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族时代
Le temps du loup,暴狼时刻(港),狼的时代,恶狼年代,Time of the Wolf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卢卡·比斯孔贝,Hakim Taleb,碧翠斯·黛尔,帕特里斯·夏侯,布里吉特·罗安,奥利维埃·古尔梅,丹尼尔·杜瓦尔,布兰科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奥地利,德国语言:法语,罗马尼亚语年份:2003
简介:伊莎贝尔·于佩斯饰演的安娜,一家四口从城市逃难到乡下,发觉自己的村屋给人占去。争执中丈夫被杀,安娜带着子女流离失所,途中儿子还给一流浪少年扣留。后来到了一个火车站,很多人在苦候,望火车把他们带到安乐郷。安娜听说有一班宗教义士,奉献自己以拯救人类,连她儿子也甘愿受祭。人在极端环境里不见得只剩下狼性。汉尼卡的风格有份..详细 >
没什么意思
我非常喜欢这个设定,但要推荐的话,推荐前十分钟,这一部分很哈内克,能过个小瘾。你要是能看到三十分钟,基本上后面差不多,可以直接快进到后十分钟看完。
氛围很迷人,大远景和克制的镜头。
依然还如之前的冰川三部曲那样,哈内克的影像依旧如此的内敛与冰冷,他的固定长镜头可以刺穿我们心灵顽固的伪装壳。
没有科幻的当代末世,偏远而又宁静的末世
D9 C708
没有背景音乐,如沉寂中爆发。
(1:53:00)
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资料馆
6/10。哈内克运用银幕空间制造出一层黑暗恐惧,人们在丧失家园的荒原四处飘零,镜头挡住家属上半身的葬礼戏让极简元素释放最大情感,弱女子践踏尊严为生病的宝贝讨水、过路客收了别人的手表却不留一滴水救济,无人为女主伸张杀夫之仇,男孩赤裸着寻求涅槃的燃烧时刻得救,结尾火车开动如人性自我救赎。 @2017-11-12 13:20:09
哈内克的影片永远如此冷冽。影片提供一个末世混乱、狼性生存的人性考验假想模型,当生存危机压迫人们,一切资源匮乏之时,抢劫、偷盗、强暴、争夺、乱斗、倾轧、凌弱、杀戮纷至沓来,人性之恶释放,无望的日子让精神逐渐崩溃。。。最终小男孩得到抚慰,没有绝望到底,看风景的幻觉缓解了压抑感。
就知道导演在讲,但不确定在讲什么。。。。。很难理解。。。。。貌似还要看几遍,好好琢磨琢磨。。。。。。
Haneke最宝贵的realism真的不能丢啊!架空的世界观,迷惑的人物动机,过于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浓雾的郊外,极黑的黑夜和燃烧的仓库)。这些糟糕的选择让本片的现实感直线下降,也就直接导致了Haneke缓慢隐忍的影片节奏变得拖泥带水。现实主义下这种缓慢带来的是恐惧感和折磨,架空世界下是莫名其妙。主题的角度也是老生常谈的自私,比起Haneke最擅长的悲伤和欲望的主题差点儿意思。另外就是对“缺水”这个核心矛盾点的描述也太太太太流于表面了吧,真的完全就是靠台词说:渴了渴了。角色一个个声音洪亮,场景是悠悠草原,真没看出来是缺水的样子。有好的剪辑和场景,但是他们不足以成为一部好的电影。
2022.11.6 电影资料馆“迈克尔·哈内克导演作品回顾展”。在末日背景的设定下缺少一定的逻辑性,所以这个设定应该算是个败笔……但是风格和气氛倒是很喜欢。
这部和伯格曼的《豺狼时刻》有关系吗?好像是…没有的。这个假想出来的末世场景下集体求生的情节感觉还是太任意了:从一家人的游荡到加入由一个头目一手遮天掌控所有人命脉的小群体再到这个小群体被新到来的准共产主义互助社群取代,每个转变都没什么像样的交代,规则都是导演来制定和改变而无需解释。我不太买账。开头那些又是浓雾又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画面拍得还行,把氛围的可怕程度塑造得有点《尤利西斯的凝视》里大雾中的萨拉热窝的意思了。结尾还来个火车车窗向外看去的无辜自然景色的空镜,略显多余。🙄
如果能再多做些背景交代的铺垫就好了,难道是因为我来晚了五分钟?前二十分钟看的简直是懵逼状
好慈悲的哈内克,甚至有点乐观主义的末世人性实验,不喜欢这部。
暴狼时刻
太一般
开头的极端自由主义,之后生存,适应,几天仿佛是那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