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自己是何原因想走进影院观看此片?
影片荣获了今年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竞赛单元最佳影片,但其实单单不仅是因为得奖这一个原因。
还有两位导演玛利亚姆·莫哈达、贝塔什·萨奈哈继《白奶牛之歌》后的再度合作,把伊朗所处的背景与环境再一次搬上荧幕,让人既有新鲜感也令人感慨万分。
故事讲述古稀寡妇曼喜儿女出国,好友也随年岁增长由每月一聚渐变每年一会,寂寥难耐下终于跨越自我藩篱,对镜贴花黄,走出家门物色单身汉。
好不容易看上了曾是伊朗吉他乐手的退伍军人的士司机法拉麦,直线抽击,即席邀约直探闺房,一出意想不到的命运恋曲就此奏鸣。
电影没有刻意描绘伊朗的政治变态,而是以对抗的方式将了道德警察一军,又用最轻盈、最轻松、最愉悦、最戏谑的方式展现这段“七旬老人一夜情”。
故事情节简单,叙事较为顺畅,画面感与镜头感呈现给人的观赏感受都极其细腻且舒服。
虽有遗憾,但我看到了两位七旬老人彼此间的那份爱恋远超所有伴侣,或许这本是世间最美好的爱情表达与呈现。
小编觉得女主曼喜屋内画面、场景调度是不错的,从开始的空房一人,再到双人一同翩翩舞蹈,旋转的镜头,最后回到一人。
这期间的起承转合都衔接的很恰当、很合适,这是令我的观赏感受,倍感细腻且舒服的原因。
曼喜和法拉麦,这两位老人都以独居示人,给人一种孤独感和寂寥感。
曼喜:缺少孩子的关心、关爱、陪伴;法拉麦:缺少妻子的关心、关爱,被父母包办婚姻。
前一晚的好友聚会到后一晚两人(曼喜和法拉麦)的邂逅,虽只认识一天,但顷刻之间两人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相互之间,把对方看的十分重要,两人共同拉家常、饮酒、吃晚餐、跳舞、修灯泡、淋浴,享受着如此甜蜜、惬意的夜生活。
但故事急转直下,这一切似乎来得如此之快,非常遗憾——法拉麦“离开”了,但这一晚似乎发生了但也没发生,一切又回归至原点,好比做了一场美梦,梦醒后的现实依旧是噩梦,不禁令人哀叹、戛然而止。
总的来说,个人比较喜欢这部影片,但看到了同类电影的影子,比如《从今以后》、《春行》,两部都是在讲述爱情,存在一些套路化。
与此同时,觉得这样简单的爱情转瞬即逝间很美好,虽有遗憾,但人在经历过后,永远把最好的“蛋糕”留给了“人世间”,值得我为这部电影打8分。
1、焦虑型人格观影全程be like:公园里的头巾女孩会不会是警察钓鱼执法的诱饵?
他们会不会突然折返抓走玛欣?
玛欣这么留宿法赫麦兹会不会有危险?
他会不会突然杀了她?
几次移动镜头让我惴惴不安:法赫麦兹真的存在吗?
玛欣真的存在吗?
这一夜是否只是一方美好的幻想?
玛欣快洗干净酒杯藏起来葡萄酒啊,要怎么洗脱谋杀嫌疑,怎么制造不在场证明,怎么向出租车公司交代法赫麦兹一去不回…… 2、片中出现的配乐都好好听3、对“不在场”的刻画很到位,警察不在场,可头巾在;邻居太太不在场,可注视在。
我们早已迟暮,道德警察什么的随便去吧,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我们早已迟暮,对待政治的态度已经变为一种老态龙钟的义愤填膺。
4、我不想一个人死在家里无人发现,我烤了太多次美味的蛋糕等一个美好的夜晚。
前半段温馨甜蜜还有笑点,在你以为老年恋爱要走向童话完美结局的时候,现实的棒子就当头砸来,就像那些你不得不接受的生活。
看完这个电影,你会明白,伊朗的女性可以干翻这个世界!
主创入场的时候,喊到两位导演的名字,掌声久久不断,最后导播的镜头落在两张空空的椅子上(他们俩个都被禁止出国)。
映后,主演举着导演的牌子,上台接受掌声。
这么一部温馨老年爱情犯罪片,伊朗政府到底怕什么呢,我们可能太懂他们怕什么了。
————————以下为剧透——————70岁的老太太mahin,爱美会做饭,但是寡居30年不搞对象,她的闺蜜都着急。
子女不在身边,空有一柜子漂亮衣服穿给谁看呢。
老头乐公园空空如也,Mahin勇敢追爱率先因为早起不能而受挫。
中途穿插干翻道德警察,救了头巾不标准的、着急非法恋爱的小姑娘一名!
退休餐厅里独自用餐的独居退伍大爷唤起了Mahin的雷达,她果断出击。
邀请到家之后,一个美妙的夜晚即将展开。
退伍大爷幽默体贴,帮Mahin修好了院子的灯。
30年的花园都是mahin的心血,树木掩映下他们吃了一个完美的晚餐。
Mahin邀请大爷跳舞,两个70岁人都很可爱。
舞罢的洗澡环节,简直精彩,即避免了互看身体的尴尬,也达到了refresh的目的。
(这里全场爆笑)退伍大爷换装期间,Mahin做了她最爱的蛋糕,这是她期待来访者的期待。
喊几声之后mahin发现退伍大爷没有回应,躺在床上的大爷并不是发出邀请,而是直接杀青!
Mahin悲伤痛苦,不能相信这个事实。
痛哭之后,她让她的一日爱人品尝了她的蛋糕,并且体面的把他留在了花园里。
结尾的处理干净利落,就像我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所有伊朗女性,所有的期待和结局,都可以埋葬。
————————我最喜欢的点:画面温馨明亮,台词幽默,不说苦难也不回避伊朗的现实,节奏很好。
最后埋人的时候非常体面!
评分:🌟🌟🌟🌟
丈夫早逝的玛欣已到退休之年,每天她都睡到中午自然醒,然后和朋友们聚会交谈。
平静如水的单身生活让她感到孤独,加上儿女也住在国外,生活中总是缺乏可以深度交往的对象。
但就在一个平常的日子,玛欣在饭店独自吃饭时遇到了同样孤身一人的出租车司机。
在他们的交谈中,双方内心都觉得对方是自己一直渴望遇到的意外惊喜。
玛欣也邀请司机回家共度夜晚,他们跳舞,彻夜聊天,品尝美食,就好像热恋的情侣。
可是,不幸的是,他们之间的情愫却永远停在了那个夜晚。
而玛欣那块最喜爱的蛋糕也没能送到爱人的口中。
电影中最触动我的地方,一个是老人们合衣一起沐浴的场景,害羞而体面的传达对对方身体和人本身的爱意。
另一个是玛欣亲吻司机的额头,并将他的尸体埋葬在自家花园里(司机因为吃药喝酒产生的副作用不幸死去,也可能是因为太快乐突发恶疾死去)。
感觉司机选择吃药喝酒之后,就已经看淡了副作用和生死,正如他自己说的,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那为什么不把握住此刻的快乐。
最近很喜欢这种淡淡的黄昏恋电影,感觉老人们的爱情和年轻人一样炙热,可能还更加纯粹。
在拥有了阅历和时光的雕琢之后,老人们灵魂之间的共振更加难得可贵。
或许因为时间太宝贵了,我们更愿意珍惜对方,勇敢付出自己。
导演: 玛利亚姆·莫哈达 / 贝塔什·萨奈哈编剧: 玛利亚姆·莫哈达 / 贝塔什·萨奈哈主演: Lili Farhadpour / Esmaeel Mehrabi / Mohammad Heidari类型: 剧情 / 喜剧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 法国 / 瑞典 / 德国语言: 波斯语上映日期: 2024-02-16(柏林电影节)片长: 97分钟又名: My Favourite Cake / 黄昏的甜美生活(港)我最喜欢的蛋糕 剧情简介…. 玛欣因丈夫早逝、儿孙成年离家,生活仿佛单身独居女郎。
退休多年的她,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再与好友聚餐,安然而自得。
外人看来自由自在的日常,她却感到索然无味,望着街上结伴的人群,孤单涌上心头。
直到邂逅腼腆的出租车司机,有如遇见另一个寂寞的灵魂,她心血来潮邀请对方到家里共度夜晚,端出拿手蛋糕佐美酒,重温青春的舞蹈乐章。
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夜,将成为两人一生最难忘的时刻。
中年为什么又加个老字呢?
因为吧头发有点白,也可能是染的,拍的一些家常事,比如买菜,并没有什么蛋糕,神马玩意之看完记不住系列Very good很好,You're great你很棒!
我评分就两种,1种1星,1种满星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2024年上映的伊朗電影《我最喜歡的蛋糕》,是一部情感細膩的劇情片,探索家庭、年老與孤獨等議題。
這部電影不僅描繪了,現代伊朗老年人生活的孤獨,還強調了年輕一代,與老年人之間的代溝。
透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影片呼籲對老年人群體的關懷與理解,試圖喚起觀眾對老年人,情感需求的關注。
#空巢老人現象與老年人孤獨問題在全球範圍內,隨著年輕人外出工作,和城市化發展,空巢老人:——與成年子女,分開居住的老年人,現象日益普遍。
這種現象,不僅在發達國家明顯存在,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逐漸成為社會問題。
許多老年人,在子女搬離後獨自生活,這導致了他們的孤獨感加劇,影響身心健康。
孤獨和社交孤立,已被證明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有負面影響,甚至增加了患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
因此,許多國家開始,推動社會關懷和支持服務,幫助老年人,重新建立社交聯繫,提升生活質量。
#伊朗自由和女權問題在伊朗,自1979年革命後,社會自由和女性權利遭受限制。
伊朗的女權,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了曲折變化。
近年來,隨著保守政策的加劇,女性在就業、教育和社會參與,方面的權利逐漸受限,例如必須佩戴頭巾的法律要求、限制女性在公共場所的行為等,使得女性的選擇自由,受到了嚴重影響。
儘管伊朗女性,在爭取權利方面不斷發聲,且有部分民間支持者試圖改革,但政府的保守政策,和宗教規範仍然,對女權進步形成強大阻力,使得女權和社會自由,在短期內難以取得突破性發展。
我最喜欢的蛋糕 (2024)7.82024 / 伊朗 法国 瑞典 德国 / 剧情 喜剧 / 玛利亚姆·莫哈达 贝塔什·萨奈哈 / 莉莉·法哈德普尔 埃斯梅尔·梅赫拉比
影片不长,故事也很简单。
Mahin是一位70岁的老人,丈夫去世,女儿在国外,留守老太太优雅浪漫,偶然邂逅了一位出租车司机,他的绅士气质深深打动了Mahin,孤独三十年的Mahin准备为自己找一个伴侣,一个雨夜她邀请他去她家,她为他穿上漂亮的裙子,为他做最好吃的蛋糕,拿出珍藏许久的葡萄酒,她的热情、真诚还有美丽,让他认为遇见了一生中他最爱的女人。
这部电影没有提及政治题材,是一部纯粹表达老年人独居生活的情感作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上升,近年来表现此类作品的电影多了起来,中国上映的《我爱你》本人觉得比这部电影拍的生动感人,影片探索了孤独老人的爱情生活,告诉人们朴实无华实的爱情藏于生活困顿下的烟土尘埃,藏于日久天长的默默陪伴,暮年之恋往往比年轻人来得直接干脆。
电影亦或是文学都会彰显它的人文关怀,特别是近几年留守或独居老人的精神状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电影里的Mahin和常为戒都是孤独的老者,他们只身一人落寞无助,孤独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Mahin的孤独是浪漫的,哪怕是一个人也要活的精致,遇见中意的他毫不遮拦,大胆追爱,留他过夜,受邀洗澡,一起跳舞,我为你做我最喜欢的蛋糕,可惜你一口也没吃到,影片的高级在与孤独由一个人开始,曲终依然是Mahin孤独的背影,她鼓起三十年勇气奋力摆脱的孤独,最终还是与孤独相伴,不同的是这份孤独里有他的爱。
孤独到底是什么?
千百年来先贤们都在寻找答案:李白认为是“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苏轼认为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唐琬认为是“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
先哲梭罗认为孤独是以灵魂的形式接近自然,感知世间万物的力量。
尼采认为孤独并不可怕,它是万物的,亦是万物的终结。
马尔克斯认为生命从不曾离开过孤独而单独存在,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之隅。
从先人的诗作或书籍里我们获悉了孤独不是寂寞,孤独并不可怕,它将伴随我们一生,只有高贵的灵魂才有孤独感,孤独教会我们和自己独处,用生命感知大自然所馈赠的一切,孤独让我们学会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去体验生命带给我们的快感,而不仅仅像木偶一般活下去。
人只有学会孤独,和孤独相处,才能成为更好的的自己,才会遇见值得遇见的他。
影片中Mahin的孤独是精神上的孤独,她渴望爱,渴望被关怀,仅仅是短暂的“一夜情”,她也觉得此生值得,最后是她一个人孤独的背影,因为只有孤独是至死不渝的。
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人,老了以后会怎样」去年,内地导演韩延的《我爱你!
》给出了一些答案。
(《我爱你!
》截影)病痛的折磨、孤寂的心灵、人生的回望与期盼……甚至是死亡的不断接近。
这些,都是人到暮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残酷,也令人伤感。
不过,影片中关于“爱”的主题,那些相濡以沫的情感,又是如此感人肺腑。
(《我爱你!
》截影)尽管属于翻拍片,但凭借着倪大红、惠英红、梁家辉和叶童等四位老戏骨的精彩演绎,还是赢得了观众的不吝赞赏,在豆瓣上有超过24万的网友打出了7.9分。
网友坦言:年迈之后的心动,才是爱情最极致的样貌。
同样是去年,来自智利的一部纪录片《永恒的记忆》,又让我们走进了阿尔茨海默病人的世界。
奥古斯托和保利娜的爱情,在年华逝去和疾病袭来的时刻,依然迸发出炽烈的光芒。
被困在时间里的人们,因为爱人的陪伴,让内心的无助与绝望变得不再那么沉重。
(《永恒的记忆》截影)最近,有一部影片空降豆瓣口碑榜第三名,评分7.6分。
IMDb7.5分,MTC媒体综评80分。
讲述的故事,和前面两部很相似。
一位女性老人的美丽邂逅,以及她对爱情的期望与憧憬。
《我最喜欢的蛋糕》My Favourite Cake
《我最喜欢的蛋糕》在今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并摘得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最佳影片。
其实从海报上不难猜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但,小派有点不愿用那个词语来概括。
是的,就是“黄昏恋”。
虽然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黄昏”如何绚烂,虽然“黄昏恋”也会伴随着诸多的祝福与希冀,可仍免不了那一丝落寞而寂寥的感觉。
影片中,身处“黄昏”的女主角,她对爱情的渴求还是那样浓烈,她的一见倾心又让人不觉动容。
01孤独为伴玛欣(莉莉·法哈德普尔 饰)是一位70岁的老人。
退休多年,复制粘贴般的生活过了一天又一天。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因为有入睡障碍,她每天天亮才能睡着,中午时才会醒来。
之后,就是吃饭,喝茶,去院子里浇一浇花草树木,去市场买菜。
更长的时间,她都在发呆。
偶尔和老姐妹们聚一聚,话题却总会扯到身体健康上去。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垂垂老矣的身体,让每个人都有了担忧与焦虑。
揉着自己酸疼不已的膝盖,玛欣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真的老了。
不会用手机APP叫车的她,只能打电话给相熟的司机;以前爱去的咖啡厅现在需要用二维码点餐,喜欢喝的冰咖啡早已下线,她只能叫侍应生端来一杯茶。
她越发觉得,周围的世界变得陌生了起来。
夜晚,能够陪伴玛欣的只有电视节目。
远在国外的女儿是她唯一的牵挂,可视频通话总会被打断。
女儿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需要照料,女儿也很忙。
玛欣想要抓紧最后一点通话的时间,向外孙展示一下自己亲手织给他的毯子。
电话,已经挂断了……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想和老姐妹打电话再聊聊天,打发一下时间,却得知对方被确诊癌症。
人老了,就是这样吗?
孤独、疾病,如影相随。
玛欣的丈夫去世已经30年,女儿离开她生活也已20年了。
这几十年里,她没有再婚,始终一个人生活着。
如今,已经70岁的她还有多少来日呢?
玛欣自己也不清楚。
洗漱的时候,望着镜子,她仿佛已经认不出如此老迈的自己。
玛欣心血来潮地化起了妆,涂起了指甲油。
听着电视播放的爱情剧中那些绵绵的情话,她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02意外邂逅玛欣来到一处公园,向人询问这里有没有“老年男人”经常来这里锻炼。
对方回答,早晨才有,并反问她打听这些干什么。
玛欣撒了个谎。
她没有丈夫,“睡到中午才醒”的那个人不就是她自己吗。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事实是:玛欣想恋爱了。
也可以说,她想找个人陪陪自己,她实在太孤单了。
衣柜里的衣服不知道穿给谁看,做了美食也没人可分享。
与爱情绝缘的数十年间,她不曾料到,那些遗憾与不甘会在这个暮色深沉的年纪,骤然而至。
就在可怕的疾病到来之前,就趁着自己还能动弹的时候,就在突发奇想的此刻——玛欣决定再次拥抱爱情。
这算是有意寻觅,还是意外邂逅呢?
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出现了。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在餐厅,玛欣遇见了一位出租车司机——法拉马兹(埃斯梅尔·梅赫拉比 饰)。
看起来和她差不多的年龄,也是独身。
玛欣坐上了他的车,并且很主动地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
简单地交谈,了解过后,玛欣开门见山:你愿意来我家吗?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法拉马兹显然有点懵,但很快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只是,他并不确定,回问:现在吗?
玛欣微蹙的眉头,闪烁的眼眸,一如青春年少的悸动:“你觉得什么时候合适?
”“那就现在。
”法拉马兹肯定地说道。
车外,下雨了。
雨水落在车窗上,似乎有温热的液体噙在眼里,随着眼波流转。
内心里,如同雨中的街道一样,变得潮湿了起来。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临下车的时候,玛欣让法拉马兹把车停远一点,免得被邻居说闲话。
其实她是想趁着这个时间回家整理一下,也捯饬一下自己。
这一番心思,显然没有白用,她得到了法拉马兹的夸赞。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客人的到来,聊天说话的声音,让房间变得格外热闹。
压抑许久的寂寞终于得到了释放,玛欣一边准备着吃食,一边说个没完。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这样的时刻,当然少不了美酒的陪伴。
玛欣拿出私藏,和法拉马兹对酌。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很快,刚认识没多久的两人熟络了起来。
法拉马兹是个退伍士兵,有过一段不幸福的婚姻,没有孩子。
在和玛欣相处的过程中,他始终表现得有礼有节。
他刚刚就没任由玛欣独自在厨房忙活,现在他得知院子里的灯坏掉了,马上又承担起“男主人”的角色,开始修理。
玛欣则做起了自己最拿手也是最喜欢的蛋糕。
多么像一对老夫老妻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啊。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院子里的灯光渐次亮起,他们坐在桌旁,雨后的微风轻拂。
玛欣讲着自己的糗事,法拉马兹足够幽默,在一旁贡献着情绪价值。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拿起手机,学着年轻人的样子,不太熟练地按动着快门,留下合照。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挑选最爱的歌曲,随着音乐起舞。
尽管扭动的腰肢不再纤细,不太灵活。
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夜晚是多么美好啊,不是吗?
两颗对爱渴望已久的心灵,两缕孤独了半世的灵魂。
紧握彼此的双手,岁月的流逝仿佛在今夜停滞。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一曲跳完,气喘吁吁的两人靠坐在沙发上。
“玛欣,你真的要我留下来过夜?
”“你还要问第二遍?
”“我可以去卫生间洗个澡吗?
”“当然。
”“你,要一起吗?
”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03终归现实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我最喜欢的蛋糕》剧组亮相。
两位主演莉莉·法哈德普尔和埃斯梅尔·梅赫拉比手持一张放大的照片。
(《我最喜欢的蛋糕》剧组在柏林电影节)照片里,是本片的导演玛利亚姆·莫哈达和贝塔什·萨奈哈。
导演不能到场的原因——这部影片来自,伊朗。
他们,来自伊朗。
而让人感到有点讶异的就在于此。
影片的前半段是如此的平缓而沉静,就像一部生活纪录片一样,把两位老人的相恋故事展现给观众。
爱情,来得有点猝然,但奔放与炽热倒不难理解。
毕竟,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洗礼之后,两颗孤寂的心灵更容易贴近彼此。
已经古稀之年的他们,恐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像年轻人一样相知相恋。
影片后段,剧情急转之时。
才让观者明白,原来那些无奈与忧伤,早已是生活的常态。
欢乐与激情,始终敌不过现实的残酷与冷遇。
玛欣和法拉马兹,一起“洗了澡”。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他们坐在喷头下,任水流浇湿衣服和身体。
这或许是未曾有过的体验,玛欣的这一天一夜,经历了太多的所谓“禁忌”。
饮酒,和陌人男人约会,并且要他留下过夜……白天的时候,她还替一个没有严格佩戴头巾的年轻女孩出头,和“道德警cha”公然撕扯了一番。
玛欣对年轻人这样说道:你得为自己出头,你越顺从,他们就会越过分。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出人意料的是,女孩却羡慕起玛欣的“年龄”。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是啊,至少玛欣还经历过“那样”的日子。
就像在出租车上,听司机说着关于“酒店名称的变更”和“堵车”的关系。
玛欣的第一反应竟是——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玛欣的孤独,不只来自年龄的老去和独居的生活,更是来自她有点跟不上的不断变化着的时代,以及某些一成不变的桎梏与挣扎。
又像在跳舞的时候,法拉马兹不无担心地问我们这样会不会被邻居举报?
玛欣干脆地说,那又怎样?
他们会拿我们怎么办?
“他们会强迫我们结婚!
”法拉马兹和玛欣哈哈大笑。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是否,只有活到一把年纪,才会变得通透。
是否,只有老去的人们,才能百无禁忌。
那么,就让这个夜晚继续美好下去吧。
最喜欢的蛋糕做好了,可法拉马兹已经进了卧室。
玛欣喷了香水,准备迎接下一刻的到来。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此时,床上的法拉马兹已经没了声息。
他平时就需要服用药物,今天又大量饮酒。
天亮了,玛欣醒来,她看着法拉马兹的脸庞,再次依偎了过去,尽管他已经冰冷。
昨夜,她就是枕在他的臂弯里睡着了。
小心地擦拭,整理遗容,就像亲人一样。
第一次的亲吻,发生在天人永隔之后……一杯酒,一支舞,一场欢聚……一切都化为了一场梦。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影片所呈现的,有暖心和欢愉,也有无奈与失落。
玛欣的勇敢与热烈,真挚而动人。
短暂的温情与浪漫轻易地消逝了,归于现实孤独的背影。
我最喜欢的蛋糕,它是甜蜜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同样的,还有苦涩和遗憾环绕着的宿命。
生命和生活,是否就是这样?
拥抱爱情,不应是某个年龄的专属;而对美好的期盼,或许更值得心怀希望之人去珍藏。
(《我最喜欢的蛋糕》截影)
图源于网络/ 图片Bishop / 作者
FUCK IT? FUCK IT! FUCK IT…同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观众,在其中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感受,也许,自己看到的点与别人不一样,但是,fuck it,那又如何…故事中的老太太,单身生活了几十年,她的儿女早已生活在国外,她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在故事前半部分被刻画的分外真实,早晨才能入睡睡到中午,周而复始的照顾自己的院子的植物,去超市购物不会手机软件叫车,在餐馆不会扫码点餐,周围的事物变化很快,随着岁月的前进,人们却不由自主的被慢慢丢在后面…与朋友可以聚会,但是大家的聚会犹如一次又一次的互助会,大家讨论的要么回忆往昔,要么抱怨如今,跳不出逃不开的,都是衰老,不是么…这部分的故事,在最近刚刚过完重阳节,在身边人劝你快点找人结婚生孩子的"威逼利诱"下,在看到养老院多么贵,在看到退休多么迟之后,在看到人们多么喜欢干涉别人的人生之后,真的是分外让人害怕,当然你可以说,老太太没有大的疾病,没有流离失所,她有什么值得苦恼的呢,对啊,人类的悲喜绝大部分时候并不相通,所以啊,遇到一个有思维共鸣的人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老太太勇敢的迈出一步的常识,不得不让人慨叹,岁月有的时候让人一无所有,一无所有的时候可以无所畏惧,是啊,道德警察怕什么,多管闲事的邻居算什么,邀请了自己觉得不错的老爷子…故事到这里,两个寂寞孤独很久的心灵,需要彼此慰藉,需要彼此安慰,多么的美好啊,但是,命运如斯造化弄人,最开心的时刻来临之前,意外来到,老太太还是与尸体相拥而眠,却意外的可以入睡,谁又能说得清楚呢,而最后,长眠花园之中的不是两个人约定一起酿的酒,却是人,但是,fuck it,那又如何…总得来说,故事中关于政治生态的描写,很少很含蓄,甚至会让人很轻易就忘却,更多的是,孤寂的人,孤独的心,一次寻求慰藉的勇敢尝试,两个孤独灵魂的一次邂逅,只不过却成了生命的绝唱,至于其他,老太太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吧,毕竟,无所畏惧的时候,时间分外细致的停驻在我们人生的每个角落,个人评分9.3分,推荐指数五颗星。
男主角像生活中的梁朝伟
“为什么你没有早点遇到我呢”即使只有一夜的喜悦和幸福 也看得我尸斑都淡了
从生活日常,窥得伊朗社会一角,不像众多伊朗电影一样完全focus 政治,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是难得一见的视角。
久旱逢甘露,奈何太匆匆。换个配乐和滤镜,都可以成为一桩七旬老太杀人案了……
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夜晚。你站在凳子上修灯,我蹲在地上摘野菜,你说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说一起跳舞吧。围墙拦住了外界视线,我们在静谧的花园里倒酒纪念逝者。因为爱你,我开始浪漫化让我们相遇的每个契机,可到最后我所拥有的只是躺在院子里的你,和几张失焦的模糊照片。
别被片名骗了哦,稍有点懵,不太能get创作者最根本的创作意图到底是什么,总不可能是老人恋爱风险高吧,整体上看各方面比较随意,情节大转折虽然不是没有任何剧本上的埋线,但处理总归是觉得太离谱了,这么浅要掩盖完全不可能的吧,还是在交代除了爱管闲事的邻居其他人能看见、特意修好院子里的灯的前提下;更喜欢恋爱戏码之前的故事,一种典型的如今我们说的所谓孤独就是“如果你真的自怨自艾那就是孤独,如果你不在乎那就是自由”的生活,买菜遇到嘴甜的小伙子,一群老闺蜜们的饭局吐槽多有趣啊,回想一下故去的丈夫们有带来快乐吗没有,照顾高龄老人无异于照顾孩子,甚至连自己都不得不使用尿布了;不过伊朗片(推而广之伊朗人)的镣铐之舞,存在感超强的风纪警查,曾生活在革命之前,为陌生的女孩上前理论,诸如此类细节到底是感慨的 #SFM
非常工整的爱情小品
【伊朗】非常细腻、新颖的角度,有别于充满着撕扯哭泣的时政评论,更或惊心动魄的经历挣扎;这里只有无尽的孤独,以及决意“以身试爱”的勇敢。她在一人对抗着所谓的社会规则、禁忌以及自己,她也在一段相遇里再次整理着自己。如若在好莱坞,这或许就是我梅、Diane或者Glenn会演的那种电影。当故事来到最后,那一刻她在埋葬平静生活中的“偶发风浪”,也同样在埋葬着自己。
聒噪的顺拐的段子
烈日灼人
一些都能想见到的剧情走向,只是放在伊朗这个国家的语境里,可能老年人的恋爱小故事才显得稀少。脑子里不停想着,这要是法国人,后面会搞得非常鸡飞狗跳的。只是换到这部电影里,哪怕只是一点点反叛,都好像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一样。
只能说是讲了很平静的一个故事。。
【C】?我真的不理解……主竞赛能不能别再拿这种没有任何新意chatgpt都能写出来的小片凑数了……这样下去柏林只会更衰落ok?
飞机上给我看哭了
比较期待的一部 可惜除了最后的结局其他部分比较无聊)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想法居然成了结局)
片子前十分钟,孤独的女主角看电视剧感动,摘下眼镜,眼睛泛泪光;为孙子织的毛毯,还没来得及展示,就被女儿掐断了视频通话,这样笨拙且超浓度的现实提炼,已经足以让人意识到,导演在随后要好好耍一把看似“类型”的要素,再生硬地摧残它。
两位“离经叛道”的老年人在雨夜邂逅,在一系列越轨行为之后乐极生悲,甜美的蛋糕一瞬之间变质。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黄昏恋故事,置于伊朗的环境当中自然会有政治上的表达。长期的孤独和压抑让两位老人在一晚尝遍了所有禁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结合前段与道德警察的冲突,控诉伊朗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马欣其实还是遇人不淑,法拉马兹在嗅到苗头之后第一反应还是想要发生性关系,不顾年事已高和大雨还要去药店买蓝色药丸,与马欣的期待相悖,并最终被自己的欲望害死。男性在睡梦中没有痛苦地离世,留下女性继续孤独地承担所有,对伊朗的性别对立也有所指涉。
我不希望等我老了以后,有一天一个二十多的小孩儿在我身边冒一句:爷爷,我真羡慕你们,年轻的时候听的是周陶王林,读的是卡纳马博,看的是姜娄张陈,玩儿的是天马行空……你们看过大海,我们只能在VR公园里的小池塘想象……
不渲染任何悲伤或浪漫情绪,但却看到今年看到的最浪漫的场景——两个老人穿着衣服一起放松地洗澡。也不美化每一个人,会在老人死亡后看到他口袋里的西地那非。我看着他们如平常一天般谈论自己死后葬在何处的问题感到恐慌。电影的感觉也像这些片段,它无法让你心潮澎湃。但也不禁看着他们树下的背影发呆愣神
【1.8】的确让一个老套故事放在另一方水土里就可以用它的不适应带来的畸变去体现现象,但是斧凿痕迹和煽情想法过重让这种畸变像是外在的染色而非内化。无趣到连90多分钟都觉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