歉没有看过真人版,以下仅针对动画作品。
因为是独立动画电影,所以大多对比新海诚的作品,不是因为我只看过新海诚。
直观感受:到处都是龙虎的影子,人物造型设计上又有虚构推理的感觉,加上剧情节奏忽慢忽快、ed有点野田洋次郎那味、原画也是我最喜欢的loundraw导致看完第一感觉像是熟悉的拼凑物
虚构推理中的岩永琴子 同样是腿脚不便 只是不坐轮椅
逢坂大河 一开始凶暴的性格、爱使唤别人我只能说一模一样
配上毛衣就很像洋葱的短发jose
两段玩水,均出自loundraw龙虎带来的既视感还挺多。
在一些小的设计上比如说先两人分开,ed结束后重聚对应大河的返校,包括还有jose里最后的kiss,台词(关于吻的评价)和设计上反正我联想到了龙虎的最后一话。
还有路灯旁的聊天等等......可能因为是jose有点太像大河总觉得自己在看龙虎的总集篇以上只是对直观感受上的一点整理。
我看各种东西都要与之前了解到的作对比就是我的习惯,对jose对比得到的既视感其实我并不讨厌反而会感到很亲切。
整理出这些并不代表我觉得jose抄袭怎么怎么样(有些就是原画师的风格),只是帮助大家回想一下看看有没有相同的感受吧。
下面我在从各个角度完整的评析一下jose。
先说人物和剧情。
男主我觉得刻画得还好。
有想法、有能力、又很能撩(玩水抱起来男友力拉满好吧)也算得上是少有的优质男主了。
剧情上有一个槽点就是出完车祸我觉得无论能不能去墨西哥(去墨西哥留学一开始给我整不会了)都应该努力康复,毕竟至少要恢复到能正常生活啊。
不过这也是为了女主鼓励的剧情需要,无伤大雅。
女主jose这种性格设定其实挺危险的,包括像大河现在也有很多人get不到萌点对其十分感到讨厌,不过jose好像还好,原因可能在于前摇比较短很快就正常些了,其次是女二刻画得不足够优秀不会出现娜美美那样对于部分观者是明显更优秀的情况吧。
jose性格的成因让我很迷惑。
相比于大河的家境殷实,jose和奶奶一直吃以前留下的家产,一开始家里没有米的情节我不清楚这个设计的用意是否在于体现家庭条件不够好,在房间布置上感觉也不足以优越到让jose一开始被人救了还骂变态、恶意使唤人之类的,被禁足多年带来更多的应该是好奇而不是这种唯我独尊的性格。
其次在我印象中jose只借小美人鱼隐晦地表达了一下对于残疾的无奈(可能还有记不太清),对于残疾的心理描写我觉得应该再多一些才更正常,也更符合助残这一条主旨吧。
最后就是她24了......即使被奶奶禁足我觉得也不该这样孩子气。
我看很多评论、朋友说很喜欢女二,一开始我不太理解,不论是奇怪的告白还是中伤jose我都觉得挺搞得......后来再一想这的确更符合现实生活。
看着所爱之人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废人出车祸、变残疾还失去了梦想,生活中又有几个圣人能保持同情心呢。
后面说是两人的比赛结果jose读个绘本就otk了,没看到俗套的修罗场就瞪个眼挺失望的。
作为角色本身来讲人物塑造单薄,编剧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
剩下全部都是工具人:男二过于公式化,老板教授助残协会的就都是为了推动剧情,奶奶更是恶人+大工具人。
前期禁足扭曲性格,中期招孙女婿放任自由,后期死了留遗产促进感情,自己背黑锅。
伟大的奶爱!
这也是我对整部电影最最不满、也是不理解的地方:对亲情的回避。
相较于爱情和友情,亲情的不可选择性的确使它有时会变成叙事的阻碍,成为了最难刻画的感情。
处理不当会变得肉麻,亲人的牵制又不利于搞事情。
可是又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亲人,所有很多人物在被取巧设定为父母双亡/忙甚至直接孤儿的情况,但这些设定有时又会回扣到亲情上。
但在jose里由于奶奶前面提到的纯工具人属性,再加上编剧整了个女主父母双亡、男主父母离婚双忙的情况,导致剧中没有亲情的概念,角色也没有被很好的指引,这一点我觉得是让整个剧情生硬之极的原因所在。
可能有人会说电影时间短,装不下这么多元素,那我不谈龙虎,就对比诚哥近几部作品。
《君名》中三水有奶奶的指引,与父亲的矛盾,还有最后拯救全村人的桥段;《天气之子》阳菜有与弟弟的羁绊,小栗旬和大姐姐代表着成年人的一面,给两个孩子以指引。
jose本身的表达手法和立意就简单、浅显易懂,几个人尤其是女主又没能完全摆脱稚气却又不加入一点成年人的元素,使整部电影轻浮、不深入人心。
我很不理解编剧为什么不插入男主母亲的戏份,车祸后母亲来探望一下儿子鼓励几句既符合情理又自然地推动剧情。
编剧却用腰痛敷衍了事,实在是不理解。
人物和剧情说完之后再说一些其他的。
画面挺好的但不够惊艳。
loundraw这种细致线条、朦胧光影的风格就挺适合描绘少女(?
)细腻的感情的,作画上也没什么失误。
不够惊艳我遗憾的不是没有诚哥那种大场面,而在于几个梦境和绘本没有展开,尤其是绘本,本应该是炫技的好机会,感觉有些保守了。
配乐还好,沉浸感强,ed整挺好。
对于声优的表现强烈不满。
不要随便学新海诚那样找几个自己觉得很像剧中人物的新人随便来配啊,基本功真的不太行。
感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声音大小上了。
总的来说整部电影只能算中规中矩的及格吧。
主要的硬伤在剧情的设计上,其他方面也只能说完成度较高,我甚至觉得不如吃胰脏,可怜loundraw。
再重温一遍龙虎吧。
2020日本动画片《乔西的虎与鱼》,根据日本小说《Jose与虎与鱼们》改编,豆瓣评分6.4,IMDb评分8.0,于2021年8月20日引进国内上映。
动画版的《绿皮书》+《触不可及》+《沦落人》。
这三部影片都是将两个反差很大的人放在一起产生情谊。
我在给2003日本版和2020韩国版做影评时,没提到《绿皮书》,而本片我则引入了《绿皮书》,是因为女主和奶奶雇佣男主的剧情,很像《绿皮书》。
怪不得日本在2003版、2020韩国版后还要再推出动画版,动画版和原著小说、和两部电影版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下半部分,动画版改编出了全新的结局,将伤感的原著结局改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圆满结局。
下半部分的男主遇车祸残疾剧情是原著小说和真人版安全没有的,是动画版的大胆改编再创造。
即便是取材于原著小说的影片上半部分,也和原著小说、和两部电影版有很大差别。
动画版淡化了女主的厨艺,男主多次去女主家,不是贪食,而是女主奶奶雇佣他照顾女主。
动画版的女主家庭不错,虽然不是富人,但完全不是原著的那种贫困家庭。
所以动画版没有了慈善机构修缮房屋的剧情。
原著小说在后部分女主才看到了大海,而动画版在开篇不久就看到了大海。
老太这个角色,原著中是收破烂捡垃圾的下层百姓,是女主的收养者,而动画版则是女主的奶奶,退休在家的中产阶级。
两部真人版都是重爱情片,故事中部二人确立爱情,并有肌肤之亲、亲密行为,而动画片版则是轻爱情片,二人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感情朦胧阶段,直到结尾高潮戏才明确表白。
对“虎”的处理上,动画版有些像2003日本版,男主带女主到动物园看老虎。
在“鱼”的处理上,动画版是三部电影中“鱼”元素最多的,几乎贯穿始终。
动画版的结尾最后添加了浪漫的彩蛋——男主没预先通知女主,国外留学回来,给了女主一个大大的惊喜,也给影片画上了浪漫圆满的句号。
总结来说,动画版借用了原著小说的部分内容,去掉了原著小说的伤感现实意味,失去了原著小说“面对现实”的故事精髓,将原著小说改编成了一个少男少女的浪漫爱情故事。
对我而言,评价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节奏和主旨。
《乔西的虎与鱼》在这两个方面做到了流畅和明确且正能量,于我就是一部好电影。
尽管许多情节就像契诃夫的“枪响理论”一样,阅片无数的观众们早都能猜到剧情的发展,但在这个随便就会被哪部电影气的几天睡不好觉的环境里,能看到一部三观不歪的电影,实属不易。
细想来,《乔西的虎与鱼》其实就像安徒生的童话。
随着影片的推进,我和我的同龄人们恰好能哽咽的品尝到儿时的童话一步步融进现实的辛酸。
而许多观众如果和我一样拥有不满,我想,大体都是来自于我们和男主角的共鸣。
原生家庭的悲剧,为生活而打数份工,服务对象还尽搞些有的没的不说人话,因为善良而车祸丢了留学的未来,临近毕业的男主角本应该顺利过上美好生活反而跌入了谷底,从而开始自暴自弃,这些我们都经历过。
电影处理男主角承受这些莫名其妙的灾祸和女主角“反复失约”这种戳恋爱关系痛点时,的确演绎的有些粗糙甚至狗血。
不过,就像我不会去纠结《海的女儿》里的美人鱼为啥不把王子干掉而自己逍遥快活一样,我就想看看这些事情发生之后,他俩是怎么做的。
很显然,电影交了一份美好的答卷。
故事的最后,两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认识到了社会就是如同“老虎”那样残酷,可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他俩携手做“鱼”,能游向共同的大海。
这样的互相搀扶,是我想写给爱情的模样。
毕竟……谁又不喜欢大你两岁还会画画的漂亮姐姐呢。
评论全是原著党,只要和原翻拍作不一样就打低分。
这样的人难评。
,,,,,,,,,,,,,,,,,,,,,,,,,, ,,,, , , ,, ,, ,,, , , , , , , , ,,,,,, , , ,,,吧 , ,,,
2021.6.17
不做高低优劣之分,日版《Jose与虎与鱼们》的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两者间的各类差异,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可能,在我眼里,真人版与动画版就像是村上春树的《莹》和《挪威的森林》《莹》是短篇,情节上会戛然而止,总觉得缺点什么,但仔细推敲,这种休止符般的结局,倒也符合现实。
或许是偏写实,其中的一切都有种日常的平淡,就像自己瘫坐在椅子上时,在一缕阳光中看见室内漂浮着的灰尘,不觉呛人,反是有种慵懒的感动。
真人版中描绘的爱情也是类似,就像一个玻璃制的烟灰缸。
从外往里看,像是水晶鞋的材质,闪闪发光,装着雾一般朦胧的什么东西;但终究玻璃无法与水晶相提并论,里面的东西也是灰色的、没有重量的、一碰就碎的烟灰。
《挪威的森林》则是长篇,是对《莹》的扩充,情节完整人物众多,我至今觉得小说中绿子的出现,和爱丽丝掉入树洞有种类似的戏剧效果,有些奇妙甚至奇幻的感觉。
像满地散落的画材颜料,纵使如何不讲道理的撞色,也会像一堆马卡龙,活泼的不令人生厌。
这便是动画版的风格,在海边的公主抱,便是浪花与晚霞都是粉色;冲突之中,便是内心和天空都是灰色;主角们成长后的相遇,便是雪地里的告白和拥吻。
过程是五彩的,结局是圆满的。
这样看来,动画版的《Jose与虎与鱼们》就像对真人电影的“青春化”,这个改动无疑是巧妙且讨人喜欢的。
这里的“鱼”不再是指Jose这样的久居黑暗,独自一人的深海鱼,“鱼”变成了一个更为阳光的意象——是恒夫和Jose的共同的梦,深海鱼摇身一变成为了热带鱼。
“热带鱼”这一意象成为了恒夫与Jose两人之间用于粘合的纽带,在见到Jose房间里那幅鲸鱼时,Jose在恒夫眼里就在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被人照顾的、精灵古怪的女孩了——更深层的,恒夫的梦想被认可和理解了,Jose则成为了一个志同道合者。
因此,恒夫可以为她一次次的奔跑,将足迹遍布城市,还能再一次的稳稳的接住Jose。
这其中,所谓的“招聘管理人”“挣外快”都成为了幌子……
首尾的两个接住Jose太甜了!!!!
真人电影中恒夫身边的女孩们与Jose,并无精神境界上的差异。
相较而言,动画中的麻衣同学则被人为地塑造成为一个仅仅能够爱上恒夫这个人,却无力对他的梦想予以人文关怀的女生,可能只是因为性格保守或是偏现实,但这就使得麻衣与Jose不在一个层次上了,不可避免的成为了陪衬,这份情感也注定没有结局。
而且动画在最后设计出一场车祸,让恒夫遭遇了不幸,虽然只是轻伤,但在这次事故中发生后,剧中主角们的观念都发生了一些转变,使得这次事故更像是一次成长的催化剂。
于Jose而言,她离开了颓废的泥沼,变得独立,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亦能托举恒夫的梦(完全的打败了麻衣)。
于恒夫而言,他错失了留学名额,也可能以后不能去潜水了,躺在病床上的恒夫第一次能够与Jose感同身受,体会到了有梦想却无法追逐的那种苍白无力,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恒夫对于Jose的态度中,“同情”这一层情感的消解,从而变成了“同感”,这同时也回应了麻衣、以及荧幕前观众的质疑——“你是否是站在高处,以一种可怜或是同情的态度接近残疾人”。
这场车祸是一次杂质剔除,让这份感情变得更加纯粹无瑕。
动画中也刻意淡化了残疾所带来的种种不便,抹去了日常琐事的摧残和柴米油盐的浸染,把爱情简化的只剩下爱情。
这处差异是相当重要的,是对现实的屏蔽与美化。
于一个家庭而言,有一位行动不便的残疾病人,会是何等的蚀骨内耗,亲历者应该明白。
于是在真人版里面,奶奶是一个神经质的,看起来饱受风霜摧残的老人,而且她对Jose的态度是“丢人”“别被街坊邻居发现了”,她们一家的生活环境也并没有那么如意,Jose的房间也是乱糟糟的……真人版电影在影片的各个角落都在暗示着“生活不易”的境况,这为恒夫最终离开提供了一个合适的铺垫。
有人说,真人版这个唐突的离别很残酷、说恒夫在逃避责任。
确实,这对Jose很残忍,把深海鱼从不见光的海底解救出来,在Jose品尝过阳光的和煦后又离开她……同时,我们也明白,靠着好奇或是同情这样的、热度会减退的情感唐突的走入“深海鱼”的生活,是必然维持不下去的,这很真实。
所幸,万幸,动画的假定性让我们逃离了这些关于沉重话题的讨论,让生活如同动画中的绘本般那样简单而又五彩,“心生爱意者与所爱之人,都能善始善终”是那个世界唯一的真理,那份能够震慑孩童内心的力量能像庇护所一般,带我们逃离一切,哪怕只有120分钟。
动画真好
更适合小年轻的恋爱作品,画风有国漫的身影,虽看的下去,偶尔也觉无聊。
故事要从一次偶遇、一份兼职说起,简而言之就是花钱请人谈恋爱……喜爱绘画的乔西,内心的世界极为丰富,梦想遨游于深海的她,搞笑,天真,简单,社恐,孤独……双腿不便的少女,正是现实版的人鱼公主啊。
转场到奶奶离世那块,处理的确实意外,刚想说最大赢家来着,一下子就给整懵了。
心动戏码并不出彩,看着都能猜出几分:说的越狠,爱的越深。
男主触发同病相怜系统,通过乔西的感召再次恢复。
不过那个精心制作的绘画故事确实非常美好。
总之,恋爱脑们尽情享用吧。
看完电影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好喜欢女主的穿搭,剧情上内核还是个爱情故事,多少有点狗血的。
剧情上,除了爱情的部分,整体的故事想传达的内核也很直接。
只有勇敢的踏出自己的世界,去面对可怕的“老虎”,才能看到更广阔绚烂的世界,拥抱闪耀的鱼群。
印象最深刻的几个部分:一是撞车剧情,看到男主呆呆站在那里,女主说不用就真的不去,结果还下起雨来,就知道事情不妙,没想到真的搞个撞车;二是结尾,男主问出院了能不能来接我,女主你一脸幸福,然后也不说不来,放鸽子不说,还跑去看老虎,让一堆人担心你跑去找你。
最后电影也没有几个角色,其他出现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套路化的工具人:总是一脸高深的奶奶,看起来比较轻浮最后给主角鼓励的男配角,推动剧情的工具人女二。
至于画面+音乐+人设,给满分。
女主整体穿着温温柔柔的,很有大家闺秀的感觉,颜色以白色+蓝/绿+一点粉色系的东西点缀,清爽不单调。
比如,长裙+白色上衣+黑色打底+粉色的发圈点缀 /墨绿色的连衣裙+白或黑色打底/白色长裙+蓝色披肩或粉色针织外套+吊坠项链
偶尔出现的其他长裙也很好看,奶奶穿的衣服也很日系很温柔
身边看过动画版《Jose与虎与鱼》的朋友,好多都给了6.0分。
作品堆砌了大量的青春片要素,充满“设计感”的情节带来的感动,生硬得让人难以下咽。
但如果将它作为真人版的补充,带着想弥补遗憾的心情去看这部片子,倒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Jose与虎与鱼》是典型的“男孩遇见女孩”式的爱情片。
特别之处在于女孩Jose双腿残疾,并受到奶奶的过度保护,以至于很少能有机会和外界接触。
角色们的行为逻辑和主要冲突,都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设定之上。
其实从动画版的第一幕开始,在看见男主潜入水中拍摄各种各样的鱼的时候,我就确信这次一定会迎来happy end了。
标题明明是《jose与虎与鱼》,真人版中去看水族馆却白跑一趟,根本没有出现过“鱼”,也算是对遗憾结局的暗示。
动画版不仅看到了鱼,男女主角最终也走到了一起。
角色的对等故事的主要角色,除了相互有好感的男女主之外,还有喜欢着男主的女二号,和喜欢着女二号的男二号。
与真人版中明显的三角关系比起来,动画中的女二号就被边缘化了,以至于她在Jose面前的情感爆发与宣战式的发言,都显得十分脆弱无力,观众们除了知道她是个“好女人”之外,并不会再有什么别的印象。
真人版用了“两位女角色互相扇耳光”的情节,让她们放下了身份和社会地位,“品学兼优善解人意的大小姐”与“说着方言的任性残疾人”之间,建立起了“女人和女人”的最纯粹的对等关系。
卸下了一切伪装,露出真实面目后的争风吃醋,就变得非常有说服力。
相比之下,动画版在女主与女二之间的关系构建上,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动画的导演和编剧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对等”对于人际关系构建的重要性。
为了让男女主实现对等,为了打破“你不会理解我的感受”的隔阂,专门给男主安排了一场车祸,并让他也体验了坐着轮椅被对方照顾时的感受。
在相互理解之后,Jose似乎也解开了心结,两人的关系实现了决定性的进展。
名为梦想的退路在真人版中,Jose虽然经常沉浸在爱情的氛围中,但她的头脑是清醒的,知道这样的关系不会长久。
而男主却十分自信,认为自己不会败给现实中的阻碍。
但这段感情还是以失败告终,我们不知道他究竟是输给了现实,还是输给了自己。
男主对Joes的情感到底是爱情还是同情,也成了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动画版为两人都准备了名为“梦想”的退路,让角色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让观众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爱情会输给现实”的结局。
男主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可以将原因归咎于去墨西哥留学这件人生大事。
至少这样能让他相信,他的心意自始至终都是真实的。
Jose就算离开男主,也不会像真人版那样穷困潦倒无依无靠。
她有稳定的工作可以谋生,也有对绘画的追求。
她也可以让自己相信,她对男主的感情并不仅仅是依赖。
幸运的是,他们并没有选择这样的退路,而是借着梦想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并收获了好的结局。
显然导演计划将这部分作为故事的升华,不过这种“工具属性的梦想”,换成其他事情也成立,并没有什么值得展开讨论的地方。
总结作为一部日式的青春片,作品是合格的,强行拿loundraw和金子雄司碰瓷一波新海诚,估计也能吸引不少人买账。
在改编过程中也加入了一些高明的设计,比如用流浪猫来展现女主的内心活动,这种将内心活动实体化的手法,很适合去塑造少言寡语的内向角色。
但从引起观众共鸣,以及故事的说服力的角度来看,作品还是有所欠缺。
当然,经历过太多冰冷的现实之后,我还是愿意花上两个小时沉浸在这“精致的青春幻术”中的
这该死的命运哦,能让Josee从同一个坡上滑下来两次并且都被同一个人接到😂😂😂以及这个轮椅该换了,大部分关键剧情都是这个轮椅出问题……就emmm……画面和配乐很OK的,配上电影院的音响设备,体验很好~剧情来说也还行吧,就纯爱故事,温馨治愈就好了……比妻夫木聪版电影甜蜜多了(但感觉那种扎心的be更让人印象深刻……)不过除了纯爱,主角二人最后相互成就,共同成长也很棒~红毛同学也很可爱呢,该逗乐时逗乐,该严肃时也靠谱,感觉和女二性格也更合一些呢。
也喜欢奶奶,是个聪明睿智的老人家~整体好评吧~
建议的话是先看动漫再看真人版。
作品中真的有太多的巧合……最后男主女主又重演开头的一幕是发生在意料之中的,但确实会削减其真实感,当然,这是一部动漫,一部虚构的作品,这剧情也是不可多得的那些运用片尾呼应(这里应该叫重复?
)的,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去揪住它不放。
放下现实的滤镜,用心去看,去感受,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残念,没有真人版好
大海不错
和真人版好不一样啊 是个有点残酷的童话故事 不过看了动画版我总算明白“虎”的含义了(真人版应该也有提过只是我忘了……) 中川大志还真是有一副帅哥音呐
冲着eve和骨头社看的。(挺喜欢一些关于社会上的细节描写的)
前面还好,车祸实在太狗血,好在最后好起来了,其实就是互相治愈的故事,只不过给男主强行加了debuff,配上骨头社精良的制作和优美的画风倒也不算乏味
很清新的画风,故事也温柔可爱,是很治愈的一部动漫呀。
给生活和爱情都找了很多理由、让其变得顺畅和圆满的动画 而真人版电影里有不合情理的尖锐突兀,丑陋、真实,诗意,浪漫。
7/10. #SIFF24#
貌似不是什么大制作,也不是多有名,但是看着还不错。跟名制作不能比的画工和画风也可以接受,好像我看动画也不是多在意那些价值连城的技术(当然它的制作也不缺钱)。故事是个童话(医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超现实),也非常套路,男主那个样貌更是套路中的套路,但剧情总算保住了一个温馨的底色,叙事的方式也波澜不惊——虽然吵闹的戏份并不少。整体的用色偏素净也很妙,因为它有一个黯然的起点,和美好但有所牺牲的结局。颜色的不争不抢,为动画增加了恬淡且永恒的气息。高潮部分不喜欢。
还不错,偏向现实,而非近几年流行的奇幻爱情故事。
Sensitive ones fall in love.
套路到从开头我就在等车祸剧情
骨头社居然能做这样典型的Boymeetsgirl作品,有点意外。想要留学的大学生打工人与想要画画的自闭轮椅少女,最终互相理解互相拯救,走向新天地。虽然几个桥段展开挺韩剧,比如飞来车祸。但人往往也是不自己遭灾就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这种两人为了各自梦想努力又不舍弃对方,互相理解携手并进的关系,也是我所憧憬的。
给了一个爱情继续在一起的结局,完全成为了另一个母题,停留在相处的问题上。
原来是骨头社的……看完片尾,十几年不追番,发现staff基本上一个都不认识了,还好有川元利浩,不过画面设计是啥职务!?
真的很甜
啥也不是
骨头的作品 值得期待。主要也是原作感觉挺适合用漫画的方式呈现的
6.5。积极向日式纯爱,某些细节和画面与众不同。“我的仆人”而不显得玛丽苏,难得。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