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重始
The End We Start From,从末开始
导演:马哈利亚·贝洛
主演:朱迪·科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瑟琳·沃特斯顿,马克·斯特朗,尼娜·索珊娅,吉娜·麦基,乔尔·弗莱,安苏·卡比亚,亚历山大·莱利,露丝·霍洛克斯,拉马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简介:洪水泛滥将低地吞噬,城市毁灭,恍若末世来临。天昏地暗之际,被命名为泽布的宝宝在混乱中降生。年轻夫妇小心呵护他们的新生儿,紧急开车前往北方山丘上家人的住屋避难。然而,安稳的日子稍纵即逝,物粮渐渐短缺,公婆与丈夫企图开车往外觅食,独留母子看家。一场不可挽回的悲剧,让年轻夫妻失散,迫使妻子独自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找寻漫漫出..详细 >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车子来到海边停下,我在想,你最好不是来撒骨灰的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3.5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2024北影节第一站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