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追缉》张钧甯、阮经天演的电影熟悉的台剧、台湾籍演员,熟悉的《艋舺》街景,陈为民的脸还是那么长,记得以前他上“康熙”被小S亏马脸。
电影里每个人都是老戏骨,出演得很用力。
女警张钧甯在失去爱人后,遇到了一场连环杀人案,外籍女劳工失踪被杀,在这起案件里,阮经天做为外劳中介人也涉入其中,与她一起拼力查案,追捕犯人。
每个人都像破碎的玻璃杯,需要粘合,电影是以情感为切入点展开的悬疑片,新颖且独特,不仅是一味的逻辑推理。
我在意的部分是,钧甯大女主的戏份。
在失去爱人后,她很伤心,但也没有矫情、哭哭啼啼、柔弱哀伤,而是坚强不屈。
悲痛让她意识到活着意味着什么,她救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救自己,她没有意识消沉下去,而是坚定信念与恶斗争到底,不坐以待毙,当凶手比她更邪恶更狠毒的时候,她以自己的力量去应对,没有爹味,完全是靠自己站起来的大女主。
她没有被生活轻易击倒,勇敢的走出阴霾,摆脱抑郁与杀戮,呼吸着外面新鲜的空气,重获新生,不是什么“消失的她”,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女性主义的电影!
另外大陆版的电影删了二十多分钟,也想看看原版,期待张钧甯,看字幕表她也是电影的制片人,也是太优秀。
表演是好表演,就是影片拍的实在太稚嫩,做点减法,砍掉男女主和反派的情感戏,多在剧情转折上花点功夫,拍成简单的犯罪悬疑类型片也是能看的,东南亚非法移民在银幕上也比较新鲜。
四个人物,像各种电影类型元素同时堆砌在同一个画面上,有一种割裂感整出一个四不像。
女主是文艺片路线加上负责各类降智操作强行推剧情,女二是偶像剧过来串场,反派是《七宗罪》的凯文史派西角色超低配模仿犯但角色没任何魅力。
阮经天是演技大爆发但故事节奏匹配不上他,这导致一种他表演越好越严肃我越忍不住想笑的冲动,比如反派激将男主,想让男主看他女友被挖走的心脏,这时候其实观众都早已经领先剧情知道要看到什么了,然后影片呈现出一种恐怖片氛围让阮经天飙演技,倒像是剧情介绍完毕后把阮经天扔进片场开始一段即兴表演一样,非常别扭。
到最后我依旧不明白,男主失去女友,女主失去丈夫跟反派被骗婚杀妻后开始连环杀人之间能有什么共通的精神联系,结尾怎么大家就都释怀了?
前面铺垫的这么完美,本来到揭晓凶手的时候都是8分水平,为什么结尾这么奇葩啊,一个女警察拿着枪看着一个连环杀手到人家地盘,到这个画面的时候,全世界都知道后面凶手要反击了,这时候电影还有什么意思吗?枪都打不穿的玻璃,后面砸几下又好了,顺风局打成大劣势,烂尾虽然称不上,但是结尾处理得真实点比强行刺激更好吧
『追缉』宛如《缉魂》的姊妹篇,不变的是张钧甯那便秘般苦大仇深的表演以及男主出色的演技发挥,缉魂虽略显凌乱但至少创意和想法是在线的,而此作完全是套着悬疑、警匪的壳在拍文艺和爱情,看似要探讨外劳的社会问题却一直没有去深切,云里雾里的探案过程更是和莫名的情感纠结形成压抑抽风的氛围,实在是让人抓马。
【4分】
《查无此心》作为张钧甯主演电影《追缉》的主题曲,几乎把女主的精华片段都聚齐了。
主题曲的片头,男朋友求婚,随后车窗出现了飘雪,其实是洗车的泡沫。
两个人坐着轿车进入洗车机。
两个人还畅想着去北海道度蜜月。
【我凭记忆回顾对话】女:“你把假都留/攒够了?
”男:“没有啊。
”女:“那怎么办?
”男:“不工作了,先去玩。
”女:“回来喝西北风啊?
”男:“回来之后,再找找看自己想做什么。
”《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面,千玺和浩存扮演的小情侣,这类桥段极度密集,还成为电影当中的插曲。
《追缉》不适合如此密集的甜度,就是闪回般的一点甜,吊出更多苦,最终走向治愈。
也很像王小慧《旅德十年》,王小慧希望走职业艺术家的道路,又怕风险,她老公鼓励她大胆去追寻,他继续在大学任教养他。
两个人驾车欧洲旅行遇到车祸,丈夫去世,王小慧重伤,她反而看到生命无常,坚定了自己艺术家的道路。
可能今天我到电影院太迟,女主的男朋友自杀的缘由,除去抑郁症的解释,自杀前的独白,电影没有说清楚。
不过,男友留下的车辆,驾驶座正上方有自杀弹孔,张钧甯舍不得、放不下。
张钧甯继续使用,下雨天车顶漏雨,洗车时候再看到飘雪般的泡沫,这些“déjà vu”之后,闪回再现片中她的男友的迷惘无措。
张钧甯差点受到情绪感染而举枪自杀,他的警局领导完全是非常常见的怕事又颟顸无能的官僚,不知道到底该让她休假好,还是安排工作好;如果给她安排工作,到底是容易应付的好,还是挑战极限的好。
总之,他就是怕负责,怕问责,怕出事,巴不得所有事总要让更上级领导定夺才好。
张钧甯是老练警察,每次交锋,都可以怼得这个领导哑口无言,然后他才词穷地说“我现在还是你的上级啊!!!
”电影末尾+MV末尾,案件破了(我就不剧透了),无心、切掉无名指的尸体,漂流过来遇到准备自杀的张钧甯,无心地阻止了她自杀,让她坚定地把 这个非法潜入的外籍劳工的死活一直记挂在心上,直到最终破案。
虽然中途,她的PTSD一次次激活,乃至遇到新的创伤,最后与黑手对峙的时候,差点被抓住这些软肋让她气短。
不过最终还是艰难破案了。
张钧甯终于把车顶弹孔的车,送去碾压厂处理了,把婚戒也丢车里一起。
有《泰坦尼克号》Rose把海洋之心丢进海洋的洒脱!
有点儿可惜了。
这片豆瓣的标记才一万多可见票房有多惨,可能以为19年缉魂票房很好以为爱情犯罪片在内地有出路,结果搞了几场观影活动之后基本没什么水花,票房比不上缉魂,口碑比不上目击者之追凶,但其实这片不差,至少比什么消失的她强,爱情犯罪悬疑,有故事有立意,差啥啊,差演员没有观众缘?
差观众吃不了细糠?
其二是可惜是在这片为了B故事把A故事讲的太敷衍了,无论阮经天还是凶手都沦落为工具人,一看导演都不太想在A故事上下功夫。
但唯一的也确实做得很好的反套路就是阮经天的身份牌,我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等阮经天什么时候暴凶手,前面为了诱导观众阮经天是凶手铺的很细,但是!
又给了你凶手的暗示,那场特意把男主朋友调出去,只留下男主、凶手、受害者三人拍照的戏真是巧妙,回想起来更巧妙,导演在玩弄观众!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可惜啊,男主和凶手的线都没有做起来,男主对外劳恋人的感情没有前因,所以男主为死去的恋人的任何行为我都无法被打动,徒留下一场七宗罪的结尾,也很难带入。
凶手的前情也是一笔带过,被外劳骗的代价也不接受能足够当做犯罪动机。
或者是我对爱情有点儿偏见,总觉得这片里因为爱情导致的犯罪和追凶都很难成立。
说到这儿想到可能是这片的背景环境外劳之类的距离内地观众太陌生所以没兴趣?
借此推荐下八尺门的辩护人。
其他就是节奏稍慢,动作戏很弱,张钧甯真好看,弯弯的演技都很棒之类的观感了。
Raven
感觉这电影把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又一遍,演技烂到我在地上抠出一套三室两厅就不说了,整个电影剧情就很离谱,上来就告诉我女主的男朋友自杀了,因为抑郁症,可是兄弟诶,整个电影看下来都告诉我你好幸福哦,又是求婚又是计划去北海道的,你这自杀的多少有点无厘头了。
然后弯弯的警察是不是全世界最最弱鸡的,三个人抓一个已经被制住的人,你们还有枪诶,居然还被反杀了,连枪也被抢了,人家还侮辱式的告诉你们:我有枪了我不杀你们,我自杀…哥们,我真的就不理解了,您说您连死都不怕了,再说人还不是你杀的,人家警察就是问几句话,你前面都快怕的失心疯了,何必呢。
后面的内容就更加离谱了,经过这几个姐们的头脑风暴终于抓到了凶手,当然还差点挂了一个,您说您凶手都抓到了,也呼叫支援了,就不能多叫些人去解救人质吗,最不济也发个定位给您的同伴吧。
结果不出意外又被反杀…凶杀也是弱智,你都让这姐把枪给扔了,你不会捡起来把她给毙了(我已经忍她很久了),结果只想着逃,又被反杀。
反杀后发现被关密室出不去了,您开枪打玻璃我认了,但您就不能朝一个点一直打吗,明明第一枪玻璃就裂了,非要四处乱射,不把你憋死真是天理难容。
最后经过一段回忆杀有了爱的力量,艰难的拿起瓶子打破玻璃死里逃生…你TM要笑死我。
最后再吐槽一句:姐们,你说你才进来几分钟都要被一氧化碳中毒憋死了,这人质怎么也得在里面两三个小时了吧,这TM最后看起来比你还健康…最后总结: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中国电影可以有追逐、追赶、追念,但不能有追缉,电影完全就是无厘头的推敲,拙劣的悬疑模仿,甚至是没有立起一个人物的假惺惺的表演。
女主一直沉溺在个人伤痛,看似用个人伤痛连接核心案件,但实际上观众完全不认同杀人犯的行事逻辑,更不理解这个女主到底在破案还是完成自我救赎,最后硬生生地弄了一个阖家欢乐的结局,看似一切都很美满。
但烂片就是烂片,就像饭菜坏掉了你不可能让它变得新鲜,我们的学生作业比起这部电影都绰绰有余,你要么做形而上的文艺,从形式取胜,人文关怀至上;要么做形而下的类型,精心打磨,敲响社会热点话题的共鸣,现实主义为王。
这个电影看了是花钱买罪受,一点也不讨好观众,最后的跋语也是一头雾水,到底是谁在治愈你们,还是你们在治愈观众,我看不要说治愈了,是吃一堑长百智。
#电影追缉#电影是悬疑+女性成长+自我治愈题材。
电影音效不错,因为晚到了一分钟,突然的恐怖音效给我吓得一激灵。
这次最惊喜的是阮经天的演技,演了一个底层的小角色,失联务工中介,把一个不修边幅,感情失意的边缘人物刻画的很形象,中泰粤语说的很溜啊。
张钧寗这次演了一个游走在生死边缘的女警,被受害人救了于是抽丝剥茧为受害人找出真相。
情绪渲染很到位,感情创伤需要去治愈。
悬疑题材看多了加剧本杀玩多了,开局就猜出了凶手,不过通常观影的小伙伴都说还挺有高能反转的感觉!
现场看到了张钧寗好瘦好美,阮经天状态太好了,太帅了!
两位太有cp感了!
在塑造男主的时候,有点太过于为了“悬疑”而“悬疑”,所以给男主设置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剧情。
在整件事情当中,男主经常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表情、台词,故弄玄虚。
包括没事闪回一些男主脑海里前任的画面,包括前任的妹妹来找男主,男主意味深长的那些表情,包括男主在警察局撒谎不认识前任,包括男主在被测试的时候突然躁狂,又在审讯室里发癫……导演是想让观众的猜测重心放到男主身上来,结局来个出人意料,可是拜托你也要让男主的言行符合他的逻辑啊,他很爱的女朋友失踪了,他前面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妹妹来了他无所谓,警察来了他无所谓,好像他根本不关心女朋友的死活。
后面在杀人犯的密室里又那副痛彻心扉的样子,还要掐死杀人犯……想误导观众,至少要设置一些合理的剧情吧。
女主就不说了,纯纯的智障儿童。
当然了,反派也是毫无深意,让人感觉索然无味。
女主这样都能当上警察,我感觉我能上清华
一边害怕一边沉浸在电影情节里面,悬疑爱好者对这种“悬疑+反转”的配置没有抵抗力。
1.阮经天和小女友没有一点感情铺垫,就放出两次笑脸,导致后来他在照片墙哭的发疯???代入不了一点2.自杀男友你都跟女友求婚了为啥还要轰自己?她就给不了你活下去的一丁点希望???3.为了虚晃一枪而虚晃一枪,指向他朋友的时候真的莫名其妙啊4.首位呼应释怀太硬了,怎么就释怀了5.凶手的动机还是不够说服力啊,6吓人全是突然一下枪声音效……太多槽点不说了,多加一星给女主哭戏吧
原标题更好,很好的多个互文故事以大框架统合的商业范本,拍成拼盘的都学学。互文的内核可以再细致凸显一点,悬疑部分到后半段就有点拉胯拖拉了
1. 阮經天真的是 碾壓級表演…游刃有餘,情緒爆發力也很足…外勞'掮客',多語言,泰文/中文/英文/台語… 確實是被故事耽誤的22年🐴最佳男主遺珠…2. 歸根結底,硬傷還是在劇本…體感3小時以上…查案過程邏輯不明,人物難以同理…對白造作,類型雜糅,節奏拖沓…多線交織 多個議題 複雜度彷彿劇集… 3. 雖然是菜鳥新人,但小項出現的場景,處處讓人出戲… (台詞功力不行,表演懸浮…不曉得為何Casting會選一個白嫩軟妹來演女警…4. 偶有亮點,例如尾牙餐桌討論案件,密室逃脫…導演執行力還是可以的(入圍🐴最佳新導演)…動作設計又是4號,第N次入圍🐴 (是tw拍動作戲的必備指導…) 音效和配樂其實有點太搶戲…5. 總預算6千萬NTD…重剪上映,Tw票房不到2千萬NT…
剪辑很带感洗车房里求婚2025-04-13二刷
7.4分,半残品豆瓣6分档倒也不冤了,但这片其实是比同期豆瓣的一些翻拍或融梗的6分档犯罪片强不少的,至少演员的情感是充沛的,我也能体会到导演希望经历过阴影的人们走出阴影的善意。但毕竟是个阉割品,原版电影名叫《查无此心》,电影把心都删干净了。现在的片名《追辑》怪没品味的,叫《追心》也比《追辑》好。
《追缉》这译名太差了,《查无此心》明显好太多。“在感情里受过伤的人最残忍。”无论是绝望过后沉浸在犯罪快感的杀人凶手还是深陷失去挚爱的心理创伤中的女警,都在很好地为影片主题服务。主线是清晰的,这点就比今年内地几部国产犯罪片强多了。很久没看这种变态杀人狂的电影了,还得是台湾出品啊,尺度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就是马赛克还是有点影响观感。影片前半程破案过程太拖泥带水,直到发现凶手才开始好看起来,张钧甯的演技不俗,有情有义有勇有力的女警官形象诠释得很棒。
阮经天真好,本粉丝无脑+1星
废话太多太啰嗦了!打斗戏太想笑了你们在武指演示吗?菜鸟警察所有的戏份都看不下去,阮经天还不错,张钧甯一副状况外的样子……
其实是部情感片
张钧甯和阮经天的演技是ok的,但是剧情是莫名其妙的。开头的镜头很有感觉,没想到剧情这么拉垮。
电影悬疑感拉满,剧情紧张刺激且有反转,在悬疑的外表下还有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元素很丰富。
阮经天胡子拉碴的还挺丑的。张钧甯不错,冷静克制。
五星鼓励分 好久没看见阮经天了
或许意图是好的丰富的,但是拍摄出来感觉是一盘散沙,演的也是马马虎虎
我完全被阮经天震撼到了,首先是妆造完全颠覆他以往形象,再就是短短六十秒可以切换多种情绪,神演技啊。
看的我厌蠢症都犯了
第2182部,就这种气氛烘托的刑侦电影够国内一竿子反转再反转短视频主义电影学上很久的了。另外,大陆拍东南亚有多高高在上,那台湾拍东南亚就有多人人平等。
请阮经天保持这个造型再演十部电影络腮胡是男人最好的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