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异于片子娴熟的技巧和节奏,矛盾的设置相当有设计感,各人物也相当富有层次感。
从这里就能隐约看出姜文以后片子的风格了,或者说姜文的风格。
一部相当优秀的西部片和史诗片(前),将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人物身上,集中在男人身上,大漠色彩相当强烈。
不喜欢旁白,和一众大老爷们的对手戏比起来显得格外稚嫩,这个女性角色我感觉有些多余,这是一部完全不需要女人的电影,但是也许就像一盘菜一样,盐放多了需要其他调味品作平衡。
就像女人一样,它不需要怪力乱神,不需要舍利的神奇力量,应该在最后高潮处将男性的魅力进一步发挥出来。
我接受戏剧的发展需要有死亡,需要有遗憾,只是他的死亡,本来是最为遗憾和悲壮的,却一笔带过。
想了一会,我自己改写一下结局,寡不敌众,来棲还是死在了大漠西域,他的遗物被李校尉送回家里,在镜头中,一双年迈的手轻轻抚摸着遗物包,门外是雪景。
船只渡东海向东去,李校尉乘马回到西域,在马背上转身望了东方的那片土地。
然后镜头拉高,突出西东的巨大距离。
屠城校尉李和来棲,两个有厚度的角色。
片子是老师推荐的,反复推荐。
不知好在哪里,趁着放假看了它,没拉快进。
男人、军队、大漠、胡马,镜头语言总是能第一时间告诉你片子的总体基调。
仅从取景来看,就感觉这是一部和《英雄》截然不同的片子。
故事讲了什么?
忠诚与背叛?
人伦与服从?
还是说,它在追问信仰?
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不是屠城李与将军女儿的暗含情愫,也不是来栖的漂泊流离,也不是一路护送舍利子的厮杀大戏。
重点是,小和尚。
为什么一个文弱的小和尚要安排在护送大队,为什么他能够死而复生,代替舍利子平息这场争夺?
当舍利子送回大唐,便开启了大唐盛世。
作为一个以道教为土生土长的古国,何以靠舍利子庇护?
故事回到第一次打开舍利之时,当众人都陷入绝境之时,舍利被层层揭开,光芒随即覆盖每个人,把人内心的懦弱无力全都引了出来。
看上去,舍利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其实不然。
小和尚就是舍利的化身,替众人打开了心里的桎梏。
如果更迷信一点的说,那就是舍利给人一种置身天堂的快感。
你能看见每个人脸上呈现出不同的内心变化(这里且不谈演员的表演力度)。
有一个人,始终是平静的,没有波澜的。
没错,小和尚。
他至始至终如一汪清水,平静、淡漠。
这里开始涉及人的欲望,种种欲望引发利益的冲突、斗争。
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上来看,都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
不关乎伦理道德,不关乎正义邪恶,仅仅是个人欲望。
而小和尚,没有欲望。
当我们说英雄,可以有很多定义。
但是,在这种片子里,称之为天地英雄的,只能是小和尚。
他有一种摆脱一切欲望挣扎的无为之心,这颗心可立足天地间,无偏袒,无私欲。
他能够死而复生,不是舍利子的力量,而是生与死是同等的,或者说,已经取消了生与死的界限,达到了一种通的境界。
这样的境界使他穿梭天地间,而不是人世的纷杂错乱。
人间的使命,到此为止。
舍利子被护送到大唐的最终使命不该是他,也不能是他。
为统治者所利用,借口保护天下苍生的使命,不是他该去做的。
因而最终,是那个当初违反了皇命的屠城校尉李将舍利子送到了君主面前。
讽刺的是,片子一开头也是这个人,既屠城又因保护女子违反了命令而被追杀。
人的欲望和良心的开启,总是一瞬间。
但是,若论天地英雄,当属小和尚。
ps:片中大漠风光值得一看,黄沙满天飞,仿佛能闻到飞沙中的血腥味。
响马子的二胡声简直是绝佳配乐,那种悠扬的绝望和凄凉简直是沙场配乐不可或缺的一大法宝。
当年这部电影刚出来的时候没当回事,就像现在很多电影出来都不关心,我只听后续口碑再去考虑看与不看,不像很多人一出来就扎进影院看完喊冤……第一次看这部是在电视上cctv凌晨有放大片的习惯,但看了2-3次都是看到大半就升国旗了……这次放假因为不想去世博排队就在家里挑着看了几部电影,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也最震撼我,还有我喜欢的 姜文和赵薇,哈哈总体上来说值这个名字——天地英雄,不想多说细节,有兴趣的自己看,看过的也可以再去细细品味一下音乐方面,原声有几首很喜欢听:Buddha’s Remains Warriors Of Heave推荐给大家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人,终日骂骂咧咧,在他们嘴里每个好电影,作为观众 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错了,毕竟众口难调,就算为一些细节争个你死我活制片方也不会给你什么大红包,不好看就别看,最近发现新片的托很多,所以拿老片来看总归没什么利益驱使吧,让我们让那些本来不错的电影慢慢为他翻案,恢复它本来面貌,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和了解,毕竟人心浮躁利益驱使的商业社会真的好的东西不一定就卖座,但是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早晚都会受到大众的认可,那些哗众取宠的玩艺重归逃不过华而不实的命运。
《天地英雄》上映于2003年,时值张艺谋《英雄》出世,整个环境对国产大片颇有微词和失望。
因此《天地英雄》受累没有获得与其本身品质相等的赞誉和票房。
作为一部03年的电影,特效方面自然没法与今时今日相比,但就其剧情和表现力,应该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国产电影。
电影概要:时值盛唐,大唐与突厥交战,一只驼队从天竺往中土返回,这只驼队运送着十万册经书,在途期间遇上了大风暴,护送队全军覆灭,只剩下一个军官和一个和尚,就在迷惘之际,救下了姜文饰演李校尉。
校尉为了报答军官的救命之恩,决定肩负起护送驼队的重任。
校尉深知一路危险重生,需要另请帮手一同护送。
正当他找到他曾经参军时的手下时,一个神秘人物出现。
此人名叫来栖,是一位东瀛武士,身份是遣唐使,兼任大唐皇帝的钦命,前往西域诸国抓捕朝廷要犯,由日本著名演员中井贵一饰演。
原来校尉曾经应不愿执行杀俘的命令,而反抗朝廷,正是东瀛武士要追捕的对象。
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后,双方约定等将驼队护送到长安再决生死。
驼队继续往东,却被一群马贼盯上,为首的头目叫做安大人。
这群马贼背后的主谋是突厥,目的是劫掠驼队中一件无价之宝,佛门至尊圣物——释迦摩尼舍利。
西域大多是佛教国都,若舍利被突厥抢去,就可以以此来挟制西域各国,一同与大唐为敌。
马贼人多势众,在峡谷处拦截驼队。
李校尉一行势单力薄,此时东瀛武士与一位女子加入他们一同护送驼队。
女子由赵薇饰演,名文珠,是将军之女。
李校尉等虽然人少,但手下全是精英,尤其是东瀛武士的强力加盟,带领驼队成功突出重围。
为了摆脱马贼的追杀,绕过突厥的关卡,李校尉决定带领队伍走一片号称“死亡之海”的沙漠。
进入沙漠后,整个队伍严重缺水,祸不单行,马贼也跟随而来。
在惨烈的血战中,一条神奇的暗河喷涌而出,帮助李校尉解决了燃眉之急,也吓退了马贼。
精疲力竭的驼队终于抵达了大唐的边塞,但边塞中没有唐军驻守,只有几个看守军火库的唐兵。
李校尉顾不上休整,组织手下在边塞上设置各种防守,准备迎击突厥大军的追袭。
翌日,数以万骑的突厥大军抵达,随即开始攻城。
李校尉等利用防御工事,顽强的抵抗骑兵的冲击。
但是毕竟兵力悬殊,李校尉、东瀛武士等皆负伤,退守内城,突厥前锋部队伤亡惨重,也停止了攻击。
第二日,突厥大军再次攻击,城池被攻破了。
安大人等马贼入城,李校尉、东瀛武士与其短兵相接。
东瀛武士阵亡,李校尉也被打倒在地。
安大人一刀杀了守护舍利的和尚,并举刀劈开了盛放舍利的金塔。
神器的一幕出现,释迦摩尼舍利绽放出万丈光芒,照亮整个苍穹.......安大人死了,突厥将军也死了......李校尉、文珠出现在长安皇宫大殿之外,文珠手捧东瀛武士的佩剑和令牌缓缓走上大殿.....整部电影张力充足,叙事饱满,高潮迭起,为我们呈现出黄沙漫天、金戈铁马的大漠之旅。
姜维饰演的李校尉中规中矩,气概不凡,赵薇饰演的将军之女,身兼英姿和颜值。
值得称道的是,中井贵一饰演的东瀛武士,充满了神秘的魅力,让人倾倒,王学圻饰演的安大人,阴险与狠辣演绎的入木三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最后结局三分钟,导演设计的过于玄幻,本是一部上乘的史诗电影,非加上一个魔幻的结局,把电影的整体档次拉下一大截。
我认为结局稍作调整:李校尉在防守边塞的同时,派一人求援,等突厥大军破城后,大唐援军赶到,击退突厥,最后舍利闪耀在长安佛寺。
这样结局才是合情合理,功德圆满。
但米已成饭、木已成舟,也就我随便一想罢了。
不管怎么样,《天地英雄》作为一部优秀华语的电影,还是非常值得一观。
❶ 喜欢冰水混合悟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❷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秒懂王
从一个讲故事者的角度来看:四股力量粉末登场,武士姜文、遣唐使、安大人、突厥人,遣唐使和姜文形成A方,安大人和突厥人形成B方。
A方为了顺利护送佛祖的舍利,B方抢夺舍利,AB方大战,A方全军覆没,B方被显灵的佛祖灭杀。
这个影片很符合好莱坞经典三幕式,第一幕:盛唐时期,遣唐使本可以回归祖国日本,但姜文因不杀老婆孩子成为叛军,成为他最终的缉拿对象,同时他还得护送赵薇回京城。
西域的丝绸之路,一批军队护送佛教珍典遭遇暴风沙,只剩一个和尚和一个士兵,救了在沙漠里快昏死的姜文。
姜文自此护送他们回京城,买护送士兵与“老不死”、地虎相识,遭遇安大人的追杀,遣唐使帮助姜文脱险与安大人结仇,突厥人请求安大人帮其截下运送队伍。
第一幕所有的人员都各就各位,同时也在刻画人物,比如小孩地虎的出场凸显了姜文作为武士的善心;禁止自己部下跟随自己表现出姜文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姜文与遣唐使的对决凸显两位武士秉持的侠义原则:信守诺言、不滥杀无辜
遣唐使给日本的母亲写信,凸显他作为游子对家的思念;安大人买来武士作为自己练舞的对象,以及他一直在把玩乐器,表现安大人的冷酷、凶残几近变态。
第二幕:姜文一帮护送驼队来到险恶地带被安大人的人马拦截,遣唐使出现帮姜文战,战斗中,姜文死了一个得力下属,姜文人马得以逃脱。
因安大人的目的不是劫财,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护送的东西,和尚现出释迦摩尼的舍利,一阵魔力散开,原来拥有这个就可以统领整个西域,所以安大人的目的是这个舍利。
姜文一帮人前行至大戈壁,水快尽,没有水源,安大人追杀至此,激烈的斗争后安大人撤回人马,老不死受伤。
焦渴至极,安大人人马又围攻,为了拿安大人扔在眼前的水,一个部下送命。
激烈的战斗中,老不死阵亡,他的刀子插向地面,涌出了水,安大人觉得这是天意,撤回人马。
姜文人马前行至一个空掉的小镇,安大人的人马再次杀来,又是一场激战,几个部下相继死去,为了救姜文,遣唐使死在安大人刀下,姜文也被他重伤倒地,赵薇被远远甩开,和尚也死在安大人的刀下。
安大人劈开舍利,魔光散开,所有的兵器被融化,和尚复活一掌杀死安大人,想拿舍利的突厥人也被飞箭射死。
高潮部分总共有三站,每战一次都有人牺牲,因为这样更能牵动观者的内心。
同时仍不忘了饱满人物形象,姜文让地虎回家表现一个武士对弱者孩子的庇护;姜文为了省水宁愿自己忍着,也不喝水,不仅表现领导者的责任也凸显他的舍己为人;遣唐使不得喝水时的尴尬表现,也是很萌的,反倒使这个挥剑特快的武士形象更真实更圆润;安大人在沙漠里大肆用水,也体现他的拔横嚣张;赵薇在战斗中的勇敢表现,也显现它是一个刚柔并济的强女子。
第三幕:姜文将舍利送到朝庭回家,赵薇跟随姜文一起回家。
整个故事下来,导演可是拎得清清楚楚啊,起承转合,同时塑造人物,情节发展中不断地丰满人物形象,埋下伏笔暗示接下来的故事走向。
姜文的护送队来到一片山峡出,一个部下说看见自己亲手埋的兄弟坟墓,姜文叮嘱其回来拜问,其实这里的坟墓已经交代他回不来了;和尚说自己看见了长安,看见了佛寺,舍利在莲花座上,这里是已经交代舍利会被安全送达皇宫。
导演还不忘增加笑点,比如这一段
还有独眼对麻子说:你老婆怀孕了,你留在家。
麻子来了一句,我老婆的事,你关心干嘛~哈哈哈~~~简直快被笑死,还有在大戈壁的时候,一个部下故意不给遣唐使水喝,表演的真是活灵活现。
何平的片子始终裹挟着武侠的世界,在这部片里,护送队全部都是武侠的化身,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侠客的正义。
坚持侠义的同时兼具太多的身不由己
这个很西部呐~不过这部片可是将中国的西部片提升了一个度,可以不再是土,而是酷。
这种光影打得真是美爆了,这部片的摄影真心很高级,这种气质美很有力量,不像张艺谋的大片美的空洞。
这部电影的配乐用的很不错,不知道属于那种音乐,节奏感很强,带动感很足,是那种一出场就透着天朝的武侠味。
但是全景的镜头确实太少了,看多了特写镜头眼睛会有点累。
每开始一个场景,导演都有自己的一套镜头思路。
对于女性的选择和处理,一直是对导演处于怀疑态度,赵薇只看表演很美丽,可是声音不能听啊~一出声就破氛围,导演呐~你听着不难受嘛~还有《麦田》里的范冰冰,她的表演简直不能看,太作了,太破氛围了,总觉得如果将范冰冰换成国际章,这部电影肯定大红大紫。
至于特效嘛~几毛钱的呀???
希望开头的字幕停留时间长点,太快了!!!
我是喜欢文栖的,虽然他很少说话,其前半部分交代人物出场有些缓慢,耐着性子,为了看懂这个故事,镜头没毛病,设定放在现在来看也不过时,剧中三个人物的死,安排的很让人感动。
结局也很算完美。
就是文栖的死让我有些难过。
他想回故乡,不可以让他回故乡吗?
反正文珠和校尉已经在一起了。
最近我很喜欢这样单纯讲一个故事的电影,电影作为载体,有时候为了渲染一种影响,为了寄托而寄托改变了太多。
这个故事就是这样,讲一个人,为了仁慈善良,而要被除去,只因他是对敌人的弱小而善良。
而文栖的矛盾在于那句台词,“有时候杀人是没罪的,不杀人是有罪的。
”中井贵一长得有点像陈道明。
2023年1月10日,著名导演何平因病去世,年仅65岁。
作为国内著名导演,但何平独立执导的影片数量不到10部,他生前最后独立执导的影片《回到被爱的每一天》在2015年上映,不过票房很惨,仅有不足200万,这部电影也成为何平心中的一个遗憾。
其实何平也是有过壮志雄心的,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武侠大片《英雄》上映,全球狂揽1.75亿美元票房,开启了内地电影的大片时代。
在次年何平也推出了他的历史题材大片《天地英雄》。
该片由何平自编自导,姜文、赵薇、中井贵一和王学圻主演,王中军和陈国富担任制片人,董玮担任动作指导,在当时来看这般阵容很明显是冲着要挑战《英雄》去的。
影片故事背景为盛唐时期,姜文出演的戍守边境的校尉李因为不忍心屠杀被俘虏的突厥家眷而被朝廷通缉,中井贵一出演的日本遣唐使来栖因屡次提出要回国的请求而被朝廷贬到边疆负责追杀校尉李,两个同是天涯沦落人大战在即。
这部影片的风格很有西部片的感觉,那种大漠风沙的宏大场景确实很有画面感,董玮设计的动作戏也是可圈可点,刀剑之间的你来我往,真实感很强烈。
不过该片也有备受吐槽的地方,那就是片尾突然出现的玄幻段落,突兀感非常强烈,以至于形成与影片之前的部分不搭调的败笔之举。
极有可能是鉴于《英雄》的巨大成功,所以哥伦比亚也投资了这部影片,并且拿下该片的海外发行权,而国内的发行权则被华谊兄弟拿下。
《天地英雄》在当年制作成本高达900万美元,按照当年的汇率换算已经是超过7000万人民币,对于当时的内地电影来说绝对是大手笔。
就只这样一部巨制市场表现如何呢?
该片在当年国内票房4100万,据说发行方华谊兄弟赚了。
不过该片在海外的成绩很一般,北美票房不足10万美元,全球累计票房也仅过600万美元,这般成绩让哥伦比亚大为光火,对导演何平极为不满。
其实之前的《英雄》能够风靡全球,当时在好莱坞正红的李连杰功不可没,反观这部《天地英雄》全片未有国际影响力的演员,这也是该片海外不吃香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天地英雄》的主题曲很意外的邀请当时红得发紫的蔡依林来演唱,这般操作估计也是奔着之前《英雄》邀请王菲演唱主题曲来的。
蔡依林为该片演唱的主题曲叫作《海市蜃楼》,这首歌曲一反蔡依林的演唱风格,李焯雄填的词气势磅礴,再加上蔡依林深情的演唱,使得这首歌曲非常契合影片风格,不失为一首佳作。
如今21年过去了,早已经是物是人非,而这首《海市蜃楼》却一直在传唱。
【END】
这片子很久以前看过,最近闹片荒,又找出来温习,话说我观影也有20年左右,我就爱看看电影,听听音乐,看看小说,没其他什么爱好,除了印度电影,基本其他国家好的烂的片子看过不少,这片除了结尾不能让人接受之外,其他真没毛病:故事架构严谨 人物刻画鲜明 动作戏犀利 卡司强大 道具和背景尊重历史 各人物智商在线 感情线丰富而不杂乱 取景讲究 赵薇也再次奉献了演技和最好看的颜值!
来栖大人普通话很好听。
可能很多文青最大的喷点就是玄幻舍利子了,不过既然都有舍利子了,适当有点玄幻也可以接受,可是导演把这搞砸了,不然,绝对神作!
电影真的太一般,这个是写的作业....顺便发一发《天地英雄》是一部武侠题材的电影,中国传统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武侠电影的题材往往与道教元素联系紧密,主要角色往往围绕着修炼武功、惩恶扬善的道路实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升华,极少有“宗教”的力量压倒“人”的力量的主题。
而电影《天地英雄》中主角团队的英勇牺牲的忠义精神,最终都敌不过“佛骨”显灵亲自制裁邪恶的神秘力量。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看似荒诞的结局安排,更加显现了电影主题对“英雄”的塑造,面对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的“佛骨”,主角团队的英勇赴死将其身上具有的儒家忠义精神拔高到了“神”的层面,最终以“佛骨”为中心的“天”,和以“皇权”为中心的“地”,最终在运送至长安时达到了“天地合一”,由此开启了一个大唐盛世,呼应了“天地英雄”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天地英雄》虽然以佛教的宗教超自然力量为核心,以正统儒家忠义精神的李唐皇权的力量为暗线,但不可忽视电影中暗藏的道教精神内涵作为世俗力量的影响。
这种以道教精神为核心的世俗力量沟通了象征“天”的神秘力量和象征“地”的忠义精神。
结局时女主角文珠将佛骨送到长安,旁白“在这智慧的光芒从皇宫中放射出来的那一刻起,中国唐朝这个伟大的帝国开启了太平盛世”,儒、释、道三种精神内涵即在护送佛骨至长安的旅程中走向融会贯通,共同敲响了盛唐之音。
《天地英雄》有三种不同的文化势力参与其中,代表中原正统的李唐王朝,代表臣服者献来经书和释迦摩尼的佛骨的印度国,代表着野蛮势力企图争夺佛骨统治天下的突厥王朝。
被卷入佛骨事件的人物更是三流九教,有日本遣唐使来栖,落难将军之女文珠,因释放俘虏被通缉的校尉李和他的隐姓埋名的弟兄们,被突厥势力收买的响马头子安大人,一路运送佛骨的年轻僧人觉慧等等。
这些人虽然出身和个性不一,但在佛骨这一具有统摄剧中所有人物命运的力量的驱使下,每个人都主动或被动皈依了“佛”。
这是“佛”在人的精神层面实现的统治,是形上层面的至高无上、凌驾一切的权威力量,决定着所有人的命运和归宿。
而从剧中所有人的立场和动机而言,则涉及到民族、信仰和自身利益的问题,这个层面也更加复杂,这也是道教精神的世俗力量影响最大的方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校尉李这个人物。
校尉李身上所展现的儒家忠义精神与其流亡于政体之外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道教精神有效调和了两者之间的裂痕,塑造了其忧国忧民、勇担重任的救世者形象。
校尉李原本是戍边的小统领,因为违抗朝廷军令拒绝杀死老弱病残的俘虏,被朝廷通缉成了逃犯。
这一背景事件很好地体现了校尉李这个人物的复杂性,首先,校尉李的怜悯之心致使其反抗君权,成为朝廷通缉的嫌犯,但是实际上他并不是不满李唐政权的反叛者,他违背朝廷军令是出于其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仁”心,其对李唐政权至始至终没有失去“忠”心,同时他对自己的弟兄真诚以待的“义”心,这些都是他身上浓厚的儒家思想的底色。
可是,他毕竟已经被驱逐出了李唐政权,“很显然他是个因为违反了秩序而被主流社会所放逐的流亡者”,这使得他的立场与李唐政权有了鲜明的对立性。
但是究其本质,他虽然违抗君权却并不反对君权,就算成为了流亡者,他对李唐政权始终有一种归宿感和认同感,“修身齐家治天下”仍然是他的抱负,只是作为一个逃亡者,他只能遵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和他的弟兄们隐姓埋名,直到被卷入“佛骨”事件,校尉李身上报国之志再次复苏,他毫不犹豫地扛起重担,冒着性命危险护送僧人觉慧逃脱安大人的追杀,将佛骨送往象征李唐政权的长安。
校尉李以被排除在政权之外的身份护送佛骨至长安,哪怕自身受到政权的迫害,他仍然认同李唐王室的正统性,在“忠”这一儒家思想的影响外,其实还嵌套着他更加底层的行事逻辑,即救世济民的“道”心。
在中国传统道教影视作品中,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这种“道”心,他们虽然位卑位小、性情各异,但是都嫉恶如仇、惩恶扬善,在面对邪恶力量时毫不畏惧,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强权所屈,驱使他们行动的并非儒家的“忠义”,而是对所有生命一视同仁的善意。
他们可能认同整个政权的正统性和合理性,但却敢于和政权中的邪恶势力作对。
如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常常会惩治某个贪官污吏,但是并不会对整个政体体制产生变革。
安大人是一个残忍嗜杀的响马头子,为了自身的利益接受突厥人的收买去争夺佛骨,不惜杀死一切阻碍他野心的人,《天地英雄》的校尉李面对武功高强、来势汹汹的安大人,将生死置之度外,毫不妥协;但是在面对同样要取他性命的遣唐使来栖时,却保证在运送佛骨成功后主动伏法。
他身上的“侠义”精神和儒家思想内核不是相互冲突的,正是他的“道”心使得他的立场和行为的不一致有了合理的解释,与跨越不同文化实现形上层面的统一的“佛”不同,校尉李的“侠义”之心与其“忠义”之心统一在民族层面,所以哪怕他身为逃犯,立场和李唐政权相对立,其行为仍然偏向于李唐王朝。
校尉李身上这种济世救民的“道”心,沟通了象征“天”的形上层面的佛和象征“地”的以儒家思想体系为根基建立的君权,正是他的“道”心使其成为了“天地英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道心”所象征的世俗力量。
“佛骨”作为一种宗教力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能够辨识善恶、惩恶扬善,这种惩恶扬善的能力是由超自然的力量达成的。
沙漠之中的带路老人临死前终于找到了暗河,决战时僧人觉慧起死回生,这些都是神迹,宗教的传播并不是通过那十万册经书,而是通过最高力量在现实世界的显现,连残暴的安大人也高呼神迹,影片中出现的所有经书都比不过那一截佛骨,人们对宗教的任何诠释都比不过最高力量本身的存在。
这是象征着“天”的佛的力量。
而从影片中佛骨的移动路线来看,它首先从印度来到中原,中途受到突厥皇权的觊觎,佛骨本身选择了代表中国的李唐王朝政权,承认其正统性,而惩治争夺它的突厥皇权。
自古以来,宗教都是和皇权紧密捆绑在一起的,所谓“君权神授”、“天命所归”,“佛骨”最终仍然平安到达了“长安”,归属于李唐王朝。
这是象征着“地”的皇权的力量。
而校尉李身上“道”心,则是一种世俗力量的显现。
《天地英雄》中出现的各个人物有自己的立场和身份,他们的行事逻辑往往超脱于规则之外,是属于世俗生活方面的,在这种世俗生活之中,善恶往往难以辨明如校尉李本来是李唐王朝的将领,却为了敌方俘虏违抗军令成为逃犯;遣唐使来栖大人奉命追捕校尉李,却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在运送佛骨成功之前不会杀死校尉李。
校尉李的“道”心正是体现在这种世俗生活之中,他敢于打破规则,并不屈服于权威,释放俘虏、关心弟兄、保护云珠、运送佛骨,这些行为彰显着一种世俗力量,而正是这种世俗力量,沟通了宗教力量和皇权力量,“儒释道”三种精神得以交融贯通,共同敲响了大唐盛世的先声。
01年的片子吧,和《英雄》差不多时候出来,只是由于老谋子的资历和《英雄》的噱头而被压制了,两年后才公映。
第一遍看是在高中时,可惜当时人多,环境嘈杂,没怎么看懂,单就记得赵薇在一大堆络腮胡子的男人中显得很耀眼,似乎比平常要美丽许多。
于是觉得,女儿家的美丽应该重在衬托,而不是天成。
倘若跳到花海里,终究会被牡丹玫瑰的艳丽遮掩。
后来又无意中在家里看了一遍,静静地无干扰,才发现这是部极好的片子,租碟子回来重复看了多遍,愈加被震慑。
铁血戎马,明甲苍穹,骆漠孤烟,刀卫与武士的生存之道,命令与征服的喋血较量,滥杀与被滥杀的自主抉择,就在于一刀的起落与收回。
何平依然将故事定格于西北大漠,是因为那里有男人最广阔的胸襟———一部男人的电影。
精湛的表演,有力无瑕的对白,幕后的摄影,音乐......都那么完美。
我以为,这是21世纪后,大陆所谓的大片中最有份量的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
我觉得不错啊!
很不喜欢这部电影,无论是服装、赵薇,还是剧情结局,都很不喜欢。
和某潘在电影院看的,应该是2003年国庆假期之前,因为我记得那年国庆和她一起去了婺源,嗬嗬,两不误,那次赶上了首映,上午看完下午就跑了,9月30号
何平的场面就是很好 结尾有点雷人。。。
结尾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屁滚尿流。特技是没给够钱么?做得那么凑合。想从女人的视角着手,可惜赵薇的独白和诗朗诵一样煞风景。王学圻简直妖媚啊,真该让他去演李莲英。文叔没啥特点。钱多了服装华丽了场面大了制作国际了,可是同样是何平,为何那种大漠的粗砺感反而没有了?
整体确实是不错的一部国产西部片,但感觉还缺少一部大片所应有的气质·
确实,起码好过一些大片片。。。
不爛尾該多好。。
我被佛光团灭追兵迎来大唐太平盛世这种桥段惊懵了,人释迦牟尼老爷子有那时间不先照耀一下印度。赵的旁白语气停顿太蹩脚了,她比周韵更需要配音。开头只是为了引出追捕勉强扯了一个狗屁不通的捻子。皇帝为了一个地方士卒杀人而发怒这种尴尬设定,唐王在私下见臣子的场合居然戴珠帘冕旒,道具几无历史常识,片中几乎每隔几处就会出现台词病句、穿越道具、逻辑不恰、硬伤遍体。王学圻无论演什么都有一身嫪毐气质。只剩下实景风光和动作戏可看了。
2004,上海伊犁路134弄,VCD,补登豆瓣。期望很高,感觉一般!
过程一直严肃认真,怎么到结尾一下子抽风了!!?
四雷一惊的观感..姜文日味的铠甲,找周韵扮僧却偏偏配男声,遣唐使成皇家捕快,舍利子机械降神😑主题曲居然找Jolin唱的🤔如今能唠的部分也就取景一绝了吧。
虽然很扯淡,但是比十面埋伏,夜宴,无极神马的都强太多了~~~~
应该烧了
比瞎编烂造更瞎编烂造的故事。
佛光普照,天意啊!
在电影院看。没劲。
居然还是在电影院看的。
只记得那首海市蜃楼了。
只为这一句“此乃大唐之土,朝廷无官之地我便是官,你们要过便先过本官这把刀”从此记住了中井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