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到有人说老师诱拐学生在国内审核不过,那黑客今天黑人公众号,明天黑个企业,后天黑人游戏账号就审核没问题吗?
审核真是一块好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剧情不合逻辑,是审核的过,有些事情不能拍;剪辑凌乱,也是审核的过,删了一些不允许的内容……审核真是国产剧的遮羞布2.女主一开始就在不停的寻找生母,故事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找了很久很久了。
所以是在说养女是养不熟的外人吗??
就算养母对她无微不至,就算家里妹妹都不知道她是养女,我就是不稀罕,我就是不接养母电话,就算接陌生人的电话也不会接养母电话!
那么从养母角度就是,在福利院收养了一个有些微自闭的小女孩,这个女孩不接受自己,因为这个女孩还和丈夫感情不合,最后离婚了。
自己视如己出的养了孩子三十年,甚至对她比亲生的孩子还好,但是这孩子呢,养大养出息之后一心只想找生母,给她打电话也总是不接……改编的败笔太多太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懒得列举了加了生父这个角色,感觉赵雅芝隐瞒了30年的事情还是会被揭穿,那她不是白白坐牢了比较担心的几个故事发展导向1.把生母穆静写的可怜兮兮,冷眼旁观女儿被虐待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再来个认错悔改,然后莲生会原谅她,强制让观众原谅。
像《安家》原谅潘贵雨一样2.30年前的纵火案真相被扒出来。
生母白白坐了十五年的大牢,她一心想掩盖的真相被公之于众,她想保护的孩子到最后也没能保护的了3.女主和记者之间出现感情线
1.第一集,周迅在询问路人记不记得十多年前有没有一个女人带着小孩来这里的时候,无论是人物,场景,还是节奏,都有浓浓的香港风格,加上事先知道有惠英红、赵雅芝加入,所以一度怀疑这是一部表现香港80年代的文艺电影。
看着看着,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港味消失了。
因此,看这部电视剧,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2.演员演技都很强悍。
就不说那些大牌的气场,说说那些新面孔,穆静,苦大仇深的样子,十分符合人物的设定。
尚武,那张冷漠的脸加上古怪的神情,足够变态。
小女孩更不在话下,每次她一强颜欢笑,都令人忍不住落泪。
记得穆静入狱,她被带去看她,小女孩那眼神里有恐惧,有梦魇,肯定也有之前和亲生母亲相依为命的美好回忆,所有的这些,都填在那呆滞而逃避的眼睛里。
3.疑问有很多——关于人性的恶:尚武为什么有这种变态的欲望?
剧中没有交代。
年轻的李泽为什么有喜欢窥人痛苦的癖好?
就因为他曾经是个记者,后来沦为摄影师?
他不能接受这样的打击?
理由太牵强。
还是编剧要把这一类非正常的心理归结为人性深处的黑暗。
不能给观众的疑问一个合理的解释,人物看起来就莫名其妙,这直接导致了角色的单薄,也成了逻辑上的一大败笔。
关于人性的善:林绪之这一路走来,遇到的基本都是好人。
不要告诉我是因为主角光环哦。
幼年进福利院,遇到的阿姨对她都很好,之后遇到了养母袁玲,对她一直都很好,胜过亲生女儿很多。
毕业了,遇到了公司老板土豪朋友。
在朋友的公司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要钱就有钱,想创业就无条件支持。
土豪朋友好不容易谈恋爱,男朋友被她“调查”没了。
即使这样,土豪朋友也不生气。
守在原地,等她来来回回。
每次她要离开,都求抱抱,虽然基本都求不到,但也不妨碍她的痴心等待。
这不得不令人疑问,这到底是朋友?
还是情人?
还是爱在心口难开的情人啊?
这一点上,小郭警官和田放的友谊也特别相似。
莫名其妙,就成为朋友,莫名其妙就羞涩地见家长,莫名其妙,还有吃醋的戏。
后来,林绪之又碰到了田放,碰到了小郭警官,清一色是充满正义感且为她服务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要说,好人都会遇到好人?
4.全剧最立体的角色,一个是老年的李泽,一个是穆静。
老年的李泽,看上去仍然怪异到变态,但他对林绪之的感情是复杂的,似乎恨她,但又带着老慈父和女儿玩老鹰捉小鸡的心态,也许他真是孤单得太久,渴望起亲情。
我想如果让他选择他和林绪之死一个,他肯定毫不犹豫选他自己。
而穆静,则演出了一个女人在母亲和欲望之间挣扎的状态,前面似乎是欲望战胜了,不,应该是被困难打败了,而剧末,她还是把“母亲”这一角色找回来了。
5.有一些人物的戏看起来比较尴尬,仿佛可有可无,比如亦之和他男朋友。
亦之的戏无非是要表现母亲的伟大,女性的独立,但是放在整部剧里头,又像是单独开拍的宣传短片,如果剪掉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6.音乐比较逊。
期待的阵容,看到最后的想法是,一般般,也弄不清楚“不完美的她”究竟指的是谁,如果是定位在“母亲”,为什么全剧又都在表现母爱的伟大?
好吧,就这样吧。
网剧这些年做得越来越有质感,这部《不完美的她》又把惊喜给到了我,在这部剧里围绕着几个女性展开了一场探寻自我内心的故事,看大家说够了几个主演,我的注意力其实都被小演员陈思诺带走了。
陈思诺扮演的穆莲生刚出场时我就被她缺了两颗小牙牙的笑容萌化了。
结果还没暖心多久,就看到导演用镜头语言暗示小莲生正在遭受着家庭暴力。
接下来再看莲生的每一次笑容,都有种心疼的感觉。
我们这一代人,父亲秉承的大多是严父教育,如果在学校犯错或者成绩不好,很容易就会招来一顿打骂,像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看看莲生的性格,其实也很有受家庭暴力影响的后遗症。
莲生的乖巧懂事如果放在一般孩子身上绝对是个优点,但莲生的懂事却是对暴力妥协多次的后果。
当她被母亲的男朋友当作射击对象取乐时,母亲的态度不是斥责男朋友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是从男朋友的角度出发“别玩了”,再让莲生出门躲避。
从莲生的角度来看,妈妈并不会帮她出头,即便自己一遍一遍的“听话”,根据叔叔的指示玩这种“假死”游戏,对妈妈来说也并不重要,莲生小小的年纪,自己最亲密的妈妈都不选择保护自己,而她又没有任何反抗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自然只能学会“懂事”。
妈妈出远门把自己一个人放在家里时,小小的孩子居然不哭不闹,跟妈妈打电话时居然反过来安慰大人。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成熟,别人觉得可爱,但我只觉得可怕至极。
孩子在幼年时期正是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过程,让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很容易就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如果莲生在这种家庭长大,必然会变成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和自信的孩子,她的世界会全部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完全丧失自我。
还好林绪之在莲生完全毁掉之前从火场里把她救了出来,并且把自己的独立,自信全都一点一滴的教给了她,让旧的莲生脱胎换骨,慢慢的转变成一个真正阳光开朗的林小鸥。
《不完美的她》确实很敢拍,导演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里还能有条理的把莲生的复线安排好,让我们在感叹故事之余还能看到家暴对孩子的巨大影响。
这个小演员的演技也没得说,哭戏的每一场都让人心疼,小小的脑袋一低头就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悯,我在这部剧的第一个泪点就贡献给了她,年纪这么小就已经演的这么好了,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不知道导演从哪里找来这么一个小孩,实在是演得太好了,恨不得冲进屏幕把她抱回家。
我实在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对这么可爱的孩子下毒手,果然恶人的脑回路真的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
家暴不能原谅,它所造成的伤害和痛苦会永远伴随人一生,何况这部剧里还埋了一个巨大的雷点,小莲生会不会有一天再被她那个没心的妈妈抢回去,孩子还小,如果二次经受家暴,将会是更加可怕的后果。
愿林绪之能够好好的保护好这个孩子,我情愿她做个不要那么听话的孩子,永远都做开心幸福又调皮捣蛋的林小鸥。
这是一个救赎与被救赎,追寻与被追寻的故事…从剧集上来看,首先画面很有大片的质感,不同于日剧的落日般的光晕,更像是一种扑朔迷离的冷感,每一帧都是一张精美的剧照,其次,剧中人物的形象,情感都刻画的很饱满,没有多余的杂乱的线条,任何一个一闪而过的片段都会成为剧情发展的推手,剧集的开端,地图上的每个点都出现了家暴的案例,这一点,真的很有心,我们知道现在爆出的案件只是凤毛麟角,身边这样的事仍然很多,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无能为力…讯哥的声音,真的有种魔力,走进林绪之的同时,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讯哥就是林绪之。
林绪之有一点很另人敬佩,面对恐惧,她不会逃避,而是主动迎上,解开心结,这样的勇气需要多大的毅力才会做到刚看完两集的我打开了网页上的豆瓣评分,看到有些人只看了一小段,就觉得看不懂,然后打了很低的分………这样是对作品的不尊重,也是对他们本人的不尊重,就算看在题材上,也不该打这么低的分,于是我首次登录豆瓣评分,希望这样的好剧可以引来更多的人关注。
21集给我看的一脸困惑,实在忍不住吐槽一下,按照大连警方说法尚武在北京,此时尚武绑架了家在北京的果之,而果之男朋友在找果之,他打开手机地图定位却明显是在大连,果之男朋友不是应该也在北京吗?
编剧搞清楚人物所在地了吗?
另外果之你能不能别一说话就哭啊大哥。
里面的人物一会大连,一会北京,尚武偷坐个货车就从大连跑到了北京,真行啊编剧,关于北京大连两地的槽点还有很多。
皱着眉头看绪之田放的感情戏,19集的激情戏太突兀了,编剧这两人感情你铺垫的也不够啊,尴尬癌犯了,甚至看的一阵恶心,心疼迅哥。
总之题材很好,编剧很烂,剧情过于巧合,通片流露出刻意营造的神秘感,剧情走向却又略显低级,又好又烂,后期剧情是烂大于好,有些想把分降到六分。
这里只说槽点,不讨论内核!!!
另外在这部剧前期,里面的男演员招谁惹谁了,都蠢蠢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穆静对孩子态度的转变,从前期的疼爱呵护到后面尚武的帮凶,这转变不够让人信服→_→,以及她对尚武的感情,就像弹幕里说的,她就那么缺男人嘛,果然一个人想变差,没什么能拦得住她,真是又蠢又坏又可怜,可悲。
一口气把已更新完的八集看完了,先说下感受吧,不剧透,值得看,片是好片,但没有惊艳的程度。
开头特别棒,直接把我期待值拉满。
全程老冒出来的那些旁白台词尬到我了,就算是周公子念出来也有些做作不自然。
配角演技太差了,镜头画面?
这么多人吹电影质感,我看像公益广告宣传片。
导演想拍的很高级,包含了悬疑文艺社会现实家庭伦理。
但仅仅是想而已,这种高级感导致整个片有种华而不实的失重。
剧里的悬疑不够紧张,节奏还慢,文艺的话台词又尬,社会现实反映得又还不够,说是家庭伦理又不接地气。
逻辑混乱,铺垫不够,剪辑支离破碎。
中国的女性现实题材,明明有好故事,制作团队却永远都会把钱花在演员费用服道化上面,舍不得多花点钱请个有生活经历的编剧。
在我心里六分出头吧,四分都是给演员哈!
相对而言比市面上国产电视剧好一些,但又完全比不上《与恶》,大概是期待值太高了,内容却跟不上神仙阵容,属实浪费。
“抄袭就是盗窃,因为抄袭并不仅仅是抄袭了一个设计,而是抄袭了他人无数小时的努力,这不是一种“致敬”行为。
当你第一次尝试一件事情时,你并不确信会否成功。
你要花7-8年时间在这上面,然后,它被抄袭了。
我必须要诚实,这件事情首先让我想到的是,那些本可以但实际上没有与家人一块度过的时光。
这是盗窃,是懒惰。
” - Jony IveTitles - Toros KoseMusic - KodomoWriting - Jamie SugiyamaVoice - Oheri OtoboVoice record & sound mix - Ground Control StudioThanks to - George Hedon, Oleg Fedotov Opening main titles for Pausefest 2018
因为剧慌打开腾讯视频,首页看到了周公子的新剧,毫不犹豫的点进去,一次刷了十多集看完前几集我就想到了多年前存在手机里的图片
不知道从哪里保存的截图了,但当时看完之后瞬间就理解了为人父母的样子我觉得,标题叫不完美的她,也可能要表达这个意思吧没人是完美的,所以父母和子女要多多体谅
昨晚熬夜看完了电视剧《不完美的她》大结局,心情有点复杂,怎么说呢?
这部剧22集,前面14集都让我很惊喜,是一部难得的比较细腻的心理剧,但是后面几集,尤其是18集以后的剧情走向,让我比较失望。
越到后面,几个主要人物的心理发展就越模糊,反派人物的犯罪动机也变得莫名其妙。
到了最后,没人知道李泽(林绪之父亲)千方百计找林绪之到底是要干嘛?
也没人知道尚武千方百计、三番两次地绑架小欧、果之以及那个收废品的是为啥?
原本步步为营、智商超高的两个大反派,好像一下子变成了智障,竟然连“初心”都忘记了!
本来以为两个恶魔凑在一起能翻起通天大浪,结果只是为了吓小孩子玩玩?
那个可能丧失了生育功能的警察,千里追凶,竟然不了了之。
最无语的是林绪之这个角色,用将近12集的剧情塑造了这个因童年阴影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的人物,也好不容易搭建起了人物在有罪与无罪之间的博弈和对峙,最后竟然轻轻松松地化解了???
用一夜情ko掉了纠缠不清的记者田放?
用面对面几句劝告ko掉了穆静对找回孩子的决心?
总之,《不完美的她》花了大力气将各个人物及人物关系绕成了一团引人深思的乱麻,结果却没有一一解开,而是简单粗暴地给一刀剪掉了,真的有点哭笑不得。
浪费了,烂尾的《不完美的她》终究变成了一部不完美的作品。
唯一能够点赞的就是几个演员的演技:一个是周迅,一个是惠英红,这两位影后属于正常发挥;还有一个就是穆莲生/林小鸥的扮演者,小女孩真的很厉害,未来影后可期。
其他人员,只能说表现平平。
《不完美的她》主要演员:周迅、黄觉、惠英红、赵雅芝、金士杰……这个配置乍看以为是电影,不仅是因为分量,更是因为年龄。
此剧中女性演员的年龄,竟全部是40岁以上,这在国产电视剧领域比较少见。
近年来,国内中年女演员关于“无戏可拍”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内影视审美,更引发了对于“性别与年龄”的认知反思。
我们能够看到美剧中有《绝望主妇》《大小谎言》《致命女人》等众多由中年女演员出演的剧集,邻国日韩也有《不结婚》《迷雾》等。
如今我们有了《不完美的她》,在女演员的年龄上就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一口气追了十集,目前看来,剧情写实,拍摄风格细腻,是一部披着悬疑外衣的、有着深刻内核的好剧。
一、家庭暴力先说说片头。
实在令人心痛,动画中逐渐凸起的是我们国家的山川和土地,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而旁边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个发生在各地的关于家庭暴力的真实案例。
大部分人能够看着晴朗光明的纯净天空,享受着愉快幸福的家庭生活,却不知有很多女性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着家庭暴力的无尽折磨。
(当然,家暴中也有男性受害者,此处只针对剧情和大多数情况进行探讨)
剧中记者田放(黄觉饰)想要了解三十年前的纵火案,当事人钟惠(赵雅芝饰)一句“我好不容易才忘记过去,为什么你一定要我想起呢”,足以看出家庭暴力对其伤害之大、影响之深。
“忘记”不过是托词,或许对于往事,钟惠直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只能用时间慢慢麻痹自己,尝试着将它遗忘,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因为那种恐怖与折磨,早已超出了常人的承受范围。
虽然目前还未全面展现出当年案件的来龙去脉,但通过钟惠与丈夫李泽(金士杰饰)的对话可窥一二——当年极有可能是钟惠不堪忍受李泽的家庭暴力,放火烧家致李泽严重烧伤,自己也获罪入狱。
可是当田放提出想帮忙时,钟惠却表示自己“不冤”。
十几年的牢狱苦痛,甚至比不上几年的家庭暴力来得严重。
家庭暴力带给受害者的,是跨越一生的毁灭性打击。
对于上个世纪承受家庭暴力的很多女性来说,这种“同归于尽”的解决方式,可能是她们能够做的最后反抗吧。
二、原生家庭剧中有一情节,主人公林绪之(周迅饰)的老板兼好友高山(童瑶饰)问她“到底喜欢什么”,她却反问“一定要喜欢什么吗”,这在心理学上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模式”,对于身边人的存在、离开表现得十分漠然。
而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来源于心智成长的童年时期。
林绪之幼年被母亲抛弃,父亲也不知去向,由养母袁玲(惠英红饰)抚养长大。
对于林绪之来说,曾经遭遇过“抛弃”,自己的依恋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会逐渐掩饰和压抑自己的情感。
长大后,会表现出对一切事物“无感”,不愿与他人亲近,也不会表达自己的喜好。
由二女儿林亦之(曾一萱饰)之口得知,林绪之常年不回家,也不向家人分享自己的事,甚至连笑容都很少见。
林绪之回家睡的那晚,养母抱过她后,她浑身僵硬。
虽然平日时常想起记忆中亲生母亲的双手,但如今面对养母给予的温暖,她还是无法适应。
从“不能喜欢”到“不敢喜欢”到“不再喜欢”,林绪之是深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典型代表。
虽然这种影响不能直接归咎于她的生母,但家庭环境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实在值得每一对父母深思。
三、童年创伤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心智与身体都尚未成熟,相较成年人来说,面临着很多的危险。
剧中涉及到的“创伤”有两种,一是心理,二是生理。
心理上,林绪之是典型代表。
幼时家中燃起大火,吓得她当时就掉落一颗牙齿,由于未做及时的心理疏导,林绪之长大后完全不能看到火,不论是独立面对还是在人群中,都是一看到火就瞬间忆起童年阴影,然后失控。
生理上,剧中涉及到“长川生物”保健品造假一事。
一方面,在剧情上巧妙地引入了田放这一人物形象,而后把“长川生物”一案与女童失踪一案串联了起来;另一方面,更点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由社会、医疗等带来的种种身体伤害。
林绪之打算收养的小女孩穆莲生(陈思诺饰),更是经历着生理、心理的双重伤害。
在家中,继父尚武(蒋昀霖饰)对穆莲生进行各种身体伤害,她逐渐表现出不愿回家,同时过早“懂事”,为维护家庭做出了很多不符合年龄的妥协。
至于林绪之的继父,通过警察的表述,可猜测他或许遭受过不好的事。
如果他也曾是受害者,那么这件事就不能单一去看了。
幼年受过重大伤害的人,成年后往往有两个表现,一是更加畏惧,二是转向伤害别人。
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需要家庭、社会、国家的全方位保护,这也是此剧在家庭基础上,为社会更广泛层面提供的思考。
四、女性独立林绪之的职业身份是“白帽子”,有着高学历与高收入。
通过养母与林亦之的对话,可知林绪之很早就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不需要靠别人。
林绪之在调查自己身份时有条不紊,卷入女童失踪案时也依旧稳如泰山,可看出她是一个非常有主意的人,同时也有能力。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才能够去调查三十多年前的事,也只有这样才能尝试把穆莲生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反观林亦之,对于婚姻、生活的认识非常单纯。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她在成长中没遇到过太大的伤害,思考问题过于乐观,导致了后来与男友及男友家人之间的矛盾。
再看上一辈,对比林绪之的生母和养母。
养母曾提到自己离婚是因为生不出儿子,最后勇敢结束了自己的婚姻。
或许在不同的年代,女人面临的境遇确实不同,但从结果上看,养母通过个人努力养育了三个女儿,而生母也敢于向家庭暴力奋起反抗,虽然反抗的方式并不恰当,但也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林绪之在教穆莲生做饭时,说了如下一番话,这是对于当代女性来讲,至关重要的思考。
作为在这个世界上独立存在的人,永远,永远不要指望依靠任何一个人而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
此前一部国产剧《都挺好》中,女主人公也是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那么即便从原生家庭中走出,也会在进入新家庭时遇到同样的困境。
五、男女平权片中通过产检医生之口,传递了关于男女平权的思考。
原本约定好一起去产检,结果男友临时有事,林亦之只能自己去。
医生得知后,表达了一些感受,语言很简单,但背后的思考很深刻。
生育明明就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承载婴儿的器官在女性身上,于是在人们的意识里,好像女性就是天生负责“生孩子”的呢?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引发了社会的激烈讨论,对于影片呈现出女性在生养孩子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男性普遍认为不真实,女性却边看边泪流不止。
在世界范围内,除去北欧一些国家男女权利比几乎1:1,其他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问题。
这样的不平等,会造成女性从出生到结婚、到生子等诸多人生阶段,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时对于心理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性格不够自信、易遭受家庭暴力、产后抑郁等等。
而这样的影响表面上看是对女性的,实则男性也是受害者,比如在家庭暴力中看似是施暴者的李泽,最后也得到了妻子的反击,毁容了,自己的人生也毁了。
男女不平等,不是某一性别的权利缺失,是整个社会的权利失衡。
在实现男女平权这点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生养孩子剧中,当林亦之对待“生育孩子”过于草率时,袁玲并没有阻拦她生孩子,而是告诉她要为这种行为负责;当袁玲看出林绪之出于自身原因不让穆莲生上学时,又表达出“养育孩子”是为了孩子,不是为了自己。
简单两个细节,传递出此剧关于生养孩子的思考。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中有一句台词非常震撼,“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值得每一对父母深思:自己生育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孩子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也不是储备的养老保障,更不是可以随意发泄的出气筒。
生孩子,是在各方面条件基本满足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的选择。
因为孩子出生后的一切,都要由父母负责,而不是要求“晚到”的孩子,尊重在自己出生之前的、父母的决定。
生孩子是如此,养孩子更是一门大学问。
片中林亦之和男友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男方母亲的反对。
这在生活中太过常见了,孩子长大了,已经是独立生存的个体了,可父母依然强势干预子女生活,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都非常不好。
父母对于子女的过分干预,看上去是所谓的“为你好”,实则是骨子里强烈的掌控欲。
孩子的生活不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与想象,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同时,自己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这样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
虽然只播出了几集,但是此剧节奏很快,关键人物迅速呈现,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交织。
此剧总共只有22集(30分钟/集),这个量级对于现今的国产剧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自美国开创了“用拍电影的方式来拍电视剧”模式的先河后,邻国日韩也开始走这个路线,比如刚刚热播的季播剧《王国》,一年仅6集,回想十几年前动辄百集的韩剧,真是今非昔比。
如今的时代下,人们习惯倍速观看,喜欢快节奏的剧情,短剧是趋势,是方向。
短且精的作品不仅不会让人觉得短,而是值得反复观看、仔细研究、不断回味。
了解过剧情之后再来回味剧名,“她”,指女性,“不完美”,指遭遇、性格等。
此剧呈现了由“家庭暴力”事件引发的“原生家庭”影响、“男女不平等”等社会问题。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就没有那么完美,或许当下的女性依然会遭受很多不好的事,没办法拥有完美的生活、人生。
但即便“她”有那么多的不完美,却依然能够热爱生活、努力生活,这种“不完美”,反而是一种真正的“完美”。
社会要对“不完美”多一些理解,自身也要对“不完美”多些包容,要像穆莲生小朋友说的:“以后要忘记坏事,想着好事啊!
”人生是那么艰难,但还好我们都会和美好相遇啊!
这是期盼,是动力,更是永恒的追求啊!
周迅演技,台词依旧slay,小演员看着真的很惊喜。太期待周迅惠英红赵雅芝飙戏了
一集弃,去看原版了…
卡司强大到一开始看到海报以为是b站剪刀手自己搞的
天呢,这打五星的确定真的看了剧来打分的吗?这水平……无力吐槽了,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班底,浪费,白期待了
是谁给现在的导演和编剧底气,故事不铺垫不叙事,人物不知道从哪里来,也没一句人话,就靠着旁白念些要死不活的句子来交代,场戏切换没有逻辑可言,想放哪段放哪段,摄影以为学了Netflix摇晃摇晃镜头就是高级了。
台词一点都不生活化(就不具体指谁了 当然跟编剧也有关系。姐姐还是多演一些电影吧
周迅太美了吧⁽(◍˃̵͈̑ᴗ˂̵͈̑)⁽
精致大烂片,有钱真的不是为所欲为的!
有点浪费这么好的卡司了,看了五集怎么感觉跟一部我看的日剧一样。
有周公子的电视剧起始分五星,看第一集和片头应该是讲家庭暴力,真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让少一点的人生活在痛苦里。追更:看了三集觉得叙事线有点混乱,导演想多线并重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演员确实很赞,三大女神全程高光,小女孩也很惹人怜爱,童谣特飒,就是黄觉这个角色目前来看奇奇怪怪,还需进一步观望。林绪之这个女主人设比起其他偶像剧女主简直好了一百倍,表面冷冷的好像什么都不关心在乎,可是内心却是个有温度的人,默默关心朋友,努力寻找自己的母亲,帮助陌生小女孩,周公子演也很适合。追更:看完十集,可能是期望太高的缘故吧,感觉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主要还是在剧本和逻辑上,真的让人看的一头雾水。不过还是保留五星,题材真的是太难得了。(PS黄觉穿的那个白体桖上印的头像是伍迪艾伦)
?当代观众也太急躁了。 这么多看一集就打一星的low鸡货色。 从更新看到第五集, 除了第一集有点不知所云以外, 越后几集越感到真实和痛心。
真的不算成功的本土化,整个有种粗糙的舞台剧感,跟现实主义题材很不搭
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喜欢,但是我不知道只看一集就说不好打一星的是什么心态,周迅是金像,金马,金鸡全都得过的影后,我相信专业人士的水平,其他几位也都是老戏骨,剧本的节奏我也觉得刚刚好,我想不出打一星的理由。
身为我迅的脑残粉也是真的看不下去了,剧情跟闹着玩儿似的~各种偶遇巧合偷听真是烦死了,而且黄觉演得可真是差,天呐我以前到底为什么喜欢黄觉来着?
所以到底得看几集才能觉得不行呢
看了一集 台词真的让人尴尬。演员很努力演,但是挡不住台词和剧情的不自然。每一个场景都透露着非常刻意的表演和煽情,很容易将它与日剧 mother 来比较。但是全是模仿的味道。
周迅没事儿吧??怎么什么都接
跟日版差距很大,但是也不至于一星,起码好于目前八成陆剧吧,打个五星好评支持一下周公子~~~
那个男演员是属马景涛的吗?
omg,扑到连喷都不需要喷...连周迅和坂元都救不了的剧...还不如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翻拍,虽然原版也没那么好,但周迅总比《母亲》里的松雪泰子强吧。btw为什么现在可以买了翻拍权连改剧名甚至连原著名字都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