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最喜欢的部动漫。
至少在我看来,十二国的设定是几乎完美的社会形态,也是多年来看过的无数个虚构世界中最让我有归属感的一个。
《周礼》《山海经》贯通全片,王权神授,麒麟选王,世界围绕着中心的神山,简直唤醒了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君权神授时代那种心中充满着对上天的敬畏,对王的期待时,一生怀有信仰时的感觉。
或许我们看了太多的从帝王,士大夫的角度描述的历史,今天的态度也都是科学批判的,可是回顾十二国记中的世界,不就是孔子所赞誉向往的礼乐之邦,如同三皇五帝时代一般的世界。
更别说这世界上真的存在神,还有四方的妖怪。
如果说世袭制是封建的最大诟病,那麒麟这样仁的存在正好补完了这一点,失道的王将会受到天的惩罚,得道的王将会永生,悲伤国家中的国民可以去别的国家。
而最震撼的其实还是作者对人物的刻画,简直犀利到爆,相比之下冰与火之歌中的人物简直的就像机器人一样。
而真实的人类,却恰恰像十二国中的一样,一味迎合他人,看别人脸色行事的阳子,在受伤害后选择走向另一个极端,后来被感化,为王,再陷入看别人脸色的世界,再抗争。
优香总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不愿承认现实。
泰麒面对自己的选择时不敢下定决心,在心中犹豫煎熬,怀疑自己。
铃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靠自己是最不幸来获得内心的安定,不敢对别人抗争。
祥琼固执己见,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哪怕事实就在眼前也一味抗拒。
浅野则彻底在世界中迷失了方向。
这样一个个角色真的全部戳到我心,简直就是普通人真实的内心写照,看了那么多励志故事,教人做人的道理,却从未有多大收获。
而这部番里,我简直是时时刻刻瞪大了眼睛,因为我知道主人公的迷茫就是我的迷茫,他们的痛苦也正好都是我的痛苦,我瞪大了眼睛想知道他们是如何选择。
而最终每个人悔恨,绝望,释然或是依然疑惑中的泪水,简直比鸣人路费阿甘加一起说三天三夜的都有用。
真庆幸在这样的年纪看到这部动漫,太早看也许我不会懂,以后看也许会觉得已经太晚。
---谨尊天命,迎接主上 不离御前 不违昭命 誓约忠诚---我宽恕---《十二国记》《十二国记》,一部45话的日本动画。
那么多个下午和夜晚,都有它陪伴,让我无暇寂寞感叹。
回想起来,在我的小床上靠墙而坐,捧一杯热茶,观看剧集的日子,多么幸福和惬意。
小野不由美。
小说的原作者,因了这部动画,我记住了她的名字。
这部动画,人物的外型并不美,画面整体感觉也一般,静态场面多的也有偷工减料的嫌疑,但是爱极了这个故事。
当然,还有那丝丝缠绕的,颇有中国古韵的背景乐。
故事里讲述的,是一个由十二个国王和十二头麒麟共同治理的十二国组成的不可思议的世界。
整个世界架构恢弘大气又不失精巧严谨。
而具体到每一话,也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这是一部会让人慢慢爱上的动画,初观看的时候,会因它的人物不美,甚至主角竟然是个没有任何优点的普通女生而以为这是一部平庸的剧集,而越看到后来,就越看到它的深度和博大,越发喜爱,欲罢不能。
不得不说的是,它讲述的不是爱情,也没有太多搞笑的桥段,于是剧情是有些沉闷的,所以不能静心观看的人就请悄悄退场吧。
还有那些说它不好看的人们,请看完全部的45话再做评价。
《十二国记》太长,包含的东西也太多了,挨个说的话,我想我一定会被自己的口水淹死,所以我决定,把其中的《风之万里黎明之空》那一卷,拿出来晒太阳。
那一卷里,描绘着三个女孩各自成长的纹路。
貌似平常的日子总会发生不平常的事,于是那天,有个美丽的长发男子出现,跪在阳子面前轻唤主上。
他把她带到了故事里的世界,他说,她是庆国的王。
对于这个消息,我们和阳子一样不能接受。
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没有任何优点的普通高中女生成为一国的王呢。
然而在那一话又一话的故事里,我们惊喜地看着她,一点一点拾起自信,找到自我,目光越来越坚定。
尤其在《风黎》这一章,她混迹于民众之中,甚至参加叛乱军,用所有帝王都不曾用过的方法,去了解她的国家,改变她的国家,同时也改变着自己。
故事结尾的时候,她目光灼灼,威严和智慧不输任何一个帝王。
她说,她要建立一个人人都能拥有自尊的国家。
个人是很喜欢阳子的。
她跟我们一样,是普通的女孩子,抹杀个性讨好别人活着,想要所有人都满意。
她很真实,在遇到自己命运的时候,也会退缩,犹豫,怀疑,害怕。
可是她又那么坚强,提着水禹刀干净利落的斩杀妖魔,保护身边的人。
直到最后,无所畏惧,一身王气。
终于不再是普通的女孩子。
在片子里,我看见阳子的成长,亦看到所有女孩子成长的可能。
记得看过一个系列的Flash动画,它的每个片头都会出现一行字,“每个女孩都是公主”。
很喜欢那句话,所有的灰姑娘都有机会成长为公主,光彩照人,璀璨夺目。
采王大人对玲说,人是可以改变的。
于是那个在仙人手下忍受了多年虐待的孩子,决定去找那个传说中的庆国的王。
她说,因为那个王也是海客,也是少女的年岁,也许可以懂得她。
海客就是经由“蚀”,而被卷进这个世界的人。
他们来到这个世界,语言不通,而且这个世界妖魔横行,有着和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礼仪和制度,甚至这个世界,很多国家里的人民连温饱都成问题。
所以玲在得知能跟仙人沟通的时候,声泪俱下。
她求她,不要留下我独自一人。
此后多年,玲忍受了那么多的打骂,却还不肯离开那个地方。
这也足以说明,不能沟通,是一件多么让人难受的事情。
玲一直是自怨自怜的孩子,标榜着自己的可怜与不被理解,期待被别人拯救。
她总是抱怨,乞求同情。
直到遇到了清秀才知道了生的可贵,一天一天成长起来。
清秀是个时时欢笑的女孩子,面貌如她的名字一样,清秀美丽。
她亲眼看到自己的父亲被杀,村庄被烧。
她亲眼看到自己所有重要的东西以一种决绝的方式消失不见。
而她一直笑着,姿态坚韧。
如一朵山间清新又坚强的小野花,努力生长。
然而她受了伤,生命不长。
她的眼睛渐渐看不见,于是她在路中央,看不到飞驰而来的马车,于是,她倒在不平的土道上,口里涌出鲜血。
玲抱着怀里的清秀,哭的撕心裂肺。
那次突然痛失,让她蜕变,开始成为一个努力让自己幸福的人。
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期待依靠什么庆王,她开始变的独立坚强,依靠自己而活。
祥琼曾是芳国的公主,永远13岁,只懂得舞蹈歌唱,娇生惯养,不懂悲伤。
国家的大将为了百姓而叛乱,推翻暴政。
她亲眼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杀,又被去除仙籍,开始变老,还被罚在农家做苦工。
于是仇恨占满了她的心,甚至决定去庆国报复拥有一切的庆王。
我们看着她的仇恨,看着她慢慢变老的身体,小小的心疼。
后来我们又看见她慢慢明白王的职责以及自己应当尽到的,劝谏的责任,小小的欣慰。
当她终于可以直视当初父王的被杀,又努力于庆国百姓的未来时,我们终于可以为她鼓掌。
祥琼是一个不再是公主的,善良智慧又坚强的公主。
《风黎》这一卷实在精彩,三条线索分别围绕三个女孩子平行展开,最后又交织在一起。
三个毫不相干的人,离奇相遇,又结成了彼此信任依赖的伙伴关系,一起,为这个国家而努力。
我们不得不爱上这样三个不甚相象的孩子,她们后来在一起开心的笑,我们那么安慰,心想,这个国家,一定会好起来,它有这么优秀的君王和臣子。
人是可以改变的。
这一卷就这样生动的为我们展示了这个道理。
他们可以成为更好的人,我们也可以。
谁都不是生来的圣贤和天才。
我们犯过错,我们改正,然后再犯错,再改正,就像是雕刻作品一样,最终我们,也可以雕琢出一个完美的自己,成为自己的王。
《十二国记》包含的太多,我笨嘴拙舌,道不明白。
我只能口齿清晰的说,我喜欢它。
这样一部赚过我的眼泪和欢笑的动画,这样一部让我想到很多反思很多的动画,这样一部潮水一般漫溢人心的动画。
故事没有结局,传说也不会再拍续集,所以结果,只能自行想象。
唯一的好处,后边的事情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发生,无数种可能。
小野不由美老师有一个本事,就是把所有故事都讲成鬼故事,改成少女漫。
《奇幻贵公子》如是,《十二国记》亦如是,但既然是少女漫,想和“宏大叙事”沾上边就太扯了——一个玛丽苏世界观加上几场战争戏就叫“宏大叙事”,感觉就像《富春山居图》请了几个明星加了几场动作戏就号称能和007媲美般可笑。
不可否认《月之影•影之海》中还是有可取的部分,特别是对每个人物内心的挖掘,其中有很深刻的洞察。
《风之海•迷宫之岸》呢……好吧……至少悬念铺陈得不错。
但到了《风之万里•黎明之空》就越来越扯了,这三个少女漫主角从出场开始就逼着嫌弃剧情拖沓的观众默念“在一起!
在一起!
”,而主上不能胜任需王位要微服私访去练级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吐槽麒麟选王的神棍制度啊,这样靠自抽耳光来发展剧情真的好吗?
阳子也好、铃也好、祥琼也好,她们的故事归根到底都是少女成长的故事,和什么“宏大叙事”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月之影•影之海》还能看看,阳子从抗拒到接受自己的责任至少符合少女成长的心路历程。
可女王就不是一日能练成的了,把政治斗争编得像过家家一般,也把观众设定得太好骗了吧。
治理国家固然需要气魄,但方法和技巧才是关键,依靠绝对武力和皇权才镇压住欺君乱臣,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我们非常理解小野不由美老师的目标群体是女中学生和曾经的女中学生。
回想最初看了几集看不下去的时候翻开豆瓣评论满屏的“一定要看到最后才会觉得厉害”,虚假广告真是害人不浅!
即使最后一集很厉害,整个观剧过程不都是煎熬!?
重看十二国记,这次看到了它的局限它并没有跳出传统价值体系对于人本性的改造与局限它创造了更高阶的“天”,规避掉了现实中,无论是世袭、民主或其他管理人才选拔方式的巨大缺陷,因为有“天”,系统的排障变得及时,Z权的交替变得轻而易举同时,通过将生育功能从女性身体中脱离,进而达到男女的平等。
在这一方面遗憾的是,小野老师尽管察觉到了生育导致的男性对女性剥削,但她却未能完全察觉到所谓的女性特质绝大部分是男权压制下所形成的社会性别,而非女性天性的表现,因此片中的女性或多或少还带有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味道。
当然,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作品在女权视角上依然是先进的回到世界观,这个世界依然是有些天真的美好,因为它不是平衡的,王为国家单方面付出,作为平衡,麒麟对王单方面付出;麒麟,没有平衡,它就像传统家庭中的女性一样,只要从属于男主人就是幸福,又或者说,它就像狗一样,只要从属于人类就是幸福。
作者再次通过创造不存在的“麒麟”来维持这不现实的不平衡关系所以这个世界还是有些天真的色彩,作者试图打破传统体系,却因为对恶与Q力的认知不够深,而使得世界架构脱离了现实,变成了不切实的梦
在十二年级的圣诞节,我完成了十二国记的二刷。
单纯从总体观感角度去看,十二国记的节奏让人非常舒服,尤其是他的后期爆发,给人一种淋漓精致的感官体验。
这一切少不了剧中古典优美的OP,BGM,人物塑造,世界观以及小野主上原作小说的功力。
十二国记最为出彩的莫过于它宏大,奇幻的世界观。
但是,在魔幻之余,细节上的刻画不断地完善了这个世界观的塑造,使整个架空的世界显得异常真实,真实到可以把观众吸进去。
使观众不知不觉开始把这些奇幻看得习以为常,好像人就应该是在树上出生的,国王就应该是由麒麟选出来的。
奇幻并不失真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看就停不下来吧。
故事不只是世界观奇幻,在奇幻的背后,不难看出小野主上是想反映现实,带出某种意义的。
就比如说,在十二国记的架空世界观中,人生于果子,在很大程度有哲学意义。
动画中,夫妻二人在树下祈祷,在树枝上系上丝带,带有胚胎的果实便会从树枝上诞生。
这棵果实中诞生的孩子会是夫妇两真真正正的子女。
好了,先不讨论科学方面(精子卵子:我在哪里??
)我感觉小野主上想要带出的对于人类诞生的哲学层面上的思考是:为什么人必须从母亲的身体中孕育?
从树果上诞生是不是也可以呢?
从树上诞生人是不是失去了什么作为人的东西了呢?
虽然动画里没有细讲,但是很明显的,这个树果的意象无疑是本作一大奇幻点。
而且围绕这种可以诞生人的树,也涉及到了几段剧情,就比如说,有一个王因为畏惧从母亲体内出生的人类(俗称海客),而下令抓捕女主。
还有,妖魔不会袭击及靠近野木(户外的卵果树)。
第二个我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妖魔也是在树上出生的,所以不会袭击野木。
作者以树上诞生这一共同点拉近了人和动物还有妖魔之间的距离,带出了万物之间的一种血缘联系,而这一点在‘卵果树’这一意象中被带出。
而妖魔不会袭击野木也是因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实在是精彩。
作品中的其他有魔幻色彩的意象还有很多,但我们就不细数了吧~总的而言,十二国记的世界观塑造之所以可以那么成功少不了这一系列的意象,更加少不了的,是这些意象背后那些隐晦而又意味深长的意义,只有空壳的意象到最后也只会失去说服力,将作品世界观一并拖入水(例子:罪恶王官,标准高大上世界观,然而光有空壳,最后剧情滑铁卢)。
片中隐晦的意象使观众们不断思考这些意象背后的含义。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是如此吗,就像以前看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世界的构造和由来是在是非常有意思,我们会不断思考每一个现象背后的含义,牛顿思考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他发现了地心引力。
就像牛顿一样,我们也渴望在十二国记中去探索被一个奇幻现象背后的含义,一旦发现了什么就会像孩子一般激动,开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那么的被它所吸引吧,向往着那个充满惊喜的世界。
(当然不是我要去!
而是我想要十二国记续集!!
)说真的,我对于十二国记的感触不是我三言两语可以讲完的,甚至难以以文字表达。
没事,来日方长,等我的文学能力提高了以后,再来分享我对于十二国记的观后感吧最后,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珠晶的升山篇。
看完小说后真的。。。
太赞了,全篇最喜欢角色却在动画正片中戏份稀少难道十二国记真的要变成有生之年系列了么?
(不要啊!
)人物设定 8剧情 10世界观 10总:28/30
一个月前开始看十二国记,第一篇章[月之影 影之海]观感不错,但要说多么吸引人,倒也没有。
之后的泰麒篇有些脱离主线,看了一集后就去追别的了。
天知道我有多庆幸昨天因为无聊又接着往下看。
从我团到十二国,我终于承认有些神作需要熬过觉得无聊的部分。
因为缺乏耐心,也许我在不自知中错过了太多优秀作品。
我很喜欢作者试图传递的价值观,虽然早已过了塑造三观的年纪,但这部番中对“坚强”“善良”“原谅”“幸福”等等词汇的定义与解读,以及故事里包涵的女性成长与自我的觉醒,都是我或多或少曾经思索过、并深深认同的。
我流泪,为阳子斩心猿:“就算被人背叛,也是背叛别人的人变得卑鄙!
”“别人不对我亲切,我就不能对别人亲切吗?!
”; 我思索,为那句“因为觉得自己可怜而哭泣,是小孩子的哭法”; 我震撼,为阳子初敕废伏礼,“我希望庆的国民能成为这样的自由不羁之国民,成为统治自己这块领土的独一无二之君王!
”看多了爽文玛丽苏,我厌恶不劳而获的金手指。
但阳子的天命为王,与其说是天赐的能力,不如说是甩不掉的责任。
被选择为王,并不是童话的结局,而是战斗的开始。
天命之人也非绝对正确,有的是饱受期盼的王,因无能、怯懦、残酷、愚蠢而失道。
而一开始被心猿耍的团团转的阳子,在经历背叛、歧视、暴力、政斗、死亡后,说着“心不需要鞘”,选择了直面无能、克服怯懦、拒绝残酷、改正愚蠢。
在无数次自我拷问中锤炼出勇敢的心。
很多人讨厌前期懦弱的阳子,但这段从懦弱到坚强的成长历程,正是十二国记的优秀之处。
它是如此细腻而真实,不断地暴露主角的缺点,不断地诘问、探索、尝试失败,即使让部分观众感到厌烦,也要认真遵循人物的内心情感与逻辑,这样去刻画一个平凡又了不起的少女的成王之路。
在评论里看到大家感叹在人生观塑造期遇见十二国记。
我虽没有这种经历 ,但想来世间道理总是相通,在如今这个年纪遇到与自己价值观深深契合的作品,也是一种享受啊。
“人不是任何人的奴隶,人不是为了做奴隶而生。
即使被欺压也不屈服,即使遭遇灾难也不气馁,遇到不公正时能够毫不畏惧地纠正,不向禽兽屈服献媚,我希望庆的子民成为这样自由不羁的人,成为统治“自己”这块领土独一无二的君主。
”“让别人低头,不这样确认自己的地位就不能安心的人的事我不管,比起这些,我认为像别人低头时,被破坏的东西才是问题所在。
人啊!
真正感谢、尊敬对方时,会自然而然低下头。
”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以前的一个笑话,说的是温总理在某次洪灾过后慰问群众时,不经意地握了某个平民甲的手,接下来,甲开始高扬着自己的手向村民炫耀,“这可是温总理握过的手”。
那时我们猜测,作为区别于其他乙丙丁的炫耀的旗帜,这只手日后将会成为甲家中祖传的宝贝。
人是什么样的动物?
人有自己的脊梁骨,可以顶天立地,可以卑躬屈膝。
在本可以顶天立地的情况下,很多人却因为畏惧权威而卑躬屈膝。
又想起葡萄藤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男孩某日把一颗葡萄籽种进土里,母亲大骂他,说这是不可能长出新的葡萄藤的,经过多次责骂之后,他放弃了,相信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同样一个小女孩,也希望埋下葡萄籽种出葡萄藤,小男孩告诉她,我试过了,这是不可能的。
可是就在某一天,那块种下葡萄籽的地方突然长出葡萄藤,小男孩呆呆地看着欢欣雀跃的小女孩,流下了清澈的眼泪。
他知道,葡萄藤是小女孩的父亲在前一天晚上插下去的。
其实种不种得出葡萄藤并不重要,只是前人的经验太强大了,很多人都不假思索地选择服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思想,我们畏惧那些前人的经验,出于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我们因循守旧,得过且过。
同理,出于对权力的恐惧,我们甘心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地位,也许我们口口声声说着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其实你内心是默认了权力带来的差异的,这种差异,我们采取了默认和认可的态度,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会有这种差异。
中国人是最淳朴的,也是最不会反抗的,因为很多事情都被刻上了天经地义的标签,我们信命,总是躲在角落里默默地诅咒和咒骂,一厢情愿地认为老天和他人会帮你做到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对于敢于怀疑,敢于反抗的人,嗤之以鼻,认为这种愚蠢的行为自己是不会做的,因为你是中庸的,所以你是明智的,是符合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从小教育下最正常的人。
小时候看童话书,每每看到公主历经千辛万苦,重重折磨,最终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时,总会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就好像身为女子,最好的归宿只能是找到王子,然后万人瞩目。
王子的概念一直在改变,却不外乎长相俊美,身价显赫的钻石王老五。
大S嫁了汪小菲,我们酸酸地觉得她捡了个大便宜;相反,如果她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为夫婿,我们又不可避免地要为她惋惜。
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明星的生活,而对大牌们行差错乱的事情尤其热衷,心里想着,有这样地位的人也会犯这样的错误,而这种错误是你也会犯的,亦或是你不会犯的,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被倾慕或被批判的是个大角色,是闪闪发光的人物。
我们就这样,怀着对等级和权威复杂而微妙的心情,日复一日地活着。
从一开始就被吸引,并不觉得沉闷,只是静静等待着故事的发展,知道有一个奇妙的世界在前面等着我。
每个国家有一个麒麟,完全由麒麟显示天意来选择国王,如果国王失道,则麒麟就会生病死去,接着国王也会死去。
然后产生新的麒麟和国王。
这样的制度,看起来多么完美,一切都有天道。
然而有趣的是,天意所产生的国王并不都是胸有大略,足智多谋,心怀百姓的英雄,其中不乏怯懦无能之辈,残酷暴戾之徒和自私卑鄙之流。
因此一个又一个的国家沦为妖魔横行,遍地饥馁的地方。
为什么天意不全授予这些国家英名的君主呢?
我想,是想告诉人们,即使制度再完美,也需要人们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创造幸福的家园,而不是一味依靠天意吧。
另外,麒麟和王的关系,觉得,有点类似于恋人。
看到他,马上就知道是他,即使知道他不适合为王,即使恨着他也不可抵抗,会因为和王在一起而高兴,因为离开王而难过。
想想,真的很像,每个人不都是在寻找自己的王吗?
只可惜,没有麒麟对王气的那种感知。
故事的发展其实并没有什么出人意料之处,所有的发展几乎都在我的预期之中。
十二国记并不是靠情节曲折离奇取胜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描写就是人的内心吧,人的觉醒,成长和领悟。
阳子,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喜欢开始的阳子,认为她怯懦白痴。
但我觉得,那样的事情发生在谁身上,都会手足无措的,如果我处在阳子的境地,做得未必会比她强。
她经历一件又一件欺骗背叛与敌视之后,开始不再相信别人,只想为了自己而活着。
当她冲苍猿吼出“我相信对方和对方是否背叛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自己的事由我自己决定,就算没有人对我好,就算怎样被别人背叛,我也不想成为一个不相信任何人的卑鄙小人。
与这个世界无关,因为我想对人亲切而亲切,因为我想相信别人所以相信。
”这个时候,她觉醒了。
之后,慢慢成长,领悟,学着承担责任,学着治理国家,学着建造一个自由有尊严的国度。
六太,看到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认为王是国家毁灭的存在。
选择了尚隆之后,怀疑和不满,但最后终于还是看到了一个繁荣的国家。
尚隆,看起来一付对什么事都漫不经心的样子,大大咧咧,其实心里却早有计划,天生的王者。
拥有了五百年的昌盛。
祥琼,被称为宫中的宝玉,然后却不知晓世间事。
沦落民间后,被憎恨和仇视。
内心充满了怨恨和愤怒,后来遇到乐俊,再后来参加到起义的队伍中,渐渐明白,身为公主的不称职,明白人在忍耐中总会认为只有自己在承担不幸。
铃,不幸被蚀卷入,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陌生国度。
忍耐着别人的欺凌,总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人。
后来遇到了清秀,参加了起义,明白原来在忍耐中,人就会越来越胆小,自己的不幸实际是自己造成。
越来越勇敢和坚强。
清秀,眼睁睁看着父母在自己眼前死去,仍然用最明亮的笑容来面对人生和灾难,最最坚强的孩子。
还有乐俊,聪明的老鼠乐俊,温柔的老鼠乐俊,善解人意的老鼠乐俊。
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天能被一只麒麟找到,但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被一只老鼠捡到啊。
当朋友第一次推荐我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我看着封面,其实期望度不高,因为画风不是很喜欢。
我说我喜欢看重心理刻画的漫画,朋友说那一定要看十二国记。
看第一集的时候,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看了几集以后就已经陷进去了,尤其是剑鞘和阳子的对话,阳子内心斗争的描写,开始几集,你可能看的很“郁闷”,这是部慢热的片子,如果看不下去,我希望你至少看到第6集以后,因为我非常喜欢那个叫“乐俊”的老鼠,他出现以后改变了阳子很多,也让我更多的了解到了这个国度的奥秘。
第一章 月之影,影之海,是我最喜欢的一章,景麒是我最喜欢的麒麟,很帅。
这一章里,阳子从一个很懦弱的高中生成长为勇敢的庆国的王。
她的成长历程对我触动很大,有时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里面。
这一章也是看得最痛苦的一章。
喜欢乐俊出场以后,因为色彩逐渐明亮起来了,也看懂了这个国度的运行方式。
看到乐俊的时候,我就很开心,因为感到亲切,有安全感,值得信任。
第二章 是我没怎么看懂的一章,作者没有写完,也没有再画了,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再续写下去,很多谜团在里面,很衬题目,但是如果有个完整的故事就更好了,想帮她写完,可是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后面几章,场面开始恢宏起来,也有点混乱了,涉及的国家更多了,喜欢最后三个女孩子都成长了以后的感觉。
这部动画片有很多遗憾,就像刚才说的,很多地方还是谜团,很多国家还是个谜,很想很想知道每个国家的故事,如果作者能够继续写下去该有多好!
喜欢偲芳歌和月迷风影两首歌,我下载了它的OST,很多音乐很不错,你看的时候就会有体会。
有人曾经说,这部漫画和动画片在中国曾经是被禁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不说原因了,至少我看的时候根本没有联系到这一点,如果我说了,你会越看越这样觉得的。
故事涉及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学里的东西,比如说蓬莱,比如说麒麟,还有很多。
有一首诗可以很好的形容这部动画片,那就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然我希望你看完动画片或漫画以后再读诗,就很有感觉了,很神奇吧!
如果你对中国的古典著作有研究,那更不能错过这部动画片。
顺便说一下,这部漫画也是很值得一读的,和动画片有些不同,比动画片多了一些故事,但是还是很不完整。
虽然是没有写完的故事,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至少我喜欢这种风格,喜欢这种感觉,可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
我从来不认为动画片是只做给小孩子看的,至少有些不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传奇的色彩,自是奇幻瑰丽,然而,最亮丽的那一抹色彩,必是那孤傲的金色身影。
因为那些传奇,喜欢上麒麟,从最初的乐俊到后来的尚隆,六太,从心底兹生出的欢喜,现已亭亭如盖矣。
嬉笑怒骂,弹指间,却已翻手为云,覆手成雨。
明明是两个人,却又感觉是一个人,半身,果真是完美的诠释。
云海的潮汐起了又落,那抹慵懒的笑意与金色的身影却永远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也许玄瑛宫前五百年后五百年,随着折山变了无数个主从,你们,永远都是我心中最深深的深深的眷恋。
浮光掠影间,已是千年。
千年,雁国也许有无数个延王,但是那个高大的身影却是心尖唯一的朱砂;千年,雁国或许有无数个延麒,但是那个独特的金色已是床前明月光。
雁乃国中璧,云海之上的那对人中之玉,无疑是传奇中的玙璠,闪烁着别样的华彩。
架空也太大了点吧,什么卵果海客蚀,连亲爹都不信是几个意思。第二章戴国泰麒和泰王的故事有点意思。还是更喜欢不思议游戏
幸好坚持过了前5集。从乐俊出场开始精彩,到“初赦”那一集真是激动到发抖!全篇最最精彩的部分是黑发泰麒的故事,这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小男孩!我也想要一个乐俊一样的智慧暖男,水汪汪的大眼睛太迷人了真的只是老鼠吗!
设定很棒,有乌托邦式的继承、生育,也有世俗的战乱、歧视。前四分之一已经值五星。女主从顺从的娇妻预备役变成内心强大的战士再到救生灵于倒悬的王。前半段直掐人中,后半段姐姐娶我。很喜欢这类注重对内心的探讨的作品,怀有非宗教式的对于自身力量/真我的信念,才可以迸发无穷的能量。
好多年前看了部分,真的不吸引人,首先十二国近乎对称这点怎么看怎么傻,世界观政治妖怪各种设定很小儿科,也就比彩云国物语高级那么一丢丢,主要是这部片太装X爱起范儿,处处流露一种我宏大吧有深度吧有内涵吧的卖弄感,就像人美而不自知才可爱,而且这片谈不上好
难看死了!!
终于补完,可是看到结尾有点欲罢不能,会不会有第二季呢?
我现在的手机铃声就是《十二幻梦曲》我总期待能在人群里遇到和我一样喜欢《十二国记》的人。让人热血沸腾的动画,完美构架的异世界!
好看啊~动画好看!书更好看啊~ 可惜是个坑啊~
开头好恐怖,金手指世界观。弃番。本来以为第八章女主终于精神正常了,没想到十几章又动摇了,动摇的原因是不能接受前几章精神失常的自己。悔了悔了,枉称为国记,太没意思的精神失常。这部番里自称日本为倭欸。
.
又臭又长。。。。。。。。。设定更是烦人的不得了。基本就一部画质低下的中国古代主题电视剧。太难看了。。看到很多说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感到经典什么的。坚持下去看到了29集却越来越讨厌。真的没办法了。
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生硬牵强的人物刻画和剧情了 转变不是出自本心 是导演拎着提线木偶喊:要进下一趴了赶紧变啊!!
此去经年啊
看了14集,第一个故事完,后面的不看了吧。话说商业失败是必然的,需要花整整1集20分钟的篇幅去介绍新创的世界观和各种概念,无论去做科幻魔幻什么的都是要失败的
记得大一的时候通宵看完的!!好喜欢泰麟!还有那只老鼠哈哈
很讨厌很讨厌阳子,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再到另一个极端,以为当王了会好些,结果还是极端恶心,我就无法理解了那么多年的现代教育白读了,天天成长成长,成长的真久啊,需要这么久的成长就别带那么大的主角光环。
其实动画里人物走形很厉害,弄得我差点不忍心看下去。不过故事本身与人物的塑造真是精典呀!
可惜烂尾了
颇为影响我的一部动画片
阳子还是蛮讨厌的,虽然被她成长所发生的改变感动了多次。不过……延王好帅❤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