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和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有的一拼,这实际上是一部惊世骇俗,暗藏杀机的电影.整部电影应当是男主角的一个梦境,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主要观点出发,梦的工作过程为 :凝缩 移置 组装,而本片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人物台词和情感上的断裂,但这正是导演想要的,通过一种跳跃的叙事和对话来暗示观众关于梦境的部分(事实上这些不着调的台词真正的突出了每一个人物最本质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片中人物强调男主“敏感”,身边的人的本质被他观察的很透彻,从而在梦中体现,这也是导演故意为之.),导演更是运用几个连续性爱场面作为一种象征,直接将观众拉扯进人物中.而本片形式上的手法也是十分的隐蔽,却威力十足,如开场电车向右开,代表男主回家,但同时也有另外一个层面的隐喻,如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中所运用的手法,人眼的习惯是从左往右看,所以电车的向右运动就代表着进入一个无依靠的环境,给观众以绝望的感觉,而此处这种绝望却是来自“家”,导演在开场2分钟是就已经暗示了主角的命运,而后又一个画面是电车向左,从剧情上我们知道此时主角离开,导演暗示我们主角要离开家庭才能找到那种归属感. 嗯 我扯不下去了 劝大家看没字幕的 这样子就可以练英语听力 而不是浪费一个半小时盯着一坨屎.
写在观看《灾难艺术家》之前 首先你不得不承认《房间》看多了之后很有娱乐性,这是有史以来最差的电影,看完它,会改变你的一生。
不仅仅是因为本片可怕的表演、扭曲的情节、小学生般的台词和让人困惑的配乐,这里的每个错误是如此的神奇,即使你让世界上最优秀的制作人去故意拍一部烂片,也烂不到这种程度。
本片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严肃性,很多烂片的造成都是因为不用心不认真,导演们打打酱油编剧挣个稿费就得了。
但是本片的编导主演汤米猥琐就是投资人,神奇的花了六百万拍出了六十元的效果。
他可不像其他人那样随便,对待电影如此严肃但又如此的没有才华,才造就了《房间》这样的奇葩。
其他的烂片没有本片这么地用心去拍,而用心拍的实在很难烂到这种程度。
想象一下你刚学英文时写作文,努力憋出几个单词然后说服自己可以拿个高分,这应该就是汤米在写剧本时的感受。
Ha ha ha. What a story, Tommy. 可惜的是b站现在下架了这部电影,没有人一起吐槽的话观赏性会大打折扣。
附上汤米对观众的祝福:“You can laugh, you can cry, you can express yourself, but please don't hurt each other.”PS,汤米的三大未解之谜:1.六百万美金是怎么来的?
2.汤米是哪里人?
他声称自己来自新奥尔良,而他的口音则是half-drunk Croatian cyborg,可能来自欧洲吧。
3.汤米多大了?
他声称自己在拍《房间》的时候才二十多岁( It's not true! It's bullshit! ),IMDB上写的他是1955生人。
难以否认的是,The Room这部电影本身似乎毫无逻辑,人物无来由的消失与离去,问题不断被抛出而少有解决。
然而,当观众开始尝试从多种新的角度观看的时候,一切都有了解释。
本文旨在过度解读影片中的一部分逻辑疑点。
关于Jonny努力耕耘肚脐的一种理解当一个人认为耕耘肚脐是一种情侣之间的性交方式的时候,他一定没有经历过合理和恰当的性教育。
在他清澈而敏感的内心之中,将生命的精华泼洒在肚子上就能展开人体炼成。
同时,当我们联系起他决定收养Danny这个举动,一切都变得明显了起来。
Jonny必定在性成熟之前失去双亲,导致他通过疼爱Danny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漏洞。
在这个假说下,Jonny的敏感变得十分易于理解。
身为一个孤儿,他必须要足够敏感,才能躲避社会的尖刺对他灵魂的穿刺。
然而最终,这敏感而清澈的人,终究被社会的代表,一个拥有粉红色乳头(童贞)而偷情(成熟)的矛盾聚合体所伤害。
这也象征着一滴清水在社会大染缸中的无力。
关于社会挤压个体的成功的一种猜测同时,身为一个面部神经部分瘫痪以及声带波动频率稳定的男性青年,Jonny成功的拥有了自己事业,还有一个有粉红色乳头的未婚妻,甚至成为了一个花店中最被喜欢的客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美国,因此不善社交的Jonny的成功正是对于美国梦的最佳体现。
而他后续的失败则是导演对于社会的一种质询。
关于超长待机录音机的一种逻辑跃迁(更正为关于非常精密的录音机机关设置,在此特别感谢名为自由的朋友)众所周知,日本曾经是这类录音机的主要生产地。
而任何对二战后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可以明白日本对于美国有着难以否认的复杂情感。
Jonny在相对世俗意义上取得的成就,和他的人格特点十分不匹配,因此我难以克制我激动地心情,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了如下充斥着刻板印象的猜想。
Jonny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美国特工,负责国际事务,主要与日本沟通。
因此,Jonny奇特的口音和特殊的声带振动方式其实是耳濡目染日式英语的后果。
而在这个条件下,花店老板和Jonny未婚妻的身份就明确了起来。
根据那快速而顺序看似紊乱的对话,花店老板只有一个可能的身份,他就是Jonny在美国的接头人,负责把情报传递给Jonny和上级单位。
而情报,就写在玫瑰花瓣上,这也就能解释为何Jonny坚持买花,同时还在耕耘肚脐的准备活动中持续的剥开花瓣。
而这个情报的接收人,就是女主角,所谓的未婚夫妻身份其实是对双方协作的一种保护。
一切的一切都顺利发生,直到Jonny放弃了自己身为特工的身份(通过未得到升职而点出),并且这对特工搭档计划培养的继任者Danny被发现具有日本血统(因为他热爱围观性交)。
这时,身为Jonny的好友Mark,一个拥有涉密身份的人挺身而出,和Lisa在所谓偷情的借口下交换重要的情报(在一个多人自由出入的公寓中,性交的喘息是掩盖情报交流的绝佳方式)。
而同时,CIA也察觉到了Danny的异常,决定派出Lisa的母亲和Jonny的心理医师来进行Jonny和Lisa的忠诚度调查。
然而,Danny本身也拥有着极其高超的反侦察技巧,通过雇佣同伙进行伪装抢劫,Danny成功发现了这两名暗哨,及时进行拔出。
因此,Lisa的母亲在后续剧情中不再出现,而Jonny的心理医师朋友也好像消失。
但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Jonny的心理医师朋友被日本人成功策反,换脸利用原本的社会关系重新进入了Jonny的朋友圈,并且出现在最终的生日聚会上。
通过点破Lisa和Mark的偷情(情报交换),心理医师让掌控这日本重要情报的Jonny发现了组织对他的不信任。
而那看似只是普通录音机的日式高尖端科技产品也特意让Jonny了解到了组织将会处决他的悲伤命运。
被最忠诚的后援所背叛的Jonny只能痛苦的毁去自己所收集的重要情报,而这个情报就潜藏于房间之中。
为了重要情报不被可能到来的日本间谍给回收,Jonny只能破坏这一个一点都不安全的安全屋的大部分物品。
同时,了解到了自己必将被处决的命运,他决定作出他最后的努力。
他找到了那条红色的裙子,也就是红色的衣服,将其撕开,为东亚地区唯一能压制日本的国家的一位长者,送去了祝福。
一曲忠诚的赞歌。
另附:补遗油炸:这篇评论绝对没有乳腺癌You do understand life! 当时忘了写,为您补彩蛋!
当我们透过后冷战时代的疑云观看整部电影时,乳腺癌变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线索。
当我们谈论乳房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答案当然不是卡佛,而是母亲。
没人能够忘记庞大苏联留下的阴影,那一句句的Mother Russia至今仍回荡在西伯利亚的荒原上。
影片中唯一可证实的母亲,不用多说,正是Lisa的妈妈。
而乳腺癌这一说法,正是对母亲身份的一种背离。
穿过这层层迷雾,我们终于看到了事情的真相。
Lisa的母亲是曾是一位克格勃,苏联解体后因故沦落至美国,却意外地成为了一位CIA特工。
她曾经满怀红色信仰,但生活终于将她打磨殆尽。
准备抛弃克格勃身份的她决定只为CIA服务,而最应该知道这件事儿的,就是她的继任者,也是她的女儿,Lisa。
因此,借故申请到忠诚度调查任务后,这位曾经的红色战士通过暗语,乳腺癌,背叛了她的前半生。
英特纳雄纳尔是否会实现?
她的答案是否定的。
就在伪装抢劫后,不幸发生了,Danny发现了她,一心只为CIA的她早已没了利用价值,迎接她的只有死亡。
但这还不是故事的结束,到了现在,任何有常识的人都能发现本片中的CIA早已被各国势力渗透,这样的组织能否有快速除掉Jonny的能力呢?
答案是否定的。
眼含热泪,我发现至始至终,Jonny的自毁都毫无意义, 一切的反抗只带着他走向更深层次的毁灭。
但,诚如上文所述,那曲忠诚的赞歌总有被听到的一日。
通过撕扯红裙,Jonny在这暗色的画布上,划下了一笔红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祝无产阶级革命早日实现!
补2:为自由老哥而干杯!
这位朋友名为自由,头像为一只巨大不可名状之动物,完全超出了笔者的解读能力。
我即刻昏倒在键盘前,直到心灵的钟声振响。
我们所追寻的,难道不是被认定不存在于此世之物么?
朋友,我的朋友,让我们一齐感谢自由同志为革命的真实分娩而做出的努力。
只有我们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进步,才能真正让超人绽放于我们之间!
我们呼唤您!
自由!
请您来到我身边。
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对这伟大事业添砖加瓦,我们才能抵达光明的彼岸,尽管这彼岸超出了我们的认知,但祂始终存在!
感谢您,名为自由的同志,您就是革命的持剑天使!
让我们伴随着您一齐前进!
乌拉!
真实评分2星,打五星吸引眼球。。。。
本片每一幕的剧情设置逻辑上是完全顺畅的,甚至其饱受诟病的台词也只是彻头彻尾的无聊而已,其逻辑性没有问题(并不像很多评论所说的那样莫名其妙),称得上合格的起到了推动剧情以及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甚至猥琐叔劝解丹尼对丽萨有欲念的那些台词,堪称劝解任何有不伦之念的人的教科书般的说法。
本片能够封神,最大的原因是猥琐叔那炸裂的演技,其次是故事虽然通顺但是极度无聊,最后就是台词完全和白开水一样。。。。
其实,你随便看看,相当多的国产剧都是只有演技胜过这片(这片的演技说实话付兰兰都难以彻底还原),剧情和台词同这片完全都是同一个水准的,不照样有人看么。
台词功底太弱太弱,是国产剧或者说国产编剧的死穴。。。。
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拍出过最好的电影。
你问:为什么豆瓣评分会这样低?
托米·韦素除却运用了基本的拍摄原理以外,在电影中,完完全全地否定了所有前人累积的电影技法和观察视角。
他是无畏的开拓者,他凭空创作出崭新的艺术语言,重塑了世界的情感形态。
他的电影,是独立于世的,也是光彩夺目的,鹤立鸡群的。
因为你不会在里面看到一丝来自其它电影大师或者类型片的痕迹。
托米·韦素不屑于任何模仿。
是的,他的创造,不仅仅限于某一部影片,或者表现手法的流派,而是整整一个世界。
观众都是如此平庸如此短视,正如将伽利略推到火刑柱上的愚民那般地使这超前的电影成为了无尽冤屈的牺牲品。
可真理是不会被永远误解的,正如被污泥掩埋的珍珠,也终究会因为海浪的抓蚀而重见天日。
总有一天,当先进的人类社会认识到它的价值,托米·韦素对于艺术文化的卓越贡献,会使他获得他应得的神坛,与马克思,叔本华,哈姆雷特,哈利波特,文明中的伟人并肩而立。
我相信那一天,也正是高级社会主义得以实现的时候。
看这个电影精神上有一种驰放感,像一股清新的空气,呼吸感,灵性,精神治愈。
总之很放松,解压。
看的时候我并不想笑,主人公自杀我也不悲伤。
从始至终只是自然,就像宇宙。
这部虚假如梦一般的电影让我感受到的是强烈的真实感。
也许这不是一部电影。
是一件艺术品。
直指心灵小宇宙。
他的微妙没有办法转述。
也许只有这种开放的状态才能完全体现影像和电影这种语言的魅力。
回归到艺术的本质。
①一个不太有天赋的人很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机缘巧合一路逆袭,这是爽文或者励志电影。
一个小有天赋的人很努力地去做一件事,种种原因不幸失败,这是现实。
一个完全不懂电影的家伙凭着一腔愚勇,以及自我陶醉的钝感,很努力地、诚恳地、认真严肃地、不计成本地拍电影,最终拍出一部旷世烂片,偏偏因为实在烂到突破底线烂到超越想象,反而又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巨大成功,这是《灾难艺术家》。
②《房间》到底有多烂呢?
难以形容。
每多看一秒我都会听到心脑血管在滴流滴流地发出警报,以致于我不得不在快进中囫囵吞枣。
你能想到的任何一点它都烂到了反面教科书的程度,它成了烂片界的《公民凯恩》。
于是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影史地位」,有了衍生文化,有了狂热拥趸,它开始扭亏为盈,在全世界持续放映,观众会戴上橄榄球头盔携带橄榄球与调羹进入电影院,在每个经典桥段欢呼雀跃,一边模仿着电影里的桥段台词,一边往银幕投掷橄榄球与调羹——因为电影里经常莫名其妙地令人费解地出现橄榄球与调羹。
电影理论家说,在电影院观影是一种群体性的宗教仪式,要是他们走进《房间》的午夜场,肯定要为自己理论的应验而哭笑不得。
③我们喜欢《雨果》喜欢《八部半》喜欢《日落大道》喜欢《天堂电影院》,我们自然也会喜欢《灾难艺术家》,并不是烂仔付兰兰浪荡这么多年忽然得了什么顿悟以致于升华成了付大师,实在是那些关于导演、关于编剧、关于放映员的,或者说「关于电影的电影」,更容易叩开我们的心门。
它们是创作者们写给电影的情书,是葳蕤初心,是雄心壮志,也是犹疑之后的一往无前,它们是「元电影」。
「The worst day on a movie set is better than the best day anywhere else.」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情话模板,稍微换几个词,就能解释一切人类的意义所在。
20181104
你让我恶心。
这句话是片中Johnny的朋友对Lisa说的,很好地表达了我对这个角色的感受。
没错,我蛮认真的看了这部电影的剧情,而且还难以置信地代入其中了。
我跟着Johnny进行了一次心碎旅程——尽管“Oh Hi Mark”“Huh huh what a story”“Cheep cheep cheep...”“You're tearing me apart”这些桥段还是让我一边狂笑一边倒放了无数次。
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不抽烟不喝酒人见人爱的五好青年Johnny即将与女友步入婚姻殿堂,而女友却因七年之痒出轨爱上Johnny最好的朋友,最终地下恋情暴露,无法忍受亲友背叛的Johnny以自杀这一方式终结无尽的痛苦。
大体脉络很清晰,剧情的发展,最后生日派对的高潮也都中规中矩。
如果真的能放下cult神片的心理预期去观影,是能够或多或少的代入角色情绪的,比如女主就成功激起我的反感,可能是因为出轨这件事本身,可能是因为女主不讨喜的外貌,或许是她在影片中表现出的自以为是和理直气壮,抑或是她来来回回的那几句垃圾话。
“我不爱他了”“我现在爱Mark”“我才不管那么多”,虽然这些破句子构成了女主七成的台词,但它同时又是很生活化的,移情别恋的人一天到晚脑子里反复的不就是这点内容吗。
比起其他同样描写出轨的影视,《房间》在这方面最多是输在台词过于简陋上了,人家好歹懂得金玉其外,像韦素这样直接拿败絮给人看的耿直行为实属少见。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烂在哪里呢?
两句话概括,它几乎算不上电影,可它又的确是电影。
算不上电影——主体剧情就那么点内容,一个小品(这里没有鄙视小品的意思)的长度足够说清楚一切。
剩下的全是不知所云的堆叠,莫名其妙的出去打橄榄球,莫名其妙的跑步锻炼,莫名其妙的持械抢劫,虽说语文老师教我们背景描写侧面描写可以烘托人物性格,但也没见过把侧描当主体的玩法。
重复的场景,重复的任务活动,重复的台词,甚至床戏也是重复利用的,直接导致观影重心的跑偏,既然剧情没啥看,干脆就别看剧情了。
的确是电影——可除了剧情之外,作为电影的其他方面还是不能看啊。
演技?
韦素这种超然物外的表演James Franco也只能模仿个皮毛;场景?
天台绿幕这种操作已经没法评论了;看摄影?
看剪辑?
最后发现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韦素半睁着眼对你huh huh huh...也难怪,让韦素这样一个完全没有电影专业教育背景没有从业经验,却又想做片场库布里克的人来自编自导自演,没有好结果是必然的,至于烂的到达一个境界,则必然又是和他本人的独特性有密切联系。
汤米韦素实在是一个很神秘的存在,正如《灾难艺术家》的片尾所说,不知道他来自哪里,不知道他多大年龄,不知道他这么多钱从何而来。
而更重要的是,你完全没办法揣摩他在这部影片中种种场景、剧情设置的目的,《房间》之所以在我们看来毫无逻辑可言,是因为韦素本人有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逻辑体系。
James Franco在《灾难艺术家》里也很难把韦素的思维世界真实地还原出来——大概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他的电影可能也会像《房间》那样另类。
在这种未知的神秘中我又不由得生出几分敬意,如果他这600万真是源自个人劳动所得,那还真是值的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学习一番——看人家,创造烂作品也是需要成本和诚意的。
再关注下韦素本人,首先男二Greg从长相和身材上都值得肯定,韦素大概也知道自己这张脸缺乏吸引力(虽然他本人可能很满意),于是乎在身材上下了大功夫,在影片里呈现了很不错的肌肉(尽管大多时候没什么美感),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他一头黑色披肩长发和风格独特的墨镜,算是个人符号化宣传的成功案例,眼镜加长发不足以给你留下印象?
把眼镜往下摘一点看看那眼皮半耷的眼神,这次忘不了了吧?
《房间》的出现算是创造了影迷参与电影的可能性,正如一些评论所说,“没有影迷的《房间》是不完整的”。
也许有机会你我也会像走进影院和其他观众一起扔勺子,重复着那些经典台词,大概只有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见识它的全貌,感受影史第一烂的彻彻底底的魅力与风采。
对不起我修炼不到家还是得一直快进才能看完。
莫名其妙的人设,莫名其妙的台词,莫名其妙的情节,莫名其妙的演技,莫名其妙的配乐。
AV即视感。
不对,AV都比这个进展快。
等一下这个转折!
怎么就不爱了!
昨天晚上你在床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女主真是...膀大腰圆。
而且越看越像邓紫棋。
每次啪啪啪都响起BGM,抱歉我猜错了这部电影其实是英文歌曲串烧MV。
等一下为什么你们就这么平静地接受了乳腺癌!
我认真地觉得我写的台词都能比这好,没有意义就算了还没有逻辑。
妈妈是官方吐槽对吧。
整个电影就是:这是谁。
这又是谁。
这一段情节有什么意义。
屋顶的背景居然是绿幕特效!
说好的六百万刀经费呢!
买BGM版权去了吗!!
闺蜜三观这么正常让我感到好不适应啊。
男主真·念台词,一脸要死不活的样子。
马克学鸡叫的时候一脸尴尬哈哈哈委屈你了。
女主婊出天际。
吐到结局我已经吐不出槽了,无言以对。
所以你看,这部片就是我愿意给小时代二星的理由。
就冲着这蜜汁哈哈哈哈和娇喘声,自信的嗯哼和oh yeah,装作很会橄榄球的嬉戏,尬死人的演技,还有每次make love时经典的金曲配乐,不打一星都过意不去。
但这台词的功力值五星,你根本无法想象是怎样一个脱线的脑袋才能写出这种九不搭八却妙趣横生的剧本。
反正我笑了一个多小时。
其实看得出导演想表达的一些东西,一个中年人的悲哀,青少年爱情和吸毒问题,婚姻幸福,但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个what the fuck场景。
很好笑,如果这样就已经是烂片界公民凯恩的话,天朝每天都在产出公民凯恩啊
剧本全是神转折+不解释+就是干,表演就是初中英语课对话练习的感觉,然后男女角色一脱衣服就放大音乐。这么烂的片我喜欢。
I definitely got hit by a lot of spoons.
6.0分 很烂的一部片子,但是我还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看完了。真的很佩服导演。
2017.12.29于Prince Charles Cinema。在影院看过的人都知道五星不是为影片本身而打
哈哈哈哈哈笑到快呆掉。房间的烂在于你对这种烂无法理解,你甚至都不知道托米韦素是有心而致还是真正对自己的白痴一无所知。灾难艺术家看前功课。意外enjoy。
有基本的故事梗概,有剧情,富有情绪表达力,有MV有配乐,有露点还有露臀,还能持续引起现象级讨论,最后还原一场情爱悲剧,你们还想怎样?不应该太苛刻。只不过演技略显浮夸,剧情浮动太大,感情有些做作罢了。这片子在你国论烂片排名绝对100开外。
烂片界的公民凯恩。从这个角度来讲,本片还是适合影迷“学习”一下的。
灾难艺术家
YOU'RE TEARING ME APART, LISA!!!!!! 烂到经典
🏠🎥
把从前看过的所有电影加一星
其实不算很烂,故事有一种简单的魔力吸引你想看看最后什么结局,其他演员表演都还自然,导演就哈哈哈,猥琐的身材很棒的,很像弗兰科。
神奇的烂片,烂的却无法让人放弃,吸引着你看完全篇。Tommy的“蛤蛤蛤”贯穿全篇,萦绕耳边……20180715
Hello Lisa, hello Johnny, hello Mark, hello Denny…You are just a chicken, chip-chip-chip-chip! Lisa, you are tearing me apart! How’s ur sex life?电影院充满了实实在在的欢笑
N/A 真•后后现代主义,房间即宇宙,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疑难寻求解答,展现了人在房间里的尴尬处境。烂片界的两星杰作!尽情解读去吧!PS 这剧本很适合练四级听力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疯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并没有想象中烂,反而有点失望。把几段尴尬的床戏砍掉,再适当精简一下,甚至可以做到平庸。时代的笑点完全get不到,必须和《灾难艺术家》对照着看了。
哈哈哈这评分太两极了!都说要丑出个性,这个片就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烂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