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汉尼拔》想到的反派人生最近一口气看完了《汉尼拔》三季。
这真是一部经得起反复推敲的好剧。
我几乎每集都是一边看一边跟姬友截屏聊剧情,有时甚至细到每一句台词和演员的每一帧微表情。
所以现在全部看完后想的有点多,有点不吐不快。
为什么现在反派角色在影迷心中越来越受欢迎呢?
除了全体升高的颜值和智商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反派的人生更自由。
没有社会责任心和道德观的束缚。
什么善良,爱心,怜悯,都跟反派无关。
人性是什么,能吃么?
拔叔式呵呵。
没有了这些的捆绑,无拘无束的自由是反派人生最大的幸福。
所以令人羡慕。
《汉尼拔》的will少侠在第一季里面,正义,善良,有责任心,同理心,明知会伤害自己也要拼命用天赋帮助Jack捉到凶手。
多累,多辛苦,真是被虐的四脚朝天还无怨无悔。
不是主角么,光环呢,为什么活的那么不容易?
比起优雅高贵的反社会精英Hannibal, 生活的苦逼多了。
或许我们每一个喜欢反派的人,内心都有那么点跟反派一样的叛逆情愫。
但无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走正派的道路。
各种道德观标准,各种五千年的美好文明传统顺带夹着些糟粕,混在一起塞满了我们的整个大脑。
偶尔有那么点反传统的叛逆苗头,还没来得及露出星星之火,就被周遭的各种正派的声音扑灭了,更不要说燎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自己都学会了压抑自己。
于是如果不是像will那样高情商的人,都被磨平了棱角,变成了芸芸众生里的俗人一个。
撇去拔杯的感情线不谈,只说will自身,他真是幸运的,他碰到了躲在众生中的“神”,最终认清了自己的路,并且抛弃一切,勇敢的走了下去。
旁人眼里,他坠入了但丁的黑暗地狱,选择了跟魔鬼在一起。
但在will眼里,解开了心结,认清正真自我之后的感受,一定是犹如升入天堂那般的幸福。
我之前错了,还怪姬友说都殉情了这怎么还会是Happy ending. 现在从反派人生的角度看,这其实是最适合will的结局。
能主宰自己的人生,才是完美的,谁管TM的对与错。
——有感于本命年大年初二
一口气看完了三季《汉尼拔》,忍不住要给威尔,我善良迷人的小茶杯,写一个剧评。
从最开始,我其实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角色,汉尼拔凭借变态+优雅的气质完全压住了威尔,我只顾着看汉尼拔犯罪、做饭、再犯罪无限循环的艺术表演,直到最后威尔被陷害到入狱,所有人都相信他就是凶手的时候,他克服了自我怀疑,即使记忆断片了,也坚信自己不会做那些事,并且拾起了智商,还原出汉尼拔如何一步步算计自己,再一步步搭建关系,开始贯穿第二季的复仇,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注意到这个一直看起来脆弱易碎的小茶杯竟然难以想象的坚强,然后追悔莫及——第一季又天真又善良的小茶杯太难得了叭,我竟然因为嫌他傻就忽略了软毛期,太可惜了。
第一季的威尔就像汉尼拔评价他的时候说的那样:“易碎的小茶杯,上等瓷器,只用来招待贵宾。
”所以这一季概括来说就是汉尼拔一步步计划着把茶杯打碎的过程,他想要把茶杯变成“能为我的屋子抓捕蛇类的猫鼬”。
第一个案子——明州伯劳鸟茶杯第一次出场,以一个入室灭门杀人犯的身份讲述犯罪过程,最后“This is my design.”才让观众知道他只是在代入罪犯来还原现场.
这是威尔最大的技能,移情能力超强,所以能够理解罪犯的想法,别人以为他们因愤怒杀人的时候,他能感受到罪犯的悲伤和爱,这能够让他对罪犯做出准确的心理侧写,但同时他自己知道,继续这样下去,他的思维方式会跟那些罪犯越来越接近,会很危险。
所以当曾经的上司杰克来找他的时候,他拒绝了。
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为自己考虑,作为特别调查员回到了犯罪现场。
后来汉尼拔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不管,那么后面发生的事情,我会觉得是我的责任。
”(跟小蜘蛛好像啊。
)(第一个案子里威尔移情于杀人犯,感受到他因为爱某个女孩,又无法足够地表达,想杀掉她却不忍心,所以才找跟她相似的女孩残忍杀害)汉尼拔也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才对威尔感兴趣的,他渐渐接近威尔,扮成同事、朋友、精神导师,他能够准确知道威尔的感受,这让一直处于孤独无助、备受外界质疑的威尔忽略了这个人对自己的好奇,对他从不反感到后来越来越信任。
一起救了阿比盖尔是一个转折点,之前威尔一直注意跟汉尼拔保持距离,但是情急之下开枪打死罪犯加勒特 霍布斯给了他极大的刺激,他为自己开枪时候的兴奋感到罪恶,汉尼拔又故意引导他加深这种罪恶感,他疑惑了——我杀了究竟是为了救人还是仅仅是为了杀人?
我是不是一个天生的罪犯?
这时候,他一次次出现幻觉看见死去的加勒特 霍布斯,觉得自己跟他越来越像,甚至成为了他,这让他非常恐惧。
第二个案子——人造蘑菇他毫不设防跟汉尼拔坦露心声,1、没有安全感。
(这也是为什么他那么快就信任汉尼拔,心理医生+利用医学知识救了阿比盖尔足够让威尔这个小傻瓜认为汉尼拔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2、杀死霍布斯时心情愉悦。
3、看见模仿犯钉死在鹿角上的女孩儿时,因为没有及时抓住凶手,他会感觉是自己杀了她,会有强烈的负罪感。
负罪感让他对的女儿阿比盖尔非常照顾,觉得自己杀了她父亲,就该尽力弥补,他把阿比盖尔当做亲人,第一次尝试有一个家。
威尔其实是一个内心非常善良的人,他看见脆弱的东西就会下意识去保护,所以收养了很多流浪狗,这样自己一个人住的地方才更像一个家。
但是其他人在客观角度,怀疑阿比盖尔其实是她父亲的共犯,于是威尔执意查这件案子,想要证明阿比盖尔是无辜的,其实他是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阿比盖尔也是罪犯,他就不是为了解救无辜而开枪了。
第三个案子——折翼天使汉尼拔开始利用心理治疗的谈话来离间威尔和杰克的关系。
威尔觉察到了,而且理性上知道杰克为了尽快抓到凶手才找自己,是正确的,他说“杰克是为了救更多的人。
”可是汉尼拔段位不一般,回他“我不关心你救了多少人,你是我的朋友,我只关心你。
”(这让人怎么反驳,就跟江山和美人,正常人都知道爱江山才是一个有责任心伟大的人应该选择的,可是如果有人说“我不管江山怎么样,只关心你是不是快乐。
”还是会感动的吧,同时也更无意中衬托出了杰克只顾着案子不顾威尔的心理状况的冷酷。
)
而这个时候,威尔的精神状况更加糟糕,甚至开始梦游,一觉醒来在荒野里、屋顶上,记忆也出现了中断。
他怀疑自己是精神问题,可是如果真的是,就没办法再查案了,而且要住到一直恐惧着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所以威尔选择逃避,认为自己只是大脑出现了病理性问题,癫痫之类的,并且不肯去医院检查,来安慰自己没有精神问题。
第四个案子——切萨皮克开膛手第五个案子——人造琴弦威尔终于跟女医生阿拉娜表白的时候,被拒绝了,理由是“不稳定”,(他现在已经开始幻听了)这无疑让威尔受很大打击,医生一直不会跟他单独呆在一起,他一直知道,因为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敢走近,压抑着自己的感情。
后来知道医生跟汉尼拔在一起了,(医生这神奇的挑男友原则,放下倒数第二不稳定的,选了倒数第一,有点儿像神夏里的莫莉妹子终于放下夏洛克之后跟莫里亚蒂谈恋爱。
)威尔没有怪他们中任何一个,而是默默远离。
最后知道汉尼拔真面目之后,尽管医生以为他疯了,还是一直尽力提醒她,并且送她一把防身的枪。
被拒绝之后找汉尼拔倾诉,汉尼拔一边跟心理医生说着“我第一次看到了发展友谊的可能性”,一边明知道那是人造琴弦的凶手,还让威尔去查,导致威尔差点儿被杀。
(这时候才发现小茶杯的勇敢,武力值也不错,就是命不太好,交了汉尼拔这么个专门坑朋友的朋友……)第六个案子——图腾柱第七个案子——床下的朋友在汉尼拔的“循循善诱”下,茶杯已经开始害怕自己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犯罪了,所以他听话去医院做检查,确实是脑炎,生理疾病。
但是被汉尼拔骗了,说他身体没有问题,小茶杯渐渐相信自己脑子有问题了。
他对时间概念开始模糊,不断做噩梦,而且把自己带入了杀人犯,重拾意识的时候他一瞬间以为是自己杀了人,慌张跑出犯罪现场以至于造成了污染,而这些都被同事看见,这为后来他们不相信威尔无辜埋下了祸根。
他把自己并不多的勇气和信心全部押到了阿比盖尔身上,(但是显然阿比盖尔妹子更喜欢汉尼拔,表面看来他真的更有魅力……)所以当知道她防卫过当杀死了博伊的时候,他走进了汉尼拔的圈套,选择瞒住这件事,成了共犯。
阿比盖尔是威尔的软肋,被汉尼拔紧紧把握了。
最后,汉尼拔用明州伯劳鸟的手法杀死了阿比盖尔,威尔全部的will,而且让所有人都认为给威尔检查的医生、床下朋友的凶手、阿比盖尔和她的朋友都是他杀死的,威尔被送进了监狱,茶杯破碎了。
(威尔终于还是打破了自我怀疑,也没有受到汉尼拔的引导相信自己心里真的隐藏了什么怪物。
而且终于摒弃对汉尼拔的盲目信任后,他推理出了真正的凶手。
而且越来越好看了……)所以整个第一季,汉尼拔通过一边对威尔好,(又是炖鸡汤又是披毯子还免费进行心理治疗)一边毫不手软设圈套,最后成功让茶杯失去了所有人的关心和信任。
第二季是一只复仇的小茶杯,变得沉稳、忍耐,他为了抓住汉尼拔,用允许精神鉴定分析自己来跟医生作交换,找以前他最讨厌的小报记者来写文章,他不再坚持声明自己的无辜,而是任由律师用精神鉴定结果来进行有罪辩护,他配合万花筒案子的调查,让FBI知道自己的价值。
他利用一切能够对付汉尼拔的资源,甚至加入汉尼拔的杀人游戏,成为他想要的猫鼬。
小茶杯用仇恨把自己的碎片粘了起来。
而同时,汉尼拔也在修补自己亲手打碎的茶杯,他用之前的手法又犯了两起案子,让大家知道威尔是无辜的,威尔被放了出来。
他知道阿比盖尔对于威尔的意义,所以并没有真的杀死她,他造了一个新的世界,打算给茶杯一个惊喜。
但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茶杯一心想的是怎么抓住食人魔汉尼拔。
在他们准备“私奔”的过程中,有几个点。
1、威尔看见了当初汉尼拔给他心理治疗时的笔记,上面的钟是混乱的,确认了汉尼拔早已经知道他的精神状态并加以利用的猜想,如果是第一季的茶杯,一定会立刻质问他,但是现在的威尔,只是默默看了一眼,就把这些扔进了火炉。
2、汉尼拔说自己构想的世界时,威尔说“而我就只需要一条河流,当我无法战胜周遭发生的事的时候,我可以驱走一切,躺下身,闭上眼,躺进安静的河里。
”后面汉尼拔送给他一条用他爱着的人的血组成的河流,也跟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杀伤力可想而知。
3、汉尼拔在威尔身上闻到了威尔本应该杀死的记者的气味,从而知道茶杯并不是真的修复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想要抓住自己,提前“私奔”的试探也被拒绝了,汉尼拔决定再次打碎他。
威尔在杰克和汉尼拔之间摇摆,这决定着他究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他希望同时保护他们两个,所以在知道杰克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打电话通知汉尼拔,想要他尽快离开,避免两个人正面的冲突。
但是他回去的时候看到的,是被割喉的杰克和从窗户掉下来奄奄一息的女医生。
刚体会到一瞬间阿比盖尔回来的喜悦,妹子就又被杀了。
加上杰克和女医生,还有被残忍杀害的法医同事,一切都回到了第一季结束时茶杯粉碎的时候,小茶杯一整季的苦心经营因为力量的悬殊和对汉尼拔爱恨交织的感情而彻底失败。
(一边温柔抱抱摸头杀深情告白,一边往人身上捅刀子的病娇汉尼拔……)还有一个细节,汉尼拔伸手摸头发的时候威尔没有躲,被狠狠捅了一刀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推开,而是伸手抱住,小茶杯已经彻底选择汉尼拔了,尽管他重伤杰克和女医生,尽管他知道汉尼拔是一个食人魔。
第三季茶杯醒过来,在记忆殿堂里给阿比盖尔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他跟阿比盖尔融为一体。
阿比盖尔想要去佛罗伦萨找汉尼拔,其实是威尔想要找汉尼拔。
他一边说汉尼拔把他们留在那里等死,一边却说汉尼拔刀那么精准,如果想要他死,他不可能还活着。
第一次重逢的时候,他说“我原谅你了汉尼拔”也太天使了。
遇见千代之后,他把千代囚禁了二十年的仇人放掉了。
当千代质问他的时候,他说,我是想放了你。
茶杯明白,一直沉浸于恨是永远不会幸福的,所以他对汉尼拔说“我原谅你”,既放过了汉尼拔,也放过了自己。
他说自己不知道找到汉尼拔之后会怎么办,他带了把第二季末汉尼拔捅他的同款小刀想要还他一刀,但是并不想杀了他,而是拼尽全力救了他。
(私心截一个拔杯公主抱)这一季小茶杯跟汉尼拔越来越像,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穿衣喝酒,平常说个话也是“汉尼拔说”为开头,他能毫不费力就知道汉尼拔去了哪里,也很容易就get到他的戏弄和爱意。
直到汉尼拔毫不犹豫要切开他的脑袋(因为手里面揣的小刀被发现了),他才彻底死了心,就出现了一出精彩的分手大戏。
拔:我们要讨论茶杯、时间和无序的规律吗?
杯:茶杯碎了,永远不可能自我修复。
拔:在你脑海中也不行吗?
你的记忆宫殿正在建造,里面有很多新东西,有不少跟我一样。
我已经在里面找到你,我赢了。
杯:一旦牵涉到你我,就没有明确的胜负。
拔:我们在玩零和博弈的游戏吗?
杯:我想我的狗了。
我不会去想你。
我不会找到你,甚至根本不会去找你。
我不想知道你在哪里,做了什么。
我不愿再想到关于你的事。
拔:你以恶为乐,却感到内疚自责。
杯:你才以恶为乐,我是忍受煎熬。
我没你那种嗜好。
再见,汉尼拔。
威尔经历了几次几乎快要死掉的情况之后,知道自己没办法杀掉汉尼拔,也没办法看着别人把他杀掉,如果继续跟他在一起,自己小命根本不够丢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汉尼拔结的仇人牵连,或者干脆成了汉尼拔餐桌上的一道菜,所以他决定放下这一切,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后面的三年,他娶了一个平凡的妻子,一家三口过着安静平淡的日子。
直到杰克再一次因为案子找他,威尔对汉尼拔的依赖根本无法掩盖,借着查案他开始正视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为了道德法律之类的东西压制自己。
他们之间的联系已经超过爱情亲情或者友情,是一种灵魂伴侣。
彼此完全了解,又能完全理解。
威尔自己也知道,他只在意汉尼拔好的一面,高雅、温柔、聪明,坏的一面完全不管。
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他很乐意这么做,因为汉尼拔也会只看见他好的一面,不管是不稳定的精神状态,还是一种对邪恶的吸引力,或者他内心深处一些黑暗的想法。
而这些,是除汉尼拔以外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
“羔羊降怒于有罪之人,他的惩戒比红龙更加致命。
封印已被打开,羔羊会变成狮子。
当羔羊降怒的时候,谁又能承受呢?
”威尔从羔羊变成了狮子。
他在拍照的时候把手放在奇尔顿医生身上,导致奇尔顿被红龙迁怒,被火烧得面目全非。
(第三季的茶杯帅到极点)在确认“如果我不拒绝你,你永远不会自首。
你自首只是为了让我知道你在哪里,我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你”之后,威尔设计把汉尼拔从监狱里放出来。
他已经抛弃了所有的法律和道德,抛弃了所有的恐惧和善良,明知道汉尼拔刚刚还教唆红龙去杀他妻子和儿子,而且出去后会继续杀人,甚至威尔自己,但还是把自由还给了他,他不再在欲望、道德、生死之间痛苦挣扎,完全顺着自己的心来做事。
(而且还胆子超大地跟着私奔了……看着他傻了吧唧跟着汉尼拔去荒无人烟的老宅子,真担心他会被吃掉。
)
汉尼拔的心理医生看得最清楚,“Can’t live with him. Can’t live without him.”茶杯不能够跟汉尼拔一起生活,但是也不能没有他。
最后他选择跟汉尼拔并肩作战杀死了红龙,然后跳崖——既然不能一起活,又不能一个人活着,那就一起死吧。
威尔既然选择不放下,决定蜕变成一只“怪物”,这已经是很好的结局。
2013年的《汉尼拔》是影视剧届一朵奇葩(褒义)。
读没读过原作不太重要。
老实说,这才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影视剧改编:和原作完全不同,对原作有意识地挑衅、创造性地再现。
孰是孰非,全予观众置评。
《汉尼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有内自外,从视觉美学到修辞艺术的一致性。
这里松散地分为几段,稍微整理一下我对该剧的溢美之词。
(可能会有剧透,尚未观剧的朋友慎入。
)(一)对话式叙事《汉尼拔》的对白是其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对推动故事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全剧,线索和证据嵌套于语言,推动叙事进展,具有对现实(facts)和心理(psyche)压倒性的阐释力量,是全剧的骨骼经络。
话语系统遵从的逻辑并不复杂,却能呈现出的精致繁复,因着各人生命轨迹不同,选择说出的“真相”及犯下的“罪”不同。
人人忙于织网,而汉尼拔·莱克特本人是盘踞于网络交汇处的一只最为得心应手的长脚蜘蛛。
他思维的残酷与优雅,语言的婉转与说服力,使他成为食物链的顶端,但这并不让他从被捕食赦免。
每个人都是勤勉的织工,也是网中囚犯。
我断断续续地看完《汉尼拔》,期间有一次,隔了一段时间再看,立即发现自己听不懂剧中人说的话了。
断裂感对应的是一种特殊话语的黏性,是层层修辞迷宫对观看时空造成的扭曲。
语言系统从第一集开始构筑,由角色的谈吐言行个性气质添砖加瓦。
谈论很容易演进为长篇大论,对话离不开指涉,因此,所有的谈论都是顾左右而言他。
也许,从一种宽泛的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对他人的见解离不开投射,野心勃勃的角色们声称掌握了语言的法则,大家打擂台似地投射来投射去,就造好了修辞城堡的地基。
须知,布莱恩·福勒本人便是一名不合格的心理学生,《汉尼拔》也严谨地违反了现存每一条的心理咨询伦理,将分析方法作为一种修辞去解释动机,而不要深究其中的科学性(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对精神分析进行科学性验证的话),因为语言已经接替了我们所认为的原属“犯罪科学”(作为一部假冒的刑侦剧,其中漏洞并不影响它的完善)或“确凿证据”的管辖权(法医必然是一种短命的职业——希望这不算剧透)。
也就是说:谁能在语言中击败对方,谁就能短暂于食物链登顶。
一切文雅的本质都是野蛮。
(二)互文式修辞因为热衷于引经据典,《汉尼拔》的修辞风格常常被指责为装腔作势。
其实我觉得,除去一些(显然是莱克特本人的)私人趣味,《汉尼拔》是一幢构造复杂的迷宫式高层建筑,一个来者不拒的吞噬系统。
对于砖墙水泥来说,复杂不代表文雅,聪明不代表纤美。
哪怕是粗人也可以有一个房间,前提是要遵从规则。
进一步说,暗喻(也可看作是暗箭)和指涉(实际是扩张)越多越好,迷宫才能越来越庞大,这头语言的怪物愈发臃肿。
一切修辞被平等视之,话语生态是一种动态的竞争。
游戏规则看似艰深,实则民主公正。
简单来说,可以旁征博引阳春白雪,也可以撩起袖子大建屠宰场,把人类统统划为猪猡,以牲畜学来阐释世界(考虑到MasonVerger的实干精神,这甚至并非黑色幽默)。
我想再为《汉尼拔》被指控卖弄来辩护一下。
倘若认识到,《汉尼拔》所创造的这一种艺术的根基是动态的语言系统,是关系性的对话,那么,角色与角色的关系(也是博弈的中心战场),无非彼此独立的言说,真情或假意的附和,人际关系网络即是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诸般因果皆事件与事件的牵扯,一切矛盾源于文明与天性的剑拔弩张。
试想,并不存在一种毫无修饰的语言的调情,否则那会是多么寡淡无味!
既如此,恰当的修辞甚至夸耀便是必要的。
毕竟人之互动具多义性,高明的对话者能拾起对方抛出的橄榄枝(或毒药——具体要看如何服用了)。
低级的对话者只能接到空泛的修辞,而错过了遍布全剧的双关语,枉费了精心调配的黑色幽默。
(三)美学的自洽作为耽于视觉美学的影视剧,《汉尼拔》的运镜和剪辑很有艺术片的风格。
在我看来,美学和修辞上具有一致性的作品是罕见的,一旦遇见就让人万分惊喜。
遗憾的是,《汉尼拔》也因其强烈的作者性被类型片观众诟病。
其中罪状便有:着迷于细节特写,动作分解,对小微结构进行强迫症式的解剖;从静寂无声的黑暗,到紧锣密鼓的运动,万般变幻只在一念之间。
风格强烈的运镜揭示出,事物不是静态的表象,而是力的拉扯孕育出的瞬间的重组。
如果这样解释过于泛泛,那么具体到分镜,叙事与影像具有同构性,这与被误解为(相对贬义的)注重氛围渲染而非叙事逻辑的“文艺”范式相去甚远。
定格水珠聚散的刹那,摄影机模拟出人物心理的动荡和破碎感。
一刻在被分解和重组的过程中,人的思维、情感、动机也经历着一样惊心动魄的过程。
最终抵达的是作为物质的【人】的肉体的分解与重组。
也就是说:当汉尼拔·莱克特与他的后继者们,把捕获的人类清洗,并剖解为可食用的肉排和内脏,再烹煮为美味佳肴,正是这个过程的最好譬喻。
(不得不说,对于人肉烹饪,我从最初的瞳孔地震到后来的看剧下饭,也算是完成了观众的被转化吧?
不得不说这也是《汉尼拔》黑色幽默的一部分。
)《汉尼拔》在剪辑方面,除了大量的闪回,还不断利用对称和镜像的技巧,暗合“投射”之意,不再赘述。
我对一些万花筒式的扭曲场景印象深刻。
随着特定的节奏,影子与影子逐渐重合,是否便是博尔赫斯所说的,“镜子与镜子互相交媾”,生出无限的空间,不设限制的可能性呢。
像一个窄口广肚的瓶,进入越深,空间越大。
某些时刻,也许会发生似曾相识(déjà vu),有无可能,那正是过去或未来的投射制造的。
看似无垠,实则处处受限,人在迷宫中,并不知所向的是死路一条;从另一个角度看,分解和再组,虚像与实相,死或生又有什么必然的先后呢。
说到现实与虚幻的暧昧关系,我觉得这反而是《汉尼拔》里浅显的一个层次。
臭名昭著的pua大师汉尼拔·莱克特仿佛在炫耀:我们早就越过那条线了。
莱克特对威尔·格雷厄姆的煤气灯操纵只是他全方位认知操控的一种更容易被理解的方式与意图。
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我们调转时空,忽略主体的意图(不建议大家在现实里这样做),不再承认一种认知顺序与虚实的潜在合法性,那么,真的存在操控吗?
(四)爱与权力知识分子式的自省式创作最大的问题是容易陷入自大狂或自恋情结(至少,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缺点)。
不过,我觉得《汉尼拔》的创作克服了自恋情结。
注重对话与互动,正是创作生命力的来源。
一个人的声音无法战胜多个点和鸣。
这就是为什么汉尼拔·莱克特要追求(court)威尔·格雷厄姆。
这不是单纯的寻觅同类或者慰藉孤独。
莱克特其人,本性是吞噬、支配、超越,是弱肉强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进化观化身(这听起来非常不讲究。
)《汉尼拔》的美学则把这套话术合理化了(不一定是正当化了)。
谢天谢地,莱克特不再是个粗糙的社达教主。
他的追求被改善为煽动多元人格的发展,美名其曰对常态的超越。
不过,莱克特永远不可能超越莱克特自己,对自我的超越就变成了悖论。
因而,与外界的对话变成了超越的关键。
某种意义上来说,莱克特对威尔的爱情不完全是自恋式的投射。
汉尼拔不仅是一个吃人的人,也是一个被吃的人。
他还是一个乐于与人共享食谱的人。
误解莱克特的人被嘲弄或吃掉。
理解莱克特的人得到他的心。
在威尔不要他的心时,我们的莱克特是多么的悲愤和屈辱!
显然自视甚高的人不倾向于认为自己被拒绝。
除去这二位血肉模糊的调情爱好者,《汉尼拔》对其他人际关系的刻画也十分出彩。
角色是内向发展的,极度自我中心的,没有什么世俗的欲望,无论处于多么错综复杂的关系。
与修辞表面的繁琐相比,人与人的沟通简单粗暴,说着同一种话语,从不谈论不关心的事物。
探案只是一个引子,绘制权力地图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钱或者权势的不均,而是视角的高低。
连最秉持正义的警官也不由自主地为人性的复杂幽微着迷。
对于边缘人格爱好者来说,《汉尼拔》是一个理想的反常社会。
(五)真相与蜕变在《汉尼拔》的人性试验田里,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投射了自己的欲望与幻想。
但是我个人觉得,《汉尼拔》并不主张冷漠或反人类。
着重呈现的不是极端处境的人性丑态,而是一种黑暗奇幻的想象力;一种反传统的、张弛有度的美。
剧集的进展,不断催生蜕变,蔓生出新枝。
改变的群舞交响,单凭一人绝对实现不了。
人格的改变,滥觞于“真相”的生成。
威尔的真相在他与莱克特的引诱与被引诱,角力与公物中诞生,而非被宣布(连导演也没有宣布的资格!
)。
在揭晓之前,一切维持谜团态。
《汉尼拔》里没有无趣的人,也没有浪费的细节。
人格异常者—在这里不仅是罪犯,也有偏居一隅的边缘人——他们充满行动力,热爱非典型的美,不期待被接受的美。
不容于世的怪人,活在自己的工作坊里。
这样的生存状态,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喜爱孤独与专注的人来是堪称乐园。
我们都可以是艺术家。
莱克特,作为联系与世隔绝的织网者的智者蜘蛛,诱人犯罪的皮条客,其代价是永恒地剥掉人皮,一辈子活在被剥掉人皮的异化感中。
我在全剧中最喜欢的角色是威尔·格雷厄姆,我想他的独特之处也许在于,他拒绝剥掉人皮不是因为厌恶,而是出于自制。
他维持着既不沉溺,也不拒绝,对自己的精神肌肉有具有精确的掌控力。
在无数的挑战者中,他没有败下阵过。
须知,一旦进入兔子洞,便只有下跌与上升两种选择。
可是,凭什么要排除悬置?
(莱克特,说的就是你,你在把他人推向唯一的一种可能,真是暴君行为。
)人格可塑性让他能够同时是许多人和他自己,为什么必须进入或拒绝而不能把守着钥匙?
因为当改变开始凝成,那么其他的可能便都消失了,我觉得这才是莫大的遗憾。
从4部电影到麦叔的电视剧,私以为电视剧更好,没有冒犯安东尼霍普金斯大叔的意思,原因如下:1.更新,更豪华,更多视觉冲击的装置艺术;2.呈现信息更丰富和立体:小茶杯关于“自我”认知的确立和检测更丰富和立体;3.遵从原著,改编不落窠臼,各处向电影小说致敬皆有出处;4.vs电影,“理解万岁”的诠释更合乎羁绊逻辑;第四点展开好好聊:两部作品交集的部分在于陈述汉尼拔的异于常人但自洽的逻辑:“道德,还有使用道德的场景,是相互尊重及认可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的——你跟准备吃你的老虎或者你要吃的炸鸡,是否也讲道德?
”而有没有“德行”的前提是:“我觉得你有没有趣。
”“有趣”的判定规则是:“对象是否具备超乎常人的某种品质/能力。
”电影里汉尼拔是爱上史达玲了,证据是为她剁了手。
原因是一方面因为是女性,另一方面爱的是“有趣”,让她区别于羔羊/炸鸡——她没有私欲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沉默的羔羊》)和虽然被欺负但仍然坚持原则(《汉尼拔》)的坚韧纯粹的道德理念。
本质上还是一种对于女性的美好品质致敬的状态。
虽然有点不太喜欢这种“女人,你很好地引起了我的关注”的预设;而电视剧的诠释是:“我要200%的理解,不行就同化你,哪怕亲手培育一个致命的对手。
”——可能老哥真的太孤独了。
从一开始“有趣”——发现小茶杯聪明(异于常人的移情天赋)其次是自我孱弱(区别于史达玲的因为纯粹的强大自我),我见犹怜;逐渐过渡到玩弄控制,一切尽在掌握;再到不受控制被威胁被反杀(你很好地吸引了我注意力);再到遭遇背叛也一度情绪失控;再到成为平等的对手开始新一轮的追逐,整个过程就是极致孤独症患者的自我拉扯行为。
与其说是“腐”不如说是极致的“爱自己”,爱一个没有弱点投射于他人的自己。
——————一刷我是肤浅的分割线—————第一季:麦叔版的汉尼拔简直就是深水狼为了炫技的变态屠边扛推路(;´༎ຶД༎ຶ`)第二季:神民觉醒&神民反杀-神民用狼的方式反杀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出于正义地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复仇还是就是想做恶第三季:神民开始重新定位之旅,狼也开始了新的求欢之路;
分析的内容比较啰嗦,先来个一句话总结:拔杯在跳崖前没时间去砍贝蒂莉亚医生的大腿,只有跳崖活着上来之后才有时间。
所以肯定没挂,还携手过上了一起砍人一起吃人的日子。
————汉尼拔S313结尾字幕放完之后,有一幕贝蒂莉亚医生独坐在桌前,大腿被砍下做成菜肴的画面(图1图2):图1: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large/M1siWeHPdGEigzDchtfKIg/x2264844395.jpg图2: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large/f7pj7g4prqssqtBxUJBU-g/x2264844354.jpg将图2的背景与之前的场景(图3)对比,可以看出这一幕发生在贝蒂莉亚医生自己家:图3: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large/z1qDkcvYkgDhyyv7csI-Iw/x2264844360.jpg那么问题来了,贝蒂莉亚医生被砍腿这件事是何时发生的呢?
有四个可能:①发生在茶杯最后一次拜访贝蒂莉亚医生之后、拔叔越狱前。
即茶杯独自完成砍腿+烹制;②紧接拔叔越狱发生。
即茶杯和拔叔从劫狱现场直接去了贝蒂莉亚医生家,两人完成砍腿+烹制,之后携手前往海边小屋;③发生在两人前往海边小屋之后、红龙杀上门之前。
即两人先抵达海边小屋,又前往贝蒂莉亚医生医生家,完成砍腿+烹制后又返回海边小屋;④发生在红龙死亡后——即拔杯跳崖幸存之后的某个时间点。
一个个来看这四个选项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能性①:回看图2,会发现桌子两侧还摆了两把椅子,一把正对女医生,一把在宾位。
我认为这里的暗示不言而喻,一把是拔叔的、一把是茶杯的,可以推测此时两人均在。
另外,菜肴华丽的烹制方式、断腿伤口处理方式,也不可能出自茶杯个人之手,必然是有拔叔主刀。
所以①里茶杯独自完成砍腿+烹制的猜测不成立。
可能性②:拔叔和茶杯在劫狱前的服装,与抵达海边小屋时一致(图4图5图6);拔叔和茶杯开警车从劫狱现场离开,也是开警车抵达了海边小屋(图7)。
可以确定两人是从劫狱现场直接前往了海边小屋,途中并没有冒险改道去贝蒂莉亚医生家砍腿。
②不成立。
图4: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large/9fsWPBKGzjH7bAbdcKTAgw/x2264844385.jpg图5: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large/EApqnUz7BLLCahFnYoZd1A/x2264844371.jpg图6: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large/7IHfZGVjbkvJ1jA5C0eQNQ/x2264844381.jpg图7: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large/uNQcAm_94diHy1bY0L50Dg/x2264844364.jpg可能性③: 在拔叔和茶杯离开劫狱现场、到两人抵达海边小屋之间,穿插了杰克在深夜排查劫狱现场的镜头(图8)以及阿拉娜玛格携子离家的镜头,可以推断拔叔和茶杯从劫狱现场离开、到抵达海边小屋之间,用了一整夜的时间。
所以,两人想要从海边小屋折回贝蒂莉亚医生家,进行砍腿、烹饪,再折回海边小屋,是需要起码一天以上的时间的,无法当天来回。
而且从情理上来说,两人这样做的可能性也极小,与其先到海边小屋换衣服、再去贝蒂莉亚医生家、再回海边小屋,还不如直接从劫狱现场去贝蒂莉亚医生家来得方便,被抓住的可能性也小。
③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
图8:http://img4.douban.com/view/photo/large/AauJupZ9EwFUa0TNWlZ5kQ/x2264844379.jpg可能性④: 如果前面的推测都不成立,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两人是在牙仙死亡、跳崖幸存之后,好整以暇在其后某个时间点抓住贝蒂莉亚医生并砍腿、烹饪的。
对比图2和图3,会发现不仅家具摆设有变,挂画也被换成了另一幅,两图之间应该有不小的时间差。
第二季季终集字幕后彩蛋部分——贝蒂莉亚医生和拔叔坐飞机前往意大利的画面——是发生在正片内容尘埃落定之后。
那么第三季终集字幕后彩蛋部分的这一幕,也可能是发生在正片内容之后。
海边小屋是拔叔的地盘,他曾带着AB钙和拉斯警官来过这里,看着悬崖下的风景拔叔还发表了”以前这里的土地更多些“的评论,显然是十分熟悉这里的情况。
之后两人在屋内对饮,茶杯提醒拔叔牙仙正看着我们,拔叔回答”我知道“,似乎一切尽在掌握。
综上,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从被袭、杀死牙仙、跳崖到如何存活上岸,拔叔都是早有计划的。
[划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腐勒都说了【如果能有第四季而且麦子休休愿意继续演,我们肯定接着拍】那就表示俩人肯定还活着啦!
夫夫绝对是从海里爬上来找地方逍遥去了,放心吧!
[划掉/]完以上纯属PO主看剧写话及推测产物,如之后被官方打脸概不负责,谢谢_(:з」∠)_
汉尼拔的意象人格解析。
在电影《少年汉尼拔》和原著中,千代本是汉尼拔在巴黎远房舅舅的妻子。
在他年少时期扮演了精神导师的角色,也给与了汉尼拔关怀和爱。
她对汉尼拔的教育,尤其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对其一生都有着深远影响。
然而如同Will Graham, 编剧将千代这个角色彻底颠覆,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呈现:年轻,机敏,冷酷的日本女子,拥有着超精准的枪法。
她象征着汉尼拔极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冷静,有条有序,不慌不乱,一出手即能击中目标要害,把握其命门的攻击和搏斗能力。
可以说,这是汉尼拔一个重要子人格。
同样由电影《少年汉尼拔》可知,童年真正发生的是,一群战乱中的歹徒闯入汉尼拔的家中避难,由于实在没有食物,又被暴风雪困住,为了求生,他们杀死了Hannibal正在生命的妹妹Mischa,然后煮了她的身体来充饥。
而除了对掠夺者的暴行永无法释怀的愤怒和憎恨,真正让Hannibal无法接受的是,在他自己饿到近乎无意识的状况下,歹徒们也喂了他,他吃了妹妹的身体才得以存活。
这是他将自己彻底魔化的核心原因。
在他的潜意识深处,那个乞丐般惨不忍睹的囚徒子人格,就象征着这样一个Hannibal自己怎样都无法接受的事实, 及其所携带的内疚,悔恨,无法言语的情感。
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让我们开始进入这一集的剧情。
开头Hannibal和Bedelia 在谈论之前的剧情和上一集中和Will的相遇。
Hannibal已经预见,Will会去他的故乡寻找线索。
于是当Will Graham来到Hannibal童年家乡的庭院时,(象征着他进入了Hannibal的潜意识中比较深的层面,如同第二季中 Hannibal说过的“I have let you know me, see me/我让你了解我,看到我…”)
在这里遭遇了千叶,直接用猎枪瞄准他(象征Hannibal潜意识中对他的警惕)
但是千叶走开,视若不见,这意味着Hannibal愿意让他深入自己,了解自己。
随后,千叶宰野鸡脚的那一瞬间,巧妙地转换到Hannibal宰人手的镜头…
不用说,在这个系列中,那些被宰杀的人对Hannibal来说都是各种动物,在前两季的对白中常常他毫不隐晦地以此为乐。
夜晚,当Will Graham探寻到地牢,找到囚徒时,千叶也就自然地出现在他的身后了。
这个苦痛的囚徒,是Hannibal最深层,最脆弱的阴影。
在被看到时,当时也伴随着最高戒备的防御 被猎枪瞄准,3磅扳机已经摁下2磅!
囚徒想和他说话。
这么多年, Hannibal的这个部分,这个囚徒,从未被任何人看到过,可想而知他的痛苦和孤独了。
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Hannibal为什么对Will情有独钟---想和他成为朋友,毕竟,知己难求。
但千叶不允许。
从对话中得知,囚徒被“Cast aside social graces normally afforded to human being/被摒弃了正常人的基本衣装,整洁,体面。
” 如此的不堪,狼狈。
因为罪恶感,因为内疚,自责。
从这里也能理解,自《沉默的羔羊》以来,所有汉尼拔系列中,他表现出来的那种社交的古怪感,和别扭。
不怪表面多少礼貌,优雅,那种怪异的感觉,或者说粗鲁的痕迹一直都在。
而他自己,最受不了的就是那些“无礼的人”。
比如他说过,“Discourtesy is unspeakably ugly/粗俗无礼是无法言喻的丑陋”,显然,就是这部分阴影的外投。
“All he is allowed, is the sound of water. It’s what the unborn hear. It’s their last memory of peace/他只被允许聆听滴水声,那是未出生的婴儿所能听到的,那是他们安宁的最后记忆.”这句台词值得反复推敲。
永远聆听着婴儿在子宫里听的滴水声。
夹在生与死之间。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惩罚?
又像是一种赎罪,伴随着极度的内疚和不接纳。
“You’re keeping him like an animal/你把他当动物一样对待”“I wouldn’t do this to an animal/我不会这样对待一个动物。
”足见千叶对囚徒的憎。
两人走后,囚徒的脸贴着栏杆,耐人寻味的表情,好像Hannibal本人。
是看到了被救赎的希望吗?
但是那个表情又仿佛带着阴险…邪恶
在阶梯上。
两人的对白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理论。
“What did he do?/他做了什么?
”“He ate her/他吃了她”“Mischa?”显然,囚徒象征着那个Hannibal自己无法面对的经历。
“How long has he been your prisoner/你囚禁他多久了?”“We have been each other’s prisoner for a very long time/我们作为彼此的囚徒已经很久了.”囚徒和囚禁者,这是这两个子人格之间的关系。
“All sorrows can be borne if you put them into a story/任何的悲痛,只要编成故事,都能被忍受.”这里引用了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名言。
是编剧对这集情节创意的一种解释吧。
也是他自己对Hannibal的解读。
而这种方式,和子人格拆分技术中的关系分析,已经意象建构的叙事,非常相似。
一个人要如何面对这样惨重的经历?
Hannibal为什么是Hannibal,在他表面的行为之下,有着怎样的心理动力?
他的无意识创造了一个故事,关于一囚徒和守望者的。
随后画面再切换到意大利,餐桌,美食,表面的华丽精致。
烹煮羔羊的内脏,是罗马传统中第五等的肉,穷人迫于生存才会食用。
Hannibal说这道菜是他很年轻的时候做来纪念他妹妹Mischa的。
颇有意味...
随后,他的脸,和千代的脸在镜中转化。
再一次暗示他们的一体性。
“We construct fairy tales and we accept them/我们编造故事,然后接受它们的存在.”“Our mind concocts all sorts of fantasies when we don't want to believe something/当我们不愿意面对的时候,头脑会编造各种幻想”千代表示她理解并接受Hannibal的行为。
因为Mischa就是被别人吃掉的。
他现在所做的,无非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Hannibal wanted to kill that man for what he did to Mischa, I wouldn’t let him take his life. So Hannibal left his life with me./汉尼拔想杀死那个吃了Mischa的人,我不允许,所以汉尼拔将他留给了我”这句很关键。
Hannibal想要扼杀掉那个他无法接受的经历,但在无意识中却是不可能完全抹去这样一个沉重的经历的。
即便被压抑,发生过的事情,都会留下痕迹,不可能被彻底遗忘。
要封印那个经历,就需要同时创造囚徒和守望者千叶。
Will深夜一个人再次来到地牢,砸开门锁,带着麻袋,“绑架“了囚徒。
豪不犹豫,无惧,上扬的眉毛带着一种挑衅。
从整部剧中来看,Will的确是不怕Hannibal的,从始至终都是。
同时, 在面对Hannibal难以置信的残酷吃人行为时, 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去恶魔化Hannibal, 他更能从容客观地看待Hannibal的这种行为,像看待一个普通人那样。
这正式面对无意识和阴影的一种很好的态度。
不带评判指责,只是如实地看,如实地接纳。
也正因为这种态度,他才走到了汉尼拔的核心所在。
他释放囚徒,给他自由。
但囚徒见光和旷野,恐惧无比。
看起来好像还不敢离开他。
这也是第2季中,Hannibal渴望Will友谊的心理动力的一部分。
当囚徒可怜巴巴地走向Will,他却冷酷地推开他,让他自己走。
这让我联想到第2季最后一集,Hannibal难过地对Will说“I‘ve let you see me, know me. I gave you a rare gift, but you don’t want it./我让你看到了我,了解我。
我给予你了一件稀有的礼物,但是你不想要”汉尼拔真的是彻底向Will敞开了自己最阴暗和脆弱的那部分,也因为这样,渴望Will的友谊,甚至共生(第2季后部分 ,Will是假装自己也杀人,吃人,才得到Hannibal最终信任的。
但他同样也骗不了自己的潜意识。
他知道自己那么做,只能是出于正义,是为了将Hannibal绳之以法)他推开囚徒的这个动作,也就象征着他内心深处的那种正义。
随后画面切换,在教堂中JACK和意大利侦探的谈话。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剧情有所阐释。
“Will Graham understands Hannibal. He accepts him. Who among us doesn’t want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Will理解汉尼拔,他接纳他。
我们谁不想被理解和接纳?
”理解绝对到位了,接纳也有了,但Will毕竟也是凡人。
他无法像神一样地完全无条件接纳和宽恕Hannibal。
他自己的局限,他只能选择告诉自己,是出于正义,为了降服邪恶,才去做那一切。
所以,这注定了第2季后来被Hannibal识破后,悲剧的上演。
这段对话,在教堂中展开,颇有深意。
千叶拿出烤熟的野鸡,切好,原来是拿给囚徒吃的。
回顾前面的分析,野鸡象征Hannibal宰杀的人,那么这里就解释了他吃人的欲望来源。
正因为有囚徒的存在,因为他如此深刻地禁锢了自己的那一部分,才需要不断地吃人。
地牢中的饥饿,只有这样才能填满。
千叶不仅带了肉,还有红酒。
想想餐桌上的华丽和Hannibal品酒时的陶醉表情吧,在无意识的意象世界中,竟然是这样的...
当千代来到地牢,囚徒出人意料地回到了牢房中,并蹲在那儿,装作无事。
但其实已经准备好攻击千代。
我们可以不从理性和逻辑角度深究囚徒为什么回到牢房。
单从这个情景来看,地牢这一幕是Hannibal自己的内在冲突。
囚徒被千代禁锢这么多年,当然是想报复的。
被压抑和否认的部分,总是渴望表达和释放的。
由于和Will关系的深入,Hannibal最深的阴影被解锁。
这场拼命,就是他内在的很深的挣扎,改变。
最后囚徒终于还是被千代反过来杀死。
Hannibal之前自己维系多年的心理平衡被打破。
囚徒的死亡,对他来说有着很深的意义。
至深罪恶的释放,获得新生的可能。
同时,也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吃人了。
老旧的死去了,脚本被打破。
这个转化也预示了后面剧情的展开:汉尼拔相当于自投罗网,将所有人引到意大利来抓捕自己,又设计回到美国,从残忍的梅森手中,救了Will一命,最后向Jack自首,甘愿永处牢狱。
他对Will说,“我想呆在一个你永远能找到我的地方。
”这不得不算是汉尼拔的一种脱变。
也许,说是某种程度的疗愈和成长也不牵强。
尽管仍然是非常的悲怆。
但是,毕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不断地杀死,吃人了。
而自投牢狱,也带着一定的自我救赎和忏悔在里面。
“知道吗,威尔。
我觉得杰克叔叔把你当成了易碎的小茶杯,上等的瓷器,只招待贵宾。
” “有时,我会把茶杯摔到地上,故意为之,他不能自行修复让我很不满,也许某天,碎掉的茶杯能恢复如初。
”“时间逆转了,将我打碎的茶杯拼凑了回去。
”“我原谅你。
”“你能原谅我吗?
”“我原谅你。
”“起先我觉得,上帝对我太不公平,将我推向悬崖,我只能投身于恶魔的怀抱。
可后来我发现,上帝和恶魔,都是他。
”“你希望我的人生中就只有你。
”“你和我一样孤单,”“没有彼此,我们都会孤单。
”“我恨这些玫瑰,我仍愿拼尽全力一试玫瑰的芬芳,我找到了星星上的金子,我被这些金子燃烧殆尽。
”“不能与他共处,又不能失去他。
”“我在你存在过的地方仰望星空,水平线上夺目的是猎户,而木星在旁边闪耀。
我不知道我们的星象是否一样。
”“我相信我们的星象一定是有部分相交的。
你闯入了我思维宫殿的前庭,顺着走廊跌撞着寻找我的开端。
”“阿喀琉斯巴不得全希腊人都死光,那样他就能和帕特罗克勒斯二人征服特洛伊了。
”“凶手为你写了一首诗,你要辜负他的爱意吗?
”“Stay with me.”“Where else would I go?”披着心理医生外衣的食人魔罪犯xFBI调查员,站在光明处的猎物内心里不知何时被播下的恶种在恶魔的低吟下而长出腐败的玫瑰、选择与罪恶共舞;而潜在暗处、伺机而动的猎手最终却被一步步地诱入羔羊设下的陷阱。
暗涌的情感如悬崖下汹涌的潮水,最后又像被突然按下了休止符、随着相拥的二人还有浅唱着的《love crime》落下万仞深渊。
世界这么大,只有你能理解我,只有你能读懂我,也只有我能理解你,只有我能读懂你。
我是高高在上的魔鬼,直到我遇到了你,我想要分享我的心,我不忍心它被你打碎,更不忍心我与你分离,我知道你终将会找到我,成为我,和我合为一体。
我不会将爱意尽数宣之于口,但举手投足间、抬眼垂眸间无不在说我爱着你,我迷恋着你。
但同时它的克制与理性的背后却是十足的癫狂:是我在站在正义一方的你的身上嗅到了同类的气味,使出浑身解数将你拖入遍布荆棘的泥潭;是我明明可以逍遥法外却甘愿锒铛入狱,只是为了你能够在享受家庭带来的宁静与幸福后、在午夜梦回时仍能想起我,在你为要案困扰时能找到我,听到你亲口说出“please”。
我们讨论艺术,讨论哲学,讨论生命与死亡,我们的情感也在各种隐喻中暗潮涌动。
我们的命运缠绕交错,却从未真正融合。
我们的情感就像拉紧的琴弦,用血浸润,用脉搏弹奏,最后燃于火焰,最后变成漫天飞雪。
“当涉及到你我,就没有明确的胜负了。
你和我,也开始模糊了。
我们是连在一起的。
”
在看了season 3的finale三遍之后,我决定来写我人生中的第一篇剧评。
必须承认Bryan Fuller确实是一个天才,台词的伏笔性和隐喻性,每一个细节的铺排和设置,令电视剧版的Hannibal有了很多与电影版不同的出彩之处。
既有Anthony Hopkins的珠玉在前,编剧又对原著进行如此颠覆性的改编,对剧集本身确实是很不利的影响。
但看完全三季的故事后,就会发现电视剧版和电影版并不是如左右手般相类而相悖的关系,而是更像两兄弟,享有相同的血脉,却有截然不同的外貌与灵魂。
女医生Bedelia的一句话就是对Hannibal和Will之间关系的最好诠释:“Can't live with him.Can't live without him.”对于Hannibal来说,杀戮是他的爱好,他希望与Will一起分享其中的快感,但同时他又不能割舍他的自由。
他渴望Will对他的追随,但另一方面Will的追逐又助长他的逃离,像个永不休止的恶性循环,而拒绝竟然才是留住他的唯一方法。
在Will的角度则更为复杂,他信奉正义,他理解Hannibal但却并不认同。
他能感受到两人之间灵魂的共鸣,但理智每一次都拉回他想跟Hannibal一起坠入黑暗的脚步。
Jack一直都清楚他内心的挣扎,并在佛罗伦萨明确询问过他是否会和Hannibal一起溜走,而Will的回答是”Part of me will always want to."在finale里Hannibal对Will露出了两个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难得的笑容。
第一次是Will为了引红龙现身对Hannibal提出“假”越狱的提议并说了“Please."的时候,另一次则是在海边别墅,两人拿出红酒共酌时。
此时也出现了一段在本人看来颇具“调情”意味的对白:“My compassion for you is inconvenient,Will."(”我对你的同情真是不合时宜,Will“)"If you're partial to beef products,it is inconvenient to be compassionate toward a cow."(”如果你偏爱牛肉制品,那同情牛才是不合时宜“)inconvenient but fascinating.当两人双双坠崖之后出现了Bedelia的断肢被烹煮的画面,然后根据各种细节很多观众都推测两人并没有死。
不管两人最终命运如何,这个结局已经是近年来本人看过的最好的finale,如月下黑血,可怖又美丽。
If you keep running,I'll keep chasing.
看完汉尼拔最后一集的几个想法这一集的每一帧我都想截图下来,但显而易见这不可能。
台词剧情前后呼应,互为注脚,腐勒用最后一集告诉我们,这货在转投戏剧前的心理没白学,也用这一集告诉我们,他是一个驾驭能力极强的编剧。
猫鼬的Becoming威尔在交谈中说到“决定是各种情绪产生,更多是一团乱麻,而不是一个集合(原句decisions are made of kneaded feeling,they more often a lump than a sum )”尽管被劝诫不要过于鲁莽,不要过于自信自己能操纵整个局势,但他仍然胸有成竹。
在返回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发现他们都是聪明人,对称的坐姿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这是威尔与另一个足够了解自己的人的对话,抽象一点也可以说,这是威尔自己理智与情感的博弈,威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厌倦了他以前的状态,或者说,他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后足够他做出最后这一个决定,将问题一概解决好,既能够让红龙死去,又能让汉尼拔不再出去祸害人,在道义与法律上得到圆满,他自己“can't live with him,can't live without him”得益于几个主要人物都足够聪明,特别是汉尼拔,在后面与威尔的问答简直句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威尔的计划以近似惨烈的方式结尾,在干净与脏污的反差中,完成最后以血为祭的救赎,冲击,但又出乎意料的圆满。
汉尼拔是一个罪犯,威尔是警察,在警察身份这个立场上,威尔抓住了罪犯,让他再也不能犯罪。
而他因多种情绪糅杂,决定跟汉尼拔一起死,他不能失去他,所以要拥抱他,又不能与他共处,所以最好,共处之后,再无未来。
在汉尼拔谈到未来可见的,他的死亡时,他引用了圣经的话为这种自愿赴死做了注脚,朋友,这文雅人的傲娇与浪漫我们自然都懂。
我仍然但似乎不再要问上次在火影影评里问过鸣人的老话,【你会愿意为谁而死,愿意为谁赴死,朋友?
仅仅是朋友?
】汉尼拔的引用里,泾渭分明地将这种关系解释为朋友——朋友间最大的奉献。
联想到圣经反同的背景,以及腐勒在座谈提到的“两个异性恋男人之间的爱情”休提到过他认为威尔与汉尼拔之间存在爱情,那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我能够很肯定地说,到本季结尾,他们已经把这种爱情,高度理解与依恋,诠释得足够完美。
我想,出于公民对法律的遵守与敬重,汉尼拔这个角色无论如何也是应该死的。
在事先申明这种价值观之后,我也想说,汉尼拔是因为想让威尔能在想要的时候随时随地找得到他而自首的,这种为了威尔的需要而自首的设置,腐勒也有意识的用对话强调。
在缓过神回过味后我不得不感慨这种带一点路西法堕天式的浪漫,哦不对,也许这算是吸血鬼为爱暴露在阳光下等待慢慢消亡?
只是要把吸血鬼换成汉尼拔。
在读外国史时我发现汉尼拔也是一位极杰出的军事家的名字,这个名字背景赋予汉尼拔一种略讽刺的偏又有点贴切的意义,所以说编剧的情怀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有时候你就是很无言以对。
返回来谈最后四分钟的镜头,在前面近乎诗意的月下谈心时,汉尼拔曾说他与威尔将一同消失在大西洋的海浪中,回过神我们当然也能知道,这是又一个伏笔。
我前面就说过,前后呼应互为注脚。
在衣冠楚楚之后,是纯粹的肉搏,枪、血液、小刀、斧头,衣冠楚楚的谈心与刀刀见血的肉搏构成戏剧张力,同时,还记得上一季威尔束手无策的被捅肾吗?
这一次这场大的,他也是主要打手,再次,呼应他之前所说的becoming。
威尔与汉尼拔事成之后短暂的相拥与抚慰(将头靠在对方的肩上,轻微的摩擦,抓紧),威尔发力拥着老汉纵身跳海。
这行为的两全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要讲的是镜头。
镜头先是停顿了几秒,然后慢慢地、慢慢地向前,走近,最后很谨慎地探下去拍悬崖与海浪。
此时镜头仿佛就是观众,停顿——观众震惊发愣,慢慢上前——观众惊惧地想要一探究竟,拍悬崖——尘埃落定。
在汉尼拔一贯精准冷静的镜头语言里,这是最有人情味的一次,但这种人情味仍然是有节制的,冷静的。
总的来讲,最后一集相当精彩,虽然这一集我且停且看,用了三倍的时间去消化,期间捶墙数次趴桌数次转头数次卧槽无数次,但我仍然要心服口服的说,腐勒!
一个出色的编剧!
汉尼拔!
一个优秀的剧本!
一部精彩的剧!
演员就不再表白了,毕竟我也是全程抽空感叹美颜打心底觉得麦子休休等人好看的。
很多人说这对CP很好磕,我既然喜欢磕CP,自然免不了一看的。
之前看过这个美剧几集,因为男主竟然吃人坚决不能接受然后弃剧了。
我可以接受主角是反派,坏,没有道德底线等等,但绝不能接受这个。
《哥谭》里最反派的反派之一企鹅人吃人都会心理不适,不愿意去吃。
汉尼拔的这种行为一点也不优雅,他是我目前最反感的反派。
不过,好吧,既然有CP磕,我就来看看两个人的旷世奇恋吧,让我看看另一个主角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汉尼拔,让我对他少些反感。
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我失望了,没有什么爱情,甚至没有什么感情,有的只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我为什么这么说?
我注意到《汉尼拔第一季》一个别人不会注容易意到的细节,这样一个案件:小男孩们被拐卖了,然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去杀自己的亲人,然后这样便可以组建一个家庭。
小男孩们天生是坏的吗?
不,他们被挑选是有些特殊,但不是说因为他们本质是坏的,所以才会杀自己的亲人,他们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易操纵,易控制,易被影响。
威尔,我承认他本性有坏的一面,但是这不是他变坏的原因,也不是他渐渐依赖汉尼拔的原因。
他和那些小男孩多么相像?
他易被影响的特点被汉尼拔发现,然后一步一步诱导,将他引入深渊,让他手上沾上鲜血,而这个时候他就能够得到汉尼拔的友谊,就如同小男孩们杀了自己真正的家人得到了假家庭的认可一样。
威尔不是汉尼拔的第一个受害者,也不是第一个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人,看看杰克的实习生,看看威尔杀了女孩父亲后一直放不下的那个女孩,看看汉尼拔的心理医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是人质发现自己无法对抗挟持者,只能尽量与挟持者建立关系,以至于挟持者不会伤害自己。
不是她们本性被激发出来了,如果没有汉尼拔,至少那个实习生和心理医生永远不会做杀人的事情,正当防卫也会上法庭自证而不是隐瞒。
再将视线转向威尔,没有汉尼拔,他就算被能够以凶手的视角看凶杀案困扰着,也不会成为凶手,他的底线和道德感太强了。
第二部,威尔想用饵钓汉尼拔,他明明有那么多次机会可以杀掉汉尼拔,为什么不?
因为他一直被汉尼拔控制着,他想要正义和真相,为什么超过复仇超过阻止汉尼拔?
为什么他总是会选择在最后一刻救汉尼拔?
如果把这看成甜甜蜜蜜的爱情,那是完全的误读。
原因只是他一直受汉尼拔的控制,从来没有摆脱过。
如果他真的只是变坏了,他可以杀了汉尼拔,然后做一个杀手,但是他离不开汉尼拔,这不是爱情,是变态的控制者,病态的被控制者。
爱情向来是势均力敌,但是威尔一直被控制着,从来没有什么反攻。
至于最后威尔说改变了汉尼拔,也不过是汉尼拔欣赏自己的产物对产物产生了一点喜欢和依赖罢了。
如果抛去这些底线,威尔就能够变好,那我也能承认汉尼拔帮到了威尔。
但是底线可能会消失,道德感不会,威尔知道自己做了错事,知道自己越陷越深,他将会一直为他的道德观所困扰。
最后的结局不是威尔变得和汉尼拔一样坏了,而是威尔最终也无法摆脱汉尼拔的控制。
当汉尼拔看到威尔时,他在想什么?
他或许想的是,威尔,是他最完美的作品。
他主动进监狱也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他不想失去自己完美的作品。
想到第一季中女孩父亲以为吃下自己女儿就是爱,有人真的认为这是爱吗?
有人真的觉得,虽然很变态,但是精神病的爱就是这样吗?
看一部剧有双男主没喜欢上一个也太没意思了。
威尔,我一直寄希望于他能够做点什么,他能够改变点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做到。
第二部所有人的结局都那么惨,威尔所有熟悉的人都惨遭汉尼拔毒手,汉尼拔甚至再次当着他的面杀了那个女孩,他破碎了,没能拼起来,沉浸在如果服从凶手就会得到好结局的幻想。
从来不会有什么好结局,就算他没有背叛汉尼拔,跟着汉尼拔走了,汉尼拔也会让他亲手杀更多的人,那个女孩也会牵涉其中,不断杀人,而他们又如何逃脱法律的制裁?
他甚至没有尝试复仇,他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大多数情况下,他是汉尼拔的傀儡。
威尔做的一些尝试,让我知道他不是本性使然,他给女心理医生枪,让她防备自己和汉尼拔,他没有杀女记者,他不希望记者写上那个女孩的故事,他充满同情心,希望好人能够有个好的结局。
不是因为他畏惧自己的本性所以才让其他人防备着自己,而是因为他不能够控制自己,他已经被汉尼拔操控了啊。
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人质一般是不会反抗挟持者的,就算反抗了一次,后面还是会屈从。
对此我也不知道作什么评价。
我以为作为主角之一,威尔能够坚强些,给其他同样遭受汉尼拔创伤,被他控制的人一点希望,但是没有希望,似乎没有人能够摆脱汉尼拔的控制。
这或许是有些人觉得他有魅力的原因所在,但是我还是认为他没有一点魅力,一点也不优雅,甚至都不帅,长相一看就是变态。
对于CP,我只想说,没有绝美爱情,只有遍地伤痕。
内心OS:这算哪门子CP,真是气死我了!
浪费我时间看这个变态,为什么我说这个变态,而不是这两个,不是因为威尔不变态,虽然他确实不变态……问题是《汉尼拔》不是双男主,没有爱情,没有CP,只是一个汉尼拔的舞台,威尔他既然不能有一次战胜汉尼拔,那他只是用来显示汉尼拔影响力的人罢了。
威尔作为正义方,竟然没能用正义真正伤到汉尼拔一次,还不明显吗?
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的这句话真的好怪啊,我也不知道怪在哪里,可能怪在竟然有人和汉尼拔共情了?
怎么做到的?
他不是心中有魔鬼,他就是魔鬼,不,说他是魔鬼都是对他的美化,他就是一个食人怪而已。
食人怪食人就是因为本能,我觉得很符合汉尼拔。
我不认为他有思想,不知道一些人怎么能够和没有思想的动物共情起来的。
这部剧是真的一点爱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灵魂伴侣了,如果能接受爱你就是吃了你的当我没说。
这个导演有多仇华?e11的10分钟说will家的狗是吃了中国产的罐头坏了肚子?
这季这么难看 这么意识流 看的都犯困 还这么高分 真不可理喻
最后一季,无论爱与恨都改变不了被砍的命运,阿门~~
18.5.8 说是跳崖还不如说是Will用尽全身力气把Hannibal推了下去。既是live with him也是live without him。
最后的为爱大战还是精彩的,但红龙部分太垃圾,整的好像个智障
就 在一个同性恋合法的国家看耽美 还是这么清水(?)的耽美 观感真的满奇特的
这个剧腰斩也是有原因的。
你所谓的进化无非就是个受过童年创伤的大馋小子犯病罢了,找什么借口啊。进化要都是同类对食早灭绝了。偷换概念。
最后是殉情了吗??
虽然复盘起来前面这些剧情真的很狗血且抽象 但 妈的这个结局 Remarkably beautiful. 🥲
天哪,看完这一季才发现这完全就是爱情剧啊!两人最后相拥跳崖真的是不要浪漫地过分了!画面和拍摄手法的精致真的提高了电视艺术的档次,非常符合Dr. Lecter的高品位了。不过虚实混合的画面太多让人略晕头转向,加上前四集节奏太慢差点放弃,还好到了第五集开始可以说是集集高能。汉尼拔这种人应该就是尼采口中的深渊吧,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久了就会深陷其中,迷失自我。我们还是珍爱生命,远离恶魔吧!
对不起艳姐,这三季看完对我而言真的是种煎熬!运镜再牛b,配乐再艺术,也无法抵消剧情的装b拖拉和毫无节制的不打光!对,不打光!灯光师是想让我欣赏屏幕上的我自己吗??😨李建军这个红龙这跟个傻b中二病一样,大扑棱蛾子给你掰断!只有最后十分钟还行。
米科尔森演这种硬的角色显得有点紧绷;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编剧坏掉了,人物改得乱糟糟
扪心自问剧版汉尼拔其实并非完美无缺,很多人吐槽的我也赞同。但它好的地方未免太好了,并且如此稀有,无可替代,让我觉得它胜过许多完美无缺的事物。就像小杯心甘情愿奔向汉尼拔拥抱的那片深海,它是我漂泊许久后找到的桃源孤岛。P.S.殉情真是太美了。
汉尼拔在佛罗伦萨逍遥度日;Bedelia假扮汉尼拔妻子并逐渐黑化;威尔伤了汉尼拔的心;反派"牙仙"红龙终于登场。
有点看不下去了。。。。
结局简直完美!完美!完美!在我看来这是HE…我已满足,此生无憾!拔叔和小茶杯为我们展示了清水的最高境界,一个带血的拥抱胜过一万个吻,一千次床单!暗黑清水同人的扛鼎之作!打包票BL界五年之内无有能出其右者!再说一万次完美也不足以表达我对腐勒的敬仰之情!
相比第一第二季,冲突弱化了很多,所有正义方人物的立场开始变得模糊,人设崩的太厉害,全部往LGBT方向倒去了,委实让人觉得恶心…… 而为了保持已经沦为通缉犯的吃人狂魔汉尼拔在现代社会的猎食者地位,制造了太多的巧合,使得正义方集体隐身,这种特权待遇,我都怀疑片中的世界不是现代,而是地狱…… 这是一部第二季就该完结的剧
风格完全不同,完全崩塌了前两季的基调,剧情包括台词生硬刻意,好多地方感觉故作玄虚完全是为了敷衍了事水完收尾
我可以说他是完美的。YES , IT'S BEAUTIFUL.ps最后的love crime背景音是心跳声。(2018,越来越喜欢Bede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