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想选还行的,但这种YY片,不去问究竟看看还是蛮过瘾的。
就想说说几个逻辑不符的东西: 1-白宫那些安保密码啊,指纹锁啊,包括椭圆形办公室里面的密码箱密码都是至少18个月都没更新的对吧。
2-南韩的领导人安保更是一滩烂屎,居然所有人都被北韩恐怖分子渗透。
3-那帮朝鲜恐怖分子如此训练有素,居然被插了几刀就招供了,居然被俘没有立马吞氰化物自杀?
主体思想很不坚定啊。
4-无法识别的C130居然飞到了肉眼能看到华盛顿纪念碑的地方,白宫的空中安保穿越回911之前了么?
另外-香港人英文不是很好么?
居然把众议长翻译成了白宫发言人,这个错误太大了!
还有的大家补充...
不谈逻辑,不谈主旋律的话,特效和场面还行。
下面开始吐槽:1. 小孩子就不该懂那么多,connar在车上对白宫的各种情况对答入流的时候我就在想,完了小盆友,你知道这么多,白宫怕是保不住了。。。
2. 关键的时候安全带,车门什么都都会卡住。
3. 这个是最多人吐槽的一点了吧。。。
那么肥一架C-130,明目张胆地飞到DC上空,居然没被人发现。
这么大的目标,在哪起飞,怎么起飞,怎么在美国领空飞那么久没被拦截,一直到最后导演也没告诉我们。。。
4. F22那段就不吐槽了,你们懂的。
5. 恐怖分子重机枪来了!
特工们拼命冲出来送人头;恐怖分子的飞机来了!
特工们拼命冲出来送人头。
现在AI都会找掩体了好不好。
6.小盆友居然没被抓!
直接就被救出来了,太轻松了!
不科学啊!
7.小盆友能从那个通道里出来,为什么就不能派支seal小队从那里进去完成任务,非要让主角来拯救世界?
8.尤里,你的盖特机炮掉了。
9.那个叛徒Forbes开头那么坏,怎么一见到斯巴达基友就语无伦次了?
怎么打了一架以后就变好了?
有人看懂了吗!!
我没看懂啊!
10.美国官方真客气,为了成就主角拯救世界,一再妥协,什么条件都答应。
镜头一给到议长他们一桌人就是沉默,然后妥协。
你们好像一点都不紧张啊!!!
你们能动动脑筋吗!!!
怎么好像光主角一个人在着急!!
你们倒是比观众还淡定啊!!!
11.除了老大其他坏人都上直升飞机了?
为了老大逃跑他们宁愿去炸直升机自杀?
12.导演口味真重,国防部长老太婆你也不放过。。。
衣服都。。。
唉。。。。
原来今年有两部关于白宫的电影,《白宫陷落》和《白宫坠落》(国内翻译为《惊天危机》)。
一样是白宫被攻占,然后顶着不死光环的男主角单刀赴会挑落一整支军队。
但凡这类电影,看看打打杀杀便足矣,剧情永远是额外的笑点。
堂堂一个美国,敌方战机都快飞到核心地带了,才那么一两架飞机出来阻止;白宫里的特工一个个都像没有观察能力一样轮流跑到门口接受重型机关枪的洗礼;恐怖分子要威胁首脑们说出摧毁核弹的密码,还得一轮实施暴打之后等待总统先生于心不忍的下起命令才和盘托出;英勇的男主角带着总统逃出生天时门外竟然一个人都没有等等等等。
但是打打杀杀部分还是很精彩的,血浆花的刚刚好。
很久没看过美国好莱坞的,像这样的神棍电影完全没有任何逻辑可言,原本还指望像《空军一号》,剧情稍微正常一些,但是,发现完全想多了。
神棍剧情从头到尾。
《空军一号》算是主角光环+反派翻蒙,导致结局皆大欢喜,所以有些爆米花的节奏。
但这部电影呢!!
一开始就开始乱来了好不。。。
开场一架C130就进入华盛顿的禁飞区了,然后还逗我吧,怒把两架F22打了下来。
然后又是一个连级的兵力就把白宫给端了,不忍吐槽战斗途中各种脑残从掩体出来。
然后呵呵,就进去了。
然后。。
呵呵。。
槽点太多。。
哦。。
还有一个。。
就是总统特么也太呵呵呵了,什么把密码告诉他吧,我肯定不会说出来的。。
连国家大事和这种小事都分不清的人竟然能当总统。。
美国也真是醉。。
所以。。
最后是不是还是只有总统、国防部长还有主角活了下来。。
并没有什么卵用。。
最后真想问一下。。。
这部电影的导演真特么是美国人吗?
如果是。
你这自娱自乐的精神我佩服。
《奥林匹斯的陷落》有着尖端的军事装备,时髦花哨的动作过招,以及最精良的电脑特效打造的破坏场面,但在气质上却相当老派。
不夸张的说,仿佛上世纪80年代的编导们陡然穿越到2013年,借助当下的设备拍出的。
技术都是新的,理念却很古旧,说的好听一点,是怀旧。
最显而易见的,是它采用了冷战年代的思维模式来设定阵营、编织冲突。
举例,早期007电影带有浓郁的冷战色彩,但从来不会将敌人明目张胆的编成苏联,都是些魔鬼党、航运巨子、媒体大亨之流的第三方阴谋家,暗施诡计欲挑起全球热战,东西方明争暗斗一番后,发现魁首另有其人。
即便搞鬼的真是苏联人,也只是内部“一小撮”破坏分子,比如《八爪女》的苏联将军,《黎明生机》克格勃阴谋家,绝无克里姆林宫的授意。
如今的朝美关系虽不至冷战时东西阵营疯狂到无理性的对峙,也是微妙异常,军事冲突一触即发。
本片的大反派来自朝鲜,但又非金氏政府派遣的“官方”部队,一面迎合了民众对朝鲜的假想敌情绪,一面又在现实立场上保持了政治正确,完全是冷战间谍片的创作思路。
好莱坞越来越缺假想敌,区区一个朝鲜也要拿来大做文章(今年还有一部《赤色黎明》编的更离谱),折射出的是编剧的无奈。
片中饰演恐怖分子的尹成植曾在《007之择日再死》饰演反派,巧的是,该片情节也从南北韩争端大做文章,看来尹先生这顶“银幕最知名朝鲜恐怖分子”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再有就是动作场面的“套招”设置。
运输机和战斗机空中鏖战,两败俱伤,炫耀速射炮威力,拿直升机当炮灰,强调主角神勇,就让龙套恐怖分子全部不堪一击,打到最后双方都弹尽粮绝,单挑又难分高下,以突出取胜之艰难。
如同武打片里双方套招,只不过拳脚换成了各色军事装备,如今的动作片里,这样高度程式化的安排已不多见了,但曾几何时乃是常态,体现最深的仍是007电影。
通常Q博士在车上安什么装备,对手到时候就正好出什么招,兵来将挡,如数化解。
你要是问,如果导弹用尽了敌人还剩下一辆车,或者明明装了飞行器却需要涉水,怎么办——那便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这趋势在《择日再死》达到顶峰,007变成了只会按按钮的机器,拍无可拍,才有了克雷格版死硬重生。
《奥林匹斯》开局煞有其事,架势之唬人媲美汤姆•克兰西军事片,但看上几分钟就发现,本质上还是老派“套招片”的换汤不换药。
寻常军事片,只有军迷才会找茬,这回连不少非军迷也大呼细节不对劲,比如运输机如何长驱直入白宫禁区,三组密码开启世界末日太过儿戏等等,其实并非编剧不请顾问,乃是创作思路停留在上世纪,压根就没太想往严谨上靠。
拿汤姆•克兰西电影的标准衡量,当然难以入目,奉劝换上一副欣赏《敢死队》的心态,保证乐趣大增。
影片对封闭片开山鼻祖《虎胆龙威》的“致敬”,也可视作老派气质的源头之一。
非但一反常态,坐拥一段和《虎胆》一样冗长的前戏,还有多处情节装了新瓶,比如反派假扮好人蒙骗主角,却从一个名字露出马脚,比如军队都罔顾警告冒险进攻,被打得落花流水,主角冒险营救,反而差点命丧自己人之手,等等。
相似度之高,难以用巧合开脱。
但和《虎胆龙尾》本质不同的是,本片不是个围困片,而是闯关片。
因为举凡这种“坏人掌控封闭空间,英雄只身对抗”的模式,正邪双方必须张力对等才有看头。
比如《虎胆龙威》,麦克莱恩要逐个击溃杀手,挑战颇大,那边厢反派要破解金库,误导警察,调遣人马,布置炸药,准备逃跑路线,还兼识破了约翰妻子身份,忙活程度不亚于主角。
要是以逸待劳,这戏就不精彩了。
《奥林匹斯》两边就严重失衡,特工过关斩将,命悬一线,把主角光环亮到一百瓦才能死里逃生,与此同时,反派在防空洞里动了半天嘴皮子,与老黑谈判不费脑力,虚张声势大撂狠话,调兵遣将也轻描淡写,最耗时间的一环竟是拷问密码,可怜年事已高的老头老太要经受一轮轮的暴虐。
出演总统的艾伦•艾克哈特演过检察官、特工和海军陆战队,硬汉形象不比主角杰拉德•巴特勒逊色,本指望他能里应外合,谁知大部分时间被绑在柱子上,不但身手无从发挥,连刑讯都没挨上几下,预想中开枪救主角一命的高光俗套亦欠奉,开头大秀的拳击身手毫无呼应,此属选角失当,拿高射炮打了蚊子,应换个文质或年迈的演员。
所以整体来看,戏剧冲突全在特工那边,是一场个人闯关秀,而非封闭空间的双方博弈。
由此也动摇了影片的基本信服力。
因为刑讯全靠殴打,反刑讯全靠挨打,技术含量不比古惑仔高,硬生生撑到主角来救驾——换了《24小时》的鲍小强,五分钟能给你问出三十组来。
外边“套招”套的不亦乐乎,炮火漫天,纵情夸张,里边却停留在业余水准,束手束脚,两下交错别扭丛生,各种硬伤就难以遮盖。
对比今年另一部沦陷白宫的《惊天危机》,胡编程度丝毫不逊本片,但后者懂得如何麻痹观众思路,用自圆其说的逻辑、首尾照应的桥段、轻喜剧的基调来中止怀疑,大伙就顾不上挑毛病了。
再联想一下,《奥林匹斯》的恐怖分子倒是入乡随了俗,承袭了白宫主人的一贯风格——对外南征北伐,枪炮凶猛,无往不胜,对内却左支右绌,为一点小事伤脑筋半天。
也许是笔者想多了,但对照导演以往的作品,在这种看似毫无内涵可言的爆米花片里掺进一点微言大义,含蓄的表达一下小心思,倒也有几分他的风格。
(文/方聿南)
首先,为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美国人民默哀。
D.C虽然离海岸线比较近,不过去拦截AC130的时间已经在陆地上了,之前的都选择性忽略了,还是AC130是直接在美国国土直接起飞了【汗】。
前30分钟神一般的恐怖分子只用13分钟就给白宫插上的海贼旗,然后在后面的90分钟里被一个人用格斗和手枪搞定。
白宫里的特勤人员也真够厉害的,飞机来的时候,你们都拿着机枪打飞机,然后恐怖分子冲进了了,你们就只剩下手枪了,所以说,不要随便打飞机啊。。。
地狱犬的设定更扯,密码有三个,然后给了三个经常一起聊天吃饭的,还只有一个终端,还能通过这个终端破解,而我们的大美利坚总统竟然连能破解都不知道,还一个劲都说给他给他......【要是哪天他们三个不爽了,想拉大美利坚陪葬怎么办?
】最后,本片最神奇的莫过于开头总统夫人的死,一群保镖开着车,唱着歌,送着礼物,然后就出车祸了,我想说,直升机开路迟到也就算了,你一个保镖竟然连保持车距的常识都不知道.....男主角这都没有引咎辞职不愧是总统的好基友。
1:朝鲜民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还不赶紧想想办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一天到晚有的没的想去踏平美国。
2:一架武装飞机大摇大摆地飞到白宫头顶了,你还在跟他bb呢?
3:40个朝鲜人13分钟拿下白宫?
那美国总统早他妈被拉登那群人干了不知道几个了。
4:朝鲜人饭都吃不饱还有力气接受特工培训呢?
5:这部电影真扯蛋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在十年前,好莱坞的传统大片一度被反恐题材所占据。
电影的剧本基本上不用构思,已经成为标准化的故事框架。
一个警察、或者特种部队退役的士兵,曾经因为犯了错误而受到身边人的排挤。
然后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他身处于被恐怖分子袭击的封闭场所。
所有的联系都与外界中断,然后他像一只老鼠躲在阴暗的角落躲避敌人的追杀,时不时还能搞点儿小乱子,给那些带着墨镜的逼格满满的恐怖分子内心添点儿堵。
肯定主人公会找到一个与外界联系的通讯设备。
与此同时,在指挥中心,人们都疯狂的走来走去,以显示气氛的紧张。
坐镇中央的长官手持对讲机,旁边应该有一个女副官,她时不时咬下下嘴唇以及纠结到一起的五官用来显示她内心的痛苦心情,哦对了我女朋友痛经时和她的状态几乎一样。
长官在整个过程中,时不时的表现出对人生的无法掌握,对社会的绝望无奈,最终,给主人公下达命令:你只有____分钟,时间一到如果任务完不成我就派飞机把那地方给炸了去。
鉴于整部电影在此时已经走完三分之二,所以下划线上往往填写30这个数字。
故事的最后,当然是危机解除。
那个纯属摆设的指挥中心一旦收到主人公胜利的消息,肯定会有一个人握紧拳头喊出“YES”,然后所有人起立鼓掌,相互拥抱。
那个时候这样的电影真的有很多,虽然故事情节老套单调,但是人们总是愿意看到个人英雄主义的身影,看到一个满身伤疤全怎么也打不死的硬汉形象,他无视纪律不守规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但却以他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正义和良知。
后来这样的片子一度火到了香港,王晶拍了一部由李连杰、张学友、邱淑贞合演的《鼠胆龙威》。
但是正如王菲红豆里唱的那样,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这股风潮很快被哈利波特、指环王、星球大战所掀起的魔幻科幻潮流所替代。
现如今,人们似乎已经再次厌倦了长的稀奇古怪的小妖精巨兽。
所以,老派的动作片似乎又出现了。
今年有两部片子,故事情节完全撞车。
都讲的是美国白宫陷落,特工力挽狂澜的故事。
刚刚我看了其中的一部《奥林匹斯陷落》,拍的非常俗套且平庸。
里面的电脑特技非常的”富春山居图“。
现在你知道有多烂了吧?
特效不考虑,情节也经不起推敲。
虽然说这样的故事走向都标准化,流水线化。
可是里面有很多细节是要仔细推敲的。
不是说导演脑袋一拍今儿个我要炸了白宫,一架轰炸机就能大摇大摆的飞进美国领空。
封闭空间内的躲猫猫游戏其实也可以做到让你屏住呼吸,手心发汗。
可惜这部片子什么都没做到位,可惜了这片子曾经演过《斯巴达三百勇士》的男主角Gerard Butler(杰拉德·巴特勒),这么一个粗糙的硬汉子形象,在身手矫健、体型、眼神的杀气,硬朗形象各个方面有隐隐有超过当年Bruce Willis(布鲁斯·威利斯)的架势。
只可惜再好的演员,也是导演手下操控的木偶,只能按照蹩脚的剧情和台词来。
不过今年这两部反恐题材的片子,真的让我勾起了当年那些经典好片的回忆。
那些片子即便放到现在来看,我相信都会让你呼吸急促,血压升高。
在此做个总结推荐,如果下面哪个片子你现在还不曾看过一遍,那我真的是好生羡慕你了。
羡慕你不仅仅是因为下面即将能够遇到一部差点与你失之交臂的好看的动作片,让你能够渡过一个快乐的周末,而是因为你怎么这么好的运气,在你的生命里遇到我。
名单如下:《生死时速》《勇闯夺命岛》《空军一号》《虎胆龙威》(Die Hard)全系列(除去今年最新的这一部)《空中监狱》《怒海潜将》Men of Hono (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噢)最后隆重、诚意、强烈的推荐下面这一部《最高危机》( Executive Decision )这是一部1996年的电影,但是拍的好看的不得了!
虽然故事的脉络和我之前总结的有点儿类似,但是在情节不断的推进的过程中,发生了无数你意想不到的变数,然后看主人公是怎样一次又一次的化险为夷。
我记得当时是我和我爸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看完这部电影,当The End的字样浮现,自己的手心真的是全都是汗。
有些电影,尤其是一些好莱坞电影,听到故事梗概就让人有想看的欲望,比如:一群恐怖分子占领了白宫,只剩下一个特工人员,该如何与强敌周旋?
他能否保住美国总统的小命儿?
所以就同时有了两部情节极其相似,甚至连名字都差不多的影片——《2012》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白宫沦陷》(又译为《惊天危机》)和《生死狙击》导演安东尼·福奎阿的《奥林匹斯陷落》!
美国人爱在电影中对自己国家的地标性建筑搞破坏,这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
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华尔街、金门大桥等等都是重灾区,隔三差五就会被超级英雄、外星来客、巨型怪兽或者敌对势力的强力武器毁得七荤八素。
而白宫在好莱坞这些破坏狂们眼中,无疑是王冠上最显眼的珍珠。
就说罗兰·艾默里奇,盯上白宫也不是第一次了,在《2012》中,他就让美国的航母顺着大水把白宫砸了个稀烂。
《虎胆龙威4》里也有一段恐怖分子播出的白宫被炸的假新闻。
这次《奥林匹斯陷落》直截了当攻占白宫,胁迫总统,准备在全美搞核爆,影迷们岂有不买账之理?
老美看着惊悚过瘾,老外(比如我们)看着痛快刺激,这就是商业片的真谛:成年人过家家!
用电影来表现各种现实中不可能或极小可能出现情况。
既然是过家家,可想而知影片只是像那么回事,各种bug和漏洞之多就不用说了——导演编剧想必很有苦衷:我要是拍得太逼真写实,岂不成了别人打击美国的教材啦。
于是,影片中C130改装一下,就能大摇大摆飞临华盛顿禁飞区,不但用火神机枪就把两架F22击落,连放空导弹都不在话下!
总统副总统和国防部长居然成了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让人家一锅端了!
恐怖分子更神通广大到可以让携带各种轻重武器的小分队到白宫门口集合散步!
导演编剧大胆想象、天马行空,其实就是拿着玩具飞机玩具坦克打仗的男孩。
但能把观众都带进过家家的情境,那就是本事了。
《奥林匹斯陷落》情节和设定上虽然诸多夸张荒唐,但胜在故事流畅、节奏紧凑、动作场面干净利落,不会像《虎胆龙威5》那样让人有视觉疲劳感,足以让你看得赏心悦目,大呼过瘾。
无脑动作片本就无需纠集于为啥一个特工能把敌人全干掉但之前无数特工却都是靶子,或者恐怖分子怎么能买通总统身边的高级特工等情节。
大家一起过家家的过程很爽就OK了。
最遗憾的是,我们到现在也只有看着人家过家家玩,自己却不能也不敢拿出过家家的劲头来拍电影,把家里的东西当圣物一样供着。
就算老美过家家玩得荒唐,总比不敢玩强吧。
影片开场的白宫沦陷戏堪称经典,恐怖分子以“声东击西”战术展开全面进攻: 先以AC130重型攻击机低空轰炸白宫外围,用RPG轰开大门,运输机扫射街道制造混乱,随后敢死队突入控制核心区域。
导弹击中敌机尾翼、白宫纪念碑被撞击坍塌等场景,配合碎片飞溅与烟雾弥漫的视觉效果,将紧张感推向高潮。
迈克·班宁 主角迈克·班宁(杰拉德·巴特勒饰)从失意特工到救赎英雄的转变贯穿全片。
其贴身肉搏戏(如徒手格斗、匕首战)干净利落,拳拳到肉的实战风格令人肾上腺素飙升。
美国总统 反派头目(尹成植饰)的冷酷与敏捷与班宁形成鲜明对比,两人在白宫走廊的最终对决充满压迫感,动作设计兼具力量与技巧。
白宫(代号“奥林匹斯”)作为美国权力核心的陷落,隐喻超级大国在极端危机中的脆弱性,而英雄的单兵突围则强化个人主义价值观。
副总统(摩根·弗里曼饰)临危受命,在核威慑与妥协间挣扎,展现高层决策的复杂性与道德困境。
街道汽车连环爆破、白宫内部结构逐层瓦解等场景,通过CGI与实景结合,呈现毁灭性美学。
不同于传统“英雄无敌”模式,班宁多次负伤、战术失误(如过早发射诱饵弹)等细节增加真实感。
对总统秘书施虐、平民大规模伤亡等情节,虽强化戏剧冲突,但也引发关于“娱乐化暴力”的伦理讨论。
烂片
这肯定是朝鲜投资拍的。。。。。此片和相机有神马关系??
lol
典型的美式英雄主义片子,美国大兵总是如此牛B,上救美国总统下救普通百姓,无所不能啊。三顆星全给男主角,无法抗拒啊,很标准的爆米花大片!
火爆
看过也想没看过一样的电影
红警的新任务越来越难了,单凭一个谭雅,又要救熊孩子又要救总统的。幸好敌方是新设定的思密达帝国恐怖分子,除了中二没什么特长,在拿美国大兵当人盾挨子弹的机智策略引导下,终于通关了。
七月烂片太多,终于有个对胃口的了。
觉得恐怖分子帅的有没有???让美国成为寒冷黑暗的核污染荒原的野心。
还行,剧情紧凑。逻辑么,谁tm看个动作片还讲逻辑!
白宫坠落也好,白宫陷落也好,白宫永远只需要一个人!!!那个人可以是任何人,因为导演想安排谁就可以是谁!
you expect me to suspend disbelief for this?
虽然完全没有逻辑, plus美国人民完全有受迫害妄想症... 但用来消遣还是很厚道的片子....
要是不这么黑就更好了
13分钟拿下白宫,打得稀里哗啦,这效率!
该片的导演叫安东尼·浮夸
一部白宫版《飓风营救》,不光在题材和内容上极为相似,即便连水平都明显地夹在了两部《飓风营救》之间。狠毒的打斗招数,前后不一令人不太适应的节奏安排,略显牵强的剧情发展,概括起来形成了一部可以娱乐但并不酣畅淋漓的动作电影。电影像是一把带着污垢的刀,可行凶但不闪亮。
剧本傻到不敢置信。
又是男主角个人RPG单骑救主的剧情,反派实力依旧是前半段250,后半段二百五。逻辑硬伤太多了,可看之处也仅仅是枪战肉搏爆破戏了,最后一分钟营救太俗套了。
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十四分钟电光火石夺下白宫,干净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