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了“逆鳞”,想谈些感受。
首先,先来了解下背景:李算即李祘,朝鲜王朝第22代君主,庙号正祖,自号“万川明月主人翁”。
生于1752年,1776年-1800年在位,号称朝鲜最后一位明君,被评价为“热爱学问、有圣人之风的王”,以学识渊博、作风开明、仁爱亲民、富于改革精神著称于世,是朝鲜王朝唯一留下个人文集的君主。
他容许学术自由,提倡科学技术,试图吸收一切有益因素改善朝鲜的政治面貌。
他倡导不分党色任用人才,广泛启用少论、南人、庶子出身的有才能的官吏,促进商业自由,废除“禁乱廛权”,推行了著名的“辛亥通共”,发扬儒家文化的同时鼓励民本主义色彩的实学的发展,推动和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给西学以传播环境,他还立法限制奴婢推刷,推动废奴改革,建设水原华城,拓展削弱大地主和贵族的势力,平民生存空间,在位二十四年,终年四十九。
来看看他的三代族谱爷爷:英祖大王,朝鲜英祖(韩语:조선 영조 Joseon Yeongjo/朝鲜 英祖;1694年10月31日-1776年4月22日),名李昑(韩语:이금 Yi Geum/李昑),字光叔,号养性轩。
是李氏朝鲜的第21代君主,在位时期为1724年八月三十日至1776年三月五日。
爸爸:英祖次子 庄献世子 李愃 (暎嫔李氏生)-27岁被英祖责令自杀庄献世子本是英祖的次子,英祖十一年一月廿一日生于昌庆宫集福轩,生母为映嫔李氏,出生后一年就被册封王世子。
由于他的兄长孝章世子很早就过世了,他是英祖唯一存活的儿子,因此英祖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
英祖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自己非常成功,所以对儿子有了很高的期待,他要思悼世子成为完美的君主,人格和政治都要求两全其美。
然而,这却是很不现实的愿望。
背负了这样巨大的压力,思悼世子始逃避现实,这是导致他日后精神出问题的原因之一。
而且,东宫殿的内人曾今侍候过景宗,因为这些内人的宠溺,导致世子沉迷军事游戏,荒废学业,造成了思悼世子与英祖之间产生摩擦。
阴历1762年7月3日,英祖回到昌德宫,命令思悼世子陪同前往徽宁殿(贞圣王后的陵庙)向贞圣王后拜别,之后,英祖下令关闭宫门,对世子问罪,将其废为庶人,并要他自尽 (根据实录记载,世子的生母映嫔李氏亲自要求英祖取其子的性命)。
为了避免世子和“犯罪”挂钩(否则世子的妻儿将受到牵连),英祖不赐死药,而要世子自杀,世子自缢多次不果,被英祖命人关进米柜。
八天后(7月12日),世子活活饿死。
过后,英祖非常悲伤和后悔,将世子复位,并追封尊号“思悼”,电影的主基调1.正祖大王,在复杂及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悟到,用“原谅、宽恕、忘记“来化解于他敌对势力的矛盾,尽管让他极其痛苦。
2.通过正祖身边,各个卧底杀手及线人,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制造悬念,其中,惨不忍睹的身世、患难的兄弟情、爱情、超高的武艺,来承托正祖大王,在纷乱及凶险的环境生存的心理变化。
是个可以定位悬疑、打斗的商业片,没有多少历史的概念在里面,但是不了解历史,你就不能了解主角的心理变化。
片子的杀手配角非常出彩,感情与身手都拍的精彩,甲首、乙首两个配角,全身心的表现主人公的感受,眼神的表现,非常到位。
王子的护卫,及其冷静及坚定,也让人记忆深刻。
本来所有的人物都是来承托”玄彬“这个人物,忍辱负重,强大的内心及体魄,过人的胆识。。。。
但是玄彬用没有的变化的表情来表现,眼神没有深刻的表现心理的变化,肢体动作表面化,他尽量在克制努力的表演,但是内心太弱了,男人的气势没有表现出来。
另外看完后,还有个直接的体会就是,韩国太小了,没有因为规模大,组织严密,人多,而让事情发生的惊心动魄,与我们国内的”帝王“电视剧差太多。
接下来,要努力看自己本国的历史了。
其次致曲。
曲能有诚。
诚则形。
形则著。
著则明。
明则动。
动则变。
变则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正祖大王提到这句话好几次,但是令我最震撼的是结尾那一次。
马背上,有千军万马,有光,此刻的正祖大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力量。
我是看完 思悼 再过来看 逆鳞 的。
故事有衔接关系。
很喜欢 逆鳞 这个影片的名字,觉得取得很有味道。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老论派专政夺权,触及逆鳞,定当死罪。
正祖大王的隐忍谋略,非常人可比。
即便乙洙下一秒就可以置他于死地,他依旧不畏惧。
正祖大王和甲洙的关系也是虐。
特别是甲洙被抓那段。
“儿时,世孙时期,你与我为躲避别人的视线,偷偷地来到了这里,你还记得那日吗?
”“甲申年五月初九,臣进宫侍奉世孙,第78天”“当时你是杀手吗”“是的”“偷偷在富荣池钓了鲤鱼,记得吗”“八月初五,臣进世孙宫第164天”“当时你是杀手吗”“是的”“有一天你受了重伤,你没说出挨打受伤的理由,我也没说出我哭的原因,乙酉年五月二十四日,那天下着瓢泼大雨,正好离父亲升仙第三年的日子,你当时是杀手吗”最后 甲洙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最后的最后,甲洙携着写着名单小册子拼死跑着找正祖,央求乙洙不要杀正祖,不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吗。
甲洙用替正祖挨了几刀,又替乙洙挡了几发子弹,因为至始至终他心中始终有爱。
正如那个他没来得及回答的那个问题,当年的那件事,年幼的他告诉正祖,他想救一个人。
第一次进宫,是想救乙洙。
这一次被正祖赶出宫后再进宫,是想救正祖。
我是很少看韩国古装电影的,因为玄彬,还是硬着头皮啃着这一块骨头。
实际看进去后,尽管情节起伏不是很明显,但还是优于国内近几年的那些不知所云的古装电影。
为此,这部电影给了四星。
1.关于历史。
对于韩国的历史,实话说没有兴趣去研究。
韩国古装历史剧一直是高丽的软肋,拍不出什么美感,也无所谓的武林功夫所言,历史故事能拍成电影的涉及到有故事的朝鲜王的也就那么几个,无新鲜感可言。
所以他们还是在比较擅长的言情纯爱领域比较能神的中国观众的胃口。
这个故事里面的历史故事,看完后,大致是李算的爷爷在老论势力下间接杀了自己的世子,留下一个世孙,多年后以血书的形式昭告天下,这是得以保住世孙的方式。
第二个就是李算的爷爷娶了一个和世孙差不多大的女人在后宫,成了世孙的奶奶😂。
第三个就是李算这一辈子可谓坎坷得要死啊,从小就面临被杀,长大后也是各种被杀,总体而言就是不停有人要毒害听,不管是下毒还是弑君。
第四个就是可能是韩国人所推的一个比较仁义以儒家思想治国的君主,推崇至诚治天下。
2.逆鳞算是一部披着历史外衣的略文艺的电影。
其一,玄彬的演技。
玄彬算是一个很会演绎文艺电影的韩国男演员。
逆鳞,君必动怒。
而这部片子里呈现出来的王的动怒是以玄彬的纯内敛演技表达出来的。
无波澜的望不见底的深沉冰冷,遇到大恸也是看不出情绪的王的神态,玄彬赋予了影片文艺的气质,这是对演技的绝对考验。
一如之前一部《爱,不爱》,没有什么台词,全靠肢体语言和神态,也是一部纯考验演技的,当然不否认小众的文艺片真的没什么市场,要不是玄彬我真的看不下去,这部逆鳞也是,如果不是玄彬,压根我是不会去看这部古装历史片的。
其二,导演的拍摄手法。
导演是个很擅长用镜头的人。
场景拍得都很有美感,连尘土飞扬都能拍得那么美。
王打开所有门窗射击的镜头也是太有画面美感。
一个白衣飘飘的王,拉着一把弓,就这样优雅转身,犀利眼神,射出短箭,太帅了啊。
导演还是个很会运用音乐的人,尽管吧,这种紧张节奏的音乐在中国武侠片中很常见,算不上出彩,但是啊,运用得恰到好处。
这些都为这部历史片拥有着文艺青年气质做了深深的铺垫。
其三,韩国导演是不是都很喜欢在历史片里设置情感线?
两对好基友,真的看到了。
导演的处理让观众能清晰感受到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在孤独的心灵之间真的还存在惺惺相惜的真情与抚慰。
也是因为这样的感情线,还有其他一些比较枝节的友情线爱情线,让整个电影的凝重气氛减缓很多,也就更像是文艺片了。
3.我的吐槽。
一是这真的是一部很简单的剧情,按近140分钟的时间来看,这个故事真的是单薄了,换种说法就是剧情拖沓了。
不过这也挺符合韩国人要花双倍甚至更长时间讲一件简单事情的习惯就是了……换成中国导演拍类似这类简单剧情的电影,无关紧要的渲染线就不会埋那么多,估计用40分钟就讲完来- -二是导演似乎是想通过历史故事来讲述一个人间温情的文艺故事。
也难怪会是文艺风走向了,也难怪我把这历史片看完了海觉得有点动容优点触动到点了。
三是导演运用了时间插叙倒叙的手法,讲述了24小时内发生的事。
时间节点跳来跳去,还是有点混乱的,尤其对于没有什么历史背景知识铺垫的国外观众而言。
整个剧情进展还是显缓慢,没有太大起伏,有点和电影必有的高潮设置点相悖,不过或许导演是认为有高潮的,只是观众没有体验到。
4.总体而言,算是一部温情脉脉的历史片。
主角玄彬的魅力表现没有被忠武路的那些王牌绿叶们所掩盖,还是把王刻画得很棒,眼神也好,仪态也好,讲话也好,王的冰冷的一面也好,遇到心仪女人那种小情绪也好,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奶奶芊芊玉足甚至有点挑逗性拉到耳边的丝丝窃语时用表情和眼神表现出来的那种有欲望又迅速克制,以及对女性的那种渴望时候的演技也好,和好基友那段问那时候还是不是刺客的戏份也好,骑马射箭驰骋草原的潇洒英俊也好,王的霸气与隐忍也好,玄彬刻画得丝丝入扣。
精致的服装、道具和场景,每一个镜头都有一种古典的美感。
玄彬表现出王上的隐忍、真诚和胆识,历历在目。
一部『论语』可治天下,一部『中庸』亦可,“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
对事业、学业、朋友、恋人、家人,皆诚可化。
致力于某一方面,精益求精,不摇摆、不彷徨、不迟疑、不敷衍,皆能有成。
무엇이든 네가 원하는 것이 있다면 정성을 다 하라 无论你所求何物,都应竭尽精诚。
그리하몐 이루어진다如此一来,即可成真。
电影里的朝鲜国王干得一点都不开心,身负国仇家恨。
他的父王被大臣们害死了,于是他就成了傀儡。
就连跟宫女谈个恋爱都要偷偷摸摸的,生怕被他的奶奶发现。
可怕的是他的四周都是敌人安排的奸细。
这种环境下,真不知道还可以相信谁。
看谁都靠不住。
不得不说这个奶奶长得太年轻性感了,真叫人把持不住。
国王的一些列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必引起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
在一个大雨天,他们排出了一批刺客去行刺国王。
国王的手下都是火枪手,装备比较高端。
优点是精准度高,但缺点是射程短。
再加上下雨,屋顶上的火枪手根本射不出来。
还好屋子里面还有一批火枪队。
等火枪队的人死的差不多了,国王才开始射箭。
真不知道他早干嘛去了,一点团队意识都没有。
猪一样的队友,等手下都被射死了,他才出来打。
对方的刺客队长已经半血了,国王满血。
但国王明显心虚了,仅仅几个回合他的剑便被对手打落在地。
还好关键时刻一个仆人及时赶到拖延了时间。
等援军赶到之后乱枪之下刺客队长竟然被爆头了。
近距离,这枪的精准度高的吓人。
本来太后默许的宫廷政变肯定成功的,但是朝鲜的袁世凯这一次却没有站在太后这边。
那个顾将军竟然临阵投敌了。
镜头剪辑的让人蛋疼,,是我智商太低么?
时间倒来倒去好乱...有些镜头用的挺出彩的.不过我很喜欢色彩运用,压抑暗色的色调让人心生郁结,色彩鲜亮的色调加构图活生生都是截图壁纸啊.中华文化倒是异地生花,思想内涵价值观撑起了整部电影,反观国内那些荧幕上上映的电影在宣扬着怎样的价值观。。
但剧情弱爆了,王他妈好歹在宫里混了那么多年,心眼白长了?
会把命运j交到一个小孩手上?
具将军就那么轻易归附王了?
是想证明王的气场太强大么???
PS,王祖母真漂亮 PS,感情线太弱
看过《逆鳞》始知什么是王者之心。
李算说,他从当世孙时起就喜欢片剑,虽然和长弓相比它只是小小一只短箭,但它明快、神妙而强力,其他箭无可比拟。
它不诡诈、不虚伪也不冗长,能以小巧而无华的模样,将敌人的虚荣一击粉碎。
那一剑低掠过水面,穿木而过,便是王者之剑,王者之力,王者之心。
君子隐威,此是发威之始。
影片中多次引用的《中庸·二十三章·诚意》道出了李算的王者之道。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简化为药囊上的“至诚”二字。
贤者至诚,不是得天道的大成者,处在坎坷的乱世,要依靠怎样的苦修才能增益其所,达到至诚呵。
逆贼之子,不为王孙。
李算甫一出场就在绝境,父亲思远世子被党争构害,自己即位后夹逼在老论小论两党之间,上边被野心勃勃的王太妃惦记着,下边有刺客在江湖之远蠢蠢欲动。
保身治国两难。
李算夜晚不敢安睡,拼力习武到强于大内侍卫的程度,健硕瘦削的肌肉在灯下,照出整个宫廷的阴谋气息。
对,心腹尚册大人看他的眼神都透着心疼。
至此,笔者只看到一个保身不自弃的君王,贤与威还难辨。
李算的王者之心是逐步流露的,随着各路敌对势力一点点把他逼到份上,如果不是好奇提前搜了背景,笔者一度以为死亡是他必然结局了。
一段段对话、王太妃犀利的眼神,将危局演绎到极致。
然而他以王者之力御敌,以王者之气服人,直到雨夜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李算一身白衣在窗牖内迅疾出箭,暗夜、黑衣刺客蜂拥而来,那身白衣更像一种象征。
所以月惠报信的帛书上才说:”愿主上避开今夜试图谋害您的变故,为了百姓,为了人而施展力量。
”影片故事就发生在一日之内,老论党密谋杀主政变的一日,王上李算平息叛乱保身立国的一日,讲宫里男人们的事,比女人们的要残酷得多。
处处透着血色,缜密的逻辑和阴谋的压抑,还有…….逼人的英气!
真实的历史,作为影片背景的丁酉叛乱(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可是中日韩混战的大事纪;把镜头缩到一宫之内,一国之内也不差。
《逆鳞》是玄彬退伍以后的第一部作品,他用心挑了这个片子,看得出演得也很用心。
那么部片子好不好看呢?
如果不明白朝鲜历史的人单看这片子,一开始肯定会觉得一头雾水,所以看这个故事之前,不妨翻一下历史。
这是讲述号称朝鲜最后一位明君的正祖刚刚登基,正祖元年的一个故事。
正祖是英祖的孙子,英祖的儿子又叫思悼世子,思悼世子在朝鲜的历史上面各种说法,有说他本身有抑郁症后来疯了,被废,然后被英祖赐死,但是他自己不想死,后被英祖关进米柜活活饿死,后来英祖又后悔所以给他的尊号为“思悼” ,他原来叫庄献世子。
英祖将李算过继给他的大伯,后来继承王位。
而思悼世子的死因有说是因为党争被害死,而《逆鳞》 就用了这段历史,说思悼留下一件内衣写了他被老论党所害的血书,如果这件血衣露面的话,王大妃的家族就要被灭门。
当然历史是不是这样,咱也不知道,咱们就看戏。
配角都很有光彩,韩智敏演王大妃,也就是英祖的王妃,她是英祖到六十多岁续娶的,她才15岁,擦,老不羞的英祖……也就是这个王大妃, 给李算带来多大的麻烦,这部戏里就是她要废掉李算,派杀手杀李算的过程。
韩智敏演得真好,那种心机,还有风华,啧啧……金成玲演惠庆宫洪氏,这里面的她的故事不多,其实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呐,她是思悼世子妃,但是她放弃了自己的LG,保住了她儿子的位置,她因为世子被废,她改封为惠嫔,而李算因为过继给大伯,也不能叫她母亲,叫能尊称为惠庆宫,她是一个极有才华,而在深宫中活得特别不快活的人,她有一本著作叫《恨中录》。
《恨中录》同《癸丑日记》与《仁显王后传》被称为朝鲜宫廷小说三部曲。
这个故事开始埋伏笔埋得比较深,然后历史的背景也很深,所以开始看得很闷。
是慢慢拉开序幕的那种。
因为我之前就对这个片子感兴趣,所以我在看之前就恶补了所有的历史背景,我个人认为还算好看。
玄彬,在这部戏的前半部分完全看不出他个人的演技,就象正祖一样,隐忍所有的一切,等着发力的一天。
剧中非常强调,活下去,每个人都要活下去,哪怕是苦苦挣扎,也要活下去。
剧中的每个人都是这样。
玄彬的个人魅力到中间开始,他演的是一个仁君,哪怕不苟言笑,但是他的仁爱之心还是小处见大的。
里面最出色的是他射箭,真是帅呆了……还有最后那段他面对刺杀,他的冷面杀心,演得很不错的。
那对乞丐兄弟的一生是串起整个故事的主线,有些巧思。
这片子不错,但是距离我的期望值还是有点差距,因为把一个那么大的历史事件用一部电影来浓缩,想法是好的,但是明显觉得不够,如果完全不懂这段历史的人来看这故事,肯定觉得很闷。
但是如果懂这段历史的人来看这个故事,又觉得缺点什么,不够丰满的感觉。
不过,还是推荐看看,看之前先翻一下朝鲜的历史,也不错。
深夜吐个槽 本来不想看新的韩国电影了 看到玄彬回归之作 还有郑在泳老戏骨以及郑恩彩等实力新人加盟的史剧 又忍不住点开了 相比之前的韩国史剧 真的是毫无意外的差 一个放之任何国家都能成立的 统治势力与造反势力间博弈的故事 韩国影坛 此种类型涉猎的已不算少数 《像火花像蝴蝶》 《帝王之妾》《宫女》等 无论电影还是电视 所有都会以势力间的明争暗斗 为故事背景 但韩国史剧总能找到一个新颖的点来吸引大家一次次走进影院看一个个老套的故事 常常是小人物在势力环境下的悲惨遭遇与痛苦抉择 显然逆鳞的故事也是通过 从小被培养暗杀王的组织 来激发矛盾冲突的 显然那几个孩子未来的命运 以及最终选择将直接决定故事的结局 怎奈 作为主角的王的扮演者玄彬 《爱 不爱》里内敛犹豫的气质 在此片中化为隐忍 但丝毫不见王的动怒 而且这个王也十分“自立自强" 以一抵十的高超射箭技能远远超过专业培养的杀手 期待已久的终极决战 最后也变成了王与甲首 乙首的3P虐恋情深 导演您如此拍史剧 观众丝毫不会觉得胜利来之不易 境况有多么惨烈 只会觉得槽点太多 无力倾吐!
若是说想本着看浓缩史剧的念头可以来看看这部电影 就像是一部60多集 一集一个小时 的韩国历史剧的精缩版(相信我 历史剧讲的也是这个故事套路) 为了不浪费每一位主演 演员的戏份都平均的恰到好处 没有一个重点 或者说无法将这部电影准确定义为那一种类型 如此讲故事的方式 放在电影中 观众会提不起兴趣 全篇闷 除了还能看的演员们 韩国电影形式高度类型化 内容却在趋向于杂糅 这体现了众多新导演对高水平制作的向往与尝试 同时也预示着忠武路故事创作所遭遇的瓶颈
貌似看是一部宫廷正剧,主角就是王,而实际上成就了王的事业和思想的真正人物却是那几个可怜的孩子:77号、220号、223号,单看他们的名字已经潸然泪下,没有父母、没有名字、为了活一个命、吃上一口饭,便把自己典当给了一架黑暗机器,成了这个机器的一个工具,就这么一直生活在黑暗的恐惧中。
但人的天性不能违逆的是,人性一直向往着温暖和光亮,所以,当有一些相惜的情谊,温暖的情感出现的时候,他们比任何人都珍惜,77号、220号这两个孩子,在黑丐帮里兄弟情深,自己取名甲首、乙首,而少年乙首竟然宁愿为成全兄弟而失去男儿身;净身进宫以后,成为尚册,跟着从小一起长大的王,同样承受着失亲的苦痛和黑势力的恐惧,所以他们的心就靠近着取暖,而王也成为尚册用生命去保护的兄弟。
而223号的宫女,被恶黑势力轻贱和利用,爱情的亮光也唤起她去寻找希望,同房间小宫女的信任也让她升起姐妹情谊,这也是促成她最后反抗恶黑势力而寄希望于王能改善天下......或许,这世间,并不是说消灭那么几个恶黑势力、有一个好王就能改变的,但人性对爱和温暖的向往,这是真正的底层基础,是每一个苍生为之努力的方向......韩国片看的不多,前阵子看的《隐秘而伟大》也不错,是一部能把人看哭了的人性片,总体来说韩国的导演还是能挖掘思想深处的。
不过一日内发生故事,却拆了时间线来讲,东一下西一下,支离破碎不见逻辑。没看懂!
说实话,看了很多高质量韩国电影,这部也就一般了。只能说演员表演比较到位,剧本其实也就这样,可能我胃口变叼了吧。
不亚于思悼
大学中庸真圣门血脉,其又几人参乎?
一帮女配的戏都好,可惜片子节奏拖沓,玄彬终究还是偶像派。
叙事真的挺差劲的,不了解这段历史的看这片子估计会挺吃力的吧。玄彬演起帝王还是挺有范的,但是片子太罗嗦,而且剧情很老套。
为何古装片总是泛着满满的基情……
差点被豆瓣的评分误导错过了思悼的续集
就那样,但有我喜欢的演员,,
不错的古装片,背景气氛音乐画面效果都不错,对朝鲜历史不了解内容就那样了,玄彬退役后的身材没的说,肌肉和眼神都杠杠的......
四星 亚洲宫廷电影的优秀之作 只是该片观影群众普遍lowB较多……
人物太多,关键剧情没讲得太明白。
特地恶补了历史,应该是朝鲜后期激烈的党争,庆州金氏丰山洪氏两家外戚水火不容的政治斗争。可惜这个背景没说清楚。片子只表达了一个主题: 玄彬归来,王八气出,神魔归顺,斩天灭地,千秋万代!2星全给我家欧巴,太帅!挠墙!
本来是想看正祖的故事好吧,觉得好基啊真的……玄彬好看的正祖是个好孩子
挺佩服这个剧里的皇帝的,登基还没掌实权,一直忍辱负重苦练心志,等待时机推翻了祖母的统治。剧里两个杀手印象也深,乙沫自私,不顾甲沫恩情,都是孤儿,到哪找对自己这么真的人。
啧啧啧 棒子拍出来的画面真是美 结局有从电影跳针到韩剧的迹象 不过谁特么care剧情啊 我就是冲着眼眶泛泪帅出新高度的玄彬去的好嘛~
把重心都放在服化美上,导致叙事节奏完全成了短板,这倒是很符合电视剧出身的导演。
韩国的古典主义电影,这个国家的历史当然我们并不了解,在思悼里,那个米柜里干掉王的事情在这部电影里也成为引线,当然,依然不了解。这一部不如思悼,剧情架构混乱,不过服化道做得真不错,郑在咏演技出众,抢了玄彬的风头。
玄彬古装太帅了,王者风范
逆鳞故事不够精彩但实在拍得太美,看的时候alt+A顺手截图,最后居然有70张…导演太喜欢用光线和阴影渲染情绪,玄彬郑在泳赵正锡郑恩彩都有些许突破…接下来就期待宋叔和亚仁的思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