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贱金属转化为金子,在心灵炼金中,就是一种向更高自己的转换。
最后女主救男主时,发现点金石需要转化石才能复活,最终她发现那个转化石就是我们自己。
能够改变我们命运 发展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那些不能过去的恐惧源于我们的逃避和对自己的不能原谅。
当内心的魔鬼出现的时候,我们需要立马去战胜它,也算是在之后的路上轻装上阵吧我们想要成为更高的自己得先经历那些小我,自己的阴暗面,也就是面对真实的自己。
考研那段时间还是之后看过的电影,今天(16年7月11日)又看了。
好喜欢。
内容很丰富…影评没有都看,前两篇写得很不错。
看的时候还想那个有两个镜头的白衣女人应该就是Benji辜负过的女人…可是抱着孩子的女人不应该是Zed的罪么…另外还有一点应该也有人发现吧,就是指引男女主去找Papillon的那个人就是大火里烧死的Papillon的朋友。
确实还有一些其他事没有解释清楚吧…但确实是很喜欢的电影。
室友一个完全拒绝看恐怖片,听到声音都不行;另一个会好奇但是也不太敢看,每次都想确定恐怖镜头的恐怖程度。
只有我一个人还算认真看恐怖片。
有的时候会感觉这也是一点让人沾沾自喜的技能。
有同学问我看了恐怖片晚上害怕么,我说害怕。
确实有的时候也怕,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楼道里清冷安静。
但还是想看。
有时候不单纯是因为刺激,甚至觉得和腹黑的心理和扭曲的性格有关,似乎可以找到某种归属的感觉。
不过《地下坟场》的内容真的很丰富,显然不单纯是吓人的,加了很多宗教、文学的东西进去,还有生活里的忏悔…和……救…赎(?
),确实很多人都有想要挽回和抱歉但不能够再完成的事吧…或大或小。
自己也有…有时候确实突然就摇头和叹气,都快成毛病了。
感觉女主作到一定境界,算是我见过的最会作死的主角了,特别是男主算是硬被她坑下去的。
还好到后期可以看到,她也兼具智慧与勇气,一巴掌直接把石头鬼(大概?
)拍开很酷。
非常喜欢结尾他们找到出口的设定,主角一行人没有全灭。
感觉影片非常精彩,虽然背景知识有限,但还是感觉其中蕴含着对于人性、自我剖析与认知、精神救赎等问题的讨论。
氛围营造得特别好,没有太多的恐怖镜头但让人深感压抑。
活下来的三个人在探险中完成了自我升华,就像女主在开头介绍自己获得了多少学位、会多少种语言,而结尾时则说自己只是个学生、寻找真相。
寻找点金石的过程走进了地狱又走出了地狱,非常喜欢。
比较好奇的是,最后他们找到那个出口的时候,如果是直接往下跳,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会直接倒立着飞出去然后又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跌回地面?
如果把井盖合上以后,又重新打开再看一眼,下面会是正常的下水管道还是之前所见的地狱?
又遗憾又庆幸的是,最后导演设计的情节是他们回到了正常的世界。
如果来到了另一个镜像世界的话,会更神秘,也更恐怖。
作为伪纪录片电影(伪纪录片并非是贬义词,而是一种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故事的特定类型电影,类型片经典有:《科洛佛档案》、《女巫布莱尔》等)的拥趸,在阅片无数后不禁对由各种晦涩的宗教暗喻、骇然的灵魂冲击、诡谲的悬疑剧情和幽暗的画面撷取构成的《巴黎地下墓穴》痴迷不已!
本片讲述了一个各怀鬼胎的考古小组围绕欧洲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因中世纪黑死病肆虐而产生的地下墓穴进行考古探索的故事。
它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构建在欧洲文艺复兴巨匠但丁的《神曲》对炼狱描述之上的地下墓穴路径设计;而且指幽闭空间中由游荡着的腐尸、骷髅、幽灵、撒旦、孤魂、死神组成的恐怖氛围;还有主人公们经历的因贪婪、背叛、漠视、欺诈等人性弱点诞生的超自然现象考验;特别是结尾处巧妙独到的天壤颠倒、上下混沌的非凡设计无不让人震撼!
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惊悚电影。
地上的塞纳河波光粼粼,倒映着几代人的梦。
地下的墓穴亡灵低语,诉说着在战争、瘟疫和天花劫掠下的那段巴黎人民不该忘却的历史。
巴黎,是极乐之地、浪漫之都。
石头姐和高司令的参演的《爱乐之城》(La La Land)让无数影迷渴望有一天有勇气脱下高跟鞋,“奋不顾身”跳进塞纳河,然后重感冒几天,体验梦想的“苦涩”。
而电影地下墓穴(As Above, So Below)(台湾译为《忐忑》,似乎更恰当)应是以但丁《神曲》的地狱篇为基础构思的,整座地狱呈倒三角,充斥着种种考验,而只有克服心魔的人才能逃出生天。
前期背景铺垫很长,听到Philosopher's stone(贤者之石或魔法石)时感觉这或许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变体,只是用了尼古拉斯炼金术的名头,在地下墓穴这座景点取景,然后讲个恐怖故事。
但电影发展部分会感觉其中要素极多,需要了解相关背景才能体会导演的用意。
关于炼金术,近年来与之相关的影视似乎很多,《发现女巫》(A Discovery of Witch)就是以此展开叙事的,同样精彩。
了解相关内容的观众看到这些影视作品或许会欣喜,不了解则会认为作品是在胡闹……为这类影视作品正个名吧。
任何影片都有明线与暗线,明线就是整个故事,暗线就是整部片背后的理论,90%以上的人都只能看懂明线, 这部片的暗线像它的宣传画, 是倒挂的塔,塔在占星中的意义是自我, 是的, 反观自我,在那無限黑暗的地下 直接面对过去多年你所犯下的过错, 这篇的导演想通过毫米镜头用电影告诉大家, 人只能在自我驳论中才能成长, 不然随着生活,那些你不敢面对的问题终究有天会把人带入死亡的深渊
不過也就是把尋寶、古墓、幽閉、心理陰影這些拆開來看個個都是老梗的元素合在一起,這片居然也來個妙手回春,迸出新滋味!
作為一部恐怖片,它用的元素不新,但也足以讓觀眾從鬼屋、怨靈、詛咒的老梗黃金三角獲得喘息,更直接的把「地獄」的意象透過往下探尋的過程傳達出來。
這讓我想到Event Horizon(1997,台譯《撕裂地平線》),一片在遙遠的太空,一片在巴黎市底下墓穴,可是兩者卻同樣試圖重現地獄不可知而可怕的樣貌。
作為天國意象的反面,地獄對於人類而言,除了反映出對於死後未知的恐懼之外,也是人類對於世間作為應報的體現之處,凡在世間有罪的,都應在地獄中得到對應的懲罰,「如其在上,如其在下」,祆教、猶太教、基督教、道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幾乎都以不同名稱,卻意外近似的形象刻劃了一個充滿折磨與受苦的空間。
西方人重視「家庭」,他們的恐怖片也反映出這樣的價值觀,通常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因為撿到詛咒之物、入住邪惡之處,而受到「外來的」亡靈對這個家庭不斷的騷擾,主人公們面對的,是如何去排除這樣的侵擾,去捍衛家庭與家人。
敵意是來自外在的,而「家庭」則像是災難中的孤舟,排除掉這些威脅後,就可以恢復原本的天倫之樂樂無窮。
對於這樣的價值輸出,雖然沒到讓人反感做噁,但是也稍微感到審美疲勞了。
而像Event Horizon,或是這部As Above, So Below,裡頭的人物透過不同的形式接觸到了「地獄」的具現化,面對的卻反而不是外來的魑魅魍魎,更像是面對內在的「心魔」。
這構成了他們獨特之處。
對於地獄而言,主角們反而才是侵擾者,是無視不可知力量的危險,明知不可而為之的作死蠢蛋。
有趣的是,Event Horizon、As Above, So Below,兩部片的主角們在進入「地獄前」,都歷經一段「警告」,Event Horizon裡是讓一代人全都留下童年陰影的綠影帶,As Above, So Below則是地獄之門上的銘刻"Abandon all hope, ye who enter here.",這也顯出這兩片的恐怖與厄運,不是無端找上門來,陽壽本未盡,偏往死裡行,給了警告還要,後來的事也就怪不了人了。
不過同樣怪不了人的,是這些在地獄裡發生的怪事,不過就是主角所作所為的反射,「Karma」,種因得果,地獄不會無端施加懲罰,而是把人們所不敢面對的,深層的罪惡一一挖掘。
弔詭的是,凡是外來的,不管多可怕,總是有擊退的可能,這也是為何那些鬼怪騷擾型恐怖片最後總是溫馨成亂噁心一把的原因,但來自內在的,曾經的過錯、虧欠的人、逃避的事,都是回不了頭的,木已成舟,對於無可挽救的事,我們選擇遺忘,選擇逃避,閉了假裝看不見,而地獄並不邪惡,它只是要求人們重新張開眼睛,看似簡單,但是卻是無比殘忍。
Event Horizon的女隊員看見兒子幻象、博士看見妻子割腕的整缸血,As Above, So Below裡,則看見沒能救起的溺水者與燒死者。
在崩潰之後,接著就是死亡,他們都沒能通過罪惡感追殺。
「重新佔有自己狠心拋棄的東西,是不合理的。
」但丁神曲裡這麼寫,這些地獄影片的殘酷,在於很少角色完成了自我救贖,他們大多受苦於這些「忍心拋棄」過的事物,比起對外在的靈異,人更沒有勇氣面對自己,他們自尋死路的讓審判提前降臨,卻諷刺的發現,地獄裡的拷打,拿著鞭子的,其實都是自己的手。
http://chemistrysucksguy.blogspot.tw/2014/09/as-above-so-below.html
选择这部电影是因为喜欢地下墓穴这个故事背景,并且特别喜欢很多人一起探险最后一个个死了的这种恐怖片呵呵这部电影唯一的缺点就是镜头要人命,晃得我直恶心。
不过还好故事比较精彩,开始并没有看太明白,因为对于国外的宗教,炼金术,这些信仰并不懂,但是大概是看明白了,就是地下墓穴藏着人类的罪恶,间接或直接害死的人都在地下墓穴生存,只要零点的钟声响起来,这些灵魂就会苏醒,而进去的这一帮人,都有自己的罪,而如果没有悔改,和忏悔的心将会死在地狱。
这是我看懂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但是我只是说了中心思想,但是最精彩的并不是这,而是大家在墓穴里走时不断发现的密道等等还有一些反向的事物,其实就是根据古代的宗教,因为这个人犯下了某种罪行,所以他如果没有忏悔,和悔改的心,他就会被他生前犯下的罪孽受到相对应的惩罚,最值得举例的是领队男,看到燃烧的车子,里面坐着一个男孩,这就是他的罪,他看见男孩说那不是他的错,这个景象解释了影片开头领队男为什么手上会有的火伤。
他说不是他的错,立刻车子里的男孩再吸他,让他靠近燃烧的火,最后他被吸入火里,并一瞬间,燃烧的车子像一块步缩成一团猛的陷入地里,只把领队男的半张腿漏了出来,这就是他的罪相对应的惩罚,被火烧,病埋入土里,窒息而死。
这是我看别人的影评看明白的,后来一个人接着一个人死了,最后只剩下三个人,男主角被石头人咬伤,此时女主要用魔法石救他,发现不好使的时候,她明白这是镜像的作用,他们来到一个有宝藏的地方的时候,那里的法老死了却没有腐烂,取下了魔法石,这时被石头砸伤的领队女用魔法石疗伤是有效的,因为他们没有到另一个镜面。
而当他们再往下走的时候来到镜面的另一侧,魔法石就已经失效了!
来到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地方,没有宝藏,法老腐烂了,墙上也没有魔法石只有一个装魔法石的曹!
所有的东西都是反的!
而当时女主没有发现这个道理!
而现在女主角发现了这个道理,就立刻要回去取真正的魔法石,而真正的魔法石就是用这个失效的魔法石换取真的魔法石,女主这个时候真的很威武呀,一顿跑,他的信念很坚定,就是为了救自己心爱的人,勇往直前,来的时候遇到的所有的鬼魂,石头人什么的,当时她是害怕的,而回去的时候她及时害怕她也不管了,使劲的跑,很英勇,大家想象一下那么长那么黑的洞里,还有很多鬼怪的地方,要重新回去在遇到他们一次,要说服自己回去有多难,赶回去的有几个。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当影片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很讨厌女主角,因为就是因为她害死了所有的人,但其实不是,只有她有心中的信念,救赎了自己。
他回到了腐烂法老的地方把魔法石放到曹里,发现却没有得到实物,但无意见她却发现了一个镜子,镜子里是她自己,这时她明白了什么!
立刻又反了回去。
回去时看见自己的爸爸,因为当时他的爸爸自杀前给她打过一个电话,她没有接,如果她接了电话,她爸爸就不会自杀,所以这是她的罪,她看到爸爸,抱着爸爸说了心里话,救赎了自己,爸爸消失了,她跑回了男主的那里,用自己的手捂住男主的脖子,用嘴亲吻男主,心中默念着什么,一瞬间男主没有血了,男N号好奇的问怎么了,你用了什么?
这就是魔法石,就是魔法石就是自己,因为是镜像的,现实中自己照镜子,在镜子里的自己是虚拟的,所以就是虚幻的,说俗一点就是来到镜子里了!
所以当他看到镜子的时候他明白了,魔法石就是自己的信念!
女主把他的领悟告诉了他们让他们也自己去救赎自己的错,最终他们来到出口了,是一个井盖,而打开井盖的时候他们看到外面的时候外面是倒着的,对因为他们在镜面里。
最终他们出去了,这个就结束了。
但是我觉得导演可能想传递正能量,我觉得神来之笔最后一笔应该他们来到的并不是自己的世界了,而是镜子里的世界了!
一切都是反的。
当发现时,影片结束,我想豆瓣的分绝对不只6.4了,这部片子得6.4得原因就是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国外的宗教才会导致这样。
我给这部影片7.5分。
扣分扣在镜头真的太晃了有点恶心!
故事的背景是女主为了寻找一块魔法师拉来一队人进入巴黎的地下墓穴,其诞生于18世纪巴黎瘟疫横行,大量尸体无法处理,于是将近七百万的尸体被埋藏于底下的废弃采石场,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墓穴。
随着一行人的探索,他们发现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并来到了地狱的入口。
此片中的地狱来自于但丁的《神曲》中所描述的他的地狱之旅。
但丁的地狱一共有九层呈倒三角状,所以片中他们一直在往下走。
而但丁描述中的地狱九层分别囚禁着不同的罪人以及相应的惩罚。
《神曲》中,但丁在他的地狱之旅中发现,若要往上走,则必须往下走。
只有经过九层地狱,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罪并赎罪才能找到出口。
由于《神曲》中的地狱是但丁想像出来的,并无任何宗教根据,等于只是有一个文学价值,没有宗教价值,所以片中并没有提到但丁和《神曲》。
但片中的地狱确确实实是但丁的地狱。
他们遇到拉托,那个失踪已久的朋友时,已经到达了地狱的第一层,limbo,所以那时的拉托已经是一个飘荡在地狱中的孤魂野鬼了。
女主一直在说,we need to keep moving,被很多人吐槽。
这也是我想澄清的一点,由于片中的地狱是引用但丁的地狱,所以他们想要找到出口就必须往下走。
女主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何况他们也无法回头了,来时的路要么被封要么塌陷,他们不能坐着等死,必须往前走。
他们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并赎罪,才能达到出口。
所以女主必须把石头放回去,这代表着她的赎罪,代表着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们才能到达最后一层,推开井盖回到巴黎,之后地心引力改变了,这正是但丁所描述的世界,地狱和天堂分别九层,呈沙漏状。
(这点不太确定,前两天看的外网分析,这部分没记清楚,现在那个网站找不到了) 此外,但丁描述的地狱也和片名“as above, so below”的概念相对应。
该句是来自公元3000年前的翡翠石板,被认为是“最接近真理”的古老智慧传承。
但更重要的是,翡翠石板上的十三局箴言是炼金术的原理。
此句原句为 “That which is below corresponds to that which is above, and that which is above corresponds to that which is below,to accomplish the miracle of the one thing.” 简化之后就是”As above, so below, as it is within, so it is without.” 翻译成中文是 “上形,下效。
存乎中,形于外。
” 其意于《中庸》的 “形而上学”相似。
塔罗牌的原理同时根据此句的象征原理。
(blablabla感兴趣的更多请百度) 片中女主寻找的魔法石就是根据该原理炼制的能化一切金属为金子使人起死回生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philosopher stone。
最后一点,很多人认为女主的小伙伴都是女主作死的。
实际上并不是。
女主和男主两人本身就各有各的罪孽,或者说各有各的心魔。
他们两人进入地下墓穴并不是巧合,女主接到死去父亲的电话不是巧合,男主见到小时候经常和弟弟一起弹的钢琴也不是巧合。
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男主和女主两人第一次进入地下墓穴的时候,是有人告诉他们去找papillion,但他们一转眼那个人就不见了。
只有可能那个人是撒旦的信使,pap一行人跟随他们进入底下墓穴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
所以一行六人都是注定的要进入地狱赎罪。
其中pap进入地下墓穴是为了女主口中的宝藏。
他为人狂妄自大,贪婪胆小。
当他在地狱的第八层遇到在燃烧的车中他死去的朋友时,他的口中还在一直否认自己的罪行,it wasn’t my fault。
所以被地狱的力量拖下黑洞并迅速被封结在水泥地中,只剩两条腿在地面上晃。
这和《神曲》中但丁描写的贩卖罪行豁免和来自天堂的物品的传教士的死法是一样的。
奉上对那些传教士的惩罚的描写,懒得翻译了。
“ In the rocky ground, they are buried upside down in holes the size of baptism basins and their feet protrude, only to be burnt by flames. Eternal suffocation and immolation.” 看过第一遍之后,有很多地方都不理解。
上来豆瓣看影评,却评价普遍偏低。
于是自食其力上外网查影片分析。
可能是文化差异,外国网友对此片评价一致较高,上映第一周排名第四,票房八百多万美金。
以上的背景信息都是在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才去看的。
我不是专业人士,对我来说,一部电影,能让我大笑也好,大哭也好,被震撼也好,就都是有价值的。
最有价值的则是能让我思考,能让我学习的。
这部影片本身没有什么哲学之处,但是它带给我了解以上知识的兴趣,并且带给我一场很棒的惊悚体验。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完美,片中关于soxie, 拉托等人的故事都没有交代清楚。
关于benji也是,能知道他的死是和那个白衣女人,也就是在地下墓穴唱歌的领头那个女人有关,具体的故事却并没有交代清楚。
但一个半小时的恐怖电影有这样的效果,我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只是有些可惜,如果片中六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的话,影片应该会更精彩。
如果了解了背景知识之后,你仍旧认为这是一部大烂片,我无话可说。
众口本就难调。
由于本人不是专业人士,以上均来源于网络及个人分析。
若有错误之处欢迎指出,但须有根有据。
对了,最后在椅子上戴帽子的那个人是撒旦。
这部片子好不好看,在于你常不常看恐怖片。
经常看的,会觉得没有亮点。
少有看的,还是会觉得好看。
一开始那句话:48小时内我姐和我认识的人都死了。
这句话就已经提示了结局,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女主杀的,二是大boss杀的。
而且从多年看恐怖经验来说第一个可能性更大。
其他细节也一再提示这只是恶作剧,并不是真的有杀人狂魔。
1,女主服用精神方面的药。
一直喊头疼,又喝了很多酒。
都有可能产生 幻觉。
2,有人刻意讲述恐怖故事,创造气氛。
3,也是最明显的提示,如果真的是故事中那个一生下来就没见过光,长期生活的在黑暗中的杀人狂魔,用得着提盏灯跟着追杀吗?
4,最搞笑的提示,.那只漂亮的白毛鸡,不会跟我说,杀人狂魔还会去菜市给自己买鸡吃吧,更不要说是他自己会养鸡。
汗,那个也太太明显了。
5.6.7.8.....就不一一点出了,反正一直都在提示是恶作剧,并没有真正的boss,不是boss杀的,就只能是女主角被逼疯了杀了。
所以经常看恐怖片的会早早就猜到了结局,没有新颖,也不恐怖。
拍的不算烂片,只是没新鲜感。
基于最后恶作剧的目的,是帮女主角学会爱惜生命这点给个鼓励奖,还是勉强好评吧。
不知所云,且看得头晕。。。
其实还是挺不错的
剧情紧凑,扣人心弦!就喜欢跟女主这样又勇又机智的人一起玩密室逃脱了!
黑不溜秋的看都看不清楚,黑暗侵袭比这好多了。
小伙伴们死的好惨。结尾有点圆不上了。
我相信世界是什么样的,它就是什么样的。
拍了个什么玩意??一团乱麻。而且玩游戏都没这么晃。事情都讲不清楚就别tm隐喻来隐喻去了。
6.0没有图片那么好看
午饭吃得少,没被摄影晃吐,但恶心感还是有的。
我喜欢称这种叙事方式叫自娱自乐,编剧先自己设计一套游戏的规则和玩法,然后构建一个故事,以这套玩法展开。很喜欢“上行,下效”的设置,一直往下必有出路,这也是这个故事一个软肋,让叙事流畅的一路到底,不过也有不少聪明的想法,一直憋在幽暗的地下,氛围营造做的着实不错。★★★
墓穴探秘…太迷散!
被谷阿莫吐槽的...
无聊
颠倒即是梦想。
恐怖片最吓人的还是突然跳出的人脸
似乎每部惊悚片都践行者“no zuo no die”的指导思想,无可厚非。本片的设定总是让我想起了《盗墓笔记——秦岭古树》那一章的设定:所见即所想。谢天谢地,最可怕的终究不是人心,免了俗。恐怖效果一般,后面略有血腥。
想法不错,地点更好,原路返回梗堪称全片亮点(这句话不是剧透)。女主性格太要命了我真的好想揍她。
别把我想去的国家拍得那么恐怖!
三星半,挺好的,故事不错,氛围也挺好的。女主不算作死,本来就回不了头了,只能继续走了啊,不然等死咩?
硬要伪记录过于傻屌,完全不懂意义何在。而且都伪记录了还非要做作的对话正反打更是雷爆。题材还不错,导演拖题材后腿。论到恐怖要素,前面黑人小哥卡在岩缝里进退不得的幽闭感反倒比后面的土味跳吓要可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