗争讲的挺不错的。
虽然部分剧情与历史不符,但大体还是对的,里面以曹魏视角展开的一些历史事件展现总体也还可以。
服化道虽然有些跟《封神演义》《薛平贵与王宝钏》很像,有些太廉价,但部分还看得顺眼,早期甄宓衣服挺淡雅的。
我看的时候并没有感觉服装很雷,可能是因为演员颜值都还不错。
演员颜值确实都还可以的,除了几个主角,连几个侍卫和大臣都蛮帅的。
印象最深的是曹真,曹修还有杨修。
杨修居然还是季肖冰演的。
总体来说没这么烂,虽然有吐槽的地方,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可能是很多地方突然演着演着唱起来了,确实有点尬。
个人认为这应该算是一部平庸的剧,也不能完全算那种很烂的烂剧。
虽然一直以来都认为会说话就能演戏,会写字就能编剧,有钱造就能制片,有人看就能播出。
出来不过是水平高低而已,大不了不看或者看了吐槽几句。
但最近我发现我错了。
不是什么人都配演戏不是什么人都配导演不是什么人都配编剧不是什么人都配做造型师不是什么人都配负责服装道具不是人么人都配制片不是什么人都配做宣传【特效那种必须烧钱的玩意就勉强放它一马,但是明知道做不出好特效还要用,该谁负责谁心里明白越来越多的寡廉鲜耻之辈在艺界搔首弄姿,以博得正常观众倒彩为荣,更兼扭曲低龄观众视听,外加忽悠粉丝、制造传媒糟粕。
这样一群人,委实不配出现在公众场合。
宣传——这部新《洛神》,播出伊始就贬低TVB版,炒作之心昭然若揭,手法却又极其廉价下作。
编剧明明知道自己写的是个戏说剧本,却又要以“严谨”,“尊重历史”之语,作何居心不言而喻。
再搬出“艺术没有界限”,“不是雷是创新”这样的陈词滥调作为挡箭牌。
诸如此类的宣传手段,以图片子被骂响。
似乎不管褒贬,只要博人眼球就算成功宣传。
骂他们算是着了道,但是置之不理又像是吞了苍蝇一般,或是另其愈发猖獗。
对了,最近雷剧和其演员们还有一种令人发指的说辞——找骂让观众减压,服务社会——呸!
要不是你们,观众怎么会想骂人,出了经典我们口口相传还来不及呢。
服装、道具、造型——虽然在古装剧里,很多观众已经对这些人不抱任何希望了。
本人自谓也是被TVB荼毒过的,对造型和道具的容忍度绝对够高。
但是再高的容忍度,也架不住这群人这样一次次的自我放逐啊!
古装电视剧要这么浓的眼线是做什么?
这是哪里来的审美?
曹操的眉毛是谁给修的?
还没被司空大人斩首示众么?
不得不说剧中的甄姬真跟鸡似的,廉价庸俗夸张小家子气的服装造型要付一半责任。
演员——一直不是很纠结演员的演技,觉得只要‘够用’即可。
出品的电视剧是经过导演监督剪辑过的,咱也不知道拍戏的时候演员是一条过还是需要导演手把手地教。
但是一个演员再一再二的演绎她驾驭不了的角色,那也怪不得作为‘外行’的观众批评她的演技了。
台词可以怪罪编剧,动作可以归咎导演,神态和细节总是体现演员自己的。
方才说服装造型要对甄姬的风尘味负一半责,演员则是另一半。
活脱脱将甄宓演绎成了一个四处招蜂引蝶却欲拒还迎,故作清高的卖笑的。
就说和三曹的对手戏,总觉得不是三曹被甄宓吸引,而是被甄宓勾引。
一字之差,区别可大着呢。
不论何时何地什么事态,演员的动作从来都是缩手缩脚,小家子气严重。
伤心难过的时候只会皱眉头瞪眼愤恨悲戚的时候还是皱眉头瞪眼着急的时候又是皱眉头干瞪眼生气使强的时候只会撅嘴瞪眼或者抿着嘴皱眉头瞪眼有几次是想表现泫然欲泣吧?
可是姑娘你眼睛是干的阿干的,一点水分没有!
光瞪眼做什么啊?
然后第二秒眼泪就下来了,眼药水不要用的太多啊!
化妆师,你好歹把眼眶弄红点吧?
温婉一笑吧,不仅是端着,眼睛左顾右盼是打量着要勾搭哪个啊?
做着端庄淡然的样子吧,眼睛又不安分,时不时需要依着剧情圣母一把,表情已经木讷到不忍直视了。
除了笑和皱眉,就没有其他表情演员整没整容外貌如何是次要,演不出那样的神韵,没地毁了虞姬和甄宓这样的传奇女子。
剧情——请容我吼一句吧,这TM什么烂剧情!!!
分分钟都是硬伤【硬伤,已经不能单纯作为槽点了】开头羿射九日,被烤成裸体的洛神在那里假惺惺的代表天下苍生道谢。
呸,天下苍生才不要你这个随身带箭(贱)的来道谢,侍女都烧没了都无动于衷的人也有脸提苍生道谢?
河伯来问缘由,半句“是他……”就没下文了,这绝对是故意挑起争斗。
“他”字拖了老长,有这功夫早解释清楚了。
再来再来……打斗场面怎么那么像年代久远的武侠剧啊?
攻城还摆POSE?
被誉为才高八斗的曹植一口一个“蜜姐”,曹家三子称呼曹操一口一个“父帅”。
“公公”、“婆婆”、“小姐”这样的称呼就更不用说了。
话说我对说两句就唱其实没意见。
但是写词的你好歹压个韵用点雅言,唱曲的你好歹带点感情,整的跟谷歌语音似的是闹哪样。
编曲的至少应个景,别指着调子对了就没事了。
打着创新局的旗号,整个不伦不类的产物放上去找骂。
真是够了。
雷剧《新洛神》的收视率到底上来了,稳居在另一雷剧《天天有喜》的背后,成为电视剧类收视亚军。
让本来期待着《精忠岳飞》能大杀四方的黄晓明粉丝们很是懊恼了一阵。
——其实也没什么值得懊恼的,但凡喜欢研究电视剧收视率的人,大约很早之前就能预测到了:整个7月黄金档,必然是《新洛神》对战《天天有喜》。
有雷剧双雄镇场子,天下哪里还有别的电视剧能夺下收视前列呢?
《新洛神》也是倒也对得起观众们的殷切期待。
说那人物剧情,曹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争夺一女,随时随地行走在乱伦扒灰的边缘,后女主角甄宓为救爱人曹植,不惜自舍己身,含泪嫁给了爱人的哥哥曹丕,最终甄宓原是洛神化身,本非池中物而是天上人,父子三人连根头发都没捞着,简直是熔奇情奇幻于一炉,集狗血穿越于一身。
再说那表演方式,《新洛神》的一大特色就是将歌舞表演融进了故事剧情中,两个人好端端的说着话忽然就唱起歌儿来,最恶搞的一幕在曹丕因甄宓忤逆曹操,曹操怒极鞭打儿子,随着鞭子的舞动,打人的、挨打的、围观的情不自禁又唱了起来,令人不禁对曹氏父子的肺活量肃然起敬,一边体力劳动还能一边引吭高歌,真乃神人也。
最后说那故事细节,整剧从头到位甄宓的名字就没统一过,曹丕管甄宓叫“宓(音芙)儿”,曹植叫她“宓(音蜜)姐”,每每到男主角之一深情相望欲要呼喊出那个甜蜜名字的时候,都有让人抓起新华字典好好翻阅的冲动;看我列数的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值得观众守在电视机前面欢畅的笑,痛快的乐,还能顺带彰显一下自己的智商优越感。
至于戏外就更可乐了,从《新洛神》开播伊始,该剧编剧、身居狗血编剧界头把交椅的简远信就锁定了经典TVB老剧《洛神》作为攻击对象,先炮轰对方“毫无历史根据”,再炮轰TVB剧胡编乱造,三指责TVB艺人无艺德,曲折起伏不亚于曹氏父子的纠结爱情。
戏内戏外,交相辉映。
相比之下,《天天有喜》作为《新洛神》的竞争对手就完全就落在了下风,没有掀起一点波澜。
看微博上一波波对《新洛神》的讨论之声,请让我们带着鄙夷又欢乐的眼神,将“暑期娱乐之王”的桂冠放到《新洛神》的身上吧。
删节版@京华时报
我是冲着洛神去的,完全冲着这个神话故事,冲着子建那篇优美到无以复加的神赋。
洛神在我心目中那就是完美的代表啊所以,即使TVB拍的N假N烂,我依旧看的津津有味。
想当年还批判TVB道具假情节作算不上经典……现如今,TVB,我向你道歉,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这片子是模仿新白来的吧,据说是融会了中国所有能听说的戏剧,什么黄梅戏京戏河北梆子……。
制作人真是声称本剧演员有戏曲功底,比新白里没学过戏曲的演员强百倍。
嗯,是的,百倍,所以丫环紫嫣翘着兰花指身前身后的晃悠着显示她的“戏曲功底”,那动作怎么看怎么像是小青在清波门外的船上赞美白氏的动作。
更让我开眼界的是曲子结尾丫环诉苦说小姐要去给老爷做姨娘了,配合着“姨娘”一词的,是一只华丽丽竖起的大拇指。
没错,竖拇指,新闻里一般配合老外表扬中国时用的惯性动作,有没有大神可以帮忙解释下,在汉语词汇里竖拇指除了表扬还有没有其它意思。
委委屈屈做姨娘还要竖拇指,尼玛,这是哪个奇葩戏曲里流传下来的神动作啊。
导演你拍戏之前看过中国戏曲没?
在剧本里融合戏曲本来是个很好的创意,想当年新白找了多少汉学家翻了多少古籍啊,新白里那些曲子词,包含了多少医史哲经里的典故啊。
新洛神,我就不想评价你的词了,前面有网友说是打油诗,我真心觉得委屈了诗。
人家打个油的诗,好歹还能做到词句对仗首尾押韵。
新洛神里你有词吗?
你有韵吗?
你押了中国文学里的哪一点格律要求了?
曲子我就更不想提了。
新白里用的曲子不多,翻来覆去十多首吧,但人家好歹写的成个曲调啊,至少十多年后听起来,还会赞美那黄梅调很好听吧。
人家演员在开唱之前,背景音乐好歹来个前奏吧。
新洛神你编的是什么,演员上一秒钟念着台词下一秒钟就开口唱曲,听的我人格分裂啊。
你曲子要是写的悦耳动听好歹咱也能接受。
可这剧里编的是曲吗?
唱的是叫音乐吗?
尼玛这编曲的大学是学打麻将的吧。
新白的演员没戏曲功底,所以人家知道找配音啊。
新洛神你找的都是神马高品质音乐人才啊,大公子一开口我瞬间腹痛倒地啊。
大公子,我谢谢你,你给了我上KTV引吭高歌的强烈自信。
这剧我没资格评价,确实,我只看了一集还没看到结尾,我只在那不全的剧集里听到一些不全的音乐,看到一些不那么优秀的表演,领教了一番现代派的三国服装,还看到了曹大人跟甄宓的激情片段……我关机了,请原谅我,我实在是忍不住。
这剧情,没脱没裸你就拍不下去是不。
TVB我当年怪你制作不精,我实在是有眼无珠不识货。
去电视剧里找经典,我真是手贱啊!!!
必须立刻去翻TVB的洛神来安抚下受伤的心灵,否则这午饭没法吃了,撤
该剧一开始,曹植被龙卷风席卷之后陷入梦境,他的梦境中竟出现了后羿射日一幕。
三国的剧情跟后羿射日联系在一起,显得剧情很混乱。
太雷人了……更为雷人的,宓妃竟然被太阳晒得衣不蔽体时,而且神仙姐姐嫦娥在此剧情中化身成了追打“小三”的泼妇,后羿不再钟情嫦娥,而被龙王妃吸引,这些都颠覆了观众传统神话的认知。
此外该剧中曹丕越过他大哥成为老大等剧情和历史不符。
该剧当中有三分之一的台词都用戏曲的方式唱出来,类似1992年的《新白娘子传奇》。
可是剧集中曹植和曹丕说着说着竟对唱起来,唱得还是清乾隆年间才流行起来的黄梅戏,清朝的黄梅戏穿越回三国了,非常雷人。
甄宓还有一场“三曹争女”的戏码,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仨齐上阵,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四角虐恋、叔嫂恋,简直剪不清理还乱。
虽然最后甄宓嫁给了曹丕,但与曹植之间依然纠缠不清,一部历史剧活活拍成了言情偶像剧。
也真的是够狗血了……
让我笑成这样 值了 喜欢雷剧的朋友们 这简直是雷的超有创意的一部啊 不要错过!
演员能忍住不笑真是本事
一种比较特别的剧种,如果剪掉唱的片段可能会更让人接受
看过这个,再烂的古装都能接受了哈哈,极品中的极品。
哈哈哈哈哈哈 笑死我了……台词 剧情 黄梅戏 无不尴尬
这不电视剧看评价都是一面倒的雷人,但是除了唱曲,其他的都挺不错的,演员感情饱满,服装造型赏心悦目,故事情节连贯,有意气风发,金戈铁马的豪迈悲壮,也有兄弟有爱的和谐,更多的是世事无常事与愿违的悲情,如果耐心的看下去,很吸引人的一部剧
真的是混搭的不伦不类额
不错的剧情,虽然有穿越,泪点还是很足的。
李依晓这时候还挺美的……
好看,而且挺好玩的哈哈哈哈。曹植那个配唱很绝。好像台湾歌仔戏。
天啊,刚看了几分钟,就感觉这是一群二逼!!洛神和后羿明明是在嫦娥之前认识的,而且嫦娥误会了,二逼的洛神就只会“我,我,我”的,不会说话吗?而且自己的婢女被烧了,点反应都没有,看着婢女活活被烧死!!难道洛神不是神?不会点法术吗?还洛水之神呢,一点水都不能控制!只会等着裸奔!!!太二
洒狗血的误会,请恕我对一言不合就开唱的剧接受无能
好雷。。
因为生活值得,所以频繁记录
打五星,是让我从头笑到尾!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搞笑了!!
4颗星给洋的颜值
唱的太难听了,真的受不了的。另外这片的花絮很好看,远超正片。
还行,除了唱歌有点尬,其实剧情还比较流畅紧凑,就是太狗血了点。
一言不合就尬唱,两颗星分别给男一男二……
女主长得太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