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讲述了女主和她的战友搜爆犬瑞克斯的故事,故事情节其实挺简单,就是女主成为特种女兵后与狗狗接触,走出心中困境,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人与狗从陌生警惕到熟悉依赖的过程,克斯作为一只战犬,与女主从互怼到相互信认,本片中在战争那一段,超强的警觉性,准确的扫雷,负伤依然坚持完成任务,互相信任等一系列描写都很棒!
女主退役后为了狗狗能安享晚年,一次又一次的申请领养,一人一狗之间的真挚情感,很让人感动。
总的来说还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如果在角色比重上再重点倾向些,对瑞克斯多些细节刻画就更好了,不过美国去年就上映了,国内比美国居然晚了一年。
一个长期处于失落的女孩,参军找回了部分自信,而和军犬合作的愿望让她重获新生,为成为训犬战士取得优秀体训生,和瑞克斯的亲密合作让她焕然一新,成为战场上的勇士,瑞克斯是有相当高情商的,它体会到女兵对它的爱并报之以充分的信任,经由战斗考验,受过伤的女兵选择退役,瑞克斯却还要上阿富汗前线,回到家后的女兵有几年的退缩期,当她知道瑞克斯即将退役并患重病还挂着“不宜收养”的时候,她想尽办法,找参议员,网上请愿等等,终于得到收养它的机会,而她的人生就此走出低谷,找到喜爱的职业“兽医”,训练师,很有爱的故事,爱是无条件的付出并会因此而得到滋养,动物或大自然是人类的好导师。
后半段让我看哭了,付出真心和相依为命的感情可以发生在任何关系,狗扑出去救女兵,而爱不仅是对未来的希望还有对过往的感恩和对衰弱期的陪伴,人生之中,对后者更难得,就如我们对孩子的付出和对老人的付出,往往后者更难得。
瑞克斯没有被部队执行安乐死是它的幸运,愿更多的人,物,哪怕是一朵花都能颐养天年。
一昨天看了《军犬瑞克斯》,还好有个好结局,军犬获准退役了,并且由丽伟收养,安然度过晚年。
军犬是特殊的,他们接受了防爆训练,对于枪声、炸弹很敏感,他们是战士,但是不一定适合生活在和平世界里。
在军方拒绝丽伟收养军犬的时候,我内心不解,和主人公一样愤怒。
耐心地看下去,不一会儿,长官出场,告诉她一个故事:军犬不是宠物,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他曾经饲养一条军犬,在街上碰到拿着玩具枪的小孩,猛扑上去把孩子咬死了,他永远忘不了孩子母亲的表情。
社会是一个系统,我们都要遵守其中的规则。
所以,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得出,军犬收养这件事被卡的很严。
影片中频繁出现一个兽医,对于军犬瑞克斯总是不太满意,觉得它的脾气很暴躁,不适合与人类相处,于是,留下了不适宜收养的档案报告,这也成为收养的一大障碍。
这时,我开始反过来思考丽伟的坚持,是否有意义了。
如果军犬真的不适合当宠物,那怎么办呢?
退役之后,军犬也老了,无法收养的话,也不会有人供养没有任何作用的狗,所以最后都只得安乐死。
安乐死的话,特别残酷,如果军犬有感情,它究竟作何感想?
影射到人的身上,退伍的老兵也是穷困潦倒,即使光荣的负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人性对待。
但是人不会被安乐死,动物收容所很多是处决现场,动物无法选择。
二影片的主人公丽伟,本身是一个问题青年,无法在家庭中得到应有的关注。
她唯一的好朋友去世之后,万念俱灰中,她选择了当兵,去伊朗服役七个月。
本来,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坏小孩的逃亡之旅,她经历了各种不适应,最后却因为碰到军犬瑞克斯,她下决心要当一个优秀的训犬员。
瑞克斯嗅觉非常灵敏,在丽伟接手之前,是一条公认的脾气巨暴躁的军犬。
同时,它非常优秀,能够很快发现炸弹物。
在战场上,丽伟逐渐与瑞克斯建立了默契,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在家里,丽伟过得很颓废,也不想跟母亲建立亲密关系。
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店员的工作,却因为无法与人很好的交流,不得不辞职。
但是,她内心有一股力量,亟待爆发。
在战场上,她的任务是带领军犬搜寻炸弹、枪支,阻断反叛军的阴谋。
这样做很危险,尤其是他们必须深入一线,不仅是在空旷的公路边,还有民居内,都是危险丛生的地方。
丽伟和瑞克斯总是走在前头,因为他们必须找到埋在地下的炸弹,或者藏在房间内部的枪支。
有一个镜头触目惊心,瑞克斯沿着公路,发现了绑在桥柱背后的炸弹,如果车辆驶过,触发到线头,一车人就会被炸死。
三通过军犬的工作,我们也能够从镜头中,逐步感受伊拉克战场的惊险。
当然,这是单方面的,是从美军视角拍摄的电影,充满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息。
看到一半,会有点肉麻。
普通人只能从电视上看到伊拉克战争的情况,听着政客们胡言乱语,自己再发表一番言论,如果到了现场,估计就不会说这种大话了。
从镜头上,我看到了令人避之不及的战场,正是当地人祖辈居住的家园。
孩子们在空地上踢球,商人们开着破车,去另一个城市谈生意,还有男人们会穿着西装走在街上,表面上动荡不安,大家还是选择了继续生活。
我内心会打一个问号:还能继续谈生意吗?
答案是有的,商人是趋利的。
一边战火纷飞,美军装备齐全躲在装甲车里,四处搜查;另一边,是平常人家做出的抉择,如果加入叛军,就可能死去,或者说,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
那一刻,我是挺同情所谓叛军的,他们和美军比起来,也许只是一腔热血罢了。
即使不是电影的服装设计师,也能分辨出哪拨人是美军,哪拨人是叛军。
后者穿着旧衣服,不戴头盔、不穿防弹衣,根本没有什么人身安全可言。
这实力悬殊,有什么可打的,大部分的叛军青年只是人肉炸弹罢了。
写在最后电影是形象化的,我的思绪纷飞,一会想到这,一会想到那。
战场的镜头也只是占了一半,最后主人公得到了紫心勋章,光荣退役了。
无疑,她是很幸运的,经历了一年的心理治疗,她重新步入了正常人的生活。
收养军犬瑞克斯的想法,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多次申请无果之后,她鼓动全国人民声援她的收养请求。
舆论的力量巨大,最后,她得偿所愿,成功收养了瑞克斯。
我想,能够让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主人公本身也是很有力量的存在,果不其然。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讲军犬,也讲伊拉克战争背后的人性故事。
与军犬建立了感情,这是人之常情,共同经历了生死的战友,怎能忘怀?
网友1——上午刚一个人在非常牛的电影院看完,情节比较平铺直叙,叙事简洁流畅,但仍不妨碍人犬情结的感人,准确说应该是战友情。
本片并没有给狗狗多少大特写镜头,也不像某些电影把狗狗写得过于人性化、情感化,而是比较真实地展现了战犬的日常训练、作为防暴犬的战地实写,还蛮喜欢这种记实录的叙事风格的。
女主参军的意图很简单,逃离倍受创伤的生活,情感转移吧。
之后女主在残酷寂寞的训练生活中,在命悬一线的战地前沿,和瑞克斯(狗狗名)并肩作战,渐渐建立了情感,学会了相处和爱。
爸爸对女儿说的那段话,应该是本剧的中心点,也是泪点,我毫无意外地被击中了。
最后,被励志到一点:完整地投入到你所爱的事物中去,努力而热烈的活着…… 网友2——好看,虽然少了大片的气势磅礴,惊心动魄,但是影片里人与动物的不离不弃,更能温暖人心,可能是岁数大了,现在更喜欢这种温馨得片子,之前很多关于动物的电影都是描述的动物们为了我们所做的,这部电影说的确实人为动物所做的努力,与坚持,很有人情味,我想所有看过的朋友们都会喜欢的。
网友3——这个片子描述了两种生活方式。
刚开始出场的时候女主角梅根·利维就是混混沌沌的度日,但是她想逃离这种没有生气的生活,才决定参军。
参军之后直到她想成为训犬员才开始了不停息的体能和打靶训练。
虽然是两种生活方式,但是利维并没有从心底想要过自律的生活。
瑞克斯更像是她的救赎。
我觉得一个人就算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但是经历过了一段高强度的军队生活,也应该是自律的弥漫在日后的生活。
其实这个片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就是军犬在战场的作用,以及退役后的处理。
如果没有军犬的嗅觉的话,死伤会很多优秀的战士。
平淡的故事叙述方式,没有高潮迭起的感觉,战犬瑞克斯和女主梅根之间的相处描写得也不多,感觉瑞克斯不是那么容易被收服的战犬,但在剧情莫名其妙的推动下,瑞克斯开始认可梅根,感觉有点突兀。
但不可否认的,梅根确实愿意跟瑞克斯进行沟通、陪伴。
进入战场后,因为瑞克斯和梅根的出色表现,战场上对方人员开始了针对性的攻击,利用排查炸弹,用遥控炸弹把瑞克斯和梅根给炸飞了。
但受了伤的梅根和瑞克斯坚持带伤进行排查,最后再次出色完成任务。
任务完成后,因为受伤,梅根被送回后方进行治疗,而瑞克斯继续留在战场进行排查工作。
后来在梅根回家休养,并进行战后恢复,在心理辅导的期间,聊到瑞克斯,梅根甚至哽咽哭泣,这段我觉得还蛮催泪的。
在梅根进行战后恢复期间多次联系部队,要求对瑞克斯进行领养,但因为瑞克斯在战场受过伤,精神处于高度紧张,容易不受控制。
所以瑞克斯并不适合领养,部队只好继续让瑞克斯继续留在战场,而不适合领养的结果,也意味着瑞克斯将在退役后进行安乐死。
梅根为了能领养瑞克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找政府官员,找路人签署联名书,找媒体……庆幸的是梅根成功了,最后成功领养瑞克斯,让瑞克斯可以真正的安享晚年。
我对这样的故事结局其实是满意的,狗狗是我们忠实的伙伴,这些训练过的战犬,对战场的排查工作,对灾难救援工作……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英雄,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容易受到惊吓,就放弃他们的生命,若是担心他们不受控制伤人,牵引绳了解一下,笼子了解一下,口罩了解一下,总会有解决的方法,请不要擅自决定他们的生死,我们应该善待他们。
战犬瑞克斯 (2017)6.82017 / 美国 / 剧情 传记 战争 / 加芙列拉·考珀斯维特 / 凯特·玛拉 汤姆·费尔顿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题材本身应该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感觉不尽如人意。
因为喜欢狗狗特意去看这部电影,但是从头至尾几乎没有让我感动到流泪。
我看其他关于狗的电影都是会被某一处打动心弦泪流满面的,这部电影起承转合太多太杂,重点片段又不突出,实在难以打动我。
但看在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份上,有一些难度,和我对主角人物有一点敬佩的私心,打三分好了。
文章属于红颜秀影原创,禁止抄袭!
红颜秀曾经为大家介绍过一部讲述流浪汉歌手和猫咪之间互相拯救互相依赖的感人电影《流浪猫鲍勃》。
在影片中鲍勃不仅帮助主人戒掉了毒瘾,在主人最落魄的时候陪伴他,甚至还帮助他交到了一位善良可爱的女朋友。
这是猫中极品啊!
一位暖男一只黄胖子这样的组合令人大呼治愈,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也是关于动物的,和《流浪猫鲍勃》里治愈系的组合相似,
这部电影则是彪悍的德国牧羊犬+海军陆战队女汉子的故事,别样的帅气炫酷,又有着细腻的女性情感,《战犬瑞克斯》
《战犬瑞克斯》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高,欧美一年后才与国内上映,不过电影的女主角大家一定不陌生。
是大名鼎鼎神剧《纸牌屋》里用美色与智慧和总统大人弗兰克过招的小记者!
也是2016年因为《卡罗尔》被奥斯卡提名“最佳女配角”的鲁妮玛拉的亲姐姐凯特玛拉。
《战犬瑞克斯》在豆瓣的评分是7.2分,IMDB7.1分。
这是一部还不错的传记电影,因为有可爱的狗狗,所以整部电影并不枯燥。
《战犬瑞克斯》根据一位海军陆战队下士的真实经历改编!
故事讲述了梅根利维因为自己好朋友的意外身亡、和父母的相处不融洽,决定离开家庭告别自己沉闷颓废的生活,去军营里从头再来。
严纪守律的她与她的军犬一起在伊拉克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在梅根·利维的训练之下,起初略带敌意的雷克斯与她成为了坚定的战友,战场上两者相互依靠。
在一次行动中,梅根·利维和军犬雷克斯都不幸被炸伤。
梅根利维离开了战场被送回了家,雷克斯则继续在战场和军营里。
在双双结束战争使命后,梅根·利维意识到雷克斯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开始了领养雷克斯的尝试,可是军队里的条条框框和雷克斯暴躁易怒的性格一直阻拦着她……
虽然《战犬瑞克斯》和《流浪猫鲍勃》、《布里斯堡》、《丘奇先生》、《一条狗的使命》一样都是老美的治愈系煽情催泪电影,老美这类电影层出不穷小,玩不好就有陈词滥调之嫌,红颜秀已经很难被深深打动。
但《战犬瑞克斯》的好几个场面还是让红颜秀抑制不住想流泪。
其实《梅根利维》的叙事手法和故事推进都很普通,类似流水账似的直线发生。
人物的动机、故事的发展都完全符合逻辑也在观众们的预期之内,就连梅根利维最后成功领养狗狗都不会让我们感到惊喜,所以故事本身并不是很惊艳。
与绝大多数美式主旋律的叙事策略一致:迷失自我试图找寻自己的妹子、乖巧治愈的狗狗、拯救世界的美国大兵、还有美国人民热爱的棒球。
影片的着重点在主角战后创伤的恢复,这也就体现了女性导演对情感的处理有先天的优势:细腻又不做作,深情却不歇斯底里。
女主角卡特玛拉的演技深邃也不夸张,在她一次又一次心烦气躁的给军队里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能领养雷克斯、对着母亲送给她的小狗大声吼道:“你以为它可以取代雷克斯吗”,包括她每一次哀伤的垂目或者怅然若失的眺望远方都刻画出了一个失去了因为在战场上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狗狗而失魂落魄的女性形象。
在这类人与动物的故事为重点的电影中,动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主角,雷克斯虽然戏份不多,但它和同类型电影《一条狗的使命》、《流浪猫鲍勃》中灵气满满的动物一样,奉献了极为精彩的表现。
在战场中,雷克斯跳起来咬着一位军人的背包救他的样子令人心疼。
女性导演虽然对于感情戏的处理有着先天优势,但是对于战争场面的刻画就有明显的不足。
在阿富汗,梅根利维和雷克斯一起搜查军民的住所、缴获武器的场景和经历明明可以刻画的险象环生、危险重重,(实际情况应该也是如此,毕竟排查炸弹这个工作是充满了难以预料的危险的)然而导演对这些场面却一笔带过,没什么说服力,也没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挺大的遗憾。
看惯了温水煮青蛙似的温暖治愈的人与动物之间温情、互相理解式的电影,偶尔在其中加上一些激烈的战争场面,不仅会使视觉、节奏感上更吸引人,也会使影片温吞的氛围更有冲击力,更加吸引人。
女主角一直在强调“它是一个战争英雄”,实际上爆破的场面刻画的尤为不足也过于草率。
总的来说,《战犬瑞克斯》在各种大片为主的五月档,绝对是一部平淡温情,细腻温柔的传记类“清流”。
一个不被人理解,在生活中孤独挣扎的女生遇见了一只懂她、与她并肩作战的狗狗,雷克斯的出现不仅拯救了她的生命,也拯救了她的生活。
这个真实的故事本来就足够感人,但是这类电影的叙事方式却一直有些单一、剧情转折也不温不火,完全在观众们的预料之内。
或许在将来这类电影能够像《极盗车神》对于打打杀杀、砸钱砸特效的飙车类动作电影的突破、《银河护卫队》对于装酷、打来打去、配乐恢弘的超级英雄类型电影的突破,也对这类人与动物互相拯救的类型电影有突破的话,才能更加深刻的震撼我们的眼球和心灵!
- END -往期文章回顾爱死了《复仇者联盟3》,全英雄上线、点燃了全宇宙!
全美超模的“耻度”电影有三宝,女神、百合、古堡墙!
《看不见的客人》的导演,给这部国产片打了五星好评!
烂番茄“双100%”的末日美剧,豆瓣却只给了5分!
这是一部苍井优“耻度最大”的电影,十级人渣的故事!
如果你把电影作为丽芙的成长心路来看,它是部好电影,它的主角不是瑞克斯。
这是一部极好的女性电影,主演演绎的也很细腻真实,就是漂亮了一点,不过片尾彩蛋看见真女主本人也的确漂亮。
人在陷入颓废里的时候是无力自拔的,这个女孩是幸运的。
生活带给她的狗屎比战争更可怕,如果她没有去部队,她可能永远地被生活打败颓废下去。
对最好的朋友死亡的自责,证明女孩的心灵是诚实善良的,注定她会坦诚的对待与她共事的伙伴;也注定她会收获到坦诚的友谊。
所以,电影里没有很多笔墨写战争带给丽芙的阴影。
因为你看到她成长的家庭环境,抱怨唠叨,没有心灵沟通的亲情之爱...对于一个一直陷于自责的高中女生,就好像陷于垃圾之网的海里,虽然是和平环境的生活,竟然让她透不过气来。
军营环境和并肩共担互相保护职责的战友似乎更让人活得痛快:她认真优秀地工作获得战友们的尊敬,她温柔细腻地体会战犬的情绪,使得她与瑞克斯完全成为一体的好搭档。
瑞克斯在丽芙被车甩出去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跳车去寻,这段经历使得两条生命不再是人和狗,而是真正的共进退的战友:他们在此时签下了互相承诺的契约。
到后面丽芙对生活的对抗就有了基础,签下生死契约的人是不会甘心放弃她的战友的,她越颓废越证明她内心的爱极深,她爆发时力量也越大。
爱可以把人拖出颓废的泥潭。
而前面所述的丽芙和狗狗的故事,仿佛主角换个男生也是可以的。
而电影在塑造丽芙时,也写了她对待爱情的态度,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部女性电影。
每个女生在爱情来到的时候,记得不要丢失了自己:男朋友决定回伊战场数十周,这件事男朋友是通知丽芙,而不是提前和她商量的。
这件事描写的很真实,回战场这事,男生觉得和丽芙无关所以才没征询她的意见。
而丽芙觉得和她有关,应该问问她。
丽芙立刻就离开了,之后也没有回应男生的来电和信。
两个人相处,要互相尊重,在生活中要分辨清楚什么是原则不容易,如果这次你妥协,还会有下一次你被通知而不是协商的情况。
所以,女孩子们,要学习这点。
影片中,瑞克斯表演也可圈可点,很有灵气,推荐大家去看优秀的它工作的故事。
可能是自己对狗狗的热爱之情,更可能是对德牧的情有独钟,我对这部《战犬瑞克斯》真的喜爱得不得了。
由于我的醋意大发,曾经在心里无数次怪罪于导演给狗狗的戏份还不够 。
当然,这也是情急之下之不成熟观点。
应该说是导演可以细腻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从女主惧怕和不屑开始,慢慢切入到对瑞克斯的珍惜和爱护,再到对它的难舍难离,这份 情谊美得让人窒息。
可惜的是电影故事情节还是略显简单了一些,瑞克斯和女主一起就那么少去执行任务,让盼望着瑞克斯可以多点表现它的神勇的我有点失落。
虽说如此,理智 的我还是得赞扬一下导演的独到用心,重点描绘了伊拉克战场的战斗场面,让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女主和瑞克斯那种超越生死的战友情谊,大为感动。
再次提醒世人,狗狗真是人 类的好朋友!
看完电影,还是有点心塞。
由于狗狗的特殊本领让人类充分利用起来去打仗,去保护更多的人类,但一但他们退役并被判定为不适合领养,就会被判处安乐死,没有 得到像退役军人一般优厚的待遇。
还有,饲养员和战犬朝夕相对,产生了感情后若由于饲养员的退役,狗狗会失落并厌食,要经历一个很漫长和痛苦的过程才能适应过来。
这些对 狗狗总是不好的。
这个电影是我想在电影院看的,因为没人一起看慢慢的就等到了电影下线,可以在网上看到。
我看过很多关于人和狗的电影,每次都会被感动。
看的越多,越有点害怕看这类题材。
因为我也有一只狗,它也算是中老年了,牙齿就一颗,眼神也不在灵力,总是睡眼朦胧。
每次看到电影就会想到它。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有创伤的女孩(一方面来自家庭,一方面来自曾经的好朋友去世无法逃脱内心的自责)为了逃脱现实生活,她靠自己努去海军陆战队受训,一次被罚去狗房打扫卫生,心里突然有了目标,成为美军导犬员。
她的战犬叫瑞克斯,连自己的训犬师都咬,很狼性的一只,没有想到因为有人负伤她成为了它的训犬师,共赴战场,去闻炸弹,嗅地雷,解救更多人的生命,排除危险。
这期间他们负伤了,但是仍旧坚持,狗狗对主人不离不弃,主人也经常把他拉到自己房里,甚至一起在床上睡觉,陪它一起说话,完成任务叫他good boy每次都鼓励他。
受伤后她决定离开部队,狗狗也应该退役了,可以领养它。
可是,检查的医生坚持写狗狗有攻击性,不适合领养。
于是狗狗继续奔赴战场。
她就不停的找它,一只靠自己的努力去集合签名,社会媒体去发声,终于她的行为换来了人们的理解和尊重,狗狗不用从阿富汗回来后被安乐死了,虽然伤痕累累的归来,但是看到主人,心满意足的彼此相望。
终于狗狗可以过平静的人生,和她最爱的人在一起。
我最感动的画面是当狗狗在飞机上害怕的不停大叫,主人拿着被子罩上狗笼和它对话,让它安静。
当主人在战场上没有赶上车,已经先上车并脱离危险的狗狗想都没有想就下车拉着主人,让它清醒。
当狗狗被炸伤,满眼焦灼,看到主人想继续找到炸源,一举歼灭敌人,都没有犹豫,坚持着完成了最后的战斗。
当狗狗的主人和男人在床上亲热,自觉地下床回到狗默默的看着主人。
看完电影,我给我家狗狗洗澡,扣屁屁的粑粑,给它吹干。
虽然养宠物真的很麻烦,到处掉毛,洗澡,有时候有声音它就叫。
你吃东西它就总是过来总是吃地上的,不吃碗里的。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它。
已经七八岁了,希望你永远不老。
德国牧羊犬 人间天使 人类最好的朋友
毫无电影感可言的女性主义战争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倒退。拍了还不如不拍,看了还不如不看。题材分兜底两星。
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感的,但要说人与狗搭档之间的深厚感情,由于表演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令人信服,导演甚至不愿意煽情一下,因而也不怎么感动人。故事的讲述也存在硬伤,对小男孩说出狗狗名字,还以为是伏笔,结果什么都不是,女主妈妈每次出现的行为一次一个样,完全没有起承转合的过渡,显得很莫名。
太一般了……没有拍好无细节无波澜
剧情让人催泪,狗狗从车上跳下来救主人的桥段,算是整部剧的点睛之笔生活,也愿每个退役的军犬都会安享自己的后半生。
美版征兵宣传片,不过拍得还是蛮有趣味的,逻辑什么的就完全被无视了
如果把leavey and rex的bonding过程讲一讲会更好吧,但全程始终觉得很无力,没抓到点子上的感觉, all for what?
源于真实事实给一星,给狗一星。整个电影什么都想说,找自己、与狗之间的感情、战争、爱情、亲情…一个都没讲好。导演真的是太差了
有些拖沓。不过美国梦真有
标准的好剧本,结构严谨,前期的铺垫也足够,战争场景也很紧张。中规中矩的好故事。就是前期铺垫占的比重大了点,后期的高潮没能升上去有点可惜,虽然最后确实是个大场面,但是人多也不一定能打动人。故事仍然是好故事看完好想养德国牧羊犬。
标准的美式战争反思骗。
性情转变的有点突兀,感觉情节上有缺失
流水账 failure
可以给3.5星。人和动物的感情至深挺感人。
狗狗不错。电影不错。
军国主义+煽情烂片
没什么复杂剧情,一人一狗一父一母一班长一男友,一部视频流水帐,而已。价值在于一个人的成长,从无意义到有意义,从等待到努力,从堕落到成功,重要的是建立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懈努力。顺便看到伊拉克战场的紧张感,以及军犬在战场上的使命,其实就数分钟而已,抱歉,剧透了。本片的另一个价值在于爱与情感,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男女的沟通,但是,这些沟通都被人与狗的心心相印打败了,难道没有感悟到什么吗?一个只会说汪汪汪的狗,居然征服了一个不相信父母朋友长官之爱的女子,然后,她们相互征服,我反思当你与另一个人没有建立好关系,是不是因为你说得太多了?
哭惨了~狗狗简直就是天使~
很意外的找到了这样一部电影,惊喜中透漏着温情,虽然电影表达的深层次含义是人不如狗,但是最后的剧情设计真是催泪。以及狗狗从车上跳下来救主人的桥段,整部局的点睛之笔。
讨巧,却陈词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