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世界

Ghost World,黐孖妹,青春迷魂阵,鬼地方

主演:索拉·伯奇,斯嘉丽·约翰逊,史蒂夫·布西密,布拉德·兰弗洛,伊里纳·道格拉斯,鲍勃·巴拉班,斯塔西·达维斯,Charles C. Stevenson Jr.,戴夫·谢里登,汤姆·麦高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01

《幽灵世界》剧照

幽灵世界 剧照 NO.1幽灵世界 剧照 NO.2幽灵世界 剧照 NO.3幽灵世界 剧照 NO.4幽灵世界 剧照 NO.5幽灵世界 剧照 NO.6幽灵世界 剧照 NO.13幽灵世界 剧照 NO.14幽灵世界 剧照 NO.15幽灵世界 剧照 NO.16幽灵世界 剧照 NO.17幽灵世界 剧照 NO.18幽灵世界 剧照 NO.19幽灵世界 剧照 NO.20

《幽灵世界》剧情介绍

幽灵世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有这么一对好友,她们是同是20岁的伊尼德(索拉•伯奇 饰)与丽贝卡(斯嘉丽•约翰逊 饰)。虽然她们性格十分迥异,但她们还是常常待在一起,讨论发生在她们周遭的人与事物,她们向对方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看法,或褒或贬。就这样一直如此,持续着她们的友谊。 两人开始疏远是在高中毕业以后。丽贝卡开始工作了,伊尼德却想到另外一个地方继续学业,两人不太同步的生活开始令双方的价值观产生了变化,她们身边各自有不同的人出现,有各种不同的事情发生,现实把她们从彼此的生活中渐渐拉走了,生活又将会为她们带来些什么?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疯城记:万圣节特辑豹棚兄弟主人不见了邪物萌动谁是内鬼第一季庞尼因·塞尔文:第一部分血染黄沙完全救赎第一季中间女孩绑架者宝贝和我铁原纪行爱,简单坏人好梦再遇两个他最近雇佣的女仆有点奇怪救赎之日喋血边境谁来拯救草食系男子味道男女爱情离间计永夜惊魂阿尔塔米拉为爱疯狂超凡转机:美国职棒鬼才家族热烈阳光照耀青春里万箭穿心刑事7人第八季约她去看崩世光景

《幽灵世界》长篇影评

 1 ) ghost world

曾经的年少轻狂,我们不可一世,我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在我们长大之后,就可以变得很幸福。

可以那只是我们自己所想象的,就像在上高中的时候,然后幻想在上了大学之后,就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可是等真的上了大学之后,我并不是真的想过高中那时所幻想的生活。

ghost world里有两个女孩伊尼德与丽贝卡,作为对比,丽贝卡在高中毕业之后疯狂一段时间之后,便很快的适应社会。

他有一个目标,就是在高中毕业之后,自己能够独立,最后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而伊尼德一直不是很顺应这个社会对他的需求。

首先是与丽贝卡的关系决裂,可以看出他们是很好的朋友,他们一起恶作剧,一起疯狂,但是丽贝卡并不是很特立独行,他就像一个乖乖女,然后顺应了大家期待。

但是伊尼德并没有,他同一个有收藏黑胶唱片的大叔关系很亲密。

算了,不写了

 2 ) 高傲而孤独,不如驶向未知

相信我,坚持看超过半小时就一定能看完整部电影,至少你被带入了,你也认同了。

一开始的半小时你不会明白两个幼稚叛逆的小女生能整出什么幺蛾子。

可是,后来的发展展现出了Enid和Rebecca两人越发清晰与相背离的成长路径——一个开始忍受、融入成人世界,一个则继续特立独行,把精神寄托在了一个同样孤僻的中年男人身上。

Enid高傲而倔强,不管是穿着,还是兴趣爱好,或是价值认同,都与世界格格不入。

她的头发、唇色都可以变成绿色,衣服常常是一身火红,穿梭在人群中总是显眼独特的不行,性格也是一样的火爆。

她不愿做任何妥协,每份打工都因为她的“毒舌”与“不兼容”,坚持不过一天。

最好的朋友都对她非常失望,她的内心却坦然处之,甚至极度鄙视着这个愚蠢的成人世界。

她爱上了老式唱片和收藏老式唱片的Seymour,他们与这个喧闹的、一言不合就high跳起来的世界更加远了一些。

不禁想到她艺术课的插曲,尊崇内心真实想法的作品总是得不到认可,虚伪的贴上宏大意义标签的画却大受老师赞扬。

当然这幅画也不是独立存在的,首先表现了她与Seymour一致的审美,其次也是一幅讽刺、极具争议的种族歧视画作,承前与Seymour愈发契合,启后虽然得到艺术见解独特的老师认可却被大众批判唾弃,给她的人生低谷时期雪上加霜,最后也是触发Seymour负面情感爆发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总说,只有那个在废弃车站等车的老人家不会抛弃她,结果最后神智不清的老人家都等来了一辆大巴,弃她而去。

她被全世界抛弃,很大一部分时候是她主动的被抛弃。

她有那么一丝想融入这个“Ghost World”,但内心明确的知道,自己不想。

倒不如随废弃了的大巴路线,驶向未知的远方,更尊崇自己不安定的心。

 3 ) 青春期收场前

(没有螺鸡,我想起啥就写下啥)幽灵世界是恐怖片因为它让我想起自己。

不知道喜欢一部电影是不是在揭伤疤,人们对自己母题闭口不谈是本能写入基因的self-protection,这里是精神的私处。

残忍是Enid的青少年特权,我讨厌看自己理解她。

想到如果发明一种查看现实历史记录的机器,用粒子们作过的功当佐证资料,就会知道事情如何真实地发生过,undeniable,无法植入想法以扭转。

(像Enid永不该thinking out loud。

)那电影其实是诡辩是借口因为躲进去就能rationalize做的所有坏事。

买票就是爱自己。

我现在知道喜欢幽灵世界也是我本能写入基因的自恋,看着看着就突然想起自己的自私逃避投机取巧 ,不可预测、摇摆不定、无法确认的每件事。

蜗牛一样留下尾迹。

让感觉东西们还没崩溃到Enid地步是看到be kind的良知不再把自己看大,伤害是我最不想做的一件事。

its painful that我们低估自己的精神果实落地时把自己砸得粉身碎骨,却永远在机械运作外绞尽脑汁地做些残忍的蠢事。

现实梦没收尾,就还幻想“高举收音机拯救一切”或者坐上一辆幽灵巴士头也不回。

 4 ) 《幽灵世界》影评

从一开始,以为幽灵是两位女主以外的那群人,无聊、烦杂、俗套,过着被安排好的循规蹈矩的生活,那些让人厌烦的神态、动作,周遭的一切与她们的世界观格格不入。

与其说她们,不如说伊妮,她才是真正的主角,也是配角——伊妮是主角,也是这个社会的配角。

毕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她所鄙弃的社会根本就不会care她的存在,反倒是她,会被渐渐隔离到社会边缘。

他们不善言辞,崇尚艺术,和另类形式的表达。

就连另一位女主,我记不得她的名字,可能也是因为她不是特殊的存在,离经叛道终归被现实同化,或者说,她找到了如何在社会生存的方式,她未曾改变,不过就是她已经越走越远,而伊妮还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鄙视着全世界。

到后来我才懂得,所谓的“幽灵”不是指任何人,不是除她以外的芜杂社会,而是只如她这样的与世格格不入,用刻薄掩饰内心荒芜,无法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看似自信实则自卑到底,只存活于自己那个小世界的人。

他们有着令人难以同理的思想,他们不是看什么都不顺眼,大千世界,当然也有让他们喜欢的人或物,可是,那些并不会属于他们。

他们最终都注定只能孤独一人,乘上一辆早就停运而根本不存在的巴士,无目的地游荡在夜间。

 5 ) 做最丧的少女

只要你承认了我本平凡四个字,世间上大概少了 80% 的烦恼。

塞林格所写的垮掉一代,对社会失望、对自己失望,终不过是渴求卓越而不得的反叛力所带来的抑郁与信心全无。

寡姐拍过的不仅仅有 Ghost in the Shell (攻壳机动队),还有 16 年前的这部 Ghost World,天然有着“迷失"气场的寡姐和最丧的 Thora Birch,无尿点撑起了几乎毫无剧情的 111 分钟。

《幽灵世界》是同名漫画小说改编,说的是两个厌世少女高中毕业后不同的人生轨迹,Rebecca(Scarlett Johansson 扮演)慢慢地融入了社会之中,Enid(Thora Birch 扮演)则在丧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丧,是人生的根本,《麦田的守望者》就由头丧到尾,看完我都忘了这个无所事事的少年做过什么。

正如《幽灵世界》中的 Enid 一样,与父亲毫无交流,与好友渐行渐远,搞砸了成功进入全额奖艺术学校的机会,与喜爱收集旧唱片的中年老男人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最终踏上了一辆不可能出现的公交车,消失在夜色当中。

《幽灵世界》之前,是 Thora Birch 的《美国丽人》,两年之后,是 Scarlett Johansson 的《迷失东京》,《幽灵世界》将这两个最美好的迷失少女聚一起,还原了本就一无事处的普通人生和渐行渐远的友情。

《幽灵世界》不是惊悚片,也不是灵异片,而是实实在在的文艺片,讲述世界之于自我幽灵般的存在。

每个人都是一个幽灵,共生在这个社会,但彼此之间的联系却比我们看上去的要少得多,父母与子女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都不及患有老人痴呆的路人甲给予你的依靠感来得强烈。

我们都有着“人生必有意义”的幻想,正是基于这一幻想却又穷尽一生不得其义,才导致了一事无成的一生。

人生意义这件事,从来就没有人质疑它的合理性,为什么人生必然要有意义?

什么才叫有意义?

意义的参照物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是自己觉得有意义就可以,还是靠别人的认可来证明?

意义有没有模板可以遵循,别人觉得有意义的人生,我跟着走是不是就能得到一样的满足感?

你找不到可以满足自己的未来,又不甘心做个循规蹈矩的社会人,这就是你碌碌无为又不顺心的根源。

“郁郁不得志“的人,其实最怕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志“是什么?

大部分人终其人生去寻找虚无缥缈的“意义”,却连最基本的、自己所喜欢做的东西都没有搞清楚。

又或者,其实最能让你舒心的事情,就是做一个循规蹈矩的社会人呢?

Steve Buscemi 扮演的中年怪异男 Seymour 专爱收集没有人喜欢的旧唱片,是我们口中典型的卢瑟,但 Seymour 却不算是纯粹的边缘人,虽然沉默寡言,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融入社会。

对交往对象的要求已经降低为不对旧唱片排斥,对于 Enid 的亲近与友好,他也分不清究竟是不是因为她对边缘的好奇心所致。

人的悲哀不在于得不到大多数人的理解,而在于身为异类,却看低自己企图融入社会。

社会边缘化,需要的是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念,这是我们得到幸福的唯一出路。

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形式实在是在太多样,又何必看轻一种,看高另一种。

正如坚信线路取消的班车一定会来的 Norman 所说,你所确切知道的东西,其实你并不了解。

问题太多,想想都觉得头痛,不如睡个午觉。

 6 ) life sucks

男主角真是有演变态的气质。

那种因为无法忍受中年脱发变成秃头,从而大开杀戒的嗜血狂魔。

这口牙加上忧伤小眼神和苍白皮肤,还可以演个被关在古塔里几百年的深情吸血鬼。

女主戴眼镜好像黛薇儿,不过更调皮捣蛋一些,且没有看穿一切的睿智。

会画画的技能和短发造型更像Jane。

整部片子弥漫着life is meaningless and sucks的氛围,像早餐俱乐部里一群看啥啥不爽的高中生不断地骚扰麻木的成年人,并预备对全世界进行一场大恶作剧。

美术课的情节还挺妙的。

女主最后没得上大学也真是大快人心。

看的时候真怕最后拍成了 “所有一切都崩溃的时候,女主凭借艺术天赋上大学了”大概是风雨哈佛路的阴影… 青春生活就是pointless且无厘头,就像《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做任何事情都会被无奈原谅,但这种状态总有一天会结束。

开始工作、找房子、买便宜的塑料杯子、不动声色地推销大号爆米花,那样好像才是所谓的正常人生,无聊又平淡。

在周遭世界迅速拔节、膨胀爆炸的时候,好像只有我还在原地打转。

选择don't give a shit是一种不愿意承认自己长大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但所有人都期待我只有一面,也只想看到我的一面,我不能阴晴不定。

不能上一秒真心实意捉弄你,下一秒无可救药爱上你,再下一秒追悔莫及睡过你。

最后认为酷的那些人,也会选择穿上约会对象送的不合身且难看的牛仔裤,因为孤独实在太他妈难以忍受了。

貌似没有一条路走得通,我们无法stay young。

必须长大,必须忍受阵痛。

当然,还要对一切做过的事情负责。

好喜欢这种电影的色调。

喜欢这个年代的电影里,大家千奇百怪蓬松爆炸且多的发量、五颜六色的眼影、充满艺术感挂满海报的房间、许多奇怪的小物件、撞色和大胆的造型(喜欢女主的透明电话 还有充满噪点的画面,特殊的叙事节奏。

生活本来就没啥起承转合,所有事情都可以令人崩溃,也可以迅速愈合,so be it.

 7 ) 电影和漫画原著的几个不同

很喜欢这部电影,所以找了Daniel clowes的原著漫画来看,发现两者有几处不同的地方:-1)漫画里没有seymour这个角色,在Daniel clowes和导演一起创作电影剧本的时候加入了这个角色,为了使得电影的情节能够更连贯和舒展,Daniel把自己的一些性格特质加入了这个人物,例如Daniel自己就有收藏黑胶唱片癖.2)电影弱化了josh这个角色,让我有点失望,在原著中是josh陪enid去了成人用品商店.3)原著中有讲到enid的第一次,但在电影中就删去了,毕竟漫画是独立篇章的区别于电影的主线分明,所以有些遗憾.还有很多很多细节,希望喜欢这个故事的人有空都能去看一下原著.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8 ) 你好,我的古怪小姐

你好,我亲爱的古怪小姐。

看到索拉在ghost world的扮相便喜欢上了,认定这片子一定得好好看看。

从最没有内涵上说,我喜欢片子里伊尼德的扮相。

尤其喜欢她的两只手袋,一只艳红色,鲜艳夺目,娇艳欲滴。

很随意的拿着,好像并不注意自己的衣裳的颜色,坚定的红色手袋,将这明艳的颜色变得通勤而又如此特别却并不难看,不论怎么拎着,都觉得十分恰当。

还有一只黑色圆饼状,很少见的,独特便付之于伊尼德身上。

伊尼德,喜欢嘲笑他人,她以为世界是荒诞的,没人比她看得透彻,人们总是浑浑噩噩的生活着。

她无所谓将来的生活,她对于世俗的成功渴望还不是太强烈。

她嘲笑那些可怜的人儿,捉弄他们。

她以为他们不过可怜。

伊尼德,没有一点点的同情心。

伊尼德,憎恨这个世界。

她有感到被判,感到不可信,感到孤独,感到可怕。

她追求平等、和谐。

以某种理想在勾画着她心中的世界的模样。

可世界,并不是她的一幅画。

丑恶总是无孔不入。

可怕的种族主义仍在人们的心中,大人们明明清楚,可是,他们总没有勇气去承认,他们自欺欺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是能够存活于世界所必备的。

毕竟,某些事情,我们要想它很好,纵使事实并非如此。

可是伊尼德,拒绝欺骗。

从某种意义上,她的美术老师和那个男人给了她不少的支持。

可是到最后,美术老师放弃了,而那个男人,确实,并非伊尼德的真爱,仅仅因为奇异的吸引。

伊尼德,如果无法理解,我宁愿独自前行。

伊尼德的母亲早死了,父亲不明白这个古里古怪、神经质的女儿。

而朋友丽贝卡,伊尼德是爱她的。

可是丽贝卡的思维跟不上伊尼德,对于伊尼德对于一个朋友的需求,丽贝卡无法理解也无法给予。

伊尼德需要的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说起来十分简单,可,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世界有太多我们还看得不太清的东西。

比起这,伊尼德以为这比干一份踏踏实实、傻里傻气的工作重要得多。

丽贝卡留不住伊尼德。

伊尼德需要更多东西,去满足自我。

伊尼德,喜欢的是两个男人。

在我看来,一个小男朋友,一个怪老男人。

表面看,伊尼德喜欢那个怪男人。

怪男人满足了伊尼德对于自我世界的部分认识。

伊尼德从怪男人那里听了那么多黑胶唱片,那些有着某种深度的东西。

怪男人给她看许多自己奇特的收藏。

而这些着实足够吸引一个古怪女孩。

女孩毕竟没有太多的深思熟虑,她看到的仅是她正在寻找的某种理想世界的一部分。

可是,怪男人,噢,他仍要有面对的现实。

他在现实中是个loser,这是事实。

他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同龄女人,女人,是真真正正的女人,会装饰他的家,帮他挑选衣服、裤子,一起做饭……而这,毕竟是现实生活所必需的。

而这些,又不是现在的伊尼德想要要的。

怪男人最后下定决心想要与伊尼德在一起,可是伊尼德,也竟明白了,这不是爱,只是单纯对悖于世界的吸引,从根本上只是自己那冲动的叛逆心。

想想,虽然关于她的小男朋友,电影给的很少。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个人暂时将他看作伊尼德的小男朋友)伊尼德应该是喜欢他的,而她的小男朋友也应该是喜欢的。

嘴上说着不愿意,可伊尼德的无理要求,他总是尽力的满足。

在心理上,他完全的理解与包容伊尼德,但在思维上,他没有办法做到与伊尼德同步。

我想,他们双方都清楚这一点。

对于年轻的伊尼德,她还不需要一个包容的港湾,她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智慧的世界。

伊尼德,原来那个老人才是最最智慧的。

电影里,一直有一个老人坐在椅子上等着人们认为不可能来的公车。

伊尼德说,只有老人最可信,他永远也不会离开。

老人却说,那是你认为的,我会坐车走了的。

世界,没有一样是固定永恒可信的。

而这些词,不过是人们美好的想像。

最后,老人走了。

伊尼德恍悟。

我们都在走,在前进,在寻找。

她,也该上路了。

伊尼德,走了。

一只黑色的圆饼手袋。

在半夜,不与任何人告别,毅然决然地走了。

坐在那椅子上,登上了车。

伊尼德不知道前方是什么。

可她明白,她需要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而要做到这些,她必须离开。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在看芒果街时,书中这么写着。

 9 ) 午夜笛鸣

窗外不知哪条路上传来了长途客车的笛鸣悠长的耐心催促离开吧离开吧失眠的年轻人走吧乘着夜车离开从迷茫一处走向迷茫另一头时间叫你白了发可心里的年少啊依旧,无知,恐惧,迷惘原来我从人间走一回也像是走过一个幽灵世界原本没什么坚若磐石都如烟缥缈像个幽灵行走奔跑游弋飞翔从虚无的世界经过用假的言语披挂假的形体遮掩假的心灵塑造假的信仰

 10 ) 平平淡淡小快乐

To overcome life’s obstacles, you need faith, hope...and above all, a sense of humor.要战胜生活的困难你需要有信心,希望,……最重要的,要有幽默感。

豆瓣电影日历这句日推成功吸引了我!

确实生活很简单,很清淡,但是有了幽默感,一切都是微不足道,都笑笑就过去!

才明白,那些所谓的自嘲,是源于生活的乐观与豁达!

《幽灵世界》短评

很喜欢,尤其是最后,等公交的老头等来了公交,上了车。又忽然想起他和眼镜女的那场对话,女主:这里根本不会有公交。老头: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挺理解眼镜女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时期吧,你觉得做什么都不对,都不舒服,但又说不出为什么。你以为你想要的,你得到了,然后又不想要了。你以为他是你的英雄,后来发现,他只是你的投射。最后离开是对的,去更大的世界找答案吧,如果在这里找不到答案的话。

4分钟前
  • 不忘
  • 推荐

少年时代觉得「特立独行」是一种对世界的不屑和反抗,一种有资本的不满;中年时代「特立独行」完全变成一种人生悲剧,前者对后者的迷恋可能更像一种「青春期精神病」因为一切梦想都会醒来,发现这个了无生趣的世界本来面目,电影可以让主人公选择「离开」,事实上什么都不会改变和走开,只有自己的心如死去。

8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We are just too young to handle all stuff in our life, friendship, relationship, school, work and all other.

13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力荐

论镜头缓慢淡出效果的虚无性,电影伊始便浑然天成的怪鸡幽默,似乎片中人物无需做太多便可逗人一笑,主角从第三幕开始便突然全程换上扎眼的大红色上衣,也许是某种无奈的宣言,但最终她确实做不了什么,看到结尾令人黯然神伤。

16分钟前
  • TWY
  • 推荐

青春片里比较不像样的一个,但也可能和观看顺序有关,如果这是自己看的第一个青春片可能就五星了。

18分钟前
  • 楚雨庭
  • 还行

( 6.5 / 10 )一个挣扎在青春期,不肯长大的怪女孩,scarlet毋庸置疑的美,但是 enid 更能引起人深深的共鸣。她是聪明的,脆弱的,厌世的,敏感的,与现实世界规则负隅顽抗,嘲弄着自以为是的成人(当她拿走一幅现成的广告画加上一大堆种族主义的名词糊弄暑假班的艺术老师。)enid 犹如游魂一般行走于世间,家人朋友亦是最后的根,然而当她发现所有人都不能完全倚靠,她又崩溃般的投入 seymour 的怀抱。最后的结局 enid 上了一辆公交刚开始没看懂,后来想起前面 enid 说过想要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消失,结尾果然是所有人都不记得她了…

19分钟前
  • 金洋
  • 还行

青春时期对自己的没有定位的迷惘,不知自己是谁,不知到底要什么,对什么都看不顺眼,做什么都没有耐心,看谁都是傻逼,看这世界都是垃圾。眼睛里没有光,行为也是混乱随意。不是所有的青春都是这样,只是这样时期的分界线,一不小心就走错路,尤其是对于女孩,其实真的非常危险,因为不小心犯错后的后果收拾起来也还是麻烦的。青春其实不是所有人都感觉好,可能更多得是这样感觉不好的,所以虽然剧情其实算不上很吸引人,但是挺让人沉思一阵的。

20分钟前
  • 曼佳
  • 推荐

+这就是电影最迷人的地方,你说不上来为什么,但已经悄然把你心底的琴弦拨动,继而合鸣。你好像是找到了自己,又好像是更加地迷失。朋友问我: 你喜欢什么电影,我说让我有共鸣的,他又问什么有共鸣,我笑道这就是它浪漫的地方,不是吗?莫名其妙地,你邂逅了它,然后爱上它,就像喜欢一个人,没有理由

23分钟前
  • 陈dler
  • 推荐

长大后,这是个孤独的世界幽灵的世界。因为,所有人都会变正常,只剩下世界上我一个疯子

28分钟前
  • 普莉恩皮察雅
  • 较差

不喜欢女主角,那些五星的评论太蛋疼了

33分钟前
  • 蜜渍核桃仁
  • 较差

青春与孤独。索拉•伯奇 大赞,多少有点失望的电影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本片获第74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精神病人往往觉得周遭都是疯子,唯独自己是正常的。而影片中明显自己是怪胎的女主,却对周围每个人都打上蠢货的标记。这个世界并不是Ghost Word,只是因为你自己是一个幽灵。影片的结尾,女主坐上虚无的公交车,是要去一个虚无的世界么?一部虚无的影片!

39分钟前
  • 洋葱仔
  • 较差

看得我異常煩躁,比工作更折磨的青春。

41分钟前
  • 阿辰
  • 很差

沒溝通技巧、愛挑起惡作劇、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計畫、人際關係中缺少邊界感等,這些令人厭惡的點如果占一兩個可以說成這個人很有個性,但Enid幾乎全都佔了,她唯一的優點就是那無足輕重的藝術天賦。青春期是充滿濕漉晨霧的,但不應該是她這樣混沌的,這很危險,所以在我看來所有被她毀掉的關係都是因為缺失理性和自我矛盾導致的。——寫到這,你會發現片中令你討厭的其實是未被現實社會馴化前某一部分的你自己。幽靈世界更像是Enid的精神領域,她總是在現實中過分強調它的重要性和存在感,而錯失了「生活下去」的本質內容。可憐的少女,孤獨的少女,從不想著為給自己留後路的少女。

44分钟前
  • 荒井
  • 较差

找这个电影差点吧老子找毛,又不是黄片,资源哪这么少。可能是前期花了长时间找资源让我对这部电影有点失望,看得我有点拽瞌睡。但是后来又回想起女主角。肉体身处在这个世界,思想却像幽灵从未被人看见,从未被人接受。不知是女主角,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幽灵漂浮行走在世间。

46分钟前
  • 藕结粑儿
  • 还行

致郁文艺片,真的不是我的type,认同不了但是也不能说差。(但是也不能夸,因为我看的真的不舒服,致郁片有的我真的可以,不过这个给我的感觉就是青春期叛逆无病呻吟欠毒打),Enid这种觉得世界是错的f this f that,我理解,但是这种让社会去适应她,这…工作第一天各种嘴欠当天就被开,本科被全奖推荐包食宿不屑一顾,靠关系拿到好工作不理,好友合租白住不来鸽了,帮老男人牵线结果和人家ons再把人甩了,所以为什么世界要绕着她转呢,等到她开始被社会毒打感觉不适了才知道要adapt,结果每一条路都是死的,Jesus。这还青春成长呢,估计也就影视效果吧,她这样背上包就走,能咋办,后续可想而知(感觉标题就暗示死亡了)虽然眼光世俗了点,不过这种假装很酷愤世嫉俗一切不屑一顾的,最终还是fk urself了。

49分钟前
  • 失去梦想的柴犬
  • 较差

that's totally me. 100% copy.

52分钟前
  • han
  • 力荐

这是我们所经历的青春,也许我们都曾经因为某个人某件事而不顾一切,却最后得到的失去整个世界的自我否定,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也许什么都不需要相信,但是唯有内心信念和前进方向要笃定坚持,越是青涩越有证明错误的资本,那么,为什么不去肆意的挥霍我们所拥有的青春呢?

56分钟前
  • Quresandro QD
  • 推荐

什么乱七八糟的==斯嘉丽在里面什么都不是

58分钟前
  • 蓝优灵
  • 较差

位居高中毕业关键节点的人生选择岔路描绘,虽然还处于类型剧作框架,但结尾驶向未知,使电影脱离了平常青春片的套路。关键处是捕捉到了高中生阶段对于一切“不满”“抱怨”的心理状态,各种那个年纪的小心思和摇摆不断的选择犹豫,面对世界时的不适应与逃避,后面这点被结尾剧作写为了对于任何稍正向决定的“荒诞”避开,从文本来说,即是一种失意人生,也是初入成人社会的不破不立。在另一看似俗套的主旋律内核——不要歧视(广义)中,天才的启用了各个国家种族的演员来实现,在面孔生活化的无痕呈现内,自然和谐的相处成为对女主那个作品,有关种族歧视问题最好的呼应,这种社会面貌,不妨说是一种期盼的和谐。同样演员思路,史蒂夫·布西密找到了他在犯罪电影之外最适合的角色。电影内的漫画参考了导演之前拍过的传记片的画家罗伯特·克鲁伯。

1小时前
  • 云雾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