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渐逝的年代
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In Times of Fading Light
导演:马蒂·格肖内克
主演:安吉拉·温科勒,布鲁诺·冈茨,亚历山大·费林,西尔维斯特·格罗特,皮特·布科夫斯基,叶夫根尼娅·冬妮娜,娜塔莉亚·别利茨基,施特凡·格罗斯曼,索斯藤·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17
简介:在1989年初秋的柏林,威廉·鲍威列特的家人正在为他庆祝90岁生日。威廉曾是一名抵抗战士,去过国外的他坚信斯大林主义。尽管外面的世界已然山雨欲来,他的妻子夏洛特仍在操持着生日聚会,维护家中的宁静。然而威廉的小孙子萨沙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失踪了——没人能想到萨沙竟然在几天前逃到了西柏林。影片通过萨沙的父亲——历史学家科..详细 >
萨沙的母亲说:“我是苏联编制下的,我应该去哪儿呢?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要离开我们?我们留下了什么给他们?他们缺少什么?他们想要什么?还有给这世界制订的另一套计划吗?或者……或者只有牛仔裤和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了?”
2.5,2017.12.3
有戏剧冲突,却平淡得像白开水。
围绕老党员过生日,像投放一颗历史进程的泡腾片,扎实微妙,东德和苏联的联系也是第一次见,片尾Shostakovich的爵士组曲很万能.导演答问像小作文,只最后一问原样弹回去.
我就说以前看过,节奏太慢了
这部电影我个人感觉还可以,剧情节奏适当,开头很好引入剧情,导演对细节处理得当!
隐喻太多,信息量太大有趣
展示的意味比较重,或许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只需要展示就够了,但对于我来说,还是遗憾于仅仅展示了那个时期的状态而已。
透过家庭戏看到了历史的缩影,让人更能深刻体会那段时光。
隐喻扑面而来,伦理指向明确,只是太直白,不给一点反思......还是过于浅显。
这部电影看的真累,沉闷的氛围就像倒塌的柏林墙一样,一碰就碎
快进,十分钟掠过!
当代德国电影原来是这样吗,一方面终于能够站在历史阴影外回顾,又同时轻易落在轻松和简单的视觉和叙述里。Bruno的表演展现出对角色极度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但电影本身只有大概念而没有生动的细节。
不是我喜欢的那一类
海报、演员真难看。剧情也不吸引我。
In disem Jahrhundert wird es keinen großen Gedanken mehr geben. (桌子的坍塌能不能看成是过去的信仰在下一代面前的不堪一击?
想起原单位的一位离休老八路,教育我们要热爱党建设祖国,但他的下一代全都是外国人了。对比之下,片中老威廉还算是真诚的,因而更具有悲剧性质。
以为出个门就迷路回不了家的老奶奶,不久后却走了最远的路,回到了她遥远的苏联故乡……
九十岁的生日宴拍出了葬礼的感觉,那种大厦将倾的无力感深深地缠绕着你。就像片中自助餐桌的隐喻,失去了萨沙桌子终究还是倒塌了,哪怕它被临时地支撑起来。失去了下一代,我们能有何为呢?这恐怕是超越了影片的政治含义而留给我们思考的一个大问题。
D+/ 空间内散漫对话的人物塑造与零配乐处理始终维系着冷峻压抑的气氛,但是过分的零碎也使得影片的思绪停留于极为浅薄的追怀与反思。首尾呼应且符码遍布的剧本匠气颇浓,却没能承担起应有的宏大命题而始终在狭隘的家族层面兜兜转转。作为后社会主义电影提供给观众的讨论空间可能还不如《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