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 又翻出看了无数遍的恋战冲绳 自己或许都不知道爱上这部片子的哪里 是Faye 还是哥哥 或是黎姿的一个表情 还是梁家辉的冷幽默 整部片子的调子是缓慢而温情的 加上冲绳岛的美景 小阳光的暖 却不晒人喜欢这部片子很久了 看了忘记多少次 慢慢的 有点惊讶于自己对这部片子的喜爱 有些事到最后或许都超过了自己的预计想了很久 还是不清楚自己喜欢哪里 只是那些片段对白音乐 从来都不曾忘记 甚至越发清晰究竟喜欢什么 可能也不需要太了解 也不想太刻意改变什么 如同最后的音乐出来时候的平淡和温情7年过去了 片子一如既往 片子承载的故事却越来越多 一些人看过了 忘记了 一些人珍藏了 埋葬了 一些人不知道它的存在 一些人也不知道它正向他们走过来总是有些画面有些地点有些音乐有些文字有些人有些岁月有些故事会让你反复回味深陷在一种情绪中却不自知有些事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 更不在于它被评估的价值 只因为它的价值只属于你 只有你才能赋予它这一分独有的价值 仅此而已当Platters那熟悉的调子涌出来 我再一次完成了冲绳的旅途 又一次 我看见哥哥拿着烟卷感慨的笑 和Faye靠在木头柱子上任Platters的歌声飘荡在冲绳的那个夏日夜晚I seem to be what I’m not you seeI’m wearing my heart like a crownPretending that you’re still around
I'm the great pretender. Pretending I'm doing well. 面对失去,我们假装的很好,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今天下午看了电影《恋战冲绳》,既为追寻张国荣和王菲的迷人艺术气息,亦是为欣赏梁家辉那独特的梁式幽默。
惊喜的事,除此之外,整部电影还给我很舒服的感觉,自然而然,点到即止,意味深长。
电影的淡然给人感觉很舒服 娓娓道来的叙事,平淡自然的台词推动着剧情发展,几个转折点处理的又是那样的平滑,令人欣喜却不惊讶。
电影的标签很多,如*潇洒(张国荣)、随性(王菲)、冷幽默(梁家辉)、纯情(黎姿)、轻松、俏皮、诙谐、调情*。
这些标签又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淡淡的色调,若你沉醉其中,就像是品尝一杯不加糖的奶茶,平淡而悠长。
电影从爱情故事出发,呈现了爱情乃至人生的无奈和得失 影片虽然讲述爱情故事,但没有把爱情中的矛盾冲突、激情浪漫作为重点,而是以一种异常冷静、克制的目光看待爱情,爱情来了,又失去,不由得你作主,而且会杀你个措手不及。
就算原来感情如此坚定,一旦过期了,那就是会失去,无法挽回。
影片中面对日本男人的求婚,闺蜜劝黎姿三思,黎当场就有了答案。
我计划多年的东西(指“对爱情坚定的期望”),都可以忽然间没有了。
所以,还在乎什么?
你执于在乎的东西,恰恰是守不住的。
爱情走了就是走了,不往前看还能怎样?
影片表现出的态度,是现实而成熟的。
几个主角在面对感情失去时,都没有去挽回,能坦然面对新恋情,显得如此自然洒脱,好像不受旧爱的困扰。
这恰是影片所要传递的,失去了的,还会再得到,会有另一段故事续写你的人生。
爱情不需要太过执着,顺其自然就好,人生亦是如此。
片中,梁家辉失去了爱情,正因如此,其女友黎姿收获了新的爱情;王菲失去了爱情,日本男人重获爱情;张国荣失去了唾手可得的钱财,但是却迎来了爱情。
面对人生的态度 人生终究是一场得到与失去的放映室,你不知道最终的结局会如何,但你要享受这个放映的过程。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被讨厌的勇气》你的人生之旅将历经得失,要学会好好珍惜,守不住的,要简单地放开,去寻找下一段历程,这是人生的意义。
电影台词夹带着颇有调侃意味的世俗经验,引发哲思 爱情是兴奋而短暂的宗教 世界上的事往往都是始料未及的,还记得海底隧道刚通车的时候,大家有多兴奋,可是现在呢?
其实我跟我女朋友的关系就好像教友跟教堂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会很虔诚,天天都想去,但是慢慢地,除了重大节日外,我都不会去了,最惨的是,我发现我开始不信这个教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都说了,世事往往始料不及,你看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结局,不过不要紧,每一次失败可能是另一个成功的开始。
此外,电影的插曲也很好听,一首是张国荣的《没有爱》;还有首是黑人合唱团体THE PLATTERS的《The Great Pretender》。
两首歌都较好地烘托了张王间的微妙情愫,无需过多言语的爱情,各自假装着("pretender"),“摇荡着的心,微震过的手...”,影片的最后,迎来春天。
起这样一个标题,并不是因为我真的在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子,毕竟这是一部16年前的电影。
不知道你进电影院看电影有没有过这样一种尴尬感,要么是因为主演或拙劣或做作的演技,要么是因为或生硬或莫名或根本狗屁不通的剧情,要么是因为刻意制造的并不好笑的笑点,每每这时,我心里头都有一个大写的尴尬。
如果我是在电脑上看到这样的电影,立马点右上角的XX。
可这是我花了几十块买的电影票,于是只能带着满满的尴尬和想吐槽的心情走出电影院,感觉像吃了屎味的巧克力一样。
好了转回正题,前面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以上所谓的尴尬感。
电影虽然不是高潮起伏,但是充满意想不到。
整部电影看下来,你会觉得很自然、舒服、流畅。
现在的爱情电影,十部能有一部剧情流畅已属难得。
这是一部爱情片,也是一部轻喜剧,不同于周星驰式的无厘头,王晶式的屎尿屁,它的搞笑是有点荒诞,带点黑色幽默的。
当你看到开头“警察总部重要证物被窃”时,你会以为这是一部关于警察与黑帮分子的电影。
当你看到黑社会大哥的女人卷款逃跑并与大盗唐杰有了交集的时候,你会以为这是一个大盗与大哥女人相爱然后一边遭到警察通缉一边被黑社会大哥追杀的故事。
当你看到唐杰与黑社会大哥见面的时候,你会以为即将会有什么大买卖发生。
然而,你以为的都不是你以为的,警察不是什么总破大案开挂的勇猛干探,大盗不是屡屡盗窃不被抓捕的专业盗贼,黑社会不是凶狠手辣杀你全家的大哥。
然后4男4女在荒诞剧情的推进下,各自找到爱情,终成4对CP。
以下完整贴一段我喜欢的片段,不再剧透更多。
佐藤:Hi Jimmy唐杰:Hi Sato桑佐藤:So where is my dairy?
唐杰:Oh it's here. There you go.(小弟拔枪,胖谷反击)佐藤:You don't trust me.唐杰:Trust! ! You call this trust!
俾钱啦 (给钱吧)佐藤:What?唐杰:呐,唔好扮唔识听中文啊!
(你不要装不懂中文)我知道你有条女系香港人来嘎 (我知道你有个女朋友是香港人)我念有D嘢列 你系唔想俾哏多人听到嘅 (我想有些事情 你不想让那么多人知道)喂 我睇左你噶Dairy(我看了你的日记)以为有D咩犯罪档案(以为有什么犯罪档案)全部你D艳史来嘅(全都是你的艳史)不过我我服你嘅(不过我真佩服你 )山城组老婆你又有一手连国务大臣条女你都敢搞你真系爸闭啊你(你真了不起)佐藤:I have changed唐杰:我理得你有没change先,俾钱啦(我管你有没有change,给钱吧)佐藤:My girlfriend took your money.唐杰:你系咪玩嘢?
(你耍花样吗)佐藤:Do you accept checks?唐杰:Cash! 廿万廿蚊!
廿万十蚊!
廿万五十蚊!
(二十万二十元,二十万十元,二十万五十元)佐藤:OK OK OK! And all used notes, Right?唐杰:Exactly!佐藤:How the hell can i get the stuff in a day?唐杰:我理叉你啊 (我不管)佐藤:One week! Give me one week! I can give you the fucking money 唐杰:5 day !
5日 !
呐,你5日你唔过钱俾我噶话咧 我就将你本日记上网。
到时好睇咯。
(5天,你不把钱给我,我就把你的日记放上网,到时就好看咯)kent sato secret dairy.com BABY! YOU, COME HERE(对着佐藤的小弟)八嘎佐藤:I hate Internet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部有8个主演的爱情片,8个人物之间是互有交集的,剧情固然不合逻辑,但是导演讲了一个流畅的有趣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的《全城热恋》,同样是多主演的爱情片,却是每对情侣各自成段,故事与故事间没有联系,根本就是偶像明星大拼盘。
我无法理解这样的电影结构的存在。
再看看《全球热恋》《恋爱中的城市》,光看主演的阵容,故事的提纲,你就知道这样的电影没法看。
我深知会拍这种电影的导演的尿性,一个故事都没讲好就想讲几个故事,这几个故事还是没有关联的,那我不如去看《故事会》,纯粹利用明星鲜肉来吸引票房罢了。
我现在已经很少进电影院看电影了。
我不是不舍得为电影花钱,而是拒绝为烂电影花钱。
这几年来,当你发现一堆由小鲜肉、偶像明星堆砌起来的毫无剧情可言的电影动不动就是几个亿的票房的时候,你会为中国电影感到悲哀。
当你发现以前随随便便都能拍出好电影的香港电影团队因为市场原因而转战内地拍的中港合拍片再也不好看的时候,你会觉得可惜。
你也会发现,内地的娱乐圈太好混,人傻钱多来钱快,难怪一堆人挤破头想进这个大染缸。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然后在电影结束后愉快地笑笑,听着片尾《The Great Pretender》的WooWoo 我也好想去海边度个假!
张国荣:你好!
我忽然发现自己无法像他们一样喊你「哥哥」,因为我惭愧于自己了解你太少。
而且我是近些年才熟悉越来越多你的作品。
每次看或听,都觉得自己太晚了。
然后更不好意思用那样一个称呼来称呼你。
自我介绍下,我是小燚。
来自小城新乡的80后。
这些年没有刻意,陆续接触了不少你的作品,于是越来越喜欢你。
这是「燚见」,我自己一个写字的地儿。
一年前,我在这里写的第二篇文章,就用了你的歌词作为题目。
来自《路过蜻蜓》的「不笑纳也不必扫兴」。
《路过蜻蜓》是我有天在电脑写字时播放器随机切到的。
我一直喜欢听歌,中学永远都挂着耳机,大学电脑下载了各种歌曲。
现在手机和IPOD也是随时都能让我与世界隔离。
这些年很多音乐从我耳机中溜走,但《路过蜻蜓》的旋律很快就在我脑海中沉淀下来。
这首歌我觉得是孤独的,一个人看着不属于自己的爱情,却默默守护对方,暗自感伤。
曲好,词也契合。
当然,重要是你的声音。
所以当遇到有人说喜欢听你的歌时,我会试探着说我最喜欢《路过蜻蜓》,我期待着对方赞许的眼神,然后我和对方好好聊一聊你。
可是,一次也没有。
不过,也没有关系。
不是有句话嘛,世间所有的沉默,都是聊错了对象。
依照我每周五的习惯,是要给朋友们推荐一部电影的。
我想推荐你在2000年的一部作品——《恋战冲绳》。
我知道你可能会意外,老实说,直到打出来,我自己都有些意外。
为什么不是《阿飞正传》、《胭脂扣》、《春光乍泄》、《霸王别姬》等等等等。
因为我发现有些东西在没有表达以前,是不确定自己真正的想法的。
就像我看过你那么多好看的电影,最后发现精选出来的其实是《恋战冲绳》。
《恋战冲绳》是喜剧,你和王菲、梁家辉、黎姿、谷德昭飞到了日本冲绳拍摄,在那里完成了一个很香港的爱情题材。
你出演了一个痞痞的国际大盗,其他人有黑帮,有警察,有很酷的家伙,也有束手无策的女友。
故事框架宏大,有不能说的秘密,有巨额赎金,以及隐藏身份的卧底。
但是看下去就懂,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香港电影。
没有曲折的设置和峰回路转的玄机。
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受是愉快。
仿佛和一个开朗的朋友一次长聊。
冲绳的阳光和海风,恰到好处的音乐,明快的调子,还有开着敞篷乱酷的你。
对了,我是在网上看到你穿裙装的演唱会造型的。
那时不懂,觉得怪怪的。
但不得不说,你穿上并没有违和感,而且盘着的长发与隐现的胡渣配在一起,还挺好看。
后来看新闻说,你因为这一造型险些被取消在国外的演唱会。
我开始懂了。
十多年后,环境在改变,认知在进步。
我逐渐理解你。
我认真想了想,觉得可以用「美丽」形容你这一造型。
我敬佩你敢于表达,做自己。
我忽然发现,《路过蜻蜓》、《恋战冲绳》,以及你这场演唱会。
其实都出自2000年。
这是怎样一种巧合,我无法得知。
来的很突兀,其实也顺其自然。
就像三年后的你,忽然放下了麦克风,对着镜头喊了卡,用便装取代裙装。
从二十四楼飞出去。
说太多却想怪你,留下诸多精彩,怪你过分美丽。
小燚2016.4.1———— END ————更多文章,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燚见——来自新乡,坚持原创。
关于读书、电影、美食、音乐。
<图片1>
很少有的去单纯地喜欢一部电影,也说不清原因,只是喜欢他的那种感觉。
喜欢电影讲故事的风格,只是把一个东西放在你的面前,不加任何描述,不放大任何部位,故事本身的美好,平淡,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让你自己去看,自己去品。
你可以从任何你喜欢的角落,找到你喜欢的那个感觉,也许是一句话,一件事,人物一瞬间的交流都可能会触动到心底的那根弦。
这样的电影无法让你去和别人分享,他没有固定的东西去让你复述,你所记住的都是由故事所带出来的来自你心底的感觉。
或者恬淡,抑或忧伤 。
电影还一直带着一种慵懒悠闲的夏天味道,会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暑假,或者任何一个平静的午后,可以把所有的事都甩在在身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想,等下去做什么。
没有任何压力,就像冲绳的海水,即使会有起伏,但是一切都将会归于平静和美好。
就算是两个江洋大盗在和警察商量着偷飞机,抢银行,也无需大惊小怪,这些都只不过是一场漫不经心的游戏。
漫不经心,这也许是最能概括我喜欢这个电影的原因的一个词,大家都可以漫不经心地去做一些事:可以漫不经心的做大贼,可以漫不经心的去抓大贼,可以漫不经心的当着黑社会,可以漫不经心的敲诈黑社会,还可以漫不经心的在海边开一个咖啡店,可以漫不经心的打一份工,漫不经心的去潇洒放肆。。。。。
更何况,大家的漫不经心都是因为爱情啊,身体感受着美好,心灵又可以去追寻美好,我们还去奢求什么?
多么理想的状态!
这样我们还会觉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猜疑是应该的吗?
我们还需要去劝导人们向善吗?
故此,我喜欢这个电影,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描述的感觉像极了老子所说的乌托邦。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人人若都能各安天命,各司其职,互不侵扰,互不猜疑,以无为源,不动“机心”,那剩下的就只有真和善了。
但这也许是无法做到的,人们还不愿意去接受,相反的,可能还甚至会用狭隘的局限的价值观去做无聊的猜测,评判。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多少人能够看破名和利?
即使看破,真的能够去放下吗?
有多少人真能够狠下心去做人们眼中的“异类”?
即使得到的会是随心所欲。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在社会整体进步之前,即使无奈,即使不愿,还是必须去接受人们的评判,即使无理,即使可笑,也无法完全随心地去生活。
尤其是在我这个年龄,更不敢妄自称了解多少,看到多少,只是希望以后能够越活越随我心。
但在这之前,还是要感谢这部电影,终于让我想起了读老子时的那些感觉,以及对这个社会的美好希望。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看似荒谬,看似无理的乌托邦,如果是以爱为背景,那么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多想的呢?
祝杀手迷找到杀手祝李敖迷找到李敖迷祝小女人找到黑社会大佬祝潇洒的男人找到潇洒的女人祝需要爱人的人找到需要被爱的人祝每一个人找到自己想找的人祝每一段爱情有美好结局祝没有爱情的人能潇洒祝广东话征服全世界祝我早日忘了你祝好P.s:新房客和没有爱,神来之笔P.s:黎姿比王菲更戳我。
有时我们都不是那种古怪精灵的女人,只会很笨很笨地爱一个人。
01. 回头一瞥,2000年竟然已经是十八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全世界都在迎接千禧年的到来。
王菲和谢霆锋第一次吻在了一起。
梁家辉有两部电影上映,《江湖告急》帮他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莫约在三年后,黎姿和富商的恋情曝光。
大概谁都不会想到,同样在三年后,张国荣一跃而下。
千禧年上映的《恋战冲绳》,不会是一部名留青史的作品,但它却帮我们记忆着最好的他们,最好的张国荣,最好的王菲。
02.《恋战冲绳》显然是一部经不起推敲的电影。
电影开拍后,连导演都不知道结局会如何。
陈嘉上说这句话的时候,承认自己只有一个想法,告诉了张国荣,没想到张国荣很感兴趣,还介绍王菲来出演。
但是必须得承认,喜欢港片,有时候,就是喜欢它的不严谨,不细致。
这种粗犷的颗粒感,凹凸、无序,让人回味悠长。
冲绳黑道大哥用来交易的钱,轻而易举被女朋友带走了。
而女朋友离开的原因,就像早恋的女生分手的原因,好像有点不喜欢了。
小警员一心想办大案,结果浮夸至极的卧底表演,竟骗过了所谓的国际大盗和他的同党。
小警员的女友对他百依百顺,一起出来旅游,最后却和别人结了婚。
国际大盗的同伙办案时,遇上了失恋的女孩。
结果呢?
女孩帮两个盗贼去买宵夜。
国际大盗也是,前一秒才把日本妞干脆利落的摆平,后一秒追女孩还要靠唱片传达爱意。
戏剧冲突全部都被荒诞冲洗,《恋战冲绳》就是这样一部没有任何烧脑的犯罪推理,也不会充斥烦人的说教,淡淡地铺陈、叙述,一个发生在冲绳的爱情故事。
03.你甚至不会追究,男女主角是什么时候相爱的,你只会记得,他们的相爱了。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幕,是张国荣扮演的Jimmy,若无其事地在王菲扮演的Jenny打工的bar播放一首老歌《the great pretender》。
Jenny是什么时候爱上Jimmy的呢?
可能她自己都没有答案,又或者是,她第一见他,向他扔纸团,骂他人渣的时候。
电影的最后,Jimmy独自坐在bar前,点起一根烟。
身后又响起了那首老歌,Jenny站在播放机前,身姿绰约。
光影交错,张国荣的回首,王菲的背影,就这样被永远地记录下来。
04.2000年与我们相距千里,而2018年,竟然也只剩不过七十天了。
电影里的爱情充满了童话感,现实里的童话,故事不用到最后都知道是骗人的。
迈入而立之年的我们,不知不觉被裹挟进了生活的巨大漩涡。
看起来好像更加靠近历史的舞台,但我时常却感觉,像被丢进洗衣机里,甩啊甩啊,无论怎么甩,都干不了。
生活没有给我们明示人生的意义,理想又几岁了,似乎也不再重要。
没关系,反正下一个十八年很快也会来。
这一次,王菲和谢霆锋又一次吻在了一起,这一吻,又是四年。
已经六十岁的梁家辉,还在不停地拍戏,未来两年,还有七部电影等待上映。
女神黎姿,退出演艺圈十年,转换跑道,叱咤商界。
同时,也盼来了因车祸致双腿残疾的家弟,再次站起来的好消息。
十五年过去了,张国荣依旧被歌迷影迷怀念。
05.《恋战冲绳》的故事已经结束了,就像是所有美好爱情的开始。
回头,就能看见你。
这就是,我能想到的,爱情最好的样子。
真实不滥情,干净不琼瑶,没想到李敖大师的爱情观可以拍成电影,好看好看。
整部电影两条线,一是警察抓小偷,二是主角配角的感情纠葛,电影重点表达的应该在于后者。
整部电影看下来,所有人没有陷入爱情漩涡,痛不欲生死去活来,而是所有人对待爱情干净利落,即使短暂的分别,也很快调整心态,马上进入下一段感情中。
正如李敖大师写的那首歌,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恋战冲绳》———令人过目难忘的电影!
💕一开始时,蔚蓝的穹苍下,正在擦玻璃杯的Jenny,有意来找她的Jimmy,两个人,一台点唱机,一首《The Great Pretender 》,一阵冲绳的海风,再加上Jimmy刻意的回眸,Jenny有意无意的留心——此时两人已彼此吸引,只是他们都不愿意承认——带着一股“势在必得”的意味。
结尾之时,黑丝绒般的晚空下,Jimmy独自一人再次来到点唱机前,此时的他以为Jenny不会爱他了,因此:手指间硬币的踌躇不决,低头的落寞,转身的无奈,抽烟时的酸楚—— Jimmy的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却无处安放。
在“世事往往是始料未及”的画外音之后,点睛之笔—— 《The Great Pretender 》又一次响起,Jimmy略带惊讶的再次转身…——以及Jenny昏黄灯光下的倩影映入眼帘,Jimmy的目光停留在了Jenny身上,随后,镜头摇到了Jenny——她在笑,且发自内心。
同时Jimmy也在笑,比Jenny的笑容更灿烂。
迷人的音乐声渐渐变大,荡漾在深夜的海滨。
纵观全片,虽然他们二人从未正面表达过自己的爱意,但从结尾这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镜头,我们看到的是充满无限情愫的气氛,“爱情”这两个字仅凭他们的笑意就看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优雅的结尾…就感情而言,无疑二人都是如那首歌的名字一样的精明的伪装者,他们都十分擅长隐藏各自的感情,影片这种不言爱、却处处体现爱的展现手法很符合电影本身的基调,人物活泼俏皮的性格也是令本片看起来显得轻松闲适的关键。
在Jimmy、Jenny爱情的渲染和塑造方面,毫无疑问非常成功。
上文提到的日夜的不同、人物的转变、心情的相反的设计实在巧妙。
像这样美好的爱情只存在于电影中吧…《恋战冲绳》是哥哥电影中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存在,然而事实上它真的是一部好电影,以至于我第一次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后来又看了第二遍。
这部电影没有商业的目的,仅仅就如我们一日三餐一般自然。
只是几个人在冲绳产生短暂交集的故事,剧情简单又不至老套沉闷,人物之间的爱情平淡又美好,每个人到最后都拥有了恬淡而平和的幸福。
在你失意的时候看《恋战冲绳》,最终总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悸动以及若海风拂面般的放松。
这种几个人之间并不宏大的联系、平常怡然的小故事,真的很动人。
幸亏有三个大牌的卖力演出不然真不知道怎么看下去。
这个剧本非常烂,幸亏有演技精巧的三个大牌外加一群小牌。
这部电影很狗血,幸亏有菲迷哥迷辉迷。
若干单身加两对破碎的情侣经过重新组合变成了四对。王菲在电影里,总是演一种“想追都追不到”的风一样的女子。
如水银泻地般流畅的剧情
打乱分组,重新配对;张国荣帅啊,王菲脱俗啊
很好看
导演似乎很讨厌黎姿呢
坏男人才更有吸引力
冲绳风光和旅游宣传片。梁家辉普信男,如果放在当下现实中估计会被喷的体无完肤。另外面对黎姿这种大美女他竟然也能同床异梦,有些假了。王菲果然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才能充分展现出灵动的一面。与在本片中和张国荣调情相比,在《重庆森林》里与梁朝伟谈的那场闷骚的隔空恋爱,要性感的多。
故事构思很精妙,有种各得其所的感觉。虽然节凑很慢,看完整部片的那刻就可以理解了,这样的故事需要这样的速度。演员不抢眼,把位置让给了故事本身。弱弱觉得哥哥和Faye的搭配不来电。
挺逗的小品
因为王菲,我看了这部电影。
其实回想起来 这个调调还是蛮喜欢的
清新的爱情小品
片名远远好于内容
我要在大银幕上看!!!我终于在大银幕上看啦!!!啦啦啦!!!
喜欢海边的那个蓝色房子,干干净净。。
勉强及格。陈嘉上操刀这种浪漫爱情片一般没问题,香港文艺片有三宝:带有空旷音效的对话、旷达如飞鸟的两性关系、散淡疏离的叙事节奏,这些元素表现的都还好。借一个二逼警察梁家辉多管闲事在冲绳设套抓大盗张国荣的壳子(还有条日本黑帮的线索),最后完成的是兜兜转转凑成四对恋人的爱情拼盘故事。配合冲绳风光渲染的不差(啊那个小岛上高耸的酒店吸引力指数很高了)。梁家辉用李敖的诗分手,那段拿教会比两性的话也值得一记。《买凶拍人》的AV辅导员樋口明日嘉这里演了王菲的女房东兼雇主。
梁家辉,搞~
不可取
片子烂得有水平,糟蹋了几个演员,也糟蹋了这片风景。
試o下咀佢o羅, 男人把口識講大話, 個嘴唇唔識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