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好像有一种信仰,胰脏被吃掉灵魂就会继续活在那个人心里......
剧情女主「撄良」,男主「春树」【撄良】以前的人肝脏不好的话就吃肝脏,胃不好的话就吃胃,似乎是,相信那样做的话就可以只好病症。
共病文库,自从知道了自己胰脏的疾病,我像日记一样带着它。
我的胰脏已经不行了,再过不久,我会死去。
【撄良】「共病文库」的事情希望你不要告诉大家。
【春树】不会说的,何况没有可以说的对象。
【撄良】你没有朋友吗?
我用剩下的时光,陪你一起玩吧。
【春树】不用了,你过你喜欢的生活就好。
「我以为我们两个不会再有交集,但第二个星期,不知为何她报名填补了图书馆委员的空位。
」【撄良】每一天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做了什么事之类的,并不能改变我今天的价值,我像这样子做普通的事情就很开心。
【撄良】是你叫我去过我自己所喜欢的生活的不是吗?
我想让你陪我。
·人类的力量真是厉害呢,虽然得了病,不过完全不影响生活。
·外国好像有一种信仰,胰脏被吃掉灵魂就会继续活在那个人心里哦。
·说起来,班里没有和你关系好的人吗?
我感觉对你的事情完全不了解。
「一两个还是的有的,但毕业之后又没有了」·【春树】不管正确还是错误都无所谓,不管喜欢还是讨厌都无所谓,对我来说哪边都行,所以我对别人没兴趣,于是别人也对我没兴趣。
【春树】干嘛,做这些多余的事?
【撄良】拼死做的话什么都做得到呢。
·【撄良】樱花在春天绽放的理由,你知道吗?
其实樱花凋零后,三个月后就会开始长新的花芽,等到来年天气变暖,然后才一口气盛开,樱花在等待绽放的时机呢,很美好不是吗?
【撄良】这种事,只能跟你说呢。
你的话,会是唯一一个,会同时给我真相与日常的人吧。
医生的话,一直只会告诉我真相,家人会对我的话全部反应过度,想维持日常都会很难,恭子「挚友」跟其他人也一定,知道了的话就会对我十分见外,但是只有你,即使知道了真相,也会跟我度过日常。
所以呢,跟你玩,很开心呢。
感悟:不见外「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就静静地陪着你,你可以尽情地做自己,表达自己,都是安全的」。
【撄良】要是觉得我的发言全都有意义的话可就大错特错啦,不要一个劲地当个书呆子,你要跟更多的人接触!
·【撄良】你觉得班上哪个女生最可爱?
【春树】真要说的话,我觉得那个女生挺漂亮的,那个数学特别厉害的女生。
「不记得名字,只记得一些特征,我也是一样呢。
」·【春树】你,小时候是怎么样的?
不知怎么的,想知道你这个人是怎么成长的。
「我也是老爱问这种问题,初中的记忆就很明显了」
【撄良】要是我说,说我其实特别害怕死去的话,你会怎么办?
【春树】「沉默」·【撄良挚友】将死的猫,会离开家。
·【春树】回到家度过了一如既往的几日后,我才猛然发现——我在等她联系我。
·【撄良】你想交女朋友吗?
【春树】不想找女朋友,也不觉得自己找得到,因为我连朋友都没有。
·【春树】果然像我这样的人就不该和别人产生联系,我一个人待着的话就没有人会受伤了。
比起我,你应该和他或者恭子那样真心对你的人在一起。
【撄良】不是的,不是什么偶然,我们都是自己选择走到了这里,不是偶然也不是命运。
——为了写共病文库,我选择了那本书,喜欢书的你出于兴趣拿起了它,然后你听从了我的请求。
你至今为止所做出的选择,我至今为止所作出的选择,我们至今为止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累计在一起,使我们相遇,所以我们现在才会在这里。
「——我也是那个,不懂得说“谢谢”的人呢。
」·【撄良】班上的人说了什么吗?
【春树】说你不去上课是因为我在跟踪你,真让人无奈。
【撄良】你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
是因为你不和大家好好交流,只要你和大家多说说话,大家也一定会明白你是个有趣的人。
「我也是这样的人呢,从来不爱跟别人多说话,只有那么几个人几个时刻才会说一堆的话。
——“懂的人不说他也懂,不懂的人怎么说都不会懂”」·【春树】对你来说,「活着」是什么?
【撄良】「活着」就是和某个人心灵相通,这种行为就是「活着」吧认可某人,喜欢上某人,变得讨厌某人,和某个人在一起会很开心,和某个人牵手,这就是「活着」 。
如果一个人待着,那就没有办法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与其他人的关系就是「活着」。
我的心在这里是因为有大家在,我的身体在这里是因为能和大家接触,所以,人活着才有意义,通过自己选择,才能像我们一样,在这里「活着」。
·【撄良】只是,想要多体会一下你给我的真实和日常。
【撄良】自己被这么重视,我觉得很幸福。
·【春树妈妈】头一次出现了能够认真看你的人,我很高兴。
·【春树】我感到了变化,向来对别人没有兴趣的我,不知何时被她改变了。
不,让她来说的话,是我自己选择了变化吧。
选择了去拿到被落下的共病文库,选择了接受她的邀请,然后,选择了与她并肩前行。
【春树】你真是不简单,是与我完全不同的人,其实肯定是我想变得像你一样,认可别人,被人认可,爱着别人,被人爱着,我想变成这样的人。
我要怎么做才能成为像你那样呢?
【撄良妈妈】这是撄良为你留下的东西,撄良告诉我的,她让我在她死去之后把这本日记交给某个人,唯一一个知道她病情,知道「共病文库」这个名字的人。
她还说那个人很胆小,所以可能不会来葬礼,但是一定会来取这本书。
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多亏了你,那孩子才···——从此以后,失去爱自己的人,也失去了我爱的人......·【撄良】他居然都不惊讶,真是意思的人。
他好像没什么朋友,应该会把这件事藏在心里吧。
其实之前就有点在意他,他一直在读书,好像在跟自己战斗一样。
只要和他在一起,我就能感到轻松一些。
我都不知道自己正如此地被他需要,我好开心,开心极了。
很久以前我就有些在意你了,因为我一直觉得我和你一定是完全相反的人,所以能和你成为朋友,真是太好了。
因为,我啊,心里一直在向往着你。
【撄良】你总是自己一个人,你没有通过与别人产生交集,而是通过注视自己形成了自己的魅力,我也想要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魅力。
所以那一天,你真正挂念起我的那一天,你对我说希望我活下去的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
我原本只是觉得自己和其他几十万的高中生一样,不过是自己的人生稍微短暂了一点而已,但是即便我是那么寻常,你能却将我看得十分重要,不需要朋友也不需要恋人的你,没有选择别人,而恰恰选择了我,17年,我说不定一直在等待你需要我的时刻,就像樱花等待春天到来。
我们一直注视着对方,不如说我,我才是为了与你相遇生活至今,只是为了与你相遇,我不断选择,生活至今。
谢谢。
——是你不会错了,我是为了遇见你,不断选择,生活至今。
【撄良挚友】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告诉我?
如果···如果早点告诉我,就能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我会放弃社团,不去学校「放弃一切」,能够和撄良在一起···【春树对撄良挚友说】对对不起,但是,就算是一点一 点也可以,希望你能原谅我。
然后,如果你能够原谅我,希望你将来和我···能够成为朋友。
【春树】选择要成为能够认可别人,能够深爱别人的人,你已经不在了,我会成长到能够自己前行的,那我们下见。
——去获得幸福吧!
影评这个影片是真实的,是作者的亲身体会,种种细节只有亲身经历过,并且有深深地感受何思考,才能说得出来吧,我有这种感觉。
不夸张,不过度渲染,只是将感受呈现出来就足够打动人了,真是一部好作品呢。
看电影的时候,好安静,这是我非常非常认真看的一部电影,静静地看,慢慢地看,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被打动的感觉,代入的感觉,好久没遇到了。
——电影走得很慢,时光却走得很快。
电影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
将一些真实的,别人不曾体会过的经历和感受,如实地呈现出来,使观众身临其境,看完之后像是自己也体验过这样的人生一般,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春树说他活在想象之中就知足了,其实人哪有那么厉害能做得这么“好”,不过我也有自己的体会呢。
所谓的“知足”,不过是有些东西沉睡了,或者是被禁锢起来了,并不是像春树说的“我对别人不感兴趣,于是别人也对自己不感兴趣”,准确地说,应该是这个世界没有给到我很好的回应让我觉得有趣、好玩、开心,长久的失望,造成了我对别人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而我的“不感兴趣”也同样呈现出了“我”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所以,当撄良将快乐带给春树时,春树就打开了自己,勇敢地去获得幸福。
不过,对于不重要的人,确实没必要打扰,也不用接触太多,彼此没有心灵沟通只会是浪费生命,我对此深信不疑。
——非亲身体会之人,不能感同身受,又怎么能交流呢?
如果对方有同理心和怜悯之心还好,但如果是个无趣的人那不成了负担?
话说,导演是男生·牛嶋新一郎,难怪那么懂春树的心思,但相应的对其它人的感受就不够贴切了。
我能深刻的体会春树的感觉,但对「撄良挚友」和其他人的感情却不是很有感觉,不过没关系,于我而言,足够了。
只是音乐的感觉不够,多美的故事啊,少了旋律和“共鸣”实在可惜,这是极大的减分,很多时候我看完电影会记住一些台词、首歌或画面,每每遇到这样的感觉就会想起。
我记住——“为了遇见你,我生活至今”,歌词就没有了。
我的主观评分 8.8。
(另外,有几张图很好看,我想保存在这里。
)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2018)开始之前已经想到声之形,看完之后果然……这就是纯纯的日轻小说,不要指望对于疾病或者死亡有任何深入探讨,青春疼痛文学的主题还是恋人和朋友。
开头的葬礼以为是泰坦尼克号,预先告诉死亡的结局,来看男女主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完成情感上的共鸣,我想这个结构应该还是有这个意思的,只是(。
)故事正式开始:先是一个方便主义的捡日记,然后小太阳女主半强迫自闭男主一起陪她完成死前的愿望,我:哦,遗愿清单。
没想到遗愿清单还没写两笔,画面一转开始学园八卦恋爱,男二还有点道理,女二那个敌意真是通篇的莫名其妙。
接下来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以朋友为名行恋爱之事,填充了冗长的第二幕。
掐着时间快到高潮,女主也入院了,我琢磨是不是该回归主线了,好家伙,打上花火来了。
在精美的烟花摄影和煽情bgm后,两人的关系终于有了进展,此时影片已经到达一小时,女主迎来了突然的死亡(我真的很想闹明白,这个死亡的意义何在,世事无常吗??
)但别停,此时影片还有半小时。
我看着灵堂的画面,心想不会是生之欲吧,但男主是怂逼直接不去了,在独白中我知道过了两个半月他终于鼓起勇气去人家,问人母亲要了日记。
好了,想必大家也能想象四谎著名的“致有马公生”,只是这个是情绪没拉够的跨台版。
全篇我就想说,声优的情绪来得比故事快,我是真不知女主绝症的设定意义何在。
遗言中有一句“因为知道我要死了而不和我成为恋人或朋友吗?
”,我琢磨你前面7 80分钟怎么就一点没写出这味儿呢。
啊,救命啊,这种看了又好像什么都没看的感觉,我真的受不了日轻。
在打2星和3星见纠结了一下,鉴于配烟花的bgm都拉了胯,就2星吧。
以下几点吧!
1 影片名称,无槽点,文化不同可以包容;2 名字梗。
女樱花,男春树。
女主跟男主说,咱俩的名字很配,balabala,我活着可能就是为了遇见你;女主妈竟然也说,你的名字跟我女儿的真像一对,你们能认识真好呢!
很尴尬呀!
一部青春电影竟然用名字梗?
那么叫建国的是不是要和叫建军的在一起,因为名字真的很登对呢!
可能他叫建军就是为了能遇到建国呢!
3 女主动机。
因为我要死了,他竟然不同情我,好高冷哦!
所以我要搞定他,让他同情我。
对对对!
女主的初衷确实是,我要和一个能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我的人一起过完最后的日子。
可是最后成啥了?
我强撩你爱上我,让你也为我的死惋惜!
还要因为我快死了所以你不能拒绝的答应我陪我做任何事情!
包括在根本不熟的情况下女主穿着暴露的让男主公主抱她和她睡一张床。
幸亏男主是君子!
如果真的是对待正常人,你就不应该道德绑架“我都要死了你竟然还不跟我去做balabala”,然后就勉强男主去了。
这真的是对待正常人?
难道不是利用男主对一个将死之人的同情心?
后面确实是男主主动了一些事情,但是最起码开房,公主抱,真心话逼男主说自己可爱那段不是吧!
4 女主的性格。
主要为三个方面:没礼貌,骚,biao。
没礼貌:图书馆大声喧哗就不说了,强行闯进打扰别人的生活算什么?
对闺蜜的态度呵呵了!
biao:收前男友礼物也没见你说啥呀!
干嘛在捉奸现场骂别人烂人呢!
你早就不喜欢他了,还喜欢他的CD真的biao的一批呢!
明明是你纠缠着男主,害男主被人误会甚至威胁也不解释一句呢!
强撩挑逗加性暗示下男主要主动亲你却立马立牌坊真的很biao呢!
骚:看剧过程中无数次仿佛听见洪世贤说:你好骚呀!
自己房间里大家解释说怕自己死了男主伤心所以确认男主对她的感情确实还是朋友。
但是放到现实生活中,这难道不是表白?
说话挑逗就算了还背后抱还差点上嘴!
这时候就算男主不想让她做女朋友也都觉得她对自己有意思了吧!
钢铁直男谁顶得住呀?
我是女的,我也顶不住。
5 蜜汁闺蜜 对闺蜜可真好呀!
要和男主出去旅游骗家里说和闺蜜在一起,竟然也不和闺蜜通个气!
你真的把她当闺蜜?
闺蜜性格莽撞像黑旋风李逵!
三番五次想殴打男主,到最后终于扇了一耳光,就是因为女主把病情告诉了男主而不是她!
神仙逻辑!
楼道上威胁人家+把人家书弄掉+高空抛物,我当时真怕下面有个人,得多倒霉呀!
病房外明明听见男女主之间你侬我侬的对话还是跳着脚要打男主,被女主一直抱着才没得逞。
这真的是闺蜜?
不是百合?
还是那一句,幸亏男主是君子!
6 电影主题 想致敬《小王子》还是为了蹭经典?
强行带入,小王子的内核跟这个故事一点不沾边好么!
主线乍看像《四谎》,为了表现不同强行铺线让女主死于刺杀,还说我这可是伏笔呢!
伏NM个flag哦伏!
出去旅行点出这件事那里就已经是明线了叭!
讨论生与死,人存活的意义更是生硬到不行,说教式的对话生硬晦涩,我都无法吐槽了。
救赎 男主真的需要救赎吗?
有自己的工作,沉浸于自己的爱好,性格又好,从片子表现来看并不是自闭的人,也没有心理障碍!
只是不想发展过多的人际关系,就觉得他需要救赎?!
女主真的好圣母呢!
还有一些让我笑到不行的自以为是泪点却欢笑到不行的细节回家再写!
--分割线 2021.08.28--很多粉丝满口喷粪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昨天又耍了一只猴,它各种骂我,我没理,我一说它是绿茶婊,它就立马展现出了一个未进化完全的人类的最低素质,它的评论我全删了,免得碍了大家的眼。
其实评论区骂我的,我都没删,只是这位喷的是陈年老粪。
还有一句,大家理性看待这个电影,不要因为是日本的,就给它先安排一个神作的位置,然后再吹捧他。
换个角度想,如果这影片是国产的,你们还会是这种评价吗?
在我眼里,烂片就是烂片,不分国籍。
我直到现在也想不通,这内容和《小王子》到底有什么关系?
感觉就是作文写完不够字数了,生拉硬扯的一段。
、理性讨论,请勿喷粪!
我是为了遇见你,不断选择,生活至今。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看完这部动漫,印象最深刻的这么一句台词:我是为了遇见你,不断选择,生活至今。
剧中女主外向开朗,很招人喜欢,也有很多朋友,男主则内向孤僻,几乎不愿意跟任何人交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然而就是这么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在相遇以后,深深的被彼此吸引着,改变着,并最终真正成为了彼此灵魂的一部分。
看完这部剧后,我想到了武志红老师(知名心理咨询师)曾经谈到的关于“关系”的几句话: 你在,所以我存在。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性格是一个人内在关系模式的呈现。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呈现,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最绝望的事情莫过于:这个世界跟我没什么关系了。
我们可以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某个人为了复仇费尽心机,最终复仇成功,可他们居然在完成复仇之后选择了自杀。
这些人大概是觉得人生已再无可留恋之人,可留恋之事了罢……因此,与他人建立深度的亲密关系,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很重要的事情,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自己对这个道理就深有感触。
我曾经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偏执的人,而且做任何事情都火急火燎,更严重的是我非常爱面子。
这种性格导致了我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而且总是没有办法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传递给对方,因此身边很多同学同事都只能是泛泛之交,没有真正交心的朋友。
直到我遇到了她,我的初恋(现在是老婆了哈),她和我几乎是恰恰相反的……她脾气温和,做任何事情都慢条斯理,而且心态包容,更重要的是她非常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这种遇见一开始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烦恼,我们会经常因为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情大吵大闹,甚至想过分道扬镳。
可最终,我们都想明白了对于彼此来讲,对方是最重要的人,然后走到了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成为了彼此灵魂的一部分。
我变的更有耐心,更温和,偶尔也能享受慢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惬意。
她也变得更有攻击性,更直接,偶尔也会脾气暴躁的对我恶语相向。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深深的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深深的爱着一个人并且她/他也深深的爱着我。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我是在秀恩爱(好吧,我承认确实有一点)。
可我更想表达的是这么一句话:跟别人建立深度的亲密关系能让一个人的人性变得更加成熟且完整。
心理学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追求人性完整的动力要远比他/她追求幸福的动力要大很多。
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生活中才随处可见,恋人更多是因为不同最终走到了一起。
对于一个孤僻的人来讲,别说建立深度的亲密关系了,去建立基本的关系就已经非常困难了,剧中的男主就是典型的这种人,害怕与人交往,总是想象着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却不肯去小心的向他人求证,结果就是越来越孤僻。
如果是这种情况,最佳的策略就是:先走出第一步,主动与他人建立连接,而且对象最好是一个性格相对温和的人。
或许一开始你会因为缺乏经验显得很笨拙,并不能马上和对方成为同伴(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没有人能一开始就做的很好,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可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有经验,懂得与人相处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然后也可以开始慢慢享受人际交往带给自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再进一步,你会慢慢明白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应该是怎样的,继续下去你就能交到真正可以互相倾诉共同成长的同伴了。
我想以上这些或许就是这部剧的编剧真正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吧。
大胆的去爱,大胆的去恨,慢慢的你会发现,现实世界是有疗愈性的……嗯,这是一部好剧,推荐给大家。
标题是很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里的一句,前年听到的,翻译过来是,若能轮回转世,我想成为你啊。
第一次看到这一句歌词时就胸口闷闷的,但不知道为什么。
若能轮回转世,我想成为你啊。
其实“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就是“我想成为你”,“我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吧。
虽然最后女主离开了,但男主其实已经把她的胰脏吃掉啦。
每天每天的相处,某种意义上就是逐渐把一个人吃掉的过程吧。
我之前喜欢过的两个人,都是那种和我很不一样的人,我过去丧丧的,不能说是阴暗但总归是活力不足和热爱逃避吧,脑子里总是悲哀的想法,觉得自己破破烂烂的,总希望有人来爱我来救我,没准儿我就能好好活下去了。
他们看上去非常的健全和明朗,像是所谓和我正相反的人吧,我好想变得像他们一样啊,我想把他们的胰脏吃掉虽然最终他们并没有来“救”我,我和他们的关系到最后也并不近,始终是孤身一人,可我的确变了,我居然成为那个明朗的可以让一些人笑出来的人了,有人想吃掉我的胰脏了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吧,没有绝症,没有拯救,没有少女从天而降带你去吃甜品逛海边看烟花,没有人借给你《小王子》(虽然我有借给一个人《小王子》但他半年都没有看??
),但有人淡淡地对你说一些话,陪你做一些事,然后他们从某个时间点开始逐渐不在了,你也往前走了不过胰脏我已经吃掉了。
那些人的一部分会和我一起活下去,明朗的地方也是,温柔的地方也是,哪怕怯懦的地方可能也是人生因为某一次相遇染上色彩,我觉得是很传奇很难以想象的事,但似乎又是日常生活中默默发生的事,只不过色彩在不知不觉中浮现以致于你无法分辨和那个人究竟有没有关系,而且那个人后来没有死,只是渐渐消失,不过如此电影最后有一段模仿《小王子》的画面,女主在自己的星球种下樱花(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春树吧),用玻璃罩去保护它,照料它,一次又一次地看日落,星球随着花朵的生长变得五彩缤纷,这时男主的星球进入画面,是一个没有色彩的荒芜的星球。
男主低下头淡淡地笑,说我不厉害,你说得对,我不过是胆小而已。
代表女主的死亡的那个画面,和《小王子》中小王子被蛇咬到的那幅插图画得超级像,看到就让我很心痛。
是捂住双眼,身体微微后仰的姿势。
《小王子》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不断相遇和别离的故事,小王子养育玫瑰,离开了玫瑰,遇见狐狸,离开了狐狸,遇到飞行员,终于又离开飞行员。
小王子准备启程离开狐狸的时候,狐狸说它一定会哭的。
小王子可能是觉得愧疚吧,他说这是你的错啊,我本来不想带给你痛苦,是你要我驯服你的。
狐狸说是这样的。
小王子说你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
狐狸说由于麦子颜色的缘故,我还是得到了好处。
麦子颜色的缘故又是什么呢?
“你看到那边的麦田没有?
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用也没有。
我对麦田无动于衷。
而这,真使人扫兴。
但是,你有着金黄色的头发。
那么,一旦你驯服了我,这就会十分美妙。
麦子,是金黄色的,它就会使我想起你。
而且,我甚至会喜欢那风吹麦浪的声音…… ”别离固然悲哀,我也不想要别离,但我不认为因为有别离,相遇就充斥着悲哀和无意义。
有些人觉得女主临死还改变了男主独自一人的生活很过分,我是不这么觉得的。
男主其实是选择了改变,远离人和靠近人实际上都会有难过的时候,但他开始试着靠近人去生活。
这是他的选择。
樱良死了,他会哭,一定会哭。
可是他会更喜欢樱花,会喜欢《小王子》,会更多地用触觉而不是数字去感受人的体温。
那些我们爱过的人,也让我们爱上了更多的事物,即便从生命中消失,也永远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文艺完了想从最近学的东西的角度野蛮分析一下,这个故事是非常典型的冷淡回避(甚至有点毒舌)的分裂样男性吸引到热情洋溢的表演型女性的故事了,原著里还没这么明显,动漫版真是做得太夸张了……看到有人说这部和四谎有点像,四谎我没看过,但好像也是分裂样男被表演女“拯救”的故事。
甚至疑心霓虹的很多作品的核心是不是都是分裂样被表演型拯救,冰菓也是吧?
要我说我也挺想被热情洋溢的好看小姐姐喜欢和“拯救”的,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小姐姐如果不是得了绝症哪有时间和兴趣理阴暗肥宅!
可以洗洗睡了【不过话是这么说,我想起来我高中时非常喜欢和另一个朋友一起拉着一个很冷淡回避的男孩子玩,觉得他一个人怪寂寞,想让他更敞开一些。
我可能就是表演型吧hhhhh
和《声之形》一样,这同样是一部评分在7分左右不上不下,争议极大的作品。
好的地方在于《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并没有触及那么敏感的话题令人争论不休;坏的地方在于它本身对于男女主之间感情的暧昧态度,没有还原出小说的灵魂,以及A社终究没法像京阿尼一样为这部作品撑腰,让《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在层次以及剧情上终究棋差一着。
但无论如何,这部2018年的作品都和其他很多优秀的日漫作品一起,塑造了我对于日本动漫文学的审美和眼界。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青春伤痛文学作品或者绝症文学作品,除了女主的突然死亡有些逆剧情以外,对于故事的主要脉络和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我相信对文学有一定了解的观众在看到电影标签时就已了然。
但不得不说日式的青春伤痛文学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在文学艺术的虚幻和现实世界的真实中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就是其中很好的代表,青春伤痛文学并不是仅仅是有“青春”、“伤痛”和“文学”这些元素(这也是国产青春影视文学很难成功的原因),而且在有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故事的主人公获得了成长,收获了回忆,走向了未来。
就如同电影标题“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一样,直白的翻译就是“我想成为你”。
在青春经历过这样的一段故事后,女主在死前获得了内心的平静,男主从一个阴沉不合群的人走向、融入了集体,在关于胰脏的故事中,他们都向着成长迈开了步伐。
电影争议最大的部分,是如何对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做出定义。
这一点上我觉得无论那一派的支持者都没有问题,对男女主之间暧昧不清的态度感到厌恶的观众并没有问题,因为文学本身是基于社会现实进行创作的,而日本社会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中国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我们看来,他们之间感情变化和心路历程是相对畸形的,就如同《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中男女主的感情,在原著小说的后日谈中曾有提及。
二十多年后,已经成家立业的男主向自己的女儿讲述了这段故事,女儿向男主询问和女主之间到底是怎样的感情。
男主尴尬沉默良久后,回答了这样的一句话:“应该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恋人,而是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吧”。
这种“共依存”的关系在我们看来确实很难理解,能理解的观众也大多是阅读过日式文艺作品,在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明白的。
所以说,惹人非议的并不是作品本身对感情线的处理失败,而是文化的差异,能接受这一点,再看这部作品,会不会感觉好受一点儿?
当然,相对于正常的青春伤痛文学作品来说,《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在对女主结局的处理上有这相当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正常的作品会在前半段用一些十分快乐的日常制造美好,在后半段通过主人公病情的发展撕碎美好,在结局留下其中一个主人公通过这段伤痛明白某个道理而获得成长。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不同的地方在于,时长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女主在该片还剩半个小时时就已经因为意外突然离开,让观众和男主以及剧中人物甚至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所以我们在看到这段故事时,心中的震惊和不接受会远大于一般作品。
明明女主的人生只剩下了半年时光,这半年对她来说更是尤其的珍贵,却在突然之间被一个随机杀人犯结束,可以说从戏里到戏外的每一个人都很难接受这样的结局。
一部轻小说制造如此剧烈的戏剧冲突很少见,而更少见的是它之后对于故事的处理,也就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就像电影中台词所说的“我们好像站在彼此的对立面”,男女主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如果不是女主的病,如果男主没有在巧合下得知女主的病情,如果没有这么多巧合的话,他们极大可能会是两条永远不想交的平行线。
这些巧合让他们发现对方,也理解了对方,原来他们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人,而是“面对面的站着”。
男女主在面对对方时,都有想成为对方的欲望,而日本特殊的社会环境又让这种欲望被深埋于他们心中自己都无法发现的地方,他们之间相处的过程,就是发掘这种欲望的过程。
很多人都觉得结局是BE的,但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HE结局,男女主最终都成为了彼此,女主变得和男主一样心境泰然,男主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交到了朋友,也在未来的故事中收获了圆满的结局。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也就是“我想成为你”,他们吃掉了彼此的“胰脏”,让彼此的灵魂住进了对方的心中,长长久久、生生世世。
在最后的最后,如果让我给这部电影或者说这部轻小说一个总结性的评价。
我会说我无法断言它的好坏,因为从专业性上来说我无法断言它的好,从情感上来说我无法断言它的坏。
但这是一部我会推荐给未来的孩子看的作品,也衷心的希望在他的青春时光里,能碰到他独有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一月十八号,坐标十八线以外的县城,差一点就包了场,天性薄凉的我看完了这部电影,全程面无表情无声无息,在被治愈顺便致郁的第三天,我又还了一次,直到彩蛋结束,票房大局已定,看着豆瓣6.7的评分,知乎一面倒的声讨,即使作为一个语死早,吐几句槽吧。
毕竟剧场版五刷,真人版两刷,小说三刷。
影片开始:为了断绝观众对男主女主翻盘命运厮守终身的美好愿望,开局就是女主的葬礼。
就好像那句话:“我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局”的另一个版本:我已经知道了结局,为什么还要开始?
贯穿始终。
当灵堂里恭子的哭声绕梁,男主窝在房间满脸颓废猝不及防。
他知道自己终将失去樱良,只是没想到用这种突然式的收场。
1.樱良的性格为什么会这样开朗?
先说说我的看法,我本人没有亲身踏足生死的经验,但是我身边的例子足以借鉴。
《共病文库》里记录了她得知生病的第一反应,哭泣发脾气甚至迁怒家人,不再抱怨之后开始换了一种方式来接受对待命运,将自己本来应该拥有的生命压缩到剩下的时间里,全力享受青春。
我们都希望知道自己的未来,但是又害怕结局不能如己所愿而躲避着未来,对于知道自己会如何落幕的樱良来说现实何等残酷。
电影中樱良在几个情结提到自己会死:沙滩上的对白她身边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酒店房间欣赏夜景时候的落寞表情。
躺在床上提问最后的真心话,看烟火时候的告白。。。
除了春树之外,她把脆弱隐藏的几近完美。
这样的姑娘太值得珍惜了。
很多回复用《四月是你的谎言》女主对死亡的淡然来嘲笑对樱良的矫情,很遗憾没有看过《四谎》所以不能评价,但我所经历的告诉我:能随便说出别人应该看淡死亡的人有多最幼稚。
我敢断言:谁号称可以淡定接受,谁就没有真正触摸过死亡。
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停尸房多冷,尸体有多凉。
而十七岁的樱良呢?
你永远不知道在她清爽明艳之下隐藏着怎样的伤。
2.为什么找上男主?看着很多知友说樱良这么漂亮的姑娘一上来就倒贴一个没见过的阴沉男感到蜜汁莫名其妙,呵,理解,但是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日前谈里樱良就已经注意到春树了,比如在书店里向他挥手,虽然被无视。。。
干脆追出去大声打招呼,可怜再次被无视。。。
但还是想跟他变得亲密起来。
(笑)什么?
你说日前谈不算?
那么《共病文库》里也有记载的,也就是说,春树被她盯上很久了。
(大笑)为什么是春树?
我的理解是:他们的性格微妙的互补。
樱良表面上开朗大方内心却是极度脆弱,从她母亲的描述和几次哭泣的记录来看,她几乎游走于崩溃边缘,需要别人把她从那个边缘拉回来,毕竟逞强和真的坚强相差甚远。
而且她对自己的评价是只有在人群之中才会展现魅力。
春树则刚好相反,表面上是一个离群索居的阴沉脸,如果不是因为樱良的关系所有人都拿他当透明,而实际上他却是个独特的存在,单调的图书管理员他也能自得其乐,无论何时都沉浸在书本的世界,无人欣赏照样开的漂亮,这恰恰是樱良憧憬他的地方,独立而坚强。
春树最后总结的也没错,他们从未看向同一个方向,因为都在注视着对方罢了。
也正如樱良所说,她们的相识绝非偶然,一切是两个人一次次作出选择,最终开花结果。
3.两人之间有爱情吗?绝对有,只可惜没有时间不敢确定关系。
樱良的遗书中一再强调她们的关系不是恋人或者朋友这种单纯的关系,欲盖弥彰。
樱良在海边试探春树,后者装傻。
第一次失败去旅行,只剩一个房间,呃,真的不是你的阴谋吗樱良?
送洗面奶和公主抱甚至睡一张床那里容我小人之心,正常情况下应该有后续的,女主日记里也有做好不可描述的觉悟,只是男主看到药以后直接坐怀不乱,樱良成就达成:算无遗策百密一疏的计划通(笑)。
由于上述一系列撩汉技能悉数miss,第二次失败在自己家的时候干脆开始玩火了,当抱住春树的时候,女主一直观察着男主的反应,这点很反常,因为女孩索吻时候基本都是眯眼或者干脆闭眼掩盖羞涩等待男孩主动。
樱良却反常的观察起来,简直是在确认男主的反应来决定接下来要怎么做一样。
可是当春树下定决心以后她却说自己是恶作剧,之前的层层铺垫戛然而止,男主反推自己又脆弱的流泪反抗,太过矛盾,难道她就没想过会被直接推到吗?
这种反抗会有效果吗?
她自己很清楚吧。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她害怕两个人的关系由朋友真的质变成恋人,离去之日她们两个都无法全身而退了。
可能有人觉得我过度解读,那么我们来借鉴一下诚哥的答案。
《言叶之庭》的最后,雪野害怕自己也必须离开而不敢踏出一步,启动互相伤害模式赶走秋月,最后却赤着脚冒雨直追,抱着男主哭的一塌糊涂,梗在她们之间的是年龄与身份,但她们有时间去后悔去弥补去互相需要。
而樱良却没有了,所以她基于时间紧迫患得患失显得无比脆弱。
雨中的春树自暴自弃的抓伤了手指,差一点断绝了联系又再一次被樱良拉回了身边,这时他还不知道樱良口中选择的含义,自己做了继续陪她余生的决定。
虽然这次无限接近成功,但,第三次失败病房中的体温,看烟火时春树下定决心说道非常希望樱良能活下去,让她哭了好久。
小说里有句台词很有趣,樱良(对春树):“你最近是不是也开始喜欢某人的体温了?
”这么看来亲亲抱抱举高高是按部就班来的。
其中还夹杂着男主的吐槽属性: 「啊,今天恭子同学没在这个时候进来呢!
」「她今天有社团活动。
话说你把恭子当成什么了?
」「拆散我们的恶魔吧。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通过遗书和短讯相互告白成功,可是。。。
直到樱良离世二人都没有确立关系,原因只有一个:时间。
可以这么说,假如樱良还有十年,她们的女儿都好几岁了吧不信?
那好,文中三次出现:我对你。。。
却无下文。
樱良在《共病文库》里写下自己好几次觉得自己已经爱上男主了,也曾想象过成为恋人。
男主含蓄的多,表示想吃掉初恋的胰脏,还能有谁愿意把胰脏给他吃?
还有,樱良害怕的是男主投入太深,以他的性格陪伴女主走完最后时光之后殉情几乎顺理成章,这货干得出来。
对于他们的关系,其他人的看法是:闺蜜恭子:不管樱良多喜欢你。
看穿一切的春树老妈:你是不是交女朋友了?
青春期的女儿:你现在还喜欢那个人吗?
接着装傻吧,你。
其实樱良是非常矛盾的,她既希望自己在男主心里留下印记,又不想他因为自己造成不愈之伤。
很难想象樱良出院之后的最后半年两人踏过红线,看着樱良日渐虚弱自己却无力回天的春树会如何离场,所以我觉得,这是最坏的结束,也是最好的结局。
4.樱良的救赎樱良救赎了春树这句话是没错的。
情感稀薄的人即使看再多的小说也无法感同身受,再多的书也无法让他留恋其中,不叫女主名字就是个例子,拒绝接触与伤害的同时也拒绝了爱与被爱的资格,将他从虚无的世界里拖出来的就是樱良,让他学会悲伤,学会欢笑,学会幸福。
从开始的什么都漠不关心,到旅行之后对书以外的东西有所期待,最后主动说出希望樱良活下去的言语,不意味着他正在改变吗?
春树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隐藏的很好。
先是没朋友被母亲一眼看穿并吐槽,后来樱良家回来又被父亲拍背安慰:果然不能小看父母。
把同学分类,但是并不准确,比如口香糖君套近乎也在意料之外。
虽然一年以后的朋友也不多,以至于恭子不用威胁都可以推敲出是谁喜欢自己,但是起码第一步走出去了,以樱良为契机。
为什么开始改变?
为了她的无憾,为了让她活在自己心里,这样的选择是对樱良最好的祭奠,即使历经数年樱良的位置依旧无可撼动。
找到日后谈,看到结尾扫墓时忽然听到八爷的那句:时至今日,你依然是我的光。
最后我们来聊点其他的,《胰脏》的立意不算新颖,用大家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起伏,没有神转折,没有大起大落白开水般平淡,平淡到在电影院里刷手机。
但是想想,大家要的确实只是轰轰烈烈的哭一场,然后找下一部再哭一场,很多观众需要的已经不是感动,而是借题发挥情绪宣泄罢了。
我们总是在鄙视套路,觉得被套路侮辱智商,是因为剧情无法感动习惯套路的我们?
还是我们只是单纯的期待新的套路来套路自己哭一场?
我们想要什么呢?
有《君名》珠玉在前,之后的《声之形》《烟花》《胰脏》被过度期待造成了极大逆差票房惨淡,而且资源满天飞的现在去还电影票的行为被嘲笑也不在少数,比如我。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在我眼里《胰脏》是成功的,因为能感动我,那个用冷漠的习惯把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切割处理绝不混杂我,感谢。
本“影评”不是影评# 自我认知从进入二次元以来,总有种感觉是徘徊在二次元的边界,或许是来自圈子的认同不够,但不应否认的是自我幻想与欺骗。
(当代流行二次元)## 从电影说起从接触二次元以来,我一直都相信它是我在困苦生活中的慰藉,无论是一个个作者在画笔上投入巨大心血的作品本身还是时空能几乎不受现实电影如此控制的自由性,都让我感受到与现实截然不同的欢愉。
正是这份“与现实不同”,我才始终自诩二次元,躲避现实。
而当我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这一次我仿佛才敢解析自我。
## 问题与意义###不同的困境当一部电影只能靠画面、台词的安排的时候,它只能是在试图蒙蔽观众。
二次元的很多作品是借着与现实是极大反差,引导观众将现实中的自己的种种困境与作品中的人物主动契合,或者说就是共鸣。
但即使不用抛弃那完全感性的态度,你其实依旧能感受到不同次元间的障壁,二次元中社会、人物的困境是对现实的扩大,扩大到它将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不如意都变成了主要矛盾。
而可怕的是,它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提供的是一种近乎于幻想的方式。
我应该始终意识到这一点,却始终没有想去剖析过。
这正是我想说的二次元本应带来的现实意义所发展出的负面影响。
而为什么二次元受到如此广泛的受众,很大程度上正是个人所处的社会现实导致(而如今二次元已经发展得相当丰富了,这一原因也不能全然概括)。
这一原因上它起到了对社会的批判、个人的觉悟,再加之创作的灵活性,可以说是很完美的载体。
只可惜这股很好的左,如今被淹没在自己的敌人里了。
如果是几年的我看,我肯定会大受震撼非常喜欢,如果是几年后的我看,我肯定会味同嚼蜡羞羞脸.我想吃掉你的胰脏,题目起得就很吸引人嘛剧情千篇一律的,女主患绝症,但没告诉身边人,在医院偶遇男主,在医院男主看到了女主遗落的日记,并翻开看了一眼得知了此事,把日记还给女主,男主并不惊讶,因为男主是千篇一律的没有朋友不善不屑交际的内向宅的看书男,女主又是千篇一律的得知自己病情外表开朗内心细腻脆弱的万人迷美少女.两人的感情由此拉开帷幕慢慢升温,最后女主出院那天两个约好见面,女主虽尚未被病魔带走却被歹徒杀死.我当然会感动,几年前我当然会更感动,年轻人当然会感动,因为代入感,因为受众,因为谁没有幻想过自己就是男主或者女主,谁年轻时找不到与男女主共通之处.少年们所思考的,所感受的,什么人生啊,什么情愫啊,什么羁绊啊,什么意义啊.夏木和樱良的名字很配.夜晚的烟火很美.电车驶进黢长的隧道,轰隆隆的响声盖过了夏木终于说出的名字,但樱良还是笑了,笑得那样美好.
三天分了五六次才勉强看完,中途还用起了2倍速…流水账式的心灵鸡汤电影吧,个人不太喜欢的风格,全程无亮点,唯独最后闺蜜恭子说要是知道她有绝症就不上学不上社团好好陪她了,这段话微微感动了我一点…文中讲到得了胰脏绝症的女生的生病日记被孤僻的男主无意间看到了,从而开始了两个人不同世界的碰撞,慢慢产生了情感,微妙的情感,不算爱情也不算友情,只是一种特殊的情感罢了,最后是在病死前以意外身亡,算是强行结局了。
全文就围着那本生病日记说来说去…不太推荐。
emmmm一直喜欢着日漫的我,这次有一点失望,剧情完全看不懂,我想吃点你的胰脏,这句台词从开头贯彻全篇,看得我有点起鸡皮疙瘩
啊这……前面觉得女主矫情得不得了,看到最后明白了,主创根本不想写个真实的女孩子,只是想创造一个解放男主的工具人
看到一小时就看不下去了。。。太生硬了。
还算上乘的煽情漫,本打算三星半打四星的,但是后面女二实在太sb了看着烦死人
就像很多日剧里的女生一样啊,笑起来甜甜的让你没有防御感,敏感爱哭,要在夏天的时候恋爱,要在夏天的时候犯错,但是真的很多时候想暗快进,前排带着女儿来看的父亲哭成了泪人,希望他没有遭遇家庭不幸
为什么日本是去年9月1日上映,而我确切记得自己3月在台湾就看了。
我想吃掉你的阑尾~
再也无法认同这种“找一个特别的人来认可自己才能理解生命意义”的观念了,但对活人的体温我也很迷恋。女主真是很聒噪,像极了几年前的我,区别是我接近过的冷漠脸读书男一般都不搭理我,可能是我这人内心戏太多却太没文学性哈哈哈#励志片与现实的鸿沟#
中二做作,故弄玄虚
动画的“变形”毫无发挥,反而凸显了虚假。
驚悚的片名,配上莫名其妙的感情。看看就好!
烟花2
反驳短评热评第一条,男主在电影里已经说出,他的变化与其说是女主带来的,其实更是他内心的选择。有些人不是向往黑暗,他们只是还未遇见自己的阳光。
“我十七年的人生就是为了得到你的关心而存在的!我一定是为了和你相遇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淫也要有个限度吧,让一个绝症患者说出这种台词,走好不送。
三星半,向死而生。
1.7倍速看完,前面有1314个豆友标记看过。是个互帮互助的故事吧
这是一个救赎别人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没看之前一直让我觉得是部恐怖片,看了之后又觉得这情话有点变态,一个说我想吃你内脏一个说我想吃你指甲的污垢,这种告白方式也只有日本编剧才能想出来
是那两个骑车的小混混干的吧,看那个场景的时候莫名想到可能会被报复。。。女主感觉比宫园薰还惨。。
想起了我和白菜的相处,她总是冷冷的,我总是假活泼,骨子里我们是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