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这四个字儿最近两年总被频繁提起。
尤其是在人们谈论一个明星或者一个公众人物的行为时总是会引用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来寻找问题症结。
其实,这并不是没有道理。
中国有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书香门第的孩子毕竟有些文化气,文艺家庭的孩子肯定也喜欢文艺。
那么,如果一个女孩,从小出生在一个以摔跤为乐的摔跤家庭呢?
那肯定——会成为一个摔跤手。
《为家而战》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佩奇从小出生在一个喜欢摔跤的家庭里。
父母,两个哥哥都爱摔跤。
她虽然是个女孩,也是从小耳熏目染,喜欢摔跤技能。
和哥哥大量切磋。
这样的成长环境其实对于一个女孩来说,不是很好。
比如,佩奇的打扮就很怪异,黑色歌特风格,中性叛逆少女。
她和闺蜜们在一起,也并不像别的女孩一样。
直到有一天,她和她的哥哥两个人都去参加竞选摔跤项目,成为真正的摔跤手。
这时候,她仿佛成真正开始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本片区别于别的传记片,是从女性视角来出发,又有青春激情又兼顾了女性的自我反思这一点非常可取。
因为西方女性比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要早。
所以,在本片中,这都不单单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是一个女人对于自己家庭和理想定位的思考。
本来,她是哥哥的配角可哥哥意外落选,她成了主角。
这种对家庭和兄妹关系来说都很尴尬。
等进入职业摔跤团队后,她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的来回纠结矛盾更是让本片增加了一些女性成长路上的深刻思考。
片名叫《为家而战》,但其实这个家庭又真的从最初就值得去让她奋斗吗?
父母给她强加的和她自己想要的是否一致?
父母没有给她一个很好的原生家庭,是怪咖家庭,被人嘲笑的家庭,她不会为此抱怨父母?
这些,都在本片中有一定的探讨。
当然,偶像巨石强森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影片中最亮看点之一就是她和哥哥找到巨石强森,让强森给建议。
强森絮絮叨叨一大堆,最后说出来让女孩,做第一个自己。
这对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
片中对于摔跤手训练生活的揭秘和内幕也有一定展现。
观众可以作为猎奇来看,也可以就作为体育竞技惊险情节来看。
热辣满场的比赛实况,紧张刺激的摔跤少女,强壮的肌肉和喷张的荷尔蒙,还有不时舒缓下来的情绪,走心自问,都让本片柔化了不少。
当拉雅改名为佩奇,当女孩蜕变成明确自我目标的女人,当她融入本不相溶的社会群体,当她和家庭以自己的方式和解。
曾经自卑,懦弱,在一个不好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女孩才真正成为了人生的强者。
值得一提的是,巨石强森不仅在片中扮演自己,还是本片的监制。
巨星光环下,本片刚柔并济,看点和亮点齐发,又因为从女性视角增加了同类影片没有的新奇角度。
确实值得很多成长中的女性观看。
(文/悟空)
文/满囤儿以前囤儿总以为只有中国的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儿女身上,没想到隔着小半个地球的英格兰,也有这种罔顾儿女天赋,强行寄托梦想的父母在哈。
1月10日内地上映的《为家而战》里的这个家庭虽然远在英国,但他们家的故事,对内地父母教育子女,处理两代关系,依然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梦想固然重要,天赋更为重要,两者兼得才能相辅相成一战功成。
可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现实,那就是梦想与天赋兼得者,万中无一。
我们绝大部分人,并不是。
《为家而战》虽然类型融合的比较丰富,有励志、体育、喜剧等等,但其类型创作上的技巧却比较传统,因此观感流畅自然。
笑点、泪点、燃点,都能在最恰当的时刻到来。
可如果你因此觉得本片是一部简单的爆米花电影,可就大错特错了。
好的电影创作者能够从现实中取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并根据其经历创作出不仅情节跌宕而且主题深刻的电影。
《阿甘正传》和《摔跤吧!
爸爸》是这种电影,《为家而战》也是这种电影。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超级热爱摔角的四人家庭。
因为父亲和母亲在人生最低落的时候被摔角拯救,所以摔角不仅是他们的经济来源,更是精神支柱。
这种情况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一对子女。
大儿子从小就是摔角狂热者,将其视作生命里的唯一,典型的梦想者。
小女儿虽然十三岁才接触摔角,但她是真正的天赋者,成长极其迅速,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技术层面的达人。
看到儿女如此出色,父母很难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他们身上。
世界最顶尖的摔角舞台以及世界冠军,成为了这对年轻兄妹的目标。
很少有人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永远一帆风顺,其原因正在于梦想与天赋很难完全统一。
比如那些上了大学少年班的,天赋毋庸置疑,但他们却经常因为梦想的迷失而未能成为领域大家。
再比如那些在选秀中屡败屡战的追梦回锅肉,也经常因为天赋不足而被人嘲笑。
哥哥的天赋不足令其止步于职业联盟的海选,而通过海选的妹妹也因为梦想不够坚定而在艰辛的训练中打起退堂鼓。
父母眼睁睁看着自己寄托的梦想即将一无所获。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你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变成别人的背景板,还是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在训练中累到虚脱倒地?
囤儿觉得至少内地的很多父母应该都做不到片中父母的选择。
这个家庭之所以能够在最困难的时刻走出去、跨过去,是因为这对父母虽然对摔角很痴狂,但并未因此而蒙蔽双眼,并未执拗到顽固不化。
梦想是人活着的动力而不是唯一。
儿子慢慢领悟到了生活和梦想的关系,女儿也在偶像的引导下领悟了责任和天赋的关系。
人生不是直线条,人生需要梳理的关系和权衡的利弊太多了。
能站在顶端的人、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万中无一,我们作为普通人更应该在有限的天赋和梦想之间,找到自己的价值。
片中最戳囤儿的一句话,大意是并不是别人不关注你,你的所作所为就不重要。
那个眼睛虽然看不见,却在摔角场上用出必杀技的少年,才是颁给这个家庭的最闪耀的奖杯。
为家而战 (2019)6.32019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喜剧 传记 运动 / 斯戴芬·莫昌特 / 道恩·强森 弗洛伦丝·皮尤
没有一个体育运动员是天生就可以被人选中的,是天生就是天之骄子的,这种是很难的,佩吉告诉了我们虽然他没有过人的天赋,但是她有一颗坚韧的心和一颗不惧困难的挑战,最终帮助她成为了一名世界顶尖的摔角,不得不说这部美国真实电影体育改编确实很好看,这个这部电影确实值得很多困难的人去看,这会大大提升你的士气!
首先科普一下摔角,这项在中国不为人知的体育娱乐运动在美国、日本、墨西哥发展最为火爆,在美国,世界最大的摔角联盟WWE是与NFL,NBA齐名的美国三大体育节目之一,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曾在WWE节目中表演,甚至特朗普在剧情中一度收购了wwe,成为了wwe的老板
中国人最为熟知的选手有:the rock便是速度与激情的主演之一巨石强森
在银河护卫队中饰演毁灭者德拉克斯的巴蒂斯坦
主演了大黄蜂的约翰塞纳(中文极好,之后会上映他和成龙拍的电影)
中国本土的摔角运动刚刚兴起不久,几个联盟还处于萌芽状态,之前wwe曾来中国招过摔角手,姚明也去支持了下活动。
一句话解释何为摔角,摔角就是有剧情和角色设定的围绕摔跤格斗的一系列表演。
很多人不喜欢它是因为它是“假的”,你如果说摔角 is fake,都是在假打,那我想告诉你,他们是一群用生命在”假打”的战士。
摔角的危险系数比任何一项真实的格斗比赛都要高。
电影同样是表演,为什么摔角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回到电影主题电影的英文名叫《fight with my family》,翻译成中文最初我以为是和家人作战(因为看过新闻paige和自己母亲打过一场血腥的硬核赛),摔迷将其翻译为与家人并肩作战,官方翻译为为家而战。
电影主题就是生长在一个摔角手家庭从小被称作怪胎的英国小女孩在家人的支持下一步步成为了WWE 最年轻的divas champion的故事,一个老套的家庭励志故事。
相比于口碑甚高的摔角王,这部电影更为轻松,较少谈及摔角手的伤病、中年危机、职业受歧视等问题。
而是更多表达了家人之间的并肩奋战,主角等一众摔角手为梦想的拼搏,主角哥哥失败后的自我救赎等励志的内容,并且穿插着强森,sheamus,miz,bigshow客串的小彩蛋,整部电影最后在paige夺冠的皆大欢喜中结束。
然而在电影的欢喜之后,paige的真实人生格调却比摔角王电影里还要沉重压抑。
摔角王 (2008)8.32008 / 美国 法国 / 剧情 传记 运动 /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 米基·洛克 玛丽莎·托梅现实中的paige比电影里更好看一些,是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女性摔角手之一(另一个是AJ LEE,电影最后被paige打败的那位,话说电影里找的AJ太丑了吧。。
),现实中的她也比电影中更为怪胎,一个复杂得让我不好评价的“坏”女孩。
在白人之中都显得惨白的皮肤,漆黑的头发,浓重的眼妆,总是向后甩着头发,对观众吐舌头。
她的爸爸曾因酗酒偷窃入狱,妈妈年轻时是个沉迷于毒品的流浪者,哥哥因落选wwe的选拔而酗酒滋事入狱,她少年时曾和自己的母亲打过硬核摔角比赛(使用图钉,铁椅,灯管等工具,较正常比赛更为血腥),曾坦言自己是一名双性恋,18岁怀孕人流后,终身不能再孕。
22岁成为了最年轻的wwe女郎冠军(现实中她wwe夺冠之前是nxt的女子冠军,已经小有名气了,promo也没电影中那么差),和AJ Lee开启了wwe的女子摔角革命(在她们之前wwe不重视女子选手,她们上场表演时间极短,且多是出卖色相摔角技术极差的的花瓶),打开了女子在摔角届获得了与男子选手一样地位的大门。
夺冠后,paige与大她十多岁的wwe帅气的摔角手阿尔伯特德里奥相恋,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她仿佛被上天眷顾一般。
而以后发生的事,都是电影没拍,也没发拍的故事。
以后paige又出惊人之举,在男朋友比赛时向男友单膝下跪求婚,后两人订婚。
然而,paige遭遇了每个摔角手无法避免的噩梦——伤病,在养伤时一次艳照的泄露彻底毁了她的人生。
大量paige的多年前的自拍裸体照片视频被黑客窃取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其中竟然还有和wwe两名男性摔角手的3p视频。
之后paige精神几近崩溃,曾尝试自杀,9次被警察问话,3次被逮捕,两次被送进精神病院。
下图为一年后paige首次对该事件的回应
未婚夫最初选择陪她度过难关,但最后还是分手,并在交往了新的女友后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对paige冷嘲热讽,上述进监狱等数据也由他提供,并嘲讽paige的哥哥是个loser......
而在《为家而战》北美上映的当天,据传外网有人再次上传了paige的多部视频。
随着时间流逝,paige也慢慢从中走出,伤愈回归擂台。
她很紧张的对观众说出一句“did you miss me?”观众以如雷般的呼声回应,该画面收录进2018年wwe十大经典镜头中。
一切看似要重新变好,而没过几个月,paige再一次现场秀中被对手误伤,经诊断颈椎损伤严重,再上擂台可能有生命危险,医生宣布她的摔角职业生涯就此结束。
随后,paige宣布退役。
她是个坏女孩,却也让我感到心疼。
12岁开始摔角,以获得wwe女郎冠军为梦想,22岁获得wwe女郎冠军,25岁因伤退役,永远远离了她与家人并肩作战的擂台。
注:部分图片源于摔角网,侵删。
奔着强森去看的电影,结果发现强森出场时间并不多哈哈哈。
回归正题,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主题思想很励志,但作品内容表达得不够突出,剧情上发展没有一个很好的铺垫。
电影中讲述了来自英国的摔角世家的“怪胎”女孩佩吉与哥哥一起为梦想努力加入WWE(世界摔跤娱乐),而哥哥落选只有佩吉成功入选。
之后,佩吉面临着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忍受孤独寂寞,每天日复一日高压训练的挑战,期间佩吉回过家一次,试图选择放弃,却因为得到家人理解鼓励再次选择回到训练营,并最终在哥哥的鼓舞下拿下WWE丽人大赛冠军。
由此,我们看到电影十分明了清晰的故事主线,同样我们也能看出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无非就是一个“怪胎女孩”为家而战,背负家庭期待与压力,从茫然无措到成长到坚定强大的激励人心。
可是,随着电影的接近尾声,我作为一个观众却心情平静更没有感到“激励”,甚至觉得“这就结束了?
”,这也就是这部电影我所看到的问题——铺垫不够和结局仓促。
从电影名字“为家而战”来讲,通过电影不难看出佩吉背负着一家人浓烈的期待以及不拿下冠军一家人生活都将如履薄冰的压力,所以佩吉不仅是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更是为了一家人之后的生计必须努力。
但是,从整部电影来看,电影更多表现的应该是佩吉从只能一个人入选的抗拒到不得不去努力夺取冠军的心路历程。
这也就是说,如果以“为家而战”为主题,那么显然在表现佩吉对于家庭方面的内心挣扎又或者是两兄妹对于家庭的态度都略显浅薄。
为家而战,主角对于家庭的正面态度在哪里?
是佩吉又或者兄妹两人甚至全家人为改变家庭现状所做出的努力在哪里?
退一步讲,电影中即使对不管是兄妹二人还是父母为家庭做出努力有所刻画,可都又一笔带过,很难引起共鸣。
再者,若看电影情节内容,又会发现关于佩吉的心路历程表现度不够。
到电影后半部分,佩吉回到家后再次下定决心重返训练营,这一部分本该像常规励志电影那样通过几个画面短情节表现佩吉坚定决心、更加努力,事实上电影确实也是这样做的,所以问题出在了结尾。
电影来到尾声,佩吉通过努力后参加了几场表演赛然后就被教练选中,得到去WWE丽人大赛的机会甚至见到了偶像巨石强森,然后——佩吉得到冠军一举成名??
其实影评写着写着,我的疑惑不但不减反而更甚。
在写这篇影评的过程中,我从最初看完电影的迷惑与难以言说到写着写着发现,哎?
好像这部电影确实也是像大部分励志电影那样来展开故事:主角追逐梦想,有过放弃,但最终通过努力赢得成功。
但我始终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困惑,提笔前我想到的是电影没能给我那种激励人心的感觉是因为结尾过于仓促铺垫不够,提笔后我想的是确实也是按常规套路来发展的,好像哪一步都没有少,可对比同类型的我国电影《羞羞的铁拳》又或者印度电影《苏丹》那种感觉始终来得不够深刻。
所以我更迷惑了,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友友能为我解答一下吗?
哈哈哈ps:以上仅为个人一知半解,不代表任何攻击成分。
1、为什么我不行 ?
2、不,你不明白 !
3、额外的闪光点 ?
我有很多。
4、顺其自然,不 !
看到中段的时候,一直在想,很优秀的小哥为什么没被选上——所谓的没有闪光点,性格平庸,到底是什么。
结局处,勉强给了自己一个理由,所谓的不够特别这件事情,其实是早有定论的。
因为他从来都不是坚持自己行为的那个人,他在意别人的目光,也没有那么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
冲动,结婚,都不是问题。
但他为什么那么做,看上去成熟自律,在落选的时候他没有当场去问原因,而是在某个深夜电话质问教练。
他心里的顾忌是在的——他有梦想,但也没有那么坚定,他只是个普通人。
妹妹一直是个别人眼里的怪胎,怪胎本身就是闪光点,因为成长过程中,她一直都没有避讳做个不正常的人类。
这也是为什么妹妹在那个舞台上散发光和热的时候,最后会去宣言,自己是个怪胎的理由之一。
如果是哥哥的话,他会说什么呢 ?
他能说什么呢 ?
我是一个已婚父亲,犯了很多错,多年来一直为梦想付出 ?
不,成为一个摔跤老师,是最适合他的位置,他自己虽然不甘心,但确实适合他。
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这样一部片子也看得被眼泪冲刷。
这是真实故事改编,是为平凡人生的闪光故事。
当你自己自己为什么而战的时候,当你做回自己的时候,你才能爆发出无限潜力来。
最初,这个叫佩奇(电影的字幕就这么翻译的)的女孩,懵逼被选上了参赛候选人,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而来。
后来在受尽磨练之后看到自己有多弱的时候,她已经打算放弃了,但后来当她看清这就是她自己的梦想,她不仅是要为家人而战,更是为自己而战的时候,她终于找回了她自己的信念,发挥出了强大的潜能。
然而,在她的哥哥身上看到的就是另外一种人生版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冠军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走的路,有时候你无法强求,是因为老天为你安排了更适合你的路。
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并好好珍惜,那也能够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在成功之前,会有许多的阻碍,在逼你退出,告诉你你不行。
但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有自己知道,跟别人怎么看,并无瓜葛。
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去付出努力。
看看女主兄妹打小就在擂台打架,想想那个时候大凉山搏击俱乐部那么多争议,实在是大惊小怪。
女主的原生家庭就是典型的底层家庭,父母经历过荒唐无望的岁月,自杀、犯罪、入狱,重新振作,带着儿女艰难经营着摔角事业,但并不被整个社会理解,看看在未来亲家面前的窘迫就知道了。
其实美式摔角这几年经常有听新闻,但更深入具体的了解真没有,这个电影反正给我的感觉是中国实在是缺乏这类运动的土壤。
总之是个拍得比较一般的体育片。
体育的部分没有多少感染力,反而是女主的家庭教育等方面感触比较深,我和女主很有共鸣,虽然看起来她是个太妹,而我自小是个好学生,但在人生的迷茫方面都不遑多让,本来打小被视为怪胎的女主来到美国参加选拔赛以后,发现自己实在是小巫见大巫,那些看起来好像花瓶的模特们,那是真的上阵摔角,那训练的力度,她们也绝不是娇弱的花瓶,自幼摔角的女主反而成了垫底,而且人际交往能力也非常差。
女主陷入了迷茫,没有了目标,磨灭了个性,把原本苍白的肤色美黑,把黑发染成金发,可是她却越发没有目标。
其实此时女主明白了自己之前并非是真心热爱摔角,自己只是为了父母的愿望而去摔角,可以说他们兄妹三人都只是父母弥补自己梦想的工具,摔角拯救了他们的父母,却把他们兄妹三人推向了混沌盲目的前路,大哥打架入狱,二哥陷入梦想破灭的颓废,而自己也要差点走上这条路了。
影片其实也不是励志爽片,女主的哥哥正是金字塔尖下无数被埋没牺牲的普通人的代表,尽管他从三岁就立志要当摔跤冠军,但是那位选拔教练却犀利地评价他不过就是个龙套,出人头地的梦想破灭,而他却要面对养活女友和孩子的现实。
女主的家庭并不完美,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很糟糕,父母很明显教育程度非常低,除了摔角他们看不到任何实现家庭阶级跃升的可能性,而他们也把这份执着灌输给儿女,却一度害惨了他们。
但幸运的是父母并非利令智昏,他们给不了儿女足够的资源和眼界,但至少他们有爱孩子的心,没有再勉强女儿。
女主经历一系列调整之后,终于明白了,如果想要走下去,靠的必须是自己真心的热爱,她找出了自己小时候制作的冠军腰带,重新变回原来的形象,努力训练,并交到朋友。
当然,女主当然是要获得成功,不然影片真的是没法看。
现实当然不会那么顺利,即便是那些获得冠军的选手,能做到巨石强森成就的也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困于伤病、生活等,泯然于众人,就连女主的原型也才20出头就因为伤病被迫退役了。
现实当中多少体育冠军退役后生活艰难的新闻也是日常见诸报端,冠军真的只是人生的一小阶段而已。
(小剧透,不爱勿看)看完《为家而战》之后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不要成为下一个我,而是成为第一个你自己”。
女主刚开始从事“摔角”比赛是为了家,可这个“家”里不包括自己,后来经过一些磨练之后才是真正的为了自己,为了那个“有我的家”而战斗,这里的转变很感动。
“摔角”比赛是巨石的成名处,但这部电影却不是围绕他的年少成名展开的,但却另我喜欢并了解了“摔角”,就像是那对夫妻,从刚开始的局促变成投入(我也是,刚看到主角一家,我认为这太难以想象,但后来我跟那个妈妈一样想着说“对,打她!
”[害羞]态度反转)。
我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有大概有四条线,妹妹的成名之路,哥哥的梦想追逐,父母之间的自我救赎还有“摔角”运动爱好者的发展壮大。
在看“摔角”的一个选拔赛,看着部分感觉天赋”这东西怎么说呢,有固然好,凭借天赋把那些没有“天赋”的人PK下去我没意见。
但真的会有靠“色相”的非专业人士,或者本就不爱好这件东西的人得到了那些为实现梦想拼命追求人的机会,但因为大众得需要,牺牲了事物本应要求具备的东西去迎合大众。
没办法,人爱看,就应该安排上。
但感觉还是不公平,说白话的说,替那些有实力的人谋不平吧。
(这是题外话,电影里的人并不是“出卖色相”,也是很努力坚持的)。
[/cp]
暴力表演的美国假式摔跤确实不是我的菜,在这种剧情下影片还硬要传达励志、正能量,为啥呢?
说明美国人英国人喜欢受虐自残为什么不拍成R级。
还有我觉得这是一部超级英雄片吧,本来女主都翻不动轮胎,相比那些做完一系列训练再连翻三次轮胎的模特差的不是一点,基本可以确认下一个淘汰的就是女主,神奇的是回家一趟再回美国后竟然比那些女孩强了,你是偷了美国队长同款药剂了吗?
评论里竟然还有人感动的哗哗的,我怀疑那些人是反串黑,但是我没有证据。
由真实故事改编,可是编的太过火了,真实故事不能瞎几把编呀。
我能看到有一些情节导演很努力地想让观众感动,我也想被感动,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女主选角不太好,但全片让我有更了解和理解WWE
这片子 巨石强森算是友情客串吧?
就平平无奇女摔跤手传记片。青春,梦想,恐惧,放弃,振奋。强森在里面演自己,打酱油,演员表排那么靠前有点骗。
7-佛罗伦丝赋予角色的魅力很吸引人,电影在某一程度上让人更加了解WWE。兄妹两人为了梦想而挣扎,生活的困境加重了追梦的心理压力。兄妹二人剧情线基本上主导了电影氛围,这点渲染挺好。但佩琪的人物线还不够全面,有足够形象但不够立体。戏剧性上看,却是不错的励志故事。
打架就是好看。
又燃又好看!运动所需要的健壮和好胜心本来就是与所谓的“女性气质”格格不入的,女性运动项目的关注度也远远低于男性,所以最后提到女摔跤手Paige对"Women in sports"产生的影响,才更觉得,啊,爆泪。
不太好看,女主跟电影都不好看。摔跤场面为啥也拍得不好看呢?
佩奇的成长道路上巨石强森是最佳指明灯,佩奇也是一步步踏上了、梦想之旅,并站在了WWE的冠军之巅。《为家而战》用特殊的女性视角,以看似粗犷实则细腻的感情铺垫,锻造了一段非凡的摔角励志之旅。佩奇没有成为下一个巨石强森,而是成为第一个佩奇,她只做第一个我,她在攀登属于自己的巅峰,而那其中蕴含的励志、感动、温馨与悸动,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可以可以,WWE的姑娘们很赞,看完更想学打拳了。
前10几分钟我倍速的,以为是烂喜剧,只是为了一个演员,结果大吃一惊,太精彩了,中途和结尾还特别感人,体会到就算WWE是表演也很不容易
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和《摔跤吧!爸爸 》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在述说摔角、参赛,可实际上却是在演绎教育!成功人的背后都有一群家人在支持!他们总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刻给你加油、打气!
最后还是哭成了傻逼,对体育励志片实在没有抵抗力。
有一个牛逼的点 就是没把啦啦队长那三个人塑造得很扁平 以前总把这些金发美女弄得很符号化 这片里几句话就不一样了 主角看到人家坐泳池边就崩溃了 在她那个年龄也挺合理的 虽然能知道电影渲染的情绪在哪里 但还是挺值得一看的
最后看哭了#新老板是臭傻逼系列#
电影里的歌很好听,最后的比赛挺激动的,有一些温情部分也是挺感人的
一部关于女摔角手(WWE)的励志故事,但过于平铺直叙,无论是女主为梦想打拼还是家庭对其关爱都表现得不够深入,内心纠结及训练磨难都是常规套路化,却在最后没有呈现出该类型片令人激动的逆袭激情。大概是节奏把握不当,前面家庭关系铺陈冗长,后面本应该的高潮戏又匆匆收尾,情绪未能渲染到高点。整体显得四平八稳但也清汤寡水。ps:巨石强森在片中是名副其实的打酱油,总共露面不足三分钟,演员列表却放于第一位真是挂羊头卖狗肉啊。。。
我的电影标签里新增了一个<相亲>,女生选的,我能咋办。
太无聊了
巨石戏份加起来都没有十分钟,居然是演员表第一个?男主太像西蒙佩吉了吧?还以为是西蒙儿子
老邓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