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被删减过的电影版本里面,不仅看到了完整的故事,找不到太多剪辑上的瑕疵或者情节上的断裂,甚至不完整的结局里面依然让人看到了那束强而有力的光。
确实是让人心潮澎湃的电影,尽管从表现形式上而言如此的黑色幽默。
故事的情节不算特别出奇,话题甚至都很老套。
而张艾嘉的过人之处在于用了几组很好的冲突来表现整个所有人都知道是虚构却非常乐于深信的美好故事之中,为一些很巧妙的细节暗喜,也为很多感人的部分落泪。
冲突一:男性与女性男主角李天恩是黑社会老大,长在单亲家庭之中,母亲是为黑社会兄弟疗伤的医师,是整个圈子里难得出现的女性。
“父亲”这个角色对李天恩来说一直是缺失的,这导致了他起初并不觉得自己可能成为一个父亲。
他的所有生活就是和兄弟们一起出去打架,母亲本身也已经缺失了,直到他遇到自己的妻子陈美宝。
而在李天恩决定和陈美宝结婚之后,他的私人生活就完全被女人所占据:母亲、妻子、女儿。
李天恩生活的两个面向就被男人的群体和女人的群体所掌控与主导。
他自己心里的天平一直在往女性的群体倾斜。
一切的动力都是来自他的女儿,李喜儿。
对陈美宝来说,父亲则意味着另外一种强力、权威和温情。
他毫无悬念的严肃而温暖,与李天恩母亲身上的有爱而无法言说完全协调了起来。
可以说,整个片子里面所有的异性关系,在形式上都是冲突的。
冲突二:事业和家庭男性和女性给李天恩带来的冲突的实质,是事业和家庭之间的矛盾。
兄弟是手足,女人是衣服。
衣服和手足对男人来说到底哪个更重要,是没有确定答案的。
每一次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冲突,对这个看似严酷的黑社会老大来说,都是把他不断推往家庭的力量。
于是,他只花了一秒钟决定踏入黑社会,却用了一生来走出黑社会。
人都是因为得了以后,才开始失去,才开始珍惜和争取。
冲突三:黑色的古天乐和白色的刘若英张艾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很明确的指出,之所以再度让古天乐和刘若英搭档就是因为两个人一个黑一个白,很有戏剧的效果。
古天乐诠释的古惑仔的形象已经很经典也足够深入人心,刘若英的清新纯美也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她的认识。
固有的形象是需要借用的,但并非是导演想要表现的主题。
硬汉柔情和弱女的坚忍,是张艾嘉更想表达的东西。
比之《生日快乐》里的小南和小米,古天乐更能在《黑爸爸》里体现他的演绎优势,刘若英也能更多的远离“结婚狂”式的悲情,展现她在演技上过人的张力。
如果说《生日快乐》只是奶茶写的日常小品,《黑爸爸》则是在玩世不恭的黑色气氛中,把一些残酷和一些温情,统统幽默了一把。
冲突四:警察和黑社会老大有古惑仔的地方当然就有警察,每次也都是警察在根本上改变李天恩的命运。
然而出场最多的那位警察不仅和李天恩本身没有仇怨,甚至他的儿子最后成为了李天恩女儿的心上人。
很多时候,最懂得所谓罪犯的人恰恰就是看起来和他们势不两立的警察。
所以,这部片子里面警察也绝对不是以古惑仔的对手的形式以负面的形象出现的。
从塑造警察形象来说,这部片子也非常的正面有力,很难得。
冲突五:关公和耶稣然而说到底,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冲突,本身也是香港特性使然。
张艾嘉会选择古惑仔这个极度典型的香港主题,更重要的目的当然是在表达对香港特性的一种理解。
李天恩本身是两种符号交互的产物,以黑社会为代表的传统香港文化和以天主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
他可以为了让女儿上好学校而受洗,每个星期去听讲道,却不影响他每天出门拜关公。
陈美宝在向女儿解释这个情况的时候,用的是“义气”和“仁爱”两种价值互不冲突作为让女儿在父母的信仰之间找到平衡的方法。
这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实用主义逻辑,然而实用背后同样存在一种深层的影响力。
最终李天恩真的走向了外国的神,香港也确实走向了西方。
然而女儿虽然很早皈依,很早能对父亲讲道,却也会因为义气二字出手打人惹祸。
骨子里自身原本的文化传统,并不会真的因为形式上对信仰的丢失而完全被忘却。
香港同时顺服了两个体系的信仰,也最终在自己的不断调整中找到了平衡点。
人心最终只要向善都是好的,信仰不是标签,要教会人们的最重要的道理是宽容。
尤其对现世来说,排他并非是带来幸福的路径,信什么神绝对不是让人和人之间相互疏离,或者贴上一个个带有社会分层色彩的标签。
我们最要紧的是懂得宽容与理解,而非留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后便绝尘而去。
宽容的最后,是一种共融的不再孤独的幸福感。
如果说《伤城》仍然在把“失城感”的主题不断重复的话,《黑爸爸》则已经走出了那段叙述困境,指出了港人现在的心理定位。
父亲的失场因为女儿的出现而终结,于是自我本身完成了从无所依傍的状态进入了新的认同塑造并已经看到了确切的方向。
诚如某位业师所言,中国人不必为自己没有成熟的宗教体系而自卑,因为中国人并不缺少信仰。
只是,对融合和宽容的期待可能是女导演才有的慈悲与理想主义吧。
张艾嘉同样也是提到了选择性死亡的问题,如何向死而生。
这个命题很有宗教感,而在此刻看来又有特别强的鼓励人的力量。
我们选择失去与放弃恰恰是为了成全与拥有。
永恒永远在“无”之中,而不在“有”之中。
舍于是得,无欲而刚。
“你越来越不像个大佬了”原话出自99年杜琪峰的《再见阿郎》,刘青云来向前妻要钱时女人对他说的话。
我要说,比起刘若英,这个被追债的女人真是无理取闹得多了。
也就是说,拿着今天的黑爸爸去跟当年的黑老大比,你会发现,大佬确实在逐渐消失。
《一个好爸爸》不是黑帮片,它是温馨小品。
黑帮是古天乐主动做出的选择,家庭是他被迫做出的选择,女儿是意外,妻子是附属品。
你也不能说他运气不好,事实上,他的运气是好得不能再好。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承认:除了形象好,李天恩身上没有一块是做黑社会的料。
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做爸爸的,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做大哥的。
而李天恩,他是个天生的顾家型男人,只是入错了行。
对于他,这是唯一的悲哀。
对于电影,这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而说到他的幸运,那就多了。
刘若英是他的第一个贵人,因为这是他真正生活的开始。
在这之后,只要跟着时局走,跟着老婆走,跟着家庭走,他完全不用自己费力伤身寻找精神力量,生活自然会带着他突破高潮。
黑帮已不再是黑的,它所有的作用,只是为了证明大佬是个好爸爸。
再多的杜琪峰元素也改变不了这点。
我们可以来理性的分析一下。
1《再见阿郎》里连刘青云见了都头痛的恶警林雪,却在本片中一路笑嘻嘻地跟在古天乐后面打圆场。
2《英雄本色》的一号人物做了大学教授,打人被做规矩不准用手,被逼得只能用头撞。
3 从头到尾小弟只有三个,其中一个还反了骨。
4 大嫂的出场史无前例地成为了韩版女,就差hello kitty手袋了。
5 妻儿没见被绑架,唯一的反角大旧只一拳就被掀翻。
......黑帮不黑是事实,但是张艾嘉的这套模式没有走错,说到底,骨子里,这还是《心动》,还是《20,30,40》。
只要你是认真的在做一个好爸爸,我们可以忽略你不是好大哥。
抱着银河的心态来看它绝对是错的,以《生日快乐》才是对的。
“柔情”,始终是张艾嘉丢不弃的调子。
只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被逼到墙角的伪黑帮模子,却得改三次名字才进得了大陆,形式主义竟然还在为非作歹。
家是好男人最终的归宿,让人过瘾的是电影豪气地用了两个小时来证明这点,并做足细节。
与母亲的对手戏,事业上的压抑,第三者事件以及对待女儿的方式,都让古天乐这个爸爸的角色异常立体。
若还是咬定他作为演员的生涩,想想神雕里两串飘飘白发,这个古天乐就马上生动了。
不过最打动我的,是苗可秀死前伸出去触摸儿子又缩回来的手,真实的生活隐痛。
其实他最大的幸运,是拥有这样一位母亲。
昨天終于看了這部電影,看完的時候已經早上5點了.最近忙得每天只睡4個小時,可是我的腦袋卻沒有因此罷工,讓我在這部電影里投入那麼多感想.越來越喜歡張艾嘉,古天樂,劉若英的組合。
我記得我有買臺灣版的“生日快樂”,看得我淚水流不停,感慨曾經的感觸那麼多.他們的電影和封面一樣,是如此細膩。
每次看到爸爸這兩個字,我都感覺既陌生又親近.小時候對爸爸的記憶很模糊,但是我能感受到他的愛,關懷,我和他以前多麼好。
如今,一年一次的見面,讓我覺得我和他怎麼就疏遠了呢.我總拒絕打電話給他,和他出去,是怕增加心中的那份不安的情緒吧,我想不好該要怎麼做,所以我選擇不去面對。
爸爸的含義,我終究參不透人在江湖,真的身不由已吧..天恩后來說,他用了一分鐘加入黑社會,卻用盡后半生想要退出來。
某些人,也許只消一眼就愛上一個人,卻終其所生去懷念那個人。
是不是就像人家說的,天堂與地獄,一念之間而已。
其實我不喜歡模糊的結局,我拒絕幻想,拒絕變數.我需要一個定格的畫面,親眼看見的幸福
可能我也是在你没有预知的时候不合时宜的出现了可是从小到大我对家的概念就一直模糊想来最温暖还是好久以前在旧房子的时候你买来康师傅的杯面我们四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吃爸爸是一个无声的角色
跟着《一个好爸爸》的镜头,我第一次站在这样的角度看我的爸爸。
我一直觉得我的爸爸是个很糟糕的男人。
他对外面的人很好,做事尽心,讲义气,风趣幽默,所有人说到他都赞不绝口。
可是他对家里人很糟。
说话伤人,懒惰自私的只做跟自己有关的家务,小气兮兮的过日子,小心眼,不懂得哄妈妈,心里对奶奶好可是却从来都是用教训的口气对奶奶说话,只有在我做了给他长面子的事情的时候才喜欢我。
可是今天看《一个好爸爸》,似乎在那个黑社会老大李天恩的身上看到我的爸爸。
李天恩也是一个外人眼里的好老大。
可是他的女儿,嘴上不想承认,心里却总是觉得自己的爸爸是坏人。
她站在那么“社会”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爸爸,忘记了这个男人是只肯坦白对她好的爸爸。
这个从不肯松口说爱的男人,在她小时候不忍心她哭而用笨拙的姿势拥抱她哄她睡觉,在打完群架回家前为她在游戏机器前面夹娃娃,在她害怕时为她把威风凛凛的虎头纹身改成儿童简笔画,在她生日时威逼利诱小朋友留下同她过生日,在她遭到妈妈训斥时护着她。
这个男人为了在她面前保持形象而穿西装做黑社会,为了保护她想尽办法退出江湖,为了让她上好的小学而改信天主教,为了她的爱情而对着自己的对头警察说软话求他保守秘密,为了气不过有人羞辱她而一拳挥上去打得那人变成植物人。
这个男人总在别人面前皱着眉头,可是对着她甜蜜的睡容露出笑脸。
这个男人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与男孩子亲吻表情震惊如五雷轰顶,可是转身就对着可能成为亲家的对方家长好言好语。
这个男人即使为了她付出生命也心甘情愿。
这个男人不就是我的爸爸?
工作社会地位不高只好有求必应以广结人缘,全是为了帮我上学工作等等事项在铺路。
平时不苟言笑但对着我的优异成绩实难再绷住脸。
自己一双皮鞋穿到坏掉才肯再买新的却劝说我去买200多块钱一件的短袖。
也曾听到他对人说“要在女儿面前保持形象”这样的话。
也听过家人讲我小时候睡得轻浅,所以家里有客人来访爸爸都要做出“嘘”的手势要求对方降低讲话音量。
也知道爸爸因为看到我的大学毕业证书而落下泪水。
也看过因为上初中的我不努力学习,爸爸被班主任叫去告知我是“没有希望的学生”时沮丧的样子。
也记得高考时爸爸在考场外等我,被汗浸透T恤衫的背影。
可我是怎么对待爸爸的?
我和李喜儿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习惯爸爸对自己的好,忘记感恩和报答。
明知道他听到什么样的话会生气,一旦争执就要说那样的话气他。
在他和妈妈争执时永远站在妈妈的一边,丝毫不想想他也有他的委屈。
忘记他上班有多辛苦,腰椎间盘也不舒服,还嫌他不做家务坐享其成。
说他是典型金牛男嫁人绝不嫁他那样的小气鬼。
说他只在我好的时候才喜欢我。
在节日的时候施点小恩小惠去笼络他,平时不开心就坚决不肯顺着他要他和我一样不痛快。
我太过分,我忘记了爸爸本身对我的好。
以前觉得自己知道这些,可事实上我只是知道却不理解。
今天看《一个好爸爸》,头一次站在爸爸的角度去看这些事。
原来被我忘记的事情有那么多。
原来我做了那么多忘恩负义的事情还自以为自己做得足够。
趁现在还来得及,让我快快改过,让我好好对待我的好爸爸。
不想多说什么 真的很难得香港有张艾嘉这样一位才女 她的作品到了这一部 我感觉已经非常深刻又成功哦 虽然很女性视角 有些不太现实 还有信仰上的倾向 让这部片子很 喜剧浪漫色彩 但是这种浪漫的情调还是比较贴近现实的 但是感觉造型和画面上相当类似韩国电影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影响呢 值得表扬的是开场字幕和画面 很有创意 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很多人说他们一家子幸福的在一起了 我想 但愿 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吧
男人、黑社会、爱情、母爱、出轨、孩子、教育、信仰、死亡、重生。
这不是黑帮片这不是文艺片这只是一部生活片。
切切实实的生活片。
男人养家糊口,照顾老婆孩子,中年外遇、教育、信仰、死亡、重生。
每个阶段的矛盾,都是每个人要经历的矛盾。
我在父亲可以当祖父的年龄时候出生,小时候的记忆早已模糊,只记得小的时候半夜要小便,就大声的喊:爸爸,我要尿尿。
睡梦中的父亲一跃而起,连拖鞋都顾不上穿,就在北方冬天冰凉入骨的地上光着脚丫子抱着我上厕所;小的时候调皮,要睡在爸爸的被子上,那是多么寒冷的夜晚,父亲就那样和衣躺在我的身边;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出差,每次回来的时候都不忘带各种各样的小礼物给我,哪怕是没有为他自己添置过一样东西。
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父亲和母亲开始常年的冷战,并在我青春期初到的时候离了婚,母亲终日的以泪洗面,痛述父亲对她种种不忠的行为,尚还年幼的我,忽略了父亲对我那海一般深的爱,也随着母亲开始,讨厌他,恨他,但是不管怎样,见到了听到了怎样的话,我一直也都恨不起他。
再后来,父亲出了一场意外,并落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可是为了我的学业,父亲却仍然拖着病痛的身体,终日为我奔波。
每每想到这些,心痛的不能自己。
小的时候,觉得父亲是天下最厉害的人,父亲的身影永远是那样的伟岸和高大。
如今我长大成人,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也许,父亲在别人的眼中就算是十恶不赦,也许,父亲曾经对不起很多人,但是,父亲对我的爱,却是如此的清澈明净,如此的深厚凝重。
如果你仔细的品味过这部电影,也许你并不会认为这是一部喜剧。
又是很久没有这么感动过了。
让我不禁的想起自己的爸爸。
喜儿在剧中问李天恩,爸爸,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坏人,可是。。
可是,黑社会都是坏人是不是。
关于爱,不是用语言就可以表达完的。
李天恩是个好爸爸,也许初入江湖是他年少轻狂时犯下的错,他进入江湖只用了一秒钟,可是却用了大半辈子来退出。
是有教育意义的。
却并不是批判我们年少时的轻狂。
张艾嘉是个很细腻的女人,她也懂得,懂得我们年少时的轻狂与叛逆,所以,恩妈死前,她与李天恩终于解开了埋在心里多年的结,弹力球。
其实都是爱的,其实最初都是美好而善良的,可是就是因为口是心非,就是因为误解。
张艾嘉谁都没有批判,谁都没有怪罪,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自然的误解,那么自然的叛逆,那么自然的误会越结越多,那么自然的冰释前嫌。
张艾嘉她懂的。
她懂,这是我们都会犯的错,没有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也都有爱。
这就是这部片子告诉我们的。
只是,有些代价却是很沉重的,上帝是公平的,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
只是,心中坦然了。
我们就还是可以舒然的笑出来所以,在最后,李天恩祈祷的时候,在美宝转身微笑的那一瞬间,在喜儿进入教堂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是开心的泪水,是释然的泪水。
在美宝的眼中,我看到了淡定,看到了包容,看到了,爱的伟大。
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某种情节。
导演是张艾嘉,女主角是刘若英,男主角的配音和旁白是我喜欢的台湾广播人光禹。
而,这全部的因素因为古天乐的加盟变成了一堆废墟。
我不是导演,也不是编辑,所以,我也不晓得为什么古天乐成为男主角的原因。
他的演技终究是没有见长的,典型的香港蹩脚演员的造作风格,太烂的国语也只能通过配音来掩盖,但是那么好听的声音从古天乐的嘴巴里面出来,怎么听怎么别扭。
而黑社会的题材,注定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噱头而已。
张艾嘉,刘若英,这次,你们是让我失望了。
古天乐的可以加多半个星 不过啊刘若英姑扮后生就真系好得人惊
我是想要儿子的,可没有女儿,怎么困住老公呢?
张艾嘉拍出的黑社会反映人生哲理还是差点意思,还是适合拍女性题材的
剧情老套,没点浪花,看得我困困欲睡
古天乐一直是偶心目中的大大大帅哥!更加成熟稳重的气质挖。小女娃也很可爱。刘若英也太装嫩了
这个...还蛮 涩的 不够真
只是希望做一个好爸爸,奋斗半世,嗯嗯,一个好爸爸,感动
母亲给予了生命,父亲付出了一生。“题材挺好,没驾驭好。”
十个蛊惑仔,九个衰到底。
一个黑社会,三代人,上有母亲下有可爱女儿,外带一个贤惠妻子,文艺气息又十分市井和生活化的古惑仔故事,总之,妓女从良,和浪子回头,都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女儿是父亲的克星,让一个黑社会老大弃恶从善。爱是一切的道路。父女好有爱。
贫穷说话牙无力 富贵骄人鼻有声有钱切记无钱日 得意莫忘失意时有酒有肉朋友多 落难何曾见几人别人求我三春雨 我求别人六月霜
老婆再怎么样都是外头人 女儿再怎么样都是自己人
张艾嘉的独立电影已经被商业气息压迫的支离破碎了。我不知道她在这部片子里真正想传达的是什么?方式显得庸俗不堪,很失望!
古天乐演技提高了,刘若英一开始还是那么二……
两半。还是姨娘那一套,老妈等回头,老婆等回头,其实有什么好等。女人天天就想让浪子回头,老婆不行,就女儿控。黑社会也是,四大长老摆明了坑你。讲好爸爸的电影,女儿不是对手就很难好看。而且父女矛盾只有拍拖吗?小女生只懂拍拖,最后嫁人了就是给爸爸最好的安慰。
看在主题的份上,加了一颗星
不喜欢古天乐白发扮相
为么,每次在你家看电影我都会睡着呢。
2008-6-18 23:39:57 7/5.9(67) 怎么看得难受了,按说不至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