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主旋律总觉得不太真实,所以往往感动不了我不过《南方大冰雪》算是一个真实一点的主旋律电影,而且对于身临其近的,经历过08年那场冰雪的我,更是有感染力。
《南方大冰雪》由《疯狂的石头》总策划龚应恬执导,军人作家傅建文编剧,以南方大冰雪为背景,采用新闻资料、回忆、探究追问、情境再现等方式,营造了部队官兵和地方各部门齐心协力、奋力救灾的视觉场景,演绎了人民子弟兵尤其是“80后”“90后”军人在国有灾、民有难的危急关头,充当人民群众坚强后盾的决心。
在还原灾难的同时,影片通过人与人互帮互助的故事讲述,传递出温情。
小房子在里面饰演的角色从坏到好演技非常不错!
这是她在大陆第一部大银幕作品仲心祝福能收个好票房
本来对主旋律并不感冒,但幸亏有送票活动,才有机会第一次进电影院看这类片子(当然不算当年小学时学校组织的!
)《南方大冰雪》将三个“问题军人”具体在同一个行动中,他们通过这次的磨练迅速成长。
吴超塑造的军官形象依然让观众热血、对待感情不苟言表达,也让人看到这位“最美军人”的美好形象。
虽说这是老套的人性救赎内容桥段,但比起当年每个几乎完美的主旋律电影“英雄”形象来说,无疑是一次进步,起码敢安放缺点上去了,这才会更接近普通人,才能更容易亲近观众,随说电影并不是做了什么革命性的创新,但起码都是主旋律进步的一环
这真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影片,多年都没有看到感动得落泪的影片了,尤其是那场戏,老班长无声的哭泣,还有就是连长为了救阿婆,最后松开手的那一霎那,真是震撼。
原来很少看军队的片子,但这次看《南方大冰雪》后,我对军人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每当我们遇到天灾时,只有他们才能一次次冲到最前面,感动!
感动,再一次被感动!
当年有地震,有旱灾,其实中国在近年来不缺乏冰灾,龚应恬导演的这部南方大冰雪也就正好填满了这一空缺。
虽然是有主旋律的因素,但是其实这电影并没有对ZF有过多的歌颂,而重点在于塑造人物,与表达灾难当中人与人相濡以沫的情感,这实属难得。
虽然军旅电影看的不多,在这一方面没什么评论的权威,不过军旅电影是以主旋律为主,“五毛”、磅礴、气势、爱国这些关键词所构成的画面想必也不会太有吸引力,但这部《南方大冰雪》却没有走这个老套路。
桥段上不算新颖,不过摆脱高大全的叙事传统,营造“不完美”军人的形象明显会更贴近观众
《南方大冰雪》影片中,一开始敖翔扮演的富二代90后军人和房思瑜扮演的网络红人,关系剑拔弩张;王奕盛扮演的70后老班长也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吴超扮演的80后军人寄情于工作却怯于承担感情的责任。
每个人沉迷在自己真善美的天地,用自己的标准生活,而忽略了理解他人和承担责任。
这场罕见的灾害,却改变了这些人对于自我和生命的看法,他们纷纷在灾难中开始直面人生,最终伴随灾难实现灵魂救赎和自我成长。
看似像一群小人物的自怨自艾,却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反思,对灵魂的叩问。
影片以小见大,观众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共鸣。
不过这篇影评主要是谈论特技效果(看标题就知道了),剧情姑且不论,在今年的国产灾难片中,《南方大冰雪》虽然没做到宣传中那么给力的顶级效果,不过也算是上剩级别了,飘雪镜头处理十分得当,并且在电影中端与末端经常出现,基本处理得毫无违和感,白雪皑皑的感觉明显,对于我这个经历过08雪灾的人来说,只能说如果是3D的话,效果就完美了。
2012的末日说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片,不过可以算得上比较优秀的,就只有《1942》、《南方大冰雪》,一个旱灾一个冰灾,两大电影上映完美PK电影院实在热闹。
最近看灾难片《2012》3D、《1942》什么的比较多了,正好看到这部《南方大冰雪》心想不差这部了,就顺便买了票进去看,本来想着这是“五毛片”都是过把瘾,不过意想不到的是,这电影戳中了不少的泪点。
通篇讲述的其实就是三个军人与一个女生救阿婆的故事,虽然剧情有些老套,但好歹也接上了08冰雪的背景,雪的冷与人心之暖融合,从而实现电影的升华,而在整个援救过程中,其中一个泪点在于汽车过桥的情节,连长算是第一次给予杨华华肯定的鼓励,军人的感情都是含蓄的,并不容易轻易表达,连长算是吧他的信任赌在这位90后的新兵身上,而且剧情告诉他,他的信任是正确的。
第二个泪点在于他们托起阿婆,横过冰冷的河水的剧情,那是战友手足之情,相信玩过拉歌,军训过一下的童鞋都会深有体会,军队的情操,不仅可以从几个牺牲与几个奉献的情节表达,一首朗朗上口的军队名曲,几个表达到位的歌词也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印象清晰的泪点莫过于连长的伟大牺牲,主旋律电影通常免不了有人牺牲,作为一个连长,他尽职了,作为一个男人,他却没有未等着她的女人带来喜讯,这是人生,多遗憾都没办法。
总的来说,电影还算很优秀的,喜欢主旋律电影的童鞋,这值得一看!
《南方大冰雪》告诉我们,最真挚的情感并不是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
几段平常的故事,一场N年一遇的冰雪,带给我们的也是那么沉重,那么感动。
当时哥在高速公路上被堵,自己逃出生天并不容易,今天有幸看了这部电影不得不说,龚导技术很到家,那场大雪,还有很多我错失的细节。
电影围绕一个病重的婆婆展开,之前的铺垫姑且不说,只研究带婆婆逃离冰灾情节,小人物小故事是如此动人心扉,三个战士做的事情停止不了风雪也改变不了世界,但却温情脉脉,以前总是觉得主旋律就是爱国伟人的电影,一直存在偏见,如今这部大冰雪算是化解了我心中的“大冰雪”了,我想,以后有主旋律,我也不会那么抗拒了。
实话说,我们是星斗市民,可以接触的大事件大情况有多少机会呢,真正可以让我们共鸣的反而是一些以小见大的事情,主旋律并不是五毛片,但是要摆脱这个阴影,平民化是必然的进程,南方大冰雪这次尝试还是不错的,希望以后的主旋律电影可以更多的从观众角度思考,拍出合口味的主旋律电影。
连长接到任务带上一士官一士兵去救心脏病危困在路上的老太太,冒着暴雪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抬着担架,居然还牺牲了连长。请问:病危的老太太在担架上大雪中颠簸折腾几个小时,居然还活着?在灾民都在用手机的情况下解放军执行任务居然是用对讲机,还特么是坏的?这么单一的救援行动如此笨拙与不得力,完全
给低分的估计根本没有部队的经历,根本不了解军人。
当解放军战士唱着“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不禁热泪盈眶!
故事讲的太差,感情表达的很好,如果故事能讲好,细节能考究,那么可能会是不差于《湄公河行动》的大片,导演要努力啊,感觉完全没上心的片子,还有我想说的是,为啥要叫灾难片,完全没必要
本来是好题材,但是编剧太差了
这根本没必要拍成电影的···
一般
国之无军人,谁人为国,谁人保民之安全!这部电影震撼看哭了,只因为看到了军人永远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而自己已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什么是军人,这就是永远服从天职,为人民服务的军人!希望所有观看后电影的中国人,以后能更多的理性思考“军人凭什么优先”这个问题,他们是十四亿国人的安全!敬礼!
太棒啦,好多年没有看过这么好的电影啦、真正值得家长带着孩子去影院观看,坚强、感动、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谢谢你,又让我找回了坚韧的意识,从电影院出来后我女朋友搂着我默默的说,老公我爱你,我爱咱们的家庭,以后我要好好的工作,咱们好好的生活,我当时就感动了。
为了让观众感动刻意制造感动,摄影太烂配音太烂,故事太烂,中国主旋律已经要逆天了。主旋律到让人恶心就不好了。
为解放军2星~
只想说军人不易,披上戎装,肩负使命,特别是战友主演的电影
好不容易看了部主旋律,碰上的是这么烂的剧本。完全没看出官兵对抗暴风雪的过程和细节。大部分镜头放到救助老太太身上,不觉得太单薄,太没有说服力了吗?
抛开电影本身,为2008年雪灾75***部队的全体抗冰救灾的班长们送上5颗星
烂就一个字
大灾大难从来都是军人挡在前面,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军人负重前行!向军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将三个“问题军人”具体在同一个行动中 他们通过这次的磨练迅速成长 吴超塑造的军官形象依然让观众热血 对待感情不苟表达 也让人看到这位“最美军人”的美好形象 或许当主旋律真正“自然”过度到没有“痕迹”的时候 那么它们所表达的价值观才会被观众全盘接受 这需要过程与时间 更需要本片电影作为先驱
好好的真实故事写成这样。08年冰雪灾害。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加上爱情戏份 唉。浪费题材。
在灾难面前人们总是那么的无能为力。这部影片里周志强在生与死的一刹那,最终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舍弃自己的命。去保全那位婆婆的命。最终婆婆得救了。他却英勇的牺牲了。影片在某些情节和人物的心里设计的还是挺到位。让人看到有些情节的时候,情绪还是有些小波动。华华在剧中虽然前期很稚嫩,最后一次一次的蜕变。让他理解了作为一个军人正真的使命!
这题材类型电影 总是那么容易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