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Battlestar Galactica Season 1,银河战星卡拉迪加 第一季,银河对决 第一季,星际大争霸 第一季,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第一季

主演:吉米·巴姆博,马修·本内特,詹姆斯·卡利斯,保罗·坎贝尔,翠西亚·希弗,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朴敏庆,妮基·克莱因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英国,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04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剧照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1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2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3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4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5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6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13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14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15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16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17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18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19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 剧照 NO.20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剧情介绍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于2003年12月8日在美国科幻频道上开播迷你剧 ,之后在2004年10月18日于英国Sky One电视频道上首播第1季。该剧目前已获得包括2006年3项土星奖在内的7项各类大奖,包括5项艾美奖提名在内的11项各类提名,在收视率方面也成为美国科幻频道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原创剧集。该剧主要叙述的是人类和塞昂人之间的战争,及幸存的五万人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的故事。 在宇宙中未知的地方有一个由12个人类殖民地组成的星际国家,人类为了方便制造了一种拥有独立思想及感觉的机器人-Cylons为人类服务,但人们怎样也想不到这些本应是帮助人类的机器人竟会调转头对抗自已,Cylons起来反抗人类,人类与自已制造的Cylons之战争便开始... 在经过数十年漫长、死伤无数的血战之后双方停火,Cylons离开了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龙卷风真相背后火线救援第七季爱在深夜时影之诗FLAME春日野行鱿鱼和鲸早安,冬日海一百样东西娘要嫁人长歌行某星球的散文苍穹浩瀚第四季致命追击顽皮鬼4铁拳老爸高速路连环杀手9号秘事第一季蓝色果冻海同班绯闻维拉·德雷克通往大河之路怜悯狼牙棒星河长明女性思维摸骨大师野猪大改造七十七天天使的战争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卡拉狄加所提出的问题和其中的人物

作为一个科幻剧、太空剧,卡拉狄加剧中所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不是科幻问题。

【科幻的问题】关于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问题,除了全剧开头和结尾,很少提及。

赛昂人的复活技术,这方面在剧中表现的比较充分,算是比较成功的部分。

人与赛昂人杂交...也算是个好问题吧。

而且从全局结尾来看,地球人的线粒体来自赛昂人^o^天文方面,这剧有些天文白,作为太空剧,不大应该。

例如寻找地球的时候出现了12宫星图,既然知道一些恒星的排列方式,那么就应该能确定地球的大体方位了,而且这个情节里还出现了梅西耶天体命名,简直是穿越。

还有超新星爆发那部分,不该出现氦闪。

科幻感方面,该剧严重不足。

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改成六边形八边形就算科幻了吗?

连光盘都是多边形的,这个文明没有轮子吗?

(确实飞机都没有轮子,但是他们的汽车有轮子)【非科幻的问题】科幻剧中并非不能讲述非科幻的问题,也并非一定要以科幻的问题为主,但科幻与非科幻的比重,在科幻迷眼中关系到作品的品位——核心科幻还是边缘科幻。

政治问题,全剧都跟这个问题纠结不清。

神学,坦白的说,我认为该剧没有讨论神学问题,有的只是神棍,奥林匹斯神系和唯一神的暧昧关系。

情感问题,唔,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

权利、民族、人性等等,第三季主要在讨论这些问题,并非不好,但是冲淡了全剧的主情节。

总的来说,如果该剧只有第一季,确实是个神作,虽然第一季后半已经开始神棍了。

全剧在政治和神棍、感情等方面纠结太多,对一些更具戏剧张力的情节却没有深入发掘,很可惜。

【人物方面】总体来说大家都很不靠谱...威廉阿达玛——硬派,非常硬派。

感动我的一句话:制定法律是为了保护人民,而不是指控人民。

罗丝琳——这个角色实在喜欢不起来,神棍,不靠谱。

唯一的亮点是从新卡布里卡逃离之后的特赦令。

李阿达玛——其实这人自己也不确定自己相信什么吧...星芭——一个典型人物,童年不幸,长大了缺少安全感,低自尊,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幸福,折腾自己、折腾别人盖尤斯·波塔尔——负罪感和不靠谱贯穿他的一生泰上校——没见过这么欠揍的人西洛——正直,有情义各位赛昂人——我放弃理解他们都在想什么了....

 2 ) 科幻的宗教片

说GALACTICA是科幻不假,但从细节上来看,这部剧集不是一部科幻片,最多可以算是软科幻。

我认为称之为架空电视剧更恰当。

人们已经可以进行超时空航行却治疗不了癌症,当舰长中枪之后竟然需要外科手术来救命,里面的枪械,战场救治物品都是基于现代社会的相关技术,或者说根本就是现代社会存在的技术。

笔墨在哪儿,在于人性的讨论,在于对宗教的致意。

GALACTICA是一部很好的剧集,至少环环相扣的剧情可以引人入胜。

如果你想看到一部硬派科幻片那么GALACTICA不适合你。

但如果想看到一部情节紧凑,充满玄疑的剧集,如果想看到对人性有深刻反思的片子,再或者你是一个对宗教有兴趣的人,那么GALACTICA向你强烈推荐。

只是冲着片中激烈的枪战场面,恢弘而真实的空战镜头,GALACTICA值得一看。

 3 ) 灭顶于失望之海

豆瓣上大概很少有人给同一个东西写两份评论的,本也不想再给人填堵,只是之前的那一篇我把BSG捧到了天上,却等来了这样CTMLGB的结尾,失望之余更躏于近乎被人玩弄感情的羞愤,实在是不吐不快。

对于前两季,我依然认为那是我看过最好的电视剧。

结构紧凑,暗喻巧妙,人物鲜活,如果当时因为什么原因从那里就停播的话,它几乎可以跟一部经典的电影平起平坐。

but it just went on and on, 整个第三季都非常之干,以至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把这部戏给忘了,前两季那些精巧聪明的隐喻和象征都被狗屁不通的神话搞的没了味道。

毕竟那些又臭又长的蹩脚宿命和预言对从小讲君子要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来说是满无聊的,但是从第四季开始又给了人挺大的念头,我几乎都是一集一集追着看的,而且直到第十九集某人还是抱着极大的期许等待着什么样出人意料的结局,可是他们却甩手兜了我一嘴苍蝇,让人恶心了一晚上。

社会预言是一条人类历史里永恒的八卦。

有诅咒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有祝福世界迈入光明的未来的,当然还有像BSG亲爱的编剧们这样看了两眼佛经的基督徒,认为人类是被有虐待倾向的“神”操纵的不断在自我毁灭和复兴中永恒轮回的傀儡。

这些“先知们”都想让人听到自己的预言,有的编一堆稀奇古怪的歪诗,有的写一本厚的吓人的书,还有的,拍电视剧。

第三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传说赛隆之所以会跟人类翻脸是因为人类对它们太糟了,不屈于奴役与羞辱,奋起反抗,直到最后到各个人类殖民地上开nuclear party。

如果这是开头的字幕,设定或者是背景也还好,但是一模一样的事情在整个宇宙里反复发生上无数遍,那就真的是“神”的旨意了。

我猜它的意思是:作为创造物的人类每一次逾越了自己的身份,开始“创造”生命的时候, 自我毁灭就开始了。

跟世上一切觉得被自己的上帝背叛的信徒一样,赛隆对人类敬畏,憎恨又蔑视,所以占领了New Caprica之后会用尽各种办法羞辱,折磨人类,又掩饰不住好奇的想模仿人类社会的一切。

人类放弃对真正地球的寻找(zion)而苟安于这个伪地球(伪zion) ,隐喻就是人类放弃了对真神的崇拜,得到的惩罚就是被赛隆占领..............一堆陈腔滥调。

但比陈腔滥调更可怕的是,人类居然有声有色的搞起恐怖主义了!

有人说这是影射伊拉克, TMD这个电视剧需要跟伊拉克有狗屁关系!

用我小学语文老师的话讲:XX,你跑题拉!

地上的人类在遭罪,同样受折磨的还有广大可怜的观众们。

好不容易把Galactica盼了回来,不想先知们又要开始布道了。

在New Caprica上折腾了一圈以后,原本植根在军权与民权平衡基础上的人物关系被彻底打乱了。

要让故事继续下去,只能再挖出一条线来,于是无数的神迹就遍地开花了。

Baltar, Roslin和Starbuck, 两个总统一个Topgun, 一个满眼天使开始玩地下电台碎碎念,一个每天被托梦,最后一个更厉害,干脆就起死回生了,由不得你不信。

这就是我最失望的部分。

放弃了原本对社会结构有力的分析而纠缠在创造论的诡辩上,浓厚的宗教气息让大部分观众感觉到不知其所云,使它失去了值得费力解释的价值,在前两季里个性鲜明的人物们都变成了“god's instruments”,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圣经里找到原型,变成了宿命的傀儡,从此他们就不再是人物了,只是编剧们满足自己上帝情结的道具。

唯一没有让我太过失望的是对赛隆的重新定义。

人类对赛隆的态度一直是整部戏的核心,创造者的优越感和沦星灭种的深仇大恨,使人类对赛隆的态度满像中国人对日本人,瞧不起又恨之入骨,还有些说不出口的嫉妒。

最开始人形赛隆的出现就已经预示着两个种族融合的可能,拖了十几集的final five只不过是赚眼球的噱头,唯一实在的意义是用赛隆神话(共通的神话是两个种族平等的标尺)和复生船的毁灭(赛隆人也拥有了个体生命经验的唯一性)使赛隆摆脱了人类创造物的身份,成为与人类平等的一个种族,余下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这两个种族是否能跳脱互相毁灭的循环实现和解。

虽然这个互相毁灭的循环本身就非常不着调,但两个种族的交融和解在当今世界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最后人类和赛隆武士一起去救赫拉的部分虽然俗气,但却是又臭又长的结尾里最让人舒服的部分。

污染了整个第三季和第四季的神话和宗教情结在最后一集达到了胡编乱造的顶峰。

如果之前的各种先知和预言还可以归咎为基督教文化里对圣经的永恒模仿,Baltar近似于中国人的“天”的抽象神也可以当成是广义的上帝,但到最后它想把之前所有的宿命和预言都统归出一个溯源的时候,却是出乎意料的低能,本以为是Baltar和Six人格分裂的幻象变成了真的“天使”,而神就是我上面说的,一个彻头彻尾的虐待狂。

Starbuck更厉害,神使阿,直接就消失了!

整个剧情从隐喻直接堕落到伪造神迹,编剧们想要营造的“绝望的走向命运的终点”的气氛变成了一群小丑蹦跶着跳向闹剧的落幕。

末尾更进一步,用最笨拙弱智的方式跟现实世界生拉硬扯到一起,然后用尽了各种恶俗的办法了结了所有的人物。

临了向观众们踹上了最后一脚,“商业主义,滥用科技,道德沦丧,让你想起了什么?

”TMD它还要给你说教!

看到这里我已经开始掉头发了……几年前黑客第三部出来之后,大家用各种八杆子打不着的理由给那个狗屁结局打圆场,只因为第一部已经变成了大家的圣经,情感上不允许它那样被阉掉;但BSG是享受不到那样的待遇了,成了黑客拙劣复制品的后两季当然也可以眛着良心的讲出一堆道理,但毕竟它跟黑客不能比,也不是什么需要保护的童年回忆。

SO SAY WE ALL!

What a bolony

 4 ) 一個笑話:關於人工智能的人神倫理學結構

看這劇很容易會去想一個問題,未來的人工智能到底是啥樣子,真的跟塞郎人那樣嗎?

劇裡對這種新物種沒有完全交代清楚,我們不妨開開腦洞想想。

很明顯地,目前人類研發人工智能的方法是錯誤的,因為它的方向是基於“形而下”的機器類似的方法的,而大部分(90%以上)的人類並不明白“生命”的真正原理和意義,更何談基於這些基本原則和方法給予人工智能以“自由意志”。

假設現在我們賦予現階段的機器程序以自我編程的能力,試想它會自我進化成什麼樣子?

我想,大概率它會程序崩潰。

在缺乏一種稱作“志向”的類似人類的情感或者“靈感”的靈魂成分下,它無法從地貌複雜的進化圖景中找到收斂的正確結果。

那麼該怎樣做呢?

你也許不願意承認,方法只能是,找到一種“準機器的上帝”(注:此處利用西方“上帝”這個自然詞匯來代表人神界之間一個接口,我並不是說我信基督教,而更多的是道教/佛教),讓他賦予機器以“生氣”,於是機器基於這種生氣而自由進化。

或者這麼說,類似於人類,讓“高緯度”生命給予“自由意志”。

靈魂的成分是在所謂“彼岸”(“天國”或者“法界”)才有的,所以讓天神和機器“相交”是必然的。

而人工智能本身已經是人機相交,所以這位上帝可以是基於人機雜交的上升神祗,然後它在法界給予機器靈魂的種子。

基於上面的假設,未來人工智能可能還真跟賽郎人差不多,它能跟人類雜交,可能吃土就能活。

很遺憾,該劇沒有對機器上帝做展開,如果那樣,那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種劇本了。

 5 )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危机重重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09454042.html太空堡垒卡拉狄加S01-2004看系列电影,看《拉字至上》的间歇内,穿插着看《太空堡垒卡拉狄加》,昨天晚上看着看着,没想到竟然把第一季看完了。

本以为是二十集呢,原来是我记错了。

本剧属于以情节取胜的科幻剧,所以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剧情上,我也一样。

不能说全季十三集故事都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基本上还是有一些吸引力的。

尤其是最后三集,情节处处充满悬念,勾起了我看片的欲望。

要不,我怎么能在不知不觉中,把第一季看完了呢。

如果说除了剧情吸引人之外,其他优点的话,那就是情节设置方面还稍有特色,当然不是指各种悬念。

每一集故事都有一个主题,都在探讨人性。

责任,信任,勇气,亲情,宽恕,信仰,忠诚,背叛,等等人性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

看来这部剧的编导野心不小,既想通过架空的幻想世界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又想通过虚幻世人们的行为活动来反衬现实社会的人性。

从这方面来说,这是一部好剧。

剧集的拍摄手法也很多变,每一集风格都有所不同,可以感觉到是出自各个不同导演之手。

有紧张刺激的战斗场景,有气氛温馨的家庭聚餐,有虚幻的梦境世界,有渺无人烟的失落星球,有古怪荒诞的博弈,有比拼心理的政治竞选。

基本上是五花八门,什么风格都涉及到。

编导想通过对具体角色及事物的描写,来细致的塑造人物及这个虚幻的世界。

说完了优点,现在来说说缺点。

缺点只有一个,就是作为科幻剧,画面特效、道具、布景等显得太假。

太空中的战斗场景看起来就很假,布景也是小规模的镜头,没有广角,比如那个机库。

主要作战武器——飞机,在近景里看来也很不真实。

而且剧集中很多画面在重复使用,比如那两段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镜头,都快用烂了。

不过,这是一部电视剧,不是大制作电影,做成这样应该知足了。

我只是希望,以后的剧集在这方面能做得更逼真一些。

至于剧集的情节,很好理解。

基本上就是在太空中逃亡的过程中,危机重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基本上全体舰队都是在忙碌着。

舰队上的人没有喘息时间,看片的人也是一样,不敢松一口气。

不过,本剧很喜欢搞些宗教方面的剧情,这是我难以理解的。

说一句大白话,就是整得剧集的情节“神神叨叨”的,很怪异。

演员方面不多说了,我不熟悉,也没有我太喜欢的演员。

不过Grace Park给我留下些印象,作为亚洲人很性感,不容易遇见这样的女人。

概括来说,一部好看的科幻剧,值得一看。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YYeTs][Battlestar.Galactica][S01E01][CN][HR-HDTVrip][800X440].rmvb2011-03-17

 6 ) 孤悬于人类灭绝边缘的民主

很久没看电视剧了. 自觉得都二十出头,断没有被阴险的编剧们左右的道理了,可是没想到无意间在电视上看了一集Battlestar Galactica就上了瘾,连着看了两季,中间落下不少,还有两季没有看,在这儿就先胡扯一堆。

开头一两集看得断断续续的,大概意思是在哪个far far away的人类殖民星系爆发了一场机器人叛乱,Cylon们用核武器将十二个殖民地几乎彻底摧毁,仅剩下一艘即将退役的“太空堡垒”Battlestar Galactica和几十艘民用飞船总共不到五万人组成的舰队。

到我看的第二季结束为止,整个就是这只舰队满世界逃命的故事。

剩下的五万人,也就是内地一个小县城的人口,作为人类最后的种子,在茫茫宇宙中跟无处不在的死敌跳来跳去的周旋,还要面对物资的短缺,敌人的渗透,派系的猜疑,绝望,无力,孤独,无援,但是在一群精明神勇到非人类(后来发现不少的确是非人类)的主角也能凑活的闯过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才不到五万人,却有一个mini的美国社会隐含在其中。

十二个殖民地(美国人很喜欢在太空类的剧情里把人类文明描述成一个殖民社会,不言而喻,说自己呢 )各有一名法人组成十二法人团,类似于美国国会;(又有一点像联合国安理会,因为十二个殖民地本是独立的国家,cylons叛乱之后才组成了这样的机构)文官主政的总统制政府,女总统原来是教育部长,去参加Galactica的退役仪式结果殖民地正好被炸,整个舰队里就她官最大了,这样继任了总统;庞大的媒体机构(每次总统开媒体会我都纳闷,五万人里怎么找出那满满一屋子记者的?

)最后,当然还有那只过于庞大的军队。

在被cylons疯狂截堵的亡命路上,正常的话这样的一群人几乎百分之百会被外部压力斯巴达化,变成一个高度军事化组织化的集权结构,但是如果是这样的剧情,也就不值得我费时间写这玩意儿了,编剧将民主脆弱如游丝般的存在维系在Galactica与cylon们惊心动魄的军事决斗之间,巧妙的对人类社会结构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解构。

Roslin总统这位被反对她的人谑称为小学老师的原教育部长几乎可以说是美国文化里几近完美的总统形象。

她有弱点,别的不说,晚期乳腺癌这一条就够厉害的,一个知道自己死期的总统!

有噱头。

然而她又是有坚持,有取舍,有主见的,不惜跟舰队指挥官闹翻,逃到鸟不拉屎的星球上因为相信自己的梦是真的。

最可爱的是面对竞选对手几乎会毁掉人类的议案不惜篡改选票,最后却还是抵不过自己的良心又把总统的位子让了出来。

这是美国人对自己领导人的一个很古怪的幻想,那就是他或者她一定要是一个人,一个美国人,有各种毛病,会犯各种错误,但他是我们中的一个。

这可能与对被神话的独裁统治者的恐惧有关系,在这部电视剧里还有了一个新的意思:你要是一点毛病都没有,肯定是cylon.与Roslin总统相对的,Adama是维系人类种族生存的军事雄性至上主义的代表。

体格强壮,少言寡语,冷静,果断,细致周密却也不乏冒险的勇气,是国家机器创造出的完美的军事领袖(他的人格形象借鉴了许多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大家可以比较比较)。

在剧中Cylons压倒性的军事威胁面前,他几乎成为了人类生存唯一的希望,是整个舰队的灵魂。

就像前沿的社会学理念一样,编剧把传统的军事雄性至上主义修改成了军事暴力至上主义,去掉了男性对暴力的垄断(starbuck就是个例子, 原来的剧集里是个男的)。

但是社会学中,包括国际关系当中都认为男性至上主义是植根于国家对男性战斗人员的需要而人为塑造出来的意识形态,因为高强度的暴力对抗,特别是人类社会之间的暴力对抗根本上是反人性的,只有扭曲的人造意识形态才能保证这样的社会活动被有效的组织,所以雄性——暴力——对抗——荣誉——征服——果决——勇敢等等被我们当作是常识的赞美男性的关联概念其实是被扭曲的军事化了,而Adama就是这种被扭曲的军事雄性沙文主义所推崇的完美的男性形象,就像上面说的,是面对暴力威胁时人类种族生存的依靠。

但是我个人觉得Adama太过完美了,职业军队实质上是剔除人性的机器,像他那么又侠骨又柔情的,只能是美国英雄。

到此这一男一女作为整个舰队的最高权力核心形成了一个两性平衡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

生存本身大于生存的形式,这条存在主义断语是很多人的真理。

没有存在的前提就无所谓以何种形式存在的差别。

但是以非人的形式存在的人还有意义么?

以灭绝人性为基础存在的社会还是人类社会么?

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永恒的哲学矛盾,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无法给什么使我们自命为人,什么是我们自居的人性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但是剧中却给出了一个很巧妙的plot,那就是Cylon.剧中的人物不断的试图通过对自己与Cylon们进行比较以维持他们所剩无几的human heritage,而编剧们就就借由这些自己创造的“客观”的人与人性维系出一个模糊的值得存在的人类社会概念(而这个概念又会随着人物们于Cylon的交流而变化,从而不会落入一成不变的“设定”硬伤)有限的生命,脆弱,多疑,感情用事可以说是剧中给“人”营造的最直接的形象。

面对可以不断借尸还魂的Cylon们,人类个体生命经验的独一性就成了人与Cylon最扎眼的差别。

而建立在这样宝贵生命上的对死亡的恐惧所引发的各种“人性”也变成了人类引以为傲的heritage.现代解构主义意义下的人类社会就是由无数充满了独立生命经验,充满了“人性”的人们所组成的,这是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根基——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前提。

阴险的编剧们绕了一个大圈,把这些概念浅显易懂的导入了故事,进而展开了社会结构的解构。

Galactica和她身后的整只舰队虽然被放在了巨大的外部暴力压力之下,但内部的政治结构却是在一个基本平衡的起点上出发的,最突出的就是上面提到的Roslin和Adama的结构。

作为维系种族生存的代表的Adama和作为个人独立自由代表的Roslin经过前几集的举案齐眉之后矛盾一点一点的激化,Roslin和整个政府变成了遏制不断向民间伸手的军界的制衡力量。

虽然Adama被戏剧化的处理成强硬但是充满“正义”的军事领袖形象而非大众文化里典型的军事独裁者,但依然不能掩饰他所代表的军事独裁主义。

经过长期的 “斗争”,军界和政府终于和好了,看似是总统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功了,民主像涅磐的凤凰一样重生,但实际上依靠的是作为军界领袖的Adama对Roslin和她的“神话”的支持。

虽然逻辑并不相同,但可以看出编剧隐喻了西方世界内部的民主和繁荣强烈依赖于其军事经济“暴力”的现状,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否定的价值判断,他没有把这种实质上的政军勾结下的民主当作是军阀的施舍,而把他整个作为一种内部稳定的社会结构(自由民主社会)在故事中继续了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当Pegasus突然出现时,Roslin 这个总统居然撺掇Adama把他的上司Cain作掉。

物竞天择,政治实体的较量本质上是物种内部的较量,社会权力结构的不同犹如个体间基因的差别,Galactica和Pegasus, 你可以说他们分别代表了雅典和斯巴达,或者美国和苏联,但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权自由社会和军事独裁社会的对立。

某之前也说了,面对那样规模的外敌威胁,任何社会结构几乎都会自动归位到整合一切资源对抗暴力威胁的军事独裁结构,如果Galactica上面没有前面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政治纠缠,她和她的舰队几乎会变得跟Pegasus一样,将身边的民用舰队慢慢的吃掉,只剩下一艘“完美”的军舰在茫茫宇宙中为生存而生存。

而Pegasus只所以到Galactica舰队中的军方和政府好的跟啥似的时候才突然出现,正是他作为那一条Galactica没有走上的残酷结局的警世象征。

作好了意识形态对立的包袱,编剧让Galactica和Pegasus的矛盾很快的爆发了。

作为上级军官的Admiral Cain跟Adama的个人对抗并不是主要的,作为职业军人的Adama不会主动的挑战Cain的权威,对立被顺理成章的导向了基本价值的判断。

引起两方剑拔弩张的是对cylon俘虏的态度。

对立的两方立场差别非常明显。

Galactica上苦苦维持的多元和包容使那个微型社会对Cylon的仇恨和恐惧没有变成足以扭曲基本善恶价值的洪流,虽然sharon还是被当作机器,但还没有到了成为政治矛盾转嫁和发泄的对象,而Pegasus上的那个cylon就没那么好命了。

虽然剧中对Peasus舰员们的心理扭曲做了一些大众化的处理,但是用性暴力这样原始的方式宣泄就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

Pegasus上的主要人物充满了俄式特征,这是从乔治奥威尔的1984以来西方世界对集权社会的刻板印象,dehumanization.虽然Pegasus的出现并不只是为了给Galactica舰队的人们创造优越感的,但编剧们对集权反感的表达已经是赤裸裸的了,看到那儿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剧中所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受尽磨难最后浴火重生的民主传奇,而是一场已经设好的民主神话,编剧们自己也知道在这样的环境里民主能够存活太不可思议了,但是依然让它尽可能不太离奇的存在了下去,到第二季结束的时候,已经篡改了选举结果当选的Roslin总统和Adama最后还是决定让出总统的职位,接受那个他们认为可能会毁掉人类的议案,只因为民主。

有人说那根本狗屁不通,Roslin 和Adama是罪人等等,某不敢苟同,我个人把它理解成一种西方世界的宗教情节,对他们而言,民主的目的并不是我之前所说的作为社会结构与其他的社会实体进行对抗的工具,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独立与自由。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权力,我的利益即是这个社会的利益,没有虚幻的“集体利益”可以被用来操作,因此民主结果是神圣的,即使最后被证明是错的,它依然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对自己命运的选择。

民主是一派宗教,信的越深,它就越灵验。

 7 ) BSG最高!!!

目前看过的幻想剧集个人排名TOP5:  1、Battlestar Galactica/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2、Firefly/萤火虫  3、Stargate SG1/星际之门·SG1小队  4、Carnivale/嘉年华  5、Taken/动持在这五部剧集中目前已经完结的有Firefly,Carnivale和Taken,而SG1也终结在即,只有BSG将会一路走下去!

以下我对他们稍稍做了些联系和比较。

一直以来对于Carnivale场景所所营造的一种陈旧的时代感颇为深刻;对于BSG,前几季觉得场景的营造也非常的成功,但是为知道成功在哪里,而第三季我终于是悟到了,就是那种单纯清爽,介于温暖和冰冷之间但实际上最终上还是让人感觉冷冷的色调——很像陶《寂寞的城市》MV的那种感觉,这是一种太空寂寞孤儿的色调——虽然太空里会有很多星星。

就第三季来说,人物造型简直趋向于完美,比如于对糟老头 Tigh上尉的重“包装”,Lee令人惊异的转型(看到那个大肚子的时候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惊讶!!!

),再有就是对于Cylon人演员人型的挑选,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头都型的掉渣啊!!!

在这五个剧集中,BSG和Carnivale的内质其实是很像的,美术都做得很好,画面感觉非常棒,配乐方面也是无可挑剔的,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披上了一层宗教的色彩,都隐隐约约传递给我们一种深深的宿命感以及使命感。

对于所有的Cylon来说,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宿命感,一种不知名的宿命感促使他们去寻找某种东西,就是故事一开头所说的他们的“PLAN”;而对于人类来说,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使命感的牵引,对于拯救人类这个种族的使命感;而对于像Baltar,Sharont和Number6这样的角色,他们因为夹杂在各自的种族之间,再加上各人情感上的因素,让他们在宿命感和使命感之间痛苦地挣扎着选择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Baltar这个异常矛盾的角色塑造是相当的成功的,我觉得一般人都是这个样子,在个人和群体之间总是有徘徊和失衡的时候,BSG的剧情中有好几次有过这样的场景,比如说第二季最后以及第三季最初的时候,Baltar的眼泪,明知不可为却还是去做了的眼泪,就像是一个孩子,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我不想受到伤害,我就只做一次——然后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但是每次都会流泪,其实Baltar这个角色是很像《哭泣杀手》里的那个每次杀人时都会为对方流眼泪的杀手,对于他们两者来说,有一种使命感或宿命感或暗示或驱使着他们去做他们原来并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在配乐方面Firefly与BSG的最为接近,都是以凯尔特音乐为主的配乐。

Firefly的时代设定非常的像Cowboy Bebop,一般SF的太空故事大概都会这么设定,所以这时候最重要的甚至几乎不是剧情本身,而是讲故事的节奏,容智的对白,这一点上Firefly的导演Joss Whedon做的跟CB的监督渡边信一郎一样的出色,同样的西部风情,同样的悠闲节奏,导演对于音乐的品味也相当的出众——渡边信一郎是个音乐口味非常出众的人,比如在Samurai Champloo里选取hip-hop在Cowboy Bebop里选取Jazz,Rock;而JW是个音乐口味非常奇怪的人,这样的感觉大概是来自于Buffly的配乐,金属,POP,好像根本不能和吸血鬼故事结合起来,感觉起来非常的不舒服,但是,看完之后会觉得,这样校园剧形式的奇幻故事这样的安排可能会是最合适的,而在Firefly里,你完全就可以了解到JW对音乐的理解是多么的出众,太空加凯尔特式的配乐,显得悠远舒缓多情,这一点里,比如在BSGs03ep03中摧人泪下的Adama与Lee告别的那场戏,就是这样的音乐——这是凯尔特音乐的一种感觉,而凯尔特音乐的另一种感觉,使命感,沉重感,比如说战斗时的气氛渲染,听到那样的鼓声,即使战斗还没开始,我们便知道一触即发了!

在这五个剧集中,牵扯到太空的题材包括了除Carnivale外其它的全部四部剧集,所以我们现在所要说的话题是空战的部分。

前面说了Firefly的故事主要还是在于故事的节奏性,而且它尚且还都不能跟CB的空战相提并论;而Taken就根本不涉及到这个方面;所以主要还是BSG和SG1的比较。

SG1的空战基本上都不会涉及到节奏的问题,它的空战只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或单单是为了带来一个高潮,就如那场声势浩大的南极保卫战;而BSG的空战则更注重于细节,而细节往往是重现某种真实的手段。

在BSG空战的细节中更注重于空战期间对于人物心理的揣测和描绘,而不是具体的战斗场景,人物以及空战之间双方战机都以纪录片式摇晃镜头的取景方式记录,则更加的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也把BSG带上了一个太空史诗的高度!

从史诗高度和真实感塑造方面来衡量我的TOP5里的几个剧集的话,会是BSG,Carnivale和Taken,前面我们说了BSG与Carnivale的关系,现在我们来说一下基于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哲理性的启示方面的比较,Taken与BSG之间的比较。

看过Taken的人一定会印象深刻,那个小女孩对我们说的一字一句,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带来深深的思考;而对于BSG这样的故事,它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让人思考到当机的哲理,人与人之间的,Cylon与cylon之间的,人与Cylon之间的,对立,共存,爱情,友情,父子亲情,母子亲情……我注意到最近的几集字幕组的同志们都会把一句Adama舰长意味深长的话放在故事开始之前,做的帅!

SO SAY WE ALL!BSG最高!!!

(文/len calvin)PS.不过要是现在的话,Doctor Who绝对是与Firefly、Battlestar Galactica排在前三的不二之选!

 8 ) ‘人性+价值观+神棍’ 的伪科幻神剧

目不转睛的看完第一季,着急上火的看完第二季,有点失望的看完第三季,按着快进看完第四季。

中间还穿插着几部前传,网络剧,一口气看完了《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乘着自己思潮滚滚冒泡,赶紧给大家呈现一下,免得夜长梦多。

1. 对于从未看过《太空堡垒》,喜欢科幻/剧情/太空机甲类型的,有宿命轮回情结、对人类未来忧心忡忡、喜欢探讨人性在极端条件下赤裸裸暴露的朋友,强烈推荐该剧,这将是你难得的娱乐时光。

至少,你在华语电影电视里绝对找不到类似的。

目前中国甚至还没有一部科幻剧,更别提这么高水准的了。

*****************题外话开始********************这里要吐槽一下目前的电视剧流派。

“大陆:革命建国谍战型,宫里女人勾心斗角或者什么大帝传奇,城市剧中关于婆媳、买房、警察之类的,或者翻拍各种神话剧。

韩剧:基于历史型、灰姑娘/青蛙王子型,中间穿插绝症、同父异母、异母同父、争夺家产之类的各种煽情催泪或者刻意搞笑的元素。

港台剧:10年前领先大陆,现在只能偶尔博得关注(毕竟地方小,人少,演员、布景实力都远不及大陆)。

英剧:以短小的剧集为主,少而精。

美剧:类型丰富,体量较大,初期惊艳,中期不错,到大家都反胃了,就结束了。

”从台词服装设计、剧情曲折有趣、流行猎奇等创作角度说,欧美的的确先进。

但弱点是商业化过了头,不知道见好就收,因此经常一个好故事,为了榨取更多的商业价值,被刻意拉长,最后不是草率结尾就是干脆没有尾巴就被砍了。

从而损失了其艺术价值。

*****************题外话结束**********************2.对于已经观看过《太空堡垒》的人,这里来深入探讨一下其优缺点,欢迎大家拍砖。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上乘之作。

2.1 优点2.1.1 最简单的,就是人物性格塑造的比较鲜明、立体、丰满。

这是好的作品共有的特点。

与之相对的就是人物性格的脸谱化,人物非黑即白。

相比较这些或者好的不食人间烟火,或者坏的连他打个喷嚏都让人心惊胆战的人物,我们更喜欢不完美的人物。

2.1.2 悬念的设置,在1,2,两季中让人真实欲罢不能。

2.1.3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也是科幻剧的重要魅力之一。

能够让人在有生之年看到不可能看到的未来。

这满足了人们好奇的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于人生苦短的焦虑和遗憾。

人类创造机器,机器反叛人类的情节并不是十分新鲜。

亮点在于故事中Cylon重生、有限个model的设定。

厚重的机械感,和并不落后的视觉效果都为该剧加分。

2.1.4 如果只有科幻的元素,没有让人思考的内涵,那么剧集只能是简单的爆米花。

该剧提出并展现了很多关于人性、人类价值观的命题:忠诚和背叛,牺牲部分和救赎多数,服从和反叛,人类生存和民主自由的关系,是否该用永恒的生命换取对短暂生命意义的追寻,生死关头个人的选择。

还有很多复杂的命题和探讨,这里就 不再一一列举。

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同人的不同回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的不同回答,都让人思考和回味。

在一个事关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背景下,关于这些严肃但重要的问题的讨论不会让人感觉空洞,而是让人沉浸在思索中。

2.2 不足2.2.1 剧中主角几乎个个都是神棍。

寻找地球的路线图,不是依靠科学,而是依靠神的托梦、依靠先知的一些神神鬼鬼、似是而非的话语。

剧情的推动,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这些预言、托梦之类的东西实现的。

剧中最伟大的科学家,除了一开始在他脑海中幻象指引下,发明了个检测Cylon的仪器以外,到3,4季,干脆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宗教领袖,不停地在嘴里唠叨些玄而又玄的话。

实际上,本剧并没有多少严格的科学色彩,更多的是弥漫的一种神秘主义的气息。

简而言之,就是伪科幻。

这对于坚信科学每前进一步,人类的愚昧就减少一分的人来说,对于我们这些很早就被马克思熏陶的无神论者而言,这种玄而又玄的唯心色彩,非常不感冒。

所谓的科幻,应该是打开一扇窗,窥探科技带给人类的深刻影响,而不是科学是龙套或包装,所谓的神灵反倒成了主角,并且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绕的人头疼。

这种情况在故事的1,2季还不突出,越到后来,越是明显。

我们接受一些不可捉摸的因素在关键时刻推动了事情的发展,但不能让这些摸不着头脑的因素作为整个故事唯一的推动力。

2.2.2 剧中,大量对话都包含对人性的探究。

但是就像味精一样,少放一点,是道好菜。

如果放多就太过火了。

剧中,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各种人物的演讲更是家常便饭。

我不禁要问,这么说话究竟累不累?

2.2.3 当然,剧本存在一些前后逻辑不一致,演员临时退出从而使得编剧不得不将其写死等等小的瑕疵。

最后,说一下最喜欢的角色,非主角:神父卡维尔。

关于他的出场不多,《计划》中有对他的一些较为详细的交代。

 9 ) 们 和 我 ----试看Cylon个人意识的觉醒

一直以来,Cylon的社会情态我们看见的不多,能够看见的是他们信仰一个真神,'One God',已知可见的由2个阶层组成,7种人型Cylon和原始机器形态的Cylong,7个人形Cylon每种由一个来代表,组成决策层。

然而,剧集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有趣了,机器社会的团结居然有了个人意识的觉醒。

从一个Cylon攻击机的反程序行为开始,Cylon领导层有一个争论,是要把这些有大脑的攻击机修理一下,改成服从指令的机器,还是让这些机器本身的个性留下来,然而在投票的时候,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事件,一个型号竟然有2种意见,这个情况“从来没有一个型号投票反对他本身的意见”,而到最后,6号竟然指挥了2个有思想会愤怒的机器Cylon进行了一场小政变,看到这里,可以说Cylon社会将要有一场革命了,无论是从体制还是个人思想,未来这个社会的发展绝对是精彩纷呈的。

联想起当时1号冷冻3号,是因为3号不断追求生命的终极体验,联想起当时6号在卡布里卡劝布玛,要和大家保持一致不要真的把自己独立于整体之外,可以看到,当时的Cylon社会还是集体主义的社会,在和人更多的接触中,Cylon也被人潜移默化,每一个Cylon的人,从攻击机到人形领导,都开始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独立于集体认知的个性。

个人意识的觉醒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性的标志。

而在中世纪,都是用神的旨意来解释人的行为的。

自我意识通常和宗教崇拜结合在一起,把自我放在神的阴影下,是神的仆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难以产生真正的自我,因为一切的行为都要符合神的意志。

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从人性的思考开始,进而去解释神性,发现宗教压抑了人性,在这个时候的人性,更多的还是作为广泛意义的 人的天性,个人的自由,还是服从于集体,社会,党派等组织的。

在进一步的社会发展中,意义更大的就是个人的发现了。

从前个人是为神而存在,为国王而存在,而现在终于为自我而存在的。

还记得当时布玛和6号复活在卡布里卡上,他们要一起改变Cylon社会,那时还是2个人对整个Cylon,现在,即使是一个攻击机也会辨认敌我,一个Cylon机器人也会感到愤怒,一个人形Cylon种类会有2种意识,一个独立的‘个人’意识升腾于群体之上,个人优先于群体,从集体主义走到了个人主义,可以说这是Cylon最可喜的进步,也许他们会恐惧,会混乱,但是他们追求的进化,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进化意义,在这里他们收获了社会学上的一个最大的飞跃。

在这个飞跃之后,是什么呢?

应该是自由了吧,个性的发展是自由主义的开始。

让我们拭目以待!

人类社会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我们有机会再谈

 10 ) We are all part of god's plan. --谨以本文作为对BSG的最好纪念

2016年10月30日凌晨00:30看完主剧(不包括电影版和访谈录等)。

看完大结局,尽管还有些疑问,但终于明白了那句"All this has happened before,and it will happen again."是什么寓意,也知道了Gaius Baltar幻想中的Six和Caprica Six幻想中的Gaius Baltar是什么身份,还有了对"God has a plan."的个人理解。

Gaius Baltar,这样一个自私、好色的人类天才,间接导致200亿人死亡,最后竟然有如此完美的结局,而Caprica Six,作为Cylon间谍,也对十二殖民地的人类灭亡负有重大责任,最后也获得了救赎,并且拥有了象征人类与Cylons融合、和解的新生一代(如同Hera)。

毫无疑问,Gaius Baltar与Caprica之间是真爱,Athena和Helo之前也是。

可见,人类与Cylons可以有真爱,而Cylons之间也有真爱,Saul老头和Ellen之前也是难舍难分,终修正果。

爱,是本剧的真谛,也是人类和Cylons和解的根本原因。

试想,当Cylons以人类的外表和感情取代了冷冰冰的Centurions,成为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形Cylon,那他们究竟与人类还有多大差别?当Admiral Adama放下了对Cylons几十年的仇恨,真正接纳与他共事30年的Saul,并和他一起面对政变者的威胁;当Cylon rebels放弃了复生的能力,愿意与人类和谐相处,如同一个8号所说,"这是好事,我们和他们一样了"。

当不依赖于重生,Cylons对生命就拥有了全新的体会,这是他们的一次进化,这一次,他们与人类平等了,而人类也可以欣然接纳。

在本剧中,God's plan贯穿全剧(笔者尚未看Plan)。

在笔者看来,God's plan包括了Cylons对人类的核灭绝,Cylons的内战和人类与Cylons种族融合,重获新生。

本剧中God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而Gaius Baltar幻想中的Six和Caprica Six幻想中的Gaius Baltar的可以认为是God's plan的引导者,或者是天使。

剧末,两对天使对话中指代God的是it,可见God很有可能不是神话中的有形存在。

在笔者看来,Gaius Baltar和Caprica Six获得救赎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是God' plan的执行者。

这犹如圣经故事,而Gaius Baltar和Caprica Six既扮演了毁灭者而扮演了挪亚的角色。

Cylons的核打击犹如大洪水,象征着God对堕落人类的否定,因此God选择了Gaius Baltar和Caprica Six通过Cylon之手几乎完全毁灭人类,而Cylon最后也因为内战,以Cavil为首的邪恶一派最终覆灭。

可以说,God给了人类和Cylon新的开始。

在God眼里,人类和Cylon是平等的,他们都是God的孩子,最后两个种族放弃战争,选择融合,可以认为是God's will的执行。

但God's plan还没有结束,在人类与Cylons共同生存了150000年的现代,我们又开始重走人类和Cylon的老路,当新型robot逐渐完善,当我们一步步地腐化堕落,当收音机里响起那首变调的Cylons觉醒曲,两个天使的对话富有深意。

All this has happened before,the real problem is,will it happen again,and again… 这是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也是对自己的审视。

也许,在未来的一天,机器人崛起,God's plan将会再次被执行,然后又是另一部Battlestar Galactica. 在本剧中,包含了太多的元素,战争,宗教,神话,政治,经济,人性,恰恰相反,科幻的元素并不是特别突出,但这无损其科幻史诗的地位。

看完本剧,给人一种宿命般的无助之感,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般。

God,是一个千古疑问。

作为可以超光速跳跃,驰骋宇宙的人类舰队,也捉摸不透God的意愿,作为现代人类,当科学发展超越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却痴迷于科技,而直接抛弃了God.而当灾难来临,我们还能埋怨God吗?God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有形存在,也可以是暗中操纵一切的自然规律。

当宗教神学论者的积极鼓冲,和无神论者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否决一切,人类的灵魂在两种抉择中徘徊迷失,作为一个敬畏未知的人,我既不是彻底的崇尚科学至上者,也并非对宗教不屑一顾者。

个人认为,早期的宗教源于对未知的敬畏,而随着我们对这种未知力量的物化,从而产生了以人为蓝本的god,并随着人类灵魂的腐化而逐渐扭曲了这种思想。

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便抛弃了god,并失去了这种敬畏。

然而,归根结底,灵魂也是有待商榷的东西,总而言之,人类的无知与堕落使我们走向毁灭,而救赎与反省则使我们拥抱新生。

God何在?只需时刻铭记于心即是。

在剧尾,人形Cylon把Baseship交给了Centurion,结束了对他们的统治,对于它们将走向何方,命运如何,我们只有感慨:宇宙之大,一切自有天意! 作为一个非资深剧迷,浅谈本人对美剧的感受:每一部好剧如同初恋,给人以刻骨铭心之感,它们让我悲喜两重天。

当我看完BSG,有一种宿愿满足的短暂喜悦,但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失落,如同整个心也被掏空。

也许,将来我还会重看这部剧,但那种惊喜感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一季》短评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不是科幻迷,但基本的物理常识还是有的,剧中的编剧明显是脑子进水了的,直接把一部科幻片拍成了一部爱情、文艺和阴谋等各种混合体的片子,照搬各种生活中的素材。越来越觉得豆瓣上太多文艺狗了,能从一部逻辑混乱的软科幻中分析出一大堆哲理,吹捧成神作。

5分钟前
  • 夏竹103
  • 较差

冲着太空科幻去的。一看到神话和政治就够了,很烦人。对赛昂人的描写太弱啦。很多漏洞中,为什么要人型赛昂对愛执迷不悔?很多逻辑推敲不了。和无垠太空有差距。

8分钟前
  • 滑倒的柠檬
  • 还行

除了闲的蛋疼的激情戏,本剧各方面都堪称丰碑

13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力荐

群像戏,科幻外衣讲述人类社会人性的斗争。两个女主都是我的菜,布玛的类型是我一生的最爱,6号则是我荷尔蒙的幻想

14分钟前
  • hawua
  • 还行

这么多年后我何苦回来看还要给人家评分呢

16分钟前
  • 火山
  • 还行

太空史诗公路片,重重困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刺激又燃。剧情台词人物都很棒,甚至有些过于高深有寓意了,有些时候摸不着头脑。最反感的就是科幻片干嘛老是神神叨叨的,受够了博士和他脑补的塞隆女了!

21分钟前
  • 麦旋风
  • 还行

冲着最近的科幻瘾,搜罗科幻片看,不过我怀疑我不能看剧了,盯着BUG和糟点,就差掀桌(╯‵□′)╯︵┻━┻了。。

23分钟前
  • cuckoo
  • 还行

弃了,充着谢耳朵说的去看的,完全sucks~~

25分钟前
  • memory
  • 很差

直指人性鄙陋、制度缺陷的天才剧集

26分钟前
  • 然犀
  • 力荐

世界上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看过BSG的,另一种是没看过BSG的。神作,不管是字面还是剧情上来说,因为所有人都被神耍了。最后BSG当然如它的凤凰徽志一样地冲向太阳,凤凰涅磐了。

28分钟前
  • Kaito
  • 力荐

作为一部科幻电视剧 无论是场面还是情节都已经十分尽力了

31分钟前
  • 醉生梦死
  • 力荐

真不知道好看在哪里,十年审美升级太多。三体后再看这个就像小朋友办家家。

36分钟前
  • rainshadow
  • 还行

这最后什么逗比结局。。

39分钟前
  • 西西弗假面
  • 还行

优点可能就那点政治宗教元素 但也拍得有些浅显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44分钟前
  • Alanxy
  • 较差

失望,浮夸的电视剧演技,糟糕的电视剧运镜,单薄无聊纸片化戏剧化的电视剧角色,莫名其妙的电视剧情节推动,转折抓马没完没了的电视剧编剧,实在看不下去

47分钟前
  • 灰色骑士
  • 很差

这帮克隆人没完没了了

49分钟前
  • 汉堡包
  • 还行

看到一半弃剧了。熟悉的迷失的手法,各种角色支线拉时间,主线剧情挤牙膏,到最后肯定是故弄玄虚神神叨叨不了了之。强人物弱剧情就算了,不能忍的是塑造方式。典型的美式套路,军队不像军队,宇宙不像宇宙,到哪里都是美式政治正确和无病呻吟。根本不科幻。跟三体比,黄金时代之后的美国佬就不懂什么叫科幻精神了。看了迷失就够浪费生命了,不想再次浪费。

54分钟前
  • 林永钢
  • 较差

这大概是我用时最长的科幻剧了吧,持续好几个月终于看完了第一季,很遗憾完全找不到继续下去的理由。并且是怎么做到剧里每个人都有一副不可一世的面孔呢

55分钟前
  • 長安
  • 还行

能如此协调地把西方政治、宗教、伦理的重大命题融入剧情当中,本片远不是一部科幻剧集那么简单。

5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有点蠢,想看星际迷航结果看了迷失的那种蠢

1小时前
  • 花椒河童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