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黑帮

Gangs of New York,纽约风云(港)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丹尼尔·戴-刘易斯,卡梅隆·迪亚兹,吉姆·布劳德本特,约翰·C·赖利,亨利·托马斯,连姆·尼森,布莱丹·格里森,加里·刘易斯,斯蒂芬·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意大利语言:英语,爱尔兰盖尔语,汉语普通话,拉丁语年份:2002

《纽约黑帮》剧照

纽约黑帮 剧照 NO.1纽约黑帮 剧照 NO.2纽约黑帮 剧照 NO.3纽约黑帮 剧照 NO.4纽约黑帮 剧照 NO.5纽约黑帮 剧照 NO.6纽约黑帮 剧照 NO.13纽约黑帮 剧照 NO.14纽约黑帮 剧照 NO.15纽约黑帮 剧照 NO.16纽约黑帮 剧照 NO.17纽约黑帮 剧照 NO.18纽约黑帮 剧照 NO.19纽约黑帮 剧照 NO.20

《纽约黑帮》剧情介绍

纽约黑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多世纪前的纽约,腐败政客用见不得人的龌龊手段争夺着这个城市的官方领导权;而在曼哈顿岛五分区、包里区、天堂广场一带,爱尔兰移民的黑帮组织“死兔党”和“本地党”则明目张胆地以武力争夺着地盘和一切可以占有的东西…… 《纽约黑帮》海报 “死兔党”的老帮主普瑞斯特·维伦(连恩·尼森)被“本地人党”的头儿、“屠夫”比尔·普尔(丹尼尔·戴-刘易斯)干掉,死者年轻的儿子阿姆斯特丹·维伦(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继承了首领的位置。当然,他上任后的第一桩“买卖”就是杀死比尔替父亲报仇。然而,帮派之间历时数年的争斗使得其间的孰是孰非已经纠缠不清,“屠夫”比尔又真的是个冷血凶残、杀人不眨眼的屠夫,这些都让阿姆斯特丹的复仇计划困难重重。 结识女贼珍妮·埃佛迪安(卡梅伦·迪雅兹)似乎让事情出现了转机,她的帮助给了阿姆斯特丹新的希望,而且两人在互相的合作、利用中渐渐坠入了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萧墙暗斗第二季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九季山中森林东方中国梦开什么玩笑!精武家庭碧海娇娃率性而活战国☆天堂极小镇疑云第二季至暗时刻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第二季去见瀑布浩劫妙冤家绛红雪白的花瓣冰冻星球第一季迷失太空第一季玛丽的世界日光之下珠江人家只为再次遇到你秋霜爱的魔法薄雾微光城堡岩第二季通告郊区故事第二季乡村爱情13同志亦凡人第五季爱上女主播

《纽约黑帮》长篇影评

 1 ) 微影评纽约黑帮

之前热衷于描绘社会边缘人物的学究老马丁,这次把片子的重点都放在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的社会历史上.他将黑帮的复仇桥段融入到美国内战的历史背景上.单就小李这个陪衬的复仇故事来说,除了刘易斯的演技基本上没什么看头.至于片子背后所展现的历史图景才是我所关注,可惜自己对这段历史毫不了解,也不敢以次充好.下面引用某影评人的解读: 上帝不会眷顾斗争的人们,不论正义与邪恶,争斗就是原罪.历史是无意识的,任何时代的人都在为着生存和尊严在抗争着,死亡着,活着.他们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很值得,并为人们所永久铭记,可实际上时间是健忘的.这与#权力的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

 2 ) 历史不断的螺旋上升

纽约黑帮借助黑帮人员视角来展现美国历史,以小偷恶棍这样的底层为中心向社会的各方面来辐射展开,其中主线冲突便是美国这个国家最特色的历史—移民,而移民与原住民最根本的冲突,并非文化和人种而是利益。

第一代移民初来美国,相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可以更好方便团结和维权,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让不同民族之间有了更好的借口来争夺利益。

不同民族通过美国这个大熔炉血与火的熔炼,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固执己见和不求变通者被当作杂质被不断排出。

主角父亲,屠夫和主角这三人代表移民的三种形态转变,主角父亲拒绝转变,依旧视自己为爱尔兰人,所以最早出局。

屠夫视自己为美国人,可却依然保留了英国人的一些特质。

所以最后被主角这个新美国人所战胜。

故事的另一冲突也是上层和民众之间的冲突,女主角可以通过变换服装就能混入宅子完成盗窃,看出上层社会不将底层民众视为人。

穿上仆人的衣服就是仆人,是来服务主人的工具,而不是一个个生活的人。

电影最开头对地盘争夺的重视到结尾转向对平等的重视,整部电影所展现的是人类的不断进步,历史的不断发展,而这些变化的代价则是流血与牺牲。

 3 ) 屠夫没死

这是一部关于复仇的故事。

个人的复仇仇恨的故事,与整个时代的焦点问题 交织在一起,最终强烈的个人仇恨复仇的故事消隐在无数个个人仇恨的故事的时代大背景中。

纽约 城市不断的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 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无数个真实强烈的个体故事,尘归尘土归土 最终融汇在历史的长河中,若干年过去后,那些曾经的故事变成了一个一个的传说……好了不唠叨了 字数够了 说说屠夫吧其实最后屠夫并没有死,由于时代的变迁 他后来转行跨界了 进入到时尚行业做了裁缝,他放下了屠刀 拿起了剪刀,成为了知名的服装设计师。

 4 ) 马丁·西科塞斯谈他的<纽约黑帮>

马丁·西科塞斯谈他的<纽约黑帮>   “但愿我也能像别人一样,轻松地说:‘我才不在乎什么奥斯卡呢!

’但我从小就在电视上看每一届奥斯卡的颁奖典礼,它伴随我长大,这玩意儿对我确实有难以言喻的魔力。

”   “我真是怕得不到它(指奥斯卡奖)。

”   “如果谁说西科塞斯的《纽约黑帮》进行得一帆风顺,那显然不是真的。

”   “可能是我已经老了,对太多事情已经开始无动于衷,这太可怕了。

”   “这部电影(指《纽约黑帮》)不探讨暴力,探讨的是一些别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美国?

移民算不算美国人?

以及作为美国人如何去接受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

我不想用电影来证明、建议,但本片恰巧属于这个范畴,因为在这个阶段美国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   “选择纽约作为历史背景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美国。

这个海港是移民来到美国的第一站。

刚下船的新移民能做什么?

他们必须找个工作,但是他们并不受老移民的欢迎,有部分原因是美国社会的党同伐异,这片子正是在讲述这种状况。

”   “我喜欢弗洛伊德,这场戏直接来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奴仆日记》,他说我想吻你的足,于是她立刻将腿收回。

(谈《纽约黑帮》的某场戏)”   “有时我真害怕将电影院变成了教堂,将我的影片变成一场布道。

”   “也许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社会似乎永不停歇地重复着工业革命的时代。

我们都感到一些迷失,甚至会忘记自己是谁。

现在我已经快和这个世界失去联系,好像自己注定将与之割裂似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将一直在拍摄的电影都是关于一个已经不复存在的世界。

”   “电影虽然是关于纽约,但只是用了城市的名义,其实这是部关于被主流拒绝的地下帮派以及底层穷人各自的小社会的故事,这些团体根本无法进入社会的权力结构。

”   “电影以火拼为结局,主要是比尔(丹尼尔·戴·刘易斯 饰)和阿姆斯特丹(来奥纳多·迪卡普里奥 饰)之间的决斗,电影的主线讲述阿姆斯特丹必须面对、挑战前辈,在一定意义上后者可以看成是他父亲的角色。

从情感的角度来讲,坏人应该被英雄铲除,这是传统美国史诗片的套路。

而我片中的坏人是绝对肮脏,英雄只不过是好点的坏蛋。

后者杀死前者,这种结局暗示整个社会的变革,新的潮流代替旧的传统。

1865年以后,美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这也是变革的重点尾声。

”   “剪接,然后是拍摄。

因为总会遇到很多问题,都是导演过程中自然出现的。

这如同做一个巨型雕像,你总是磨掉一些,再磨掉一些。

”(西科塞斯谈自己最喜欢的电影身份)   “基本上我是在拍一部美国史诗片(谈《纽约黑帮》的主题)”   “我想《纽约黑帮》就是部西部片,不知是否贴切,我认为是部西部片,可以叫“东部西部片”(Eastern Western),某种程度讲是西部片加上黑帮电影。

”   “我一直只喜欢拍我感兴趣的电影,从来不去追求生命的争议,因为我根本不想找任何麻烦。

我的目的只是观众们喜欢我的电影,希望人们能够去看它、思考它。

再有的就是要挣一点儿钱,好让我拍下一部片子,没别的了。

”   “几年前,我突然发觉所拍的电影中,历史题材更容易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   “需要正邪对比,爱情故事这些票房热点,我希望结果对我个人是有意义的。

钱越多负的责任越多。

这点是上世纪70年代拍片不同的地方。

”   “在以往我会说我不留意当代电影,现在我不会这么说。

近年来我看了很多当代电影,很多意大利电影,还有年轻的美国导演维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电影,这些我都比较喜欢,还有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失忆》(Memento),保罗·托玛斯·岸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

我并不想把所有我喜欢的人的名字都列出来,我只是看他们的电影,并从中学习如何用视觉叙事,另一方面,我不可能拍出他们那样的作品,我是过去的人了。

 5 ) 刺刀與歷史

老馬的每一部影片都承載著一段歷史。

所有人類領地都生於血痛之中,但是以前的事情總不太容易被人記住,紐約黑幫也已經成為過去。

片尾一層層出現的嶄新的紐約遺忘了曾經的模樣,一種莫大的虛無感充斥著我,的確若干年後我仿佛不曾來過。

覺得老馬沒發揮出真正的水平,全片缺乏高潮,但老馬也許就是要傳達這樣的感覺,就是當他重新上演一遍這段曆史的時候,在現在的我們看起來也已經是波瀾不驚了。

 6 ) 短评

不同于经典黑帮片,这部片子讲的是传统黑帮模式在历史洪流的浩浩进程中被取代、被消散的历程。

虽然前面的铺垫太长,但最后近45分钟很精彩。

片中也有一些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介入(如撑起全片的本地帮的民粹主义和多民族融合的争分),但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宣传性立场;相反,电影给了本地帮的帮助比尔足够的人性和尊重,几乎把他拍成了一个英雄式的人物。

和一些其它斯科塞斯的影片一样,这部电影游走在大片的边缘,最终越过了大片的模式化陷阱,达到了新的高度。

(巾城)

 7 ) 《纽约黑帮》观后感

看完感觉很复杂。

一方面警察血腥镇压人民让我想起那件事,一方面确实感慨于一座伟大城市的兴起于繁荣需要走过多少弯路,最终达成一致。

而这些代价,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可以免付。

《纽约黑帮》中的故事发生时间是1846年至1863年,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段具有刻骨铭心意义的历史。

在这个时间段内,美国和欧洲都发生了很多改变美国历史走向的大事。

1845年-1850年,爱尔兰大饥荒,数以百万计的爱尔兰难民突如其来的涌入美国。

1846年,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墨西哥战争爆发,1847年,美墨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和约,规定墨西哥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犹他、内华达以及科罗拉多的一部分割让给美国,加上1852年购买的位于现在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的一块带状土地,美国西南部边界初步完成,领土大为扩张。

1848年,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金矿,牵起持续半世纪有多的欧洲人赴美国淘金的移民热潮。

当然,最重要的无疑是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3亚伯拉罕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伟大的《解放宣言》发表,美国400万黑人奴隶获得解放。

在这个大背景下,《纽约黑帮》讲的则是Informal History,是“关于被主流拒绝的地下帮派以及底层穷人各自的小社会的故事,这些团体根本无法进入社会的权力结构”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访谈录中所说) 美国的移民历史,其实就是美国的发展史,从英国伦敦公司1607年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永久居留地开始,从欧洲到美国的移民就不曾间断。

在《纽约黑帮》所处的1846年-1863年这一年代,每年都有20多万欧洲移民来到美国,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新住民。

这个时期正是美国向城市化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移民高峰期。

1845-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在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土地贫瘠,生产技术落后。

爱尔兰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但由于不满被英国统治,加上18-19世纪反复的小规模战争和企图独立的反叛,爱尔兰民族精神高涨,加上英国国教与传统天主教的冲突,英爱关系一直势同水火,英国国教的代表新教徒垄断了政治权和土地所有权,并制定了歧视旧教(天主教)的刑法。

虽然18世纪爱尔兰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但这种发展集中在畜牧业的规模方面。

英格兰和苏格兰在充分享受工业革命成果,城市化,工业化疯狂增长扩大的同时,爱尔兰则与其差距越拉越大,落后了很多。

他们靠马铃薯为主要粮食作物,因为粗生粗养的马铃薯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得最好而且容易填饱肚子。

在1845年多雨的夏季,爱尔兰的马铃薯染上了枯萎病。

这种病会使马铃薯腐烂,不能食用。

感染枯萎病的种子在第二年再使用时,枯萎病的病况会变得更为严重。

1848年和1849年,枯萎病再度发生。

陷于大饥荒中的爱尔兰人一个个地饿死,尸横遍野,疾病流行,他们走投无路而毫无办法。

而占统治地位的盎格鲁-爱尔兰地主阶层和英国政府对此冷眼旁观,毫无帮助的意思,无力交地租的农民被冷酷无情地赶出家门,还常常放火烧掉他们用泥和木头搭成的破烂棚屋,使他们无法再回来,这种行为使情况更加恶化。。

在1846-1856的十年中,大约有100万爱尔兰人死于饥荒和因此引起的疫病,同时还有100万人逃到英格兰、北美或澳大拉亚、新西兰及附近南太平洋诸岛。

而这200万人与1845年爱尔兰人口最高峰期的将近800万相比,约占四分之一。

而据美国后来的统计,1845-1925年间,约有500万爱尔兰人移民美国。。

(按,我曾经在澳洲的图书馆无意中看过一份联合国的英文报告档案,关于近200年的大移民潮,其中爱尔兰大饥荒引发的大移民是影响最深远的其中一次,时至今日,许多美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以及新西兰人的家庭,都是19世纪爱尔兰移民的后裔。

其他有名的还有20世纪前后的欧洲人口向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和南美洲殖民地的大移民潮;1982年黎巴嫩战争产生的黎巴嫩难民;1921年苏联建立前后,各加盟共和国人民大跑路;20世纪50年代冷战阴影下,出于对核战的深深恐惧,欧洲各国人民向北美、澳洲的大移民(澳洲一个孤零零的大岛比较安全,此外当时在新南威尔士洲发现了不少金矿和宝石矿)。

还有几次就不提了,都是小case我记得不太清楚了)

 8 ) 上天安排的最大嘛

冲着年轻小李子的颜来补的剧,先声明他在这部剧里脏兮兮的扮相可没给我带来什么美好的体验感,想看帅哥的话建议出门左转猫鼠游戏。

整部影片最大的感触就是,绝对坦荡的君子之战,只能活在掮客的记忆里。

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影片结尾处比尔在纷飞炮火冲乱的人流中找阿姆斯特丹决斗的那一幕。

他活在崇尚力量的时代,以自己的胆识和实力赢到现在,最后跪倒在丹的面前说“感谢上帝,我将死的像个真正的美国人”,然后在硝烟的见证下投入刺刀的怀抱,堪称是演绎了美国本土帮派的绝唱。

但几十年几百年过去,硝烟也在徐徐升起的城市的见证下归于泥土,不见踪迹。

然后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时间才是那个笑到最后的投机者啊,原来在时间面前真理也是善变的。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美国人呢,这可只有明天的美国人才能回答啊。

再有就是丹和珍妮的感情副线也是一大亮点,爱情从来都是冗长枯槁的战争题材电影的润滑剂,而漂亮的女主就是残酷黑白世界里色彩明亮的小花。

这部剧的这朵小花不是一尘不染的白莲也不是乱世佳人里铿锵傲骨的美艳玫瑰,珍妮就是一朵玩世不恭的绿茶,可以说是剧中天衣无缝的一环:乱市区里生长出的风情万种的小妖精。

但即便是她也像凡市女子一样和她无法轻易得到的,能熄灭心跳拥抱她的男孩坠入爱河。

也许互相合作利用也是一种坦诚相待,对等的谎言才能够浇铸出牢固的爱。

我还记得结尾处珍妮说“我要走了。

”丹说“明天这一切就会结束了,然后我就能和你一起走。

”她说“不,不会结束的。

这个地方要全部烧毁。

”那一刻真的有心动,我天真的以为珍妮理智的告别已经为这段crush画上了圆满的句点,但铺天盖地的战火还是困住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两个人依偎在一起狼狈的死去。

我觉得这个结果也不赖。

这世界上满是政客充斥着谎言,为它们驻足就注定了失败,所以我们还要做自己的上帝啊,为了下一个出头之日冲撞的头破血流。

我们深知一切轰轰烈烈的昨日都会化为齑粉,无法撼动这个沉默独行的世界丝毫。

但想到这种种过往是所爱之人的整个世界,倒也足够。

 9 ) 击碎古典主义的梦

最后两人终于正面相遇时,两人才发现,他们的敌人不是彼此,两人的恨被淹没在了时代的尘嚣中。

导演一直将战争,征兵作为一个暗线在影片中作为历史背景呈现,在最后将复仇明线和时代暗线交织高潮。

在古典主义还沉浸在王子复仇记的决战时刻时,时代之门敲响,将古典主义的梦击碎,胜负在时代的洪流下仿佛失去了意义,两人相望的时刻都知道彼此时代的离去,那时两人的相望颇有一些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感觉。

片子中有教父一般的帮派之间的争斗与规则的体现,但马丁落脚在了夕阳的陨落。

当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如同影片开始时的壮大场面为王子的成长而激动时,马丁告诉我们这样热血野性的时代将被颠覆。

从这个层面看,我们看到的割肉、鲜血、野性、暴力、荒淫那些刺激令人害怕的情节,竟成为了一种绝唱,屠夫凶恶的,残忍的手段在此刻也显得无力。

正如同屠夫所敬重的教父,他们最后都变成了并列的矮矮的坟墓,注视着纽约的楼越来越高。

一个时代彻底结束了一开始想,王子复仇作为一个叙事的核心是不是太过无力了,不可否认这其中的跌宕起伏,但是相比其他黑帮片,全片的智商输出只有男主,并且也是十分微小的标签化的呈现,马丁更多想表现的,是那种原始、血腥以及信仰。

影片中有很多中式元素无论是戏曲还是最后小李子的头发,让我感觉马丁一方面在塑造古老,残忍荒淫的语境,另一方面在暗示zj的氛围。

我想他可能想说,虽然他们如此血腥残暴,但至少那个时候人们是有信仰,并且原为之付出生命的

 10 ) 纪念美国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冲着丹尼尔刘易斯去看的影片,的确他的演技精湛,光芒盖过了莱昂纳多和卡梅隆,演活了一个残暴不仁却有血有肉的黑帮老大。

  如果影片在一个半小时的时候结束,那仅仅是一部落入俗套的王子复仇记黑帮版,但是后面的一个小时使影片升华了。

让我们看到了莱昂纳多的隐忍,看到了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悲哀,以及美国自由民主前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所有的光环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所有的成功之前都是艰辛苦难的失败,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的杀戮与和平交替中前行着。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文明都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美国这个号称自由民主的国度亦是如此,对别国内政的干预以及以前人姿态或文明使者的身份进行的指责,有时候真觉得是五十步笑百步,用西方的话来说是不是类似于过去式嘲笑进行时?

呵呵

《纽约黑帮》短评

其实Bill是真的尊重Priest的~看刘易斯演戏真是赏心悦目~感觉不像是黑帮片,像是斯科塞斯给大家讲历史,讲得很好~~卡梅隆迪亚茨这个演员选得很合适~爱尔兰风格的配乐很好听很好听~~

8分钟前
  • darkerthanwhite
  • 力荐

十年了才第一次看~发现真的很屎哎。故意讨好学院派的那股子莫名其妙的舔屁眼的气质。拙计。种族地域这种东西,还没人拍得好的。

12分钟前
  • 安德雷斯
  • 很差

布鲁克林大桥下变幻的风云,伴随U2那首The Hands that Built America.....一切都被历史的车轮压过,个人的鲜活渺小与壮大起伏的历史形成强烈对比,使我们哽咽难言。老马在最后的最后,留下了纽约街头今天车水马龙的声音。America Was Born In

16分钟前
  • 小灰烬
  • 推荐

开头的群砍戏看得好嗨,结尾的镜头沧海桑田瞬间变换也挺有意境,什么暴乱纷争到最后不过是春梦一场

18分钟前
  • 川流
  • 推荐

下午逃课躲在宿舍里把这部电影看完,电影的开场就是一场杀戮,我把眼睛闭上,音乐在耳机里不断盘旋,鲜血印在雪白的雪地里,有种残忍的鲜明。后来阿姆斯特朗向比尔复仇,美国混乱的政局,冷漠的富人与政客,横行的黑帮,城市像地狱,能把人们撕毁,残酷的镇压,使动乱平息,人们在鲜血的土地上重建城市

19分钟前
  • memory
  • 力荐

多年前看的片子,没有很深的印象,依稀一个感觉,比起以往的斯科塞斯,它的画面显得太漂亮,故事显得太规矩。需要重看。

21分钟前
  • 还行

从头到尾一直很矛盾似好非好,到底是讲黑帮复仇PK呢还是讲当时这个杂种国家的社会矛盾呢?导演野心超出了自己的掌控,以至于片子失衡了

25分钟前
  • 谨珍生命远傻比
  • 较差

糟糕的美国片子。。。 语言可以再土一点吗? 可以再美国一点吗~

30分钟前
  • 大迅儿
  • 很差

「架构大的吓人」,登入个人前十。1、再也不敢看刘易斯的片子了,他让你力竭神衰、油尽灯枯地去历史里探幽还心甘情愿;2、howard配乐扣人心弦(风笛?)3、种族歧视、南北战争、雇佣兵、阶级、贿选拉票、宗教、,支线最终汇聚成为主线的大变局4、男神没有认出来,罪过罪过。一句话,俯首向马丁

34分钟前
  • 东林君
  • 力荐

《爱尔兰人》前史,莎翁式戏剧的黑帮争斗复仇所嵌构出的一部国家、移民和城市的历史,城市化过程中本地人与外来人的矛盾冲突,以这些被主流拒绝的地下帮派以及底层穷人小社会的故事呈现,这些根本无法进入社会权力结构的这群地下鲜活人物们的生活状态,这群被权力诱骗和利用过的平凡人。他们以金钱劳动生命融入这个城市,与这个城市抗争,最后他们的墓碑沉默长久地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在城市重获新生之前,父亲说我们都诞生于苦难和鲜血之中,我们的伟大的城市也是如此,那些激情燃烧岁月里的生死恩怨,正如所熟视的一切终成过眼云烟,重建城市的人们不管付出多少血泪,随着时光流逝,如春梦一般,了却无痕”刘易斯反派独具亮点,音乐也很精彩,但从影片的故事效果看确是部没有完全满足其野心的作品,缺一口气的佳作史诗

38分钟前
  • &amp;莫修
  • 推荐

黑帮 美国 暴力 ,当初就是被这索引骗去看的,打斗画面1星,人物描述1星,犯罪智商1星。。

40分钟前
  • 洛卡卡
  • 很差

无论何时何地,最大的黑帮都是身居权力机关的上流阶层。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并没有觉得特别好看啊 反而觉得太冗长了

43分钟前
  • 宋耗子
  • 还行

黑帮片的题材,偶像剧的选角,其实拍了一部政论片,马丁“电影社会学家”的外号还真不是白叫的……这片的政论部分还挺值得一看的,无奈主角设定得过于烂俗,美术风格近乎玄幻,就这样吧~

45分钟前
  • 路西法尔
  • 还行

刘易斯表演太天才了 把黑帮火并和起义暴动两件事勾兑起来叙述 野心很大 有点互相干扰 架构宏大的有点吓人 黑帮寻仇武斗拍成山河巨变也不容易啊 最后小李的媒婆头不错 ps:还是觉得电影有点长。。。。

46分钟前
  • Unicorn-Pan
  • 推荐

差点被豆瓣评分骗了。用电影的手法表现美国曾经动乱、充满族群矛盾的历史,曾经美国的本地人跟外地人的矛盾不比中国轻——电影资料馆

51分钟前
  • 舍会主义接盘人
  • 力荐

目前为止所看过马丁最差的一部,故事乏善可陈,色彩令人生厌,剪辑自以为是,受够了风笛声,不知道为什么要让一个意大利裔去拍苏格兰移民的故事。几年前看过开头,没坚持下去,如今由于恶棍列传发现有部分重合,于是又耐着性子看完。起码帮我节省了去看花月杀手的时间。

52分钟前
  • Alan Smithee
  • 较差

一出场简直是cosplay好嘛。。。老马拍成这样挺不满意的,有点太戏剧化了

54分钟前
  • 你也配?
  • 较差

老马的都是史诗经典的不能在经典但没人理解 痛心无时无刻的苏格兰风笛

57分钟前
  • Frank
  • 力荐

美国内战前的那十几年发生的故事 由黑帮的角度作为主线 伴随着宗教 信仰 种族 政治等方面,还原了美国那个阶段的历史。而且看似臭名昭著的“本地帮”,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很强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反感外国人的涌入,很大程度是源自于对国家的一种保护情怀。这...是不是有点北京人的影子呢~

1小时前
  • 看云闲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