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集装箱女尸集体被发现引发的案子,表面上是码头工会负责人Frank Sobotkg和东南区警长Stan Valchek的个人恩怨,每个人都有软肋,Frank软肋是工会的工人权益和儿子Zigger,Stan Valchek的软肋就是,自己女儿找的女婿Roland Pryzbylew。
读书会Dee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评论就是他自己出生命运的总结。
Dee被杀时感触很多,String早就想除掉Dee了,String借着照顾Dee前女友的机会,又多了个情人。
而且还瞒过了Avon。
String身边所有的人都觉得他是很善良的人。
McNulty很爽快的给前妻赡养费,最主要是因为他还想着要复合。
McNulty是个很厉害的警探,但是他的人情世故情商为零,恋商也为零。
在工作的时候永远都是把自己的待办事项放在首位,非常任性,哪怕是跟他合作过的伙伴,都与他为敌,一个人对抗所有人,可想他在警察这个职场混的得多么惨。
Cedric Daniel也是一位非常有野心的中尉,他的领导能力强,又有法学学位。
他在查案和升职上一直在找最佳平衡。
同时还有一个贤内助Marla,Marla和Cedric在一起一直是为老公的职业在规划、让位,Cedric在职业上的选择和妻子重大分歧。
有的夫妻磨合多年、又忍上加忍,会变得夫妻同心同德,有的夫妻磨合多年,却磨合的血肉模糊,Daniel一家属于后者。
这个案子没有抓到一个主犯中的核心首脑,原因是FBI中的一个探员无意中一直在泄露案情的关键。
因为有了第一季的思维导图,进入第二季异常轻松,尤其开头McNulty为了报复前上司 rawls,传真了一份潮水和风向报告,把浮尸又甩回来了。
这个神操作太有意思了。
雅芳进了监狱,我终于能分清他和stringer区别了。
这两人理念完全不同,一个是混江湖的,另一个已经开始走上商业化道路,说起来也有点像《艋舺》里那两派。
这一季的重点不在毒贩,而是在码头工会主席frank 身上,一个旧时代的落幕。
总体看起来第二季还是略逊色,可能因为开头太多线有些乱,插入了码头工人,工会,分去了毒贩一些戏份,又有政客这些。
后面略有点点俗套,比如“希腊人”走私,偷盗卖货,工会曾经的辉煌及没落这些,感觉两条线有点分裂,虽然最后确实合起来了。
结局的原地打转也是很真实很令人沮丧。。。
人物还是很牛的,绝命毒师肯定是多少有所借鉴。
ziggy明显是小粉,但比小粉还令人讨厌(也说明演员很成功);然后那个bowtie大佬是炸鸡哥前身,他和Omar那场戏很有张力,一句话就把性格立起来了。
对了,Omar在法院那场戏非常好看,也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律师跟他其实是同一类货色。
Dee 的死有点意外,因为原以为他戏份会多一些。
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一季也基本没怎么发挥。
给女警安排的角色也挺有意思,厌弃怀孕的妻子;至于McNulty这个海王,他其实爱的应该是搭档Burns。
幽默还是一贯插入得天衣无缝,比如在监狱里死活要养塑料小鱼的wee bey,被摁在地上的毒贩说为何要来平房的理由:Saying no to drugs。
Stringer这个村里唯一大学生简直是个学霸,给手下上课的场景也非常好笑,甚至用到了罗伯特议事规则!
第三季又重新回归讲毒贩的故事了,感觉不错,估计就要在这个下雨的五一刷完了哈。
第二季没有在重复描述第一季里的侦查手法,把镜头放在解释所有关系上。
黑人毒贩和黑人毒贩的,毒贩家族内部的,毒贩和毒贩,警察内部的,警察和FBI的等等…每一条都刻画的非常清晰。
把整个巴尔的摩市的毒品交易和警察间的权力关系呈现出来,每个主要人物都变得更加立体。
虽然结尾还是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但是感觉所有的努力都累积下来,相信会在接下来起到作用吧。
一切都在游戏之中。
悲剧是这部剧的特点,没有人是成功的,看似胜利的背后是巨大的无奈与悲哀。
重案组火线是我看过的目前整体性、连贯性最好的美剧,通过重案组的调查这条主线串联起了整个剧情。
每一季也都专注于表现巴尔的摩的一个侧面,第一季说的是毒品交易,第二季是码头工人。
首先,重案组成立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打击犯罪,其成员从一开始就是支离破碎的,只是到最后才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Jimmy McNulty是所有成员中从开始到最后最统一的,职位本来就不高,对权力没有渴望,有的只是对破案的渴望。
但是,并不是说他是完全自由的。
剧中的所有人物无不有着来自两种环境的压力,一个是权力方面,一个是家庭方面。
Jimmy McNulty的压力主要是感情方面的,虽然他没有在权力之下迷失,但是他的感情生活一直是一团糟的,就像他的前妻说的,心灵上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可以想象,如果他的前妻同意和他复合,为了维持家庭,他必须放弃很多。
调查组长Daniels是最让我猜不透的一个人。
Daniels在一开始是以一个调查的阻碍者的形象出现的,他要做的就是保持不犯错,只要不犯错,升职指日可待。
然而,保持不犯错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这是官场千年不变、古今通用的规则。
McNulty对于他的不信任导致Daniels有所转变。
然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他骨子里的一些东西促使他改变,也许是荣誉感或者责任感。
越往后,Daniels遇到来自权力方面的阻力越大,在第一季的最后,Daniels选择了反抗。
权力固然强大,只要尚存一丝良知,权力不过是外强中干。
然而家庭所带给一个人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家庭带给人的影响并不像权力那样直接而暴力,家庭总是让人在自己的内心产生各种愧疚感或责任感来影响着人们,家庭的完整性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理由。
在第二季里,Daniels遇到了来自家庭的巨大的阻力。
对于他的改变,他的妻子感到不可理解并最终抛弃了他,Daniels为他的坚持付出了代价,无论在哪个方面。
McNulty是一个不懂政治,并且也不知妥协的人;Daniels则懂得政治,却不屑于深入其中。
作为一个由生活在一个僵化的、腐败的警察体制的最底层的警察组成的调查组,他们的命运从来就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而这个警察体制也不过是冰山一角,整个官僚体系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任何的体制破坏者都是渺小且不堪一击的。
第二季仍然好看,不过比第一季稍欠在专案组的人基本全线为故事服务,而不象第一季,故事是为人服务,忽视了人的故事虽然还是那么警世又感人,但是看过之后也没有那么多想说的东西了。
Frank,一个善良的好人也会想要做些坏事换取理想的报酬来帮助自己所在的团体。
有时不得不感叹人类这么great,都统治地球了,却还要给money当奴隶,为它卖笑又卖力,甚至爱也需要通过它来表达——这是Nicky最大的烦恼,女友拖着两个孩子,每天闹着要买房子结婚,未婚妻经济和丈母娘经济果然没有任何区别。
结果满世界都是为了生活铤而走险的男人。
Stringer则是这一季里跨度最大的角色,原本务实的管家型人才,终于蜕变成心机型大佬,还验证了第一季结尾我很担心的一个趋势——学霸终成学傻。
码头那些杯具不想多说,这一季每个常驻角色都经历了某种理想的消解,第一季里鲜明又讨喜的个性,象劣质的墙皮一样卷曲起来随时要剥落。
Freamon不再做木工,相应地也没那么聪明了。
Bunk在不忠这个毛病之外,又彰显了耍酒疯的一把好手。
女友怀孕之后,Kima的脸色每天都很难看,和那些嘴上欢迎新生儿但心里充满恐惧的准爸爸也没什么不同。
Daniels的管理也有点疏漏,组员间居然那边出着任务这边就完全把他们忘在脑后以至于刘能和herc要愤然离队。
至于男主就更不用说了,孜孜不倦地报复前上司的毅力有多强,玩转身边几个好女人的能力就有多弱。
反而是一向窝囊的Prez猛揍了出言不逊的老丈人一拳。
这让剧本的现实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让观众略为泄气地叹息一声——唉。
火线第二季重刷完了,打算写个角色影评,好了现在就开始吧。
Ziggy二十多岁男青年,中长发长得瘦小,手指关节纹身他的名字Z-I-G-G-Y,日常在码头工作很不认真,但他父亲是码头公会主任所以就无所谓了。
Ziggy的性格非常跳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有表演人格的成分在里面,晚上在工人们常去的酒吧喝酒时,他热衷展示自己的dic,经常出新奇的点子让大家无语/大笑,有次给一只鸭子买了钻石项圈,带鸭子喝威士忌,鸭子死了他很伤心。
买的起钻石项链也是在他和表哥参与走私后,尽管表哥不断叮嘱他贩毒来的钱要谨慎花,他还是给自己买了三千块的皮大衣,开着红色的跑车。
因为Ziggy欠了毒贩一点钱,衣服和车很快被那些人抢走烧掉了,不仅如此还打了他一顿,要他赔更多的钱。
他表哥得知情况后主动帮他,原本他们只是通过码头的便利走私相机,渐渐的开始贩毒。
表哥不仅帮他搞定了欠款,还算他入伙发给他钱。
但是Ziggy不喜欢这种被照拂的感觉,他觉得表哥可以做到的事自己一样可以。
就主动联系上家偷车走私。
那上家人很烂,在确定Ziggy的车已经海运送出后,带着那种你能奈我何的无耻嘴脸只给了约定好的一半酬劳。
Ziggy很生气大骂他,上家把他打了一顿。
Ziggy捡起钱踉踉跄跄的走出去坐在车里,想到以往毒贩对自己的欺侮,他不明白为什么明明约定好的事人却这样的不守信用。
他很纯真在面对利益纠葛时也很傻,他的表哥可以玩转这些因为留有后手,在权衡着提要求,可是Ziggy总是信任别人,就总遭背叛(以上是我的评论)。
Ziggy再也受不了这样的欺负拿起枪冲进店里,先是对店员开了一枪,又接连几枪了解了上家的性命。
他在车里等待自首,在警察局对口供签字的时候,他问,我可以用笔改一下上面的内容吗?
如果这样不太麻烦的话。
警察说可以,Ziggy:他不是“说”别杀我,他是“begging”我别杀他,一边说眼泪就流下来。
警察一脸无语。
剧里也提到Ziggy这样崩坏的诱因之一,有次难得的和父亲聊天,说很想念小时候,小时候很多叔叔大家都在,后来因为在码头工作,被砸死的砸死,还有各种原因受伤死亡的。
父亲也只顾工作疏于照顾他。
母亲还在但是很少提到,哪怕Ziggy入狱了,他父亲也说leave her out of this,Ziggy说我也没想把她扯进来,大概她知道了也会吃一片安眠药叫自己睡过去。
Ziggy母亲或许有精神类的问题,对Ziggy来说母亲是缺位的,父亲也靠不住。
码头上的同事都以他取乐,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父亲来监狱探望他,他:我真的不像你(那么有能力)。
他的父亲是备受尊敬的工会主任,做事很有一套。
他的父亲说,你比你想象得更像我。
确实是,他父亲也是心思柔软的人,他看到了种种的不幸,要自己去保护所有人,但终究力有不逮,渐渐走上歪路,也因为他的歪路叫儿子侄子都涉毒,最后后悔不已
有点标题党了hhh,但是如果没有Frank和Valchek因为教堂窗户产生的摩擦,Valchek绝对不会大动干戈建立调查组,也不会有他后期动用FBI介入调查。
Frank也就不会丢了老命了…Frank人物的塑造非常饱满,非常悲情的一个小人物,一门心思都是码头工会,对弟兄们也尽心尽职,时不时在酒吧里请一轮酒。
家族里的两个孩子也挺讨喜,Ziggy虽然爱闯祸但心地善良,而且整活能力有目共睹,Nicky则是连黑道的人都对其青睐有加,前期正义凛然坚守道德底线,后期为了家庭铤而走险却也不走火入魔。
试想码头工人如果能得到自己应有的货运量,这个家庭的日子该过的多么甜蜜…两季《火线》看下来,码头工人在酒吧里的场景甚至比警察们在detail组里还要温馨,是最具有凝聚力的。
插一句,Ziggy演员还挺帅的。
Avon在这一季略有降智,Dee的死法如此敷衍他竟没有表现丝毫怀疑(或许只是他藏在心里)。
一直到末尾他终于表现出了对String的不信任,而String也是读书读傻了hhh,货的质量不行不想着自己去找货,搁那研究营销,找个Prop Joe也是中间商赚差价,还把自己的江山赔出去。
这一季里的这个黑人帮派基本只能算配角,食物链底端。
希腊人方面,几个反派都挺优雅的,帮Ziggy撑腰那一段非常赞。
最后乌克兰人招供片段挺有意思。
总体而言,这部剧的剧情有些过于的顺风顺水。
和第一部类似的,警察跟踪就从未被发现过,尤其是大街上车停路对面给跟踪对象拍照,有点难绷...另外第一部里时不时会有无辜路人死去,以及卧底被杀,带有更多紧张感,在第二部中也没有体现。
警局里的几个老baby也一改第一部的丑恶嘴脸,Rawls和Velchek都变得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了起来hhh,只有Burrell的黑历史令人膈应,不知道后续会不会有针对他的剧情。
最后剧情的推动也很戏剧性,在Philly的码头警察原本已经一问三不知了,却万幸留有录像带,直接绝杀...最后提一句,Lance Reddick饰演的Daniels真的帅,没记错的话倒数第二集有他的肌肉照,叹为观止,难怪西装笔挺。
局领导跟码头工会主席有点小矛盾,于是领导利用职权之便再次成立专案组,把原来被发配的几位大神请回,准备整死工会主席,几经波折居然把14条人命的事故折腾成了谋杀案,凶杀科领导骂着娘的掀了桌子,于是专案组背了黑锅!
然而,随着案情不断进展,牵出了国际贩毒走私大鳄的踪迹,这下局领导掀桌子了:老子让你去搞工会主席,你丫查什么国际犯罪集团,再不听话就通通给老子下岗最后,由于各个部门办事应付推诿,专案组独木难支,国际大鳄成功潜逃,而倒霉的是工会主席全家,这发生在美国民,不与官斗啊!
本期专案组detail来到了巴尔的摩的港口。
因为有一个集装箱container里面装了七个女人的尸体,所以要破案子。
由此讲到了工会和希腊偷盗团伙的关系。
我们这里讲如何steal码头集装箱?
平时生活在港口城市,也没有注意成堆的集装箱生活。
不知道一个集装箱里装两辆奔驰车,就可以赚很多的钱。
第六集 hot表示车是偷来的,单人能赚到10,000以上。
他们先从集装箱里选择偷盗目标,然后在电脑系统里面操作成丢失集装箱,并且把编号记录下来。
这时候就会有小偷拿到编号记录,用大卡车把集装箱运到偷盗团伙 那处理。
他们一般不打电话,在偷盗过程当中面对面交换信息。
同时,我们看到希腊的盗窃团伙还扩大了业务 进行洗钱,比如white slavery 就是卖淫因为偷盗团伙都要靠工会帮忙,所以工会里面的人或多或少都不太干净。
想想二战以后希腊船王的势力遍天下,所以在美国的各大港口都有希腊人的身影。
而工会,也是美国重要的政治势力。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
第二季和第一季比起来,或许可以算是he了,至少主角团们是在酒吧里欢笑喝酒结束的,没有人受伤,没有人被处分。
大家似乎对结案还有点依依不舍,作为观众的我其实也一样,为每一个线索的出现而惊喜,为每一个证人浮出水面而激动。
而今女警官重复往日乏味的巡逻工作,眼里满是落寞,眼镜警官撤掉案件相关的照片墙,唯独留下了the Greek。
frank:背负工人命运,最终连带自己和工会走向灭亡《火线》让我对美国社会背景和政治势力增加了一些了解,虽然还是一知半解。
从一些解读也可以看出,美国工会其实不单单是一个保障工人利益的社会组织,更像是一股政治势力,所以才会受到老丈人警长和FBI的强烈关注,恨不得能将他们一锅端了。
frank,其实我很难理解他为什么那么无私,以复兴码头为己任。
与黑势力合作,他并不从中获利,甚至这是一件铤而走险的事情,搞不好就连累家人,我们也很早就能看到这个角色的命运,与那些视人命为草芥的人为伍,从事非法交易,能有什么好下场呢?
而长期忧心工作,也让他疏于对儿子管教,以致培养了zig那样性格扭曲的儿子。
ziggy:干尽一切荒唐事,不过想获得最起码的尊重。
ziggy或许是我见过最没有人格魅力的角色了,什么荒唐事都干,包括但不限于,在严肃场合大放厥词;拿纸币点烟cos小马哥,小马哥拿的是假钞而且人家是真大佬啊;让鸭子戴项链喝酒给众人取乐,最终鸭子死了又哭诉众人的恶行。
但又让人不得不为其感到悲哀,他并不想要从表哥和父亲那里拿来的唾手可得的钱,而是想获得他那不值一提的虚荣心的满足。
表哥是真的好表哥,一开始我以为他会越来越嫌弃表弟,然后分道扬镳什么的,但是他对表弟的好自始至终没有改变。
虚假的FBI:上天入地,屡破奇案;真实的FBI:靠与大佬交换情报破案。
1.7 R.I.P Frank Sobotka
不如第一季,情节太慢了,套路也有点重复。
要贊的還是那種不刻意drama,對真實情況的還原。可是這季碼頭故事線和西邊犯毒故事線有點分散了走向,最後每個人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劇結局,難過地有點喘不上氣。
全局最爽一幕就是揍老丈人那一拳只可惜本局涉及人物众多,节奏缓慢,第一季的原班人马在本故事中存在感很弱看得出是为后面做铺垫,只是单放在这一季弄得跟大锅烩一样,看的让人透不过气一档接一档的破事如海水连绵不绝本季爽点几乎没有,难怪冷门
本季更细腻了,很少有影视作品把工资阶级在资本市场的侵蚀碾压下表现得这么好的。老朋友悉数回归,并且还多了一个专门调查码头的美女。就算本季的主线故事结束了,但本季结尾,如同上一季一样,街边买卖毒品的,还是那群十五六岁的孩子,只不过换了一批面孔而已。无论怎么改变身边的周遭,大环境啊,不会因此而改变。
如果说第一季没反应过来给个好评,平实感的新鲜劲已过,第二季显露了明显的年代局限性,大量铺垫式衔接的剧情拉低了我的评价,希望第三季有较大的提升。BTW,Omar单枪匹马凭啥那么屌?
码头风云啊这一季,出场人物更多了,这真是没有废戏,所有人的所有行为对话都有背后的意义,看的时候完全不能走神儿。纵然大家都超屌,这一季的高人评选我还是要投票给【大兄】和【希腊人】,文质彬彬戴眼镜看杂志的大兄,实际是最狠辣的杀手,做什么事先礼后兵,这就比街头那些混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希腊人”一直隐于幕后,没有任何把柄可以给人抓住,【他们只知道我的绰号是“希腊人”,而我甚至不是一个希腊人】太牛逼了
怎么就是看不动了呢
一部没有主角的剧,芸芸众生勾画出社会万象,每个人都是在其位、谋其职,不论警察、毒贩还是平民。所牵涉千丝万缕,所以没有人能够真正打破这种平衡,所谓的正义也是左右妥协的结果,依然逃不出既定的圈。草灰蛇线,伏脉千里,至今看过最精彩的影视作品。五星是五星,力荐是力荐,但并不想推荐给什么人看。
警察这边我们Kima是受伤了(养好了)又不是死了,新女警的塑造水平不到Jimmy的一半,倒是想配给jimmy做另一半(哈哈)工人这边所有出场的女性角色总和=傍晚6点下班 换掉药厂的衣裳 妻子在熬粥 我去喝几瓶啤酒里面的那个妻子。码头的悲歌,蓝领的颂章,男人的传奇,妈背着脸在灶台边煎金枪鱼,等着男人们招来的男警察把家里翻个底朝天。
没有第一季那么完美,出场人物太多案件也比较分散导致重点不够突出,也可能是工人阶级的挣扎在现在看来过于徒然。这季多了些较为刻意的戏剧冲突,这些廉价的编剧小技巧会损伤剧集的质感。
想不出什么溢美之词了 等看完第五季再来感慨
线索太多太乱,脑洞好多好大,故意把那三四个警察刻画成傻逼毫无必要
叙事更加网状,跳出黑人毒贩加入工人阶级更让人绝望,一些人赢,意味着另一些人输,而你也不想那些人输,开个饭馆都得过五关斩六将,最后两集Frank和Nick的结尾真的令人黯然神伤。
节奏不如第一季
多了很多幽默感,可看得比較快。Zig就是Sick, Sad。Nicky的女友好美。Dee......這也能看出幾條BL,強強SA, 逗逼HC, Cuz組也行,酒鬼組和毒癮組比較勉強。結局的節奏又搞不懂了wtf啦
太不顺眼了nicky ziggy frank,演的什么玩意儿,看着难受。内核延续了,接着看
第一次以无任何中英字幕形式看完一整部美剧,可以说是非常Ziggy了。
怎么能这么好看 点开第一集就会不由自主一路看到12集 然后开始看第三季
越看越有味道,慢热型。siring边工作边学习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