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所有的文章,感慨太多,感想也太多,评论不少,分析没有,彼此之间也没有讨论。
盛放是谁?
评论还不错,加点分析更好。
《致橡树》反复出现,其意义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角色层面上平行处理人物情节关系与(生命)意义关系;二是在结构层面上处理文本叙事与价值标记。
我一集不落的看了。
这个剧比较好的地方是对那个年代还原度高。
无论是工厂生活和生产状态,各种类型的人物,人物关系,还是那个年代不同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追求,价值观,都很贴近真实。
童年的大院生活记忆一下被唤醒了。
在大时代背景下,不同人有不同追求,同时也是不断成长的。
我渐渐老去,越发觉得记录真实很可贵,也被前辈为了生活奋斗的精神感动,希望后人也能看到我们的故事,记得我们这代人如何去面对生活困难,时代的风雨,如何乐观不屈的活着。
我们的八十年代,我从看第一集起就被这部电视剧中人物四车间里工人们所散发的一种骨子里的朴实,简单所感动。
虽然他们总是争,总是吵,每次争吵总是那么较真,但是只要到了第二天他们的四车间里一定是有说有笑的。
他们较真,他们粗糙,他们没文化,但是他们纯的很。
正是这纯的很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使我开电脑的唯一目标就是看她们…… “好女人是一所学校,男人在那里成长。
段玉刚、闻安、郑伯涛三个男人都因为她而成长。
”引用豆瓣网友的一句话。
丁慧茹是这部电视剧最吸引我的人物,最喜欢的角色。
不是秦玉刚,不是晃悠,也不是满晓星!
不是别人就是丁慧茹!!!
因为走错一步,就是一步,慧茹就成为了工厂里工人眼里异类嘴里的小寡妇,从此抬不起头。
我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这么个遭遇,给一个女人带来多大的伤害与悲伤。
即使是在21世纪,这样的一个女人仍旧遭受世俗人异样的目光。
突然好想电视剧里有更多的人保护她!
她不堪重负!
她割过手腕,她摸过电门,但是慧茹死不成。
慧茹回到工厂后,来到四车间,刚来的时候,她的心里很担心,担心这里的人和那些俗人一样。
但是四车间让她感到了家的温暖。
可即便是这样,在我看来这样惨白的经历仍会像一座大山压在慧茹身上。
四车间的温暖在慧茹的生命里只是一颗微微发光的星星。
可这点星光改变了她。
慧茹坚韧地生活着。
生活里没什么大不了,是我在她身上学得的。
是的,她很坚强,她很善解人意,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
第二次被人堵在工厂里的时候,慧茹又能怎么面对呢?
除了自杀,貌似别无选择。
她一头撞到大卡车上。
命运真是无情,又安排了一次意外而已。
别人的意外是死亡,她的意外是还活着。
到了这里好心酸!
慧茹拿出了直面死亡的勇气~可命运还要她直面再次活着。
醒来那刻,是不是不想睁眼?
我原庆幸慧茹终于可以解脱了。
我是多么希望慧茹完成解脱。
电视剧的33集,慧茹终于开始为自己而活。
去深圳找郑伯涛,找自己的幸福。
就好像自己为自己做了婚纱,给自己披上嫁衣。
“就像出嫁一样”!
这一定是丁慧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因为这一次,丁慧茹终于是属于自己的丁慧茹。
可是狠心的命运,为慧茹准备的是一场车祸。
看到这里我完完全全咒骂命运就不能让她找到郑伯涛之后再安排车祸嘛?
让这个女人感受幸福之后,哪怕只有一秒钟!
狠心的命运就剥夺了这个悲惨女人的全部,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真正的悲剧不是在你最难的时候拿走你的全部,而是在你即将看到幸福的时刻剥夺你的一切。
因为丁慧茹,《我们的八十年代》像极了一部悲剧….
看完之后大家都觉得结局有点不可思议,下丁的死大家觉得可惜,秦光明没死大家觉得不解气小丁不死 郑伯涛就不会想开这样就不会出来揭发秦光明最后不是齐大脑袋说了让秦光明等着被审查么有了科学的数据和大师兄的作证之类的 而且要真想查之前厂里的领导也躲不过去秦光明就真的是玩完了 而且他和他媳妇 嘿嘿...我觉得这个结局不错 我觉得小丁已经获得了她的幸福 她知足了看过不少了 从血色浪漫开始就向往那个时候的生活 直到09年刊的北风 青春 八十年代这几部 都不错 但我从来没有因为一个电视而那么恨一个人秦光明是第一个!! 那个贱简直是到了骨子里了! 我都怀疑这是不是演员的本色出演如果不是那只能说他的演技已经出神入化了,虽然我很欣赏他也知道这只是配合剧情,看我如果现实中看到他的话我会狠揍他一顿的!!!
剧中关于领导上下级关系的刻画十分真实。
让我不由得思考,自己是秦光明,还是大汪。
我想当官,这点像秦光明;我又没有那么多心机,人也有点懦弱,这点像大汪。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大汪,因为单位领导给我画大饼的样子像极了秦光明拿保全工诱惑大汪当奸细的样子。
但是我也不像秦光明,因为我从没有恶意陷害过别人,也没有为了工作调动不择手段到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结婚从而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人啊,都是有贪念的,谁不想做人上人呢,受到所有人的敬仰和羡慕,享受别人得不到的特殊待遇和成功的快感。
看完这部剧,我真的感慨良多。
尤其不知道自己是秦光明还是大汪。
不论是哪种,都挺悲哀的。
所以看完这部剧我很失落和难过。
原来我多年自诩的优秀到头来没有什么价值,最终都是别人权力角逐的牺牲品。
以前都以为自己是“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里的人民,最后发现,其实自己是代价。
人物群像式塑造,语言非常有特色,男人之间哪种相处的力量,朋友义气,八十年代特有的师徒情分,同事情分刻画及其生动。
大力推荐。
80s,一个血与火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几家欢喜却是更多愁。
国企改制,何为国企,毛时代工人当家作主的结晶,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掌权的标志;为何改制,因为工人当不了家做不了主了,有些人想要先富起来;如何先富,只有埋葬更多更多的先穷,没有工人农民的大批量的牺牲,就没有所谓的先富;先富带后富,天知道。
工农的时代,工农的文艺是社会的主旋律,就是那个所谓动乱的十年;而,不是工农的时代,工农的文艺就被扔进社会旮旯里了,难得有个几部,却是要历经千难险阻,清晰记得,《我们的八十年代》以前很长一段时间被禁的,被禁的原因不清楚,可能讲述的主题不好吧。
80年代,还有很多前三十年的痕迹,那就是一种我们的念想,我还听见了《喀秋莎》的轻快旋律,还看见工人们社会主义大生产的火热气氛,只可惜,仅从片子的发展,就像时代的发展一样,这种场景越来越少了,被各种鸡鸣狗盗阿谀奉承等等给取代了,可惜可叹。。。。
未完待续
港片有个腻味的地方,就是好人都过于骁勇,坏蛋则为坏而坏,最要命的是黑帮片,正派的一方上窜下跳地维护世界和平,反派则被迫拖着老脸装坏,像成龙老师的片子,看多了憋气,坏蛋无辜到死:谁他妈乐意飞车炸楼杀人火拼了,那不都是你们家神勇无比的成龙给逼得么。
才看罢《媳妇的美好时代》,为憋屈的第三者李若秋老师舒了口气,就又为秦光明老师着起了急,段玉刚是够刚,秦光明就不光明了是吧,为了制造冲突尽让人家光明哥使小手段了,人家是那气急败坏型的么。
《我们的八十年代》是年代戏,大概齐是要说个人和体制冲突,一个颇有血性的工人,在人际关系为王的旧工厂里处处碰壁,使坏的是“踩着人上”旧体制下的普遍心态,把人往“地富反坏右”窄道儿上挤兑的遗毒未肃,个人诉求和体制需要是冲突甚至是斗争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秦光明这个人身上的戏味儿会比单线条的段玉刚更有嚼头,一个积极上进的青年,为了个人发展,在这个搞关系、熬资历的环境里,被迫走到道德方面的反派上去了。
编剧的办法倒省事,直接让他人品刷刷直降,小手段使个没完,虽然完成了“总得有个坏蛋招人恨”的观众期待,但是一个丰富的杯具反派没有了,这本该是个招人恨更招人同情的人物嘛。
秦光明和段玉刚其实就是一体两面,在一个没奔头的腐朽工厂里,段玉刚保持了正直善良,也保存了近乎幼稚的天真,在被别人误会的情急之下,他甚至会自残以证清白,实在是个心智未熟的可爱青年。
而另一个秦光明,则被“把你们都踩死,就轮到我上了”的旧观念成功俘虏,但是无论编剧和观众如何期待,秦光明才会是那个时代的胜利者,而段玉刚则出路有限,问题青年到了中年,那些曾经还显得有那么点儿可爱的问题就难看了,所以终究他也只有秦光明的路可走,除非你乐意看到一个混混大叔的熊样儿。
时代总是进步的,即便只是进展到“虽然也很糟糕,但总比过去好了那么一点点”的地步,段玉刚和秦光明不用再像他们的师傅一样,把工厂当作自己的家,把一生都耗在里面了。
老师傅的真情是很感人,但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即使现如今要做出一个抉择仍然非常艰难,但一个人总有了点儿选择的权力,积极向上的好青年秦光明,就算不靠整人也能上了,一想到此,又为生错了时代的秦光明叹一口气。
如果大家认为那是一种精神,可以告诉你们,那是一张伪善的皮,撕破后只剩下腐败的肌体和空虚的灵魂。
中国大陆的80年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但是那个时代曾经的自由和张扬就如同北方的春天一样,一瞬间消失了。
消磨了丑陋的灵魂和荒诞的理想主义。
剩下的只有炎炎夏日的酷热和寒冬数九的严寒。
因为考验才刚刚开始。
80年代就是中国最让人想不到的暗流急涌。
所以,千万不要这么简单的通过电视剧看问题。
被欲望扭曲的灵魂——秦光明VS大汪这部戏有一个非常出彩的人物:秦光明。
这是一个反面人物,一心往上爬,出人头地的野心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为了向上,他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放弃一切。
历年来看戏,反角不少,但让我印象如此深刻的着实不多。
这个人物,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的表演,全都相当相当赞。
以致于看完戏以后,我打电话同制片方交流,第一个提到的就是他。
我说:“这是一个悲剧人物,这是一个被欲望扭曲的灵魂。
”秦光明,段玉刚的二师兄,天海化工厂三盐组四车间的车间副主任——这是他出场时的身份。
然后,是车间主任,再然后,调到了市工委。
这样的升迁,在现在这个总经理头衔满天飞的时代并不会吸引多少眼球。
但是放到八十年代初,只要是有心人,就一定会刮目相看。
他的这一路攀援,作为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看到最后,只有一句话好形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秦光明青工出身,得到车间副主任的职位是因为他在几年前的事故中奋勇救人。
那场事故是本剧的一条暗线,其来龙去脉一直到剧终才被揭示,在此先不做剧透。
车间副主任的职位并不能满足秦光明上进的要求,他一心想扶正。
但是四车间的现任主任是严师傅——德高望重,正直耿介,从声望到技术全都无可挑剔。
但是严师傅有两个弱点,一个是他的身体:年纪大了,有心脏病。
另一个练门是段玉刚。
段玉刚对于严师傅来说,不只是爱徒,还是养子。
只要段玉刚出事,严师傅就一定不会不管,相反,是一种豁出一切地保护。
仅仅有这些还不够,以秦光明这个车间副主任要扳倒严师傅,他还需要一些来自上面的助力。
他寻求的这个助力是董副厂长。
这个坐地提拔的干部是那个时代某类干部的一个典型(顺便说一句,董副厂长演得太好了,用入木三分来形容都不能表情达意。
我只能说,啊,这样的人,我见过不少,演员的表演深得神髓,大赞。
)。
董副厂长出于个人私利,处心积虑地要将三盐生产同民营企业合作。
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得将四车间撤销。
可是,四车间在严师傅和段玉刚以及四车间光荣历史绞扭成的强大凝聚力下,空前团结。
他也需要助力。
于是,秦光明和董副厂长各取所需,通力合作。
一开始,我对秦光明要致力于将四车间搞乱,与董副厂长合作颇有不解:他的目标是车间主任,如果四车间都被撤销了,那他还玩儿什么?
虽然,当时的体制下,一个干部被提拔上来,自身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多半不会下去,但是,空衔应该不能满足秦光明的胃口啊。
果然。
秦光明在董副厂长面前几乎是奴颜媚膝,可他有他的一盘数。
他同董副厂长的唯一交集不过是要四车间乱,只有四车间乱,他才可以在乱中获利。
于是,他利用一个又一个契机,将小事做大,陷害段玉刚。
在这个过程中,他使用了很多入流不入流的手段,看得我叹为观止。
那些事,放到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也许是不值一提的。
但是在当时,确实令段玉刚十分被动。
用被动来形容是不足的。
总之,秦光明达到了他的目的:通过整治段玉刚,将严师傅从车间主任的位置上挤了下去。
当他逐渐接近目标的时候,他对董副厂长的态度也在渐变中:他抓住了董副厂长的把柄,令董在他的职位升迁一事上不得不鼎力支持。
而一旦他得到了这个职位,他立刻就抛弃了他的合作伙伴:现在,他要的是四车间的安定。
同时,他向侯厂长靠拢。
并最终通过揭发董副厂长经济问题的决绝手段一石二鸟:解决了现在只能给他添乱的董副厂长;在侯厂长面前表了忠心,显示了自己的立场和能力。
可是,这还没有完。
他又借满晓星的父母强烈反对满晓星和段玉刚恋情的契机,搭上了满晓星的父亲满纪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人能力,不遗余力地为二老出谋划策,同时提出请调的要求。
当然,在这整个过程中,秦光明都一直在追求满晓星,从没有得知其家庭背景的时候就开始了。
但是,满家二老看不上段玉刚,同样也看不上秦光明。
甚至,满家妈妈很讨厌秦光明。
于是,满纪中在答应秦光明的请调要求的同时,提出交换条件:要秦光明尽快结婚。
于是,秦光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对满晓星的追求,同他深深厌恶的前女友胡秀玲火速成婚。
再利用手段,逼侯厂长不得不放人。
到了市工委,成为满纪中的左膀右臂。
接下来,满纪中组织建设的一家工厂出了重大事故,秦光明第一个站出来指出满纪中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领导失误,保住了他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秦光明的攀援路线图。
这部戏看到最后一分钟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满是他的形象。
我忍不住把他的名字念了又念:光明。
呵,这是那个时代,很普通的一个名字。
可是,反复念叨之下,我觉出了浓郁的反讽意味。
这个名字,不知道算不算是父母给他的期望和祝福呢?
这个以光明为名的男人,早已经投身黑暗世界,沉沦至没顶。
这个人,从开始到最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几乎都没有一丝忏悔。
这不是一个会心软的坏人。
相反,他的坏,坏得非常理直气壮。
他为自己选择的这一条攀援之路,充满荆棘和辛酸——是的,不要以为只有成为好人是难的。
要做一个向上爬并且爬得很成功的坏人,也是难的。
它同样需要天赋和汗水。
让我们先看看秦光明的天赋吧:首先,他有能力。
从他处心积虑交给满纪中的那些笔记中可以看出他在工作方面的见地和能力。
这样的能力从他基层第一线的体验中来,从他历年的经历中来,还从他的思考和总结中来。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然后,他很聪明——这一点,已经无需我做分析,凡是看过剧的都绝不会怀疑。
最后,他坚韧而冷静,往往对形势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精当的总结。
并且,他也是一个认准目标,不动摇,不犹豫,亦不回头的主。
这些都是他的天赋。
这些天赋是他的翅膀,在这个世上,在那个时代,是他青云路上的唯一凭借。
从剧情中知道,秦光明家境贫寒,连操办父亲的丧事都不得不用了胡秀玲家的钱。
秦光明几乎是一个除了天赋一无所有的小人物。
他还是个骄傲的小人物,他不甘心就这样一辈子处于人下,仰人鼻息,于是他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
其实,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努力令生活更好一些,努力向上并不是错事。
相反,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但是,得有底线和原则——我认为应该是:不伤害他人。
这是光明和黑暗的一个分界。
秦光明之所以属于黑暗世界,是因为他毫不犹豫毫无负担地踩着别人向上爬。
他的世界里只有自身利益。
并且,他的自身利益又被分为三六九等,第一要务就是出人头地。
至于感情、生活、尊严全都可以让位。
所以,在满纪中提出的交换条件下,他在第一时间里就冷静地张罗了和胡秀玲的婚事。
也正是这段婚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个人的悲剧性。
秦光明和胡秀玲曾经是恋人,但他们之间的相处并不愉快。
胡秀玲就象是上天专为秦光明设置的人间地狱。
胡秀玲势利、泼辣、尖锐、自私,身上有着典型的市井气。
毫无疑问,她是爱着秦光明的——对这样一个外表风度翩翩,内里聪明能干,前途一片光明的青年男子产生好感顺理成章,并且,他们曾经那么亲密。
但是,胡秀玲最爱的永远是她自己。
这一点上,她跟秦光明很象。
也正因为这象,她非常了解他;也因了这了解,她知道,秦光明对她并没有爱意。
可是,她又舍不得放手。
舍不得放弃这轻轻松松就可以到手的既得利益。
这是矛盾的,这也是痛苦的。
胡秀玲感觉到她的痛苦,以她的个性,绝不会放任自己一个人痛苦,她会变本加厉地折腾,如附骨之蛆,对秦光明永不放过。
这些,以秦光明的敏锐,早就已经想得很清楚。
他讨厌她,讨厌将要和她在一起的那种生活——世俗、纠缠、吵闹、永不谅解。
可是,他还是冷静到冷酷地一样一样把胡秀玲要的彩礼交到她手上,那一刻,他脸上的表情和胡秀玲的表情,活脱脱就是一出大悲剧。
为了他的前程,他亲手把自己和胡秀玲两个人都拖入地狱。
秦光明是否真的爱过满晓星?
我想是的。
虽然,这爱掺杂了摘也摘不清的功利因素——虽然一开始秦光明并不知道满晓星父亲的身份,但是满晓星外显的条件也已经很吸引:年轻漂亮有思想有理想的女大学生,并且一看就有着优越的家境。
这一定会是秦光明考虑过的因素。
在整个剧集中,由于秦光明一直是个虚伪的势利小人,很难看出他对满晓星到底有几分真心。
我之所以认为他真的爱过,或者说起码有一点爱过,那是因为两件事。
第一,是当他看到段玉刚向满晓星表白以后,一向冷静的他在路上借一点小事对人大打出手。
这件事对他毫无好处,甚至搞不好还有坏处,他之所以会那么干,是因为他的情绪完全失控了。
第二,是他在伤害了满纪中以后企图对满晓星作出补偿的那一场戏。
在那场戏里,他的眼睛里有悲哀。
在这里要再一次对饰演秦光明的演员张洪睿不吝赞美:正是这一点内敛的,恰到好处的悲哀让这个人物的深度和悲剧性增强了。
当然,秦光明对于满晓星的爱也仅止于此,他最爱的是自己,落点更精准一些,是自己的出人头地。
这是一个被欲望扭曲到沉沦于黑暗世界而不自知的可怜灵魂。
说他可怜,绝非廉价的,毫无原则的同情,而是……怎么说呢?
在看到这个人物的时候,我觉出了一种极大极大的,超出了个体的悲哀:欲望这头怪兽将地狱的烈焰带到尘世当中,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被拖下去的灵魂辗转变形,无力挽救。
不过,在这部戏里,在这样的大悲哀面前,其实是给出了一抹亮色的。
那是大汪的命运。
大汪,四车间的青工,段玉刚等人的哥们儿。
比较外围一点的哥们儿。
性格有些憨直。
他一心想调到保全车间,这个愿望被秦光明利用得很彻底:他用这个引诱大汪一点一点地滑得更远:先是告密,提供一些似乎无关痛痒的消息。
在这个阶段,大汪还很矛盾挣扎,觉得这事不仗义,不对。
秦光明以帮助段玉刚进步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卸除大汪的心理负担。
次数多了以后,这层遮羞布都被轻轻撕开,大汪甚至可以睁眼说瞎话地作假证,成了秦光明陷害段玉刚的帮凶。
再再后来,大汪甚至主动向秦光明提供消息,最后一次的提供终于酿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大汪所做的这一切也暴露在了所有哥们儿的面前。
大汪这样一步一步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以后却并没有如愿换来他要的保全工岗位。
然后,某一天,他崩溃了,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如果故事停留在这里,那他将和秦光明一起构成我们前面说的大悲哀:大汪的毁灭是显性的——神智的丧失,生活的全毁。
秦光明的毁灭是隐性的,但想一想也会明白。
在这个故事里,大汪的命运没有停止于此,他被身边的朋友们给救赎了。
小猫不离不弃的照顾与陪伴让他渐渐恢复健康,虽然再也回不到从前,但段玉刚、晃悠、老兄弟等人一直在他身边,相扶相助,他原来丢掉的一些东西,慢慢回来。
这一抹温暖,仿佛黄昏天边的那一线橙色,它会提醒我们明晨将有瑰丽日出,这样,接下来的黑夜便不再那么难捱。
前面还行,后面拖沓
很怀旧,很喜欢
有时候我的思维 会隔着漫漫时光 与八十年的青年们交汇 重叠...
夏雨真的演的很好,把一个痞气仗义的工人演的活灵活现。另外秦光明也是太坏了,结尾似乎还没有受到惩罚,工委书记死了他正式转正了。怎么说呢不够酣畅。小丁死的也是莫名其妙,大师兄帮秦光明隐瞒错误自己去蹲监狱更是逻辑不同。一部剧情有漏洞但可看的电视剧。前半部分节奏很好,后面有点放飞了。
夏雨真有姜大爷的样儿,那个年代都很纯真
跟爸妈一起看的,还可以吧
看过《小时代》吗?这简直是《小时代之工人师傅版》里面的人莫名其妙的吵架,然后莫名其妙的和好,女主突然爱男主然后又突然消失不爱了。叙事毫无章法,剧情“曲折离奇”,人物疯疯癫癫。我很想多打一星对国产电视剧不那么严苛,想了好久只能是我爸是标准的八十年代的工人师傅,看这点上就多给一星吧
年代剧 不错
烂片,除了工厂这个设定,没反应出一点那个年代的风貌。处处都在洒狗血,无论人物还是事件都太多不合逻辑
太苟乱了,格局太小了
没看下去
可怜丁慧茹,傻逼秦光明。片子不错,只是剧情太紧凑些。
几年后再次看这部电视剧,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逻辑推进还算合理,人物性格鲜明,也不失真。就是结尾有些潦草。
群像塑造、冲突设置都属上乘,三盐改造线、爆炸事故线、多角情感线,把一众人物的关系和冲突兜得密不透风,让男主和反派在三条线都处于多重对立,其他配角在不同故事线不断变化与双方的敌友立场,剧本很见功底。遗憾的是反派比较单薄,以其他角色的丰满程度来说,应该不可能犯这种错误,想必还是被“为坏而坏”所限制。另外,结局没弄好,扣了一星。
忘了遗失的瞬间.....
片名应该改成八十年代的四车间 不得不说秦光明演技不错 背后使坏能把人气个半死结局没有看到秦光明进局子我气 还莫名其妙把丁安排车祸死了 我晕 女主真的很无语 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纯碎的像同志
那个年代很好看的一部青春电视剧
正在消亡的集体主义。
满车间炸药筒子,吵来吵去,都是屁大的事,左小青很可爱,时不时也变炸药筒子。。。
前段时间一位国企朋友说“疗养”,还没理解,从电视剧中也看到这词了,没想到是延用到至今的词。段玉刚,秦光明,两种社会形象的人物,我想大部分人是介于他们之间的。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塑造的老一辈工人对工厂的感情,工厂是家,不是简单的拿工资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