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朋友
Trois amies,Three Friends,Une honnête femme,Les trois amies
导演:埃马纽埃尔·穆雷
主演:卡米尔·科坦,莎拉·弗里斯蒂,英迪亚·海尔,达米安·勃纳尔,格雷瓜尔·鲁迪格,樊尚·马凯涅,埃里克·卡拉瓦卡,Louise Vallas,Hanaé Alves,Mathieu Metral,Philippe Chare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4
简介:在第12部故事片中,艾曼纽·莫雷特(Emmanuel Mouret)展示了三个有着不同态度和道德观念的亲密女性之间的爱情变化,她们捍卫自己的观点,主张自己的爱情选择。乔安娜离开了女儿的父亲维克多。尽管她相信自己的决定在道德上是正确的,但她还是忍受着可怕的后果。他最好的朋友桑德琳提倡一种理性的婚姻,一种没有爱但充满..详细 >
整体来说是动人的、感性的叙述,虽然用了死亡这个很犯规的大前提来烘托更高的情感,但直到最后角色的行为动机都没有崩坏,观感很不错。缺点是太漫长了…两个小时看出三个半小时的疲惫感,很难沉浸在铺天盖地的近乎只是不断换了一种方式重复的剧情中。7.2
有趣的部分也是很现实的部分,爱情是瞬息万变的,人心莫测,我们总在激情与稳定的选择中来回摇摆。
轻松愉悦,谦让混乱
第81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第11部入围作品穆雷的经典配方,加入一点创新的佐料。和马凯涅连搭三部,后者依然能在短时间抢走所有演员的风头,让后面大部分篇幅黯然无光
也就是法国现在还能拍出这种正常的男女关系的爱情
#81st Venezia Competition# 8/10 情绪的转变几乎只在一瞬间,轻快的泡沫升空,在不可预测的时刻破裂,随后化为悲郁萦绕。人物间的关系流动,无时无刻,留下可能性的空间,创造忠于情绪的走向。@SalaGrande
乱乱糟糟的片子
复杂的情感 瞬息万变的男男女女 情感最不会变的就是变化啦 拖拖拉拉看了好久才看完 一猜就知道导演是谁了 太善于述说法国人的情感了
当爱缺席的时候,爱才在场。
依旧「欲望几何学」,但我有些厌倦了。
这真的很法国了……
可以说穆雷作品一贯非常法式的俗气,但依旧无法回避这种建立在去道德去伦理后纯粹自由情感意识导向的命题对于人类作为“高级情感动物·动物本能”这一二元性中交错的一种可爱、可笑却又纠结甚至伤感的流动不定式精神心理状态的精准把握和呈现,宁可更进一步跳脱出来借用亡者的视角,却并非用来阐释而是反证即使阴阳相隔也依旧无法摆脱男女之间的这一纠缠态,且这一纠缠态将不以爱情或背叛关系中的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永远存在着荡漾着,穆雷拍摄的不是享乐主义小品,恰在角色们无尽追求爱恋与真理的旅途中道出一丝灰暗的底色——人类情感的可爱和幼稚终究归结于一种试图驾驭文明规则的无法满足和无法停驻,于是理想的爱情将永远存在于憧憬之中,所谓的浪漫大概仅是对向知足屈服的悲剧性的粉饰吧。
好真实的法国电影,从侯麦一直到现在都如此,三种感情态度。外面狂放的人内心体贴,外面保守的内心自私
爱情本身由机遇/转变/选择/结果构成,它不过是个人存在的一部分。Emmanuel Mouret大概当下最会解构爱情的导演,道德并不怎么出现在他的电影中,因为道德是最虚伪的命题。
平庸到令人发指。在电影院如坐针毡,但是又不想离开室内的空调。生活就是得忍受。
这片子笑死我了,搞不懂人与人之间怎么就能那么轻易地被荷尔蒙上头。
法国人拍关系还是在行,一次见面,三言两语,就能描述一段关系,三个女主角,爱丽丝是两段关系,其余两个女主角是三段关系,加一起讲了八对关系,剧情互相交织又不冲突,想起侯麦,不过没有侯麦那样台词直白,没有侯麦那样想通过对白来表达观点
法国人总能把这种有些狗血的剧情拍得很轻柔。爱情以不同的形式伴着不同个性的人们绽放开,也因为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灵魂而散发出独特的气息。“And that maybe…being alive also mean worrying, being sad, feeling lost”.
沒啥新東西
極特別又帶作者風格的丈夫鬼魂視角。延續《我愛你,你愛她,她愛他》中對情感流動的敏銳洞察,太喜歡在絮絮叨叨的長鏡頭中對日常心緒的勾描,是巡禮空間(美術館、家中等),也是爬梳關係,追問愛為何物。愛的起滅皆在不經意的轉瞬之間,一切都猝不及防。離開不是罪惡,愛上只是一秒的事,夢中有緣繫,回首在出軌後,最禁愛的最灑脫。第三者閨蜜的角色演繹得極好,有血有肉真性情。侯麥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