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生活剧,黄秋生演得好真实。
而且好能打啊!!
拆招什么的范儿十足。
平时不动声色又温和又内敛有力量的感觉也表现得很好。
甄子丹的叶问也不张扬,但特别端着,有一种假惺惺地绷着的感觉,但生哥就很自然,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儒雅精神气。
而且真的打得很帅!
很有力道!
生哥这么大年纪又胖胖的,也能打出这种气场,太厉害了。
和曾志伟的打戏,本来以为曾志伟大概是草包吧,结果也是有模有样,一来一去打得甚是精彩。
和袁咏仪久别重逢后躺在床上的那段好有爱。
俩人脉脉相顾含情不语:“我以为你会有很多话跟我说呢。
”“我也以为是。
”然后不说话,继续看。
“都有皱纹啦,别这么看人家啦。
”“我老花眼,看不到。
”然后袁咏仪后退好远:“这样能看清楚咯。
”黄秋生搂过她来:“还是近点好,近点好。
”哈哈,太温情啦。
叶问似乎从不跟身边的人说不字,从不抱怨,生活的难处也都云淡风轻地接受,孤独的时候也不见苦涩。
身边有人也好,无人也好。
无人就自己感受孤独,有人就心里记着感激。
让人敬佩的大智慧。
又不会太过拔高,有生活气的智慧。
阿娇也能打啊!
打的那几下也有模有样的!
整部戏没什么特别的矛盾冲突,最后的“终极一战”也算是波澜不惊地胜利了,叶问也并不是什么维持人间正义承担社会责任担当民族英雄,只是为了救自己的徒弟、为了对方下毒害人而讨回公道。
再一次没有脱离生活。
片尾在生哥打桩之后紧接着放了真正的叶问的打桩视频,更加深了真实感。
整部剧的色调、节奏和温情的感觉,鲜艳怀旧的画面,以及反映英租界时代香港普通百姓生活状态、劳资冲突、夹层中的香港警探、艰苦生活的普通人、时而肆虐的台风,都让人想起岁月神偷。
陈小春演的警察很生动啊,一个阶级的代表。
并不是在乱世中抵制住所有诱惑那么假,他也融洽地接受身边的规则融入周围的生态圈,却有保持一定的原则,在灰色地带不作为但也不作恶,关键时刻又对大是大非把握得很好,不失血性。
也演出了成长,刚开始夹在洋人上司与师姐之间无所适从,只能楞楞地给自己一棒;到后面圆滑地周旋于不同阶层之间、巧妙地把握分寸保持底线,唯一的缺陷在于反派刻画得太反派了,而且坏得很单薄,就是九龙城寨里的老大和威震天,拳脚又不厉害心又坏,而且也没啥计谋,好容易要阴人家,也只是下个毒,还没毒死人。。
然后叶问带着徒弟来,三下五除二就清场了,略弱啊。。
总之呢,片子是好片,但最后那一战撑不起终极一战这名头,改名叫岁月神偷之晚年叶问温情录比较合适。
不能说本片拍得有多好,但是我很喜欢本片。
CCTV是在《一代宗师》之后播的本片。
当看到叶问从梁朝伟忽然变成了黄秋生,我本来打算立马换台的,但是影片一开头就让人挪不开眼了。
伴着片首音乐,风尘仆仆的叶问拎着两个大箱子,到香港落脚的地方刚刚坐下。
梁双一听是叶师傅就拉着他要过两招。
这时叶问抬起头来笑着说了第一句台词:“先吃饭,先吃饭。
”这时我就想,绝了,黄秋生真厉害,他的笑容里那种既拿小服低,又略带矜持的姿态,把一个落魄武学高手生生演活了。
接着看下去,导演讲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叶问:一位普通的孤独老人和他的平淡如水的江湖。
“腰仗三尺正义剑,胸怀柔情千万千。
英姿焕发扫狼烟,豪气冲云天。
”那是血气方刚,懵懂无知的少年郎们梦中的等待被征服的江湖。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这是只拿过笔杆没提过刀的文艺青年幻想的云诡波密的江湖。
说到底,江湖其实就是一群人。
是人就要过日子,过日子就逃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
柴米油盐酱醋茶拼成了一块磨,让你每天像驴一样地围住它打转。
转啊转啊,你就老了。
绚烂也许一时,平淡走完一世。
碟头饭吃着,十几,二十年就过去了,当初一起吃的人再也不会来了。
是一群人就不能按自己的性子来。
哪有我意天下的淋漓畅快,更多的只是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无奈远远多过于惊喜,谨小慎微远远多过于快意恩仇。
徒弟们吵嘴,不能说话,因为被子是大家一起送的。
合得来的女人,徒弟不接受,就不能在一起,因为房子是徒弟花钱租的。
过日子过出来的哲学才是真哲学,锅碗瓢盆里面愁出来的境界才是真境界。
《一代宗师》里以神棍般口吻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武功能强身健体,能让人不受欺凌,但不是跳大神。
要想见众生,那先到众生中去吧。
自己关起门来幻想出来的众生,不是真众生,只是情景剧。
本片才有见众生的境界,通过叶问,叶问的亲人,朋友,徒弟,我们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叶问,而是那个年代的一群人,那个年代的香港,甚至那个年代本身。
然后通过那个年代,通过叶问身边的人,伴随着悠扬的一首首老歌声,反过来,我们又看清了真正的叶问。
老去心事浓如酒,世事原来淡似茶。
老年的叶问的也许只是寡淡孤独的老头,但世事原本就寡淡;叶问可能是无聊的,但众生本来就无聊。
哪有那么多激情燃烧的岁月,哪有那么多璀璨无比的辉煌。
激情烧尽是黯淡,辉煌过去是沧桑,留一点温暖和从容,留一点回忆,回忆中有你,也就够了。
不负此生!
当商业电影的浪潮汹涌而来之时,好的电影题材的标准就变得简单,只要能够赚到钱,肯定会被制作人盯上,都打算分一杯羹。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电影题材的匮乏,以及从制作人到观影群体急功近利的心态。
纵观叶问系列电影,从08年的第一部至今已有五部上映,甄子丹两部,杜宇航一部,梁朝伟一部,黄秋生一部。
从青年一直到叶问去世让人不禁感叹,这回总没得拍了吧。
本片名为《终极一战》,看完后发觉导演是个标题党,几场打戏下来没觉得哪里称得上所谓终极一战。
整片可以说是一部人物传记,由叶问及身边人的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按时间顺序从叶问初来香港谋生一直到晚年铺展开来,同时为观众呈现了同时期香港平民社会的景观。
故事并不十分精彩却在某些细节上显得格外真实。
人物众多,情节平淡,镜头运用自然纯熟。
没有了前几部的国仇家恨,视角也从咏春更多的转移到了叶问本人身上。
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
作为功夫片的爱好者,我们见证了香港功夫电影的发展与辉煌,怀念那一部部让人激动人心的经典电影。
其实叶问也好,黄飞鸿也好,我们所欣赏的不仅仅是中国武术的精湛与传奇,更多的是历代武人身上所传承的武德与精神,豪情与担当,辨是非重然诺轻生死,善者不欺恶者不惧。
叶问虽逝,咏春仍在,功夫是电影的主题,更是每代人不懈的追求。
较于甄子丹版的最大差别就是,这部的叶问淡薄而低调,对手戏没有很激烈刺激,让人感觉他只是个普通的中老年人多于传奇武林高手,电影更多呈现的是当时香港的社会风貌以及叶问的一段恋情。
年代还原的很好,比《岁月神偷》更真实些。
袁咏仪真美啊,这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张永成的版本了 温婉秀丽 又有棱角 会不安会生气会在意徒弟们 真是美好。
小春的警察先生一直在随波逐流与坚持恩师的教导之间徘徊和挣扎也很好。
人物多而不杂,各有特点。
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但是还是更喜欢甄子丹版的。
记得当时,刚看完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不久,对于这个题材,本能地厌恶,屏蔽了。
可是一路看来,还是有惊喜的,毕竟一个题材,从多角度从不同人那儿去看,会更全面更真实。
当然,国产抗日神剧除外。
这部电影的前半段,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从不同方面,反应了一个真实的叶问,不仅限于会武功的叶问,而是作为一个处在当时当地的一个人,来写照。
功夫出众的他,也不得不感慨,一分钱难倒英雄,学功夫有什么用?
老婆来了,一床被子都是徒弟集钱送的。
在闻知老婆的噩耗后,那种失落的表情,顿时让我觉得眼前这个才是叶问,一个面对亲人离去,会落泪、会失魂落魄倒地的“人”,而不是银幕上造出来的一个叶问。
对于作为武者的叶问的讲述,前面还是很赞的,徒弟在为罢工争吵的时候,师傅可以很淡定地在下棋,而终于出来制止的时候,却只是淡淡的一句,自己都不团结,还怎么去××(忘了)。
对于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懂得适可而止。
与白鹤的吴师傅较量的那段,先文后武、闭门切磋、比武收手戛然而止,这才是练武的境界和练武人的涵养。
收放自如,只为一探究竟,不争寸长尺短。
这部电影,到这里,我是很满意的,想给10分。
可是后来呢?
真怀疑这是两个导演编的,从叶问老婆死后,就有些情节生拉硬拽了,给人一种要奔向那个设定结局的感觉。
阿声明明是一个已经上道儿的人物,凭什么又心理倒退似的义气风发、开始不妥协,硬打别人那么多耳光,凭什么黑老大就不报复,这样的老大,谁会去当小弟?
打擂部分也纯粹扯淡,下毒这是黑帮的专业,这么容易就被外行人看出来了,怎混的?
叶问带着一帮人去打群架,去救徒弟,平时那么多场擂台不去,凭什么就那天,好像大家商量好了似的、有心灵感应似的,跑去救人?
一个小武馆的人,将一个黑帮搞定,人家黑老大是怎么混过来的,没些下三滥的手段怎么可能活下来?
出了岔子老大冲在最前线?
而叶问,还很傻很天真地逼自己的徒弟阿声抓人,还把计划明明白白地告诉那些“坏人”,这和前面喝凉茶时循循善诱,有练武境界的叶问判若两人。
最后一战有点多余,或许是为了呼应标题的那个终极一战,可是这一战也没显得多么惊心动魄,黑老大也没多少抵抗力,手中都没有王牌的最后一击。
当然,我也体会导演需要一个伟光正的结局,不拆台了,反正后半段让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急剧下降。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电影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叶问,因为这个叶问不是一拍再拍的那个功夫叶问,也不是王家卫手里那个用来表达武道的叶问,而是一个有生老病死,有家常琐碎的一个叶问,也会失意、也会崩溃,有胃病,还吸过鸦片…这个叶问,是实实在在的。
我认为,邱礼涛这是做了“叶问”系列电影的“终极一战”,叶问和他的咏春在之前,甚至没有蔡李佛在中国名气大,更不要提霍元甲和黄飞鸿,能提取的娱乐价值,也就在这里做个完结,好似《黑暗骑士崛起》。
更像是对从《叶问前传》到《一代宗师》的补白,在这部片子中,动作戏只是添头,仿佛在诉说一个宗师的下半生,如何被世事人情弄到内伤。
没说叶问的关门弟子,却讽刺了徒弟中的风光人物,没给珍妮个具体的交代,却以拍摄木人桩结尾,没说跟英国人打擂台,却扫平了九龙城寨,没说洪金宝的洪拳,却招惹了白鹤门。
珍妮小姐的命运,倒是让人想起梅艳芳来,要是唱《女人花》就到位了。
不知道为什么片子里徒弟们对她敌意很深,即使在张永成去世后也如此,可能一个人太好了,影响力就是这么大,又或者当时风气就是看不起街头歌女。
估计能扫平九龙城寨的话,邓声怎么说也该坐总华探长雷诺的位子才对,所以实际上,英国小混混和九龙城小混混应该是教训过,但是没搞那么大。
白鹤国术总会不知道花了多少公关费,才捞到这个角色。
袁咏仪现在是大妈专业户了,不过演的还挺到位的,有《一代宗师》中的影子,也可能实际就是这样。
邓声这个角色挺复杂的。
然而世道如此,便是强如叶问,也是点到即止。
“你天下无敌,也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学武功有什么用,朋友有难都帮不上”,其实中国的事情,李耀华的事,到现在又有几人能帮上。
中国乱了一个世纪,各条路都试过了,幸好底子厚,折腾得起。
社保体系建立多年,我们现在能做什么,真出事还是只能靠亲戚朋友,也不过是救急不救穷。
几部片子里的武术宗师们,不是肺痨就是胃病,大概因为迷踪、咏春、洪拳、蔡李佛、截拳道这些都是外家拳,如果不是钟鸣鼎食之家,常常进补,仅仅练来健身还好,勤练不辍,恐怕确实对身体负担太大,一上年纪,就容易脏腑不调,不知道练柔道和空手道的人是不是也是这样。
其实总体来说,我觉得追的上《黄飞鸿》的水准了,但现在不是十几年前了,片子掌声寥寥,也是因为珠玉在前吧。
黄秋生演叶问,这个导演胆子也够大的。
如果甄子丹的叶问是英雄的话,那么这个叶问就更像个普通人了。
唯一的可取之处也就是这个电影经过官方授权(叶准)了,可能有些地方就是真实历史,但其他的都比较一般,包括武打,我感觉把武打去掉更好,这个电影里的武打场面都太生硬了,搞的跟帮派打群架似的。
这哪是叶问,这不洪兴大飞哥吗?
华夏星光,周末晚上6:20的一场电影。
由头至尾,全场只有我一个人。
一开始有点小兴奋,买一张影票就有包场的待遇并不是总能碰到,然而电影看罢,看着空荡荡的四周却几心凉!
看到评论说,“总是拍叶问,看都看烦了,烂片”、“烂的无可救药”、“烂到不知从何说起”。
或者有讲影片平淡的像白开水,像没有调料的泡面,由头至尾的流水账,应该叫做叶问的后半生……这些评论,早在我去电影院之前,就已经都看过了,但是秋生哥的片子,怎么说也要去支持一下。
或许就是因为一早抱着看烂片赏秋生的态度,看完不免为这个片子抱屈,怎么都不至于烂到全场只有我一个人愿意买票来看吧。
那些布景、人文、道具、服装、影片台词、细节、武打设计怎么看都不是一部来圈钱的片子,虽然主角依然是叶问,可片子中能看到导演有导演的话要说。
如果问为什么那么多人拍叶问,一来,好的素材,必然英雄所见略同;二来,拍什么样的片子,还得看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投资。
问题在于拿什么心去拍的片子,片子中又有怎样的演员?
甄子丹的《叶问》《叶问:宗师传奇》,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我都看过。
甄子丹“叶问”系列,除了精心的武打设计让我叹为观止,就只剩下撩拨民族情绪的俗套技俩。
看完只赞武指。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有头无尾,尽管画面帧帧考究,梁朝伟一举一动,眉宇眼梢的醇厚和明净依然,单论剧情,只托起了章子怡扮演的,骄傲倔强,对自己够狠够决绝的宫二小姐。
《叶问:终极一战》讲的确实是叶问后半生的故事,自然没有年轻时代的热血方刚。
于是有人叹这道叶问中老年的大菜,味道不够劲,只留下吃饭、吃饭、再吃饭的戏份。
而这戏确实要从吃饭说起。
《叶问:终极一战》里面要讲的,还得从黄秋生刚抵达香港,吃的第一碗饭开始。
他说:切磋可以,先得吃饱了饭。
叶问隔海渡到香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日本侵略者毁了他佛山的家,乱世难为,民生多艰,他要搵食。
市井小民也好,宗师也罢,都得先寻口饭吃,另有一家老小需要给养。
这是武侠小说里面很少涉及或细描,但人活于世必须首先解决的现实问题。
片中说:太有个性的人,越发难找到合适的工。
有所坚持的人,必然会遇到更多的磨难。
叶问四海漂泊,靠一身真功夫将咏春发扬光大。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黄秋生干净利落的开场秀,一张报纸方寸之间令对手再无辗转腾挪之功,让梁双叹服不已,当即决定拜师。
有真功夫,口碑人气都不难积累。
难得是找准徒弟。
他曾跟曾志伟扮演的吴师傅说:人家说徒弟找到好师傅难,其实师傅找个好徒弟更难。
他后来的徒弟里面,有学了半瓶水,就在对面以咏春的招牌开馆收徒的、有喜欢寻事斗殴的、有依附于强权,行走在灰色地带的……叶问最后讲:做人应当以树为楷模,根固而随叶摆。
做事应该学钱的样子,内方还得外圆。
他有原则,明是非却不强求。
他的徒弟,寻衅滋事。
他以游泳论,习游泳是为能游于水,而绝不是推人下水。
罢工运动,徒弟分立两派,他简单一句:别外人还没闹先窝里斗起来,自己人得团结一块儿。
邓声在金钱诱惑与是非黑白间挣扎时,他一碗无糖龟苓膏,将想说的都放在里面了。
吴师傅受难,他不因帮派相隔,为正义保吴师傅平安归来。
徒弟打擂台被陷害,他不顾自身,带着徒弟们独闯无人敢动的九龙寨。
他凡事不爱求人,不论是同学故旧,还是徒弟们。
一双被,一间屋,可以他都想自食其力,无求于人。
他苦痛,老朋友要卖儿鬻女方得生存,而他无力相帮。
他走在旧时的香港街衢,乱世之中,总免不了难堪之事,而他行走的稳,每一步都能踏得实,立得住!
什么是宗师气质呢?
是台上一朝胜利,扬眉吐气,所有观众掌声如雷,受万千拥戴之时么?
什么是宗师气质呢?
是徒子徒孙满堂,尊享礼待拥护之时么?
我想,所谓宗师气质,我更欣赏无论经历什么,行得稳,踏得实,立得住!
遵从自己的初心,有着旧时人们一生坚守的行为准则。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有活下去的勇气,也有助人的善心。
PS:打五颗星,并非是因为这部片子真有五颗星的过硬质量,只是觉得这部片子打一颗星的那么多有失偏颇,故而高分。
更多深度评论对生活的热爱与好奇如何拯救“丧”的我们皮克斯《心灵奇旅》开始笑得多没心没肺,后面就哭得有多狼狈——《送你一朵小红花》深度剖析数起血色凶案背后,令人沉吟的悲剧源头(第一案)——《迷雾追踪》
5年5部“叶问系列”电影的上映,也许会成为你跳过这第5部叶问电影的理由。
何况电影竟然以“终极一战”这样廉价的字句作为标题,加上影片由拍出让叶问系列走向低谷的《叶问前传》的导演邱礼涛执导,近些年烂片又重新多起来的影帝黄秋生饰演叶问……综合来看,除了铁杆功夫片影迷,这部电影一副十足的“炮灰本色”。
不过如果你是了解叶问宗师生平的人,或者你是第一次知道“咏春叶问”,本片都会给你极大的满足。
这种满足感,让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说:“下一届金像奖影帝,我挺黄秋生!
” 和之前的三任叶问饰演者相比,不管是人物性格、咏春身手还是精神气质,黄秋生是最独一无二的。
作为电影形象的叶问,前5部和本片一样都是虚构为多,不过在本片之前,叶问宗师在香港传武的这段岁月,全都给观众留下一个误会,那就是——香江岁月的叶问,正当壮年,在甄子丹版的第二部,叶问不仅又打倒了一位帝国主义拳霸,还有娇妻与一对儿子相伴,虽已不再是富家子弟,也说得上是逍遥自在。
然而事实是,1950年叶问孤身一人前往香港,已是57岁高龄。
这位不爱多说话,行事儒雅低调,为人外圆内方的武术家,在香港的生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据他的儿子叶准和几位还在世的徒弟回忆,叶问虽然谈吐简洁幽默,每天都有一群徒弟相伴,但他经常会一个人发呆,很少和谁吐露心事。
后半生,因为时代风云,叶问再也没见到过发妻张永成,只有一位没有名分的“上海婆”照顾过他,并和他有了第三个儿子叶少华。
而这一段不被认可的感情,也曾令叶问和一众徒弟出现过感情危机。
太多的不快、沉重,加上从云端跌落红尘的人生经历,让晚年的叶问更不爱说话。
这种沉默,对于人到中晚年的武术家,其实是深妙不下于武学真谛的气质。
一代宗师,和名人大腕一样,被人看到的永远是成就、辉煌,不过提升他们成就的,更多的是身后的牺牲与隐忍。
某种程度上,正是跌宕起伏的历练,才为宗师的武学修为和处世哲学添了臻入炉火纯青、返璞归真之境的火候。
因此,直面宗师个人史的本片,“传记片”的质感压过了“传奇片”的想象。
这些,绝对都是黄秋生的功劳。
尽管他比真实的叶问要高出两个头不止,混血儿的血统也让他的五官大异于叶问。
但当他拎着两个竹箱,身穿一袭长衫,孤身一人略显迷茫地站在香港的街头,一位落魄风尘身怀绝技的大师形象,就此将黄版叶问和前三版叶问划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本片的黄秋生,会让人失忆,忘了他在《人肉叉烧包》、《野兽刑警》、《古惑仔》、《无间道》等等精彩的电影中存在过。
他能于瞬间制服暴徒,但不会让你觉得暴力;他和人对话,无论是情人、儿子等亲人,还是蛮横的武林同道抑或地痞流氓,总是言简意赅,一针见血,还让人有回味的余地。
他演出了武学大师的气节与气量,也捕捉到了一个老先生乐观、圆融、细腻的神韵。
你可以感觉到黄秋生和梁朝伟一样,是在叶问这个角色上下了功夫的,但和梁朝伟的个人特色相比,黄版叶问更真实,更立体,更有逝去的年代的味道。
但黄秋生的贡献,无法掩盖影片剧本孱弱的硬伤。
除了精彩的咏春动作,琐碎而没有重心的叙事,没有呈现出晚年叶问的精彩。
看完电影,更同意黄秋生对自己的评价:“我演过烂片,但从没演过烂角色。
”
回家时看了这部电影,当时总体感觉还不错。
虽然整部电影比较平淡,但也有所起伏。
看了电影的相关资料,电影所描述的故事得到了叶问儿子叶准的肯定。
这才发现,这部电影因为更加接近真实,所以才没有《叶问1》和《叶问2》的精彩刺激。
这部电影帮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叶问。
在经济萧条时刻,他也有很多无奈,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确实不是很好。
最让人惊讶的是叶问与“外省婆”的那段感情故事。
人无完人,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所看重的东西都不同。
也许他是被“外省婆”的痴情所感动,也许是另有顾虑。
当然,选择了和“外省婆”在一起,叶问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陈小春所扮演的警察,由刚开始的正直,慢慢的也学会了收黑钱,甚至与九龙城的老大勾结在一起,但他对师父叶问一直非常尊敬,最后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守住了自己的良心。
这个世界并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好事和坏事也没有绝对的划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电影有夸张的,也有写实的,有多种不同的风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吧。
叶师傅您走好不再见了
甄子丹的叶问,叫霍元甲也成,是我最不喜欢的;梁朝伟的叶问,是天外飞仙,是我最喜欢的,但我却怀疑叶问是否就是这样?黄秋生的叶问,是最接地气的,这部电影也最有浓浓的老港味,是我最认可的叶问。只是,真正的叶问,到底是什么样?
就这么回事。。
最好的一部叶问。
叶问老年版,很少有人知道黄秋生是香港大圣劈挂门的弟子,所以他的功底可能不比上甄子丹,但是绝对高过梁朝伟。
有些细节不错,整体感觉就是大家凑一起差不多弄了一件事,毫无劲头
雖然黃大叔看起來怪怪的,可是他的形神竟然有點葉問的味道,尤其是那個寸頭,一身白汗衫,完全是老照片裏葉師父的樣子,除此之外這片就沒啥可稱讚了。混亂的敘事,連旁白也能有多重身份,人物的刻畫無頭無尾莫名其妙。哎,何必去拾這個牙慧。
可惜的是拍叶问的人太多了,估计不会有太多人注意这部片子,其实还不错,真的
“立身树为模,本固任由枝叶动;处事钱作样,内方还需外边圆。”这个才是我认为真正的一代宗师之范。其实本片的名字应该叫做:“老年叶问和他徒弟的快乐生活”。导演就像拍记录片一样向我们娓娓道来了叶问后半生的生活,真切的还原了那个年代的香港和那些人。徒弟们戏份很多,这个叶问更像个真实的人!
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第一次看首映,更是第一次看电影节开幕电影,而且黄秋生也有过来,真人太有型了!赚翻!至于电影本身,并没有很起伏或特别的情节,也没有很突出的主线,较为平和地描写叶问在香港的生活,不过倒也不会觉得无聊,打斗也很足。另外曾志伟放的彩蛋好有效!阿娇太漂亮!!!
打一颗星的 我就想问问 这电影就是讲一个老头的那么点破事 能讲俩小时那是本事 你讲讲你那点破逼事讲俩小时试试 要求高就接着好莱坞大片去吧好吗 冲着这么萌的黄秋生你多给点分怎么了 德行吧都 不好看那也不赖别人 就赖香港回归
不温不火吧.
态度很端正,没有恶搞,但也没什么惊喜。原以为警察徒弟陈小春会变坏boss,结果他没有变,失望。叶问系列希望可以完结了,不要再出一部叶准篇之类的。
平淡
就像当下太多的其他港片,拍了不多,不拍也不少。
说句实话 看的我还真是无聊
叶问系列的基本上都看完了 感觉黄秋生版的外形是最贴切的一版 这一版更生活化更接地气 一些台词也很有意义 港式配音也不会觉得突兀了 话说这里的陈小春好年轻啊喂 整体的话这几版片子 我个人排名是甄子丹版1>黄秋生版>梁朝伟版=甄子丹版2>甄子丹版3=外传
垃圾
这样的叙述比劈头盖脸的动作片来的文艺多了!
至少港味儿十足,傻到不装十三,还选了几首我喜欢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