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洛克
Pollock,画家波拉克,波拉克
导演:艾德·哈里斯
主演:艾德·哈里斯,马西娅·盖伊·哈登,汤姆·鲍尔,詹妮弗·康纳利,巴德·库特,约翰·赫德,方·基默,罗伯特·诺特,David Leary,埃米·马迪根,Sally Murphy,Molly Regan,斯蒂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0
简介:波拉克作为当时西方艺术的领袖人物,以其超乎寻常的天才和胆量创作了大量的抽象派油画作品,并为行为艺术的创立打下了基础。他当之无愧地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艺术明星,但波拉克并不以一位成功者自居,反传统创作的精神激发了他原始的、充满野性的灵感,将灵感运用于油画作品,使他的内心世界得以表达,但自我封闭的个性又与其形成强烈的..详细 >
翻围脖看到艾德哈里斯的新片,就忽然想起了那时候看的这部电影。至今记得波拉克画画时眼睛里那种狂热危险却让人感到震慑的光芒。看到楼下TX的影评说真心没有FRIDA好看,但FRIDA我硬是没看下去,波拉克过了这么多年,还是会想起很多镜头……看来看片子这回事真是众口难调,敝帚自珍吧~
又是个把艺术家stereotype了的片儿。Guggenheim就是个pimp 而critics之流皆client消费Pollock的偏执 收藏家买的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一块残渣。我很想给满分 不过Ed Harris依然是个client 微笑脸
郁闷的艺术家,郁闷的一生,不管是籍籍无名还是功成名就,自己不开心谁也拯救不了。
全片看完之后从头拉了进度条又看一遍,觉得比第一次看全片的时候精彩多了。
电影对于pollock性格心理各方面入手太参差不齐,发展到最后车祸实在是感觉跳过了一个很大的gap,但是因为ost和主观因素满星。。
1938年他反叛了本顿的写实风格,1944年他反叛了毕加索的变形风格,1947年他的滴洒风格成型:“艺术源于无意识,好艺术家画的都是他本人”1950年他痛哭:“假如我知道怎么好好地画一只手,我会去画这种废物吗?”电影剪辑了不同时期的反叛、愤怒、凌乱,无限重复构成他的一生,暗合分形法则。
当时还觉得满好看的 抽象派的画应该很少有人能看懂吧 抽象派画家的生活多少有点病态
单薄
艺术家的人生因为缺憾而完美,多一星送给康纳利女神
竟然不是纪录片,被气晕……男主角除了秃头以外和Pollock哪里像了,Peggy Guggenheim在片子里蠢得像母猪
所以Peggy到底睡了多少艺术家
interviewer: How do you know when you're finished with a painting? Jackson Pollock: How do you when you're finished making love?
记得当时电影课上到后来,黑黑的大教室里,人走得剩不下几个了
每一个颇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带有点个人偏执、酗酒、不合群等精神问题,这或许能理解为他们的天赋本身就是与世人格格不入,所以这就需要周围爱他们的人能够给与理解关爱。
1结构有点松散 很喜欢最后那个镜头 表现出了波洛克已经失去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2是不是伟大的艺术家都太focus on自己的想法 所以其实是人格不够健全的人 无法共情和社会化 像婴儿一样纯粹 3很奇妙的一件事 当你关注到某一个人时 他就会不断出现 最近刚好了解到威廉·布莱克、夏帕瑞丽、佩吉·古根海姆,他们就一起出现了
演员电影,看老硬汉ED HARRIS演颓废艺术家真是纠结。。。
凯鲁亚克酗酒是因为孤独,而波洛克酗酒则是因为重复。当颜料滴落地板的时候,波洛克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当十年如一日画同样的东西,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折磨。也是毕加索伟大的地方,因为他的每个阶段都在寻求新的突破(十个阶段)。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人的生命同样在于求新求变。重复,日复一日,只有死亡。
四十年代的美国东村,画家们聊着TS艾略特和布莱克,听着本尼古德曼,急于摆脱毕加索米罗马蒂斯们的影响。穷困潦倒的波洛克开创滴画法,赢得了赞誉却无法摆脱内心的自闭与压抑。看惯了艾德哈里斯的军人形象,再看艺术家形象稍微有些违和,倒是德库宁的扮演者更有文艺范儿。汤姆维茨的音乐又一次加分了。
比想象中表现力好一点吧,毕竟是Ed Harris自导自演
拍的属实8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