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半,忍不住就来评论了。
我不知道电影究竟拍得好不好,原因是代入的个人情感太多。
别人家小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时候,同样小小年纪的女主角言语间像个大人,其实,比电影里的大人都成熟多虑。
她照顾患有白血病(也可能是血友病,总之是血小板缺乏症一类)还是个婴儿的小妹妹,还要挂念渐渐丧失了记忆的外婆。
常常饿肚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一老一幼两个家人做饭。
我看哭了,不仅仅是情节感人,更是细细碎碎的剧情,像极了我的女主角给我讲的,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以前只觉得,她的童年过的不容易,总是做家务,照顾小弟弟吃饭,现在才落得腰不太好的毛病,甚至也是小小年纪,就能条分缕析地对待生活。
然而对于那段过往,我只模糊觉得不易,并不能感同身受。
今日这部电影,就像给我讲她的故事一样,一幕幕展现在我的面前,人对影像总是比想象更敏感的。
我把自己归为相对早熟的孩子,因此曾经想过:一个人成长得过快,早早地经历了正常人十年、二十年才慢慢了解的生活,她还能快乐吗?
对这个世界还有些许期待吗?
等她终于到了那般年纪,又该如何继续生活?
我在15岁就已经体会了35岁的人生,20岁的时候,恋爱还会让我害羞激动吗?
25岁时,分手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过。
30岁,一个人过并没有什么不同。
终于到了35岁,人生的方向,还有那么重要吗?
电影我只看了一半,感悟是从我自己的片面人生里看见的,可能跟电影主旨也没什么关系。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是我在她身边。
爱你一万年。
整部剧剧情不拖沓,像在讲述一个生活中的故事一样,让人觉得不陌生又跟舒服。
看似是一部普通的电影,但其实一点都不普通。
小女孩从小坚韧不屈的性格,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似乎在告诉我们些什么。
这个世界上,真正难以割舍的情感,大概就是亲情吧。
这部电影我给四颗星,因为在介绍长大后的小女孩哪里,感觉剧情有些仓促,结尾有点突然
感动之余还是想先从影片的画面和表演说起,也许是避开了语言本身对表演的影响,也不排除心里有那么一丝有崇洋媚外的关系,每次看韩国亲情爱情类的剧情片都极具带入感。
所有演员,下至刚会走,上至99,都有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发挥,青涩,谄媚,诙谐,懵懂,虚伪,真诚,无论什么情感的展现,甚至连发梢都在为烘托气氛尽力。
布景,镜头也是,简单又不跳脱,用尽可能少的的场景把剧情发展联系做到最大化,打个比方,很近似于情景喜剧。
而这在中国越来越少能看到了,很多电影都太重视宏大的画面而忽略了剧情的关联,所以我感觉早些年的电影中国很多都很经典,能让人反复看上几遍,而现如今各大名导想方设法展现出来的情怀却是那么不接地气。
说回这部电影剧情本身,它必然是搅拌着浓浓的亲情,混入些烂漫的友情,添加些无论起初以什么滋味呈现,最终发酵后都回归善良的人性,这也就是很多人眼里的“老套”吧。
恭珠在友情方面的难处有“小胖二人组”帮她化解,珍珠的饮食和疾病有好心的小胖妈妈跟医生夫妇帮她化解,外婆生活上的困难有邻居们帮她化解,尽管外婆的糊涂邻里皆知,大家也都尽量帮她“掩饰”。
然而关起门来,只剩恭珠和外婆两个人的时候,唯有她们之间,才能把彼此内心深处的孤独化解。
如何理解天衣无缝这个词呢,我觉得这个名字用得很好。
外婆把打破孤独的喜悦掩饰得天一无缝,她难道不曾把深深的孤独也掩饰得天衣无缝?
恭珠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剧情末了,每个人看似都有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归宿,但也正因为这份孤独,恭珠还是告别医生夫妇,把外婆接回老房子,和她相伴到了最后。
外婆听着恭珠讲的故事离开的那一刻,我相信她并不糊涂,也不再孤独。
一个人大半夜看完这部电影,几度哭得喘不上气,我又无比思念起我的奶奶。
从小在她身边亲密无间,她陪着我长大,我陪着她变老。
我上初一那年家里搬迁,因为某些原因奶奶住进了一套一居室,我还是陪她住一起,还是两个人睡一张床。
又过了两年,那张小小的双人床不再能挤下我们俩,学习也越来越忙的我只得搬回了自己家。
我们还是住一个小区,然而我却从开始的一周看她几次,到后来甚至两周才去看她一次。
直到有一天夜里突然接到奶奶家打来的电话,听筒里是她已经神志不清的声音。
从我们赶过去到一周后奶奶在医院离开,她再没清醒得看过我一眼。
原本出事的那晚,我是应该去看她的。
尽管很多天以泪洗面,还是很长时间不能原谅自己,我也终于感受到了她走之前经历的那可怕的,无尽的孤独了。
我最最亲爱的奶奶,已经离开了十年。
没有人能天衣无缝得掩饰自己的孤独,很害怕有一天记忆追不上时间的仓促。
尝试过无数种不忘的方式,最后脑海里烙印的还是微笑的样子。
最后,一定要为罗文姬奶奶殿堂级的表演鞠个躬,我的奶奶也是像她这般亲切和蔼,很想有机会能拥抱一下她。
我昨天刚刚看完. 来写个影评吧. 怎么说呢. 刚开始被电影吸引是因为剧中的小胖子的可爱. 本来是奔着甜甜的爱情去的. 后面却被亲情感动了. 剧中关于恭珠和小胖子以及恭珠对于生活充满热情就是在面对困境仍然乐观描写的很好. 但也有很多不足啊. 就比如恭珠的妈妈以及这个外婆是有什么矛盾以及过错。
提了但是没有说清楚. 以及小胖子最后和恭珠发展的怎么样. 还有最后出现那对情侣又是哪里来的.. 这些真的很迷惑好嘛…前面很杂乱. 着重就写了小胖子和恭珠的日常以及生活的零碎. 后面又描写恭珠家里所发生的. 而小胖子这个插曲又没得了…主线以及定位很不清楚. 以及对有些细节没有做出交代. 剧中外婆吃米饭已经在养老院表现出的到底是什么? 最后一幕. 有点泪目. 还有就是中间和小胖子甜甜的部分我很喜欢。
除此以外 没有任何亮点!
这个翻译以后的名字也是一大槽点emmm。
最开始只是刷到了它的一个cut,觉得小胖“恋爱高手”和恭珠的场景很可爱,所以进来看看甜甜的情窦初开,看了正片剧情才发现这个小姑娘也太可怜了。
一个小学生的小女孩无父无母背着襁褓中的妹妹投奔从未有过联系的孤身外婆,听着就很惨。
电影很好哭,我看的时候哭了好多次,停不下来忍不下去的那种,因为这个故事实在太惨了,这个小女孩实在太懂事了,还有就是韩剧老熟脸的奶奶代入感太强了太能带动情绪了。
虽然很好哭但是这个故事还是经不起推敲这个逻辑线还是不太踏实,看的时候我总是觉得硌硌吧吧的难受,就比如从来没有过联系的女孩和外婆,
2019年的韩国电影,除了享誉全球的《寄生虫》和《82年生的金智英》之外,似乎能打的也没几部。
就算是在他们最拿手的温情喜剧片上,出圈的也只有李光洙、申河均主演的《我的一级兄弟》。
但这部电影虽然节奏上还是稍微欠了一点,但是演技和剧情都过关了。
本文要聊的也是一部韩式温情电影——《天衣无缝的她》
《天衣无缝的她》于12月4日在韩国上映,影片在韩网NAVER上拿下了8.88分的评分。
电影由许仁茂自编自导,罗文姬和金秀安主演,讲述的是72岁的花样青春"末顺"(罗文姬饰) 在从未听说过的孙女"小公主"(金秀安饰)出现后开始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同居故事。
罗文姬奶奶可以说是韩国影视界的口碑女王,她的代表作基本上是部部高分。
《搞笑一家人》9.6,《我亲爱的朋友们》9.5,《商道》8.9,《我能说》8.8,她还凭借了《我能说》获得了2017第38届韩国电影青龙奖的最佳女主角,第54届百想艺术大赏的电影类最佳女主角,以及第55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女主角。
而影片中的另一位主角金秀安虽然年纪不大,但演技也是没得说。
她在2016年的《釜山行》中饰演秀安,就是被孔刘和马东锡大叔保护的那个,之后在2017年,她还参演电影《与神同行》、《军舰岛》,并获得第38届韩国电影青龙奖人气明星奖。
可以说,《天衣无缝的她》里一老一少两位主演的演技都是没得挑的。
而导演兼编剧许仁茂也曾执导过关于友情的温情电影《我的黑色小礼服》,在雕琢催泪细节上可谓是功底深厚,这一点也刚好适用这部新片。
影片一开始用一组韩式小清新的画风展现了电影结尾,接着画面切到主人公之一,小女孩罗恭珠。
恭珠背着一个婴儿珍珠,带着行李,在社区大哥东光的带领下,来到了末顺的家里。
末顺是一个独身的老太太,她唯一的女儿早些年离家出走,平日里就靠手工刺绣手帕到街边卖赚点生活费。
这次恭珠带着珍珠来投奔她,是因为末顺的女儿也就是她们的妈妈去世了。
花了一点时间整理完情绪后,末顺很快就接受了这两个新到来的外孙女。
恭珠也像正常孩子一样进入学校学习,还和同桌小胖交了朋友,借着小胖这层关系,顺带解决了珍珠没有母乳的问题。
可是母乳是解决了,珍珠的尿布却又是另一个问题。
末顺一个人生活惯了,自己的收入也不足以支付尿布奶粉钱,于是祖孙俩合作,在超市里将赠品尿布偷带回家。
同时末顺抓住了东光的把柄,将自己一直没卖掉的手帕全部“强卖”给东光。
这么一来,奶粉尿布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原以为日子就这样安静的过着,可很快末顺发现恭珠身上有一点不对劲。
恭珠对她的摸头反应很大,而且珍珠身上也青紫一片,显然她们之前肯定是受到了家暴。
而打人的人就是末顺的女儿,在之后两人玩的“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时,恭珠说出了又一个惊人的秘密。
其实她和珍珠并不是末顺女儿的孩子,末顺女儿只是她们的继母。
可末顺其实早就知道了,她接受恭珠和珍珠的同时,也希望恭珠能原谅自己女儿曾经打她们的过错。
这一次彻底敞开新房的祖孙俩彻底接受了彼此,安然入睡了。
但很快,她们又遭受了新的打击。
先是在末顺和恭珠带着珍珠去儿科打疫苗的时候发现,珍珠的血小板有了问题,流了血之后很难止血,而且目前韩国国内无法治愈。
这边珍珠的病还没有解决办法,末顺那儿又出事了。
因为年纪越来越大,末顺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
前一秒还知道的事情,下一秒就什么都不记得了,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全都一无所知。
恭珠一边要小心翼翼的照顾不能受伤的珍珠,一边又要看着外婆末顺不让她闯出祸。
但终究还是没能看住,末顺不仅和邻居奶奶因为花牌打了起来,更是在一次照看珍珠的时候疏忽把珍珠给弄伤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末顺开始对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顾好两个孩子担心起来。
时不时就犯病的自己,很可能会变成珍珠最大的隐患。
于是她让东光帮她打听,是否有地方能够交托两个孩子,而自己则搬去养老院居住,这样对她们三个人都好。
刚好为珍珠治疗的儿科科长夫妇之前因故失去过一个孩子,且这个孩子和珍珠长得非常相似,同时珍珠的病若想要治疗的话需要飞往美国花费巨大,末顺也是承担不起的。
于是科长夫妇就有了收养珍珠的想法,还表示愿意连恭珠也一块接来生活。
末顺尽管很是难过,但她也能理性的判断这是最好的结果。
但恭珠却不能接受末顺的做法,她才刚在末顺这里找到了家的温暖,她不舍得离开末顺,更何况末顺生病了,需要她的照顾。
最终,恭珠还是接受了珍珠的离开。
同时,末顺的病情加重了,原本准备了饭菜想要给恭珠送去,结果自己迷迷糊糊地全给吃了。
事已至此,末顺只能冷血地逼恭珠离开,自己则去了养老院。
为了担心自己会慢慢地把恭珠珍珠忘了,她还求隔壁奶奶在她的手臂内侧纹上这俩孩子的名字。
恭珠则在科长夫妇家住了下来,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直到她在打扫房间卫生时,从床底下找到了一张她之前给末顺拍的照。
恭珠找到了末顺的养老院,却发现末顺已经不记得自己的样子了,却依旧记得恭珠和珍珠的名字。
经过了养老院一事,恭珠很是难过,考虑再三,她还是决定离开科长夫妇家,回到末顺和她的小屋。
末顺在弥留之际和恭珠说了心里话,她虽然嘴上说着:“一个人生活惯了,照顾两个孩子可真要命”,可她对恭珠和珍珠的出现其实很开心。
这么多年一个人孤独的生活,总算有人来陪自己了。
影片的最后,恭珠长大了,开办了自己的摄影展,展会上,一个女孩出现了,她的脖子上戴着一条和恭珠一样的围巾,这是末顺给姐妹俩最后的礼物。
而最后这一段相遇也是影片最大的泪点,前面能憋住的眼泪到这里都完全止不住。
不过虽然这部电影的确会让人看到哭,但我还是想说,这部韩式催泪温情片翻车了,这一次的温情牌还真没打好。
影片的时长只有104分钟,放在如今动辄2小时的电影里看,它并不算长。
但是影片的内容真的非常丰富,从海报来看主线应该是祖孙俩的情感,基本上泪点也是按照这条线设置的。
可在亲情之外,影片中还插入了友情、信任、理想、成长、生老病死的元素,一句话“要素过多”。
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没有让人看出主线剧情,倒是花了大篇幅来展现恭珠的生活日常。
比如恭珠在学校和同桌小胖的友情,这中间就既有友情,也有小胖一次次对她大胆表白的爱意,还有喜欢小胖的同班女生对她的敌意,以及她和同班女生在小胖的牵线下慢慢发展成友情的故事。
在这之外,影片中还讲述了恭珠老师和东光的爱情故事,其实是东光单方面的追求不成。
这一条线出现的也是莫名其妙,以为有什么伏笔在其中,可随着剧情的发展来看似乎又什么关系都没有。
若是说以祖孙俩的亲情做主线的话,又没有什么体现她们感情升温的事件发生,大部分的笔墨都是在其他出场人物身上,仔细算来,祖孙俩同框的时间都不长。
要是说外婆在超市给抓到她们偷东西的人下跪和在学校和指责恭珠的人吵架这两件就是的话,我是不赞成的。
毕竟如果要算上的话,至少把这两个事件的后续交代一下,但片中也没有。
若是以恭珠为主角展现她的成长的话,确实可以解释片中出现的那些和她相关的琐碎片段,但还是没办法解释老师的那条感情线。
其实导演的野心很大,影片中对一些细节部分都有描写,比如恭珠和末顺女儿的关系,但他却没有对这些细节做交代。
对恭珠的理想也有伏笔,多次说到她喜欢拍照,还提到了她觉得照片比较真实,最后她功成名就也算是梦想成真吧。
原本影片的剧情从一开始我们就能猜到个七八分,影片在两位演员的演绎下也的确很是催泪,插上一句,这一老一少的演技真的是没得夸的。
罗文姬奶奶就不用说了,都是演奶奶,但每一部戏都不一样。
小演员的演技也是一绝,影片后半段她在养老院找到外婆末顺的时候,一句“我可能是弄丢了我外婆吧”,眼睛里泛着泪光,声音颤抖,太有感染力了。
但这俩人的演技也是影片唯一的看点,情节不连贯,整个故事都是为了煽情服务。
导演把所有能让你哭的元素都凑齐了,然后片段式的拼凑在一起,看完了,哭完了,却有种不知道看了什么故事的感觉。
所以,《天衣无缝的她》是很好哭,但就是不够好。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电影一开始的画面,就是后背背着妹妹的公主怀里抱着妈妈的骨灰盒,一点也不停歇的爬向住在坡顶的外婆家。
镜头切向她的脸,她的眼神给人一种疲惫不堪却又笃定的感觉。
佩服小演员的演技。
虽然整篇没有叙述她之前的生活,但她疲惫的眼神,外婆帮她取头发上的线头她下意识的躲闪,以及她少年老成的做事方式(做饭,冲奶粉,照顾妹妹等)都说明一点,她以前过的不好。
韩国电影最大的特点是隐喻。
即便如此,整部影片看下来,太多泪点。
外婆为了让自己一直记得俩孙女的名字,将他们纹在了自己的手腕上,为了逼公主离开她咬公主手腕,最后又自责的咬自己手腕...
到后面真的是止不住的眼泪,一老一小两个人物,从头细腻到结尾,也许剧情略有俗套,但是高龄的罗奶奶这么大年纪还能演这么多情感起伏大的戏,还这么有感染力,不得不佩服!
小姑娘既《釜山行》后没有泯然众人,在这部电影里真的是挑了大梁,年龄小,但是懂事善良,几场重量级的情感戏发挥的真好,到疗养院看到外婆时,渐变的情绪和哭戏拿捏的真好!
看完真的是很伤心,感叹生命!
就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想不起我奶奶的样子了,奶奶09年脑血栓去世了,十一年了,我独自度过的时间要比我们一起度过的时间长了。
我记得的是,小的时候爸妈出去工作,早上睡醒后我会直接跑到奶奶家,奶奶会给我煮泡面加煎蛋,吃饱会带我去大街上,她跟其他阿婆聊天,放我跟其他小孩玩,然后在我吵着去商店的时候给我买冰棍儿。
我记得她的短发,我记得她的碎花衬衫,我记得她给我做的草莓酱,我记得所有这些却记不得她的样子了。
不说下辈子了,做不了主的事儿。
遗憾,这辈子没能跟您好好告别。
但,在我们共同活着的所有时间,我都很爱很爱您。
虽然忘记了您的样子,但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我的奶奶是您。
观完影片泪流满面 好心疼恭珠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下成长没有一点抱怨 欣赏她面对生活的勇敢 善良 乐观和 坚强。
被剧中感动的片段有很多——比如恭珠偷了同学的钱包不是为了给自己买一套运动服而是想给外婆买一副新的老花镜,是为了担心外婆的安危;小胖没有揭发她而是帮助并且告诉她以后不能撒谎了。
因为小胖相信她的为人并且用最温柔的行为举动告诉她这是不对的。
小胖长大后也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小孩!
外婆闭眼前说:“看到你们出现在我家里我很开心,以前我总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
”恭珠片尾也给外婆讲述了她在作文里写的‘小狮子’的故事。
她也很感谢外婆给了她一口饭吃,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最后用一句影片里的一句歌词来结束我的观后感:“不论何时,你都面带笑容,不论何时,你都语带温柔。
”希望我也一直像恭珠一样 善良 坚强 乐观 勇敢。
每一句台词每一段剧情都设计成催泪的效果,却太过刻意了
类似这样题材的电影,不论还是韩国还是全球,已经拍过太多了:将苦难的元素堆积,小孩变成小大人,营造坚强、温馨的气氛。不是说题材拍过就不行,而是需要有认同感和真实感,这部似乎就没有做到。金秀安的表演太过了,过度不符合年龄认知。罗文姬没话说,这角色对是她小菜一碟。嗯,影片最后的重逢,还是略有感动的。
哭晕
一星给罗女士,希望她健康长寿~
一老一小表演都特别好,可是,导演给的情绪太饱满了,没有喘息的机会,剧情也一望到底,就太集中了,不需要这样的,只留一个炸点就好了。
除了罗文姬奶奶,小孩表演痕迹好重
罗文姬女士一定要健健康康!
看了好几次才看完,太墨迹了小女孩说话的语气太不喜欢了
感人但是剧情有点薄弱
这个奶奶像奶奶,我们的电影里奶奶还是演员。有点德九爷爷的剧情套路,老花镜烫伤婴儿的设计不合理,人是有痛感的,婴儿疼了会动,再说婴儿还是多动,就算会烫伤也不会那么大面积。
不太好看
罗文姬女士真的演什么我可能都能哭。这部剧情很套路,但还是能哭,为什么啊。
....不太中....就中规中矩把, 有点浪费时间了阿
半路的亲情,不离不弃,赚足眼泪。
可以
为了悲情而悲情 也就小演员演技还可以看
一老一小,演得都太好了~~越懂事的姑娘真的越让人心疼啊~
电影应该是创造的,而不是制造的。要问这部电影好不好哭,感不感动?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却不喜欢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所有的桥段、剧情安排都太刻意了,目的就是要让观众哭。父母双亡的姐妹和从未谋面的外婆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难。哪怕这样,还是雪上加霜了,妹妹患上血液病,外婆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然后,妹妹被好心人收养需要去美国治疗,这是分别。外婆逐渐病重死去,这是生离死别。你说这家人怎么就这么惨,这个小女孩怎么就这么可怜?我仔仔细细查过了,不是真实事件改编,这就是编剧安排的。韩国这样的电影还少吗?已经太多了。可是片方还是不满足,编剧还是不见好就收,他们还是要拍这样的电影来赚观众的眼泪和电影票钱。两星是给演员的。
hgr又在害人!哭得我哦😭😭
哭的稀里哗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