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前

극장전,剧场传,电影院的故事,电影故事,Tale of Cinema

主演:李己雨,金相庆,严志媛,金明秀,李镜珍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5

《剧场前》剧照

剧场前 剧照 NO.1剧场前 剧照 NO.2剧场前 剧照 NO.3剧场前 剧照 NO.4剧场前 剧照 NO.5剧场前 剧照 NO.6剧场前 剧照 NO.13剧场前 剧照 NO.14剧场前 剧照 NO.15剧场前 剧照 NO.16剧场前 剧照 NO.17剧场前 剧照 NO.18剧场前 剧照 NO.19剧场前 剧照 NO.20

《剧场前》剧情介绍

剧场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怀才不遇的导演金东秀(金相庆 饰)每天都流连在戏院前,沉醉在自己的思维里。最近他刚好看了好友的一部电影,他会觉得电影的情节便是自己的故事。与此同时。他遇到了电影中的女主角崔英实(严智媛 饰)。后来东秀在出席一个电影人聚会的路上,再次遇到了崔英实。 英实正被影迷索要签名,东秀终于鼓起勇气上前问候。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毕科女子无畏第四季我的小天地爱丽丝:从仙境来的少年留住最后一支舞2杀戮演绎轻舞飞扬E网情深人生典当行之三世乾坤王子的圈套血色星期一2玲珑掌柜俏厨王本尼迪特天才秘社第一季轰天雷凌振走出大墙的人年少有你嗜血灰熊猫咪咖啡厅天才J之谜题里的倒计时周五下班后变形金刚:起源野兽童党女心理师之心迷水影活死喵之夜大蛇王无耻之徒恐龙饭店王保长新传新兵正传2末日时在做什么?有没有空?可以来拯救吗?

《剧场前》长篇影评

 1 ) 你喜欢我什么呢

在电影的电影里,他主动和她说要一起去死。

吃安眠药前,旁白说想过一个人把药全吃了,而他没有;时间往前推移,他推着她进了出租屋,而她问他,为什么做这么多次;在更早些的时候,他抛下她一个人去赴死,旁白里说一起去死对她太不公平了——实际上,是他内心里并不愿去赴死——后来康复了,竟然说捡了一条命,很开心;看着漂亮的护士,又想着康复后会和这样美的人谈恋爱——所以爱是什么呢?

不过是原始的冲动。

爱,不过是想做爱罢了;会有一同赴死的爱吗?

会有——不过那必定不是本心——本心,不过是做爱罢了——这是短剧里虚构的导演的想法吧?

在电影里,他跟着她,死缠烂打地拽着她进了出租屋,他说他爱她,还问她会不会再来——可是爱不过是做爱罢了,所以,他一定没有看懂那部电影,却又对自己模仿短剧导演这件事都不敢承认——更何况像临终之人说出“我不想死”呢——又怎么会真的付出什么,甚至为爱赴死呢?

“你喜欢我什么呢?

”一起做爱吧——这是导演洪常秀的想法吧。

这是近二十年前的电影了,一个半小时,与现在的电影比,节奏很慢,却讲了很多东西,角色也塑造的很成功。

真的很喜欢女主呢,像一个朋友——一个可能再也没机会见面的朋友。

 2 ) 既然没有自杀,那就好好活着。

作为洪尚秀的影迷,看他的每部电影我都带着极其主观的色彩和浓厚的兴趣:突然的拉近远焦镜头,把话筒故意放在画面的角落里晃来晃去,梦境和现实的直接切换,还有让人始料未及的做爱镜头等等等,让我叹为观止,无不佩服洪尚秀独立而坚持的品质。

我认为洪尚秀是一个极其尊重观众的导演,在他的电影作品里,长镜头的运用,演员生活化的表现,以及导演刻意的拉焦指示,不仅让观众融入剧情,而且能让观众清醒地知晓这只是电影,不可以轻易站在哪个角色的立场上来感同身受,在《江原道之力》里毛茸茸的话筒调皮地在画面的角落里晃来晃去正应证了如此。

《剧场前》与洪尚秀经常在影片里反映男女关系的主题显然不同。

这部电影则瞄准了猥琐文艺男子的独角戏,其他都沦为配衬,连和她上床的女主角也只是生活的一个过客,他进行感受和思考的一个棋子而已。

所以说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互动,只有体验。

没有互动的体验却是最痛苦最孤独的,因此导演只好在前四十分钟用一个“片中的电影”来铺垫男主人公的情绪,这着实把观众都忽悠了一把,我想,一般观影的观众谁愿意把“片中的电影”男主角的情感体验转接到真正的男主角身上呢?

而也正是这种非主流的转接,也恰恰说明了片中都市人物游离状态。

男主角似乎一直在游离,从被朋友嫌弃,想勾搭妹纸,参加同学会,和妹纸上床,和妹纸诉苦、控诉李导演想并和妹纸一起自杀,妹纸不鸟男主角,最后男主角对着李导演痛哭流涕。

这一切发生完,又改变不了什么,妹纸还狠狠地告诉他:“我看你没看懂这部电影。

”这不是他的亲身经历吗,怎么会没看懂呢。

喔,也许他真的没看懂。

我们每个人能体验到的自己的快乐悲伤忧愁烦恼,并陷入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我们认为我们很懂自己,而别人看我们的情感体验时,会这样认为吗?

当然,这是一个辩证的命题了。

这个电影我认为是洪尚秀叙事较为薄弱的一部,当然,如果他只是想去讲人的一种状态,一种心境,我们大可不必怪罪。

也许,洪导演当时正处于一个孤独而焦灼的状态呢。

他拍了一部电影,想告诉感同身受的人们,你们应该好好思考下自己最近的行为了。

既然没有自杀,那就好好活着。

 3 ) 《剧场前》——当爱情祛魅之后

《剧场前》仍然延续了洪常秀爱情小品的一贯风格,是他诸多作品中最打动我的一部。

男主角东秀,曾经酗酒,不被同学接纳,如今有点木讷,固执,虚妄。

看似一个社恐症患者,却执着地追求着自己心目中的爱情——女主角英实。

他爱英实,因为她是短片中的女人,他将自己代入短片中,认为那是他自己的故事;也因为现实中的英实完美地演绎了他理想中的女人。

从东秀的角度来看,他在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业和爱情的希望彻底破灭后,爱上了一个幻象,他希望与英实重温短片中的情节,用殉情来重新演绎这段他自导自演的故事,为自己理想中的艺术人生和纯洁爱情弥补一段遗憾。

从英实的角度来看,她理解的爱情,是在尊重个人价值的前提之上独立选择的结果。

对于东秀的倾诉和表白,她认为那是亦真亦幻的巧合,是东秀的小题大做,甚至是对一个将死之人的道德控诉,但或许是彻底的、真诚的。

她给予东秀的爱,是行使一个独立的女人爱情选择权。

对东秀来说,是英实激情后的一次施舍,是在现实中给予他的最后一个爱情幻象。

英实最在乎的是那个即将远去的生命,是曾经的爱人和朋友。

她为过去的龃龉感到难过,所以当她再次唱出那首短片中的情歌时,忍不住泪眼朦胧。

之前是戏剧,如今是人生。

她对东秀说,你没有看懂那部短片,再次表明了她对于爱情态度,笃定但不过度依赖。

影片最后,东秀在遭到英实的拒绝后,决定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实拯救了东秀,正如她在短片中拯救男友,只不过方式不同。

同样是戏中戏的结构,《剧场前》的自反性与昆汀的《无耻混蛋》类似,它们都将戏中戏的部分作为意志或爱情的臆想,看戏的德国人或东秀都被一种造梦机器所控制,他们梦想中的乌托邦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

只不过昆汀多给了一层,他创造出一种双重自反,用希特勒的死将荧幕外的我们也戏弄一番。

昆汀通过电影艺术的自反来探讨历史,洪常秀用它来探讨爱情,这是个将“自我”祛魅的过程。

同样,在《开罗紫玫瑰》中,同样的离别,悲剧的结局让主人公完成了觉醒,但伍迪•艾伦处理起来轻松浪漫得多。

《剧场前》有趣的地方在于,电影带领我们进入的这个世界,我们始终无法辨别真伪,或许东秀真的正在重复他的曾经,英实的决绝有些冷漠。

它只是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不停止思考,艺术探索就永远不会枯竭,我们的生活就可能会有新的转机。

 4 ) 死神面前

对于前辈把自己自杀失败的经历拍成短片,东秀(金相庆饰)很不高兴:

在同学眼中,呆萌的东秀是一个讨人嫌的爱发酒疯的家伙:

洪尚秀将尴尬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动不动就想自杀:

你有病啊!!!

前辈才华横溢、玉树临风、阳光灿烂:

可惜天不假年……

死神面前,是非恩怨都是浮云,东秀泣不成声:

生离死别,前辈对生命的眷念,本来是很悲痛的,我却很不厚道地哈哈大笑,甚至笑得站了起来:

洪尚秀!

洪尚秀!!

……洪尚秀啊洪尚秀,你咋就这么秀呢?!

把如此前卫、高端的对于生命、死亡的审视,搞得这么自然、沉重而又轻灵(好笑),你究竟要闹哪样?

真正面对死神,你才知道死亡有多么丑陋、可怕,生命有多么美好……

一直以为死亡可以解脱、可以永恒的东秀开始思考人生,再也不能行尸走肉、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了……

金相庆浑身是戏,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

每一个!!

伟大的演员!

伟大的导演!!

 5 ) 戏里戏外都是无聊人生

韩国导演洪尚秀身上有股浓烈的文艺青年味道,就像我们这边的章明。

两个人有相同特点,风格上越发平易质朴,越发透着难以琢磨的迷离恍惚,看似庸常简陋的影象背后,暗藏着汹涌的情感欲求。

特别巧的是,两人都好在结构上玩点小技巧。

不过洪尚秀这次玩技巧可玩大了,几乎到了玩弄观众的地步,他足足骗了观众四十来分钟,近一半电影的长度。

叫人心服口服的是,我们被他玩弄,还情不自禁地为他叫好。

这就是洪尚秀的魅力所在。

厚道的观众在评说一部藏有玄机的影片的时候,是不会把玄机道破的,这是评论的底线。

所以我们跳过结构上的讨论,直接奔向那小津安而郎式的镜头语言。

总之记得为他的高超技巧喊声好就行了。

洪尚秀捕捉到了小津那从容淡定的神韵,简单的长镜头描绘的尽是生活的细枝末节,与小津一样,餐桌上的闲聊和漫不经心的行走构成了影片的基本情趣,工整的画面流淌着最为普通不过的情绪,顶多有一些愁苦写在苍白的脸上,但尽量是往内心里克制的。

所以尽管《剧场前》围绕着死亡的主题,但也感觉不到哪来的痛恨或绝望,仿佛死亡只是影片中他们无聊时候想玩玩的游戏。

以主人公的经历拍一部厌世的电影,就是一个游戏。

后来拉着影片的女主角一块寻死,也只是一个游戏。

他们并不是真的活腻了,只不过无聊在平凡的生活中一下子很难打发而已。

那个寻死的青年在病危的哥哥床前哭了,说明他还是畏惧死亡的,所以影片最终说的还是对生命重新认知的过程。

 6 ) 谁要跟你交心?不如我们交换一下欲望

如同《自由之丘》里被打散的信纸,我看洪尚秀也是颠来倒去,随手拾来。

《剧场前》已经是我看的 第九部洪氏作品。

跟他“熟”了之后,暗暗勾连出一些细节上的默契,那些惯用的小伎俩俨然变成一个个潜在的爆笑点。

比如40分钟后,男主金相庆第一次亮相,才惊讶发现电影里面套了一个电影,被套的电影里还套了个话剧,一边大吼“又被骗了”一边嗔笑,死鬼洪导!

比如金相庆又跟踪美女了,他还戴上了耳机,当拉德斯基进行曲响起的时候,噗,我仰天长笑,差点把沙发捶烂。

说到金相庆,他是洪尚秀电影男主角里尴尬奇葩界的一枚灯塔(褒义)。

《杀人回忆》里进步青年的形象彻底被猥琐大叔所覆盖,憨萌、呆蠢、真诚、无厘头,一个别扭的手脚摆放,一个微表情瞬变,一个娇羞又不失猥琐的眼神,他信手拈来。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他却选择了把屌丝演到极致!

然而当看到金相庆饰演的李东秀导演在病危的前辈面前痛哭流涕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之前那些形容词都是不准确的。

他的人设只有两个字:纯粹。

纯粹到近乎愚蠢,纯碎到内心与行为高度统一,纯粹到不对自己的欲望感到羞耻。

看到同学女儿感冒,立即帮她戴围巾的是他,下车后特意把送走的围巾要回来的也是他;10分钟前确实心疼小女孩,10分钟后也确实想要回围巾,他怎么想,于是就怎么做了。

看到漂亮女主,想搭讪,于是就跟踪了;想喝酒没钱,就让女主请客了;想上c床,于是就去小旅馆了,他怎么想,于是就怎么做了。

他想抽烟就抽烟,没钱就只捐零钱,想自杀就自杀。

三十几岁才第一次要开始“思考”这件事,更印证了他以前都是“行动直接反映欲望”的行为模式。

你还在惊叹怎么会有如此奇葩的时候,导演偷偷笑了,这不就是不戴面具的你吗?

这么一个温柔版的“变相怪杰”,是洪尚秀在漫不经心的告诉你,“你不懂”,你既不懂电影,也不懂现实:你渴望的“真爱”,我用最陈词滥调的“我爱你”一遍遍说到你吐;你探索的“因果”,我用最杂乱无章的姿态来展示它的无常;你追求的“交心”,我用最虚情假意的语言包装华丽;你恐惧的欲望,我却用最真诚赤裸的方式捧到你面前。

 7 ) 剧场前

190217开学前一天晚上《剧场前》这是第一部我看完之后甚至看的时候就想要二刷的电影。

镜头语言很简洁,开篇的长镜头、简单的推拉、中景与特写等镜头的切换都使人感到简洁,这是经典最初的模样,个人觉得与这部电影风格很匹配并且有很强的写实效果(演员的演技也很高,始终在线,很难出戏,真实性很强)。

配乐我很喜欢,开头是电视塔似的东西,很高,镜头推得很近,被树枝几笔遮挡着,这个意象后来也多次出现,是电影青年们的幻梦,很高,很远,但反复,出现,音乐很欢快俏皮,就像东洙见到崔英实并且走在她身后时听到的情绪激昂的声音,特形象,我都笑了偶尔来几个人声当配乐,也很好听。

剧情太强了!非常好看。

我一直纠结于是不是戏中戏,还是说假戏真做,还是说有太多隐藏部分;《剧场前》这个名字也很有趣在电影中的电影中出现一个戏剧式的舞台,“元电影”的意味可以说是很强了。

关于人性的部分,我想二刷,过于复杂了,再补点电影台词什么的。

看到别人自杀会更难过?前后电影的对照,很有意思,有种想把前面片中的男主换成后者的冲动。

对了,后来的导演和女演员谈话那段,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崔永元与冯小刚。。。

很多深邃与精彩的想法似乎在脑中一闪而过,捕捉不到了,渴望有一台机器直接读出我的想法呜呼,以免电影一结束,头脑中的弹幕全部化为乌有,随之ng了。

并且我惊奇地发现,我好像分不清哪个是男主了(可是颜值的缘故?orz

 8 ) 剧场前(20年11月一刷,24年11月二刷后拉片笔记)

洪常秀说他的电影不是讲故事,而是展示一堆生活的碎片。

这些碎片经由他观察,大脑提取,罗列进一个合适框架里,建立一定结构,便成为他的电影。

他也不拍自传性电影,他不相信自传体会忠实反映出他的人生(这一理念与我钟爱的哲学家德勒兹一致)。

但他会将自己生命中某些瞬间感受,编织进影像里。

他第六部长片《剧场前》(2005年)前一段40分钟所讲述的,与他本人18岁左右自杀未遂经历,出奇相似(本片也是一部不足90分钟小品式影片。

分两段,戏中戏)。

这段故事讲一个18岁青年,遇到以前喜欢过而不敢追的女人,随着境遇改变,他们擦出火花,在旅馆甜蜜做爱后,青年突然说自己想死。

而与他相拥的女人,说自己也有这个想法。

出奇巧合。

二人相约赴死。

为此认真做起准备来。

最后他们并没死成。

二人在旅馆房间共同服下的安眠药药效不够。

女人先醒来,给他家人拨打电话求救后,自行离去。

青年被赶来的叔叔送去救治,在病床上躺了许多天。

他看到漂亮护士照顾他时,心里还闪过追她的念头(很洪常秀)。

但他没力气,也足够羞涩。

他被带回家后,母亲因他自杀举动感到愤怒。

不是安慰他,而是骂他。

他很受伤,一怒之下冲到楼房顶层天台,想要跳下去。

又几番回头,发现并没谁追上来劝阻,感到失落(很黑色幽默)……戏中戏到此结束。

接下来故事是一位郁郁不得志青年从影院走出,看到这段短片的女主演也走出影院。

影片下半段讲的是他如何执著地想要靠近女主角。

前段戏中戏男主角自杀经历,及摆脱死亡后重获新生的欣喜感,正是洪常秀当年所经历的(他加进的共同赴死女主角则为虚构,为下半段故事做铺垫)。

影片中母亲态度,很难说不是现实中他自己母亲对他曾有过的态度。

这段影片对青年几乎没有个人背景交代,也不描述他为何想死。

仅仅是,突然想死,然后行动。

以及相应后果。

将缺乏背景交代和心理动机讲述的人孤悬于环境中,单纯地行动。

人变得抽象,更具普遍性。

这令人想起加缪故事主角(洪常秀在美留学期间大量阅读的作品中包含加缪)。

充满存在主义荒诞感。

洪常秀为何拍这样一部影片呢,一方面,18岁时这段自杀经历是很好素材。

另一方面,他经常在看完一部电影走出影院时还沉浸在电影所营造的虚拟感觉中,心理及行为方式会受到影响,比如像电影中男主角一样耍帅(然后觉得自己好傻),或者恋上电影中女主角。

于是他设想一番情景,一个事业失意生活缺乏重心的男青年,看完电影迷恋上女主角然后看到扮演女主角的演员就在身边,由此引发的可能情境。

这依然是一部布满洪常秀元素的电影。

他说过,拍电影他只是找一个框架,来容纳他想放入的一堆碎片。

这个男青年身份是一个电影专业毕业后无所事事的人,因酗酒在朋友圈子搞臭了名声。

前段短片是他师兄导演作品,而师兄正躺在医院病床上等死。

青年追上女主角搭讪,对方不认识他,爱搭不理。

他又碰到一个前来观影的大学男同学,从他那里得知师兄病重,晚上一群同学搞聚会,为师兄治病募款。

这个同学邀他吃饭,与自己老婆孩子一道。

同学的孩子着凉感冒,他解下自己围巾给她围上。

这善意举动,令同学喊他上车,载他一程。

他在车上想抽烟,同学警告他不要车内抽烟。

这令他不爽,要求下车并从孩子脖上解下围巾,说是妈妈给他的围巾他必须留下。

这令同学不爽。

他步行到同学聚会的地方(因为他听女演员说要来参加),聚会上同学对他不友好(载他的同学率先奚落他),笑他混得差又酗酒。

女演员到来后受到热烈欢迎,她唱了首情歌,泪光闪闪地希望导演康复。

导演是她演艺事业起步时的贵人,她红了后弃导演而去。

导演如今生命垂危,她心中有愧。

她离开饭局时男主角再次纠缠她,她不耐烦,说要去医院看导演,匆匆离去。

男主角又步行着奔往医院。

在医院门口,再次拦住走出门来的女主角。

这次,他说他也生病,搏得女主角同情。

又兼心烦寂寞交缠,终于同意和他上小酒馆喝两杯。

不小心喝多了后,共同奔赴汽车旅馆。

他得到了他心中女神。

女主角还对他说,看,女演员也没啥吧?

也就是一个女人。

他还想模仿那部短片剧情,和女主角一起赴死。

女主角告诉他,那部片子,你没看懂(也仿佛洪常秀对观众在说)。

第二天他想继续和女主角一起,女主角鄙夷道,该知足了吧?

说完匆匆离去。

男主角最后也进医院看望了师兄。

师兄躺在病床上,认出他后,哭着说不想死(与前段死亡主题互文,黑色幽默式反差)。

他也感慨万千,与师兄哭在一起。

走出医院重新汇入街上人流,他若有所思,边走边自言自语,我要思考,我必须好好思考一下我的人生。

貌似正在找回失落的生活重心。

或许海德格尔所说“向死而生”,此刻正在他心中发挥效应。

电影在此处结束。

洪常秀说,结尾处台词是剧本上写好的,本想换掉,但看了表演效果后予以保留。

他的电影就是如此随性。

在既定框架内,充满即兴考虑。

封装进这个框架的是些什么呢?

社交中的微妙尴尬(车上吸烟与解围巾的令人不快细节),饭局上的攻击和嘲讽,均体现出现代人的异化,人情的冷漠,以及成王败寇的都市丛林法则。

这部电影中两处围绕死亡显示的态度,也充满鲜活感。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洪常秀影片常让男主角在性事上得逞,有点超现实色彩,仿佛一个梦。

这并不是为展示生命光彩,反而是为表达失落提供平台。

在欢床上剥光人性外衣,让我们将人性灰暗处瞧得清清楚楚。

我最感慨的是车中吸烟冲突与解围巾细节。

这么微小的日常细节几乎不会被任何影片所关注到并刻画。

但洪常秀影片中充斥着这类细节。

比如在《生活的发现》中男主角站在小饭店门前享受一根烟的惬意时,一辆三轮车横冲过来吓人一跳司机还粗暴喊道:“让开!

”《江原道之力》中男主角溜达在公园里,被一条狗挡住去路时害怕得瑟瑟发抖,还有三个年轻女孩并排坐在海滩上聊天之际,画面上方跟她们隔着几米之处,坐着一位土味十足孤单大叔,以破坏画面美感的方式提醒,三个女生不是生活在唯美真空中的;《猪堕井的那天》老同学们聚餐被男主角搅扰得不欢而散时,一群人溜达在公园便道上,一位中年男子忽然对身边女同学说:“相不相信我可以一下子跃过前面那个栏杆?

”说着往前助跑,成功跃过,然后得意地转身望着女同学;《女人是男人的未来》里住豪宅的男人说,偶然撞见自己老婆躲在卫生间里抽烟(她平常不抽烟),并感慨道:“那一刻,觉得她突然变成一个独立的人了,而不只是我老婆。

”诸如此类,洪常秀将他在自己生活里观察到、感受到的细节,碎片,放到影片中,有时,会从叙事主线上跳脱一下,令人一愣,但这造成他影片的不受限制的丰富感。

他永远不会仅仅被主线叙事给框住。

拒绝一个封闭世界。

因为这样不真实。

他拍电影的目的就是试图还原世界的复杂与真实。

对真实的凝视,赋予他的电影自由呼吸感。

如果你迷恋他的电影,那是因为,你也深深迷恋着生活本身,对这世界无穷可能性,以及细节纹理,保持着开放心态,与观察的好奇。

 9 ) 死亡并不能逃避什么

死亡并不能逃避什么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真实生活里那么在电影里,死并不稀奇,所以它不是重点刚开始有一半电影时间,于是导演似乎主观地真实地把观众拉出了电影,那么,真实的故事开始,真实的故事就是小事,这小事比前半段电影复杂了、现实了。

你其实并没有看懂这部电影。

你活在电影里,但你并不明白你所存在的电影。

你活着,但你并不知道你活着的意味;思考思考死亡吧,这么现实的事。

剧场内和剧场外。

 10 ) 逃避与距离

朋友对东洙提到他与形秀:“你们俩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东洙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随后朋友举了些例子:“耍酷,还有都很喜欢女人,另外,这次准备拍的电影也很相似,不是吗?

”东洙啧了一声说:“总之,在我吃过的酱排骨中,你们家的酱排骨是最好吃的。

”此时镜头拉远,友人望向妻子。

当时看到这句台词,这种情景,一瞬间想到村上的且听风吟。

失去小拇指的女孩曾跟我说过她要去旅行,去一个又幽静又凉爽的地方。

一周左右。

她回来时告知了我,并立刻约定了时间见面,“五点钟在YWCA门前”。

暴雨过后,她钻进助手席,我拿了海水浴毛巾递到她手里。

“旅行可愉快?

”我试着问。

“哪里去什么旅行,说谎骗你。

” “为什么说谎?

” “一会儿再告诉你。

”简单吃完饭,要了血腥玛丽和波旁威士忌。

“想听真实的?

”她问。

“去年啊,解剖了一头牛。

”……都是在一个能推动剧情的关键语句后,有人巧妙的避而不谈,转移了话题。

东洙隐藏了他的电影创意被形秀偷窃的事实,为后续在与英实酒后聊天时提出此事作了线索。

这让他讨人厌的形象维持了下来,但后来得知真相的我们,大概会被他维护形秀形象的行为感动吧。

这是否也算是一种耍酷?

我在被女孩欺骗之后,明明能听她阐述缘由,或许拉近两人之间距离,但我却选择避而不谈,而更加无厘头的说起解剖一头牛的事情。

村上用一种更难解的方式,让主人公自身的疏离色彩变得更加浓厚,这种无厘头,也强调了一种刻意,犹如电影中镜头拉远一般的让人的视线注意到此处。

我选择与她保持距离,这是一种村上式的高级,也是他写作中呈现孤独母题的方式。

二者的避而不谈有相似的意味,而拉远镜头与解剖一头牛的荒诞都构成了强调的作用,尽管是电影与文学的差别,洪和村上的手法都足够精妙,以至于达到了相似的程度。

《剧场前》短评

他们自杀的那天夜里,窗外下着雪

8分钟前
  • DannyOne
  • 推荐

为了不和哥哥走一条路,我特意绕了一大圈。还有很多触动人心值得玩味的台词,那些性爱镜头并不多余,片刻温存剩下的是更无情的冷漠,是啊,你尝到了甜头,为什么还想要更多,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做爱,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件事。

10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你好象没有看明白那部电影。

14分钟前
  • 王彪
  • 力荐

4444444444

19分钟前
  • 二向箔
  • 推荐

洪尚秀第6部。不喜欢。形式大于内容了。

24分钟前
  • 年逝
  • 还行

崔英实:“我觉得你可能没看懂这部电影。”我(跪下磕头):“对不起,实在抱歉。”

25分钟前
  • 每天都有坏消息
  • 推荐

一个想啥就马上去做的人?那应该行动力超强啊,只要思维深度多一点,那一定不会是个loser

29分钟前
  • 光影随行
  • 较差

这部电影没有那么好懂。依然是两段,电影中的电影和电影中的现实交织。

34分钟前
  • 玉娇龙
  • 还行

把自己从一段人生空白中拉扯了出来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觉得自己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42分钟前
  • Troy
  • 还行

吃燒烤,喝小酒,床上搞一搞-洪先生有三樣寶.

43分钟前
  • Mango
  • 推荐

在制造尴尬这件事上,洪尚秀永远不会止步。两个大段落,单拎出任何一个来看,无论人物的行为还是语言,都令观众感到“奇怪”,是乏味且难以接受的。但将它们自然地合在一起,文本之间的互文所迸发出的戏剧张力又使人拍案叫绝。同行朋友总结得好:到了这一部,洪尚秀已经从对两性关系的怀疑转向自我厌弃了。但我觉得,对于这种厌弃,他又是感到恐惧的。非常矛盾却难以自拔的男人,什么样的人拍什么样的电影。借用尼采的书名来评论:“人性的,太人性的。”女性在肉体上的迎合只能说明:她服从于两性交往的僵硬规则,她对这个世界从本质上也是不怀有希望的。

45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0504 重复的追逐 重复的性爱 那些为了把对方骗进自己怀里的小动作看完让人心有戚戚 男女矫情 但女人总归更狡黠一点 那些眼泪那些酒后真言更有表演性的成分 洪尚秀的性爱女主总要说疼 为什么 是为了给男人虚假的成就感 还是性连带生活的痛感 不得而知 感情表达永远错位 浪漫更是性的前戏或温情的接续 总之真真假假 只要你骗得了自己就行 在肮脏小旅馆殉情竟看出了极致浪漫 对将死之人来说 怎么也要试一回

47分钟前
  • 巧比
  • 推荐

“只有思考救得了我”,本片只是这句话的宣言。不过,你从此开始喜欢上推镜头,仍保持每部片里都有宅男福利片段,也是6。逐渐从作家、教授、演员转向导演的故事,电影圈的日与夜;一个人的出游,两个人的落寞。

50分钟前
  • Yuruky
  • 很差

不管是剧场前还是剧场后,只要能身在剧场,就是剧场中。

52分钟前
  • 张翔森
  • 推荐

镜头推拉中带来的视角变化 观者抽离与代入是一种技艺 果真 很多事还是故事里的好

56分钟前
  • Grigia
  • 还行

Radetzky March & Stalker

5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推拉镜头和戏中戏结构操纵自如。男的不出所料地继续猥琐,女的临走前撂下的话瞬间提升了她的档次。

60分钟前
  • POSH • 安
  • 较差

“你好像没有看明白那部电影”“只有思考才可以救得了我”金相庆又一次在洪尚秀的电影里把一个和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甚至行为举止在他人看来是那么可笑的角色演得那么神!

1小时前
  • RealityBites
  • 推荐

电影与现实的对照

1小时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