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有三条故事线、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它们之间互相呼应、相辅相成,挺讽刺的。
点题的同时,我们心里会有着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性呢”。
Lila是患有先天性多毛症的女性,她全身的毛囊长出毛发,有些许返祖现象,外观上像是猿猴,而她也因为这点成为了周遭环境里的异类,受到各式各样的歧视与孤立。
她选择回归自然,摆脱这些文明对她带来的束缚或限制,她对自己除却外貌之外其他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却被视为异类感到困惑和不解,她认为这是文明的一种玷污。
Nathan是典型的教条主义,他受着最好的教育、最严格的教导,在家风严肃的家庭里,从小在方方面面就受到了循规蹈矩的思想灌输,这被认为会将人类区分于堕落酗酒的下层阶级的生活,区分人猿动物之间区别的文明。
但他总会有着一些严格的“餐桌礼仪”,这样人类文明独有的文化,作为他的偏执而出现。
Lila和Nathan这样,一方选择尊重个人内心意愿、回归自然的自然主义,另一方选择实实在在应用的教条主义,坠入了爱河,但在Nathan发现Lila有着先天性多毛症、需要经常性的剃毛,他们的感情陷入了破裂。
Lila也深受“文明”的毒害,她即使选择过忽视他人眼光、评价的自然生活,但她尊重自己内心生命情感的同时,也会尊重爱情,但她爱情的一方是实用的教条主义者,她依旧会被这些“文明”所深深影响、甚至改变,那么她为爱情选择放弃自我会是必然的结果,但同时也可以是坚持自我。
后来他们遇到了Puff,由人猿抚养长大的人类,没有接触过人类文明,但被他们经过长期的训练和教导,灌输了人类文明,赫然是一个与人类社会轨道衔接的很好的成员。
但这里好像产生了两种价值观,对待“什么是人性”这个问题:一种是认为“人性”不应该是遭受到人类文明玷污,没有人类社会的狡黠、欺诈;一种认为“人性”是被人类文明的教条所规范,不应该做这些、那些,因为这都是文明社会不被允许的。
但电影的结尾好像没有给这个问题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是结局非常讽刺,Puff只是在公众面前装模作样说着要回归自然、厌恶人类社会的欺诈,后又与另一个女人奔赴新世界。
这诠释了一点:兽性到人性是不可逆的。
打卡第一部考夫曼的电影,剧本想法很神奇,结局反转没有太意外,更多的感受是,“你看,又是一个大谎言,人性使然呀”。
中文翻译为 《人性》,感觉概念本身有点大,一但涉及到“人”,这个一样的物种,可能评价本身就已经不公允了,脑子想到的人性,好的坏的,似乎都不能概括为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
感受最大的是,其一,你很难用一种文明来评判另一种文明。
就像印度人用左手来如厕,而所谓的发达国家觉得这就是低级的不文明的,但换另一个角度看,可能印度人还觉得你规则多呢?
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规则和教化,看着很像一种违背自然的事情。
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就不断的接受着各种训练,从而成为社会中可以运行的一台合格机器。
而训练和规则本身就没有上限,会出现很多新的教条,机器需要不停的去学习新的规则。
但统一就是好的吗?
有规则就是对的吗?
感觉这个问题应该分区域分块讨论的,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一刀切。
就像影片里的训练老鼠用叉子吃东西,这个研究的想法就很奇怪,难道所有的生物都按照人类的规则去活就是对的么?
这难道不是一种谋杀么?
谋杀了生物存在形式的多样性。
其二,很多改变的本身就是不可逆的,你很难说让变化成为可逆反应。
影片中Puff被人类驯化,lila想把他变成未驯化之前的样子,但她未意识到这本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也很好的解释了影片的结局。
由此想到的是,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能就是不可逆的,而人一旦形成思维定式,要发生改变,那估计真的是很难。
还是挺不错的一部片子~
女主角莱拉从小被浓密的毛发困扰,甚至认为自己更像猩猩,为求释放经常去树林中裸身体验自然主义生活。
适婚的她经人介绍结识了内森医生,一个教条压抑、有礼仪强迫症的知识分子,正在进行教化白鼠礼仪的试验。
莱拉和内森显然是相反的两极,但渴望爱情的莱拉包容又妥协,两人竟也发展迅速。
一次林中散步,他们遇到了一个形似猩猩的野人,内森突发奇想把他关进了实验室,取名蓬蓬,以他取代小白鼠进行教化试验。
极不情愿的莱拉容忍了男朋友如此对待和自己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的蓬蓬。
一天晚上,内森发现了莱拉的多毛症,苦闷地回到实验室,与法国女助手加布丽埃尔发生了关系。
而不知情的莱拉开始疯狂地改变外表,扮淑女取悦内森。
内森自省“怎么能因为外表而不再爱一个人”,表示无法抛弃莱拉,加布丽埃尔愤而辞职。
为爱痴狂的莱拉竟顶替了助手,帮助他驯化蓬蓬!
在两人的配合下,蓬蓬进步神速,45盘教学磁带后已是一位熟谙上流社会礼节的优雅绅士。
谁知刚解开笼子,蓬蓬就饥渴地蹭起莱拉。
训练只得继续进行,目标是在电击配合下,抑制蓬蓬的性冲动。
一段违反天性的魔鬼训练后,蓬蓬通过了实战考试——在充满诱惑的酒吧中“痛苦”地做到了举止得当。
而内森始终无法抑制内心深处对莱拉毛发的厌恶,回到了加布丽埃尔身边。
莱拉伤心欲绝,“为了你,我背弃了我的灵魂、信仰和毛发!
”分手后,内森带着助手加布丽埃尔开始了蓬蓬的成果巡展。
蓬蓬白天优雅地配合内森的演讲,忍受风骚的加布丽埃尔的暗中挑逗;晚上则偷偷流连夜店,借酒消愁。
莱拉开始了报复,她和同伴持枪闯入实验室劫走了蓬蓬!
她要把蓬蓬带回树林,重新教化令他回归原始本性。
此时的莱拉已停止除毛,妆扮举止都不再迎合内森;然而,这个全新的莱拉流露出的自然野性却令内森目眩神迷!
莱拉和蓬蓬在树林中丢弃了语言,过起了如猩猩般在自然和谐的爱侣生活。
而内森费尽周折找到了他们,表白了对野性的渴望,希望完全放弃现在的自我,甚至用枪威胁莱拉把他也调教成“猩猩”!
争执中,愤怒的蓬蓬开枪打死了内森。
故事以三人的倒叙交织。
内森困在了无始无终的“天堂”小屋里,单调得令人恐惧;莱拉替蓬蓬顶了罪,终身监禁在牢房里;蓬蓬则向国会议员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痛诉文明桎梏的演讲后,宣布重返自然。
蓬蓬大义地在媒体前步入了树林,镜头长久地定在那片他消失的树丛上。
片尾字幕升起前,一辆汽车驶来,蓬蓬从树丛里钻出闪进了车里,边穿衣服边向驾驶座上的加布丽埃尔抱怨冻坏了屁股,即刻回归了“人性”。
人性的本质是虚伪,但是社会本就是虚伪的,政府不也经常骗我们吗?
你就犹如一只马戏团的猴子,必须登台表演,不那样做你就会被电击!
你不上学你就被视作异类,你不工作你就没饭吃,我们装腔作势读书,学会孝顺,学会谦让,学会忍气吞声,学会尊重他人,朝九晚五当奴隶……其实我们的本质就是想烧掉练习册,想占有女人,独霸女人,想逍遥快活,想喝酒,想偷懒,想睡觉,想剥削我们的老板快点去死!
我们必须伪装自己的兽性,因为我们是人,但人也本是动物,我们逃不掉自己的兽性,我的penis经常勃起,我的想法经常都很淫荡。
我觉得解决办法是在伪装自己的同时,做一个真男人,正视自己的欲望,我的penis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没有办法忽视它,它是那样子生机勃勃,它是那样子具有能量,它是那样子给我快乐与烦恼,但是我不能让它伤害到别人。
对我而言,我只做一件事,记住别人对我的好,一定要感恩,因为爱是最珍贵的东西,爱就是人生的意义,孤独是人生的常态,而爱融化了孤独。
和孤独和解,接受自己的一切,并感恩他人,得到爱,这就是我的人生行动指南了。
整个影片镜头不急不缓,内容却环环相扣。
开头是经典式的,主人公按下早晨的闹钟后开始起床,直到主人公拉开了一个人形的台灯,画面才开始有些特别。
随后出现了人拿着的镜子还有桌椅板凳,当作为衣服架子的那个女人眨了眨眼时我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是真正的人,原来这是一个以人为生活道具的世界。
最后主人公的工作是点睛之笔,我本以为他会是一位有身份的人,但原来主人公不过也是别人的“道具”罢了,而且是整个电影中最低下的…电影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但这样的工作在复杂的社会下却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命运是冷酷的,人们在工作中长久压抑自己的情感之后也彻底丧失了情感,人性被泯灭了。
生活本不该是这样。
闲来无聊看的一部电影,没想到触动到我没舍得快进,剧情的开头有点乱,后来围绕三个主人公在法官警察面前的谈话,倒叙的形式展开的影片,电影名为人性,电影的最后一刻点题,360度大转折。
结合剧情当中猜测男主是什么时候改变的想法,开始考验了他的人性,从登上舞台和女二的舞蹈开始有了情愫,不不,应该是从女二给他唱摇篮曲时爱上了女二。
从他进化到人类文明时开始,又到骗女一去抢走他到森林,最后到骗女一为他开了枪打死了男二情敌。
为了得到女二不顾别人对他的真诚,违背了自己的忠诚,都是男一设下的圈套。
而女二为了和男二关系破裂,再引出男二对女一的情感,不惜在家人聚会上公然讨论他们的感情。
激怒男二去森林里报仇自投罗网,利用女一的情感和男二的冲动一举两得。
电影也在强调文明社会有多么丑陋,贪婪,人类的私欲,性欲都是在破坏人类的文明,不如回归大自然的纯真与自由。
也真因为这些丑陋的欲望,才暴露人性的弱点。
多么的不堪一击,多么的可怕。
因为对Charlie Kaufman的欣赏,在补全了他其他的电影作品后(除了新片《失常》),我决定把这部非常冷门的《人性》看完。
资源不太好找,但是合适的中英字幕更难找,颇费了一番功夫的我还是只能借助英文字幕看完了后半部分,幸好还能理解。
又是一部典型的Charlie Kaufman电影,和他其他的作品一样,看似荒诞的外表包裹了引人深思的内涵。
全片都集中于Lila、Nathan和Puff在所谓高尚文明的人性与看似野蛮的兽性之间的挣扎与摇摆。
《human nature》这个片名也十分扣题。
人性即人类自然而然的天性,但人性却抑制人们做忠于天性的事,这是何等的矛盾。
人性和现代社会的许多事情一样,人们总是抨击它,人人都能举出那么几条缺点,但人人都无法离开,都不能脱离人性而生活,就好像脱了衣服就觉得“屁股很冷”。
人性是一个柔软的囚笼,虽然没有强行将我们禁锢,但我们都自愿呆在里面,以部分的自由换取温饱,换取一切想要的文明产物。
这也就是人性。
点进去看这部电影纯属偶然,是页面推荐的human nature 这个词在一瞬间就吸引了我,迫切地想要看看人性,是如何被演绎的。
在文明熏陶后的现代人看来,很多原始的动物性行为是不得体的,比如裸体,当众自慰,咆哮等。
人类一步步地克制这些欲望,穿上华美衣冠,训练行为礼仪,自以为脱离了低级趣味,戏中内森却几度失控地上演了欺骗和背叛的情感大戏,Puff学以致用,成了最后的赢家。
表面他是教化后选择返归自然的善良猿类,实则是和师长助理勾搭的小人。
对于Puff来说,短短一个月内,或许习得的仅仅是行为。
餐桌上我应该优雅,有欲望时我应该克制,可是没人教会他这么做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类似马戏团的训练一样,动作就对了赏颗糖,错了就挨鞭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说说莉拉,算是片中最正面的角色了。
本善良无辜,却因社会的异样眼光被迫选择了归隐森林。
可最终还是被孤独寂寞打败了,是人性也是动物性的基本诉求,是陪伴和爱。
于是选择了伪装毛发重出社会,哪怕为内森放弃了灵魂,最终还是被背叛。
或许多点包容和理解,接受不同种类的大家在自然中和谐共处,向善才是解药。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看法国电影,总是让人心情压抑,说不清楚是因为法国电影,常常毫不留情面的揭开人类心灵深处的本质,还是因为他们对现实描写的悲观与无奈,无处不流淌着现实的残忍。
每次看到一半,心灵深处似乎要触摸到自己的灵魂,却又被沉重紧紧拽着,喘不过气,却拼命想睁眼。
记得看《HUMAN NATURE》的时候是在一节医学英语课上看的,一部轻喜剧过后,再看这样学淋淋人性的电影,可能是悟性太低,至今我都不明白,这部电影是叫我们要正视人性,悲观的活着,还是要叫我们纠正自己的劣性,不断的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
无可非议的好片子,很能引发深思。
片名是人性,但人性本身是相较“兽性”而言。
片中的主角,一个似猿的女人,一个自幼的猿人,一个被强制规训出“人性”的男人,每个人都遭遇人性和兽性的一面。
猿人最初是一面白板,在兽性中生活,他无知、快乐。
这时候的他和女人最相配,因为他可以像动物一样不加评判地看待女人,可以给她她随着年龄滋生的爱欲。
但这时主导的是男人,他借助电击,把“人性”,本质是人类的生活习惯强加给他,让猿人成为像他一样压抑本能的文明人。
而后女人翻身,又想把猿人改造回最初的样子。
也是借助电击,她也做到了。
直到最后,猿人才站到舞台的中心,生动地表演出了文明的龌龊之处,虚伪和欺骗。
在前半程,女人一直是正面的形象,呼吁野性,呼吁自然,呼吁自由,认为那是自己的灵魂。
想必也很符合电影上映时社会的舆论。
很多人自然地站在女人的视角,看到对文明的讽刺:压抑、虚伪、自取灭亡。
但猿人最终只是一个背叛者吗?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是强迫他成为某种样子。
不管是为了自己好,还是为了猿人好,都是使用电击,强制他表现得符合自己的预期。
猿人有选择的自由吗?
男人小时候应该有自由不受叉子的限制,女人有自由不受毛发的歧视,猿人也应该有选择在何处生活的自由。
无论选择回到荒野,还是进入人类社会,都不算是背叛。
这时候翻过来想,人性和兽性究竟有多远?
几个月的规训?
自幼的生活?
一点点生理特征?
由刀叉和文化构成的文明现象,加上万物灵长的自诩,让很多人放大了人和动物的差别,误以为是神和人的距离。
这种自大,让赫胥黎的笑话在今天还讲得通。
还是认清事实的好,也不要给自由加上矫饰的限制。
还行,采用相当戏剧化的表现方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于真实合理的苛责,而把旺盛的争论争吵能力调整到思考方向上。当然,永远不会有答案……但挑起争论本身就成功了,不是吗?年轻时的帕特丽夏就天赋异禀啊O(∩_∩)O
所谓人性,不过是一张张写满私欲的皮。
与其叫做人性,不如叫做“本性”。选题太大切入点又一般,太形而上,不够精彩。
这是什么神经病电影……
01年的老片子。
人性,兽性,还是回归自然?最后男主上车那一幕,给了我们答案。电影有那么些深度,脑洞也很大,不过看到美丽的女主那一身毛,我的鸡皮疙瘩就起来
黑暗喜剧,不得不说这个剧本是真的好,查理考夫曼真的是编剧天才。自然还是虚伪地向世俗低头,一旁两只小白鼠举着纽约的牌子。好笑是好笑,但Lila和Puff这两个角色但凡挑一个品品都能挖到很深的意味。
Once civilized, fake forever. Fuck humanity. Freedom's just another word for nothing left to lose. 主要是之前先看了Malkovich,对这部考夫曼预期有点高。
绝的很!🆘考夫曼!考夫曼!啊(超大声尖叫!好一出反人文主义讽刺小品👍
查理考夫曼编剧第二作,完全失去了《傀儡人生》里那种反思,关于人性的真相和兽性探讨的喜剧片,毛女的设定说实话有点恶心,但更恶心的是男主家庭那个诡异变态的环境才能养出他那种人类学家怪胎
考夫曼讲的故事千奇百怪,被困住的状态都一模一样。puff最后演讲的内容部分引自卡夫卡的短篇小说《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啊,考夫曼,加一星。
不管是教条的内森企图用文明将野人从蛮荒和无知中脱离出来,还是莱拉反其道而行之摧毁强加给野人的陈规束缚让其返璞归真,本质都是“人性”实验,是本能和驯化之间的博弈。最终猿人反转式地愚弄了大众,则验证兽性到人性的不可逆,虚伪和欺骗才是“人性”啊。
米歇尔·冈瑞导演处女作,查理·考夫曼编剧第二作,一部关于人性的真相(兽性)的寓言式喜剧片。三位主角分别代表了自然(动物)、社会化(内化规训)的极端,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者。不过,所谓的自然动物,其实只是类似狼孩一般的存在(同质于特吕弗[野孩子]),对其进行教育实验的过程则令人想及赫尔佐格[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与卡夫卡的[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影片别出心裁地以倒叙(一开始就破除了悬念)和多视点交叉剪辑(含死者视角自述)的手法推进情节,而人物的言行却漫溢着舞台剧般的夸张感,令人在捧腹之余也能有所思考。PS:蒂姆·罗宾斯身着白衣坐在纯白房子中(尝试出门时发现自己从另一侧又进门了)的死后世界场景,天堂与监狱如此诡异地交融于一身。(8.0/10)
Once civilized,fake forever.法音好恼人- -
因为异类,大概率会被殴打致死,同病相怜啊。好吧,我陪你下地狱,前后脚的事,憋了那么久不尝试下,怎么辨真伪,先风后雨,飘摇直下'……
肯定有很多镜头被小米影视给删减了😡
神一般的电影!
说实话觉得真闷,而这是部刚得瑞+考夫曼的电影
Human.Nature.2001.PROPER.XviD.AC3.2CDs.WAF
这个也要挖出来重看么???难得不喜欢的kaufman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