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02年看这部电影是什么感觉,不得不称道的是日本创作家的超前思维,此作也是褒贬不一颇受争议,观者出人意料的分为两个极端:一类大快朵颐视之神作,另一类则嗤之以鼻感觉平淡无奇。
这大概就是观念上的差异吧,憧憬那种世界的人群看了才有体会。
听着押井守的《voyage to avalon》细细回忆本片确实输于好莱坞商业大作,最大的场面印象里也就是那台厂房里的巨大机车,而最终一战也只是教堂里唱诗班的一首voyage to avalon,教堂外的一把手枪和不着边际的对话,而电影给人的确实无尽的想念:夜里每有电车驶过即会短路的电缆,阴暗的现实世界,一切以苟且求生为基准的贪婪的小偷,虚拟任务“ruins c99”,和那只憨厚可爱的巴吉度,电影终究未逃脱日本导演对于场景刻画人物、环境的特点。
相信有一天虚拟成为现实本片又将成为预言神作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
将近四分之三的画面是黑暗而又泛黄,让人怀疑是不是摄影组买了一堆过期胶卷,发现后只好继续用这些胶卷拍下去;甚至,我怀疑是不是我的那个屏幕严重偏色了。
片子结束得很唐突,就欠一句“to be continue”,或者主角说一句“I will be back”。
"Don't let appearances confuse you. This is the world....where you belong."这句话有点意思。
琢磨一下这句话,再看看你所在的世界,你经常去的网站,看看你获得满足感的地方。
这就是你生活的全部了么?
攻壳机动队 黑客帝国 黑衣人 等等一系列电影,都是在讲述一个真实和虚拟的故事,人是越来越无法解释清楚这个世界了,社会越是混乱,信仰越是缺失,人就越热衷于思考这类问题,是想寻到一个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答案。
可是这问题太大了,太费脑子了。
就像影片里说的,如果你是参与者倒还有明晓的机会,万一自己是个中立者怎么办?
难道NPC能明白自己的角色么?
冲着押井导演的进来的。
。
。
大失望押井那种美的离谱的超现实世界。。
当时恐怕没技术拍出来押井也不是卡梅隆整14年整出一Avatar 来就将就着虚化拍了。。
。
。
果然惨不忍睹本来对攻壳的一点点联想被一扫而空大哥。
。
。
找主角也找个漂亮的。。。
这样的主角。。
。。
。
本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对饮食的刻画。
人类们聚集在食堂里,吃着猪食般的饭菜;而主人公回到家里,却为小猫做了一顿十分精致的晚餐。
如此虚幻、如此写实。
刚刚看完,感觉评分不错的电影,但是没看懂。
来看了评论才了解了一点。
没看过原著,这电影感觉制作太简单了,浓浓的山寨风。
整体看的很没意思。
虽然电影是来自书本,但是我想书本可能会有意思一些。
故事的寓意什么的就不讨论了,从现实向虚拟的逃避,意义不错,就是拍摄感觉太烂。
同题材为什么感觉和黑客帝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
话说需要140字才能发布,尴尬了。
因为玩桌游《阿瓦隆》,恰好搜索到了这个电影。
于是就看了。
前半段视觉效果要么灰色要么黄色,我想着都2000年之后的电影了,还这么刻意复古吗?
直到后面的real级,是彩色了。
才知道导演故意设置几个层次的世界。
看到几乎大家都说导演想讨论虚幻与真实。
这个我倒不那么关注。
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
如果我的认知就只到第2层,我就把第2层当做真实其实就够了。
影片中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我感觉由于太晦涩,说不清楚。
首先是明确出现了三个世界。
虚拟战争的世界,做菜喂狗的世界,real级的彩色世界。
还隐隐的有一个第4个世界,就是结尾处可能会出现的下一层级(或许就是主教的世界,或者说阿瓦隆游戏创造者的世界)(但也未必就是真实世界)。
但还有另个层面的隐晦含义呀:主角ash本身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有可能real级就是真实世界,但主角和前队友是虚幻的(虚拟电子数据,可以理解成VR)。
所以前队友被击中之后会消失,但real世界里面的其他人被击中不会消失。
看到real级的时候,我甚至想着会不会是在时间轴上做文章。
——过于开放,啥都不是。
真实与虚幻的核心问题,没有必要。
也就是过一眼。
不要被这题目所欺骗,今天我不打算谈亚瑟同学和他那把卡在石头里的剑。
今天我们来说押井守、虚拟世界和塞伯朋克电影。
刚来日本不久后我就得知了这本由押井大大亲自执笔的小说《AVALON——灰色贵妇人》。
看出版日期的话和电影是同一年的。
不知道究竟哪一边更早一点。
也可能押井大大只是为了纯炒作才跟着电影出书的……不过虽然知道了好几年了,真正入手这本书也不过就两三个月前。
而且现在都还放着没读。
今天熬夜把电影看了。
首先想说,泛黄的老照片色画面很漂亮。
电影是在波兰拍的,无论是带着20世纪50年代色彩的建筑和有轨电车,还是player们集体吃大锅饭的镜头,都带着一种不和谐的怀旧感。
明明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街道的风景、人们的服装和使用的道具却都与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前如出一辙,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想讽刺什么呢?
其次是关于巴吉度。
没查过押井大大是不是自己家里就有这么一条狗,不过很明显他对这种狗有偏爱。
在《攻克机动队——无罪》中,主角巴托也养着这么一条。
在主角回家、狗狗欢迎主人、给狗弄食物、狗猛吃这几个镜头上,两部作品在拍摄角度上都几乎没有区别。
而且,押井大大是特别关注两个主人公细心地为狗准备晚饭的镜头。
仿佛在这个肉体存在的重要性已经远不如精神存在重要性的塞伯时代,这是唯一还能表现出一点人情味的地方——然而相反,也是残酷的地方:“连狗都吃得比人好。
”(巴托是义体,不吃饭另当别论)说来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AVALON》中,有Ash精心为狗做了一顿大餐,却发现狗跑没了的情节。
虽然在《无罪》的动画版中并无这一段,但是在山田大神为《无罪》写的小说版中,却有近乎一样的构造:巴托好不容易跑了老远去买加布列尔最喜欢的狗食,中途还遭到了袭击,打得一身是伤地回来了,发现狗没了……不过在《AVALON》中,跑掉的狗没再回来,这和《无罪》的结局是决定性不同的。
分镜有动画的感觉。
特别是有轨电车驶过的那段,重复用了三次,简直就是做动画片时候的节约法。
女主角Ash也带着素子的面容和感觉。
可惜男主角——有男主角么?
总之几个男角色都不怎么帅就是。
最感动的镜头是Ash终于来到了SA级别,穿着性感的黑色晚礼服,拿着唯一的小手枪,开始在这个除非完成任务否则再也回不去了的陌生世界里冒险时。
当她推开那扇门,出现在眼前的却是色彩缤纷的21世纪初的城市风景。
川流不息的街道、鲜红的可口可乐广告、飞驰的车辆和充满生机的面庞都与那个老照片色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而这让我们的女主角呆若木鸡。
如果你知道SA级别的正式名称是Stage Real,那么你会在一瞬间惊讶于这个假设:究竟哪一个才是虚拟世界?
哪一个才是现实?
Murphy说这个才是现实。
SA级别的任务是击败unreturned,也就是以前来到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回去过的player。
当Ash和Murphy互相用小手枪指着对方时,Murphy告诉她,就算在这个世界被杀死,身体也不会消失。
留下的那个人会知道。
但是,事实上当他被击中并且倒在那片看起来不怎么真实的血泊中说完那堆啰唆的遗言后,他的尸体化作数字融化在空气中。
而作为观众的我也在这一刻糊涂了——究竟,这是不是现实?
现实,究竟是哪一个世界?
于是故事就在Welcome to Avalon的字样中不负责地结束了。
于是,我也就终于决定那本小说是不看不行了——着了押井的道儿了!
虽然也有可能就像《天使之卵》那乱不负责的作品一样,根本就叫人看不懂,不过似乎这不是一部试验片。
鉴于AVALON游戏系统采用了我所喜欢的RPG职业,即分:战士/盗贼/法师(无牧的DL世界……),又有GM存在,所以我对该片还是很有爱的。
特别是当他们遭遇那个血色堡垒(随即事件)时,那法师脸上的表情就跟遇见了一头成年龙一样,棒极了!
不过我就好奇,在二战风格的RPG游戏中,法师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最后的感想是,听波兰语看英文字幕是很累的事情。
作为一部日本电影,为何没有日文配音……- -#
阿瓦隆现在来看还是挺简单的片子啊,大约能懂的剧情,简单的人设,画面,然后也能懂的架构。
不知道是哪国的需要,用英语字幕大概看完。
女主ash,一个玩游戏的高手,在游戏与现实之间不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
最后去拯救自己的前搭档,迷失在游戏世界中的意识。
仔细想想游戏,还真是无聊。
靠着模仿现实的一切不断架构低维世界,带着一点点开发者的想法。
跳脱不开自己的路数。
就像当我们发现沉迷游戏的植物人时,一定是去拯救回来,然而什么是拯救呢。
当你在游戏里面,你可不会这么想,在哪个世界,就会想要什么。
越是简单的画面,越是简洁的需要,才能留给人越多的思考空间。
这很重要。
画成照片的画终究上不得台面。
real is real, fake is fake. fire or not, it is a choice
人生如戏?但自己这种不是很喜欢游戏的人恐怕很难理解。
从影像呈现的角度看,可以当《头号玩家》的祖师爷了。2000年伊始的冷门科幻片,纵有押井守亲自坐镇,依然深深隐匿于《黑客帝国》的背影之后。除了技术受时代掣肘之外,其余皆是高水准的输出,尤其是概念、架构、隐喻、批判、反思,是非常值得揣摩和回味的一部被时代遗忘的寓言佳作。
我估计真人结合动画的实际效果一般,所以非常不友好的用滤镜模糊了画面,用晦涩的各种暗示故作玄虚。然后营造出一本超越时代理解的科幻电影。实际上属于导演玩脱型电影。
非常喜欢这种风格,竟然还在电影里面看到了巴吉度…看来是押井守的爱犬啊~~~
押井守导演攻壳机动队的调调,没有动画深刻,但如果好这口可以看看
枯燥枯燥!
the Class Real.
感觉还是纯动画较好,真人版总归不够虚幻。而且这格调也太慢了,没情趣没耐心的人不要看
可以喔,出人意料得差。
对号入座@中国电影资料馆//1、这归属哪国?2、是因为我完全不玩游戏才不懂么?
开头那些不动的路人实在太有格调了,94位的密码是搞笑吗?调色到发灰,人物都不动,这个就是玩游戏的人看到的现实世界吧!节奏太拖沓了。最后那段对话有点多余。小心了,可能现实也是一个游戏哦!
剧情进行得太慢
坚决拍晦涩难懂,坚决不带观众玩,关键声光电都极其简陋原始……押井守有野心,但是不是先脚踏实地把基础做好更要紧?
女主角形象设计失败,大蘑菇头跟个屌一样常年穿着不及脚踝的宽松裤子以及超大号捡来的上衫风衣背心,出门找狗那脸色青黑就跟要变鬼了一样。最后一段那走路上身几乎不动且前倾跟个死老太婆似的把什么二战后的东欧风格光彩全给盖了
没看懂,到底哪个是真实世界
本片传承了导演押井守在《空中杀手》里的世界观: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达到了废除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的高度,然而对杀戮和肾上腺素的迷恋却驱使着这两部电影里的年轻人,或以肉身开着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斗机在碧空厮杀,或脑后插管在赛博空间里用那些散发着机油味的毛瑟枪倾泻火力;电影《阿瓦隆》无论是人设,背景还是设定都有着《攻壳机动队》的影子,女主角简直就是素子的翻版。总言之,一部容易被忽视的赛博朋克佳作。
不适合没有网瘾的人看。
押井守爷爷……好好做动画片就好了嘛,何必拍真人电影……什么莫名其妙的大升格,没完没了的湿乎乎大柔光,mv式的运镜和生硬尴尬的调度,如果非说是美学追求,除了超现实感之外,我死也没看出来它内在的精确逻辑是什么。另外为什么是波兰?使劲儿往历史和政治隐喻贴也没找出那把解开密码的钥匙,就算有什么灵光瞬间,也因为导演的国别身份而变得不可信。
开头这ui一出来老押井守了,复古DOS操作系统+显像管显示屏,女主发型装扮不免让人想起素子,但是女主一回家这狗我是真绷不住了,简直是从巴特家偷的。现实世界黯淡无光,行人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而彼岸的阿瓦隆,却是色彩斑斓。墨菲至死都在相信真实级别的真实。女主下线时,真是激动不已,电影里是先放的log offt然后后面进入real级别的时候才是log in这首bgm,看专辑曲目顺序似乎也是这样的,结合电影,太有深意了。另外,电影配色光线对上电波就会觉得美极了,川井宪次的配乐更是神中神。
冲着押井守去的,不巧发现这部电影居然是黑客帝国思路的原型。另外音乐很不错。第二次看的时候,把4星改成了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