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出现和爆发,某种程度来说,加速了整个世界对“同性恋”群体更科学或理性的认识。
或许没有艾滋病,大部分人也总会意淫和选择性地给这个群体一些“病”。
但当这种疾病成为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话题之时,它就被赋予了普世的正确解读。
让人们认识它不是“同性病”,不是“鸡奸病”,而同性的性关系也并非不当和错误的,它放大了大多数人对这个群体的困惑和恐惧,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到接受。
放置在今天这个特殊时期,新冠疫情看似是从中国爆发,全球各国开始用“武汉疫情”大肆渲染中国,有色眼镜与政治色彩抹黑也愈加恐怖。
什么时候停止的呢?
那就是疫情的蔓延,当新冠成为全球性的议题时,人们才选择理性和科学地面对它,开始共同面对。
所以,人类总是走着老路。
那就是偏见在历史上好像大多数都是无知的,嘲笑和傲慢也总是无礼的。
望着今天依旧有很多的群体、阶级或观点仍旧被赋予误解或成见之时,似想着,这些人以后得多么羞愧自己今天的行为啊。
所以,不希望“shame of you”,包容、爱、正视、尊重与理解,这是老议题了,可我们总做不到。
所以讲gay就一定要从80年代AIDS开始?
but I love 80's 每首歌我都喜欢 E03开头好喜欢 看了好几遍 虽然看了很多讲AIDS黑暗时代的作品,但这里还是出新了,让24岁充满希望的boy陨落,令人心痛;接到电话集资,接到电话纷纷走廊露头,令人动容。
歌都太好听了!
E04高光时刻:车前芭蕾 感慨并没为这个群体做出实际行动 看哭了 路人有咒骂有帮腔也有支持 E05节奏一下子慢下来,有点懈,三个男孩子只有黑娃没事,算是一种zzzq?
给了霍威这么多镜头是因为贵?
PS临终关怀的重要 后劲儿:basset是真的喜欢Ritchie啊,给他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然而R很渣,因为怕染病而逃离,得知阳性后虽然拒绝了好友但也和一些男孩子做了。
小Colin看上去最乖也不约,没想到是出门打拼寄宿被害了,而不是猥琐老头。
这大概是RTD为了展现的丰富性吧,让人遗憾心里一时难以释怀。
这剧后劲儿真大,今天想起了一些压抑的回忆,忍不住放了首Bird Set Free,有种劫后余生的小庆幸,突然想起了E05 议员的话:是不是要把脸埋进泥坑,才能体会抬起头的芬芳……这句话太狠了,但也很正确。
没想到这剧对我的影响这么大。
循环着bird set free 突然有种难以释怀想去空旷地方喊一喊试图释放的冲动,有点憋闷。
Ritchie Tozer is named after Russell Tovey!来自: Horace7 2021-02-20 10:15:04主创亲自说明,创建Ritchie这个“失败”的演员的角色的时候,想到的是最成功的gay 演员,于是就想到了Russell Tovey,而且由于creator自己也叫Russell,如果角色也叫russell的话就会比较wierd,所以就叫Ritichie Tozer了!
#When we are young and ashamed我偶尔试图去想一些不是你的事物来代替想你,比如去想路边的雏菊和早晨在小路上闻到的青草香气。
去想一阵雨,雨中青石板上桂花落了遍地。
去想黄昏时头顶的云,云层旁边的天空色彩浓郁。
但我想起这些事物的时候,发现这些事物都在想你。
剧情大部分些许无聊,也些许俗气。
截图是我认为剧中的核心的输出(仅个人观点)嘴上叫嚣着艾滋病是被编出来骗人的,我们就自在生活就好了的人 其实内心也是恐惧的。
看完有点想念 queer eyes,三刷真善美。
除了必然会死有什么是真的必须发生的么?
我们可以接受社会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嘛?
我们可以接受身边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么?
答案好像都是 可以。
道理上都是可以。
但为什么,真的选择的时候 又不可以了?
你是要过你想过的生活还是社会给予你的生活。
from:香浓和其他她它
一开始看我讨厌瑞奇,讨厌他的软弱,讨厌俗套的剧情,讨厌符号化的表演。
但是科林死的时候还是会很难过,律师为科林辩护的时候还是会感动。
瑞奇又逃回家的时候我喊着不要吧又来了,还是会被车灯下的芭蕾舞感动,即使早就被剧透了。
我到底在要求什么,我到底有什么资格要求他人。
我会要求一个异性恋不要滥交吗?
我会要求一个不敢接受自己可能身患绝症的病人勇敢吗?
我真的不恐同不厌同吗?
我真的发自内心地平等尊重所有人的性向了吗?
托泽夫人一连串的高跟鞋让我厌恶,我和她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说着抱歉有真正为自己的罪恶请求过哪怕一分钟的宽恕吗?
这是所有人的罪,那些成百上千因为“不知名疾病”死去的生命都是我们的罪。
看始于极限突然有感而发:我不理解为什么把jill塑造得那么伟大,她为什么这么好,看到这里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帮助那些因为艾滋孤苦无依的人也是在帮助她自己,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你身边的人都是社会,你辐射多少你的社会就会多大,你就能得到多少。
好吧,我表达不了我的意思,似乎已经偏离我的本意。
说不定jill那么帮他们只是因为他们是她的朋友,他们是一群无助的,祈求爱的人。
看前几集我一直就想说洁身自好吧,可是最后一集直接打破我的观点,当然,不是说不要洁身自好了,这是客观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方法。
可是如果只是单纯拿洁身自好去框住所有人,就等于说我们不接受其他种的生活方式、不接受可能产生多元和平等自由的环境、就等于是消极地面对这个世界自然或人为造成的灾祸、就和Ritchie妈妈以及成千上万个“看不见”自己孩子的家长站到了一块。
Jill说的很对,这杀人的病毒的到来不是作为同性恋有罪的铁证,而是那些本就相信it's a sin的人们拿来自证以及向世界宣传的“证据”。
所以“谁叫你是个同性恋,得了艾滋活该”和“谁叫你不洁身自好,得了艾滋活该”是性质相同的话语:因为你做出了和大众不一样的选择,所以你活该受苦。
So it's not only about LGBTs, it's about us all. 多给这个世界一点宽容吧,只要你不愿意某一天也被不宽容地对待。
-You killed him. -No, that’s ridiculous. -That is why he killed. He felt shame about them. Yes, It’s you killed him. -I didn’t know! 太多太多自以为是的人,不懂得尊重,最终只会说“我不知道”。
毕竟不是自己的人生,一句我不知道,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任何过错也和自己无关了。
可笑至极!
可悲至极!
荒唐至极!
今后如果有人问,你的优点是什么,我再也不会将那些自负的人,即便是学富五车,当成偶像去崇拜了。
自负的人生,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不过是平等的人!
因为什么恶臭!
因为什么不去理解,因为什么就该以自己的喜好为导向?
理解和尊重,才是生而为人的基础。
管你是老师,或是父母,或者位高权重的垃圾。
不懂得尊重,便是恶魔的源头。
如果说不信命,那么出生卑贱,就是命。
是刻在今后生活的命,在血液里,在内心深处,是无法逃避的来处与归处。
是无论如何努力也改变不了的创伤,因为阴影就在那里,无知地强大,自私的强大!
Go to hell!
I'm gonna live. 当我以为瑞奇会被患病的焦虑和绝望打倒时,他笑着说出了这句话,而我也为他对生的渴望所震撼。
如此可爱的男孩子,希望你永远与最爱的acting为伴,在融融的阳光中live your life。
说说Colin……我以为这样背景的男孩会永远自卑保守下去,但真相揭开时又让人生出些“原来如此”的感受……如果他最后还能有一线清明的话,不知他会不会对来到伦敦而心生悔意呢。
因为来到这个城市,他碰见了一个人渣感染了病毒,但也与一群开朗活泼的朋友相遇,共享了一段美好自由的时光。
如果是我的话,我还是会庆幸……人生际遇已然如此,但在最后的关头仍然有母亲耐心陪伴,朋友真心相待,死后仍有陌生人为我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愤慨。
病毒能够杀死我们的身体,但杀不死人类的温情和友善。
顺便,我想在新冠肺炎后,也许很多人都有过和Colin被隔离那段相似的体验,活动空间被限制,无法与外界有任何亲近的接触,房间被落锁,门口被监控,一切用品被严格管制……我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是无可避免地对人们面对“未知疾病”时的种种言行感到失望。
最后是全剧最爱的Roscue(名字不知道有没有打对)。
他活泼可爱,反叛大胆,在故事的开头就完成了自我审视,找到了自身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在经历了这一切后又与家人和解,在我看来是非常幸运非常完满的人生了,真好哇。
看完一遍后速评了一下,只是想把这些迫不及待冲出口的话表达出来,很多剧情细节可能不是很清楚,也许以后会继续完善。
最后,对于剧中这些可爱的人们——这不是罪,我爱你们。
1.艾滋病登上历史舞台和同性恋密不可分。
但这个密不可分的里面,有待去深扒吧?(虽然我也不知道是啥 总感觉需要我探索的东西)2.ash真的爱Ritchie的吗?要死了都说工作忙不去岛上看他?还是说我和西方情人观念不一样,爱情里也强调独立的个体?3.Ritchie的妈妈真的很可恶。
Ritchie要死了,还要强权不让他朋友见面?并且弄些他不喜欢的“in hospital”。
很中国父母,打着爱的名义强制给孩子不喜欢的东西。
4.Colin这个小天使,我是真的心疼死了。
没有乱来,最后还是走了。
而Roscoe和那么多人滚过,就他一个人幸免。
命运啊,你是那么地无解,那么地无情!!!!5.都说全集jill没有自我,然而我不觉得。
从最后一集来看,医生都和他熟悉了,遇到一个人在病房的艾滋患者,她在给予,帮助那些因为羞愧而不敢告诉家人朋友的艾滋病人,在人生最后一刻得到温暖。
他在利他,他在自我实现。
6.权利是靠自己争取的。
我是听了pop culture happy hour对这部剧的好评去看的,之前看过的艾滋相关的应该就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如果说那一部电影让我知道了,噢,这个病这么惨,那么这部剧是真的带着我拥有了如果你朋友得了艾滋你是什么感受的私人体会。
哭是一定的。
这部剧有很多缺陷。
比如 Jill 这个人物的感情生活一点没有提及,她仿佛只是作为了一个拔价值/gay身边的异性朋友的工具人,尽管性格塑造的非常正面,但是这么完美的人成立吗?
她为什么如此关心同性恋?
是因为碰巧交到了这么多的同性恋朋友?
还是说她自己也是同性恋?
她的性生活呢?
当剧里的男同们尽情享受着青春肉体的时候,一点都没有交代Jill的情况,哪怕一次有男生/女生从她的房间里走出来都没有,实在是显得因为需要这么一个人物的存在才存在。
还有Richie的原生家庭,不得不说演员们都演得很到位,但是最后jill和妈妈的那番话指责妈妈为同性恋感到shame,如果有更多铺垫可能会更好。
Richie家表现出恐同的感觉是爸爸,妈妈只是一直暗示jill和Richie是一对,当然这是潜意识里面的恐同。
尽管如此,这部片子在情感上是出色的。
一个无比绚丽的开始,朋友们相遇,20岁的年纪,大城市伦敦,80年代性解放,一起合租pink palace,朋友们嘴上埋汰又互相支持的生活,跟我们青春的记忆都很相似。
所以很容易带入自己,把主角们看成自己的朋友,随着剧情发展,病魔降临,算是切身感受到了艾滋病,和任何其他病一样,给人带来的伤痛。
但艾滋,又跟其他病不一样。
80年代,是风起云涌的年代,女权运动,性解放,嬉皮士,随着这股进步自由开放的潮流,同性恋群体慢慢不那么遮遮掩掩。
其实要人们改变观念是一件很难的事,在主流仍然恐同(更别提家长对孩子)的环境下,作为同性恋,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甚至寻欢作乐,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心理建设的。
好在Richie,Roscoe和Ash有彼此,有朋友,有社群。
当他们终于得到了支持,好不容易建立起自己的正当性,即使只在小范围内,艾滋出现了,且由于男同不采取避孕和容易破裂的性交方式,使得艾滋仿佛是上帝惩罚同性恋的物理武器。
Richie在酒吧的那番话,也是80年代大家最初对待艾滋的一种否定态度的真实写照 AIDS denialism。
总的来说,这部剧遥远却真实的,轻快却又沉重,以一种更私人的方式让观众们直观地体验了同性恋群体在80年代面对自己身份的挣扎,面对初露獠牙的艾滋的恐惧。
这是青春片呀,因为每个人都那么可爱,我们才如此的不舍啊。
面对同性恋和艾滋病的污名化还在继续,我相信这些东西都不会根除。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value自由。
所有音乐挑选地惊人得好
什么是罪:是你恰巧无法站在大多数人一边。而他们给予你的不幸甚至无需理由。
过于drama且感觉毫无深度,完全get不到为什么会这么高分,是因为政治正确吗?
Neil的伦敦口音差了点,不然就是100分了。演的太好了。可惜他只出场了短短几分钟。大爱!
没想到是教育科普向。个人觉得在rtd的剧本里面算不上好,有佳句无佳章那种,而且主角们都很脸谱化啊......
我真的好喜欢colin啊,他那么乖巧规规矩矩,连老板对他性骚扰都不知道怎么躲避😭
RTD有多狠心呢,他一开始给你美好给你温柔给你自由给你快乐,然后他一点点撕碎给你看。不是某一集,是每一集,每一集都让你心碎一次。最般配的一对生离死别,贺卡寄出烧给了天堂,最循规蹈矩的没有真爱就睡去,未来刚有光亮就宣判死刑。/Ep4 Ritchie回家到车灯舞那一整段写得太好了,Olly的表演也闪闪发光。
我永远喜欢RTD的一切剧
rtd就是最屌的 科林在亨利面前承认自己是gay 里奇给喜欢的男孩跳一小段芭蕾 罗斯科穿着女装宣告离家出走 科林的妈妈说你的朋友有些古怪但没有关系 这些都太好哭了 他们坦诚接纳自身 集体面对艾滋恐慌 对抗世俗偏见 性并不可耻 吵闹热烈的生活在伦敦 虽然底色是死亡 但他们的人生是上升音符la! rtd太会了
3星半,整体表演和镜头戏剧感很足,也有很多优秀的细节,但内容缺乏核心支撑,当然单以记录为目的的话倒也足够。
看完不知道说啥。
我们面对未知疾病的态度都大同小异,从最开始的否认,轻视和阴谋论,到妖魔化和污名化,直到越来越多活在羞耻中的“沉默的患者”勇敢发声,这种病被放在公共空间中大声讨论,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科学才能去污名化。艾滋病如此,新冠亦是如此。ps,这部戏还是很理想化了,特别是女主,简直圣母附体,不懂她的人物动机。在艾滋刚刚出现时,大家谈艾色变,哪里有那么多朋友、爱人和家人一直勇敢地站在你身后支持你,这部剧还是青春偶像剧啊。
男主不太行……
够多的了 够了。什么时候关于艾滋的片子的主角是种族屠杀和强奸的幸存者 是非洲妇女和她们被禁止堕胎生下的婴儿 再让我注视这疾病的痛苦吧。I am keeley hawes when she says "no" to his "do you understand." No, I do not nor will I ever, understand.
3.5
在新冠疫情下,看当时那个艾滋恐慌的年代,愈发庆幸科学文明和医疗知识普及的今天,但人性还是不变的。做爱不是罪,染病不是罪,伤害他人才是罪,无知和歧视不会阻挡病毒。女主Jill的设定太过完美以至于看上去都动机不明。
想成为太阳~
不温不火的 还是有点俗...从RTD开始写剧本就开始追 看到成品还蛮失望的...还是太温和&套路了. 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gang和Jill的父母 就没人会抑郁了(哥 y&y的水准去哪了啊!
不得不说Olly真的太太太太太太适合这个角色了……为什么要对我的Collin小天使下手😭😭😭
像是在最锋利的匕首外包裹上最甜蜜的糖果,所有欢笑和温暖的时刻都带着悲凉的底色。相守一生的伴侣甚至没好好道别就相继离世,厚厚的一沓明信片混在他存在过的痕迹里化为灰烬,乖巧寡言的男孩还未爱过就匆匆离开,前途光明的新秀还未实现梦想就黯然退场。他们大笑,拥抱,亲吻,淋漓,放纵,因为年轻,因为无限可能,因为未来未知却耀眼。And that’s not a sin. 同性恋不是罪,偏见和歧视才是。性不是罪,诋毁和敌意才是,以爱之名的自私和漠视才是,斩断羽翼的利刃才是,捂住嘴巴的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