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虽然挺荒诞,但比一些看不进去的烂片还是强一些。
小沈阳扮演的夏至是一个有酒后臆想综合症的人,就是喝点酒爱吹牛编故事,满嘴跑火车要去找萨达姆的宝藏。
他的妻子也是因为这个跟他离了婚。
他每天泡在餐吧里吹牛,餐吧老板娘陈意涵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一直爱着夏至。
有一天夏至正吹着牛,跟从窗外路过的几个人对视了一下,觉得有故事,于是跑出去追着看,回来后给大家编故事说是他们几个关系不正常,是绑匪与人质。
这让在餐吧里买饭的其中一个绑匪听到了,赶紧跑回去报告大boss,大boss觉得人质一定有同谋,怕他报警,于是派两个傻绑匪要去干掉夏至。
从楼上扔花盆,开车撞他,去他家放煤气,堵他家衣柜床底下暗杀他,在餐吧对他开枪。
结果都未成功。
夏至发现有人要杀他,于是报警。
但对于一个平常说话满嘴跑火车的人,警察也是将信将疑,找了一圈没有任何证据指向有人要杀他。
夏至觉得他需要引蛇出洞,让警察抓一个现行,于是他主动把绑匪引到指定地点,让她女儿去报案。
夏至在公共厕所撞晕了两个绑匪,准备把警察引过来,结果晕倒的绑匪醒来后跑了,警察到了又扑了一场空。
结果唯一相信夏至的话得他女儿小天因为这些事后也不相信他了。
结果绑匪这回将小天和夏至一起绑到窝点,要干掉他俩,夏至通过编故事,成功的离间了大老板与手下的关系,让大老板猜疑。
赢得警察救援时间。
警察在接到夏至前妻的报警后,成功包围了窝点。
解救出了夏至和他女儿。
这就说明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随便讲的假话也能很轻易煽动人的情绪。
感觉这个电影知道的人不太多的样子比如我在看之前是完全完全没有听说过,要不是中央六台在晚上黄金档播放这部电影,我是绝对不会有机会看到的。
小沈阳自从春晚不差钱过了之后陆陆续续拍过不少电影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喜剧片,但是他的喜剧电影基本都是以东北地区为背景,这样就自然丢失了一些南方群众,就像小品一样,一些北方人知道的梗南方观众很难理解就找不到笑点在哪里。
这部“我说的都是真的”先撇开笑果不说,首先,它不是一部“北方喜剧”,虽然剧情设置的地区是在北京,但是全国各地的观众都能理解其中设置的笑梗,而且陈意涵的加入也更加中和了其中的北方元素。
这部电影以一个爱吹牛的人物夏至开始,在开头他到处吹牛以及他的女儿小天也耳濡目染乐观大胆并且喜欢在同学面前夸大其词的讲述事情就挺好笑的,再到后来他在餐吧里胡扯胡猜的竟然歪打正着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虽然有点扯但是这一系列的巧合真的笑果十足,就是那两个小卒过于傻不愣登了。
这部电影里让我发笑的地方很多,比前几天看的疯狂外星人笑的多多了,而且小沈阳的演技真的挺不错,我知道现在大家对喜剧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知道是到底是喜剧的质量下降了还是观众的笑点普遍升高了,但是在我看来,这可以说是一部合格的喜剧。
中国喜剧,中国电影,继续加油吧。
这部片深了可以往“究竟什么才是真实”去探讨,浅了也可以就当喜剧来愉悦心情。
影片中的笑点不流俗于刻意营造的硬笑点,反而像是事情发展自然带来的,作为看客,看着夏至一次次“恰巧”躲过手段吓人过程蠢萌的追杀,陷入“狼来了”的放羊娃的蜜汁困境,努力去自证清白但是并没什么用的无奈境地,和终极展示主角之力的大爆发结局。
轻松一路的看过来,我也会不禁深思,电影首尾看似好笑却是现实的折射,夏至满口胡话却真真的道出了真相,到底是夏至醉后臆想还是众人结醉夏至独醒?
如果独醒的人说着真实的话却因为现实巧妙的销毁了证据,众人相信着清醒的人是疯子,那我遇到的究竟是真实还是被默契营造的真实?
虚虚实实,孰真孰假,安能分辨?
那么好看的电影,在什么票房那么低呢,永远支持小沈阳,加油,赞赞赞,为什么总是有些人喜欢给别人扣上那些不属于他人的帽子,为什么我们要去花着大价,去看那些连自己都看不懂的电影,不可以支持一下自己的喜剧呢,有些人总说是烂片,我想说你们看过吗,你们只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不管剧情还是演技我认为都是不错的,希望都要自己去看看
平庸。
夏至的角色我不喜欢。
喜剧做得不够。
故事还算流畅。
这样的设定,刚好是跟周星驰的电影相反的。
搞笑主要由反派角色来做,正面角色都是高大上,夏至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是我不喜欢。
结尾的众多人说话其实没有必要,直接用整个影片来表达就行了。
这样的设定,也行吧。
但是我觉得不好笑。
那就是其他原因了。
整体做得不够精细。
能看。
女警察我觉得有点假,不太可能会出现女警察的。
难道搞笑一定要让正面角色来做吗?还有可能是因为正面角色不让我喜欢,什么原因呢?太完美了?一定要展现缺点吗?不一定。
不是说喜剧一定得这样做。
但电影在发展,观众在发展。
电影里的人物不能做得太简单,会让人感觉假。
假吗?适当地幻想吧。
夏至的行为很明显是在模仿周星驰演过的一些人物,说个不停。
好笑吗?不好笑。
为什么?太平庸了。
哪里平庸了呢?台词、情节、表演、故事。
马双没穿黑色衣服,显很特别。
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呢?
刚刚看完小沈阳的新作,从开始到结束之前那几分钟,我似乎都没发现什么亮点,可以说是平淡的,似乎他的演技略有提升罢了,然而在看完最后两分钟,我忽然想起了一个我们中学学过的一篇文章,贾谊的《过秦论》,开篇各种描绘,当然可能这部电影前边没有那么贾谊文章那么华丽,不过作为商业电影,我能理解,但同样运用得巧妙的是他们都把点睛之笔放在了最后,一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易也”,就好比结束的时候的短片,美国政客的承诺,韩国说孔子是他们国家的,还有各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的虚伪掩饰,他们各种忽悠,而总有人乐此不疲地认真听着,信以为真,反而通过对比,凸显出一些底层人民真实的呼声被遮盖,不能得到切实的反馈,有人募捐骗钱,其实骗的不光是钱,还有社会的信誉,致使真正有需要的人得不到帮助。
这部电影反映了最真实的社会,反映了我们所面临的一场危机,我想如果用悲剧演绎出来可能会更深刻,但喜剧可能更能给人潜移默化的作用,毕竟还有许多人正在用他们的不断付出,没有因为表面的欺瞒而放弃,比如剧中的人民警察,善良的孩子等。
我想我说的话还有许多,但更想说的是一个信誉体系的建立将会是人类的最大工程,它也将铸就人类文明的进一步跨越,我们应该为之奋斗,最后就是这部剧,在我看来,从内容上,用心了,但细节上的打磨还需要,也希望他们还能在这个平台坚持,用作品来唤醒大家渐渐沉睡的信誉,即使这一次没有让这部电影大放光彩。
最后我想说,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以上的粗俗言论仅仅是个人观点,难免贻笑大方,不妥之处,还请赐教。
总撒谎的人也不一定没有真话,不撒谎的人不一定没有假话。
一个现代版本狼来了的故事,原本以为这是一部无聊的喜剧电影,直到影片最后大家都在说‘’真话‘’才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有内涵的。
全片一直都在强调‘’真话‘’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有人觉得这话太假,就有人认为这是真话,影片一直在真真假假实实虚虚,但是正常人一直觉得夏至说的是虚,从黑帮角度看就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事。
直到最后夏至错手枪子弹的时候,也是这场闹剧的结束。
但是最后的‘’真话‘’镜头却告诉大家夏至只是万千‘真话’中的一员,当今社会的一种病态,没想到会这么赤裸的表演出来。
回归这部喜剧电影,小沈阳很适合这类角色,但是剧情方面还是差强人意,最主要没有让人大笑的点,作为喜剧电影算是失败。
电影中夏至说以后是爱奇艺的天下,没有人去电影院看,也算是对这部电影的自嘲,也对当时去电影院观影人一种黑色幽默。
爱奇艺上映这部电影真的很快。
每个人观影角度不同,对待这部电影大家还是说‘’假话‘’的评判
这部是刘仪伟的处女作,可圈可点。
他想表达和讽刺的东西也很明了,就像小沈阳剧中说的“人一辈子一直说真话难,一直说假话更难,人们只是想博点儿眼球,来显示他的存在”小沈阳扮演的夏至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了解普罗大众所说的假话,他的酒后臆想症才是人们的真实想法,他知道这个世界所有的虚假,也扮演了其中的一个虚假的人,所以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就和我们一样。
抛开逻辑,这部电影的喜剧元素包袱挺足的,也有几个片段可以看出是向周星驰致敬的影子。
烧饼在剧中的表演个人认为挺出彩,成功的演出了一个倒霉的笨贼形象。
另外还有我的女神陈意涵,哇,仍是心动的感觉。
影片最后一个长镜头很棒,想法好,表现手法也好,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部分。
算得上是文章中的首尾呼应了,长长的镜头表现出人们交际中的常态,装逼及吹牛逼。
不多写了,马云还组局找我喝酒呢,再聊。
最后一句,我写的都是真的!
小人物夏至(小沈阳饰演)在生活中应该算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因为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张嘴就来的吹大牛习惯,妻子与她他离了婚,自己的事业上也是一蹶不振,靠着整天混迹在酒吧吹大牛蹉跎着岁月。
只是穷困潦倒的夏至自己也没有想到,吹牛都能吹出杀手追杀,于是菜鸟杀手帮与落魄吹牛崽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就此展开。
编剧为主人公设计了因为一系列误会和众多阴错阳差的巧合,构建了一个荒诞的故事。
当然这些设计也拼凑成了全片的笑料包袱。
按理说《我说得都是真的》应该算部典型的喜剧片,但整个故事看下来,喜剧部分并不出彩,故事过于平白直叙没有起伏,让人提不起太大的兴致。
小沈阳自从《不差钱》后,已经远离小品舞台很多年了,近几年有心在影视作品中爆发,只是明明是男一的戏份,可是为啥我反而笑不出来了。
看着小沈阳一本正经的表演,却让人感觉苍白无力,真不知是小品耽误了小沈阳,还是影视剧毁了小沈阳。
相比较而言,让我还有点印象的就是德云社的烧饼。
别看烧饼相声说得节奏太紧让人听着很累,不过演戏还算在线,起码傻劲儿十足,配上他西瓜皮盖顶的发型,将菜鸟杀手演绎的真的挺在线的。
编剧+导演刘仪伟,从当初火爆全国的厨子华丽转身为演员、策划人、编剧,台前幕后都玩得挺转。
但他的笑料包袱使得并不高明,一个多小时的故事,我也就在烧饼倒霉的环节上笑了几声,剩下的故事走向,基本都是按着套路来,无惊无喜,平淡无奇。
其余的演员也算是熟人,但都算不上是话题担当或是流量担当,故事质量一般,又没有扛得住票房的台柱子,影片没有取得理想的票房也在情理之中,感觉小沈阳和刘仪伟还是给大团队做个配角或是策划啥得,可能更能突显他们的价值。
虽然说得挺不客气,但影片好歹是完整的陈述了一个故事,没有惊喜但也不算烂尾,只能算是用心努力了,但实力受限的作品。
我说得都是真的,不信你也可以自己看看这部电影。
“讲真话是说话里面成本最低的 你干嘛要死乞白赖的编瞎话 吹牛呢” “我只知道 成本低的东西质量一定不会太好”影片挪移“狼来了”的概念基底,搭建出“谎话成真,引祸上身”的剧作轮廓,小沈阳饰演的男主角夏至,中年危机换了学名——间歇性酒后臆想综合症,说的是这老爷们儿一沾酒精,打的嗝都不够有说服力。
因这撒谎成性的臭毛病,夏至丢了妻女,没了朋友,整日泡在一名对其心仪的女老板开的餐吧里,吹功嘘名,不可一世。
某天偶然,夏至亲见一起绑架,照例跟客人说道,不料被犯罪团伙一傻缺喽啰偷听去。
这才引出“谎言正中阴谋,歹徒欲取其命”的荒腔遭遇。
“谎言”是贯穿影片始终的重要题眼,初执导筒的刘仪伟将这两个字用各种方式与视角拆分,排列组合出富具张力的多元素诙谐桥段。
其核心矛盾在于——当被周遭人戳盖了标签的撒谎者,突然讲起生死攸关的真话以求援救时,面对质疑该如何自证。
这就相当于,改邪归正的杀手需要向目标人物证明自己是保镖。
推翻自我以往坚持的人设,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样一种底层逻辑的支撑下,《我说的都是真的》在铺排、叙述的过程中,意识统一,目标明确,规避了“烂片”固有的形神俱散的尴尬。
简单点说,它在帮助观众建立观影感受乃至三观构架的方面中,显得非常实用落地。
归根究底,是创意打开了局面,萌芽了功德。
之于高级形态的喜剧片而言,概念又或创意是当之无愧的骨架,形廓从根本上有了好看的潜力,后续注入的血液才有可能循环流动出健康的体貌。
要知道,王晶念念不忘的那套屎尿屁,早已不是观众乐于自银幕中赏玩的音画。
作为一种不凭特技、视觉取胜的电影类型,喜剧片近两年的步履轨迹,充分证明了“故事为王”的必要性,而故事之本,则在概念。
小沈阳还挺适合演这种角色
其实我觉得挺好看的,只不过最后boss降智,降的我猝不及防,那把枪有没有子弹,你就不能先开一枪再说吗?如果你开一枪,男主就死了呀……
5,全片都很猥琐,最后一个伪长镜头是想在艺术性上拔高还是想在社会批判性上拔高呢?
跟着老公看的,我就说:小沈阳演的喜剧能看吗?他嘿嘿笑的时候,我就知道他这人笑点太低了
给你四星,以资鼓励!
永远离不开二人转的节奏
竟然还不错,我以为肯定是烂片来着,前面无聊,从中间开始就很好笑,但又不低俗,也比较自然,算是及格的电影。
小沈阳演这种就挺好啊
片尾小短片不错
节假日看这个轻松的电影,一扫不爽。部分细节处理的还算不错。
导演刘仪伟!编剧刘仪伟!Really?什么人做什么事,即使有天赋,但没有认真学习和经历磨练,人人都能成票房大卖的导演,这是绝对不存在的~我说的都是真的!
比我预想的好玩,首先故事充满了偶然性但却不突兀,让人相信现实中真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儿,得益于小沈阳扮演的男主角的人设,讨喜而熟悉。整个故事逻辑也是合理的,是基于人物发展轨迹而进行的,犯罪团伙里的不入流成员搞出的笑点密集好笑,整体来说喜剧片中还算可以的,看一乐呵,小沈阳演的不错。
还行吧,挺轻松的,就是坏人有点太蠢了,各种不合理。
其实角度挺好的 也算圆回来的故事 豆瓣真是逼格太高
如果节奏再紧凑一点,别泄劲会更好,总体上不错,多处可以会心一笑,小沈阳演的相当好,列入2018年佳片候选
虽然剧情逻辑都不咋的,但是我笑了,这个就是最重要的
好玩,不错!
两星半。吹牛成真,误打误撞,这是一个挺不错的喜剧点子。但只有这么一个idea的话,最多能编成一个好玩的小品,拍成电影就太勉强了,只能加入一些无聊的元素来凑时长,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我还蛮喜欢的,评分怎么有点低呢?
刘仪伟作为一个资深喜剧人,从以前的主持、客串电影、到《爱情呼叫转移》《心花路放》还有很多电视剧,喜剧风格都自成一派,和现在很多纯恶搞重口的搞笑不同,这个电影还是很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