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女人

Una mujer fantástica,神奇女郎(港),不思议女人(台),好女人,奇妙女人,A Fantastic Woman

主演:丹妮拉·维加,弗朗西斯科·雷耶斯,路易斯·尼科,艾琳·库彭海姆,尼古拉斯·萨维德拉,安帕罗·诺格拉,特丽妮达·冈萨雷斯,内斯托尔·坎蒂利亚纳,亚历山德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德国,西班牙,美国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普通女人》剧照

普通女人 剧照 NO.1普通女人 剧照 NO.2普通女人 剧照 NO.3普通女人 剧照 NO.4普通女人 剧照 NO.5普通女人 剧照 NO.6普通女人 剧照 NO.13普通女人 剧照 NO.14普通女人 剧照 NO.15普通女人 剧照 NO.16普通女人 剧照 NO.17普通女人 剧照 NO.18普通女人 剧照 NO.19普通女人 剧照 NO.20

《普通女人》剧情介绍

普通女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玛丽娜(丹妮拉·维加 Daniela Vega 饰)是一名跨性别主义者,和一位名叫奥兰多(弗兰西斯科·雷耶斯 Francisco Reyes 饰)的男子正在同居之中。奥兰多虽然年长玛丽娜许多,但他包容而又善良,给予了玛丽娜许多快乐的回忆。然而,某一天夜里,奥兰多因为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最终不治身亡。此时的玛丽娜并不知道,比起失去爱人,她将要面的是比这残忍的多的事情。 玛丽娜想要参加奥兰多的葬礼,却被奥兰多的前妻严令禁止。与此同时,因为身份不明,她也将失去自己和奥兰多居住的房子。更糟的是,一名私家侦探被雇佣开始调查玛丽娜的隐私,因为她被怀疑和奥兰多的死有牵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特雷弗·诺亚:派翠莎是我老妈炭疽第二季迪兹先生亲爱的小美人鱼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神怒之日衡山医院外公芳龄38妖果小学-水果奶奶的大秘密破局新木乃伊我们可以相爱吗故乡面·参花情树大根深刑凶手札稍息立正我爱你幸福归来天才第二季琉璃车顶上的玄天上帝亚历山大大帝宽松世代又如何无声婚礼古刹钟声开箱灵魂顶级阴谋橘子酱男孩鬼船好男当自强第一季狼人杀·启源

《普通女人》长篇影评

 1 ) 你想成为一个普通人 普通人想和你一样闪耀

又是一部同性主题影片,近两年每当同性题材电影收获电影大奖,电影评论者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结果。

这次最佳外语片电影是哪一部,那部讲同性恋的,啊哦,噢凯。

电影描述了年龄悬殊的一对同性恋人奥兰多和玛莲娜,年长的奥兰多半夜身体不适再医院救治不得身亡后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人和死者家人对玛莲娜的不公正待遇。

在我浅薄的看法中,电影叙述节奏缓慢,应用了几个象征意义浓厚的拍摄手法,例如:电影开头的伊瓜苏瀑布是《春光乍泄》中何宝荣与黎耀辉的目的地,阿根廷是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第一个国家,光荣的成为了本片的开场镜头;两次使用了镜子,一次是玛莲娜在街角站立在搬运工运送的巨幅镜子前,一次是玛莲娜在浴缸洗澡时把小圆镜放在私处,两次玛莲娜都勇敢正视了自己。

作为一个变性人,希望社会平等尊重对待他们/她们,电影中的社会(警察,法医,死者家人等)目前没有做到这一点,是他们的问题,这些社会人有强烈的怒气,怨恨和残暴,对比之下,我看到电影中的玛莲娜仿佛一个圣女,温柔,善待自己的爱情,认真工作(即使前一天痛失爱人,第二天仍然坚守岗位),打不还手。

他人的所有愤怒都指向一个原因:玛莲娜是一个同性恋,变性人。

生活什么时候可以任何事情都能归咎为一个原因那么简单了,假设玛莲娜不是一个变性人,死者的家人依然可能对年长突然猝死的奥兰多有万分不舍,对奥兰多的现任爱人有万般责难;假设玛莲娜不是一个变性人,警察依然可能对死后身上留有很多新鲜伤口的死者死因有后续的追查,警察依然可能怀疑年龄差距悬殊的恋人之间不是单纯的爱慕关系;假设玛莲娜不是一个变性人,被疯狂的家人绑架劫持后,任何人都会出手反抗挣扎。

因为玛莲娜身份的特殊,所有的情绪源头都指向了这个身份。

携带着这个身份,渴望着成为普通人,很多普通人和所有人一样做着电影创作,做着演员工作,却没有得到奖项的眷顾。

普通与特殊,都得来不易。

【关于同性电影】观影者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对这类题材和异性恋爱情题材一视同仁,另一类是还未能很好接受同性题材电影的。

生活中朋友们每每聊到同性题材电影,看过最in最hot的朋友仿佛都是自带光环的圣者。

“你看call me by your name了吗?

他们的感情是不是特别唯美?

再推荐你看普通股女人,完全不一样的叙事方式和角度,展现的社会对待LGBT的不平等,推荐你也看一下。

”“我,不,嗯。。。

”“啊,你不看这类电影啊?

太可惜了。

我告诉你啊,我们要平等得看待每一个人,尊重他们的爱情和选择。

”“嗯,好。。。

”(我也想选择看些普通的电影)

 2 ) 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

奥兰多原本计划和女友玛丽娜一起去伊瓜苏瀑布旅行,结果不慎从楼梯摔下,不治身亡。

之后,玛丽娜受到了人们的种种刁难甚至侮辱。

1.道德风化与未成年保护科的科特斯警官质疑玛丽娜和奥兰多的关系:“他有付钱给你吗?

你们俩彼此相爱,而不仅仅是性关系?

他的年纪足以做你的父亲。

他发病前,你们有没有发生关系?

”警官的问题太直白,太露骨,不单单是侵犯隐私,已经是在侮辱人格了。

先不说警官是否有权力问这些问题,即便是有,那这制度也太不人性化了。

失去了爱人,玛丽娜已经非常难过,她不仅没有得到精神上的告慰,反而受到二次伤害。

当然,如果站在警官的角度来看,这是工作,是正常程序,正因为如此,更加显得冷冰冰的,不讲人情。

2.奥兰多的儿子布鲁诺质问父亲身上的伤痕怎么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已经把验尸报告给了奥兰多一家。

换言之,布鲁诺选择了不相信,他先入为主地就在心里对玛丽娜定了罪。

不仅如此,布鲁诺对父亲把宠物狗小迪送给玛丽娜的做法有意见,甚至歧视玛丽娜的性别:“我只想弄清楚你是个什么玩意儿。

”布鲁诺说“这不是你的家”,还扬言要把玛丽娜赶走:“给我个确切日期,不然我就把你撵出去。

”3.奥兰多的前妻索尼娅更是出言不逊:“我觉得你和奥兰多的行为很变态。

我不知道你算是男人还是女人。

”索尼娅不允许玛丽娜参加追思会,也不允许她出席葬礼。

甚至,警察也可能是索尼娅派来的。

当玛丽娜问到索尼娅的时候,索尼娅想了一会儿才否认,还补充说道:“不管怎样,请不要怨恨我,我只是在尽我所能保护我爱的人。

”奥兰多是你的爱人,难道不也是玛丽娜的爱人吗?

你的爱人你就要得到,别人就该和爱人天各一方?

4.科特斯强迫玛丽娜做检查,否则就进一步调查奥兰多的死因。

医生让玛丽娜脱光衣服,并让科特斯回避,科特斯表示拒绝,还偷看了玛丽娜的身体。

5.布鲁诺偷偷来到玛丽娜的家里,并偷走了小迪。

6.对于玛丽娜私自参加追思会的行为,布鲁诺开车将她掳走,对她言语上的侮辱,还用胶带缠住她的嘴巴。

7.即便是玛丽娜在葬礼结束后才来到殡仪馆,索尼娅和布鲁诺仍然对玛丽娜辱骂了一番。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口天空”的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却很难做到。

然而,面对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玛丽娜选择趴在卫生间哽咽,

选择通过打空气排忧解闷,

选择把头埋在衣柜里,

选择向老师寻求精神支持,选择去酒吧释放压力,选择自己承担一切痛苦而不反抗。

她有时像男人,她很坚强,她在冷嘲热讽、闲言碎语中能保持理智。

她有时又像女人,她会哭泣,会难过,会承受不住压力。

玛丽娜受到了不应有的折磨和摧残,她为了不把事情闹大一直选择隐忍,她没有无理取闹,没有为自己辩护,更没有以暴制暴。

反倒是索尼娅和布鲁诺得寸进尺,丝毫没有要退让的意思。

玛丽娜终于忍无可忍,她爬到对方的车上疯狂踩踏,这也是他们自找的。

我们不知道索尼娅和布鲁诺为什么如此仇恨玛丽娜,可能是因为玛丽娜是第三者,也可能仅仅是因为玛丽娜是变性人。

电影让我想到了《相爱相亲》和《驴得水》。

《相爱相亲》中,岳慧英和父亲的原配夫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正如布鲁诺对玛丽娜恶言相向。

《驴得水》中,张一曼睡了铜匠,事后受到了严重的侮辱,正如玛丽娜的一系列痛苦遭遇。

张一曼确实睡了有妇之夫,可是铜匠也出轨了啊。

凭什么受到侮辱的是张一曼,而不是铜匠?

同样的道理,玛丽娜确实睡了有妇之夫,可是奥兰多也出轨了啊。

凭什么受到侮辱的是玛丽娜,而不是奥兰多?

索尼娅和布鲁诺对玛丽娜百般刁难,为什么不去指责奥兰多?

恐怕是因为玛丽娜的变性人身份吧。

人们好不容易逐渐开始接纳同性恋,却又开始对变性人下手了。

难道,变性人就不配拥有爱情吗?

难道,变性人就低人一等吗?

玛丽娜即便被辱骂,即便被拒绝参加追思会和葬礼,即便被医生脱光衣服拍照,即便被布鲁诺贴上胶带,也绝不屈服,绝不退缩,绝不明哲保身,绝不掩饰自己对奥兰多的爱。

这难道不能说明她对奥兰多是真爱吗?

她开车回家看见死去的奥兰多,在后视镜看见死去的奥兰多,在酒吧看见死去的奥兰多,在殡仪馆看见死去的奥兰多……这不是她对爱人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证明吗?

她假扮成男人试图拿到储物柜里的东西,她面对挫折和打击逆风前行……

这一系列行为都说明她不比普通人差,她百折不挠,她无所畏惧,她对奥兰多的爱情矢志不渝。

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比之前不吭声、丈夫死后才站出来的索尼娅勇敢多了。

正如尼采所说:凡是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在兼具勇敢、顽强等一系列品质的同时,玛丽娜又和普通人别无两样。

布鲁诺曾问道:“我想弄清楚你是个什么玩意儿?

”玛丽娜说:“我和你是一样的。

”没错,她和我们是同类,只是一种盛庄灵魂的容器,只不过这个容器恰好有男女之别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A Fantastic Woman》被译为《普通女人》。

玛丽娜是一个普通女人,是一个普通人。

她不比我们高贵,也不比我们低劣。

她不该被歧视,更不需要同情。

玛丽娜绞尽脑汁想找到奥兰多的信封,她即便是假扮成男人来到浴室也一无所获,面对她的是空荡荡的储物柜。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有时候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正如她再怎么努力,也没能正式出席爱人的追思会和葬礼;她再怎么努力,也找不回死去的爱人。

故事的最后,也许,她会独自前往伊瓜苏瀑布吧。

但她感觉好难过,因为她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

 3 ) 真实自我

看到一段影评印象很深,片中女主角玛丽娜是变性人,做过变性手术,而深爱他的男人是婚内出轨,玛丽娜一直以第三者的身份夹杂男人和其家人之间。

影片中,玛丽娜面对着三重压力。

首先是来自自我性别认同的内部压力,而后是来自男人家庭在道德上的压力。

最后无疑是来自整个社会对于少数群体的压力,这些压力几乎让人崩溃,但女主角最终选择了直面问题,活出真实自我,这不得不让人钦佩。

国外的舆论环境如此,在中国LGBT群体的生活状态可想而知,谁又敢真正面对自己内心呢?

对于异于常规的人群感到排斥是人的天性,但是教育可以改变人的认知,这最重要的是文化氛围的引导,增加社会的包容度,人与人是不同的,要尊重他人的选择。

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时尚,伪造自己的身份去标新立异,甚至去盈利,确实让人不齿这种行为。

生活最大的真实,就是真正的面对自己内心,我相信这不仅是变性人对自己性别认知的选择,更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决定自己去做什么样的人最重要的选择。

 4 ) 普通,女人

看完《幻想中的女人》(Una Mujer Fantástica,2017)后,我认为塞巴斯蒂安-莱利奥试图通过借助艺术手法和具象符号讲述一个最传统的故事,来刻画一个平凡而神奇的变性人,她的内心挣扎,以及她在智利社会的地位。

玛丽娜在整个故事中面临着三层压力。

首先,是她焦虑地需要寻求他人的保证来加强她的自我认同;第二层是与她的爱人奥兰多的前家庭疏远的压力;最后一层无疑是对他人的恐惧和变性恐惧的压力,伴随着智利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各种敌对情绪。

在个人层面上,玛丽娜有充分的自我认同,她的女性身份被自己认可和吸收,但当她遇到外部世界时却经常受到威胁。

玛丽亚是有节制的,冷静的,她的行为和言语是有尊严的优雅的,几乎是一种情感策略,帮助她面对她收到的敌意,希望能保持她的自我认同。

医生对玛丽娜的性行为和名字表示怀疑和困惑的态度,这与奥兰多的死亡没有任何关系。

当玛丽娜因恐慌症发作而逃跑时,这种怀疑进一步升级了。

突然间,逃跑象征着一种好奇的行为,可能与奥兰多之死的真相有关,只是因为玛丽娜的性取向模糊不清。

警察来了,侦探找到了她,每个人都在挑剔她的名字,每次玛丽娜都需要强调她的代名词。

这些折磨人的问话让她的心理崩溃,我们可以看到玛丽娜勇敢地选择忍受敌意,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我们也看到她在家里崩溃,寻找发泄口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玛丽娜唯一的目标和愿望是与她的爱人告别。

然而,这个看似唯一合理和应得的愿望却被奥兰多的前家人和机构当局拦截了。

他的儿子布鲁诺住在公寓里,后来和他的恐高症朋友一起暴力骚扰她;他的前妻索尼娅疏远玛丽娜,禁止她参加葬礼,口头上侮辱她是个 "奇美拉"。

警察、侦探Adriana、医生和体检人员,都对Marina行使了他们的权力,Marina没有被玷污,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她只是一个变性女人而无能为力。

面对所有的仇恨,她选择了忍受、消化,并以她温和的态度和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她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她只能靠自己,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在周围的环境中没有主导权。

然而,玛丽娜设法在混乱中生存下来。

她设法找到了内心的力量,她爬上汽车,要求归还她的狗,她两次试图闯入仪式,最终她的爱使她找到了奥兰多。

玛丽娜的神奇之处在于,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在她的社会中没有特权,她有能力在崩溃后找回自己,治愈自己,继续生活。

这部电影的摄影非常有趣。

吸引我眼球的是《幻想女人》的色彩和灯光。

红色是温暖而深沉的,代表着强烈的爱。

第一部分是用红色调的灯光,玛丽娜和奥兰多在俱乐部相遇,红色围绕着他们;黄色的阴影是贬值的感觉,玛丽娜失去了奥兰多,路灯覆盖着她;蓝色是平静、纯粹、真诚和理性,电影的后面部分大量使用蓝色来象征玛丽娜的选择和行动的温度。

镜子在影片中被频繁使用。

无论是她在街上遇到的大镜子,还是她放在大腿间的小镜子,每次她盯着镜子看时,观众也会被吸引到目光的方向。

在这些盯着镜子的情节中,观众看到玛丽娜进行了一个自我认同的心理过程,这些反射不仅将我们与玛丽娜的精神状态联系起来,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反思她在之前的情节中所经历的事情的空间。

玛丽娜幻觉看到奥兰多的灵魂,她靠在强风中,以及她作为领舞在夜总会自由表演的超现实情节,都是对玛丽娜情感状态的描述和她心理挣扎的体现。

这些艺术方法帮助像我这样的观众与主人公有更多的联系,可以更好地随情节发展而流动。

 5 ) 不得不由“普通”变得“了不起”的女人

【普通女人 Una mujer fantástica·智利2017】名不正则气不顺,搞不懂英译名A Fantastic Woman,直译《了不起的女人》为何成了中译本的《普通女人》,至于这“普通”是对LGBT议题的穿凿附会还是别有深意的让渡,那就见仁见智吧。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智利电影。

一出场,女主只是一个恋爱中的“普通”女人,簪花与爱人一起庆生,为生日蛋糕脸红,一起憧憬去伊瓜苏瀑布旅行。

然而,爱人突然离世后,她的性别才变得非常物理,变得疑虑、问题、滞障,医院对她没有安慰只有怀疑,还叫来警察查验身份,死者的哥哥叫她不要打电话通知其他人,她被死者的前妻和儿子不断要求搬离公寓,不许她哀悼与告别爱人,不许守灵也不许参加追思会,她才不得不由“普通”变得“了不起”,这一切,只是因为她是一位跨性别者。

女主的表演堪称杰出,宽广而坚定,以一种略带疲惫的气质吸纳并销融了每一支射向她的明枪暗箭。

全片蕴积着一股悲剧的力量,让人愤怒,却从未绝望。

 6 ) 普通女人

网上关于这位美丽女人的简介少之又少,可以说几乎根本没有。

电影从开始看到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过这位女主的身份。

她安静,忧郁,双眸含情,与恋人优雅约会,仪态迷人。

岁月静好不到20分钟,剧情出现颠覆转折,如果不是周围每一个人对待她的态度实在太过诡异,我真的压根没看出来她到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也许是现实中真实变性人身份的原因,女主维加身上的女性魅力要比小雀斑(《丹麦女孩》)强很多。

无论是身体外形还是神态举止,维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漂亮大女人。

对她,甚至比对电影本身还要强烈的探求欲望,导致影片没有太多地打动我。

但电影中女主的一切境遇,恐怕也有维加现实中无法逃避的折射,个中冷暖,我等凡人是难以想象了。

这部智利年轻导演的新作,题材并不新鲜,尺度也不过界,胜在视角独特,节奏掌控惊人,就一个简单事件,一个孤独而战的女人,影片全程精炼利索,女主耀眼的演技完全弥补由于题材角度可能产生的不适,做为一个女人,甚至是一个真正的人,她活的精彩过每一个卑微的平凡生命。

本届奥斯卡(90届)最佳外语片。

女主角达尼埃拉·维加(Daniela Vega)也出席了盛会,而她是首位公开参加奥斯卡的变性女演员。

 7 ) 有些意外

非常漂亮的电影语言冲突展现的方式比我想象得要剧烈许多 我以为大家都是那种暗中膈应人的做法 可能是西班牙人比我想象得要直白许多。

)很喜欢女主去桑拿室看到空旷的储物柜的剧情,就是,她为了进入男桑拿室,必须鼓起勇气再从成为“男人”去找爱人的最后一点念想,但实际上并无法改变爱人死去的现实,她不得不继续自己的生活。

真是戳得不行。

还有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对女主展现敌意的场景/人都是相对“年轻”“现代”“超前”的,而她获得温暖的人/地方都是相对“古旧”的,这个对比还真是一有点讽刺。

以及 女主 真的 很美啊

 8 ) 不思议女人,更是普通女人

2018年的秋天,北京国际电影节,智利大使馆。

过去很久了,我都要看备忘录的日期才知道是什么时候看的。

当时以为这是我喜欢的电影,沉淀到了现在,才发现只能给出三星。

以下是当时写的。

不思议女人,更是普通女人。

低沉但温柔的嗓音,精致的妆容、服饰和发型,见到她的人都叫她ma'am。

她是Marina。

她有男友,有天籁般的歌喉,在餐厅打工当服务员,有几个知心好友,也可以是夜店的Queen,下定决心去参加爱人的葬礼,最后却只听到他小女儿的哭声就立刻退了出来。

她对自己的身份很坦然也很坚定,告诉所有人我是Marina,不是Daniel。

但也因为她的身份,她面对谩骂侮辱,只能一味忍让。

在这个社会中,她是不占理的。

她从医院里逃走,极度不适却沉默地接受了体检,走在街边被人跟踪辱骂甚至绑架侮辱被拿胶带缠了一头一脸被世间所有恶毒的语言咒骂,也只是一直想逃走一直说let go of me 和 don’t touch me ,直到第二次的放肆才忍无可忍地跳上汽车顶,边跳边喊“我要我的狗”,但仅此而已,甚至爬下车后还把Orlando的钥匙还给了前妻。

整个故事中,她一直是最有礼貌的人。

如果她生来就是一个女人,一定是最受欢迎的。

我最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一个人,人畜无害,恋爱你情我愿没给社会添加负担,为什么只因为一种身份(而且是天生无法改变的)就要被人如此侮辱鄙视?

要评判一个人,就评判ta后天的修养,而不是对先天的属性指指点点。

Marina做到的是宠辱不惊,或者叫,麻木。

前妻虚伪地叫她不要拘礼,又几次三番地或嘲讽(变态…恶心…)或谩骂她,她不去还口;Bruno轻薄的嘲笑(无法想象我爸和你在一起)和辱骂,她不去理会。

而她称呼警官的名字被要求叫官职,看上去疏远,其实很体恤她,在体检的时候对医生说将她当作女人看待,问她的名字并叫她的女名,她也没有对警官感激涕零。

这个世界上对变性人有很多种态度,有像妻子、儿子和开始时警察的态度,谩骂、挖苦,嘲笑、不讲道理;有像哥哥和警官的态度,会体谅,但是过不了自己的坎。

会对妻子那类人提出异议:她是女人,也会在握手还是贴面礼中纠结,最后选择握手。

当然也有像好友的态度,完全自然地看待,所讨论的从来都是鸡毛蒜皮,从不因为她的身份而有别扭。

这种人毕竟是少。

最后是关于爱情。

她的爱情看上去很普通,虽然也有cliche的“家庭排斥”话题,但男主毕竟是成功的企业家,经济独立,家庭方面在男主健在时并不是很大的问题。

Marina是孤独的,就算面对好友,也只是简单地说move on,keep everything to herself. 影片中常有象征,如Marina在不平、扭曲的镜面中审视自己,比如还车时电台里的“A Natural Woman”,比如象征着重新来过的洗车和火化,虽然每次试图重新来过,男主的影子总会找到她,Marina最终也目送爱人离去。

她的最后一阙歌,我并不懂是什么意思。

但我有感觉,她要新生了。

影片结束得略显仓促,开头伊瓜苏瀑布镜头,结尾却没有交代Marina日后的动向。

她在桑拿中心拿到机票了吗?

她有没有去看伊瓜苏?

她会不会觉得,在瀑布下本应站着两个人?

瀑布元素和《春光》不谋而合,然而虽然两部影片主角都是LGBT群体,但实质上还有很大差别。

《普通女人》关注点在于人与社会,与其他人,关于放下,关于新生。

而《春光》完全是两个人的世界,关于爱情,关于逃离,关于孤独的人,关于念念不忘。

黎耀辉真的可以放下何宝荣吗?

 9 ) 好片会越来越多,别放下手中的彩虹旗。

本片的西语原名是《Una mujer fantástica》英译为《A fantastic woman》汉译为《普通女人》,真的要给我们汉译的名字打120分,简单明了,“普通”二字一语中的。

这是一部LGBT群体中“T”发声的电影,女主曾是一位生理性别为男、社会性别为女的异性恋跨性别者,后来也就成为了“T”的全称transgender变性人的一员。

然而这些标签都多余,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 下面是我贴出的一些代表性的情节片段,结束会暂时记录一些个人与大众的想法。

」玛丽娜坦然接受自我,作为一位努力上进的歌手,在舞台上演唱时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得到了奥兰多的欣赏和爱慕,两人心灵相通,有着二十岁的年龄差阻挡不了两人真心相爱。

但噩耗突然发生在一个美好的夜晚,她的爱人突然离世,她还未整理好悲痛之情,就紧接着发生了一系列荒谬的事。

倒也是这些因跨性别身份的女主角而展开的一个个荒诞不公的情节,让人纳闷儿,这些破事儿和她的性别有个毛关系?

在找到医生的时候,医生的对病情只口不提,却一直怀疑她的名字是不是化名??

在难忍悲伤的时候选择出去走走释放情绪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又被警察带回医院审问。

也不出意外的先拿她的名字说事儿,怀疑她的身份。

这还不够,又被一位女警追查,毫无证据的情况下,看似审问实则带着毫不掩饰的个人偏见和人格诋毁。

奥兰多的儿子惦记着父亲的房产,还将怨气撒在她身上,同样的言语刁难和威胁。

奥尔多的前妻趁机来要走奥尔多的车,见面后不承认玛丽娜和奥尔多的爱情,还出言不逊。

最后被发现那些匪夷所思的案件调查果然是她搞得鬼。

又以保护自己爱的人为由,故意叫出玛丽娜的男性名字,阻止玛丽娜参加葬礼。

玛丽娜被他们咬住“变性人”这一标签,毫无意义的死死不放,他们无情的针对她折磨她。

每件事发生后,对这些无聊可笑又充满恶意的人,玛丽娜明显不想与他们又过多的瓜葛,她选择容忍并坚持自己立场,编剧也没给她留什么主角光环,特权啥的,只有她作为一个普通女人想去送所爱之人的最后一程的愿望,这个愿望简单又真实,又那么难以实现。

其实就是一个平常都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如果放在一个普通的异性恋女性身上,就是一个“前任与小三争夺遗产的狗血伦理剧”。

所以,相当于同类电影来说,《普通女人》算不上经典。

但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大于了电影本身的目的完全达到了。

《普通女人》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LBGT类电影的想表达的大致一样。

提醒众人,无论是在生命科学研究结果上,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上。

LBGT群体和其他任何群体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别,却长期的被社会边缘化。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特质上的不同,并得到尊重和发展,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最基本的共同作为人类而言的。

当然,上面说的是最终的理想目标,现在这条平权之路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

其他领域不说,在现在国内的影视行业中,能拍出有积极现实意义引导LBGT群体的作品,几乎没有(个人觉得就是一部没有,有几部网剧的宣传也是满满的商业气息)。

好嘛,没等偷摸发展呢,去年广电将“同性恋”一词划入不正当性关系之后,也是彻底断了想通过影视作品影响力发声的这条路。

总的来说,能勇敢站出来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谈起来甚是单薄无力。

可能一些“杰出”人士都苟且偷生安静如鸡,别说“普通”老百姓了。

不然也就不会出现如“形婚”“伪装不婚主义”“同妻”等诸多有争议性的问题。

那么就借着这些优秀的国外电影作品,也再次提醒了那些不敢表达自己,甚至还不能接受自己的LBGT群体中的人们。

群体的权益还是要大家加起来的力量去争取的,这个群体必须正视自己,审时度势,在保护自己人身不受侵犯的情况去敢于向社会表达自己。

用每个人哪怕是微小的努力,去支持身边LBGT群体的发展,慢慢树立良好的社会舆论,扩大影响力。

说的有些多了,可能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放在现实中也有些理想化。

在社会大环境中免不了会被消磨士气,精神压力更是难以想象。

但是最后我只想说,我本人虽不属于这个群体,但我相信每个人的努力都只是完成普通的生活。

加油。

 10 ) 普通女人致普通的你

今天要推荐的影片是我在大学的最后几天看的。

由于毕业的原因始终都抽不开时间写一下感悟。

影片叫做《普通女人》-A Fantastic Women,不想在名字上过多纠结,反正这种翻译手法大家也很熟悉了,再看见有人在这里解释过多,影评也就没有它的意义了。

最早获悉是在它的剧本在柏林电影节上拿了银熊,而导演获得了金熊提名,并且这是一名智利导演。

智利电影起步很晚,在20世纪初才逐渐出现,柏林一直会出现非欧美本土的有才导演,三大电影节我也很看中柏林的这一座。

看完并且获悉了其幕后的一些拍摄细节后,我又键入搜索,对!

它拿到了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平凡的女人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抵抗各种不利和区别的对待,然后勇敢地维护身为女人的权利和尊严。

这剧情配合足够高的社会热点如:女权、独立、政治,看似已经可以构成一部合格的获奖片。

在我看来。

使其能脱颖而出获得奥斯卡的原因如下。

在于其故事非常饱满。

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情感刻画,影片中充斥着各种特写镜头,这在欧洲电影里很常见,对于表达人物心理十分有效。

欧洲风格中渗透的“智利元素”。

塞巴斯蒂安·莱里奥,在他的履历中有过拍摄非常多短片的经历,从影片中能看见这些元素的体现。

首先是镜头,从上面的特写可以看见,影片中并没有众多欧洲电影里那么“清新”的取景地。

甚至在片头,电影呈现出来的场所也无比的平庸。

看片头的时候,真的有点难受,连续几十分钟,你都是跟随男主走过那些普通的场所:按摩店、歌厅、餐厅、家中。

请不要放弃,在这些过后,积蓄的情感便会左右你了。

3.额,,请不要产生怀疑,尽管取景一般,我只想说,镜头太漂亮了!

很久没看过这么和谐,有风格 的镜头了。

下面是我自截的少数一些镜头。

好镜头能触动人心。

足够强的冲击力 色调也很好看

稳健的步伐与”荒废”的城市

打光太美

完美的构图

最有想法,最有创造力的镜头!

没有之一!

镜头的语言可以说是本片的最大亮点,通过这些镜头对女主刻画,而且是大篇幅的微妙情感刻画。

正是这些细微的情感变化,故事得以生动。

4.好的选角。

丹妮拉·维加,智利第一位变性演员。

老实讲,看完我都不知道剧中女主变性人的身份!

尽管剧中有少数暗示(但我觉得好电影就是让你不知不觉就感动了吧),片中变性人的谩骂,我以为是对片中女性的侮辱,女主进男浴我理解为女主的独立无畏。

一张让人没有任何性欲的脸庞,粗壮的四肢,一个表情却可以表现喜怒。

让变性人来饰演变性人,用真实来创造真实,你的用心良苦,我已收到。

女主其实是“变性人”在现实中也是无比细腻的情感刻画,漂亮的镜头,高于一般电影的立意,使其就算是在变性题材的同类型影片中也能脱颖而出,这就是我的看法。

我的观后感:满满的力量!

不要提前被各种势力所吓倒。

因为,你还没有来得及对他竖起中指!

《普通女人》短评

3.5 比葛洛莉亚更精致扎实,但情感上的冲击力却有退步,剧本过于工整平淡了。

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讲点理好不好,LGBT插足人家婚姻就不叫小三叫真爱了???

6分钟前
  • 您哪位啊
  • 较差

导演只想控诉社会的歧视侮辱伤害而不太在意角色本身的塑造

9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关于同性和变性的片子,女主很棒把片子撑起来了。

13分钟前
  • 💤
  • 推荐

这哪是普通女人?这是不会哭泣的女人。连悲伤都透着北欧的性冷淡风格,失去挚爱也没让她悲伤一分钟,落过一滴泪

17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几个高光时刻虽设计感过重,依旧是沉稳大气的作品。坚定做自己,坚定地生活永远能打动人。钥匙(伊瓜苏瀑布)的反情节设置,是在呼应《春光乍泄》?[B+]

21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去年拿奥斯卡的是黑人gay的故事,今年拿奥斯卡的是拉丁裔变性人的爱恨故事。留给黄种人的发挥空间不多了……

23分钟前
  • 杳圻
  • 还行

女主演技了得。

25分钟前
  • 木拉提·麥麥提
  • 推荐

找话题-12/03/17 at MoMA

28分钟前
  • sheepfield
  • 较差

二刷55分钟弃

29分钟前
  • 好影
  • 较差

逆风而行。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强大。变性人饰演变性人,不,只是普通女人。

31分钟前
  • m
  • 推荐

剧情不行

32分钟前
  • yzcpx27
  • 较差

逆风前行步履艰难,迎风奔跑淋漓大汗。舞厅里欢歌妖娆像妩媚雀鸟,舞台上交响如诉似泣血杜鹃。车窗前被世俗胶带丑陋裹缠,镜子里才是从阴处映衬的自我。一直想找回那两张飞往伊瓜苏的机票,桑拿柜里空空如也,火化炉里尘墟一抔。用幽魂牵引前行,留下未尽之吻。你说要带我去看第七大奇观,你没有食言。

3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智利】一切都完成得踏实:LGBT主角的光彩演艺首秀+切合时际的题材+丰满完整的主角设计,再加上镜头、色彩、音乐的出色运用,整部电影像一张得不了满分但可以毫不犹豫给出优的答卷。Alicia Keys的歌用得妙。什么是”fantastic“?是在困境中不断升华自我认知,是在生活里永远追寻着心爱之人的痕迹。

40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3.5 由真实变性人饰演的女主的变性人身份大概是片子最大的看点了

42分钟前
  • Monden_Z
  • 还行

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边缘人,孤独的对抗全世界

45分钟前
  • 木偶
  • 推荐

本片获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从头至尾哪里提到那个男的和他的妻子离婚了?!如果离婚,警察联系家属就不会直接找人家!如果离婚,医院就不会把女主名正言顺地赶出病房。说白了,问题跟女主是不是变性人无关,而是跟女主是不是小三有关。即使她是真正的女人,恐怕他在这个事件中的待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不知道现在《刑法》里面是否还保留“通奸罪”,这要是放在以前,女主是要被判刑的。

50分钟前
  • 洋葱仔
  • 还行

最后一搏竟然是为了要回狗

55分钟前
  • Liliya想退休
  • 较差

普通多难啊

56分钟前
  • バイ菌17号
  • 推荐

其实没有必要聚焦于变性人的身份,就是一个简单的人的尊严的故事。如果女主角不是变性人,同样也会面临这些巨变和打击,只不过变性人的标签让她所受的痛苦要来得更多些。智利电影基本上没看过,感觉和西班牙电影在基因上有着不可割裂的相似之处,和为数不多的看过的西语电影有着一致的克制和缓慢推进感。开头的变故表现得非常让人紧张和恐惧,后面一个个象征性的影像语言运用得特别好。在风里的斜倒、钥匙的隐喻、奇怪的镜面、夜店里的镭射光、流汗奔跑都简单直白的映射着主人公的心境和困苦。但最后她唱起歌剧来的时候,即使她脸上的线条还是男性的坚毅,但心里由衷的觉得她很美,这种美确实是属于整个人类的韧性之美。

60分钟前
  • vendom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