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喜欢小丧的。
想起自己初中时也有一年半处在相似的状态,直到朋友出现将我搭救。
唉,那日子可真难捱呀。
看完后一直在思考反复折磨着我和小丧的究竟是什么。
受友邻的启发,有了两个想法,一个关于价值,一个关于两性。
假设价值是指一切人之所欲者,其中似乎又可再分成两类,一种是相对价值,一种是绝对价值。
相对价值基于人和人之间的比较,绝对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协调。
相对价值常见的类型有权力、金钱、知识、魅力;绝对价值则有健康、敏捷的思维等。
一种区分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方法,是设想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人类,此时某一事物如果还对自己有意义,那就是绝对价值,反之即为相对价值。
显然,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权力、金钱、魅力都变得毫无价值,而健康的身体依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存活。
知识的情况有些特殊,是指和生活常识相对的,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那一类我们所崇拜的知识。
知识的价值,很大程度来自于其被极少数人掌握的相对性。
另一方面,人尽皆知的常识就没有相对价值,只有绝对价值。
如果我们把这一方法扩展一些,除了个体,也可以适用于二元关系。
对两个人而言,设想我们是世界仅存的两个人类,不难看出,所谓般配、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之类的都是相对价值,而两人间的信任和默契则属于绝对价值。
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很难说孰优孰劣。
相对价值衡量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的能力,绝对价值代表我们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二者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幸的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严重失衡的社会,追逐相对价值,忽视绝对价值,使大多数人都活得很压抑。
每一个人都变成了相对价值的狂热囤积癖,试图保有远超自己生活所需的相对价值。
而相对价值,由于其基于人和人的比较,别人的相对价值上升,就意味着自己的相对价值下降。
这恐怕就是我们被动态的来源。
除了动画中被别人定义、被别人评价之外,还有我们兜里的100元钱,即便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当馒头从1元涨到2元的时候,其价值也会被动地下降一半之多。
对相对价值的追逐已然演变成一场失控的军备竞赛,将我们所有人都裹挟其中。
在这样的社会中,内心阴暗扭曲的只有小丧吗?
相对价值,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极端富有和匮乏的都是少数,中间的占大多数。
小丧的自怨自艾是病,中产的谨小慎微、患得患失,富人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又何尝不是病呢。
就好像动画中,小优第一次和小丧出去玩时坦承,和小丧在一起才感到比较放松,可以聊一些宅女喜欢的动漫话题,在自己的高中都不敢聊这些。
小丧和小优的区别,仅仅在小丧得的是罕见病,小优得的是常见病罢了,但常见病它也是病呀。
有趣的是,片头曲中有一句“看我的心灵有多美”。
我想,小丧并不真的那么在乎相对价值,向往成为一个所谓的bitch,她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懂她的朋友啊。
另一个想法是关于两性的。
小丧表现出对男性的极度渴望,却并不让人觉得里面有任何爱的成分。
渐渐理解了就像男性物化女性一样,女性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物化男性。
在小丧那里,男性如同勋章,不过是自身魅力的证明。
进一步想,这个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很多时候正是彼此痛苦的来源。
男人恨女人,女人也恨男人。
女人被男人剥夺了所有资产,被迫依附男人生活;而男人终生处于对交配权和资产无休止的争斗中。
按《凯列班与女巫》一书所描绘的,历史有点像是,男人首先把女人推下了悬崖,女人则在最后一刻抓住了男人的脚踝。
男人开启了这个仇恨的循环,而历史在经过许多世代后早已面目模糊,社会变成了一个冤冤相报的死结。
你把我当工具,我就把你当资产;你把我当精虫,我就把你当便器。
真正爱男人的女人恐怕很少(不是那种爱上某个“优秀”的男人)。
古怪的是,当遇到女生对男生说“给我坐着尿”的时候,我依稀感到了一种女性对男性的爱……细究起来,其原因可能是:女生愿意和男生共用一个厕所女生会对男生说出她的真实想法把男生当成一个有大脑的人,可以共情、反思并改变自己的行为希望我也能做一个爱女人的男人。
莫名的沉默、焦虑、惶恐,与人对视时来自内心深处的颤栗和紧张,说话细声细气,讲上两句话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一般,感到自己被人孤立,没有存在感,几乎没有朋友,整日和漫画BL游戏在一起,偶尔骚扰一下自己高帅富般的弟弟和上了高中后咸鱼翻身的闺蜜,茫然的试图改变自己的处境。
这是关于黑木智子的高中故事,也是一个类自闭症患者的故事。
说她是类自闭症患者是因为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自闭疾病,而是社交焦虑综合征,也和她莫名而沉重的自卑感有关,这种种压力交替在一起才造成智子当下的处境。
事实上智子很多时候她所面临的窘境都是自己亲手造成的,但智子并没有理智的去分析其中的症结,而是单纯的将问题推给别人,造成满世界都充满了恶意的错觉,以至于自己身上出现具象化的黑色空间领域,旁人不得寸进。
自卑是智子痛苦的根源,而自负是智子徘徊在痛苦之中不得寸进永世不能翻身的祸首。
这是适用于很多人,但很多人不愿承认的东西。
智子所面对的悲惨的人生境况其实很多人都碰到过,只是程度和频率不同而已。
所以很多人看到这部作品总是怀着一颗悲悯的心看到智子被虐的欲仙欲死抬起鼠标想关视频的时候总是又放了下来情不自禁的还想继续看下去。
智子的痛苦带给人很多欢乐,但也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影子,动画也是故事,故事总会反映到人的身上。
智子所映射出的是很多人身上都曾出现过的东西,让人不愿去面对的一些东西。
比如自卑,比如自负。
说道这里,其实这个短文已经和这个动画关系不大了。
其实我写这篇短文也是因为我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能够感同身受的缘故,因为我以前高中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年的时间所体会到的跟智子很类似。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我并不知道宅是什么,也不怎么打游戏,当时只是比较中二,又单纯又傻的文学青年而已。
(就是现在贬义的那个文青,天天抱着书看,闷头写东西 非常二 我开窍晚 )当时我碰到一些事情,心理状态非常糟,在学校接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说话。
因为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上学,彼此都不认识,直接被排挤成怪人、性格扭曲之流,只不过我不在学校吃饭也不住校,个子高身板壮学习也不差,所以在学校里也没什么人过来找我麻烦。
一年之后才从那种状态中走出来,人也开朗了许多,但还是因为这些事情被周围的人定下了标签,整个高中下来没交到什么朋友,直到进入大学头一年才彻底学会怎么和一群陌生人迅速交际。
虽然我并不支持其他不适应群体社交的人强迫自己学习强制性社交,但我自己是这么做的,我认为这种社交方式必须迅速掌握,因为当时我被父亲拉去谈话,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听到的那些话很做作或者老生常谈,但我认为这些理念是很有道理的,有时候人脉比知识更重要,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我一直觉得人经历的越多,成熟的越快。
很多时候回首看自己初中高中的那段时间,都觉得很羞耻,二的不行,尤其是当时的自己还写下什么日记小说之类,更是巴不得直接烧掉,但真拿到手里又有些舍不得,人都有这么一个状态。
我一直认为智子的这个故事其实是作者本身一方面的写照,我也相信智子总有一天会从这种尴尬无比的境态中走出来,把自己收拾干净,穿上好看的衣服挺胸抬头的走到服务员面前面带微笑的说出:“给我一个中杯拿铁,不要糖。
”那些唯唯诺诺阴暗潮湿的心理状态终究会消失,因为我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隐隐看到那个作者面对智子时那张满怀恶意,不虐个千百遍绝不罢手的笑容。
(这个作者就是在虐以前的自己。。。
这个混蛋!
让智子打扮一下带个眼镜会死?
(╯°口°)╯(┴—┴)
对待文艺作品我的偏好一直是悲剧高于喜剧的,虐的越厉害越能打动我,譬如米兰.昆德拉,譬如托马斯.哈代。
这番由于第一集就中枪中成筛子,因此后续不管剧情发展的多恶心也没弃,还是把12集都给看完了。
丧女必须是小众作品,因为主角在社交经历中所体会到的那种绝望感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经历过。
没有经历不说,而且很难理解,更不要说共鸣了。
我直到本科3年级以前社交依然很成问题,遇到不熟悉的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在外面迷路了宁可用手机查地图也不愿意找人问。
EP01里智子在餐厅里碰到了同学,为了避免尴尬的对话而设计路线躲开对方。
这种情节在旁人看来或许荒谬,是夸张是杜撰。
然而类似的事情曾经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身上——故意放慢步速避免赶上不熟悉的相识,看到对方进了电梯就改走楼梯,等等。
这种事情说给旁人,简直像奇闻异事一样,讲笑话罢了。
然而当事人心中的那种不适感,大概也只有动画里的马赛克变身能够表现吧。
丧女每一集的套路就是主角试图用各种方法改变自己丧的命运然后可耻的失败了。
Anime不能指望他剧本有多精良,因此重复套路也还可以接受。
问题在于如此的桥段反复多次之后对于主角的同理/同情心,无论开始的时候有多强,也被削弱了,进而开始感到一切的问题都是主角自己作出来的。
不作死就不会死。
然而我们说着这句话的时候有谁遵守过它呢?
作死是但凡对生活还有些许希望的人的本能:渴望改变。
我的社恐倾向大概处在需要心理治疗和普通人之间,虽然有些影响生活但还不至于让人疯掉。
而智子基本就是需要心理医生的节奏了。
真不知道主角是如何在这样的状态下还能每一集都热情满满要去改变自己的人参的(明明是因为不这样就无法开展剧情吧)。
主角陷入这种“不受欢迎”的死循环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信息交流机制。
必须承认智子每次试图让自己受欢迎的企图都很扯淡。
她没有存在感,因为她从来不和别人交谈。
她不和别人交谈,因为她做不到。
如此就只能从另一个方向努力,试图用各种方法引起别人注意。
然而引来的至多是异样的眼光罢了。
最可悲的是即使是异样的眼光,也并没有标识度,不能使她从人群中脱离出来,不论怎么作死,还是“不爱说话的奇怪同学”而已。
如果我们接受社交恐惧症的根源乃是太过在意他人对自己看法的理论,那么就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他人对于我们的看法到底有多重要?
说实在的,我觉得如果声称我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只是声称而已。
你倒试试所有人都不喜欢你包括自己的亲妈?
人生活在社群之中,如果没有来自外界的肯定,也只有叔本华那种节奏才能继续自娱自乐吧。
智子最后一话那一呵呵,我倒没觉得什么。
放弃了罢了。
退回自己的壳层中,找到自己的occupation。
乙女游戏也好,学术也好,为生活找个重心。
真能跟叔本华似的,也不坏了。
作为一部13年的老番了,整体这部动漫的评价并不好,因为编剧实在太狠了,他把女主角黑化的已经没有边了。
回顾主角小的时候,也是美丽活泼的女孩子,甚至在初中也有朋友,可是一上高中就变得0存在感了,感到了编剧深深的恶意。
智子就是典型的不会人际交往的高中生,在班里不会交谈,孤立,没有存在感,跟人说话都会脸红的女孩子。
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思想,她也想有男朋友,有美好的社团生活,有个能一起照大头贴的好朋友。
然而编剧是残酷的,她一次次的失败,出糗,甚至连弟弟都忘了她们之间的美好回忆了。
人们评论智子时都会说她傻,活该,完全是因为自己。
我只想说正因为有这些评论的人,智子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多多少少存在这这么一些人,她们沉默寡言,有着自己的世界,也不会主动交流。
当我们遇到这些人时我们有主动打过招呼吗?
智子跟别人说话时脸红的表情简直萌的可爱,而她为了日常部的创立奋斗的样子也是充满魅力,只是这些美好都被编剧无情的摧毁了而已。
但是她那时候美丽的样子绝对是这部动漫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超越,所以当女主崩坏时,我并不是觉得搞笑,而是觉得悲哀。
将道理这部动漫提取其中的片段来看,绝对是一部佳作;但是,当你整个看13集时,你会觉得编剧简直太丧心病狂了,一味的以女主为笑话只能导致这部动漫的失败。
总之,还是推荐给喜欢搞笑的人观看,毕竟其中有些片段真的很经典,也希望智子终有一天能拥有美好的生活。
推荐指数:7☆虽然还没有决定社团的活动内容,不过今后可以花时间慢慢寻找现在 只想好好享受一下这时光 因为重要的不是活动... ————黑木智子
嘿嘿,短评中的很多恶评,正是很多人对于我们的真实看法。
虽然面对面并不会说出来,但是天涯的帖子、知乎的匿名回答和朋友圈的对某人不可见,都充斥着鄙视和厌恶。
对此我并不想向他们解释什么,客观来说他们这么想并没有错,毕竟我们作为少数,实际上是这个世界里的异类,而且我们身上积聚的负能量,的确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困扰。
当然也没必要羡慕他们,与其希望小丧变成现充,还不如让她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特一面的人。
强迫自己做不可能的事是很痛苦的,为何不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呢?
五年前第一次见到小丧时,我也一直想着获得所有人的认同。
而如今,我选择了一个孤独的职业,并不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但是我能很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至于大部分人怎么想,我已经不再关心了。
希望所有小丧们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
一开始有些地方会觉得“啊中枪了!
”比如说自己一个人总是没有勇气进咖啡店、商场、内衣店等等和朋友去的话会很羡慕朋友能完全融入环境 而自己却格格不入最喜欢的还是去图书馆 见到陌生男生搭话 会内心很雀跃 反映到表面的就是完全的手足无措和脸红假期永远是自己一个人过 但是相比女主 自己的情况更趋向于“就算朋友来找我玩也懒得出去”其实就是个阿宅而已 而且是个不思进取的阿宅看着看着觉得 相比女主 自己显然更单纯一些 没有想到那么多JK必须要做的XXXXXX 盒盒盒盒盒算是优越感么死宅这就是所谓社交恐惧症吧 但是发生这种事情 怪我咯?
整体评价的话 这部番还是略显无聊的日常向 女主最后的选择和自己本身的轻微强迫症是我看到最后一话的动力OP碉堡 尤其是B站上的空耳君简直了ED喜欢!
【“《我的姐姐》——黑木智贵 【“我最喜欢姐姐了 【”她很温柔 总是陪我一起玩 【“我烦恼的时候 姐姐就会来帮我 【“姐姐还会代替我帮妈妈做家务 【”我最喜欢这样的姐姐了。
”】 最喜欢这样的姐姐了……仅仅是智贵孩提时代的日记的一角,充斥着那个年纪的人的欢乐与天真,但是智贵大概是自己都没有想到,许多年之后,原本欢声笑语着的二人会变成如今的这分样子吧。
当小丧握着那本日记,仰头呆滞的时候,时光的无情仿佛便能够一点点体现出来,曾经那么快乐的生命,那么亲密的血缘,为什么到如今会连点影子都捉不到了呢?
——或是人们已经一点点地长大了,而成长的岁月里,每个灵魂都被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所打磨,所摧残,于是终于成为了今后他们都将变成的样子。
小丧的双瞳常常是带着泪花的,一次次地怀着希望,然后再一次次地被剧本加倍折磨,实际上,这部作品为什么会被分为喜剧呢……这难道不是在描述一个很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的苦难世界么?
小丧所经历的那些事情,尽管绝大多都是自己作出来的,但她也仍然是想要向往着美好的啊……就和所有人一样,终归是向往着美好的事物的,而她仅仅是被岁月所摧残成了没法很好地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之中。
十分心痛……十分悲伤,或许是有着各种性格上的缺陷,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许许多多在常人看来都是不值得怜悯的事情,当然确实如此,但这样没法与世界好好接轨的人真的仅仅是应该被丢弃的垃圾么?
似乎很少有哪部作品真的这样直接描写这种“极度卑贱”的人的边缘世界吧,许许多多的主角尽管有着人格问题,但总是有着自己超脱常人的魅力的,即便是“边缘人物”,也是那种完美至令人无法轻易靠近的 ……可小丧呢,懒惰成性,浑浑噩噩,小恩小惠就会使她妄想,丁点儿变化就会令她阵脚大乱,乃至到了这种程度也有着自己的狂妄自大而整日看不起人,几乎是个一无是处的人,完完全全的低于标准线的那种,是真真正正的,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的,自作孽不可活的可怜虫。
一次次的希望,而后再一次次地绝望。
即便是旁人最普通的话语也会让这个内心阴暗的小女孩情绪崩溃,像这个样子,真的能够有朝一日成为现充么?
——大概会在今后的成长中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勉强碰上一个“自己能够使自己接受”的人物,然后再一点点地自深渊中爬出来,更可能在此之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就被打磨殆尽,然后孤独地了却此生,对这样的人来说,后者或许才是更加合适的:因为终于能够从苦难的尘世中逃脱,无论旁人再怎么不理解,再怎么反感,有些事情真的是要自己体会过才能够清楚明白的啊。
这部动画是笑与泪并存的,而前者仅仅是最上面一层的表象。
如此充斥着公平与温暖的世界,只需要轻轻改变一下就能够赢得美好的世界……但一个人轻易能够做到的事情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如同天堑。
不怕虫子的人,或许没法清楚害怕它们的人的心思。
不怕闪电的人,或许没法清楚害怕它们的人的心思。
不怕他人的人,或许没法清楚害怕它们的人的心思。
不去经历过的话怎么会理解呢。
所以有些人非常讨厌她,这是十分合理的人之常情。
所以有些人非常怜悯她,这也是一个人会有的正常的情绪。
就是这么懦弱,就是这么胆怯,就是这么性格恶劣。
“你们这些强大的人,怎么会明白呢?
” 不过漫画原作 到后面 小丧也渐渐有了更多能够交谈的朋友了。
当他们收获第一句小丧所发出的回应的时候,可能仅仅是十分平常地多听到了一句话而已。
但对小丧来说,这一定是打开一扇新的大门的关键时刻吧。
最后,心灵弱小而又坚韧的黑木智子, 如果可以的话,请一定要爱着自己啊。
“天啊太可怕!
”“已经不忍心看下去了。。。
”“耻度敢再高一点吗?
”“我已经看到了结局。。。
”以上,基本就是补番时的心理活动。
作者可真是恶意满满啊,养蚂蚁什么的已经超出下限了,下捏他也实在有点多。
虽说文娱作品都要夸张些但是有点过火了,小丧已经不只是人际交往障碍而是智商有问题了之所以还打了三星是因为最后两集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学姐简直是本片最治愈的存在。
结尾的小丧比起最开始还是在进步的,虽然进步很小,但是我觉得她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变回正常人的
丧女的定义,归根到底就是指不受欢迎不合群的丑八怪。
智子看到这段放下心来,“反正自己不是。
”为了证明这一点,她还举出了自己初中时被男生“搭讪”六次的“事实”来自我安慰。
这一点和后来小优提到的,她梦想当武器商人这个中二病症状放在一起看,足够说明主角的自我意识过剩。
上了高中后,只是延续之前的道路,导向理所当然的结局。
一点也不奇怪。
上一秒还觉得那种结成小团队的女人尽说些无聊的话题,满脑子只想着男人。
和那种bitch在一起的男人,一定也都是渣。
有什么了不起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一个人呢,哦不,自己是在享受孤独。
酸葡萄心理总在摇摆。
下一秒又渴望成为和她们一样的人。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
在身边却够不到。
只是自己,不断地在心中给他们泼冷水,卑微地独自意淫着他们的不堪。
时不时嘲笑着他们“今天在电车里碰到色狼了”这种话题只是一种显摆炫耀。
第二集里,我回家时发现公用伞架里找不到自己的伞。
便暗暗咒骂起他们来。
但后来又在角落里找到。
丝毫涌不起对他们的歉意。
他们没有自己意淫的那般恶劣,但这本身无所谓。
“我”只有通过贬低他们才能获取生存的食粮。
都是他们的错。
但残酷的是“我”的暗中不屑,他们都不知道甚至全无理会,依然高高在上、闪闪发光。
三无少女这种角色,就算不说话也会左右逢源。
或者说正是沉默才构成萌点。
但它的前提条件是你本身得要受欢迎才行。
在第二节课上吃便当,营造吃货形象来装可爱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想要二次元的那些场景在现实中再现,除非你可爱如天仙,否则看起来只会像个中二病或者饭桶而已。
上了高中后再会的初中同学小优,对方正好也情绪低落。
本以为小优和自己是同一战线,而大放鸡血话。
没想到对方早就有男朋友了,正在为交往中拌嘴而不开心呢。
原来过去的盟友早就跑远了,只留了一个闪闪发光的背影。
第一集里有个细节是小智玩到乙女游戏的高潮时把DS狠狠地摔了出去。
也许是游戏中的场景和现实中的不堪相去甚远。
也许是现实中不如意的自己躲在这种游戏里渴求排解和安慰的姿态显得太狼狈。
“你老姐最近在想,上了高中后人生难易度突然提高了。
但现在也就算是困难模式的话,接下来上大学出社会的话一定会变成噩梦模式吧。
不如干脆现在就来个了结。
”但是剧情并没有往那种校园深夜剧那种套路发展,一路温情一路治愈,满满的正能量。
若放到校园深夜剧里,智子这种扭曲性格早就被“异己灭”千百回了。
但是周围人却那么牙撒西,既没有欺负也没有歧视。
若放到校园深夜剧里,现实和想象差距那么大,这种折磨足够让主角拒绝上学家里蹲了。
好在这些都没有发生。
智子还是会在不顺心的时候,出气般地提起脚来朝那堆叠起来的桌椅狠狠踹去。
但是当那些桌椅真要倒下来的时候,仍然会慌慌张张地本能地去扶稳。
如此重复。
尽管这是一部因为主角日子太无聊了就要放大悲咒作背景音乐来渲染的剧。
它只是把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的一个部分放大了一点点而已。
实际上明明没有任何客观改变,却总觉得接下来会不一样,明天才是新的开始,到那时人生会突然“啪”地一下来个360度转变。
据说金鱼因为只有7秒钟的记忆,所以尽管呆在狭小的鱼缸里,却犹如在海洋中,因为下一秒钟世界又是崭新的了,自由自在仿佛永远游不到尽头。
所以智子那股莫名其妙毫无根据,却如同野草般野火烧不尽的自信,显得如此可爱。
本番は明日だ。
这世界只属于那些活泼开朗的现充们。
而你只是个普通设定。
无论如何都没法接受这点搅尽心思想着如何比他们更加夺人眼球,而犯着中二的你,结果连个普通人都没够到。
最后的一幕,智子拼了老命地奔跑。
不知道她是因为看见了委员长的内裤而羞愧地无地自容赶忙跑进自己的壳里躲起来,还是为了追赶那只学院祭上不知道是谁扮演的大熊递给自己的那只气球而一路狂奔。
一开始看到评论区说很好看,最后因为无聊居然看完了。
看的时候无数次对女主的羞耻play看得心服口服。
虽然我也平时会偶尔yy一下,但是打死都没有她那么严重啊·。
她这些妒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经看得我尴尬症犯了n次的地步了。
小时候她明明很可爱啊,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说句实话,我这么在意,确实有在她身上看到自己影子的原因,我想起了很多不想去回忆的东西,这些事情也很多次折磨过我,偶尔还让我感觉到抑郁过。
但是那些都已经过去了,我不去在意,不去回忆,都没有人会想起的。
而我现在,能为我的不作为找出n个理由,例如原生家庭啊这种。
但是那些真正在努力的人,听到我的理由一定会感觉很疑惑。
因为她们是不会有时间去考虑这样的事情的。
而且,你有努力的理由啊,不想继续过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生活,可以自己走出去不就是你现在最有动力的事吗?
这片说明我还有救,我还不是死宅,阿弥陀佛
好虐心!但是好棒啊 13年唯一看的下去的新番 在我心里已经超越了进击的巨人。请一定要出第二季
几乎全程重度心阴暗腐女的内心独角戏
实际进来前想给2分的.一看8分多,还是拉拉平均分吧.
太、凶、残、了。
好悲伤嘅动画片,令我一度想起我灰色的初中生活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什么的.....
弟弟嫁我!
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所谓人艰不拆的极致也就这种程度了吧
傻逼吧这女主。。
心得如题目,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完结了,甚失落,周一的例行治愈=。=
前几集耻度太高了!一边看一边痛。后边渐渐看不下去了,该说是怒其不争么?不过怎么说都还只是高中生,以后的改变谁说得准呢。大沼心不得不给个5星好评啊,op穿插什么的都太赞了!
直到看女主用吸尘器给自己种草莓。。。 我对这种生物同情感降低为零 你个死宅就不能有点底线吗!跟外人说句话感觉要死过去了 想要让别人接纳你 至少要行为正常交流无障碍啊= = 没什么就是觉得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活的人很累
负能量太大了 恕我欣赏无能...............作者打从一开始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主角痛苦之上 而且一点都不希望有所改变吧。
op和ed都好评
孤僻的人的心情你们懂吗懂吗懂吗你们不懂吧!反正全世界都只有一种价值观而已,挖鼻孔。
不是我的菜
明显是黑眼圈的关系= =
傻的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