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

Kontinental '25,二零二五年的欧陆,Continental 25,欧陆慈航2025(港)

主演:埃斯特·通帕,Annamária Biluska,Marius Damian,伊林卡·马诺拉切,瓦娜·马尔达雷,谢尔班·帕夫卢,阿德里安·希塔鲁,加布里埃尔·斯帕休,阿多尼斯·坦察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语言: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德语年份:2025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剧照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长篇影评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短评

(3.1/5)看这部电影,会发现欧洲发达国家电影关注的事物和大部分亚洲国家确实是不一样的,社会发展的进程展现不同的社会角度,可以窥见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意识、与内心。虽然电影老生常谈欧洲大陆那些社会、政治、历史二三事,已经不断向内求的发达社会群体。剧本确实编排不错,但摄影太水了,甚至连酒吧的虚焦失误都放任自流了~

3分钟前
  • 立青映画
  • 还行

累了一天看更加好睡……

6分钟前
  • harunorange
  • 还行

拉杜裘德这一次又骂了不少国家不少人 真好

11分钟前
  • 狂犬吠墓
  • 推荐

没太大意思。参与驱逐流浪汉的女主,在流浪汉自杀后内心极其内疚。虽然这件事被报道了,但她其实并没有遭受太多网暴,主要是自我的道德困境。于是她开始跟每一个见到的人说这件事,表明她确实错了但法律上无责的态度,但又表达了悔不当初要是能给流浪汉更多的帮助,他就不会死的内心折磨。在此过程中带出罗马尼亚的民族问题啥的,可惜我没有兴趣。最好奇的是,罗马尼亚普通人真的那么喜欢佛教?

16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HKIFF49 PE更像是欧洲人精神状态的纪录,但可惜是剧情片,那对表意的要求就会更高,而本片无意做到。那能夸的可能只有iPhone了。

19分钟前
  • 陆小鸟
  • 还行

不思进取

21分钟前
  • 咯咯精
  • 很差

牛逼!讽刺欧洲圣母的效果拉满!摘抄一条热评:一个为了流浪汉自杀而深陷自责的女大善人,在流浪汉因自己遵守法律执行任务而自杀后反而走不出自己的道德困境,用罗马尼亚语、德语、法语、匈牙利语跟闺蜜、母亲、丈夫、学生、神父轮番述说「我错了」「我好内疚」「我为什么不给他工作」让自己成为欧盟祥林嫂。她可以因为内疚慷慨捐款,取消家庭假期,拒绝和丈夫fuck,却又可以在愧疚刺激下和自己学生野战。神父说得真好「夸大自己的愧疚也是一种犯罪」。2025欧陆圣母们还在抨击着战争,一边同情弱者悲悯众生,一边又巴不得他们赶紧死掉别再加深负担,太讽刺了!

22分钟前
  • 肉酱
  • 还行

对匈牙利的认知是布达佩斯大饭店,对罗马尼亚的认知是一周两练的罗拉。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之间的政治历史冲突主要集中在领土争端、民族问题和历史记忆上,尤其是围绕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地区的归属问题。政治历史层面的矛盾冲突让我感到贫瘠,有一天脑子不空空了也许能多体会一点。

23分钟前
  • Leprintemps
  • 还行

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看了这部。在我来香港之前,我就是女主这种悲天悯人追求普世价值理想时常为乌克兰落泪的白左,来了香港以后发现这座城市全是那种身处底层却持极右观点连做爱都不忘宣泄沙文主义情绪的性压抑法西斯废青,于是某种程度上我也右转了,像女主妈妈那样,但即便左我也不会继续白左下去。

24分钟前
  • 渚薰
  • 较差

借女主和各种人的倾诉交谈罗列特兰西瓦尼亚以及欧陆的种种问题和困境,一遍又一遍,无论以远近亲疏、精神肉体还是灵魂的方式,她的道德焦虑无解,罗列出的问题也像是牢骚。可能是我不明奥义,觉得真寡淡啊。

26分钟前
  • 开门见猫
  • 还行

对不起啊,越来越看不了这种片子,能够欣赏这种创作意识,也能get到这种审美和视听创作,但就真的喜欢不起来哈。

31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49th HKIFF,PE。强文本对话电影,当今欧洲政治新视界。

35分钟前
  • 小小的你
  • 还行

预先设立情境的输出

40分钟前
  • 西卡里奥
  • 推荐

# 75. Berlinale3-很普的玩票之作。明确的短引入-长展开结构:开场简短地刻画流浪者的黑色幽默日常,制造经典的道德困境,并以真正的主角,负责驱逐流浪者的法警与不同人在变换的场景中漫长的交流、忏悔、慰藉进行展开。民族主义、网络暴力,对罗匈两族、底层和中产的双面讽刺……几乎都是对于两部前作话题的复制,而故事张力、场景构建和体系运作机制的展现在iPhone摄影(不明所以的自动对焦)下更是全方位降级。与时俱进、辐射到欧陆的元素仅有对战争时事和欧洲电信商捐赠订阅的提及,“25”不知从何而来。Kontinental本意则为一所豪华酒店的名字。结尾依旧插入了裘德signature资料影像,展示了反映不同阶级分布与差异的建筑和街景,有些无趣。全片最好笑的是开涮Perfect Days

45分钟前
  • Parity
  • 还行

三星半。自动对焦

49分钟前
  • 寒冬夜行人
  • 还行

现代化的建筑体吞噬入侵历史的遗迹,而民族主义的化石却仍然回荡在25年的欧陆,在这里,时间的空间相互印证索引,不断催化出新的现代化问题——建筑让渡给阶级,而人也圈养在各自规划的思想属地。伪善的现代人用机器不断摧毁重建翻,让古建筑体陷入虚空,而思想却从未划归出古老的痕迹,伪造的处境冷漠而自洽。当人造景观被现代科技层层加码,资源的错位让人无法寻找到信仰,甚至是安慰,神的思想也不在灵验,因为祷词中的上帝早已失效,它变成了一只怪异的人造恐龙。模糊劣质的影像自动变焦,随机偶然纪实化的镜头组合,呈现式暴力切割剪裁,非本质化的底层关照,当下议题的尖锐反响。无限制的物化机制与资源扭结后的连锁反射。一个事件,无数观点,在混乱背后拥抱本就荒唐无聊的现代社会。

50分钟前
  • 楠子的私密空间
  • 力荐

#Berlinale 75th【C+】流浪汉以一系列幽默的姿态与行为从丛林走入城市和人群,并最终走向自缢。事件作为引子自此终结,但随后并没有按预期般不断发酵对于女法警生活的实质性影响。实际上,在《倒霉性爱》之后裘德知识分子式的表达便以“乐子”的形式寻找对于当下评述的载体。所以空间回溯与叙述重现的重复以法警的迷茫与内疚完成从罗匈民族问题到俄乌与加沙的话题跳跃。然而政治讽刺或是冷幽默的趣味与长对话的观点侧漏更像是“有趣”与“干瘪”的花开两朵,就像后者所出现的意义不明的自动对焦一样。不觉得和洪有联系,毕竟可能像洪的部分都并非创造情景,而是介于小品和文本转译之间。

52分钟前
  • Cardinal
  • 还行

借助祥林嫂式的自述讽刺道德困境背后的无解现实。反复的不停的讲述的委屈感非但没能解决任何实质问题,反而凸显了同情表层之下普遍存在的伪善本性,(禁欲的忧容背后也可寻得刺激的野战),可见批判力度拉满。导演还夹带了略显蹩脚又带幽默的各种“引经据典”。以及与本土社会相关的政治议题讨论,剧本打的相当满。柏林最佳编剧银熊奖归属,值得一看。

54分钟前
  • 姜戈
  • 推荐

很喜欢,喜欢这种话唠电影,讨论的议题,演员节奏,都很喜欢。

55分钟前
  • 车轮饼
  • 推荐

很好地描绘了欧洲精神:光说不做

59分钟前
  • Ixniyniyu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