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在梦想面前,这一切都是借口····熊顿的梦想很简单·····听一场摇滚,和耳朵一起一醉方休·······喝一圈烈酒,让酒腻子们闻风丧胆·······开一场动漫派对,二次元万岁·······摸一下大蜥蜴,我熊胆威风凌厉·······吃三斤驴打滚,翻滚吧肠胃·······飙一把摩托车,成为风驰电挚的女王·······见一下微博红人,感受马伯庸亲王的慈祥·······至少学会一样乐器,为喜欢的人弹·······种一次昙花,守望者它盛开·······做一桌丰盛的晚餐给爸妈,哪怕色不香,味不美·······来一次夜钓,吸取月光静臆的能量·······仰望喀纳斯的星空,寻找属于我的星座·······沐浴漠河的极光,感受它的神秘·······去山顶看一次日出,然后大喊:滚蛋吧,肿瘤君!
其实除了肿瘤,又有多少是和我们一样的呢·····很多我们自己想干的事,都是只停留在嘴上····劝别人比谁都拿手,长篇大论,大道理不断····到自己,却不行了·····乐观的面对肿瘤,面对生死,真的很勇敢······可能正是因为熊顿是个漫画家,她的心里有她的天堂和童话才会那么乐观开朗······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我们不能快乐的活着呢?
这个电影,白百合的演技的确很棒!
但是电影的整体为了迎合当代的商业时代,太乐观了,剃了光头后还能面色红润的飙车酗酒·····有点太不像癌症晚期病人,化疗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记得我有一个舅爷,也是癌症晚期,也化疗过,我记得我后来去看他的时候,人已经廋得跟骷髅没撒两样了·····悲伤得太小心谨慎了······不过还是很喜欢电影的立意,很乐观的电影。
最后用熊顿的那句话送给大家:爱和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要永远坚持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台词1.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
2.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3.经历过,爱过,坚强过,战胜过自己,有过这些过程,才算没有白活过呢。
4.哪怕是冲动,也就是后悔一阵子,但要是活得太怂呢,就会后悔一辈子。
5.反正开心不开心,都是活一天,那就大摇大摆地活呗。
6.有时候活在自己的想象里,是一件挺美好的事,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在乎,没有恐惧,没有忧愁,甚至没有死亡。
7.真正的朋友就像健康,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它的价值。
8.我们还像以前一样,我负责治病,你负责相信我。
9.上帝为什么安排我们生病,就是提醒我们,要珍惜,抓紧有限的时间,燥起来。
10.妈妈,再也不会疼了。
11.要记住,爱与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12.世间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与人说的又只有二三,剩下的你就,让他们滚蛋13.生活中做别人的小三儿,工作中当别人的奴隶14.我可以失恋十次,却不能失去你一次15.你不是我,你不会明白你对我的意义16.抓紧有限的生命,燥起来!
哪怕是冲动,也就后悔一阵子。
但要是活的太怂了,就会后悔一辈子。
17.肿瘤嘛,切掉啦。
18.当别人的人生刚刚开始,我们的人生就要结束了,你怕吗?
你得相信,上帝给我们安排每一次挣扎,都是是有目的的。
这,才刚刚开始。
19. 妈妈,我挺不容易的,我知道,这对你们来说挺难的,我也挺难的。
20.我吃了那个药就想吐,吃了止吐得药又便秘,吃了止便秘的药又头疼,你说我还要不要吃止痛的药啊?
白百何在《滚蛋吧,肿瘤君》里所做的并不是什么表演,而是真正成为了原著漫画的原型熊顿。
就题材而言,这是一部让人惧怕的电影:讲述一个无法绕过去的生死话题,却偏要用喜剧的方式去呈现。
这种调性上的天然罅隙,往往会造成电影不是偏向肤浅狗血,就是酿成情绪上的失控。
韩延执导的《滚蛋吧,肿瘤君》远远超出我们对一部华语电影的想像,它看上去既有小妞电影的爽利活泼,又有奇幻片的别出心裁,既有恰到好处的搞笑元素,又有强大到足以让人拜服的情感力度。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可遇而不可求的佳作。
《滚蛋吧,肿瘤君》中的熊顿,是个爱憎分明、个性卓绝的女孩,那种与生俱来的晕糊劲甚是可爱,颇有天使爱米莉的影子。
但是,她的身上又少了几分爱米莉不食人间烟火的古灵精怪,多了几分看得见摸得着的憨直。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漫画家,熊顿可以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废寝忘食,付出一切。
她的生活中有不靠谱的男友、有飞扬跋扈的恶老板,当然也有和她亲如一家的女室友和男闺蜜。
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北漂女孩的缩影,人际结构纵然扁平,但生活却从不乏味,即使尚未实现逆袭,却也能够每天向梦想靠近一步。
然而,正如熊顿所说,当别人的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却结束了。
绝症的厄运降临时,谁也逃不过难以抗拒的无奈。
《滚蛋吧,肿瘤君》的戏核在影片进行到50分钟时逐渐显露——熊顿之前的爱情遭遇、职场挫折,在绝症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在她真正被剃掉头发之后,开始正视自己的人生。
常识告诉我们,患病之人的心理比常人要复杂千倍,再强大的心脏也无法抵御排山倒海的焦虑。
但《滚蛋吧,肿瘤君》以深思熟虑的精彩群戏,将熊顿的这种焦虑消解于无形中——她在食堂被告知病情之后声称“割掉不就行了”、和女病友在隧道里骑摩托、去女室友的日企“闹事”等等,折射出她“向死而生”各个阶段的真正心理,这比好莱坞电影《抗癌的我》一个梗用到底的催泪伎俩要更加细腻真实。
《滚蛋吧,肿瘤君》中关乎生死的两个命题——爱情缘和父母缘,在嬉笑间解释得通透在理,这也是全片最震撼人心之处。
医院里出现了一个不会笑的万人迷男医生,熊顿夸张的“挑逗”总能让人捧腹,但当男医生对坚强的熊顿产生特别情愫,又被临终前的熊顿含泪表白时,你可以相信,曾被爱情伤害过的熊顿,终究会有一个人为她填补遗憾,即便结果永远不会圆满。
医院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叫毛豆的小男孩,他身患白血病,因手术失败而只得面临保守治疗。
在毛豆憨笑着被强忍悲痛的父亲抱回家的瞬间,它更像是一则隐喻,或是暗示:毛豆和父亲太浅的“父母缘”,亦如熊顿和她的父母一般——女儿离乡奋斗而不归,再度相见时,却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局面。
当熊顿靠在母亲怀里说“下辈子我们还做一家人”时,你很难抵御那种蚀骨的撕心裂肺。
泪腺崩塌,就不要再挤兑导演煽情。
这部电影,意味着白百何的时代正式到来。
熊顿并不是个好演的角色,它需要极丰富的内心体验、细微的情绪变化、以及足够强大的表演自信。
白百何的天赋在于,她不仅让熊顿的乐观豁达、“二货”精神得以显现,且把那股子把悲伤留给自己的倔强得以精确表达,她向男医生含泪说“你懂的”、在母亲面前厥起嘴巴报出银行卡号、在临终视频里双手拭泪等等,都演到了人的心坎里。
吴彦祖扮演的“花瓶”男医生,李媛、刘芮麟、程伊等扮演的那一拨掏心挖肺、不离不弃的朋友,亦和白百何的演出构成妙不可言的强烈呼应,比之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慌腔走板、语焉不详的国产青春片相比,都高出一个端位。
这是一部工夫下到位的优质电影的胜利。
这部由同名漫画改编电影,本身原漫画就很好,再加上导演拍摄的手法和演员的表演,使片子更加路由可观性!
片中用到大量的想象,熊顿想象的红围巾,还有她追梁医生的过程也让人啼笑皆非,这是她住院以后的事,她还能对生活充满着向往!
其实在现实中常常听到一个关于癌症的故事,救治无效的人去游玩一圈之后就好了,其实就是一种乐观的心态!
有一堆好基友是多么重要,有人陪你一起购物,一起剃头,一起疯!
这里面的亲情是最自然,最戳人的。
熊顿的报喜不报忧。
熊顿告诉妈妈银行卡密码那段是全剧泪点。
很佩服她能够以这种方式和妈妈告别,哭的稀里哗啦!
后面还有一段就是在葬礼上放的那段独白,那是对肿瘤的对抗,也是对生命最后的告白!
白百何真是个挺神奇的女演员。
大概没有强卖的人设,没有固定的标签,所以白百何的记忆点其实并不明确,在如今这光怪陆离的娱乐圈或许并不算好事,但从《失恋33天》到《捉妖记》再到《滚蛋吧!
肿瘤君》,白百何硬生生的走出自己的风格并且无法否认她在电影领域成功的占有一席之地。
从一开始对这个演员的“感性排斥”到现在对这个演员作品的“莫名期待”,她在我这用了五年时间。
长相在娱乐圈众多小、中、大花旦中算不得惊艳,身材也并非火辣,甚至连性格也谈不上讨喜,却在竞争残酷的电影圈成为了“票房女王”,自有其理。
抱着舔屏大帅哥吴彦祖的心态打开电影《滚蛋吧!
肿瘤君》,却全程被白百何吸引,情绪跟着她所饰演的熊顿起伏,甚至看到电影的结束,内心竟是十分不舍。
我想继续看熊顿各种出糗,我想继续看熊顿逗乐犯二,我想继续看熊顿各种沉迷自我的幻想,我想继续看熊顿身患绝症的同时还犯着花痴病。
其实,我就想看熊顿各种笑容。
“绝症专业户”的白百何居然能把每一场绝症都表达出不同的味道,不让观众厌烦,也不会串戏。
难得。
或许单纯靠熊顿患癌这一件事不足以撑起整部电影的情节并且也容易枯燥死板,所以导演大胆的用了许多夸张的镜头,如女主主观的天马行空的幻想,女主的内心世界,导演统统都用喜剧色彩展现给观众,外加之导演全片没有过多的描写癌症带给熊顿的病痛和折磨,所以观众的情绪在前半部分甚至是明朗的。
男友劈腿,工作搞没,身体患病,这一系列突然发生的事情在熊顿这似乎都不叫事,她依旧没心没肺的笑着,甚至还有心情去花痴主治医生,作为观众的我还一度内心感慨:哦,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过。
但欢乐的气氛终究只是铺垫,催泪的戏来了,当熊顿和母亲一起睡在病床上,熊顿依偎在母亲怀里,问母亲是否知道她的银行卡密码,告诉母亲她的银行卡密码就是母亲的生日时,我再也控制不住的泪如雨下。
好像就是这么简简单单一场戏,彻底打开了我的泪腺,也让我惊讶于白百何给观众传递情绪的能力竟如此厉害,没有撕心裂肺没有过多煽情,三言两语就让整部电影气氛大逆转。
小时候总是感动于电视剧里男女主角曲折坎坷的爱情,现如今却更容易被影视里的亲情所感动。
熊顿终究还是离开了,而我也哭成了泪人。
记住了熊顿的乐观,记住了白百何的笑容。
记住了在有限的生命里,燥起来。
然后,深夜,失眠。
<图片1>
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因烦恼所伤;有时候,我们也会因挫折而变得消极;有时候,我们很容易会被自己所打败。
尽管每一个人都深知在困难之中快乐的生活需要勇气,尤其是在接踵而至的不幸遭遇面前更加需要勇敢面对,然而在一切一切的困难面前,我们一定要坚信只要勇于面对,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困难终将过去,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到来。
《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片子选择的档期很好。
正值炎炎暑假,除了影院自带冷气,片子一开头便又给了一个夸张的彻骨寒冷。
失业+失恋我的心伤到全世界都似冰冻,大夏天拿着冰激凌掉进了冰窟窿。
生命本是无常,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与人道者不过二三,其余的都滚蛋吧,这就是故事名称的由来,原著中有一种当生命被画上休止符,我虽然无法摆脱苦难,但可以选择对待苦难的态度,乐观温暖通透的感觉。
就像妈妈包的饺子,柔韧的外皮,把丰富的馅料温柔的包容。
然而影片夹杂了太多女主自我想象的yy情节,莫名其妙的韩剧feel只彰显了女主的没心没肺,丝毫没有感受到女主对病魔的抗争和对生命的争取。
也许导演并不想在做这一道火锅时选择鸳鸯锅而摒弃了清汤锅底,只取色泽和味道激烈丰富却也失去了某些食材的原味。
在影片结束时,我并没有感到有向原作者致敬的诚意,尽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且佳人已逝。
小毛豆和父母的出现时最戳泪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种令人绝望的痛彻心扉,对此我哭的一塌糊涂,有一个红色塑料袋在寒风中漫卷飘飞的镜头,让我想到一句歌词“我需要一种无须代价亲切的慰藉”,但是当男主那枚色泽鲜亮的橙子带着一种放的时间太久都蔫吧了的状态出现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崩溃的。
看电影和吃爆米花是良配,但此片之前的宣传简介让我抛弃了电影伴侣,我带着一种“珍惜生命珍惜人生每一天”的崇高思想,以为影片会像被十只老母鸡加100只花椒辣椒熬汤煨出来的茄鲞,低调却色香味意形养俱全,但终究是图森破,难得亮点让人根本分辨不出香味是哪种。
这种切点葱加点蒜倒点酱油因为怕炒糊了所以多加了些水做出来的饭菜,也只剩下一味咸。
我宁愿看到一个纯粹的煽情电影,如一盘芥末鸭掌,痛痛快快的催人泪下,更好。
最后的葬礼,本是如饭后加一杯酸奶溜缝般结局,父母亲朋肃穆的表情,然而镜头中出现的灿若春花般的笑容,做着如中二的幼稚举动,怎么看都是略尴尬,也许导演想再次重申乐观积极向上的意义,却不小心把一杯清茶做成了可口可乐。
故事是一个好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每时每刻快乐的度过。
影片却没有把这一碗鸡汤熬出精髓,也许你会说熬久了汤里只是嘌呤,但作为观影人我更期待鲜美的滋味。
看完心情挺复杂,写在前面,个人给出满分(有主观因素)。
首先感谢格瓦拉提供的这次机会,参与了影片的点映。
主要还是说说电影吧,熊顿这个漫画家之前就知道,微博有看过她的漫画,充满了乐观与趣味,后来听说得了绝症,又跑去看了她的微博,不幸已经离开。
仔细浏览她生前在微博留下的足迹,点点滴滴,满满的正能量,当时就在想,这得是多么乐观的一个大姑娘。
电影剧情虽然“俗套”,很多却也是真实的故事,知道背景的人,我想看过无不会为之动容。
为了最大可能少剧透,一句话简单概括下剧情:一个癌症晚期患者生前的欢声笑语与喜怒哀乐,以及亲情、友情、爱情。
熊顿(白百合饰)是一个极其乐观的姑娘,即使身患绝症躺在病床上,也要想尽方法”调戏“帅惨了的梁医生(吴彦祖饰),电影也在她的各种搞笑行为中一点点舒展开来,“痛并快乐着”,是她的风格,你说熊顿不怕死吗?
我不信,她一定怕,是个人都怕,不过她明白“死,只是一种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她才格外珍惜最后的那些时光,给所有人留下尽可能多的欢乐与美好。
”你怕吗?
怕别人的人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已经结束了?
“我看到熊顿不经意闪现的难过,却立马迎上灿烂的笑容,温暖,美好。
你说她真的不怕不寂寞吗?
不会。
片中有一段很喜欢,熊顿在阳台上看到一个被线勾住的红色塑料袋,她慢慢走过去,解开,放飞。
那种桎梏与自由,她懂,已经知道结尾,何不”放飞“自己的梦想,舞出最后的最美好的人生。
她说”人,不能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
熊顿无疑也是幸运的,有3个好朋友陪着,有爱着自己的父母,有彼此爱着的”爱人“。
对于梁医生对她到底是不是爱,不去讨论,至少我觉得是吧。
“已经在内心最深处了”。
3个闺蜜,老郑,艾米,小夏,让熊顿体会到”真正的朋友就像健康,你只有在即将逝去的时候,才意识到他们的价值“他们给熊顿带去的,我想不仅仅只是陪伴。
尤其是几个人陪熊顿一起理光头那段,会心一笑之余,真真正正明白“兄弟手足”的道理。
我不知道电影是否最大的还原了真实本身,这已经不重要,诚意在,细节在,我已经被打动。
白百合在电影中表现很到位,几段泪点的戏很有张力,自然不做作,喜怒哀乐拿捏很准,反倒吴彦祖多少成了花瓶的意思。
导演组在一些细节上也很有心,比如“红色”,红色的围巾、裙子、塑料袋、气球等等,透出熊顿乐观、热情的天性吧。
比如病友稍微有点神似年轻时候的林青霞,看过熊顿微博的人应该知道(熊顿对她的一个好朋友说很久没见了,朋友就发了一张林青霞的照片说就是自己)。
再比如,淋巴癌患者的一些症状上面,这个我再详细说下吧。
我个人给它满分,其实也是有很大私心在,媳妇儿的妈妈前段时间被诊断出淋巴癌晚期,这是我在成年后第一次那么近的体会到绝症给人带来的悲伤(小时候柏柏和外公都是患癌症离开),几天几夜,失眠,跟影片中老郑小夏他们一样,寝食难安。
淋巴癌也是血液病的一种,比较难治愈,尤其是晚期。
电影中对于病情的一些细节,打点滴(类似美罗华这样的抗癌药,一般在脖子那边)、穿刺(骨髓里面抽血)、呕吐(并发症之一)、脱发(血液病的并发症,一般随化疗的疗程越往后脱发越严重)、咳嗽(也是并发症,尽量要避免咳嗽)等都是比较真实的,我在医院时候,看着整个楼层都是同样病情的患者,感叹生命为何如此脆弱。
欣慰的是,对象的妈妈也跟熊顿一样,是比较乐观的女性,我相信,乐观是一种很大很大的能量。
我一个大男人,这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哭,有一段,熊顿躺在床上跟妈妈聊天,摸着妈妈的嘴唇,像个孩子,她问妈妈,你想知道我的银行卡密码吗,妈妈说不想知道,熊顿说,是你的生日。。。
想起媳妇儿说他妈妈在家里跟他交代银行账号保险什么的事情,真的克制不住。。。
我想这也是电影成功之处,抓住了类似背景的家庭的一些共同细节,平凡,却也最真实感人。
最终, 熊顿还是离开了我们。
她走之前,教会了我们如何珍惜、感恩,如何用微笑赶走这个世界的阴霾。
记住熊顿的这句话: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不算影评的影评,琐碎的一些个人念想,仅次而已)感谢大家的回复,也感谢几位朋友对于淋巴癌及相关症状和治疗的一些指正。
这个电影是后来补得,还挺后悔当时没进电影院看的。
我属于泪点还比较高的人,结果这次哭得一边抹泪一边抹鼻涕,有些东西我能够知道自己并不是被这些个情节这些个话感动,是被包含在背后的同样的情感给感动了。
特别是当熊顿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跟妈妈一起窝在病床上,妈妈织毛衣,她问妈妈,“你知道我银行卡的密码吗?
”这里我感觉自己的眼泪是喷出来的,我觉得80后的独生子女们到了这个年纪特别能理解这种情绪,有时候你怕的不是生命的长短,而是当你离开后,你还来不及报答养育之恩的父母孤独的留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办。
电影里有一些情节有点跳,最后视频的地方真的扎心了。
突然联想到自己。
如果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也要和熊顿一样,潇潇洒洒的走完这一生。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即便在有白百何出演的电影里面,《滚蛋吧!
肿瘤君》大概是她到目前为止表现最好的一次——还是绝症女王的老角色。
记得在韩延《第一次》里面,白百何还是一个既霹雳又可怕的摇滚女造型,灾难程度直接暴露了整部电影的糟糕水平。
也就是短短三年间,白百何确实进步很大,直接把中国电影带进了票房的“黄白时代”(黄渤、白百何),近乎奇迹。
大概是联想到最近的动荡局势,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片头的消防告示。
知名小品演员朱时茂一如既往地说出了金句:做自己生命的导演,正能量永远第一。
在这个时代,正能量等于安全。
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做自己生命的导演”的绝症故事。
在了解到电影的拍摄套路以后,《滚蛋吧!
肿瘤君》的后半段,尤其是尾声,我压根不想看。
熊顿的人生追悼会被很多人点赞,认为死得洒脱,活得精彩,甚至很多人也直观联想到了眼下的天灾人祸。
可是,跟死神有过接触的人,真得是这样的异想天开,天真任性么?
去年美国有一部绝症电影叫《星运里的错》,主人公说出了一部绝症电影的情感精髓,那就是痛苦要求被感受到。
《滚蛋吧!
肿瘤君》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像文艺小年轻一样,列出了人生必须完成的清单,幻想与帅医生的浪漫爱恋,对父母有无限的愧疚。
在那些乱入的画风中,有美剧的《行尸走肉》,有浮夸的韩剧,有科幻动作片,闯关游戏以及写真集……即便这一切完全没有发生,然而借助熊顿的浮想联翩,电影把一个寻常都市女白领的人生诉求,展现得五光十色。
冰封的三里屯SOHO,这里曾是白百合的人生福地(《失恋33天》)。
闪光灯的摄影棚,虚假的鹅毛大雪,令人恍惚是在看《小时代》。
日暮又清晨的北京城,东三环的城市景观与本土都市爱情片无异。
有人说,《滚蛋吧!
肿瘤君》是在抗拒煽情。
然而,我不知道把与死神的亲密接触摆放在这样一个刺眼又醒目的境况,它不是煽情又能是什么。
或者,如果抗拒煽情,那么,电影里的医院就不应该是那样的超现实存在,一尘不染,有如发达国家的高级加护病房。
要知道,《滚蛋吧!
肿瘤君》并没有抛开至爱亲友团的身份职业,他们也只是这个茫茫都市里的小白领,然而,她们总是像进欢乐谷一样,布置着静安庄的租房,进进出出于光鲜亮丽的医院饭店。
更不要说,从头到尾,熊顿家好像一点都没有担心过她的医疗费用。
怕死是人之常态,怕生病则是中国人的常态。
对一个北漂女青年,《滚蛋吧!
肿瘤君》却把这个悲剧事实给掩盖跟柔化了。
即便它不是一部批判社会现实的电影,需要商业的包装,需要广告片一样的精致,可是,这些跟幻想画面一样不现实的现实场景,多少令人有些出戏。
如同熊顿美化了自己的想象,韩延进一步在做的,也是美化了熊顿的人生现实,对一个癌症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以说是彻底失真的,好似癌症也不过如此。
就说表现尚佳的白百何,她也仅仅是剃了光头,从头到尾都是气色红润有光泽,敢情这是进医院治病还是去疗养了,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真实的死亡,其实常人都是排斥的。
《滚蛋吧!
肿瘤君》用讨巧的手法,顺利克服了这一层障碍,并让观众为一个别有新意的追悼会所打动。
实际上,熊顿所操心的依然是自己的小世界,劈腿的ex,医院里的医生,病房的病友……她进入到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另一个世界,傻笑连连。
这种环保无害的健康姿态,似乎令人不忍去批评与她。
毕竟中国还有句老话:死者为大。
所以,《滚蛋吧!
肿瘤君》所拥有的只是那些花式片段,是熊顿做了自己生命的导演。
这种无害小白兔的制作手法,成功利用了电影的麻醉效果和解压功能。
但光有这些,很难让它在深度上胜出别人一筹,更无法在泛滥的绝症电影里面脱颖而出。
它所制作的不过是一粒苦味糖果。
即便嘴里已经五味杂陈,脸上却得佯装出幸福的笑容表情。
至少,观众所看到的是这样的,并且信以为真。
【刊发于 《北京青年报》】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真心觉得挺一般的,还拿去参加奥斯卡真心感动我国广电几个头头的审美
爸爸妈妈知道病情那一幕真的好泪目,相信所有的独生子女都很有共鸣吧
有个不错的漫画改编还行。
最终那些可爱的灵魂还是消逝了。“如果遇上什么过不去的事,记住在心里默念,熊顿,三遍,我会在天上赐予你们力量的。”
白百合有张多变的脸,看完还是没记住她长啥样~
差点火候,痒痒的,缺个爆发的点。
比片名有趣,全片笑点和泪点部分分割的很明确,脑洞得比较大才能get到,熊顿可能是白百合目前为止诠释的最好的一个角色,感动还是有的,一些想象出来的部分有漫画的味道,比较有趣,不过片子在情节设置上还是有拼凑的痕迹,鼓励下给三星吧,另,吴彦祖的花痴粉好多好多2015-7-29
肿瘤君的真实事迹比电影感人,奈何吴彦祖颜值在这里,很容易打动人心
原来片尾主题曲是上帝桑以前给我听过的closer。给原著漫画注水了许多商业化的内容,比如和吴彦祖的医患羁绊,但是白百合弥留前依偎母亲的戏还原度相当高,葬礼VIDEO也戳到人了。SO,还是及格了吧,虽然上半部像烂片。张子萱是个好演员,可惜被绯闻毁了。
《白日梦想家》版《抗癌的我》,小妞的《遗愿清单》,成年人的《星运里的错》。前半小时虽有烂片感,但马上开始脱力回春。弱情节、重感染力,却出奇不单薄,就像是情绪炸弹,全程笑泪,可能是国产小妞片的巅峰之作。鼓励分四星。
给白百合最后在摄像机里的表演给3星。
为了熊顿的原著加一颗星,电影拍得实在是不怎么样,吴彦祖也救不了
拍戏集齐各种癌症就可以长命百岁--白百合语录【大雾
为什么总有人会把装疯卖傻当成古灵精怪啊,整个拍摄手法弱智得让人尴尬,花痴=乐观坚强?整部电影最精彩的就是熊顿爸爸在超市买薯片那一段,轻飘飘的情节突然就有了厚度。
能先把标点符号给整正确不?《滚蛋吧,肿瘤君!》
可惜了一道好菜,厨子不行。一个在绝症晚期活得风生水起的可爱女孩子,条漫里那么多鲜活的苦中作乐,温暖的亲情友情,全被弱智化成到死也要谈恋爱的浅薄花痴。中间的脑补幻想太多太长,特效又渣,全靠白百何一个人努力撑戏。最后,彦祖真的老了,大银幕看到他拉长的人中蜡黄的脸是我哭得最伤心的一刻
除去真人事迹,只能给这个分数,韩延的癌症三部曲之二,也是最好的一部。
多浮誇的東西白姐都可以演得合理,快點回到神壇吧姐!
7从剧作到操作都可圈可点的小妞电影。遗憾的是,想加的元素太多了,出院后就开始疲软,遗愿清单那段跟广告片似的。ps白百合的戏路就是中国的新垣结衣啊。
现在看来,挺一般的,甚至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