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当天发帖22点发帖,今天被删,吐槽贴被顶那么多天是因为持续获得了不同人的认同,不是因为个别人持续黑,望粉丝知说回本剧:剧情上本来是王倦擅长的江湖公路片模式,但是由于江湖戏和朝堂戏情节的平衡的失败,变成了两方面都乏善可陈的无聊之作1、粉丝经常说的“高武低玄”,“抛开打戏看权谋部分”,那么我们就看看这部剧的文戏都拍了什么第一个明显的文戏bug:林探花刺杀三次刺杀最主要的目的是王爷为了斗垮林家,取得青州财权,最后徐骁黄雀在后,暗中收获了林家势力。
但林探花一个至少是精英中产级别的人物,为什么能够觉得自己扮猪吃老虎的刺杀可以让林家免罪?
在剧中反复通过韩貂寺和其他势力强调“徐凤年死则北凉乱”的前提下,为什么林探花会连“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都不懂好的,后面他变成吕钱塘跟随徐凤年入青州的情节里,通过他母亲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一家“满门忠烈”“势锄奸惩恶”,但是还是没有解释:为 什 么 他 觉 得 到 了 非 自 己 动 手 不 可 的 程 度另外,通过这场连环刺杀,已经可见本剧文戏敷衍端倪——徐骁的黄雀在后,是毫无铺垫的黄雀在后,仅仅通过在狱中跟舒羞嘲笑林探花一段,来表现人物足智多谋深谋远虑,而在之前的布局中毫无体现,更没有铺垫好“林家”“青州”“离阳王朝”的势力关系如同大结局围杀韩貂寺一段,徐凤年的布局:人物的谋划,只体现在 事 后 找 补 里2、演员的演技,遮掩不住人设的空洞苍白先说男主徐凤年,一开始的前十几集,没有交待为什么他不愿接手北凉,也没有交待他为什么反抗徐骁,执着“第三条路”,在我以为他有什么dad issue和苦衷的时候,老黄献祭,然后徐骁带他看了一眼所谓的“北凉军魂”,他就好像什么都明白了可是我不明白啊不明白导演怎么能把人设拍的这么烂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看到最后,你会发现:说事业,所谓“第三条路”的达成,要么靠徐骁的狗后手,要么靠吴素的恩惠让他白捡便宜,要么靠事后找补的谋划,就是不靠男主自己的脑子说行动,宋晓飞镜头下的他永远“居中策应”,站桩输出到手下都打废,被迫应敌,既没有对打斗场面的谋划,也没有身为主角领头冲锋的热血说感情,仅靠一场葬礼安慰回忆反复放,然后男主莫名其妙成为了女主舔狗毫无,亮点,一事,无成接着就要说到女主的人设了:被男主爱,被男主认定,让男主依依不舍那她本人的魅力呢?
犯了跟文戏一模一样的问题: 摆烂了,全靠事后找补支棱: 一开始,我以为她的刺杀是恨,她对国仇家恨铭记于心摆烂: 后来她跟徐凤年的互动告诉我,她不恨徐凤年,之前的迷惑行为姑且是情趣支棱: 然后又告诉我,他和她相爱,她夹缝求生,她没有安全感摆烂: 但是徐凤年受伤和生命垂危,她倔强的小嘴一撅小眼一翻,像个排队买奶茶忘带手机的女大生强行支棱: 最后告诉我,她以为徐骁有一天要拿她的命祭天,她怕徐凤年在她死了之后难过,所以才刺杀他让他恨,她处处为徐凤年考虑,甚至利用公主身份,道德绑架楚国名臣保护灭楚仇人之子,但是!
她还是对于跟徐凤年搞暧昧乐此不疲,表演了个寂寞一部38集的剧,女主不是成长了20多集,而是这个一成不变的别扭人设到20多集才慢慢展开好的我知道什么叫慢节奏的剧了,不敢炒菜看了,谢谢你,飞3、场面调度芦苇荡堪称场面调度拉跨的完全体现,看完了这个基本上对后来的大雪坪,上城头,杀赵宣素什么的见怪不怪了题外话,芦苇是湿生植物,强行种在沙地里活不了,劳民伤财,别拿没常识营销了
放一下刚看完剧的专组吐槽概括这拉跨的群戏武打和文戏不能并存吗?
当然可以,但是你武打才20分,你告诉我是因为文戏拍的好?
结果文戏,人设,场面调度拍毫无亮点bug频出依然不及格,“不挨打都是xx温柔”总之,抛开滤镜不谈,抛开演技不谈,抛开选角不谈,抛开威圧感十足的广播体操打戏不谈这部剧,依然难看就算我细细想来,部分演员在导演水平和编剧人设肉眼可见不行的情况下,也有稳定的演技输出,也只能支持我来给一颗星。
雪中,再也不见
1、除了徐骁,全员智商不在线,尤其徐凤年;2、与原著人物相比,徐凤年智商情商城府格局眼光均低了几个档次;3、对白幼稚,武打拉胯;4、服化道也不能叫粗糙,就是不太符合逻辑,南宫仆射还抹口红,怕人不知道她是女的吗?
;5、感觉这是一部由猫腻粉丝创作的,借用了雪中人名的猫腻同人小说改编网剧
每每在短视频上刷到武侠电视剧的解说,我都禁不住多看一会,“哪一版本的东方不败最好?
”“李莫愁是不是大侠的试金石?
”以前的武侠故事常看常新,但也很遗憾,至少有十年吧,武侠题材电视剧没有产生“爆款”。
能够引发热议的往往都是翻拍自金庸的剧集对比,而结论更反复证实并凸显出旧版本故事的可贵。
这自然有先入为主的因素在,可以说金庸定义了武侠,甚至定义了“武侠剧”。
要说制作“新武侠剧”,老爷子的故事宝库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内容。
那若脱离了金庸的故事背书,武侠剧还会有什么样的新可能?
《雪中悍刀行》开播之前让很多人期待了一把,毕竟原著小说圈了不少粉丝,我也是如此,看到第12集,想聊聊这部剧,顺带说说对武侠电视剧的一点思考。
1.大世界下的江湖儿女该怎么成长
毛头小子变北椋世子《雪》的原著故事设定在春秋时期,也是网文时代前武侠小说中不常涉猎的世界背景。
剧中从草根到征战沙场独据一方的北椋王,徐骁让儿子徐凤年独自闯荡江湖,以躲避皇室的赐婚和被挟制,后来二处江湖,为成为北椋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这显然是一个英雄成长类的故事,徐凤年的身世设定也赋予了这个角色极为自由的故事可能性。
前几集的故事也很容易能看明白:男主混迹江湖开始升级;陆续遇到敌手和同伴,增加打怪难度;身世部分故事登场,营造更大困境。
乱战的特点,也为故事增添了一点看头,不同势力的门派、敌国随时都能给主角团增加麻烦。
有这样自带看点的世界背景设定,可以说已经算是赢了一半。
然而,故事难点也在这,庞大的世界观在书里给予读者非常多的想象空间,但放到电视剧里要让大部分人都能看懂就很难。
看到吐槽有人说看到38集太长劝退,但如果冷静算算,金庸老爷子所有武侠小说加一起1000万字左右,全改编成武侠剧共多少集不用多说了,甚至还很多隐晦的内容没被拍出来。
在情节设定上,《雪》有自己的看头,王倦的编剧水平应该不需要太多质疑(给不知道的小伙伴再科普一下王倦是《余庆年》的编剧,早年的《都市男女》也是他写的)。
说情节不能不说人物,徐凤年是个“强”角色:能力设定是健康的(没有天生残缺属性),又是天生世子,这样接近于完满的人物就必须给他更意想不到的困境,才能让故事好看。
比如第12集时,徐凤年终于接受接管北椋(这应该不算剧透吧,毕竟这个人物设定这是早晚的事),更大的家国困难在等着他,庙堂争斗的部分开始渐显。
这也是《雪》最大的看头之一,庙堂+江湖,就看编剧老师能不能讲清楚了。
2.ip打造角度看看《雪》实现元宇宙的可能性 先说结论,很难。
金庸那么多故事都很难,原因很多,比如没有专业的团队接管(版权都在出版社或电视台,无法做更多的内容载体,除了影视和书籍,很难实现商界合作更多的可能性),再比如每个版本的人物不统一,从ip打造的角度可以看看漫威,从电影到玩具,美队就是克里斯埃文斯,才方便记忆。
但从内容上来讲也很难,比如《雪》中除了主要人物之外,几乎记不住太多东西,武器、道具或者任何符号,这是ip打造的最显性的特点之一,这在原著里也没有太多的描述。
另外,我也看到很多吐槽说画面太绿,我反倒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展现形式,除了美不美上的仁者见仁,绿色调的画面整体看起来有历史感,但人物会显得的过于清爽,古装剧“古”的形式感少了一些。
多线进行的故事脉络、诸多有特色的人物,再加上演员、编剧、导演都是不错的团队,以及还有小说改编的自带流量加持,如果真不建立个《雪》宇宙,总觉得有点浪费了。
3.改变了什么?
还想要什么?
不知道你们注没注意到每一集最后的“雪中书场”,之前看到一些剧也有这样的设计,增加趣味性同时也给观众期待,还符合当下观众快速看剧的特点。
片头片尾的精良感、服饰色彩的和谐,也绝对是《雪》的进步或者说是现代武侠剧的一个优点。
太阳底下无新事,我倒不是觉得故事本身还值得有什么爆炸性的探索,更觉得是讲故事的节奏和细节,不管多玄的故事,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人。
徐凤年的事业(家国任务),个人成就(武功能力),情感关系(大爱小爱),是不是都能让观众足够信任,这绝对是现代武侠剧的课题,毕竟更古早的时候,廉价的特效、服装都能让观众把一个个武侠故事印刻在脑子里,想必这也是更多人期待看到的吧。
看完剧情简介我血压直接上来了,再看看演员我已经准备好刀片了,电视剧为什么总是改的小家子气,小说其实还算大气磅礴,电视剧格局永远就是那么一点,那几个主要角色是什么鬼,上不了台面人物的也能成为主要角色?
原著里的厉害角色大概有一半没了。
真不知道怎么看,改的再好也是挂羊头卖狗肉,没什么劲。
鸭屎绿滤镜,拉胯慢动作。
生硬的台词,小脑选角色,十年脑血栓魔改小说。
除了红薯还可以,里面的角色和原作差的十万八千里!
国仇家恨的小泥人变成了憨傻的二丫头,雌雄难辨的狐脸儿一看就是女人,腹黑的徐骁,一口烤瓷牙的老王,一马平川的鱼幼薇,等等等。。。
王倦你好好拍你的庆余年2不好吗为啥要来霍霍雪中。
导演要不你换个剧名吧,求你放过雪中悍刀行!
武打动作过慢确实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但一部剧好不好看,人物塑造也很关键,非原著粉,一口气8集看下来,对剧中主要人物选角都挺满意,每一个角色的趣味性,复杂性,反差性,故事性串起一幅波谲云诡,悬念纷呈的武侠群像画卷。
因为亮眼角色众多,所以需要前几集慢慢铺陈支线,交代角色背后的故事,可能会让观众一时看不清剧情的主线走向,但第5集后刺杀线开始慢慢收紧浮出水面,徐骁展现权谋心计真面目,第6集老黄九剑出鞘,大战湖底老魁,剧情主线渐渐明朗,反转不断,所以用倍速看完第一集就开骂大可不必。
这部《雪中悍刀行》里人设的有趣在于每个人物的深藏不露又出人意料。
角色性格特色鲜明,一出场就一下子让人记住,不管是天下第一“纨绔”的北椋世子,还是在战场无敌在家被儿子追打的北椋王,还是专心做丫鬟每天给刺杀对象晒书的西楚公主,亦或是平时嬉皮笑脸爱吃肉马夫老仆一战斗立刻武功盖世剑九黄上身的老黄,每一个角色背后都有大谜团,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深挖,然后谜团与谜团互相解答,支线与支线互相纵横交错,形成这个权谋与江湖并存的武侠世界。
徐凤年——从天下第一纨绔到天下第一侠客的踏雪修炼之路 天下第一纨绔只是徐凤年的伪装色,也是他在故意收敛锋芒。
贪财好色,不学无术的纨绔男只是表面唱戏,权谋心机男才是本尊真身。
徐家敌人众多,藏拙可以让他们轻敌,放松警惕,以为徐骁的接班人只是如此低劣货色,好给徐家腾出时间和机会反击。
徐凤年不是没有心计,玩的探花郎团团转,但他不像他父亲北椋王善于布局也舍得割舍,甚至可以送走自己的小儿子,他心里有一股这三年行走江湖的大义在,有一股侠气在,对芸芸众生有悲悯之心。
这股侠气表现在给刺杀自己的西楚大戟侍归还西楚军旗,对所有女性不管是身边丫鬟还是来刺杀自己的西楚舞剑花魁都以礼对待,甚至不惜与做着一切都是给自己铺路的父亲剑拔弩张争吵不休,知道宁峨眉是父亲谋略中一个棋子,没有必要滥杀无辜,所以就是不肯杀宁峨眉。
徐凤年目前面对的最大烦恼是到底要不要做北椋的接班人,父亲虽然用心良苦地为他铺路,但他自己不想为此牺牲家人舍弃朋友。
但随着之后的剧情的急转直下,不管他有没有做好准备,江湖庙堂的纷争大幕即将开启,踏雪行走的漫漫之路也要启程,徐凤年将用自己的刀斩断困境,斩断枷锁,斩断命运。
徐骁——他是战神,亦是在家中被儿子追打的活宝。
徐骁这个人物真有意思,一出场自带喜剧bgm,告诫下人家规:王爷就算被世子打死也当没看见。
以为他是不苟言笑的严父,没想到开始上演被儿子拿鞋追打责骂的闹剧,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就是战功赫赫,一统六国的北椋王?
但正是这样性格的反差性让观众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北椋王在家如此低声下气?
他为什么那么宠世子?
你越往下看越发现徐骁这个人物深不可测,难以捉摸,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杀人不眨眼,他不仅善武,更善谋略,他诡计多端,玩弄人心于股掌之间,但他有大局观,知道自己守护一方安定的重担,深知自己再强大也在一天天变老,内忧外患,接班人培养迫在眉睫,徐凤年光有侠气,没有狠心如何担起重担?
让徐凤年三年流浪江湖,不仅是让他逃婚更是在磨练他的心智与开阔他的眼界,见识江湖真正的险恶。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看看这个徐骁规劝徐凤年接班时既着急,关爱又恨铁不成钢的眼神。
老黄——他是马夫,是忠仆,更是武功盖世的剑九黄。
要说深藏不露,谁也玩不过老黄。
不过之前一些细节已经在暗地里交代了他就是一个武林高手,每次偷东西吃被抓他都比年轻的徐凤年跑的快,更加证明了他内力深厚。
老黄是武学课贩卖讲师,学武不吃亏,学武不上当的唠叨是对世子勇闯江湖的担忧与苦口婆心。
与世子偷地瓜争抢吃肉的是老黄,与世子湖边嬉笑打闹陪他喝酒陪他浪迹江湖的是老黄,装作吊儿郎当实则时时刻刻守护世子的亦是老黄。
老黄与世子徐凤年之间的感情像主仆,像朋友,更像亲人的感情是剧中动荡江湖,萧瑟大雪下的暖阳。
同时,徐凤年对老黄也是确确实实的真心,他拾起湖底老黄丢弃的剑匣让老黄重拾信心。
老黄身岁老,心却似少年,与徐凤年在城外互送盐葫芦追忆往昔告别的镜头让人动容,是徐凤年让他面对自己一直以来的挫败心结,重新踏上了属于武林高手之间的决胜与尊严之路。
姜泥——徐凤年官方cp,心口不一的倔强亡国公主 姜泥这个人物塑造的古灵精怪,倔强傲气,一边嘴上天天说要刺杀,巴不得徐凤年立刻就死,一边看到徐凤年在听潮庭湖上遇刺还是义无反顾跳下湖底。
她身世惨,却不顾影自怜,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对徐凤年一边骂一边照顾的无微不至,刺杀徐是为了让他习惯两个人注定要生死分离的结局。
她能看出徐凤年心底的心思,偷马助他上武当山,之后还背着一个大包裹继续去武当山照顾徐,这证明着她心里有徐,牵挂徐。
姜泥外表倔强小辣椒,内心温柔小天使的人设与徐凤年表面吊儿郎当,心底柔情善良的人设cp感十足,徐凤年也懂姜泥,他说的那句我“家丫头我不知道谁知道”宠溺死人。
除了这几个亮眼的人物,还有徐凤年的天生神力、护哥狂魔的弟弟黄蛮儿。
造型惊艳,一心专研武学的冰美人南宫仆射。
丫鬟青鸟,红薯等也各有各的风彩,随着剧情的推进,各大武林高手,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剧情明显越来越精彩了,我觉得大家可以继续观望追追看!
这几天看剧思考了不少,我不反对改编,也不反对变动。
有人拿过徐克来比较,但我觉得这次的编导组真的无法对比。
徐克再改编那至少是个江湖,是个快意恩仇,潇洒写意的故事。
这目前出这几集,没有半点书中体现出的写意风流和快意江湖,那潇洒的江湖去哪了?
不要求细节不要求剧情,不要求人设一样,但这目前的剧情也不是书里呈现的江湖。
p.s.我觉得细节上诸如老黄的牙,徐骁的跛脚,甚至姜泥的背景,徐龙象的背景改动都无所谓。
也请书迷不要纠结这些。
但王倦给出的剧本,和导演的拍摄手法,没办法让人感触到一点武侠该有的潇洒。
用惯了自己的惯用套路的王倦,还是用着习惯的谜题加插科打诨套路,(仔细看,庆余年是同样的商业改编套路)这种方式真的没办法用在武侠剧上。
就连最基础的导演拍摄手法,剪辑,武指也让人无法看到半点江湖。
甚至前期剧情最能体现这个感觉的老黄武帝城头一战,就被这么应付了过去,陈貂寺是不擅长写武打场面,但氛围塑造还是给了你极强的如同第一次听刀剑如梦或者沧海一声笑的感觉。
这边为了合理改了老黄去武帝城的理由,这对江湖对武侠的塑造影响很大,原书老黄是为了自己的执念,为了战胜过往的自己,那叫快意恩仇,那叫潇洒,而剧里变成了利益交换,这一小小的改变,可还有武侠可还有江湖的那个味?
我想任何一个喜欢武侠,喜欢江湖的人都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目前的剧情看下来,不论是什么,掺合在一起,就是没有那个味。
天龙八部翻拍得再垃圾,大体也得对原著的味吧。
这直接串味了。
人物塑造为0,徐凤年和徐骁勉强对味,差强人意。
其他得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网友们已经把心目中角色的塑造想象得很丰满了,可能选角有部分原因,但是这锅导演铁背。
咱要改就改到底,其他角色要是立不起来,咱能不能壮士断腕,咱不立了行不!
整那么多角色都想表一表,这前几集这个墨迹,表了角色一直表后面剧集更墨迹,不表又没法交代。
绿叶确实衬鲜花,但是如果没立好就是笑话。
只能说没看的快跑!
看了十四集弃剧了,动作戏慢不说,开了倍速居然还是慢动作。
小说里的大场面,在电视剧里全是嘴完,打戏不是慢就是没有,全靠嘴完。
阎鹤祥放在一集的最后,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醒我该点下一集了。
要不让阎鹤祥嘴完整本书吧,他要是讲的话都比电视剧精彩。
导演不用心,很多细节不到位,看了十四集,加了很多没有用的剧情,删了和完全不影响剧情 。
所有的人物和角色都是飘的,一点厚重感没有,让人有印象的角色基本无,老黄还行。
包括主角,都感觉是虚的,不实的。
雪中是本好书,剧不是。
和朋友聊天,朋友说你要是忽略那些细节,那些不好的地方,这个剧就还行是不是?
是,还行是还行,但是我看剧是为了得过且过的吗?
导演不行就是不行,脚上粘泥巴的镜头都还要三秒。
宁峨眉打红甲什么的一身血,结果嘴完打斗场面,还有舒羞打戏,上一秒开打,下一秒打完???
哇好精彩的打戏啊,没有用慢镜头哎。
鱼幼薇是个傻子吧,给她加那么多没用的戏干嘛。
并且剧里那些老头儿都在撮合姜泥和徐凤年,导演啊徐凤年姜泥拉手什么的很尴尬啊,你在干什么啊,谈恋爱是怎么谈的吗?
唉整体来说,雪中这部剧算是及格,但是槽点太多了,导演加的没有用的剧情太多,太影响观感了,不过除了槽点,也有些好的地方,所以就还行。
后面的剧情真的好慢~慢~慢~慢~~~慢~~~啊
非原著党,看了六集,看的窝火,难看不至于,毕竟看点蛮多,笑点也多,质感也不错,但也没好看到哪里去,演技、滤镜、节奏、武打,一大堆的问题。
先说演技吧,张若昀一直是我心中的实力派,但这次某些片段演得真的很夸张,离五官乱飞就差临门一脚了,但好歹大部分时间能带入,女主就离谱多了,是新人吗,为什么把可爱演得这么傻,颜值也很普,和鱼幼薇那场戏简直灾难,没有一点感动。
鱼幼薇出场还好,妆容和舞剑都拍的蛮好,但后面认亲那儿太出戏了,还有那个林探花和身边的女子,太尴尬了,演得跟闹着玩似的,这几个配角到底哪里找的?
目前最佳的是老黄,无论是嬉笑怒骂,还是正经起来比武,由路人甲普通老头到神秘高手自由切换,还有胡军和张天爱也不错。
接下来说说滤镜,第一集看着很舒服,很高级,有种琅琊榜的感觉,但你后面几集咋回事,为啥那么绿啊,一下子就回到了影楼风,还有几个女演员,孟子义在陈情令里很漂亮女神范儿,丁笑滢在斗罗大陆里美貌小公主,为什么一个丑了好多一个老了十岁的感觉,魔鬼滤镜吧还是妆容问题。
然后说说剧情和节奏,剧情方面王倦简直有毒,看了庆余年和斗罗大陆,感觉都是一个套路,搞笑有,反转有,但常常为了反转而反转,庆余年还好,导演节奏把握得好,我还蛮受用,但雪中的节奏配上这故弄玄虚的剧情就让人很飘浮。
六集大部分时间就是刺杀、失败,刺杀、失败,在刺杀、在失败,主角就是从头到尾就是我好牛我在装,杀他的都像傻叉的工具人,这么多个人物,走马观花一样,能不能对他们倾注些感情。
这剧情节奏真的很没吸引力,你要拍得惊险些像第一集那样不好嘛,现在观众都知道刺杀必然失败,完全不慌,都知道老黄即将领盒饭,造就主角成长,你可以等老黄领了盒饭在拍回忆不好嘛,前面渲染了那么多,观众都猜到了,还有啥出乎意料的感觉,当然要是没死猜错了我滑轨。
还有武打戏,这是我想吐槽的重点,前面一堆还可以忍,这个真的忍不了。
没看过原著但听说有江湖有武侠,但这打戏是认真的吗?
无数个慢动作,开了二倍速还嫌慢,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啊大哥,你这速度孟星魂能割你脖子五六次了,李寻欢能在你身上扎五六个窟窿了。
还有能不能动起来,不要摆个pose人就全完了,你好歹耍几个招式啊,还有舞刀弄剑能不能站稳些,你演的侠客啊,武功最基础不是扎马步嘛,看着随时要倒是咋回事,手拿着刀抖是咋回事,你演出范儿来啊。
剧组真应该请个厉害点的武术指导,在请几个武打替身,这么好的班底,不把武侠江湖这一面落在实处,可惜了。
其实优点也是有的,片头做得很不错,还有制景那些看得出也是用了心的,刻画的世界观宏大,又是群像剧,希望后面能撑起来这个背景,塑造更多有血有肉的人物,期待老黄和王仙芝的约战,不过看前面几集担心这打戏有点悬,后面可能会边吐槽边看,毕竟最近剧荒,也实在没看的了
差强人意,本来去看立体的女性,只看到女性别。
轩辕敬城YYDS
好看惨了 😭 各种人设都好带感 每个人物都很立体 不是工具人 连我不知道长相和精力的乙和丙 一句为“已经为世子战死” 就让我一整个的大感动 爱了 !
有庆余年在前,我报了很大期待看这部剧。结果武打武打不行,人设人设不立,节奏节奏邋遢。每天吃饭的时候三倍速看两集是我最后的爱了。
怎么说呢,容易出戏,看庆余年的感觉
和庆余年的世界观很像,可惜太过玄幻了,打起架来呼风唤雨的,而且镜头真的太慢了,希望下季交给网飞拍,10集搞定。
慢镜头尬到不行。一星给徐骁,一星给说书的阎鹤祥。
徐凤年和范闲可以连连看了,倦了倦了,打戏烂也不用再说了。
其实剧本还行,但是这个导演真的太任性了,玩不来写意,搞不好节奏,除了打戏动作慢之外,整个剧的节奏也非常有问题,看得人屡次昏昏欲睡,这算是我见到的少有的不是编剧而是导演一个人毁掉所有的剧,哦,忘了,有些演员选角也确实有问题。
剑来
权谋好评,终于不降智了,结尾说书很有新意,很多老演员。武打太慢慢慢慢了,扣一星。打戏不是传统的武侠,像仙侠了,只要摆造型,全靠后期技能发动。
熬过第一集,见识新天地~
忽略打戏,我真觉得挺好看的🤣
九年老粉不请自来,说实话有些地方虽然没有完美还原,比如丹凤眼和奶甲什么的,但是一个剧组能力是有限的,完美阵容只存在我们的心里,能让我们有生之年看到影视剧版。而且剧情也很尊重原著,这就已经很好了,看到现在也没有觉得寒碜,而且很喜欢张若昀演的徐凤年,会一直追下去的。
50集劝退了😅看了两集这尼玛也太水了…第一集李庚希没出场可还行?而且第一集也太水了啥都没讲,光在那里升格了
这剧是没钱请武指吗?这么浓的睫毛这么大的胸这么红的嘴跟我讲不知男女,也不知道是我瞎了还是他瞎了。阴间调色,哦,可能是我瞎了。
第4115-个人觉得还行吧,反正闲暇时间看完了,跟看原著时候的想象有出入算正常,毕竟每个人想象就不一样,但武打慢动作确实考验耐心,建议参考下秦俊杰版的《飞狐外传》。最靓的是张天爱。
一般,男爽文剧,以为很装逼权谋的其实很幼稚与不合逻辑,众多姑娘们也只在开始引起了我的兴趣,越往后越无感,目前第12集已经觉得很乏味。
看到凌晨三点多把6集看完了,从骂骂咧咧到真香,老黄要下线了,泪目了家人们
看完有一段时间了才来评价,回忆起来依然非常非常喜欢,因此是这个分数。喜欢这种偏写实的表现方式(动作戏除外哈),喜欢人物塑造的有深度(不跟严肃正剧比哈),世界的打造做到了真实可信。没有读原著,也就幸运的不必懂原著党们的失望。分数有点低,低就低吧,看的人自然会明白这是一部好戏。希望有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