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有关注到作品,是冲着道哥去的。
当在现场欣赏完这部影片后,感触颇深。
AI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目前还没用完善全面,那如果当AI 和我们一样有了自己的思维,你走在路上分不清人与AI 的差别时,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在现下生活中甚至于未来,我们和AI 之间的关系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这些都是在看影片的时候可以看到的问题。
制作人做出了自己的想法,拍摄导演拍出了剧本,主演们演出了他们的理解,而我们终会看到我们所想看到的。
祝《来自你的瓦伦汀》金马影展首映成功💕️
《来自你的瓦伦汀》国内首映会&见面会
会后大合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智能科技的依赖也越来越大。
也因此,“科技改变生活”不再是一句空话,而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验证。
按理说,科技改变生活,让大众的生活越来越好,是一件大好事,但由于一些不可控人为因素的干预和介入,“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愿景正在变成“科技控制生活”甚至“科技控制情感心理”的可怕噩梦,就好像科幻短片《程序恋人》所讲述的那样。
而这控制的背后,则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作,它,就是人性的黑洞与人心的欲望。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类与科技原本和谐共生的关系也变得越发微妙,从“科技改变生活”到“科技控制生活”,甚至质变到“科技毁灭生活”,未来世界的发展,人类智能的进步,美好之中也见阴霾。
以人类科技不断发展并引发人性危机、人伦悲剧的科幻电影在好莱坞并不少见,但在国内却仍是空白一片。
欣慰的是,《程序恋人》在这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让人看到了国产影视作品在这方面的努力与践行。
重要的是,《程序恋人》在剧情、人物、世界观的设定上,融入了独具特色的东方人文情怀与元素,从而让该短片更有代入感与存在感。
由李诗翔担任总制片,连奕琦执导,明道、叶青、莎拉·伯格、马赛罗·欧根主演,徐开骋特别主演的《程序恋人》,已经于9月29日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
该片讲述的是在未来世界中,自然人与智能人的生活日常以及情感纠纷。
该片的核心就是创造了智能人的自然人,对智能人产生了满满的敌意、深深的醋劲。
那么,是什么让自然人对自己所创造的智能人有如此之大的敌意呢?
是人心的堕落?
欲望的黑洞?
虽然导演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从影片给出的各种蛛丝马迹中,观众不难明白其中的因由。
关键是,由此引发的社会隐忧与人性思考,之于当下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直以来,科技对生活的影响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当生活被过度影响后,人类所产生的焦虑与忧思,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动因之一。
这样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在未来世界中,也会如《程序恋人》所呈现的那样尖锐且锋利。
还有就是那些尖端科技的拥有者,或个人或团体,为了一己私欲,常常做出一些有违人性常伦的事情来。
他们往往以科技造福人类为借口,实施着只为满足自我欲望的研发或创新,一旦利不合己,就会让自己乃至整个人类拖入失控的边缘。
这就好像《程序恋人》中的男主角,既是程序的研发者,又是规则的制定者,同时还是实施者、控制者。
当一切的发展都有违他的私心私想时,他残酷、纠结的真实一面也就呈现了出来。
面对这样的智能科技以及他的拥有者,我们究竟该如何取舍?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迅猛发展的科技对自我世界的影响呢?
我想,看过《程序恋人》后,不同的观众或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程序恋人》虽然是一部短片,整个时长也不到半个小时,但其故事却讲的非常通透,主题、立意也颇为深刻,让人看的意犹未尽。
而且,影片并没有因为短而小就敷衍了视觉方面的效果,制作是颇为走心的。
作为一部短小精悍的软科幻,《程序恋人》没有大堆大堆的视觉奇观,但对未来世界的织造,对AI世界的营设,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都诚意满满。
当然,如果该片能扩容至100分钟时长,再加入一些更多的科幻元素、再丰满一下故事情节,在影院大银幕上放映,也是极具爆款潜力的。
作为影片男主角,明道的表演可圈可点。
霸道总裁的气场,陷入纠结后的复杂内心世界,都呈现的很有层次感、渐进性。
女主角叶青与明道配一脸,两人不仅颜值相当,演技也相互匹配,对戏的结果自然是精彩的。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如火如荼,光是“开门关门”就折腾了好几回。
但我们似乎都忘了,大开大合的大制作大片,并不是科幻电影的唯一出路。
所谓概念先行,主题深刻,这部《程序恋人》就是如此。
这是一部短片,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部电影汇聚了明道、叶青等明星阵容,导演则是《破局》的连奕琦,可见这部作品的体量之大,但本片并不是观众想象的那种硬核科幻,而是一部软科幻。
而软科幻就是将畅想中可能的未来/过去科技为背景,重点关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这些电影基本上不会把CG作为主流,其中有未来人性预言如《1984》,也有科技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如《永无止境》。
更有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对人类发展史进行设定颠覆的电影,场景几乎只有一个,几个男人面对面扯皮,就扯出一部神科幻。
可见,科幻电影,并非只有大特效和大爆炸,关键在于故事性和主题。
用句大白话来说,几个人扛几袋面凑几天馒头钱就能拍一部科幻电影。
《程序恋人》也是这样滴,故事选取了科幻电影中最为常见的“人工智能”的题材,将一个后现代的人机之恋故事,变成了一个寓言式的成人暗黑童话。
《程序恋人》的故事很简单,人类在未来发展出了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被称为智能人,甚至连人类本身都被限定了级别。
智能人但不被人类社会接受,而且被禁止进入上层社会社区。
叶青饰演的女主角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达到了等级8,可以进入上流社区,她在明道的邀请下,为了一点点虚荣和好胜,去定做了一个智能人男友,出席酒会。
这种在科幻电影中是属于典型的“no zuo no die”的行为,而且故事模式似乎很熟悉,很多人想到了《她》的人机恋或者《机械姬》中的机器寓言,其实上这个的概念很早就有,比如《银翼杀手》。
智能人禁止进入社区,但女主角却铤而走险,而且电影中有个设定很有趣,就是你定制了智能人男友之后,为了达到理想的恋爱目的,主人需要服下药品,忘掉自己曾经订购的行为。
可见,电影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完全混淆了真假的世界,甚至连主角都不知道对方是否是智能人,只有上帝视角的观众,默默地审视这一切。
就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道理一样,与真人别无二致的智能机器人,本片并不具备恐惧元素,但电影中以明道为主的角色行为,也产生不了人类与机器人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逐渐从人机对立,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就是情感。
因为在很多同类电影中,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总动员》甚至早期的《霹雳五号》,机器人的单纯令人类汗颜。
我们以自我的完美形象创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但具有真人的外表,还有拥有人类不具备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心灵”。
科幻作家和编剧们按照完美的形象塑造了机器人的形象,他们拥有人类的一切特质,但很少具有人类的缺点。
电影的片名,《程序恋人》中的“恋人”是一个双关语。
可以是那个众所周知的“恋人”,也可以是个动宾短语,即“恋上一个人”。
可惜就连电影中的角色,也无法知道自己所恋的对方,是人类还是机器人。
在这个亦幻亦真的世界,“机器人三大定律”成为电影的决定因素。
在电影中这个二人世界充满浮华,非常有仪式感。
但这样浮华的表面,奢华的人类生活,就像带着面具,淡化着四周的冷漠。
外表的冰冷,却有温暖的内心。
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对比,转化成为莫大的讽刺。
电影的结尾一次顺理成章的反转,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有些时候,机器人要比某些人更懂得什么是“情感”。
电影的主创却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我们都懂的道理。
科技次时代,冷漠的人际关系,冷漠的世界,所有人依靠虚假来麻痹自己,情感元素的缺失,一切都那么冷冰冰,而机器人的出现,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时代下的悲剧,好似中国版的《黑镜》。
作为一部讲述人类与人工智能关系的科幻短片,《程序恋人》虽然只有20分钟,但是却短小精悍,有着完整的故事结构和世界观设定,故事里面涉及到了科技、人性、权力、爱情等主题,算是一部完成度还不错的科幻作品。
影片的世界观设定很有意思,故事发生在2036年的未来世界,人类与智能人并存,但是人类却反对智能人,明道饰演的Ming就不准智能人入住纽伦堡社区。
影片一开头就展示了人类与智能人水火不容的紧张关系,数位智能人遭受到攻击,攻击者在依法处理罚金之后无罪释放,而受害的智能人则被回收处理。
以往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片,大多探讨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反过来对人类的威胁,比如科幻片经典《2001太空漫游》中的机器人“哈尔”9000已经具有了自我意识,可以自己做出判断,对人类造成致命威胁;《黑客帝国》系列中,“母体”已经彻底征服人类,并且即将取代人类文明,在这些科幻片中,人工智能被看作是人类的梦魇,人类呈现出对于科技进步的恐惧。
然而,在《程序恋人》中,导演并没有将镜头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造成的威胁,相反,智能人在片中是以弱者形象呈现,他们可以任意被人类毁灭,不受尊重,人性的虚伪、肮脏被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片中,不仅人类对于智能人是排斥的,就连人类自己也都划分了不同等级,只有社会评价达到8分以上的优秀人类才可以成为纽伦堡社区的居民。
这种等级的划分便滋生了权力,产生了不公平,也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冰冷的等级关系。
整部影片的室内场景设计大都以白色或者蓝色等冷色调为主,呈现出一种冰冷的氛围,这也正契合片中人类的社会关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已经与正常人类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对于情感的建立也选择更为简单便捷的方式,不用走心,只要花一点点钱,就可以订购智能人回来,当我们的完美朋友、家人、情人,这种依靠定制的情感关系本身就预示着人类生活的冰冷、空虚。
整部影片中唯一一处暖色调,就是女主角chole与男友之间的亲密互动,还有着人类之间的正常情感交流。
科技越进步,人类之间的关系就越冰冷,沟通越少。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抱着手机,即使同在一个饭桌上,也是机不离手,将近在咫尺的距离拉远。
片中chole利用大数据定制了一个完美男友,那如果回到现实,人类会不会跟一个近乎完美的智能人来一段美好的爱情,相信每个观众都可能会有不同答案,这个是这部影片带给观众的思考。
在此之前,科幻片这一类型一直是华语电影的短板,处于缺席地位。
2019年,华语电影才拍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流浪地球》。
有了第一部的经验积累,未来华语片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幻片会出现来丰富这一题材。
而《程序恋人》虽然只是一部短片,但无论是科幻设定还是故事的讲述都相对完整,是对科幻题材的一个勇敢尝试,特别是结尾的剧情反转,让观众意想不到,很具有讽刺意味,也让这部科幻短片更具有深度。
20181110杭州《来自你的瓦伦汀》主创见面会短短20分钟试映短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而又深思的问题之余,还十分让人期待看到正片,而留下了开放性伏笔。
试映后,主演:明道、马塞罗·欧根;制片:李诗翔。
共同和同学粉丝讨论答疑。
并且介绍了他们各自对影片和角色不同的看法。
还有对于高速发展后未来的AI完美情人看法。
期待正片上映!!!!
人类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在2017年1月阿西洛马会议上,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行业领袖也讨论并制定出23条原则。
其中安全性、人类价值观,以及风险等问题都在这23条原则之列。
《程序恋人》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关注未来爱情,通过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情感表达,触动到了观众最柔软的内心。
原来,真正的爱情,是一种长久的陪伴,至于对方是人还是人工智能,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所坚守的道德底线,为了爱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守护这份爱。
未来爱情,可以私人定制,大数据可以准确按照个人需求定制恋爱对象。
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但从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就可以发现,这是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科技带给我们的最温暖回报。
这种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甚至包括整个恋爱经历,都可以设定重重惊喜,让人既能享受到爱情带来的愉悦,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满足个人的最大需求。
《程序恋人》为了表现这样一种美好,通过定制和遗忘,来戏剧性地处理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的惊喜,丰富了整个故事,也让画面显得精致而又令人浮想联翩。
同样,这种逻辑缜密的剧情设计,调足了观众的味道,通过定制和遗忘,让爱情变得美好而又纯粹。
人工智能的无所不能,让我们的未来生活充满了科技感,也更有幸福感,而这,也是《程序恋人》所要表达的理念。
人工智能的运用,一直备受争议,到底是合理运用,还是充满隔阂,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即便是人工智能走进我们的感情生活,依旧会带来许多积极的且正面的意义。
而没有原则性的研究,势必也将会给人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消极意义。
影片关注到了这一点,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挑战人类所制定的入城准则,同样也通过这样一场恋爱,让人看到人类的自私,人工智能的底线。
《程序恋人》既有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期待,同样也提出了一个更加充满人情味的反思,是无限放大还是遵循原则,这是一个值得人类思考的问题。
而看似没有感情的人工智能,远远超越了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人类情感,这样一场感情戏的出乎意料,也给观众带来启迪。
连奕琦执导,国际智名班底的参与制作,是这部影片的质量保证。
画面的未来感十足,人物充满棱角的表演,也都为剧情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明道、叶青、莎拉·伯格、马赛罗·欧根等中外演员的混搭,都让这样一部爱情概念电影更加国际化。
科技是人类共享的,是没有国界的,爱情也一样。
《程序恋人》打造了一个穿越时空和国界的爱情概念,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大同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每个人置身其中,都在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愉悦和品质生活,同样又害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紧张而又充满节奏的氛围里,让人感受到未来爱情的美好与不足。
如果人工智能拥有了情感,那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而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其实也是要研究有准则,提前规避风险,不能被人工智能左右,还是要更好的运用,提高人类的幸福指数,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让我们的爱情是惊喜而非惊吓。
emmmmm第一次写影评,可能不好,请见谅,也有点透剧,谢谢。
今天早上,明道等一些主演来了我们杭电并且放映了此片,据说是国内首映,好开心。
制片方也是很精心,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舞会上,每个人耳朵上都带了类似于蓝牙无线耳机的东西,考虑到了未来世界是一个大融合的世界,因此可能会有不同肤色,语言的人聚居(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安杰洛请了外国演员马赛罗·欧根来演),耳机的功能除了翻译,还有“私人秘书”的考量,很是不错。
制片人说,根据他的职业思维,她觉得2019一定是一个科幻电影年,定会有一堆科幻电影冒芽,可是,又怕第一批播放的科幻电影效果不太好,会令人对科幻电影失去兴趣,从而破坏国内科幻电影的成长,因此为了整个行业,她决定自己先来做这个尝试。
所以先拍了短片。
从全片的拍摄来看,灯光,摄影的效果很好,据说,摄影师请了是拍过《黑镜》的,还请了《碟中谍6》的摄影师来做指导。
一开始,看宣传短片以为类似于好莱坞会有一些 营救、战斗 等动作片风格,看了正片后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全剧虽然简短,但是内容却丰富,正如明道先生所说,人们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他人甚至一个虚拟的物体上,因此才会有完美恋人的出现和火热。
因此,本片的内涵,与其说是对人工智能的思考,还不如说是对人性本质的思辨。
影片最精彩,莫过于他的结尾了,安杰洛究竟是不是AI,还有就是MING的老婆为什么是AI。
明道说,制片方倾向于安杰洛是人类,MING有可能很小的时候吃了遗忘胶囊,所以并不妨碍他后来不支持AI获得公民身份。
这是一个不错的解释,但是我认为,安杰洛可以是特制的AI,骗过了MING的AI老婆。
也可能,安杰洛是经过特训的人类,所以他可以射击如此厉害,他出现在MING的社区就是为了劝说MING支持AI......有很多解读,这就是留白的智慧,我觉得这个要留给大家自己解读才会更加有意思。
还有就是影片内关于评分制度,也是很现实。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比如蚂蚁会员的积分,钻石会员有机场专门休息室等。
MING的社区只可以评分8级以上进入,其实是夸大了现代社会的评分制度,虽然不太平等,但是很有思考意义。
不得不说,评分标准自古就有,这个电影只是将他形象化,扩大了而已,未来社会的评分可能不会如此过分,但是影片中的评分我觉得和现实社会中的信用评分不太相似,反而类似于能力+学历+消费能力的综合。
最后放一张明道的签名,
签名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如火如荼,光是“开门关门”就折腾了好几回。
但我们似乎都忘了,大开大合的大制作大片,并不是科幻电影的唯一出路。
所谓概念先行,主题,这部《程序恋人》就是如此。
这是一部短片,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部电影汇聚了明道、叶青等明星阵容,导演则是《破局》的连奕琦,可见这部作品的体量之大,但本片并不是观众想象的那种硬核科幻,而是一部软科幻。
而软科幻就是将畅想中可能的未来/过去科技为背景,重点关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这些电影基本上不会把CG作为主流,其中有未来人性预言如《1984》,也有科技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如《永无止境》。
更有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对人类发展史进行设定颠覆的电影,场景几乎只有一个,几个男人面对面扯皮,就扯出一部神科幻。
可见,科幻电影,并非只有大特效和大爆炸,关键在于故事性和主题。
用句大白话来说,几个人扛几袋面凑几天馒头钱就能拍一部科幻电影。
《程序恋人》也是这样滴,故事选取了科幻电影中最为常见的“人工智能”的题材,将一个后现代的人机之恋故事,变成了一个寓言式的成人暗黑童话。
《程序恋人》的故事很简单,人类在未来发展出了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被称为智能人,甚至连人类本身都被限定了级别。
智能人但不被人类社会接受,而且被禁止进入上层社会社区。
叶青饰演的女主角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达到了等级8,可以进入上流社区,她在明道的邀请下,为了一点点虚荣和好胜,去定做了一个智能人男友,出席酒会。
这种在科幻电影中是属于典型的“no zuo no die”的行为,而且故事模式似乎很熟悉,很多人想到了《她》的人机恋或者《机械姬》中的机器寓言,其实上这个的概念很早就有,比如《银翼杀手》。
智能人禁止进入社区,但女主角却铤而走险,而且电影中有个设定很有趣,就是你定制了智能人男友之后,为了达到理想的恋爱目的,主人需要服下药品,忘掉自己曾经订购的行为。
可见,电影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完全混淆了真假的世界,甚至连主角都不知道对方是否是智能人,只有上帝视角的观众,默默地审视这一切。
就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道理一样,与真人别无二致的智能机器人,本片并不具备恐惧元素,但电影中以明道为主的角色行为,也产生不了人类与机器人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逐渐从人机对立,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就是情感。
因为在很多同类电影中,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总动员》甚至早期的《霹雳五号》,机器人的单纯令人类汗颜。
我们以自我的完美形象创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但具有真人的外表,还有拥有人类不具备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心灵”。
科幻作家和编剧们按照完美的形象塑造了机器人的形象,他们拥有人类的一切特质,但很少具有人类的缺点。
电影的片名,《程序恋人》中的“恋人”是一个双关语。
可以是那个众所周知的“恋人”,也可以是个动宾短语,即“恋上一个人”。
可惜就连电影中的角色,也无法知道自己所恋的对方,是人类还是机器人。
在这个亦幻亦真的世界,“机器人三大定律”成为电影的决定因素。
在电影中这个二人世界充满浮华,非常有仪式感。
但这样浮华的表面,奢华的人类生活,就像带着面具,淡化着四周的冷漠。
外表的冰冷,却有温暖的内心。
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对比,转化成为莫大的讽刺。
电影的结尾一次顺理成章的反转,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有些时候,机器人要比某些人更懂得什么是“情感”。
电影的主创却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我们都懂的道理。
科技次时代,冷漠的人际关系,冷漠的世界,所有人依靠虚假来麻痹自己,情感元素的缺失,一切都那么冷冰冰,而机器人的出现,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时代下的悲剧,好似中国版的《黑镜》。
虽然只有20分钟的短片,但是真的很惊艳,题材新颖独特,让人看了还想看一遍,每个细节都很好,每个场景都很大片的感觉,明道还是那么帅!
最后的结局也让人意味深长,给人遐想的空间,我也很想知道,在电影里ming到底喜欢她太太那一类型的,还是叶青那一类型的!
对待叶青是怎样的一种行感情!
现在科技那么发达,在未来智能人越来越方便也不是不可能,不过20分钟真的不过瘾,强烈推荐大家去看!
作为一部讲述人类与人工智能关系的科幻短片,《程序恋人》虽然只有20分钟,但是却短小精悍,有着完整的故事结构和世界观设定,故事里面涉及到了科技、人性、权力、爱情等主题,算是一部完成度还不错的科幻作品。
影片的世界观设定很有意思,故事发生在2036年的未来世界,人类与智能人并存,但是人类却反对智能人,明道饰演的Ming就不准智能人入住纽伦堡社区。
影片一开头就展示了人类与智能人水火不容的紧张关系,数位智能人遭受到攻击,攻击者在依法处理罚金之后无罪释放,而受害的智能人则被回收处理。
以往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片,大多探讨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反过来对人类的威胁,比如科幻片经典《2001太空漫游》中的机器人“哈尔”9000已经具有了自我意识,可以自己做出判断,对人类造成致命威胁;《黑客帝国》系列中,“母体”已经彻底征服人类,并且即将取代人类文明,在这些科幻片中,人工智能被看作是人类的梦魇,人类呈现出对于科技进步的恐惧。
然而,在《程序恋人》中,导演并没有将镜头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造成的威胁,相反,智能人在片中是以弱者形象呈现,他们可以任意被人类毁灭,不受尊重,人性的虚伪、肮脏被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片中,不仅人类对于智能人是排斥的,就连人类自己也都划分了不同等级,只有社会评价达到8分以上的优秀人类才可以成为纽伦堡社区的居民。
这种等级的划分便滋生了权力,产生了不公平,也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冰冷的等级关系。
整部影片的室内场景设计大都以白色或者蓝色等冷色调为主,呈现出一种冰冷的氛围,这也正契合片中人类的社会关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已经与正常人类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对于情感的建立也选择更为简单便捷的方式,不用走心,只要花一点点钱,就可以订购智能人回来,当我们的完美朋友、家人、情人,这种依靠定制的情感关系本身就预示着人类生活的冰冷、空虚。
整部影片中唯一一处暖色调,就是女主角chole与男友之间的亲密互动,还有着人类之间的正常情感交流。
科技越进步,人类之间的关系就越冰冷,沟通越少。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抱着手机,即使同在一个饭桌上,也是机不离手,将近在咫尺的距离拉远。
片中chole利用大数据定制了一个完美男友,那如果回到现实,人类会不会跟一个近乎完美的智能人来一段美好的爱情,相信每个观众都可能会有不同答案,这个是这部影片带给观众的思考。
在此之前,科幻片这一类型一直是华语电影的短板,处于缺席地位。
2019年,华语电影才拍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流浪地球》。
有了第一部的经验积累,未来华语片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幻片会出现来丰富这一题材。
而《程序恋人》虽然只是一部短片,但无论是科幻设定还是故事的讲述都相对完整,是对科幻题材的一个勇敢尝试,特别是结尾的剧情反转,让观众意想不到,很具有讽刺意味,也让这部科幻短片更具有深度。
导演真的努力了,可是。。。。。能力不够啊。。。这个故事不是故事,特效也没有做到极致。。。算了算了,都不容易,两星以资鼓励。片子最致命的是,只有一个概念,导演肯定是先想到了结尾,然后就特别开心的写了这个故事。再多说一句,确实,摄影老他妈漂亮了,可是。。。。没有意义啊,光好看没啥实质性内容,没有画面外的东西,真的没意思
还可以吧
谢谢道哥百忙之中来到我们学校。本来是奔着道哥去的,但是看了该电影的短片,感触很深刻。以后AI发展起来,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会不会有智能人人权的声讨?我们会与他们相爱吗?我们不知道答案,但是我们能够畅想。如制片人李诗翔女士所言,2019年科幻电影必将席卷中国市场。而这部影片则快人一步,为我们展现了未来可能的模样。影片内容富有创意,不古板而且与现实相联系,相信在正式上映以后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共鸣。愿票房大卖。
故事是五部短片里我唯一能接受的。但是它的特效和调色等等的实在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我觉得人工智能也无法替代人类。因为人工智能是无法有七情六欲的。人真的是太复杂了,我不知道有谁能编一个痛苦,郁郁不得志,迷茫的感觉给你的机器人。毕竟人是有灵魂的。
三星。合格而已。男主老婆的身份,很早就可猜出。
7分吧 按短片来说还不错
很幸运可以看到首映,这部片子真的是一部良心制作的好作品,片子虽然短小但是精悍,制作团队充分的把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东西都通过短片传达了出来。短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出来是经过了精心打磨的,每一个完美的细节构成了整部短片,真的感谢工作团队的付出,给我们也提供了一个空间去讨论人工智能的未来,总而言之,想看的小可爱快去看吧!强推!!!!!!
剧作很老套,但是制作上还OK,不过就找不到一个能说流利英语的外国帅哥了吗?
黑鏡S4E1+銀翼殺手
只能说很现实,面对智能人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
很精彩的20分鐘~ 一部很值得我們思考的作品! 人類有了評分制後究竟是好是壞? 感覺是讓人為追求更好而多了鬥爭的慾望。。。我希望智能人只是為我們生活帶來更多方便,而不是取代~ 當一切都可訂製,世上就沒有獨一無二了~ Ming是一個很現實的角色,明道拿捏得很好👍
机器人就算拥有了人类众多的特点后,他们只能被称为一个新的种族,而不能称为人,除非人类在造它们时,限制掉机器人的优势,同时赋予它们“死亡、记忆缺陷、精力有限”等人类才拥有的“缺陷”属性。
AI恋人,20分钟短篇。没有想象中的甜宠俗套,故事发生在科技感十足的未来社区,原以为获得了完美爱人,但是最终却发现他是AI,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渴望完美爱情的自己。稍稍提出了是否应该赋予已经发展相当于人类的人工智能人权的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好不容易获得资格进入上流社会的女主硬是要打开订购网站选择AI伴侣花式作死(AI禁止入住上层社区,女主的举动被发现了会被除名),就算被邀请带男伴赴宴,大大方方说没有男朋友或者找一位男性朋友一同去不是也很好吗?哦,其实还是期待一场他拨开人群走向她的完美艳遇吧。
电影非常好看很惊艳,新的题材很棒,虽然短短20分钟但是剧情细节上面非常好,电影画面精美,堪称完美,看完还有点意犹未尽,希望能尽快上映能让更多的人能看到!!
非常好很好
金马奖参展作品,评分社区已经完全不新鲜了,最后cue阿莫西夫机器人三定律那段,也是太明显太容易被猜出来了
还是黑镜更胜一筹!期待Perfect lover可以成为现实,我一定会记得喝下那粒遗忘的药丸
我想人机恋~我认为这是手段。不是目的。终究我会借助它度过困难时光,当我修行成更好的我,最终的目标还是和真人恋爱。
感觉很有深度,是对未来的一种思考,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