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故事终于完结了……看前半季的时候我心里唯一的期待就是亨利八世早点发现他的王后跟侍从的事,希望能把他气坏让我爽一下……没有直接捉奸在床我还有点小失望呢。
这是少有的我绝大多数时间都无法跟主角共情的剧,毕竟亨八这个好色残暴喜怒无常翻脸不认人的主角,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凯瑟琳霍华德(话说重名的真多,六个王后居然三个重名)被杀这一集,两个男的被杀时背景一直在播放凯瑟琳写给他们的信,导演的意思是说他们临死前还在想着她吗?
侍从好像是的,那个前任显然没顾得上……我当时突然觉得,好像导演是想说,如果凯瑟琳没有进宫,一直在外面当一个穷而且风流的女孩估计也不错,虽然也会被批判她的作风,但至少不至于送命吧,可能也会快乐地跟男友们过着小日子。
当然,她会落得这个下场还是自己作的,实在太单蠢太恋爱脑太追求欲望了,真的不应该进宫的……被杀前一天居然要了块木头练习姿势这个我是真没想到的。
看到亨八暴怒自己怎么娶的老婆都这么波折我只想嘲笑,你不是没有娶过好王后呀,好好跟第一任过就没有后面的事了。
再说他的一三四六任王后哪怕在当时的标准来看都已经是很好的了,第二任安博林只是有个前男友而已在现在看来也完全没错,唯一出轨的就只有第五任啊。
每次调查王后出轨事件还要搞一大堆大臣在那里具体说出出轨事实,念信,感觉简直就像在往亨八脸上扇耳光一样,这么羞耻为啥不私下说,真是不理解当时的制度……我被查尔斯布兰登和法国姑娘这一对甜到了,明明这俩人相爱得比较突然,但是居然真的挺打动我的。
而且这个姑娘是我觉得查尔斯所有对象里最好看的。
人到晚年还遇见可以如此真心相爱的人,最后在效忠一生的君主不舍的挽留和爱人的陪伴中死去,说实话这辈子真挺值得了。
他是剧里唯一一个贯穿四季的重臣了,别的都让亨八杀了……历史上也是亨八唯一的朋友了吧。
最后一集我哭了好久,查尔斯布兰登死的时候我哭了,亨八交代遗言的时候我也哭了。
亨八虽然渣(当然了他也很有政治头脑能加强君主集权什么的不是完全没有优点,就是缺点贼明显了无法忽视),但是他生的三个孩子都又漂亮又聪明,其中还出了伊丽莎白一世这种明君,不得不说上帝还挺眷顾他的。
看着自己爱过的人在幻觉中一个个出现,不知道他有过后悔吗?
六个王后,绝大部分属于被他渣的,最后一任虽然活到了最后但是亨八对她明显没有前面几任那些激情了……对自己的孩子也都或多或少有过亏欠,然而也无法弥补了。
最后亨八在画像前看到年轻时的画面一幕幕闪回,我真的挺感慨的。
他肯定很想回到最初吧,和好朋友开心地骑马比赛打球,追求美女,为所欲为。
可惜人都是要死的……他这一生做了很多错事,然而仍然被评价为英国比较伟大的国王,发自内心地爱过和被爱过,也算值了(虽然我感觉最终他的幸福感没有查尔斯布兰登高吧)。
终于终结了,四季下来,最让人感慨的还是最后一集。
古往今来,无论贵为帝王还是一介草民,在时间面前,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你可以为了荣誉发动战争,也可以为了爱人而背叛上帝,即使修建了世上最为秀丽的无双宫殿,也不能挽住流年的脚步,最终也只能将永恒的岁月镌刻与画像之中,无奈的与这个世界说再见。
都铎王朝,回忆凯瑟琳霍华德《都铎王朝》让我认识英国,认识一个伟大的君主和他的帝国。
亨利八世,伟大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父亲。
他一生拥立六位皇后,交媾无数情妇,诞下无数私生子,一生盼望皇后为他诞下儿子,继临帝位,却只有简·西摩(第三位皇后)产下一子,而皇后因产褥热而死。
这个男人,这一生拥有无数传奇,却在婚姻上有太多伤痛。
先后以通奸罪处死两位皇后,任第一任皇后在孤苦无助中离世,唯有第三位皇后因病而亡,铭刻了他一生所有的爱。
他这样忏悔道:请求上帝,不要将我的皇后带走,不要将我儿子的母亲带走。
说罢,手触额头,啜泣无声。
帝位,也会在生死抉择中无所适从,或许他可以掌握所有人的命运,唯独他自己和他爱的人。
简,西摩是贤良的爱人。
他用爱和宽容,接受亨利的情妇,临终前嘱托她:我走后,请带我照顾国王。
有人说,女人或许什么都可以和别人分享,唯独自己的爱人。
亨利梦想着怀抱期盼已久的儿子,却迟迟不能在手术前做下“保住皇后还是保住儿子”的抉择。
但是,在我脑海里凝固的背影不是她,而是凯瑟琳·霍华德,亨利八世的第五位皇后。
美丽的17岁的女人。
或许,不该称她做女人,但她确实温婉动人。
她的死是因为她太年轻了,太容易爱上别人。
亨利毕竟老了,他大腿上由于年轻时打猎受伤,而留下的脓包时常会崩裂。
这严重影响了他正常的生活。
尽管他试图去满足,但他终不能满足一个17岁少女,只能赏赐给她所有让她高兴的东西。
她渐渐疏远了他,和国王的男仆卡尔佩博夜夜偷欢。
如果说,当初卡尔只是觊觎她的美色,而冒着生命危险和她在一起的话,她对卡尔萌生了强烈的、少女般的渴望。
她用拙劣的笔迹给卡尔书信,每一句话都积满了相思般的焦灼和热望。
她渴望和他在一起,每时每刻地在一起。
事实上,他们真的每晚都在一起。
或许命运只会眷顾一个人一次,她婚前的男友德勒姆来到宫中求她谋一个职位,成为了她的门童,这却引来了匿名人的来信,亨利知道了她以前荒淫的历史,命重臣彻查到底。
凯瑟琳的年轻终究害了她。
德勒姆被酷刑折磨吐露了一切,甚至卡尔也暴露了。
卡尔被处以斩首、德勒姆被绞刑后,五马分尸。
这便是一个君王报复的手段。
凯瑟琳被没收了所有的财产,孤零零地蜷缩在阴暗的城堡里。
她的容颜不再是往昔那可人的娇美,她苍白的面容、黑陷的双眸、憔悴的面庞和弱小的身躯,映出一片晚景的凄凉。
亨利没有念在旧日的鱼水之欢、云雨之情,处决了这位年仅18岁的皇后。
在最后的日子里,在她交代了所有的事情后,她似乎不再那样地悲伤了。
窗外照进来的阳光暖暖的,一地灰尘在阳光中舞蹈,往日华美的宫殿、舒美的温床已一去不复返。
她轻盈地跳起舞,依旧穿着她那件纯白的长裙,她轻盈地跳着,好像是昨天那样。
她想起,没进宫之前,德勒姆和她曾以夫妻相称,他外出,去集市上为她买来鲜花,她为他织衣服;她想起,卡尔曾深情凝望她的眼神,她愿意为卡尔付出一切的热盼。
这一切,恰如往昔,在她的轻歌曼舞中,散落。
让人心碎,像揉碎的花瓣,飘零满地。
她终究被送进了伦敦塔,那里滋生着几世纪前的阴魂、徒增悲伤。
她看见卡尔和德勒姆的头颅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再也忍不住了。
她往昔的爱情,早已化作虚无,似乎什么也都没发生过。
临刑前的夜晚,牧师问她:你有什么最后的忏悔吗。
她说:我很少和上帝交流,或许,他甚至记不起我的名字。
转念,她说:牧师,你能把刑具借给我么,我想看看头是怎样放的。
她裸露着身体,把细弱的脖颈轻轻放在刑堆上,闭上了眼睛。
她就要追随爱人走了,抑或,她还有对人间的留念。
终于,她梳起了长发,临了断头台。
她最后的话,便是对爱和自由的追求,Today, I die a queen, but I die the wife of Colepepper(卡尔). Life, is very beautiful.她终究死于年轻,死于她稍纵即逝、却又美丽的爱情。
她和她的爱情让我心碎。
她终于成了帝王和封建统治的牺牲者。
忆凯瑟琳,霍华德
看完了整个四季,都铎王朝,这名字感觉是偏历史正剧一点,看名你以为是这个帝王荡气回肠的一生传记。
当然了,也是传记,不过是亨利八世与六个王后的宫廷婚姻,皇权之下的婚姻是非常残酷的。
亨利与六个女人的婚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生。
第一任像梅花一样,在权利的重压之下,依然不妥协跟亨利打离婚官司,来捍卫属于自己与女儿的权利。
最后带着不甘与遗憾含恨而终,至死都说是亨利的妻子。
第二任就像张扬灿烂的夏日玫瑰,被家族为了权利接近亨利,唯一一位在与亨利的感情婚姻中🈶️着非常明显的张扬个性,也是极尽聪明。
与亨利长达十年的感情拉扯过后却只有短暂的两三年婚姻,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与无数的身后骂名,所有人都认为她是妖女诱惑了亨利,让亨利做了错误的决断。
第三任就是山茶花,在与亨利的相处中谨慎小心,对亨利的女儿们给予了温情的关怀,化解了亨利与女儿之间的冷漠关系。
对周围的人也是温和的态度,这在危机四伏的宫廷里是非常聪明的处世方式。
但命运也没善待她,死在了生产中,留下了亨利梦寐以求的儿子,成了亨利口中的挚爱,和亨利合葬了,也是死在了恰当的时候吧。
第四任是兰花吧,聪明智慧,知道亨利要强娶她,躲不了,投其所好改变自己。
在亨利非常讨厌她时也是不纠缠爽快答应离婚,获得了财富与房产成了富婆。
在离婚之后没有了死亡的压力威胁之下变美了,和前夫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和前夫的女儿们也是和谐相处。
是亨利六个妻子之中寿命最长的。
第五任是春天美丽的百合吧,天真到不谙权利的残酷,在充满死亡风险的宫廷中过着放荡无畏的生活,挥霍着青春与美丽的。
蠢到四处树敌,以为情人爱他,却不知情人为了活命说她诱惑了他,她还至死说是要以他妻子的身份赴死。
第六任和第三任一样都是山茶花,聪明谨慎,也是知道强娶躲不过,在危机四伏的宫廷里伴君如伴虎一样陪着残酷薄情的君王,走刚丝一样化解着每一步的风险。
好在亨利死在了她之前,才获得了生。
不过一点是把亨利刻画的像个喜怒无常的种马,这夸张了,也可能是编剧厌恶这位帝王吧。
作为帝王他绝对是有手腕的,跟安妮波琳的婚姻觉得他以权利为筹码的爱情诱惑了她,以爱上她来作为离婚的借口,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达到集权的政治目的。
只是以权利为爱情的筹码冲昏了安妮波琳的脑袋,让她掉在了爱情的陷阱里身陷至死,在男性为主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女性在政治权利的斗争里永远处于弱势。
终于看完了,这本是去年的计划,但再难看也终于看完了看到最后不觉得那么闷了,甚至还有些不舍,大约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在胡说什么啊!
)记得某人看到吐,硬撑着把下的Lost看完,大约也是这种感受吧1.戏的尺度越来越小了,从一开始的生猛到后来隐晦很多,导演你顾及观众的感受了啊(你知道我说的是Sex戏份吧)2.宫廷就是个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沃尔西到安博林和她爹到克伦威尔,萨里到爱德华西摩(他能活着,我觉得一是国王真的爱他妹妹,所有王后里这位是真爱;二是他是唯一男性继承人王子的舅舅,三是国王快挂了。
假如国王活得再长一点,像他这样玩弄权术的人下场一样好不了),然后是加德纳主教,一个个人物随着国王的阴晴喜好轮番登场,然后各种死法,除了加德纳主教被驱逐出王宫(也归功于国王那时快挂了,同爱德华西摩)。
3.唯有查尔斯布兰顿从第一季坚持到了最后,这才是赤裸裸的真爱。
查尔斯死后,国王说:查尔斯布兰顿效忠于我以来,不曾背叛一个朋友,也不曾趁人之危,王宫中无人比他更配得上这番评价。
直让我眼眶湿润啊。
4.中国不提倡信教是有好处的。
看看英国,为了基督教血流成河,从安博林开始宗教改革到异教徒到血腥玛丽,单单是信仰不同就处死了无数人。
中国尽管有佛教道教等不同教派,却能包容,不至发生争斗。
顺便说一句,原谅我评论中人名全用了音译,我看的是风软的片源。
夸夸字幕组,这部片的翻译很到位,皇室语言的风格体现了出来。
看了都铎王朝看了隔壁bbc拍的狼厅,感觉美剧的演员真养眼,但是还是英剧更接近历史画像。
本知道欧洲宫廷史不乏香艳桥段,但是借英伦之风反复演绎回味最具戏剧性的大概还是亨利八世的故事。
其实这部戏人物刻画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将香艳情史和一系列如瘟疫、宗教改革以及战争相结合。
亨8一出场就叫嚣要为自己在法国遇刺的叔父报仇,而后就自寻欢愉,随后在国家大事上狗血般与法国和西班牙亦友亦敌,朝秦暮楚。
他似乎在娶妻一事上努力成为新教徒,但是那种愚昧迷信的思想似乎很难与新教扯上关系,他对新旧教徒都有迫害,或许他更关心从宗教势力敛财和自己的权力吧。
随之而来的是一堆为自己利益而奔走的墙头草的政客,查尔斯,沃西,克伦威尔,布莱恩,博林父子,西摩兄弟,怀亚特……摩尔殉道者般的存在,像是飞蛾扑火。
沃西宿命感般的陨落让人唏嘘,他竭尽全力但抵不住哗啦啦大厦傾。
怀亚特不得不依附各种势力侥幸生存。
克伦威尔的隐忍与卑屈最终换来老贵族的残酷折磨。
西摩兄弟凭借外戚身份继续存在的价值(爱德华时期很快就自相残杀)。
博林父子则不得不承受大起大落。
查尔斯和布莱恩这些风流的花花公子最后才是最大的赢家,他们顺应国王的意思,也建立了友谊,然而他们其实却是当时这个国家的负能量他们没有特别的建树(打仗除外),甚至还会伤害真正干实事的人。
女演员也不错。
阿拉贡的凯瑟琳和德国的安公主都演出了外国女人的感觉,不知道这两地道的英伦艺人哪来的口音。
阿拉贡的凯瑟琳显得高贵而虔诚,似乎代表着旧教合格的妻子,盼着女儿早日结婚,容忍丈夫一切不忠,口里是祷告,手里是针线活。
安妮博林的张狂和口才,搭配那份自信和灵动,手里一本英文版的圣经,便感觉那颗砰砰跳动的野心,为这个国家迸发新的血液,亨8从她身上也挖掘了新的目标。
简西摩显得温柔优雅,看似平庸但是隐忍着苦楚与智慧,似乎在宫廷里暂时搁置了宗教之争。
安公主离婚前的战战兢兢和离婚后的坦然自信形成鲜明对比,她何尝没有魅力,但是公主毕竟是公主,她无法克服对亨8的意见,亨8或许因为克伦威尔也对她有着偏见。
凯瑟琳·霍华德诱惑的眼神和铃铛般淫荡的笑容,演绎了16世纪一位叛逆而贪玩的少女,隐喻天主教对年轻一代的无力。
最喜欢凯瑟琳·帕尔,虽然年纪不小,但她的优雅、温柔、果断而睿智,在她身上你看到了旧教对新教绝望的反扑,但是她成功躲过了。
觉得这种强调因果的历史剧还是不错的,香艳或许只是激发激素,但是背后的博弈便显得格外动人了。
三星半吧,评不了?
四舍五入给四星。
看到这一季我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好久了。
第二季开始他进行宗教改革,英国人民被迫改信新教,那他自己也应该是新教徒吧。
第四季开始又在宗教的问题上纠缠,如果他信新教,那王后宣传新教他为什么要允许主教指控王后,还允许那个Gardiner主教逮捕那么多新教徒咧?
还有他女儿玛丽,一直虔诚的信封罗马天主教,他也不管不问嘛……他到底信仰神马!!!!
以答主对历史上的都铎王朝有限的认知来看,《都铎王朝》连续剧对历史的还原度是相当之高的。
很多剧情都生动再现了亨利八世时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历史真相以及被采用的论述。
因此在历史爱好者眼中,《都铎王朝》连续剧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那段血腥肥皂剧般的宫廷历史以及阴暗的政治权谋。
《都铎王朝》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他们在演绎历史人物时都展现了自己的精湛演技。
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台词,一颦一笑甚至轻微的眉毛耸动,都能带出一连串的好戏来。
《都铎王朝》非常精致,连小伊丽莎白公主也一样。
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乔纳森·莱斯·梅耶斯饰演):
乔纳森扮演的亨利八世是英国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帝王之一,亨利最广为人知的造型就是他是一个拖着伤腿的超级胖子。
曾经热爱运动、精力旺盛的亨利八世中年以后源于一场摔伤使得性情大变,脾气坏地令人吃惊。
而从此以后亨利八世飞速发福,他的饮食量严重过度。
亨利最后胖到他最肥大的盔甲里可以塞得下同时期皇宫中最强壮的三名侍卫。
而此时都铎王朝的御膳房仍旧热衷于源源不断的提供食品,丝毫没有为国王的健康着想。
而饰演亨利的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本人都承认自己和亨利的体型差距太大。
乔纳森身材瘦削健美、英俊漂亮,扮演年轻的亨利国王还说得过去,但后来相对于他的角色,他就显得过于帅了。
当然考虑到观众并不愿意看倒胃口的胖子,保持雄性性感的乔纳森自然一口气演到最后。
不得不说乔纳森的演绎非常出色,他把早期亨利暴躁乖戾、喜怒无常、声色犬马、唯我独尊、对王后情妇和朝臣近乎无情无义等种种令人厌恶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等到亨利在杀死第五个妻子后的那种对人生、对国家政务的疲惫,对亲情的更多渴望,其性格开始变得成熟凝重等转变处理得十分自然,十分打动观众的心
乔纳森的亨利在临终前不断看到自己已经死去的头三位王后,一个人快到人生终点时,那些爱与恨、伤与痛重新回到他的躯体灵魂内做出最后的总结。
乔纳森晚年的亨利甚至比年轻时更能突显他卓越的演艺才华。
乔纳森显然也很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记得很清楚的是仆从暗示性地问他是否要介绍亨利认识某个宫廷贵妇(这时候安妮王后还在怀孕),亨利不便明说愿意结识,而是朝仆从眨眼来表示认可。
不用一句台词就把深刻的意思展示了出来,可谓举手投足皆是戏。
他在演绎暴怒的亨利时(不得不说这样的镜头非常多),乔纳森会非常入戏,把自己气得脸红脖子粗,让朝臣们都本能地退避三舍。
第一任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玛丽亚·肯尼迪饰演)
玛丽亚的精彩演出把这位历史上多灾多难的王后展现地形神兼备。
其实凯瑟琳王后最重要的特质不是弃妇或受气包,她在历史上是个很有作为的王后。
凯瑟琳的父母都是君主,侄子是皇帝。
她自己有着十分威严的女王风范。
尽管她被渣男史上的帝王亨利八世休弃,但是她的坚强勇敢被世人所传颂。
玛丽亚饰演的凯瑟琳是骄傲的,正如角色本身至死也自称英格兰王后,没有向任何威胁她的各种势力低头。
玛丽亚的年纪也不小,足足比扮演丈夫亨利的乔纳森大十三岁(历史上的凯瑟琳只比亨利大六岁)但是演员巨大的年龄差异突出了凯瑟琳错过最佳生育年龄、色衰而爱弛的宿命悲剧,但是她无疑是最为高贵、最有女王气质的一个。
相对于玛丽亚饰演的凯瑟琳王后,后来的安妮·博林等王后都没有这种威严女王气质。
某些尊贵是独属于这位英格兰历史上最受人同情和爱戴的王后的。
玛丽亚的凯瑟琳也有脆弱的时候,当她被亨利本人告知要与其离婚后,这位骄傲的西班牙公主一直等到亨利离开才伏地痛哭。
她的惨叫声痛彻肺腑,直击观众的心田,让观众的整个灵魂都随之椎心泣血。
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娜塔莉·多默尔饰演)娜塔丽·多墨尔算得上是《都铎王朝》的压轴巨星。
正是由于她对安妮·博林这个饱受争议的女性角色的精彩演绎,她和《都铎王朝》被世界上更多的观众所熟知。
娜塔丽的安妮·博林突出了她的宿命悲剧以及留在史书上的那些浓墨重彩的痕迹,将安妮·博林的整个灵魂都展现地极为成功。
历史上的安妮·博林据说不是美艳绝伦的女人,娜塔丽本人也不算是非常漂亮。
但是她的每一个眼神、一举一动在服饰搭配的帮助下都展现了狂野危险的魅力,这正是安妮·博林的突出特点。
娜塔丽将安妮·博林的智惊宫廷、引起轰动的传奇演绎得入木三分,是所有扮演安妮·博林的演员中伟大的丰碑与标杆!
娜塔丽的安妮在看到因莫须有的通奸罪被斩首的兄弟乔治·博林时,发自肺腑的痛哭很容易联想到她的存在也曾带给凯瑟琳王后的痛哭哀叫,这个时候不是完全不同情她,而是同情地非常有限。
娜塔丽在演绎这个场景时十分融入角色的内心,效果十分逼真。
再次为娜塔丽的经典角色点赞。
第三任王后:简·西摩简·西摩王后在历史上就是惊鸿一瞥的存在,而《都铎王朝》中她也是一朵刹那芳华的百合。
知性温婉、年轻美丽等形容淑女的词汇尽可以放在这位王后以及她的扮演者身上。
第四任王后:克利维斯的安妮安妮公主即克利维斯的安妮王后算得上历史上亨八老婆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了。
亨利八世不喜欢她的长相,但是安妮公主在《都铎王朝》中算得上相当有气质的一位。
她非常爱笑,尤其是安妮离开宫廷后她笑得非常开心,而她做王后的时候显然总是愁眉不展。
或许正应了心情好人也会变美,被废的安妮王后以国王妹妹身份重返宫廷过节,显然得到了在场人士的尊重和欢迎,而亨利八世也开始觉得这位被休的妻子的好来。
初来乍到的时候安妮连打牌都不会,反而是被废之后学会了,居然还能和前夫玩牌玩得非常痛快。
世界上还真就是有这样的奇闻,一对没有同房的离异夫妻,反而是离异后产生了好感与爱情。
不知是距离产生美,还是因为亨利八世的心态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沉淀,过度的刺激已经吸引不了他,反而是岁月静好的温柔打动了他的心。
第五任王后:凯瑟琳·霍华德《都铎王朝》的凯瑟琳·霍华德可谓是六位王后中的一个亮点。
相对于其他比较稳重、高贵且充满淑女礼仪的王后们,凯瑟琳·霍华德正如历史上所描述的那样很不像王后之尊。
凯瑟琳的演员显然非常擅长扮演这类轻浮的女孩子,她在王后的婚礼上都像下流酒馆的妓女一样咯咯直笑,完全没有母仪天下的威严感,连她的女官都看不起她。
这也是历史上的凯瑟琳·霍华德的状态,相比其他五位王后,她最年轻也最没头脑。
这个十七岁女孩的见识里除了两性、裙子、珠宝以及王后这个头衔外,对国家大事、宫廷斗争一无所知。
甚至在她临死前都拒绝了和神父告解,因为她很少祷告,觉得上帝并不认识自己。
这位女演员的演绎无疑是成功的,她把一个极度轻浮、虚荣且没有头脑,完全不知宫廷险恶的傻丫头刻画得入木三分。
凯瑟琳的性感在于年轻野性,但她的野性美和安妮·博林的又完全不同。
安妮·博林是狡猾的,而凯瑟琳·霍华德只是个空有皮囊的傻瓜,而且她过度的纵欲和放荡令人厌恶,使观众巴不得她的通奸罪行赶紧被亨利八世知道。
《都铎王朝》每一季都有大量的情爱镜头,而凯瑟琳·霍华德无疑是相当有创意的。
她甚至能想到用木偶灯影来模仿情爱,这个细节也能看出剧组构思的巧妙以及《都铎王朝》镜头的华丽和艺术美感。
第六任王后:凯瑟琳·帕尔凯瑟琳算得上亨利六位王后中最没存在感的。
但是她的外形很像简·西摩王后,气质也是一流。
生动的配角:《都铎王朝》中很多扮演功能性历史角色的配角们都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演技。
1、安妮的宫廷乐师马克·斯米顿安妮·博林热衷于和艺术家相交,擅长拉小提琴的乐师马克·斯米顿自然是她的座上宾。
安妮被诬陷通奸的时候,马克被克伦威尔提审,马克不承认自己和王后通奸。
在严刑拷打下,马克被迫招供。
《都铎王朝》中的马克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尽管是个小配角却表现地非常突出。
尤其是马克在断头台上临死时的微微一笑令人动容,饱经磨难的他终于可以摆脱一切痛苦了。
2.乔治·博林的妻子珍·帕克以及著名政治家托马斯·克伦威尔珍·帕克也算是个都铎王朝的风云人物了。
她痛恨丈夫乔治·博林的不检点,因此在克伦威尔提审她的时候诬告了乔治与安妮王后乱伦。
珍·帕克后来在宫廷政治斗争中被处死,死前承认了自己诬告丈夫的事实。
《都铎王朝》中,克伦威尔和珍·帕克的对峙堪称精彩,他俩之间并没有多少对话,但是彼此的眼神交流就已经让双方心中了然,他们要联手诬告乔治·博林。
3.托马斯·博林在整个《都铎王朝》中如果只能挑出一个人说他该死,那就是有安妮的父亲托马斯·博林了。
这是一个无情无义、彻头彻尾的野心家,他的女儿们只能是用来高攀皇室的阶梯。
当大女儿玛丽逐渐失去亨利的宠爱后,托马斯·博林就觉得这女儿没什么用处了。
玛丽后来因为爱情与无权无势的斯塔福德结婚后,托马斯毫不留情的断绝了玛丽的补贴,因为她的丈夫不配做英格兰王后的姐夫,不能给博林家带来什么好处。
乔治·博林所谓的通奸罪曝光后,托马斯只想着和儿女脱离关系免得牵连自己。
他经过安妮牢房的床下时,看着女儿朝自己招手,却没有做出任何安慰她的表示。
这样绝情的父亲实在是令人吃惊,甚至连安妮的敌人都表示愤慨。
托马斯·博林的演员把这个混蛋演绎的活灵活现,最精彩的是他儿子死了、女儿也即将被斩首的时候他得知自己被赦免了。
他完全没有子女即将离开人世的痛苦,反而是自己还能保留伯爵头衔而压抑不住的狂喜。
《都铎王朝》的所有角色从扮相到演技都非常精彩,出色的配角还包括教皇教宗们、托马斯·沃尔西、托马斯·沃尔、玛丽·都铎等风云人物。
整体来讲相当贴近历史真相,有种半纪实性的色彩。
当然在服饰年代上有些错误和穿越,部分角色的历史结局根据影视剧的惯例进行了改动,不过这都是瑕不掩瑜的。
个人觉得《都铎王朝》的整体故事发展稍微有些过快,历史人物的出场和落幕功能性较为突出,但是我相信这已经是剧组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相关链接:雲绯【影评】
最近在读金瓶梅。
读着读着,不禁联想到之前看的连续剧都铎王朝。
亨利八世前前后后讨了六个老婆,中间情人无数;西门庆大小老婆若干兼主要情人几枚,外加收用的丫头,嫖过的妓女,也属情人无数。
都铎王朝发生在16世纪的英国,金瓶梅作于明末,讲的虽是宋朝的事情,实则表现的是明末的市井生活,也大约是16世纪之时的中国,两者时代也相距不远。
亨利八世贵为一国之王,西门庆虽是小小一个清河县的买卖人,却也算是富甲一方的地头蛇了。
当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中国允许一夫多妻的存在,所以西门庆艳福齐天,众妻妾共同生活,和平共处即使表面上如此,互相尽最大努力容忍对方的存在。
英国早在那时就实行一夫一妻的制度,地下情人?
可以,想要名分,那可不能!
那时的英国女人即使贵为皇后,也必须要时刻和小三做斗争,保着自己的位子。
前者虽然使每个女性都能在家庭中保有自己的地位,却免不了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争宠吃醋;后者中的大奶,一旦被弃,或赶或杀,毫不留情。
同样的时代,男孩却无一例外的更受重视。
亨利八世想儿子想疯了,两次废后的背后都有“没生儿子”的深深怨恨;西门庆倒是没发什么愁就有了儿子,而母凭子贵,生了儿子的李瓶儿自然也更受宠些。
只是在英国,即使没有儿子,女儿照样有继承的权利,只是在亨利八世心中,女儿不如儿子罢了;在中国恐怕这就不行了吧,女儿终究还是嫁出去的主。
伊丽莎白终身未嫁,女王照样当的好好的,要在中国,这样的女人早被打倒了,结局很凄惨。
闲话少说,亨利八世一干老婆和西门庆一众女人中,还颇能发现些对应之处,比较一下也挺有趣的:吴月娘vs. Catherine of Aragon:明媒正娶的大老婆,都是出身好的,却也受了不少冷落。
都在宗教中寻求解脱,她们两心地都不坏,吴月娘属于老实人,Catherine也仁厚,人们挺爱她的。
只是吴月娘始终是最有地位的老大,家中的事情她还是有权威的,而Catherine一旦失宠失势,沦为了下堂妇,就比较凄惨了。
潘金莲vs. Anne Boleyn把这两位放在一起估计很有争议,我只是觉得她们个性相似,都属于聪明伶俐而又锋芒毕露之人。
只是Anne Boleyn还是要幸运很多,出身教养比潘金莲高了很多等级,父兄也都是有权有势的人。
潘金莲身世可怜许多,没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做后台,凡事都只能自己争取。
她们俩人都属于口齿伶俐,善于煽风点火,寸步不让,面对男人的变心,妒恨的感情也都会表露出来,不会隐忍不言的。
李瓶儿vs. Jane Seymour同样,这两人的性格也颇有相似之处。
她们都属于温柔婉约会做人的女人,如果说和潘金莲这样的女人在一起,男人更有激情,那和李瓶儿这样的在一起恐怕就是柔情多一些。
不过,虽然温柔婉约,Jane在嫁给亨利八世之前也是做的小三,她当时还是Anne的女侍;李瓶儿未嫁成西门庆之前,还和蒋竹山结婚,后又把他赶走,可见虽然温柔婉约,也是不安分的人。
孟玉楼vs. Anne of Cleves西门庆娶孟玉楼是因为她有钱,为他带来不少财富,对她本人却未必见得有什么热情,也没见他和孟玉楼有什么亲热地时候;亨利八世和Anne of Cleves联姻也更多是政治考虑吧。
王六儿vs. Catherine Howard总觉得亨利和这个Catherine在一起,完全就是为了肉体的快乐,而Catherine所图的无非是亨利带给她的地位和财富,在感情上未必接受这个老男人。
同样西门庆和王六儿的关系,也充满了这种意味。
我最佩服王六儿老公韩道国,非常知趣的把老婆让出来,非常明白通过这种关系两人可以骗来不少钱,全然不顾头上这顶绿帽这也算少有的了。
在莎士比亚作品中,codpiece这个词把爱神丘比特称为"king of codpieces",乃是说他风流成性的意思。
再比如《李尔王》中傻子有一段著名的台词:He that has a house to put's head in has a good head-piece.The cod-piece that will houseBefore the head has any,The head and he shall louse;So beggars marry many.而亨八则是这衣服的最佳代言人,还有铁制的
看到最后,跟着亨利一起回忆往昔的一幕一幕还是很唏嘘的
男主太帅了
终于刷完,历史还原度或者角色魅力都吹不起来,看看演员肥皂剧
Catherine Howard实在无法直视,Catherine Parr倒是个聪明人,伴君如伴虎啊
既然叫the tudors,为什么不一直拍到童贞女王去世,斯图亚特王朝的开始?意犹未尽。
没前几季拍得好了,感觉特别仓促特别急着结尾了事
结局内牛满面~
六个女人中还是安博林最美
越看越入戏。看到最后竟然不舍~泪奔啊~~
用这么大的名字,主线基本上是亨8换老婆的故事。四季下来一个喜欢的角色也没有,特别讨厌亨8吃果子的样子,但对历史剧的偏爱还是让我看完了。很奇怪的是这么多OOXX露点的片子没被禁,反而禁了天真无邪的big bang,哎~摊手
多年后来补标。亨八六个老婆简直是父权制女性生存状况隐喻:第一任:出生显赫,嫁妆丰厚,企图靠家族势力挽回婚姻——穷困潦倒,病榻前被毒死第二任:心机美貌智谋一样不缺,企图靠男人登上权力巅峰——被砍头第三任:听话顺从,被出轨也强颜欢笑,生的出儿子——产后缺乏照顾死于并发症第四任:其貌不扬被废黜——成为自由的富婆第五任:大胆追求真爱的恋爱脑傻白甜——被砍头第六任:知性有原则——终于成功熬死亨八
终于有一天,英雄们都老去了,开始追忆似水年华
嘘 冗长的美剧 。。。 临终前的亨利是孤独且寂寞的 最终选择了和简合葬也证明了简的确是他的挚爱 如果说之前的几季一直都让我觉得处于跑题状态的话 这一季的后半段才有了点样子 至于宗教改革的问题 还要补补课 p.s.发现一直都错读了greenwich这个单词 汗颜
惯性观看,也当是了解点历史了,当然也只是野史而已
宗教改革,六任老婆(三个凯瑟琳两个安一个珍)。流水的老婆,铁打的查尔斯。最后那句我不允许你死,我以国王命令你痊愈…对查尔斯是真爱啊。亨八总的说来就是自负好斗、反复无常。至于宗教,只能觉出其虚伪性,大家找个理由行自己方便然后烧死对方罢了。演员最失败的就是第五任老婆和伊丽莎白。
追了四年,終於掛了,世界清靜了~~~~最後幾集人人字幕的翻譯很牛逼。
终于把四季都看完了!内牛满面!
曾经浮华终归尘土,曾经荣耀终将腐朽。亨利,当你终于老去,面对你生命中死去的女子的身影,该是怎样的苍凉颓败。唯一让你奉献终生,是伟大的英格兰。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最伟大的两大君主。
最后一集离去,王后们的归来令人唏嘘。Catherine Howard真是个活脱脱的傻白甜,临死前的独舞及遗言还蛮让人动容。Catherine Parr聪慧成熟,颇有王后风范。Mary与Elisabeth都已经展露了日后的女王风采。
残酷,残酷到都可以怀疑爱情甚至亲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