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非常非常努力地要拍一部商业文艺片,但是商业得很突兀,你见过在美国用vivo手机的中产华侨吗,神州专车时集体呵呵,文艺得很生硬,文艺真的不是背古诗,也不是看一本小众的外文书。
想说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什么都没说清楚,老人家的爱情和乡愁,中学生的摩托车梦想、对家庭生活的渴望和与母亲的隔阂。
爱情、亲子关系、文化差异,都是很大的命题,都想说,但都浅尝辄止,流于表面。
短短两个小时说好一个故事已实属不易,贪多嚼不烂就会如鲠在喉,面面俱到,面面不到,不要那么多,只要深刻,说不透彻的,就不要说。
该片中只要是不美好的人,就一定有悲惨的童年。
所以勇敢地去做坏事吧,去赌场圈钱吧,去房产中介骗老人家卖房子吧,反正童年会帮你洗白,至少你曾经是个好孩子,被深深伤害,经历了懂事了以后你还是好孩子。
两人有各自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活轨迹,因着书信彼此教化彼此相爱,这可能吗?
如果说教几句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三观和性格,我们还需要经历和人生干嘛?
何况国际邮件的时间是如此的漫长,当我说的话寄到你那里时我都忘记我说过什么了😅!
干嘛不加个微信,电子邮件也行啊!
为了文艺而放弃app,多假!
多假!
两个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如此迥异的人因为机缘巧合深深相爱,然后呢,他们生活在哪里?
以什么为生?
女生会不会重操旧业,否则她还能干什么呢?
他们都有如此深的童年阴影,谁知道是暂时的抱团取暖还是真爱呢?
男人文质彬彬,工于心计,女人生猛泼辣,敢爱敢恨,他们的性格真的适合生活在一起吗?
……所以这真的只是一个故事。
大家好。
在观看《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跌宕起伏。
我万万没有想到,这,就是一个导演心目中敢爱敢恨的女孩的成功之路。
坚强而独立的女孩汤唯,凭借自己的运气和美貌(还有比这更不靠谱的东西吗?
)在澳门做赌场公关,因为信错了男人而欠了一百万,又因为遇到了金主而成功还上了一百万。
虽然她遇到了三个男人、被骗了一些感情,但是不要紧,她的笔友,在加州做房产经纪的吴秀波,最终给了她真正的。
爱情。
当我们诟病《梦想合伙人》是一群淘宝爆款意淫中国乔布斯的时候,看似高杆许多的《北京爱上西雅图2》其实并没有高级到哪里去。
出自于女导演之手,而且扮演的是一个桀骜不驯的洪兴十三妹式角色,显然在影片中,汤唯这条女性线索比较吃重。
不过,当隔壁剧组的洪兴十三妹天天被人打成重伤、爸爸被砍死、暗恋的男神也被砍死的时候,汤唯的角色获得“姣爷”的牛逼称号,是因为……十五岁的时候,她爸爸欠人钱被抓,她一个人拎着一把砍刀(虽然她和小混混隔了可能有十米远)冲去债主的老巢,把她爸爸救了出来。
虽然颜卓灵很可爱,但是我真的只能说,如果那群傻站着不敢动手的黑社会大老爷们心里不是在想“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逼”……那么,我就再也没有见过,比这部电影里,更弱鸡的小混混了。
不过比起这些小混混,姣爷后来遇上的三个男人更没有让我们失望,都是槽点满满,让人兴奋不已。
正如诗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首先她莫名其妙地遇到了老同学,北大数学系精英男陆毅,他号称自己会心算,逢赌必赢。
于是汤唯信心满满地借了一百万给他赌,第二天果然一分钟输完。
这段“为了让汤唯欠钱而欠钱”的故事,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逻辑的——为什么一个北大数学系的人会这么傻逼?
(北大数学系排名年年全国第一哦。
)为什么一个这么有经验的赌场公关会这样轻信来历不明的老同学,一下子就在他身上押一百万?
为什么她眼睁睁地看着陆毅输钱,就是不拦住他,自己没长手吗?
为什么他们事先没有商量任何分钱机制,输了就让汤唯一个人背一百万的债,那赢了呢,她也不分一毛钱给陆毅?
总而言之,神说:汤唯该欠一百万了!
她就欠了黑社会一百万。
如果是按照正常港片的套路,这时候她怎么也得被追债到天涯海角逃到哈尔滨都抓回来、亲戚朋友被乱刀砍死、自己被卖到妓院还钱吧?
然而对不起,现在是二零一六年,一个文明而和谐的社会,是不可以打打杀杀的。
因此我们发现,催款小弟由看起来就毫不吓人的李灿森扮演。
他不仅和汤唯是老相识,而且被逼急了的时候做过的最过分的事情是……往她门口泼油漆,然后把自己的三个小孩子扔她家。
而汤唯在发现自己家里多了三个小孩子之后……她。
生。
气。
了。
这个欠人九十万的女孩,因为被债主泼油漆、要求托管小朋友,生气了。
接下来,神说:汤唯不用再背债了!
于是王志文老师闪亮登场,上演一段教科书级别的“霸道总裁爱上傻白甜”。
霸道总裁短期包养了汤唯,并对她说“你真是太让人心疼了”,于是傻白甜一秒爱上他。
第二天她坦白自己欠人钱,王志文二话不说给她开支票并暗示“陪我五天就给你一百万”。
然后!
她炸毛了,一秒不再爱他了。
不得不说王志文演的很好,一开始是个很油腻又爱装逼的土豪老板,被汤唯抛弃之后,立刻毫无气场,变成一只弱鸡。
(就好像澳门那些呆呆地看着她举刀的弱鸡)然而!
他真的很冤。
当一个被他短期包养的女孩子向他哭诉自己欠了钱的时候,他能怎么办,难道不给钱吗,那不是被骂得更惨?
给了钱也不行,嘴巴不甜,还是一秒被甩。
唉,现在的女孩子,real难哄。
这之后,汤唯碰到了第三个男人,一个骗感情的有妇之夫祖峰。
祖峰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和汤唯谈星星谈月亮谈诗歌谈人生;而在被她撞破自己是已婚渣男之后,他显然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只能讪讪地辩解说:“现在这个时代,诗人是活不下去的。
”这一段并没有什么亮点,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老梗,主要是为了树立一个反面典型。
祖峰空有一颗文艺的心,却太早地和社会妥协。
而我们的正面典型吴秀波,要配得上这么优秀的女主角,不仅要帅、有钱、有文化,而且还得是单身!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又帅又有钱又有文化的大好青年,三十多岁了还不结婚?
——因为他内心深处,缺爱,冷漠。
于是当汤唯小姐在情海翻腾、遇到一个又一个的男人时,吴秀波艳福非常浅,只接触了两对家庭。
虽然我就不信他做房产经纪人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比金坚的老夫妻。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看完都觉得老夫妻的故事非常感人、非常精彩。
但是,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哪对老年夫妻的故事不感人?
古往今来,从《明日之歌》到《东京物语》,甚至到《爱》到《四十五周年》,哪部讲老夫妻的电影不是经典?
是的,秦沛和吴彦姝的演技非常好,但是……对不起,这只是一个正常发挥、乏善可陈的老梗。
而他们的感情会显得这么真挚感人,可能只是因为吴秀波和汤唯的恋爱谈得实在太莫名其妙了。
你们感受一下。
吴秀波:我活成了一棵仙人掌,以为伤害了别人,却发现最痛的是自己。
汤唯:说所有关系都是自欺欺人,恐怕太悲观,有些相遇是命中注定的。
吴秀波:暗透了才看得见星光,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气。
汤唯: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等待,很美好。
……鸡同鸭讲ing突然,电光石火一瞬间!
吴秀波&汤唯:我爱你!
呵呵。
我相信导演一定在汤唯这个角色身上,投入了太多自己的宠爱和幻想。
前面我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吐槽汤唯的经历,其实无非只想说一点,导演完全是为她设计了一个理想国。
表面上看她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赌场女公关,但其实她也只是一个被众人呵护的公主,无论犯了什么错,总不会招来太糟糕的惩罚。
于是在这个理想国里,她和吴秀波可以顺理成章地相爱,谈一段最古典、纯洁、高尚的柏拉图恋爱。
不需要质问为什么房产经纪和赌场公关这样看似最浮躁的职业,居然耐得下性子写一年多的信。
不需要质问他们到底写了几封信、多长时间传一封信、为什么可以和彼此的幻象对话,是不是默契到直接能用脑电波交流。
不需要质问为什么写这么干巴巴的信他们就可以相爱。
明明这些互相抛金句灌鸡汤总结人生的对白都不像是在和别人对话,更像是无休止的自恋狂的独白。
(“有人去国怀乡,满目萧然。
有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而我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是的是的你真是太有文化了。
)更不需要质问为什么长达一年多的通信里,在这个有微信、whatsapp、line的时代,他们从来没有想到更近一步,却在断了联络之后,迅速决定大海捞针地在茫茫人海寻找彼此。
虽然打着致敬《查令十字街84号》的名号,但是,我并不能感觉到《北京遇上西雅图2》对这部电影有任何的尊敬。
我们对于这类柏拉图式“笔友之恋”的向往,其实本就是一种奢求。
希望在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可以像爱他自己一样爱我,愿意听我诉说鸡毛蒜皮的琐事,愿意包容我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惶恐和不安,愿意无条件地陪我度过最平淡的生活。
而《北京遇上西雅图2》,显然是将这种自恋的情绪放大到了极致。
可以一厢情愿地想致敬那部经典就致敬哪部经典,可以忽略社会、阶层、身份的一切障碍,可以无休无止地自说自话、背古诗、孤芳自赏……相爱从来没有这么容易。
即使两个人同时在凉亭下躲雨,也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若想在寒夜中共同取暖,总得做一些牺牲,各自忍受彼此原本冰冷的身躯。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他们其实从不曾靠近。
只是两个相隔万里的自恋狂,为对方举起镜子。
首发于玩儿电影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那对耄耋之年的老人不知道感动了多少观众,平心而论,用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爱情来敲开现代人的心灵,确实没什么新意。
可当林爷爷在婚礼上对老奶奶说“老太婆啊,我脾气不好,你要是到了那边,愿意的话,就等一等我。
如果你不愿意,你就找一个脾气比我好的,我也答应。
那咱俩说好了,墓碑旁边我会空出一块,到时候把我的名字刻在你旁边,你看行吗?
”时,我转头还是看到了坐在旁边的姑娘湿了眼眶。
有谁不向往这种一世一人的爱情呢?
尤其是最后老奶奶举着颤巍巍的手放在胸前,说“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时,就连我,明明知道是套路,但还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电影总爱不厌其烦地表达恋旧的主题,我想大概是我们有多仰望复古的爱情,心底就有多不相信现世的情感吧。
就好像《不二情书》中小虾对教授说,你看过海鸥捕食吗?
一群海鸥绕着海岸飞啊飞啊,看准了水下的鱼,收了翅膀,一猛子扎下去,那样子就是寻死。
自由落体似地掉进水里,不管不顾,就如同爱情,只不过,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一无所获。
只可惜,并不是所有的理解和怜惜,都是真心实意,她的爱情之花还没开始就已经凋零了。
而后在赌场遇见的那个酷似教授的男人,也陪她聊天,陪她读书,倾听她的烦恼,并且近在咫尺地亲吻了她,可那也不是真正爱她的人。
你说有人,去国怀乡,满目萧然。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书信往来是一种奇妙的趣味,就像电影里写的“以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那时没有一秒钟就可以到达的电邮,等一封信,漫长的如同一生。
”现在通信发达,这样一个慢节奏的故事让人感动,书信来往确实比短信微信有意思,因为见纸上文字如见人心,小学生字迹也好,都是人心。
那是最真实的交流,最温暖的等待。
一段时间,我也有沉迷于此,与远方的陌生人互寄明信片。
只不过,短暂的志趣相投貌似并没有太多心灵上的触碰。
这部电影,真的有很浓厚的中国味道。
从“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到“此处心安是吾乡”。
从“居蛮夷之地,与魑魅同群”,到“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不二情书》用别具一格的故事设定,在书信带来时间和距离上的发酵,在书缘与情缘之间牵了一根红线,用向死而生的顿悟,在查令十字街84号记录下永远。
或许,这就是“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意义吧!
而那个脆弱而又坚强的姑娘,终究还是把那个与她互通书信却又无数次擦肩的日久生情变成了一见钟情。
《不二情书》乍一听也是一个爱情电影,因为情书,因为是《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续作,但是观片之后却有着一种强烈的和爱情无关和生活有关的感觉,让人久久难以忘却。
在澳门赌场做公关,胆量有加赌运不佳的“娇爷”和在美国做房地产经济人的大牛两个本来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因为一本书《查理街84号》和一封信开始了频繁的“笔友生活”。
在通信中影响彼此,温暖彼此,克服各自生活中的难题,最终都得到了各自的成长。
大多数都是为了三年前的情怀去的,三年前陪你西雅图的人现在依然在你身边吗?
这广告文案我打满分,然后这部真的无力正分。
1.为了改观第一部里的小三角色,汤唯摇身一变赌场公关,宣传的正能量是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赌桌上跌倒不靠偷筹码爬起来而是澳门风水不行去拉斯维加斯爬起来。
这主角光环也真的是倍儿大了!!!
2.男女主角靠书信,还是由书店托马斯先生转寄书信联络。
我就纳闷了,去拉斯维加斯的那段两人是怎么联系的,你们是书信不是微信呐!
两个不知道地址的人,隔空写信,而且构思了人物形象,你们这样yy,是很危险的妄想症!!!
3.剧中刻意诗词歌赋满篇,倡导学习中国文化,真是煞费苦心。
最压轴的老太太和老先生,老先生不是因为男主中国人而是因为男主和他孙子一样会说西班牙语才对男主侧面。
我也是略感心酸,这是打谁的脸!
中文地位在美国忽上忽下⋯⋯4.老太太和老先生的故事,是剧中所有角色的亮点,尤其教堂结婚那一段,老先生说的那段话,活到八十多了谁先走的问题,两个人走过七十年,先走的人应该没有那么痛苦。
可是最后老先生过世成了没有根的人,你不觉得非常可怜吗?!
5.五百次的擦肩没有换来一次回眸,这种猿粪实在太刻意了,最后三分钟相遇无力吐槽,女主去机场了回澳门掉头去的邮局刚好男主也在。
编剧大人你这是写神话故事吗?!
假得没谱。
最后我全程两个多小时没有尿点是看的影厅冷气实在不给力,看得大汗淋漓。
整个电影全程都是尴尬癌,剧情和演技都是。
首先整个电影和北京和西雅图都没有关系,还有不二是啥意思一直不懂。
女主角是有赌徒老爹的小赌徒,而且所谓被男人骗但是越挫越勇,感觉应该是骗感情,但是明明是她自己想从人家身上获得好处好咩。
男主角也是,都不算一个完整的人物,生活只有工作,不饱满不立体。
男女主角的感情也是,各自的感情线处理并没有和主线有啥关系,每次写信就想长短信那样,才几封就神交了?
你就可以在精神领域对话了?
在男女主角和长相出来的角色对话的时候,对方根本不知道你彼此的处境,甚至那些交流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咬文嚼字,古诗词堆砌,怎么就爱上对方了,还要飞英国了呢?
天知道,大概电影里的人都不是普通人,毕竟人家是猪脚。
作为今年五一档的热门影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主要讲述了澳门少女以赌场为家,遇上洛杉矶房产经纪人,千百次错过,终换来一见钟情的故事。
电影4月29日上映,排片正好占据五一黄金档,再加上不错的宣传,票房首日上映即过亿,破了国内爱情片首映的记录,成绩不错。
然而相对于票房成绩飘红,电影的口碑却有点不尽如人意,豆瓣6.7分,勉强及格。
究其原因,有一点可能关系很大,就是片名和电影内容不符。
相对于北一,北二的标题已多次被质疑,纵观电影全程,女主出身澳门赌场,男主混迹美国洛杉矶,既没有北京,亦没有西雅图,不知片名中的地址因何而来。
再者,有北一珠玉在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片名进的影院,等到观影结束,发现故事讲述的地点和标题中的地址缪之千里,甚至风马牛不相及时,吐槽斥责就在所难免了。
也许编剧是因为北一情节,也许是因为吸引眼球的考虑,最终影片标题定格北二的原因笔者也不愿深究,只是感叹这样的标题乱入现象由来已久。
先来看看那些因为片名和内容的差迟而被错失的佳片。
获得9项奥斯卡奖提名,最后获得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2项大奖的《洛城机密》就是其中之一,《洛城机密》是根据1990年詹姆斯·艾罗瑞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柯蒂斯·汉森执导,凯文·史派西、罗素·克劳和盖·皮尔斯等联袂出演的惊悚片。
影片背景设在五十年代的洛杉矶,犯罪昭彰,警界腐败,出生警探世家的埃德蒙子承父职入警局工作,外表斯文的他胸怀大志,与另外两位性格迥异的老油条擦出火花。
就是这样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却曾因为其俗气的片名和俗气的海报,使很多资深影迷与之失之交臂。
再有一部港剧精品,《神经侠侣》。
这是一部香港导演阮世生执导、由吴镇宇、陈奕迅、容祖儿、李灿森、方中信、许绍雄、张珊萌等众多明星演绎的喜剧片。
港式励志佳作,温暖不矫情,是部认真的良心好电影,其中吴镇宇和陈奕迅的表演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就是这样一部很真实,很励志的电影,更多的人却因为这庸俗拙劣的名字而错失交臂。
获得第23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等6项奖项,并获得14项奥斯卡提名,创下单部电影获得奥斯卡奖最多提名纪录的《彗星美人》是《All about Eve》特别俗的中文绎名,很多人把这部既好看又结构巧妙的电影以为是一部香艳的通俗爱情片。
再说说那些内容完全不能体现标题的,如伊能静的《我是女王》,几位女主丝毫没有演出自己行业上的女王范,反而将感情路上最卑微的一面描述得浓墨重彩,女王之说毫无根基。
再有打着艺术片的旗号,内里完全不知所云的《雏妓》。
著名的打拐电影《亲爱的》,曾一度因为片名模糊影片题材而引发争议,更多观众认为不如《打拐》或《亲爱的小孩》来的直接和切题。
故而,如同好马配好鞍一样,如何给一部好的电影配个合理切题的名字,应该是编剧执导们好好思考的问题吧。
书信带来时间和距离上的发酵,在书缘与情缘之间牵了一根红线。
自我否定的辩证人生观,换取向死而生的顿悟,在查令十字街84号记录下永远。
木心先生《从前慢》里写到:那个时候时间很慢,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北京遇上西雅图2》就是要在浮躁的现代都市去追寻纯粹的爱情和单纯的美好。
画风高比格,风景特别美,演员顶级配,音乐恰到好处,剧情刻骨铭心,爱你诗情画意。
查令十字街84号,一本书,一个地,一段神奇。
薛晓路做了全新的尝试且极其成功 ,介于文艺与商业之间作品。
汤唯把它称作为浪漫爱情 ,以信笺和诗文为心中至真至善的情感画句 ,零碎的线索和应景的诗词拼凑出难言的感动, 年岁酝酿的炙热醇厚情感让我泪奔了几次。
不二情书是彼此遥不可及的爱意蘸着情话一气呵成了岁月长书里写给你的妙笔生花。
完全不认同姣爷的生活方式,赌场、砍刀、巨额债务、富豪包夜声色犬马,这一切离一般人的生活太远太远。
可是,那种破败和拼力挣扎的感觉,相信许多人与她是一样的。
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虾米,奋力张舞着脆弱的须须与生活抗争,心力交瘁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一个依靠、有一些温暖、有一个呵护和爱自己的人。
所以当邓先生说出“你可真让人心疼”时,姣爷几乎要缴械,她以为自己有幸等到了。
直到一夜20万再次残酷地将她打回原形。
我们也可能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会心宜、心动,但最后,仍是一个泡沫。
我们没有姣爷戏剧化的故事,但我们与她有相似的人生,斗着,渴望着,失落着,再勉力自己继续斗下去……就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青春走远了,年华已老去。
终究,我们等不到一封由伦敦某间古老书店中转的信。
相比姣爷,大牛离普通人更近。
年岁已不小,自以为已看透人生,信奉人生来孤独,不会将自己交付于人,也不让别人走近自己。
相信这世间还有真情吗?
NO,既使不是逢场作戏,所有的温情也只是一种手段,为的是自己的目的。
爱情可做不可谈。
这样的人真的太多。
可是,会有几个人因为一对相濡以沫70年的老夫妻,而意识到自己错了?
更别说,会有来自伦敦某间古老书店中转的信。
《北西2》对于冰冷破败的现实生活和人心的描募可以说是真实细腻的,稍有生活经历的人,大概都能心领神会,这一部分作为电影的基底,应该还满加分。
同时,它又是以一种不现实的甚至是虚幻的方式去化解这份冰冷,对此有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人觉得做作矫情,但别忘了有一种说法是:电影的功能之一就是为观众打造梦,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存在,我们可以到电影院去梦一场。
有点矫情
之前那一了百了出得真好啊,成功降低了所有的期待,所以看完发现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看。借着查令十字街的名号,还意外第一次发现有中国电影能忽悠了好几个老外观众。【秦沛和老奶奶还有惠英红演得真好,汤唯讲起粤语骑着小摩托在夜色中的样子竟然也很可爱。】
首先,《查令十字街84号》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看名字就很二,我不会上当看这种电影的。
两星半,导演骨子里还是个太爱浪漫的人啊,用一个完全不可信的书信往来,去讲一个寻找灵魂伴侣的故事。用一种有意的慢与怀旧,去对应这个不可信的时代,不过总是让人觉得太矫情了(故作清高样)。而且片子也讲得太长太琐碎,看得人好累。
不论是人物还是剧情,都是一部支线好过主线的电影。最想看凌姐的番外。我这么说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一点也不感人一点也不期待他们相遇。
矫情得令人作呕
不知道如何表达此刻的心情,有一种失望的情绪在里面,太过于中规中矩,可能是自己要求太高了
当文学邂逅电影,诗意浪漫至极。国产爱情文艺片的正确打开方式——《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手写的力量,让文字回归最原始的心动。大叔女神高配置画面养眼,台词走心,节奏把控稍有欠缺,部分情节拖沓感严重,然后说真的,女神演技还是有待提高,大叔一个眼神分分钟秒杀。
尽管在剧情的抓人程度上没有第一部好,但是冲着波叔的脸也一定要给4星无疑啊。可能不是最好的爱情片,但一定在好的爱情片之列。男女主角最后几分钟才相遇看得我也是真捉急,但爱情何尝不是如此,往往要绕好几个弯,才能遇到擦肩而过无数次的那个人。另,喜欢片中的那对老夫妻。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从人设就不喜欢
一部正常的爱情片,桥段略老套,给爷爷奶奶加一星。
故事有点拖沓,及格。多一⭐是给吴秀波的。
作为副线的秦沛那对老夫妻完胜吴-汤组合。汤唯到影片最后才入戏。
难得很好看的续集电影,上部之后最棒的国产爱情片。女导演诠释爱情故事的角度足够细腻,但又不会无趣。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因为主演们的演技,看着并不觉得累;主线叙事的同时又衍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向死而生的命题想必会击中很多男女的内心,能产生共鸣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影片有泪点,波叔有露腹肌~~
跟北1换了一个画风呵,为什么还要取这个名,导演矫情文艺得用力过猛,槽点太多,以及主角两个人设都太不喜欢,演技还是赞,挺现实的,全片唯一想哭的点是那一对老夫妻。这部电影让我对颜卓灵印象非常深。
新式柏拉图之恋,外表太华美,内在略平庸……
当时在近满场影院里忍住离场的冲动很不容易,看完会心疼票钱的电影....
谁年轻时还没个小虾呢~
月满则亏 水满则溢,还是第一部比较吸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