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亚历克斯·加兰经历了科幻大片拍摄的制约与不适,终于在新片中回归到他最初独立小成本的创作。
作为类型片出道的导演,他今年的神秘新作《男人》再度掀起话题,获得戛纳“导演双周”的青睐,继续发挥其诡异超验的美学风格,以及对女性现状的关注。
虽说片名是“男人”,但影片的焦点完全落入到一位丧夫的女人身上。
故事讲述女主角哈珀来到一处美丽的英国乡村疗伤,然而,这里的树林中似乎有个神秘人在一直跟踪她。
在此地并没能摆脱丧夫之痛,反而让潜藏在她心中的恐惧逐渐转变成恶梦……这个故事远比之前两部作品要简单,没有《机械姬》扣人心弦的剧本,也没有《湮灭》的复杂叙事结构,加兰将重点放在了他最得心应手的美学风格上。
从开头丈夫缓慢坠落的慢镜头,到女主角进入山洞后极具催眠的声画效果,再到最后十分钟惊世骇俗的分娩场景,一步步地将视听冲击力推向极限。
在营造悬疑氛围方面也不遑多让,一惊一乍的镜头(神出鬼没和凭空消失的男人)都是A24出品的鲜明标志。
从剧本层面来看,这个没有太多情节发展的故事更接近一部短片的体量,过分炫目的视觉效果显然有拿来填补叙事空洞的嫌疑,部分情节险而沦为 MV 拍摄的示范片段,这是继《湮灭》后再次暴露出导演在剧本创作的弱势。
至于那些装神弄鬼的象征符号(苹果、隧道、蒲公英)到底是为了增添叙事深度,还是为了增添画面的美感,相信观众心中早有答案。
不过,影片对女性现状的关注逐渐浮出水面,剧本将一个女人在男性霸权社会里的不适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反复出现的争吵场景引出一直萦绕女主角内心的恐惧,指向了女人在两性关系中的不平等地位,男人总是在不经意之下给女性造成心理创伤,并以各种口吻来掩饰这种错误。
女主角在乡村遇到的众多男性角色都无一例外给女人带来了不安全感,裸男的跟踪行为与不礼貌的小男孩的言语具有侵略性,而警察的所作所为与神父的谆谆教导,也代表着社会上男人对女性真正需求的蔑视与误解。
导演大胆让同一位演员饰演所有的男性角色在此显得无比契合,无论男人的外形和身份如何改变,都无法消除对女主角的偏见和侵害性。
尽管最后10分钟展示男人自体分娩令人恶心不适,却准确地将这种隐喻揭示出来,男人对女人的侵略性与生俱来,世代循环不止。
换个角度来看,她对丈夫的恐惧根源完全外化在形形色色的男人形象与行为之中,生动地刻画出女性在当今社会里生存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
这种女性关注的话题与加兰的处女作《机械姬》如出一辙,两者侧重不同,《机械姬》讲女人想法逃离男人的控制,这部谈的是如何在男人世界里生存下来。
只不过这次探讨得太过浅显,并没有深入剖析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
尽管出自男性创作者笨拙直白的表达,这种清醒的自省态度依然值得鼓励。
今天聊聊英国电影《男人》。
片名Men (2022,别名们(台) / 人类 / 人们 / 男人们 / 人山人海。
本片是导演亚历克斯·加兰(Alex Garland)的第三部故事片,由A24出品。
水野索诺娅(Sonoya Mizuno)作为亚历克斯·加兰的御用演员,出演了他的所有电影作品,还在他执导的美剧《开发者》(Devs ,2020)中担任过主角。
水野索诺娅在本片中担任了配音。
《男人》讲述一位女性哈珀·马洛(Harper Marlowe)的故事。
她前往风景秀丽的乡村度假散心,没想到却遇到了无以言表的恐惧景象。
亚历克斯·加兰的处女作《机械姬》(Ex Machina ,2014)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续集《湮灭》(Annihilation ,2018)更是将科幻恐怖发扬光大,同时也在意识流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本片作为他的第三部电影,结果表明亚历克斯·加兰在科幻和恐怖之间选择了恐怖。
他将在《男人》中呈现一种令人不安、毛骨悚然的恐怖,通过匪夷所思的视觉奇观,继续传递全新的恐惧。
本片表面上洋溢着清爽明亮的色彩,时不时地还有些令人愉悦的配乐,其实这些铺垫都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愉悦”地接受令人头皮发麻的试听轰炸。
亚历克斯·加兰表现出一种模糊的恐怖,将神话元素融入其中,充满超现实主义。
还是那句话,你依然可以选择相信A24。
《男人》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因为亚历克斯·加兰的电影就是这样的,所有一切都可以用开放的态度去解释。
在小村庄内,哈珀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男人,很可能房东杰弗里、小孩塞缪尔、警官、牧师、酒保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某种超自然的化身。
待到影片高潮时,男人的样子变得十分混乱,不同版本的男人有不同身份,却又共享一个身体。
这种超越常识的现象让人产生无以名状的恐惧感,观众在此时已经和哈珀一样,分不清这些男人是真是假,伤口是亡夫的映射还是哈珀造成的,在不断的死亡和重生中该选择毁灭还是接受……
亚历克斯·加兰在影片中喜欢加入大量宗教元素。
哈珀第一次到达杰弗里的家时,她随手摘了一个苹果吃。
杰弗里的反应是告诉她她不应该吃“禁果”,随即说这只是在开玩笑。
苹果树的寓意很明显了,它象征着伊甸园和夏娃的原罪。
在伊甸园中,一条毒蛇引诱夏娃吃了禁果,导致亚当夏娃都被上帝赶出伊甸园。
在《男人》中,哈珀吃苹果本身并没有什么,达杰弗亦真亦假的反应可以看做是一种精神控制手段,裸男不断跟踪尾行是一种物理控制手段。
片中蒲公英同样具有重大象征意义。
蒲公英通过一种叫做孤雌生殖的过程进行无性繁殖,后代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
这意味着所有蒲公英都是原始标本的克隆,这强烈暗示《男人》中隐藏的秘密。
在这里所有角色都由罗里·金尼尔(Rory Kinnear),原因就是在于此。
在影片最高潮揭开秘密前,其实已经有细节在表明这些男人之间的联系了。
大家可以仔细注意下这几个男人的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所有男人的这两个指头都留有长指甲。
小村庄酒吧里展出的挂画是英国著名艺术家贝丽尔·库克(Beryl Cook)的作品。
贝丽尔·库克的作品几乎总是以女性为主角,而村里则并没有女性。
教堂祭坛两侧雕刻了两个图案。
这是英国的著名符号,分别被称为“绿人”(Green Man)和“希拉纳吉”(Sheela Na Gig)。
绿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男性自然神或森林神,他经常被描绘成一张树叶做的脸,虽然他的起源尚不清楚,但他通常象征着重生,特别是生长和衰退的季节性循环。
希拉纳吉则是一种裸体女性石雕,形象特征是露出夸张的外阴,在基督教作为生育或分娩的象征。
绿人和希拉纳吉通常出现在宗教建筑物上,在爱尔兰和英国居多。
纵观历史,夏娃总是承担着亚当夏娃被放逐的责任,《男人》中的男人们同样持有这种观点,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谴责羞辱哈珀。
类似情况在《史记》中也有发生,司马迁把亡国责任赖到妲己身上。
男性总想着PUA女性,将自己的一切过错推给女性,总觉得自己一点过错没有,从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给女性带来多大的伤害。
裸体男人和绿人高度重合,代表着重生、生育和自然。
裸体男人出现的地方花花草草总是充满活力,在影片高饱和度的拍摄下,显得郁郁葱葱。
对比小镇的沉闷破旧,反差更加明显。
这些男人都由罗里·金尼尔扮演,他们诞生彼此,每个人都有着类似的行为模式,代表着从宏观到微观的攻击性。
全片高潮更是直白地表现了这种重生,男人相互传递行为方式,也让不良风气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厌女情绪。
男人带来的创伤和悲哀并不会消失,人们能做的就是将痛苦变为一种救赎,让它以积极的形式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
而哈珀明显是一个受害者,完全不需要对其他人的行为负责,但这些男人还是用受害者过错的方式谴责她。
裸体男人经常跟踪偷窥她,试图非法进入哈珀的家,这个象征意义是哈珀作为女性,无法逃脱来自社会的压力、恐惧和批评。
哈珀不能自由简单地生存,也不要想着独立,不论做出何种努力,总是无法逃避这些恐惧和创伤。
男人强迫哈珀对悲伤进行深度探索,不断剥夺哈珀的空间,让她无处藏身,不得不面对最不愿意面对的亡夫。
好在哈珀在最后正视了她原本不想讨论的事情,变得不在害怕,相反倒是很平静。
因为她学会了和怪物相处,与怪物见面、让怪物们彼此见面,并不一定需要杀死他们,学会如何相处也是一种解决方式。
哈珀坦然面对自己的创伤,亡夫的死亡给她造成了困扰,但经过恐怖一夜她还是想通了,亡夫的死根本不是她的错。
社会倾向于将男性的痛苦、行为等归咎于女性,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做法,当哈珀想通后,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田园般的村庄修复创伤,父权制中女权被迫强大。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这部恐怖片如果不算最后那惊世骇俗的几分钟,便可以取任何名字,比如《隔山有眼》或者《致命弯道》这种针对女性的恐怖片,而有了最后男人@生¥子的情节,便给人一种错觉,即世界上最团结的物种,大概就是雄性,自文明初始、文字被创建以来,他们对于女性¥生育力量的觊觎和嫉妒无从止息,占有欲和破坏欲随着夏娃吃了那只苹果便开始疯狂蔓延。
开放式的结局使这个故事的离奇停留在对昨夜真伪的判断中,故事从一个来到英国乡村渴望从丧偶里获得几天平静的女人开始,村里男性的不怀好意掩藏在平静和普通下,如同死鹿身上遍布的虫子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女人只想获得几天平静的生活,而丈夫的故意自杀、裸¥男的跟踪、男警的不作为、牧师的指责、路人的谩骂让这间偏僻的乡村别墅宛如炼狱。
影片节奏很慢,但回忆线和主线的交织却不会令人觉得疲累,在对真相的逐渐还原后,现实处境的危机也浮出水面。
虽然最后的生子环节成为全片最高光的一刻,但大量的性#隐喻依旧冲击着这片美丽的田园风光:美丽疯狂散播种子的蒲公英犹如男性无处不在的播种^欲;女性恐惧面孔的面具被当作玩具按在鸟尸上被侵犯;男人脸上孕育枝丫下^体生出孩子;而死鹿眼珠被腐蚀后的空洞和漆黑阴暗的隧道正是暗喻着生^殖^器@官,尽管前者孕育出了蛆%虫、后者重生了裸男和女主。
石像的正面很像是真言之口,而背面则是女子裸体袒露%生(殖^器的形象。
将这面明显邪气十足的石像供奉在小镇的教堂里,而牧师又是隐藏淫^邪想法的恶人,那么小镇人民真正信奉的大概是某种邪教,尤为奇怪的是小镇里没有一个女人,就像石像的背面一般被隐藏了。
或许这才是石像的真正含义:使真理永远闭嘴,使男性取代女性,使狂妄代替规律。
就剧情而言其实影片是形式多于内容,如果说本片是女子的临终幻觉,类似《死路》(所以片中会有女主溺毙在浴缸里的镜头),或者说是生#殖恐惧,类似《身在其中》(所以最终出场的闺蜜是孕妇),都还算是个很好的反转,然而影片并未给出真正的答案。
女主在面对被追杀、被性%骚^扰、被恐吓之后,最多的仅仅是厌烦,犹如对前夫的厌烦,从忍无可忍到奋起反抗、到面对对方的疯狂直接将其赶走的果断,可以说始终智商在线。
于是这场谋杀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男人们的大戏,一场又要处!女^生子的矛盾、又想要荡&妇发*情的的意#淫。
片中的田园风光美丽静谧,每一帧都可以截成桌面,然而这一切仅仅存在于女主的视角,一旦男人出现,不是肮脏的裸男便是傲慢的责难,无论是对聪慧果断的女主还是美如油画的风景来说,他们都是一场灾难。
而片尾手握着叶子的女人,或许才是真正的残忍的真相:尽管她恨前夫,却已经怀上了孩子。
孕育孩子的可怕完全不亚于男人摧毁女人生活的力量,从女主吃了那只苹果开始,最不愿面对的事,便已经开始现出端倪。
虽然我在很多片子里用符号解读,但我觉得本片其实没那么复杂。
我认为本片其实就是真实世界丈夫自杀投射在了女主这次度假中。
所有光怪陆离对应的其实是她自己的老公所有的男性角色对标她心目中她老公的特点1.房东对标她老公和蔼可亲幽默2.问题儿童对标她老公幼稚控制欲3.神父对标她老公的伪善4.警察对标她老公的暴力5.变态裸男对标她老公的执念但是我觉得导演显然是想把她老公投射到所有男人身上,从这点上看男人也是千奇百怪,个别另样的。
有反向极端的渣男,渣男可以完全不用主动控制女人。
也有被女人欺负的老实男也有经过世事成熟的男人所以我认为剧本在这里有了一个困境,单独投射她老公,没过错但是格局小了。
投射所有男人又缺乏说服力。
另外我觉得剧本的核心思想有点偏激,就是单方面直白的批判男性。
这是让我错愕的。
要知道批判“男权”和批判“男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因为男人是自然的生物物种。
男权则是人类智能化后定制出来的不平等的规则。
真正需要着墨的是规则而不是生物性其中最大的着墨无疑是男性的性需求。
但是我们仔细想女性没有性需求吗?
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所有生物是怎么繁衍的。
上帝创造生物两性都是有性需求才能繁衍的。
动物有发情期人也有。
男人有女人也有。
所以批判男性我觉得太偏激。
真正需要批判的是单一的男权!
并且赋予女性自由追求性的权利。
实现男女平等。
就像动物公的母的繁衍后代都没有谁歧视谁。
有人说像动物一样!
简直笑话,那人类不是倒退了吗?
我想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因为人类的问题从来就没解决过!
人类本身就是矛盾的物种!
人类本身就是罪恶的根源九十不论男女。
人间本就是地狱!
期待这么哲学的问题我们在其他说到点子的片子里讨论所以我最后还是没法打五星。
而且我认为豆瓣6.8分数恰如其分
《男人》的导演也太有格调了吧?
有这样的剧情设计,一个女人在荒郊野岭随意春游,在一条漆黑的隧道里发出有节奏和韵律的歌声来听自己的回声玩儿,这时住在隧道里的野人抬起头来,他毕生都不曾听过如此美妙的声音,用尽力气在隧道另一头发出和声,他所制造的回声无比地粗野凄厉,立即就把那个女孩吓跑掉了。
全篇都以女性美妙的“啊啊啊啊”和男性凄厉的“啊——”作穿插,让我想起布伯的双重呼喊的梦:梦的一开始是他发现自己一个人“在一个巨大的洞穴中,或者是在泥做的建筑中,或者是在一个从未见过的庞大的森林边缘”。
然后会发生某种非同寻常的事情,譬如一只野兽咬下他手臂上的肉,再然后:“我大声呼喊……每次都是同样的叫声,听不清喊的什么,但是有着严格的节奏,有高音和低音,声音饱满到如果我在清醒状态下喉咙一定受不了的程度。
叫声长久而缓慢——非常久也非常慢——这喊叫是一首歌。
在叫声停止时,我的心脏停止跳动。
可是,接着从远方某处传来另一个叫声,是对我的哀悼,那个叫声和我之前的叫声一模一样,是由另一个声音发出或唱出的同样的叫声。
”这些男人只是想去回应那个声音而已。
一个丈夫在婚时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妻子的自由和价值,认为妻子对他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当妻子说要离婚时,丈夫哭着喊着说她不能这么做,并且以自杀来要挟,把妻子立于道德两难的境地。
一次妻子在手机中抱怨丈夫的恐怖,丈夫竟然身体袭击了妻子。
一气之下妻子赶他出了家门。
结果丈夫忍不住跳楼自杀,妻子却要在惊恐中又要承受一个自私的丈夫的自杀的愧疚。
这就是这个电影故事的起因。
接着妻子,也就是女主角,为了平复自己的心情来到了郊外村庄的别墅修养。
结果即便在最美丽、最天然的自然环境,女主也不能避免男性强权的骚扰。
野外的裸男、表面斯文但是内里暴力的房东、性压抑和偏向男权的神父、抓了裸男又放了的男警察、蔑视女性的男学生,这几个角色电影都用了同一幅面孔表现,他们都代表着男权在社会上压迫女性的方方面面。
这些角色都是实实在在会遇见存在的人,他们长着同一幅面孔,就像在说他们不可摆脱的象征着的同一样东西——男权。
女主角想要离开这个村庄,却遭到了男性们的阻拦,在别墅经历一系列血腥暴力的追逐之后,女主角最终见到了自己的丈夫,她的恐惧的来源。
她问她的丈夫,到底要从她身上获得什么,犹如冤魂般的丈夫弱弱的说了一句your love。
此时女主角露出了理所当然的微笑。
当初丈夫为了不让妻子离开,做了多少违背道德常理的事情,甚至动手打了妻子。
然后在妻子得到法律的保护和公平的赔偿之前,丈夫竟然自私地自杀。
在极度惊恐悲愤的情况下,妻子却还要背上丈夫死去的愧疚。
但是当她又再次见到丈夫时,她似乎明白到这一切不公平的对待和精神的扭曲,是来源于丈夫的懦弱。
丈夫无力、草率地自我辩护。
男人愚蠢地一直只看到自己,却没有看到别人。
以爱之名做出各种荒唐、无耻的行为。
经历了一晚上惊心动魄,同一面孔的各个男人的追杀看似并非真实发生过。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撞过的车辆和地上的血迹确实存在。
不仅让人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
女主角独自坐在花园,对女性的歧视或者不公平并没有停止,但是此时她坚信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已经没有必要为丈夫的死背上更多的感情负担。
这些变态男人,真是污染环境,破坏大自然。
房间也很美,女主就更美了。
看到裸男,要是我就直接退房跑路了。
英国警察还是挺给力的。
但是也不行,含男量太高就是个悲剧一个女人只要还活着,她遇到的所有男人都是不安全因素,不管老少白瞎了这么好的风景女主是这么美好,blingbling,先被前夫伤害毁坏,再被其他男人觊觎不要靠近男人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这种纯意识流后现代主义甚至都不想称作是电影。
这种上世纪被创造出来的法兰克福学派思潮被渗透到世界各地。
而Feminism和Sexist的话题正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堪称现代流量密码!
现实里在“鸡蛋与高墙”的对峙中,一些头脑简单的人很容易以为自己站在“鸡蛋”那一方。
毕竟“鸡蛋永远是对的”,站“鸡蛋”那边永远不会有风险。
孰不知画面缩小后发现另一种的法西斯正打着推倒”高墙“的旗号快速蔓延!
到底谁是鸡蛋?
谁是高墙?
看完后在朋友圈里简单记了一笔。
有朋友看到,感兴趣。
我告诉他,对男性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或许不那么友好,甚至是冒犯。
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女性人类来说,是极好看的。
所以,很想具体写写我感受到的它。
影片不长且剧情简单:女主在刚刚摆脱婚姻束缚之后,依然来到之前预定好的乡间别墅休假。
宛若仙境的乡间,出现在女主身边的分别是亲切的房东、古怪的裸男、粗鲁的男孩、牧师、警察。
面对六个男人,女主不得不拼力进行了一场突围战。
按照出场的先后顺序,来说说这些男人和附着在他们身上的隐喻吧。
第一个,前夫。
女主亲眼目睹了他从楼上摔下去,左半边身子被栅栏穿透,右脚折断,死状可怖。
而就在他死之前,他们进行了剧烈的争吵,他不同意离婚,哀求、威胁、动粗,然后,被女主推出门去,来到楼顶,失足跌下死掉。
第二个,房东。
房东看似亲切幽默,却又让人感觉不适。
比如他热情地帮女主取行李,却又因行李的沉重而口吐“芬芳”。
比如他坚持称女主为某某太太,反复提起她的婚姻身份。
比如他看到女主吃了苹果而说的冷笑话:不要偷吃禁果!
苹果树在这部影片中很重要。
女主吃了苹果,裸男吃了苹果。
在恐怖的夜晚,苹果落了满地。
我们都知道苹果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有着苹果树的乡间大宅是伊甸园,那么拥有这座大宅的房东,又是谁呢?他当然是“上帝”。
他迎来了女主,告诉她生活应该如何开展,教堂在哪里,酒吧又在哪里。
他掌控着这一片天地。
所以,他也总是会突然出现在女主的视线内。
酒吧里,被砸碎了玻璃的厨房里,女主想要离开的路上。
他无处不在。
他看似在解决问题,其实不过是要把女主困在宅内。
不要忘记,上帝虽然是神,却是有性别的,他是男人,是“父”。
第三个,裸男。
裸男的出现打破了乡间的宁静与美好。
他满脸伤痕,在隧道里,因女主的呼喊声而被唤醒,一路尾随,至别墅里,吃了苹果,试图进入(手第一次从门下的狭窄开口里探入)。
被警察带走,再放走,再次出现在别墅里。
震落了树上的苹果。
他出现的场景有:隧道、院子里、教堂情节之后的囚坑里。
更多的伤口出现在他的身上脸上,甚至长出了绿叶——这说明他意味着某种原始的自然属性——性。
性,永远横亘在男人与女人之间。
它可以是美好无害的,也可以是侵犯,是威胁。
在这部电影里,它是后者。
它没有灵魂,无知且无礼,只是凭借性吸引的本能而一次次妄图入侵。
直到那只一再探入的手被女主插上尖刀,切割为两条如钳般怪异的残肢。
他也是本片中第一个“分娩”的男人。
第四个,男孩。
准确地说,应该是个侏儒,有着男孩的身体,却长了一张并不年轻的脸。
他出现在教堂外面,手里拿着女人面具,遮挡住自己,向女主发出游戏的邀请。
而在他被明确拒绝后,他恶毒地辱骂了女主。
他手里的面具随他一起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教堂外,一次是在厨房里。
第一次覆盖在他脸上,第二次覆盖着被拧断脖子还挣扎的死鸟。
他是第一个举着割成两半的残手出现的角色。
那只手使他愤怒且无所适从。
对这个角色,我思考得比较多,他究竟代表了什么?面具,肯定是遮挡,遮档住原本的面孔,且是以女性的形象遮挡。
那么,究竟是伪装成认同及同性间的关爱以靠近?还是用以遮挡不成熟的心智和偏执?裸男代表男人的生物本能的话,男孩就是男人的灵魂——难怪会有那句“男人至死是少年”,他们的躯壳里永远住着一个侏儒般怯懦、虚伪、贪玩、脆弱的灵魂。
第五个,牧师。
教堂,世人眼中神圣的、让人灵魂得到慰籍的所在。
那么牧师作为教堂里的工作人员,作为神的人间代理人,就一定是公正、圣洁的吗?他所代表的宗教以及所行使的权力,就是公正、圣洁的吗?女主在教堂里痛苦哭泣的时候,牧师只是幽魅般一闪而过,他出现的地方,一是在教堂外,一是在卧室里。
教堂外,他以保护者的身份出现,喝退了男孩,对女主进行了安慰和劝导。
并把手放在了女主的腿上。
卧室里,他用钳子般的残手扼住了女主的脖子,试图使她就范。
这就是宗教。
以婚姻之名,束缚、恫吓,甚至施以暴力。
有时也不过是个牢笼。
女主的尖刀刺入了他的身体,坚决得一如她离婚的决心。
他是第一个被杀死的。
第六个,警察。
他和牧师一样,以保护者形象出现,代表着现实世界的法律。
他出现的场景:一,在女主报警后,他与同事去别墅中带走了裸男;二,酒吧里。
与前几个不同,对于别墅,他不是不速之客,而是曾被女主期待的救命稻草。
而在酒吧里,他说出了他对女主困境的无能为力,或者说是为自己的不作为进行了狡辩——那个裸男什么都没做。
他是进入院子了,吃了苹果,但他没有实质性地伤害到你,是不是?那我能拿他怎么办呢?只能放走他。
潜在的威胁,盘亘的恐惧,他们都无能为力。
不作为,即是帮凶。
所以,他也是构成这个恐怖之夜里的一分子。
裸男、男孩、牧师、警察……男人们一层层分娩,破壳,变换着面目血淋淋地出现在女主面前,直到正主出现,那个摔死的前夫。
他无力且疲惫。
女主问:你到底想要什么?答:你的爱。
可是,真正的爱不是这样的啊,不是占有,不是控制,不是威胁,不是哭泣,不是本能的性欲,也不是宗教和法律的束缚。
对于女主来说,她只是想结束了。
于是,从一场宣告死亡的爱情中突围,从失败的婚姻中突围,从所谓的道德审判中突围,从几千年、无数人定义的女性概念里突围,从男权世界花样百出无所不在的PUA中突围,纵然身心俱疲、孤独落寞,但她赢了。
一部真正的女权主义电影。
虽然恐怖,但是清醒。
挺好。
惊悚暗喻片。
一开始被男人连续分娩的场景震撼到了,看了影评才知道这是一部反映男权对女性压抑的暗喻片,所有男人为什么是一个人演绎,是暗喻男人的群体映像就是这样的,是女权觉醒的呐喊,为了抗争,为了突破,非常出色的暗喻片。
女主因为与男友闹离婚,男友坠楼身亡,为了疗伤来到了郊外的一处别墅。
男主人非常热心和热忱,介绍了房子的构造,又把日常起居全部交代清楚,然后离开了。
女主安顿好,就跑去别墅旁边的森林里去溜达,森林草原风景如画。
她来到了一个涵洞里。
涵洞里非常潮湿,但是充满了乐趣,可以玩回声很有意思。
但是正当女主乐此不疲时,突然有个人影在涵洞另一边出现,然后有个人开始向女主这边冲过来。
女主赶紧拚命逃跑,慌乱之间,她来到了一片破败的房子之间。
她漫无目的地走进草原,突然发现有个裸男在远处看着她。
女主赶紧跑回了家开始和女友聊天,这时她突然发现那个裸男跑进她的院子里。
她立刻报了警。
警察赶来,把他抓住。
经过审问,裸男什么证件都没有,警察把他抓走很快又把他放了出来。
女主跑去教堂突然想起男友自杀的惨状,不禁悲从中里,大叫大嚷起来。
她仿佛看到有人,就跑了出来,遇到了一个戴面具小男孩,小男孩要女主陪他玩,但是女主不知道什么情况,有点犹豫,这时教堂的神父出来,阻止了小男孩的恶语相向,并与女主攀谈起来,但是神父对于女主男友的逝去觉得女主难辞其咎,让女主很不爽,就拂袖而去。
晚上女主又去了屋主说的酒吧,在那里的人对她也极不友善,最后再别人异样的眼光里,女主离开了酒吧。
回到家时,别墅外面的大灯突然亮了,照得四遭如梦如幻的,都有些不真实。
然后女主仿佛进入了梦境,看到苹果树上的苹果全部落了下来。
看到裸男全身长满了枝叶,还看到了男友。
然后就是裸男吐出的花粉将女主熏昏了过去,裸男进入了房间,然后就开始不停从身体各个部位开始分娩,最后分娩出来的是女主的男友。
感觉到女主受到男权压迫的压抑感,真心让人喘不过气来。
男人千人一面也是为了反映男人的群像,反映了男权对女人的霸凌和压迫。
有人说那个涵洞有寓意,还有裸男吐出的花粉也有寓意,看得时候没注意,不过细想真的是这样,导演的暗喻拍摄能力很强,蛮佩服的。
不过那个裸男真心蛮恶心的。
最后的接龙分娩的场景真心震撼,让人膛目结舌,幸亏女主的反抗精神还是有的,懂得拒绝和反抗,不错。
与男人接触会变得不行,远离男人珍爱生命
英国乡下,风光恬淡幽静,像首老式田园诗。故事装神弄鬼,方法简单粗暴,为说教而说教,刻意到有些令人反胃。
看了一眼导演的性别。现在管这叫龟男。
emm,想说的确陌生的男人大多在我的记忆里面都长得一样。连环生那段有点意思
全程看得握紧拳头心理不适,因为里面的男人都那么真实。1️⃣跟你讲一点都不好笑的笑话,察觉不到女性已经尴尬与不自在的房东。2️⃣强迫你陪他“玩游戏”,被拒绝就骂stupid bitch的青年,请注意像所有女人一样,女主即使不适,也是微笑地拒绝,不会轻易释放攻击力。3️⃣随后是一个帮你解决小危险,又提出帮你解决心理问题的道貌岸然的老男人(老男人能赶走青年是因为他比青年在男性阶级里更高),聊两句手就放你大腿上了,还要谴责是你让你老公去自杀,都是女人的错就对了。4️⃣语言暴力威胁加肢体威胁的老公。我死了都是被你逼的,谁让你要离开我。5️⃣跟踪狂,暴露癖男🙂现实中你可能见过其中几个类型的男,也可能全都见过,并且不断地见到。另外一点,女性生产的行为本质也是危险骇人的,为了让女人心甘情愿地生他们不断
3.3分。意象大于叙事,氛围大于情绪,这部女性主义题材惊悚片依然保持着嘉兰之前两部电影的特点,只不过比起《机械姬》和《湮灭》,它的隐喻和命题感更强了,而对于故事结构的建立更为脆弱。所以影片在前半部分的铺排很是引人入胜,古朴典雅的乡间别墅,蓊蓊郁郁的茂密森林,都极为曼妙的表现出生命力的旺盛和地理性的保守之间的反差。期间插入的极端闪回画面,如同不安的琴弦,拨弄着我们观影时的不安。不过到了后半段,随着女主角逐渐发现这诡异的现象,“男人们”展开对女主角的攻击和侵犯,那种不安感化作为纯粹的惊悚展示,尽管“男生男”的套娃过程略显创意,但影片本质上没有架构好自成一体的影像空间和叙事空间,多处的留白更是让影片像是一部问题电影。
比起恐怖片里女性被剥削的形象,更讨厌这种假装“我懂”的片子,我们女人会一个人租男房东的乡郊大别墅?会在野外看到裸男一个人都不告诉?很明显你什么都不懂
一部相当意识流的,似乎很高深的电影。画面可以,血腥暴力程度也可以。但是整体挺烂的。
对女性造成恐惧的怪物都是男人;卖惊奇包装,主打心理惊悚,效果很一般;总觉得这样的作品很投机取巧,试图装得很有特点很有难度很深奥,其实一眼看穿并没有多少技巧和内容。
感觉是给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准备的剧本。初到房子,窗外瞥见教堂一角,就很疯人之口。a24闪灵屋模版。让男人孤雄生殖去吧。伴侣心理咨询广告长片。
开头挺惊艳,到后来却不再细致营造空间恐怖。脱胎怪物口中吐出的“爱”,也不过是虚无的符号。
后面那段男性连环生娃 真的是变态到不行 但主题真的很很扭曲 应该就是讲的男人离开后对女主的心里一系列影响吧 。 借用李安的一句话:我看不懂 但我大受震撼
亚历克斯·加兰第三部长片,与[机械姬][湮灭]的高概念软科幻不同,本片实际上是一部外化女性创伤情感与恐男情结并将其符号化(或曰象征式)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惊悚片。乡村中形形色色的男性大多由罗里·金尼尔一人饰演,结合高潮段落中的男性套娃式分娩自生,直露地昭示出了男人的“千人一面”与不变循环。隧道、教堂雕像、奥德赛与塞壬&丽达与天鹅诗歌及几人的职业设定都寓意明显。不断复现的蒲公英是孤雌生殖,这点也不可忽视。导演说自己一直痴迷于The Green Man,这也令人想及A24去年的那部[绿衣骑士],他对绿植的钟爱亦彰显于[湮灭]之中。杰西·巴克利的表演仍然精彩,只是女主角形象设定较为单薄浅淡,而全片对女性主义议题的探讨也过于表面化,触不到幽邃厚重的现实深处。(7.0/10)
求求大家别看
这个社会上 当女性是受害者,全体女性都是受害者。当女性是施暴者时,她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害者。而当男性是受害者时,根本没有受害者,男性是施暴者时,全体男性都是施暴者。
前半部分几乎都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体验,所以可以闻到所有场景的味道,感觉非常神奇,a piece of ver1.0 me。Alex展示了女性平日能感受到的无孔不入的恐怖,如果男性观众可代入的话,会是很难得的机会。可惜看评论,果然大部分男性观众都不能。大家还在说这是个“厌男片”、“不是所有男的都这样”。另外对套娃那段感到恶心的男性,我特别想问,如果你觉得恶心,为什么会觉得女性天生就喜欢怀孕和生产??:D 身为Alex的大粉丝,尽管我爱死片中的摄影、表演、细节,我都觉得这片女性主义的不够,甚至差点推翻了他想表现的议题。主要是因为当观众看到后半段都是女主的心理幻觉,会消解之前的表达,会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阁楼里的疯女人”。even海报上的营销slogan都变成了又一个新的威胁。
家暴后意外去世的丈夫成为了萦绕女主的鬼魂,他变成各种不同面貌的男人接近她,复现过去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社会性和私密性的创伤,她也用“杀死”(其实并不是她的本意)丈夫的方式杀死了后来的鬼魂们,这种重复其实是痛苦的疗愈过程。看完觉得这部恐怖片明明是现实主义/女权主义activist作品,女主在梦魇中经历的一切就是女性在生活中反反复复经历的东西,或许在电影的梦境中恐惧所带来的同理心能被分享给男人们吗?
干脆最后让所有男人都变成马尔科维奇算了🙄或者学伊莱罗斯割男人鸡巴🙄——原来只是就是说说。生产比较屌,我服了。But男人是不会想要这种特权的啦——莱斯利张讲过:会痛嘛!
男人对女人的侵略性与生俱来,世代循环不止。
银河原来也是个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