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0.5来形容一个人有点被迫社死。
松田龙平的表演演出了本色出演的感觉。
憨憨的特别像大豆田永久子的里前夫哥。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雅治本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因为上司的压力,自己的精益求精再加上霓虹的工作环境,把自己整自闭了,父母也是考虑搬到2.5居室能够让雅治未来不会孤独还能被照顾。
善解人意的妈妈大姐嫌弃,被侄女说“恶心”,雅治嘴上说要通过直播攒钱搬出去作为0.5の人的复仇,可是侄子的可爱活泼再加上母亲的助推,雅治终于被推出去接触社会了。
和上司和解
来回四小时的酒打翻 父子大笑
从一个宅男到会照顾家人的改造
终雅治想跟侄女改进关系请教老师,老师说首先不要擅自闯入,其次就是美食。
之前我以为精神疾病不好治,但咨询过后,精神分裂都是可以被医治的,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更不在话下。
环境改变,时间的作用,或者新的好的关系的建立,都可以让一个人立马变好。
不强迫别人,不提意见,发自内心的关爱,充分信任,慢慢会好起来的。
不愧是你 雅治😂
啊,妈妈真的好温柔啊,虽然从后面的剧情也能知道之前因为男主躲在家里不出门大家爆发过争吵,但是幸好,爸爸妈妈开导了自己,也温暖了雅治先生。
感觉很多日剧都是呢,温柔的妈妈,贴心的准备好一日三餐,还有打理家里的事情,总是从内心散发出温柔的看着你,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爸爸也不忙,为什么不帮助妈妈,但是其实现在看来只要大家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做,其实也没有外人看来那么痛苦,而且本来你不想做就是你的事,你不去做就好了,你也可以找到跟你一样想法的人一起去讨论沟通,不用非得盯着自己觉得不舒服的地方。
妈妈摔了腿,姐姐回到家还是妈妈在做事,说爸爸怎么不帮忙做家务而是去上围棋班,有空的话可以去接自己的小儿子,妈妈说没事自己可以做,应该这时候就在想要慢慢的让儿子出来了吧,然后说姐姐既然下定决心要去工作就要有野心在公司干下一席之地,还让爸爸一定要成为围棋班的王,hhhhh,真的太可爱了,就很温柔很温暖,而且妈妈也有自己的爱好呀,闲时就在家跳着围裙舞~虽然姐姐好像就是我们那种传统的普通生活的人,觉得大家都要互相理解帮助什么的,但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有自己的爱好吧,可能不是你理解的那种积极的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也可以尊重大家的决定的,不过家人而言,这方面还需要很多的学习吧。
然后爸爸带着儿子出门去买酒,开车来回四个小时,结果儿子回来一不小心摔碎了,爸爸都给气笑了,哈哈哈哈哈哈,结果两个人在摔碎的酒瓶面前捧腹大笑,爸爸也从雅治先生这里学会了很多的温柔以及没关系的心态吧…然后雅治先生边睡觉边吃饭,妈妈一脸惊奇的看着他,哈哈哈哈,爸爸来了之后妈妈兴奋的跟他说这个事,爸爸说我们要拍照寄到电视台去吧…就突然被幽默到,卡哇伊,不是那种凶凶的自以为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那种很多日本家庭的爸爸呢。
爸爸决定建立2.5的家真好呢,妈妈年复一年像温暖的水一样写着便利贴很雅治先生交流,可爱又元气的莲就那么普通的接受了黑暗煤炭妖怪一样的舅舅,拉着他一起跳舞,一起画画,还有雅治先生对于家人的爱,这些都是让雅治先生能够最后勇敢继续向外迈出自己的脚步的原因。
雅治先生对莲说,没关系幼儿园的饭不喜欢就可以不吃,没关系的。
然后跟幼稚园老师学习怎么跟青春期的侄女交流拉近距离,完全没有因为她说自己恶心就讨厌生气,真的也是很温柔的人呢。
所以爸爸妈妈最后就决定温暖的陪伴他吧,直到他自己想要出来,也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很好的人,所以他休息也是可以的哟,毕竟他也很努力在活着,但是家人也对他偶尔伸出的触角握的紧紧的。
拍摄手法也很有意思,搭建的室内的房子,从侧面去拍,可以同时拍到很多人的动向,大家都有自己的空间,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我们又一起聚在这个“家”的房子里。
希望以后我也可以做一个温柔的妈妈。
温柔的人总是对他人过于负责,却也总是对自我过度苛责。
你也许会在某个时刻发现,自己好像在一瞬间失去了全部能量,你会悲观把自己包裹,失落的与世界划清界线,也会对虚度光阴的自己心生厌弃。
没有人在意你一路走来脚下有多少荆棘,也没人知道你的世界曾有多少次黄沙漫天,你只会变成他人口中的异类,也会沦为大众认知里不合格对成年人。
但暂时抛下一切放空自己,并不是十恶不赦对罪过,名为人生的题目是一道多解题,它的答案到底如何全由你我自己书写。
这个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你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答案走下去就好。
倘若你觉得活着很艰难,那么暂时与这个世界脱轨其实并无过错,你可以沉浸在泥土里期盼着下一个春天,也可以蜗居在茧房里等待着合适的契机,那个契机被你找到的时刻,也许会早,也许会晚。
但他终归有一天会出现在你面前,而在你找到契机破茧而出之前,你只需要活着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你的生活也遇到过,如果你也想或者已经在躺平,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你,先问一下自己从小到大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小成功?
给你五分钟的时间想想。
男主躺平前是研发主力受到领导的重用,意味着他一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至少上过大学。
你呢?
在日本,研发人员的工资会很高。
你呢?
你最高的工资拿到多少?
超过保安了吗?
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玩游戏能成为大神,网络世界的偶像。
你呢?
王者什么级别?
男主自我封闭前一定是家人的骄傲,个子高,不胖,很聪明,收入也很高,值得救,值得被爱。
你呢?
如果不是心理产生的问题,他的人生应该是让人羡慕的人生。
你呢?
你精神不出问题的话,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谁会爱你?
对自己好点吧,因为没人会爱你。
不想卷,又躺不平在日剧《0.5的男人》中,40岁的立花雅治是一枚标准的“家里蹲”,他的日常大致是这样的:在早上,这个早上很可能从中午开始,以吃炸猪排饭开启新的一天,大部分时候他会一边吃炸猪排饭,一边看电视,偶尔也会出现一边吃,一边打瞌睡的情况;吃饭的时候会和父母展开简短、愉快的对话,然后他就会回到自己小小的单人间打网游,可能会一直打到深夜,除了去洗手间、去冰箱里找吃的或者在夜间去家附近的24小时便利店买速食和饮料,他基本不会离开房间。
雅治的房间不是新闻中那种较为极端的,堆满了数年垃圾的茧居族房间。
不叠被子的单人床,看起来永远不会拉开的窗帘,成排的漫画书,放在电脑旁边的零食,扔在地上的衣服和杂物……雅治的房间和一个普通人没有太大不同。
算得上特别之处的是,他的房间里有满墙的便签纸留言。
这是母亲和昼伏夜出的雅治日常交流的方式,把要说的话写在便签纸上,然后贴在便当盒上,雅治夜里打开冰箱的时候就会看到。
打破雅治幸福生活的,也是一则来自母亲的便签纸留言,“打算把房子改造成两户住宅”。
雅治的父母年纪都不小了,除了这个单身、无业、啃老的儿子,他们还有一个女儿盐谷沙织。
沙织就像是哥哥的反面,她结了婚,有两个孩子,在二娃可以送去幼儿园后,便立刻野心勃勃地重返职场。
这次的旧居改造一事,其实是二老担心自己百年归老后,雅治会孤身一人,所以才想把房子改造成两户住宅,沙织一家住过来,这样以后多少和雅治有个照应。
当沙织一家、二老和房产改造职员商量改造计划和预算时,雅治趴在二楼自己的小房间里,把耳朵贴到地板上,听到房产改造职员说,“虽说是两户,但这次稍微有点特殊,可以称作2.5户。
”很显然,雅治就是那个“0.5”。
妹妹沙织想拥有岛式厨房,妹夫想拥有一间书房,父亲则想拥有一间专门用来下围棋的屋子。
和他们完全不同,单身未婚的雅治只需要那个小小的单人间就够了,这让他在现实居住层面,成为了一个像饶头一样的存在,而“0.5”也指向了他社会身份上的尴尬。
如果说那些有明确社会角色和处在多重社会关系中的人,可以被称作“1”,那既不是学生,也没有工作,甚至很少走出家门的雅治,的确缺少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正当身份。
雅治因为被称作“0.5”而自尊心受挫,气愤地离家出走,在网吧住了几天,身为网游大神的他尝试直播打游戏赚钱,但因为太紧张而发挥失常,之后又拎着行李箱灰溜溜地回家了。
一个人宁愿自我封闭,也不想再参与竞争和内卷,可又没法彻底无视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躺和卷的这个维度来看,雅治也是一个“0.5”。
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中,从大学毕业后好像就应该找到一份工作,从这家公司离职后,好像就应该以更高的薪水立刻去下一家公司办入职。
人生是一片旷野,可我们也能很清楚地感觉到,在这片旷野上,有一条被规定好的“正路”,它要求你每一步都踩在社会时钟上,并且高歌猛进,一路向前。
我们常被鼓励在“正路”上走得更好、更快,却鲜少被告诉,掉队了怎么办,跌倒了又如何。
在当下,不少人跌入了学生身份和社会人之间的缝隙中,停滞在了一份工作和下一份工作间的空白里,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或长或短的阶段成为雅治。
《0.5的男人》提醒了我们常忽视的一件事:人啊,总有些日子会没精神呢,但是没关系,这也是正常的。
就像小侄子莲因为嫌弃幼儿园的饭黏糊糊的而拒绝去幼儿园,也像是侄女惠麻因为无法融入新学校而选择早退,有时候没走“正路”,没顺应主流,也没什么吧,我们可以对自己不那么严苛。
不是懒,只是累搬来同住的沙织一家打破了雅治原本悠哉的生活。
打开房门,迎面看到调皮的小侄子莲和斥责家里蹲舅舅“恶心”的侄女惠麻,都足以让雅治感到一阵惊恐;在白天走出家门,刺眼的阳光和打招呼的邻居吓得雅治还没走出十步就调头回家;在去幼儿园接小侄子莲时,意外遇到了曾经的上司,也就是直接导致雅治成为家里蹲的那个人,雅治下意识地捂住胸口,想要逃跑。
种种细节都在告诉我们,雅治在承受着一些躯体上的痛苦,这种痛苦如此实在、确切,并不能通过自我鼓励或旁人劝说就轻易克服。
关于茧居族是否患有精神疾病,茧居行为是否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这种现象与精神疾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目前仍在争论中。
最早日本学者斋藤环对茧居概念的界定中已表明,其是排除了患有其它已知的精神疾病的情况。
但从现实情况和不少随访研究来看,很多茧居族之所以避世,确是因为出现了人格、情感和焦虑等精神障碍。
或许也不必执着地去辨析雅治是否是一个临床意义上的“社恐”,把他看作一个撑了太久,终于撑不住的普通人更恰当一些。
在第四集中,雅治的前上司讲述了雅治在成为家里蹲之前的样子。
雅治曾在一家生产家用人工智能产品的公司工作,他是开发组的组长,工作能力强且一丝不苟,上司说“可以了”,雅治也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
每一次上司把麻烦的任务交给他时,雅治总会说“没关系”。
但其实,并不是真的没关系。
终于在某一天,雅治崩溃了,他无法见人,更无法工作,成了一个家里蹲。
在长期的过度消耗后,雅治的精力条像被抻了太久的皮筋一样断掉,之后残存的能量就只够覆盖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了。
对于一个以最低限度存活的人,那些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事情,其实都是他在努力活着的微小证明。
沙织一家的到来给雅治找了很多“麻烦”,在应付妹妹的絮叨,小侄子的顽皮和侄女的青春期逆反的过程中,雅治渐渐好了起来。
“跟家人之外的人说话”、“白天外出”、“骑电动自行车”、“请吃冰激凌”、“工作”,每一集的标题都是雅治所取得的突破。
我们被雅治治愈,也被雅治的父母治愈。
茧居族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对于家族文化的看重使得很多日本家庭对茧居族包容度较大。
起初看到雅治父母对他的包容和照顾,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溺爱,但随着剧情推进会发现,并非如此。
二老可能不知道社恐和人工智能是什么,他们过往的人生经验也不足以去理解年轻一代在当下社会承受的压力,但他们看到并逐渐理解了雅治的痛苦和疲惫。
在一个人被自我期待、家庭期待和社会期待压垮的时候,他们允许他在家躺一躺,并尊重他以自己的节奏去努力,努力活着。
母亲会因为雅治出了一趟家门而欣慰,哪怕只走出去不到十步,会因为雅治很投入地陪小侄子跳舞而激动落泪,会因为雅治久违地来到客厅和二老一起吃晚饭而想要开一瓶酒庆祝。
相较于儿子变回曾经的那个体面白领,那个符合社会认可的“正常人”,他们更在意的是儿子的感受,所以他们常对雅治说,“你不用勉强自己。
”在全剧的最后,雅治拉开了房间的窗帘,樱花花瓣随风飘进来,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关于幼教考试的书,雅治一边在便利店做店员,一边为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而备考,因为他发现自己很喜欢小孩子。
从家里蹲到回归社会,在现实中,事情很可能不会像这部只有五集的日剧般发展得如此轻快和顺利,但就像雅治父亲说的那样,不要急,慢慢来。
参考资料:张金. 隐而不退:隐蔽青年的行为表征、逻辑与实践[D].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冲田修一在我这里真是从不失手,悠闲的、缓慢的、百无聊赖的,总是莫名治愈。
每个普通人、认真的人、努力的人、温柔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雅治,那样一蹶不振、懒惰、懈怠、颓废、无所事事,只是在呼吸的样子。
因为他也曾经只是个总加班、压力大、精益求精的打工人。
只不过某一天,在某一个点,心里某一根弦断了,于是变成了家里蹲。
看起来一把年纪靠父母养着,天天在家打游戏,从不社交的中年男人,被侄女认为“恶心”也不足为奇。
可是淋过雨的人,才会为别人撑伞。
何况他本就是个温柔的人,又有同理心。
所以对说着自己从学校早退了的侄女,他不会问为什么早退,而是说“偶尔也会有这种心情呢”。
对他无尽包容的爱他的父母也真是太棒了。
今天能在白天走出家门,明天能跟外人说一句话,后天遇到挫折又躲回房间里,没关系,已经很厉害了;愿意一起坐在一张餐桌上吃饭,都忍不住感动落泪;为了一瓶酒来回四小时结果没进门就失手打碎,那就哈哈大笑好了。
因为这些对他而言,已经是需要很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了。
而他的父母充分理解了这点。
任何人都会有苦闷、压抑、崩溃的时候。
把一切的失败都看作没什么大不了,人才可能松弛下来。
把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看作了不起的事情,才能迈出巨大的一步。
你能说努力活着就不能被算作努力吗。
看着别人慢慢好起来的样子真是太治愈了。
松田龙平的第一个大笑的镜头有一点点出戏,妈妈的人物设定和一些表情、动作有些用力过猛,有把人物塑造成表演型人格的危险,还有跟小侄女嘱咐的那句“要帮帮他”,很不自然。
——以上小瑕疵其实不值一提,因为,松田龙平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少就是多”的【绝佳】范本。
有段时间我觉得他其实挺脸谱的,“野兽”里面甚至觉得他有些故弄玄虚,“大豆田”里也是乏善可陈,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夸得那么厉害,毕竟我对他的滤镜主体还是多年前的《四重奏》。
但这一部我是真的服了,也许也有一点点懂了:这个男人能在僵硬的表情下表现情欲,能在精致的外壳下表现极致的不在乎,如今还能在麻木的废弃状态中表现百分百的认真,因为他对角色的诠释是从内到外的,是从角色的历史里长出来的,是不讲道理的“就是如此”,所以差别不在眉毛的微动、额头的青筋、驼背的幅度、步伐的特点设计——那些是演出来的。
而“雅治”是……自然存在的。
他从不怀疑自己就是那个“过于温柔”而在家里蹲中找到和解办法的雅治,我也在第一个镜头之后再也不怀疑这样一个奇怪矛盾的人物的合理性、而是完全相信雅治就该如此了。
也可能是我终于能理解了这种藏在最深处的执拗与认真,更重要的是理解了认真的同时也是可以“放弃一切”的。
或许我可以再去试试《我的事说来话长》是不是可以看得下去了?
感谢这个下午的小小童话,虽然“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cr.雅治爸爸)。
预告上映发布会上,松田龙平很客套、很平淡的表示:我早就想演这种废宅了,终于被老子等到了。
但给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并不觉得他是要挑战新角色,而是監督找我我就上。
第一集就有很变扭的地方:叛逆不爱搭理父母还能理解,哪有小姑娘敢当面说舅舅キモい的。
第二集客厅都摆了电竞椅,関家具这广告费没少花。
这钱投的也不知道亏不亏,代理店也不琢磨琢磨10点档和现在看日剧的受众是哪些人吗…不要说三世代了,现在你搞四世代温馨大团圆都打动不了观众了,特别日本愿意啃老、彻底躺平的,恨不得撕烂你的剧本杜绝倡导爱与和平。
一句话,有趣共情大家就不批评,但绝不接受感化。
不要搞温馨剧情了,让大岛里美来弄个小清新或纯爱番吧。
现在写本子的除了搞纯爱的没有一个能打的了。
非要搞这种老日式风格温馨剧就押坂本裕二上工,坂本叔圈人能力无敌,他能扛旗。
这一年年的,真的每季现在不是矮子里面挑高个了,是没死透的里面挑还能抢救的看一看。
再这样循环,大家就要被迫提前进入等晨间剧的老年生活了。
冲田表示暂拍五集,希望不要太虎头蛇尾吧。
最后一集酒瓶摔碎那一刻,我心一揪这瓶酒,父子俩一人打了一半,爸爸说腰疼了(年纪大了),让儿子来继续接,这又传承又接力,又耗费了这么多时间的“开了4个小时的车,就换来了这个?
”不止一场空,还有一地碎渣啊养个孩子总是给予许多期待,但剧里描绘的家庭,在付出的依然是父母。
40岁的儿子家里蹲,失业未婚打游戏,饭做好了贴着便当提醒吃,母亲摔倒的时候不去扶,站在一旁喊,“没事吧?
”喂,我还想问雅治,“没事吧?
”邻居的高中生不上学,电脑坏了就打父母,把妈妈打到戴着安全帽爬出门,把父亲打在地上,雅治看到说,“我先走了”,冲上去拉架的是他因此被救护车带走的白发苍苍的爸爸2.5世代,新一代的0.5,不止是单身,不工作不学习不做贡献,对父母和外人都冷漠,这些行为也只能算半个人了吧花了大半辈子的心力,“就换来这个?
”那现在要怎么补救呢如果是日剧跑模式,雅治应该立刻回到车上,自己驱车,赶在打烊前拜托老板再接一瓶,回来的时候堵车了,只能趁着夜色赶回家,回到家门口时开始忏悔自己这些年什么也没为父母做,于是抱着酒瓶坐在家门口,爸妈担心他太久没开车出事,都报警了,警察赶来时把手电筒照在家门口可疑的胡子邋遢的人身上,在雅治准备解释时,妈妈为警察开了门,爸爸看见酒很感动,然后全家一起开酒庆祝雅治重生但这不是啥励志剧,爸爸的反应是忽然大笑起来,笑个不停,雅治也笑了,甚至楼上的邻居也跟着笑了疯了吗,讽刺吗,大家一起笑就能把0.5包容成社会常态吗但像我这么说,0.5和0.5的家人不会醒的,像惠麻说的,“你要说教吗?
”有不想上班的时候,有不想上学的时候,有不想社交的时候,不是很正常吗冲田修一很聪明,他不说教,他站在废柴的角度拍,敢和陌生人说话了就是进步,和父母在一桌吃饭就能让妈妈热泪盈眶,能送侄子去幼儿园还能收获爱情,每一天进步一点点多美好,像雅治爸爸说的,“不要急,慢慢来”,剧里一切都来得及,这么窒息的家庭也能拍得温馨治愈还有场戏,雅治和邻居的游戏队友在便利店门口聊天,邻居说不玩游戏了,要好好学习,这里雅治说啥,可是你走了大家会寂寞啊,完全反说教有没有!
还有邻居男孩被请吃薯条也会说谢谢,让我差点就信了把父母打在地上那个不是他,对外人这么客气,对家人呢?
结尾惠麻和同学坐一屋,看见舅舅端了刚烤好的饼干送进来,同学会说谢谢,但她们在家里大概也会和惠麻一样说,放下,然后你可以走了。
只是开玩笑的语气啊,对家人不必说谢谢,有礼貌就变生分了是吧?
但面对0.5的家人,也只有乐观地过下去了吧,面对一地碎渣也要笑啊,焦虑有啥用,说教有啥用不能把0.5赶出去,像雅治说的,要尊重人的多元化,像惠麻说,你活着就很好了,0.5只要能陪伴家人就很有用了,“你如果走了,大家都会寂寞的啊”,养个孩子最坏的结局不就是一地碎渣,但陪伴的过程就是意义,做好最坏的觉悟,再笑着迎接每一天吧,像腰疼也要鼓足干劲坚持晨跑的爸爸,像带着被打的邻居阿姨一起跳夏威夷舞不断催眠温柔与爱的妈妈当然我并不觉得导演拍这个是要抨击废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选择,惠麻被同学手把手教也学不会跳舞,她也不想练习,但她会唱歌也会接侄子啊,雅治不想因为工作能力强一直被压榨和职权骚扰了,在游戏世界里也是王者,受其他玩家崇拜和欢迎,确实每个人都能照自己舒服的方式活啊只要能有永远给你留0.5的空间的父母就行
我总是觉得日剧编剧都是那种将日子过透了的人,总能够从不起眼的小细节中将人击中,又或者角度清奇,切入的是日常行为中显得不是太重要那种人群,就算不是英雄也可以让人泪流满面。
如今就业环境差,不知道有多少青年被逼或者自动成为“雅治”,贴上那个略带些“被抛弃”意味的“家里蹲”标签。
如果成为“家里蹲”,家人会作何反映?
尤其是当雅治站在曾经优秀的影子下成为一个昼伏夜出的人。
通过雅治收藏的母亲的便利贴,向我们展现了一般人一开始的态度,当然是接受不了,为什么我优秀的小孩就这么脱离了社会?
为什么他把自己关在家里?
可电视剧一开头就已经表明,雅治家人对于雅治的生活态度已然是一副从容的样子,不去工作没问题,不想沟通没问题,甚至不一起吃饭也没问题。
就连雅治的妹妹都不由得心生愤怒“他到底在干嘛?
有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啊?
”的时候,母亲会温柔送上解释“他也是有在努力的,努力活着。
”这就是很现实的对立,对于处于低谷人群包容与理解的成为一派,对于低谷人群无解与愤怒的成为一派,这种对立何尝没有出现在你我的身边呢?
那么,究竟哪一种态度才是真的有帮助,真的能够让整体氛围变好呢?
不得不说雅治父母亲的做法给我太多太多的感动,因为如果脱离电视本身,确实不会有人再愿意通过这种迂回的方式来治愈自己内心受伤的小孩了吧?
2.5户房屋建造的初衷,在剧集接近结尾的时候才展现出来,是父亲逐渐感受到衰老,不愿自己离开后,那个把自己封锁起来的孩子孤独结束。
于是和已经出嫁并且也希望获得自己一家四口更充裕生活空间的女儿商量,将原有住宅改造为两户共住的空间,也就是说,两户人共同居住在一栋楼内,各自有自己的空间,并且愿意的话可以分开独立生活。
问题出现了,那独身且不出门的雅治该怎么办呢?
两户人的空间满满当当,如果要容纳他就得要舍弃原本的设计,别忘了父亲的初衷,当然2.5户如愿成型。
原本3人居住的宅院,突然成了7口之家,每日吵闹不肯上学的外甥,不得不接触的以“恶心”冠名自己的外甥女,对职场充满抱负且无法安顿好孩子生活的妹妹,就这样突然聚在了一起,细微的变化开始在生活里搅起漩涡。
母亲的受伤以及假装受伤,外甥的强力助攻,甚至游戏大佬在线化解舅甥隔阂等等,一个个都是你我可想见的老套剧情,但是温情无处不出现。
因为建造房屋,外出居住的一段时间,雅治同便利店员久未见面,店员不忍问:“你生病了吗?
看起来瘦了一大圈”;外甥女问外婆舅舅为什么会变成家里蹲,外婆温柔地回答:“我想一定是那孩子过于温柔了”;就算是外甥女对着自己说恶心,也没办法发脾气,只是冲向便利店,回过神来后说:“谢谢你喜欢那个玩偶(外甥女出生时雅治所送)”。
如果说我是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在下了半个月雨的广州,打开这部剧集,我所得到的不是被满足的好奇心,而是被一种缓慢的安静的力量治愈了。
大概是因为我也成为了目前求职浪潮中的一员,成为了“不得不”的一员,雅治相比我而言并没有期待什么,只是感觉自己的力气都用尽了,没有力气再将自己放入人群罢了。
我则有期待,期待在这个被灌了水的低谷中拼命起身,期待“理所应当”的质询都被温柔化解成不那么有力的推动。
美满的故事总是有结局的,雅治考虑重新工作,在去距离居住地两个小时车程的酒庄打酒的途中,向父亲表明自己已经可以同多人吃饭,可以在白天外出,且考虑近期找工作搬出去的想法。
换作我,听到这番话,想的也许是“终于终于,我的用心终于有了结果!
”这就是编剧高明的地方,父亲听过之后只淡淡说:“不要急,慢慢来。
”脸上是强忍着的喜悦……是的,如果你也正在你的低谷,请暂时忘掉那些情绪、压力与挣扎,深呼吸,不要急,慢慢来。
难道一定非得“矫正”么
三星半。比想象中要差一些,但是能看。
2.5世帯这个概念或许能给一些茧居族家庭一点启发,因为单纯的父母加茧居族子女容易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之中,一大家子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可以提高点,当然前提还是得相处好,一些场景和台词也在很温柔地展示该怎么去磨合,一起去解决茧居族走出来的问题、工薪族育儿的问题、青少年不登校的问题、老人看护的问题,在互帮互助之下让家庭更好地延续。也不仅仅是家庭之间的凝聚力增强,和邻居、同事、朋友之间的良好关系也是让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不过和看NHK纪录片的感受不同,有点感觉冲田修一拍得像在童话里一样,那么轻柔、平静,像是一种安慰剂,这么「優しい家族」太难得了,就像每次看移动镜头穿过摄影棚搭建的房间墙壁一样,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壁垒要是真那么容易穿透就好了。
好好拍“努力活着”比这好
总觉得是被家人牵着走出来的,走出来真的那么重要么?
非常一般,没有toma那部废材好看。
超级低配版我的事说来话长,每个角色都毫无乐趣可言
“来回四个小时,结果就这?”原来有些伤口在干净的环境里等待一段日子,就会自己好的。
舅舅去当幼师挺合适的,哈哈哈哈
这简直是我梦想般的神仙生活啊。
超级讨厌 白鸟玉季和臼田麻美(所有剧里都讨厌这两个人)。带着老公和儿女从公寓搬回祖宅,也好意思嘲笑松田龙平?说人家啃老?人家做主播不是工作?你怎么不带着一家子搬你老公家?一搬出公寓就买哈根达斯吃。老爸退休了去上围棋课就说指望不上,想让老头再去工作?嫌弃妈妈的软装风格,让父母照顾小孩,又怪没招顾好(给老爷子腰扭到也没道歉)。打扰父母平静的生活。真是恶心。她老公才是最没出息的人。最起码龙平也没要求父母去工作,给他装修房子。 高开低走,看完减3星。
最后一集和爸爸开车四小时拿回一瓶酒,但是摔倒玻璃瓶碎了一地,爸爸没有不悦在狂笑不止,太有安全感了
父母多年包容,结果是靠孩子和年轻女孩恢复的
一个御宅族走出了家门,还有更多在封闭自我,没有理解的家人和朋友。一直以为父母开明豁达,雅治这样生活,也算一种和谐。妈妈看到儿子坐在餐桌留下的眼泪,原来父母心里也是百感交集。是活力的莲和懂事的惠麻,拉出了这个废柴舅舅,走出泥潭。还有那个可爱的保育员小姐姐。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社会,家庭,个人如何应对呢?心里辅导?家庭关爱?个人性格历练?事情没有发生自己身上,说说可能很容易吧!?
日剧擅长的题材,完成度也很高,最后其乐融融的结局反倒让我觉得有点像房地产广告,如果改变房子格局就能解决心理问题,那一切就太简单了。
看了一集不太想看了……可能和我的事说来话长一样很不是我的菜……我可能暂时就是不喜欢不努力的废柴吧…
看完了,真的不好看……可以说没什么内涵跟深意……同题材的说来话长好看更多……
演废柴引きこもり怎么演得过生田斗真
以妹妹的视角在生活组发帖:我的哥哥四十了还被妈妈宠着不上班当死肥宅。怒喷千楼
剧本的原创度得打个问号,但冲田修一的导演分还是足够吊打普通日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