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新世界

外婆的新世界,私奔的外婆,打开心世界,Gone Grandma,Grandma's New World

主演:闫妮,邓恩熙,张瑶,姚晨,王珞丹,梅婷,芦芳生,黄尧,刘琳,张子贤,苗苗,耿乐,侯岩松,郭柯宇,李乃文,邹元清,焦刚,辛云来,李倩,赵滨,尹智玄,李沐然,于晓璘,王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外婆的新世界》剧照

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1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2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3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4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5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6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13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14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15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16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17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18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19外婆的新世界 剧照 NO.20

《外婆的新世界》剧情介绍

外婆的新世界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生沉默如大多数人般的外婆(闫妮 饰),突然不告而别、离家消失,游走于城市各地,变得不再沉默,变得特立独行,宛如城市游侠,利刃般刺入无数人的生活,揭开一个个难定黑白善恶的人生,一边改变着自己,一边也改变了许多人——包括外婆的姐姐(闫妮 饰)、女儿(张瑶 饰)、外孙女(邓恩熙 饰)的人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请让一让反转人生乡村重生记一个赌波的传说远方御前演出我单纯的兄弟阴错阳差第一季骑弹飞行消失第三者灵魂约定亡儿调皮小精灵逃出生天午夜出租车梦回追凶康定情歌马布里街头小霸王:情窦初开神枪少女第2季我爱夏日长新闻记者青盲夏日口袋烈马柔情我在六扇门的日子弗鲁特韦尔车站法律与秩序:组织犯罪第一季毕业旅行之逍遥骑士预兆仙帝归来当赘婿

《外婆的新世界》长篇影评

 1 ) 女性题材,还是要看李樯

2020年,苏敏阿姨开着她打工买来的大众白色POLO,从河南郑州出发,独自一人踏上了旅途。

自此,她因“50岁阿姨自驾游”引发热议。

因为独特,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女性太不容易了!

苏敏阿姨前半生为弟弟忙,为老公忙,为孩子忙……因为忙,所以根本没时间旅行,根本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但也因为忙,其实更需要旅行,更需要关照自己。

五十多岁后,她终于决定出门,决定为自己活一次,决定走进新世界。

成为不同于其他 “50岁阿姨”的苏敏阿姨。

之所以想到她,因为我这几天在追《外婆的新世界》。

“外婆”“新世界”,二者听上去不搭,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女性可能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就沉沦,沉沦于亲情、爱情,沉沦于职场、家庭……到了五十多岁,有些人或许才幡然醒悟:原来这一生都在为他人忙碌,未能为自己考量。

剧中的外婆孙玉萍就是这样。

前半生一直在为别人忙,为了丈夫,为了女儿,为了外孙女……辛苦劳碌但未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比如在女儿校门口做生意女儿抱怨她,女儿嫁得不好也要抱怨她,外孙女不小心被高压锅伤了脖子,女儿还是抱怨她……也不见得抱怨得全无道理。

只是,女性确实容易在亲情中陷入一种二律悖反:越是付出,越是遭受更多的抱怨,即好心办坏事,做多错多。

终于,在某个成为了外婆的平常日子里,孙玉萍决定不告而别“离家出走”,独自上路,外出旅行。

外婆终于走向了“新世界”,迎接崭新的人生。

《外婆的新世界》的编剧是我喜欢的李樯,而李樯又特别擅长刻画女性角色。

现在大家都喜欢说“大女主”,但在我看来很多都只能称为“扁平”的女主。

只因这些角色仅突出一个“爽”字,少了多元、丰富的生活质感。

而李樯作品中多是些性格多面、拥有更丰满生命的女主。

她们可能不完美,但更加立体,更加生动,也更加真实。

比如电影《孔雀》中的姐姐,《立春》中的王彩玲,还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姨妈,每一个都令人难忘。

我还难以忘记他在尚未成名之前担任编剧的剧集《好想好想谈恋爱》。

这部剧真的太好看了!

李樯塑造了一个女性群像,并且意识超前。

早在2004年,剧中的女性角色就说出了:“其实恨单身女人的人就是记恨,记恨自己陷入了婚姻的圈套,因为他的自由已经被判了无期徒刑。

”这样的话在二十年后,才因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言论而再度被众人大范围地讨论,并被引为女性主义金句。

所以,《外婆的新世界》剥开喜剧的外壳,内里其实就是扎实的女性主义叙事。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女性的觉醒。

这个不用说了,外婆在操劳一辈子之后突然决定抛下一切离家,做自己。

再晚的觉醒也是觉醒,值得被展现。

二、 女性的独立。

剧中设立了一个与外婆对照的双胞胎姨婆角色,她与外婆长得一样,但除此之外全不一样。

姨婆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家庭,但有自己优秀的事业。

于是她可以从不必照顾别人,甚至不必照顾别人的感受,言语刻薄,同时潇洒而清醒。

姨婆就像是外婆的一面镜子,或者说,姨婆是外婆想要活成的另一个样子。

三、 女性的互助。

外婆外出旅行之后,精彩人生才真正开始。

一路上,她遇上形形色色的女人,有女逃犯,有女残疾人,有同样是母亲的女退休工人……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彼此都产生了互助的关系。

我目前最感动的是第一个故事:女逃犯知道自己迟早会被抓的,但她就想在被抓之前完成心愿——看一下曾经因帮自己而丧命的姐妹的身体器官到底捐给了谁?

最后,外婆帮她完成了她终未能完成的心愿:拍下受捐助眼角膜的那个人,并将照片寄给监狱里的她。

曾经的姐妹帮助了她,然后她为了姐妹杀了害死姐妹的男人,再然后遇上外婆,外婆又帮助了她完成对姐妹的心愿。

这个圆环扣上了。

这才是真的girls help girls。

四、 女性的成长。

《外婆的新世界》所讲述的就是外孙女窦绮通过寻找外婆,通过与外婆一路结识的陌生人交流,一步一步重新认识了外婆,重新认识了这个不同于之前她所熟知的、被日常给淹没了的那个外婆。

然后,自己也同样得到了成长。

都说这些年流行“大女主”影视剧,但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只是想吃女性主义红利,并没有真正关照到女性,体察到女性,共情到女性。

很多女性角色只是戏份多了,但仍然是被拯救的设定,关键时刻要靠男人来帮助扭转乾坤,淹没了自身独特的本质……于是在这种情形下,《外婆的新世界》显得尤其可贵。

我再用女囚的故事举例。

成为逃犯之前,她也曾去看过害死闺密的男生的父母,想要找到一个答案。

结果发现对方并非凶神恶煞,也只是平凡的父母而已。

女性总是会想帮差劲的男性找借口……结果并没能找到。

于是最终,她还是在这个男人再欺负另一个女性时忍不住出手,杀了他。

这让我想到契诃夫在俄国的囚犯流放地做调查时写出的《萨哈林旅行记》里说,那些女犯人“终究都是因为男人而犯罪判刑的。

”“甚至那些因纵火罪和伪造货币罪来此的人,实际上也是在受着爱情的惩罚,因为她们是受了情夫的唆使才犯罪的。

”女人的罪,多数是因为差劲的男人。

而男犯人呢,在前往萨哈林的路上,一上船就开始给家里写信,编造萨哈林天气暖和,土地很多……“事实证明,妻子的无知和轻信,常常会使他们如愿以偿。

”女性真的半生(或者一生)都在为男性服务,轻信他们,忍受他们,可能还要受辱于他们。

终于有一天,她们觉醒了,她们决定离开家,离开那个受缚于两性思维的社会关系中,她们要去往美丽的新世界。

影视剧(或者说现实生活)中,看过太多因为牺牲了自己而变得面目模糊的女性了,她们或者就成了某个主角的妈妈,或者恶婆婆……没有自己的姓名。

《外婆的新世界》终于把镜头对准了她们,让她们发声,告诉大家,她们也能有自己的精彩新世界。

就像姨婆说的:“活泼得掉价,文静得像块砖头,都是你外婆。

”女性是丰富的,是多面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视而不见。

或者说,我们看见了,还是选择了没有看见……但,这,其实不是外婆的悲剧,是我们的悲剧啊。

 2 ) 没看之前我也没想到六旬老太离家出走这么刺激

作为匡扶摇公众号的铁粉,也作为《私奔的外婆》的第一批读者,对《外婆的新世界》这部剧的期待是可想而知的。

2021年9月,在杀青的第一时间来豆瓣标记了“想看”。

直到确切看到定档5月7号的消息,才意识到时间飞逝。

要知道,距离第一次看到《私奔的外婆》这个推送到现在,竟然已经过去了四年。

一口气追完了五集,原本准备标记一个四星短评就走,却无意中看到评论区里一些难以苟同的负面言论——“旁白影响观感”“剧情太扯了”“刻意煽情”“过于刻板的女性角色”... ...作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原著党,也作为一名对女性话题、现实议题极其关注的普通观众,我下定决心,就算是熬夜也得写一篇长评,好好说说剧中的一些用心的角色、情节设定点。

那些被画出来的细微“情绪”先从匡扶摇说起,咱们来看看《外婆的新世界》这整个故事的基础架构。

从《老关的理发店》开始,到《她所摸索的生活》,再到《人们参差入眠的晚上》...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迷上匡扶摇的漫画,多多少少都是因为发现自己与画中主角们的想法产生了细微且精妙的共鸣。

他画中的主角往往都具有真实人生中的种种难以察觉的特质,但同时她们又似乎游离在真实生活之外。

面对看似无关紧要但又舍不得放弃的生活,说着看似絮絮叨叨却又精准无比的旁白。

这么描述可能有点拗口,简单来说就是,在他的漫画故事里,我们能看到那个缩在无人知晓角落里的、胡思乱想的自己。

一个很有趣的细节。

在《一席》的演讲中,他曾提到自己学画画的过程。

别人学画画都是从临摹名画开始 ,他学画画却是从这种画风开始——

图片来自“一席”他的画风总结一下,就是非常“不乖”。

如果用极其现实主义的评判标准来看,这样古灵精怪的画者讲出来的故事,肯定会是有那么一点“魔幻”色彩在的。

说回《外婆的新世界》,我们设想一位60多岁的老年女性在离家出走后一路狂奔,她遇见逃犯、遇见表里不一的虐猫狂魔、误打误撞成为直播网红,在最新的第六集预告中,她似乎还遇见了迟来的爱情... ...这样的设定魔幻吗?

可能是有那么一点魔幻。

但你能说这样的故事不现实吗?

单元剧里的故事,可是一个比一个更加真实啊。

母女关系:一切冲突与爱意的源泉这种“真实”的力量体现在哪里呢?

举个例子,窦晓静和孙玉萍母女俩一起买衣服的情节,弹幕里有观众评论说“这母女关系也太令人窒息了”。

感到窒息的根本原因,想必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或是见到过)太多难以调和的代际关系问题,因此在看到此类情节的时候受到了触发。

荧屏里的情节,只不过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情绪进行加浓、夸张的版本。

无论是着眼于代际关系的《瞬息全宇宙》,还是关注阿尔茨海默症群体的《妈妈!

》,近些年女性题材的爆款影片非常之多,而其中只要牵扯到母女之间情感的内容,往往都会成为剧情中最具争议、同时也最具戏剧张力的部分。

分析其深层原因,不外乎是女儿与母亲这两个角色之间天然就存在着“微妙的竞争性”与“强大的包容性”两种互相制衡的关系模式。

以《外婆的新世界》为例来说,因为早早失去了丈夫,孙玉萍对女儿窦晓静是充满愧疚的。

为了能让女儿窦晓静幸福,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出来,但这样过度奉献的结果却又反过来养成了女儿窦晓静的潜在压力,做多错多的孙玉萍俨然成为女儿“失败人生”的“出气筒”,以至于女儿会将自己人生中所有的错误决定都归咎于母亲身上。

这种母女之间不健康的相处模式持续了几十年,直到孙玉萍遭遇心梗,在生死线上挣扎了一遭,这才真正想通了。

年轻的时候失去丈夫,老了又被女儿埋怨,孙玉萍似乎是不太幸运的。

但大难不死,还收获了一个重新活过来、叛逆一把的机会。

相比剧中目前出现的其他女性角色,孙玉萍似乎又是极其幸运的。

女性,是一种处境目前已经看完的五集里,几个主要的女性角色带给我的触动都很深刻。

当看到廖向梅在被拖行着昏死过去的何欢身边撕心裂肺哭喊的时候,当看到田淑芳被“啃老族”儿子嫌弃、满眼都是小心翼翼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有弹幕说,剧里的女性角色过于片面、过于刻板印象了。

廖向梅淳朴单纯,但也会因为一时的贪财而失去工作;何欢真诚善良,但最终却没能获得一个美好的结局;田淑芳对儿子百般迁就,但儿子似乎将这一切当成了理所当然;祝美红看似有着极佳的洞察力和极强的防备心,但还是被虐猫狂魔的“高超”演技给骗了... ...剧里这几个女性角色,似乎与“完美”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不完美”恰恰给剧情增添了一些可信度,你会渐渐发现廖向梅、何欢、田淑芳、祝美红这些角色身上的点滴特质,其实都来自于你身边那些有血有肉的人。

跟随这些女性的视角去看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复杂的。

抢劫犯的父母并非十恶不赦的坏人,而是勤恳老实的小商贩;啃老的儿子并非无药可救,他也有自己的压力与苦衷。

真正好的文艺作品不能只呈现“伟光正”的东西,它需要一些模糊的阴影、一些可以讨论的灰色地带。

作为观众,我们要绝对警惕,不要成为非黑即白的二极管,将角色的性格缺陷与整部剧的缺点画上等号。

想起在前段时间参与的一场沙龙活动上,戴锦华老师非常动情地说:“女性是一种处境,女性是很多种处境,女性是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处境的承受者。

”即一种力施加在另一种力身上后所产生的某种效果与影响。

女性主义并不是某种政治正确,更不是谁蹭谁就能火的金钥匙。

“她”是一种处境,更是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如果看完这个剧之后,我们能对自己的妈妈、对身边所有的女性都能多一丝丝的理解与善意,去体会她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什么将她们塑造成这样的,也算是这部剧给我们平淡如水的生活带来的一个非常令人欣慰的提醒,不是吗?

“神还原”小细节好了,接下来是原著党拍掌狂喜的环节。

2019年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脑海里是有无比清晰的画面与声音的。

但漫画这个形式,作为基础的故事架构来说,在影视化的过程中总是免不了有改写、填充。

作为原著党的开心在于,原画中几段极具个人特色的对话,在剧中竟然都原汁原味保留下来了。

如今的完成度,我认为是完全对得起原著党期待的。

剧中关于“撅屁股”的对话

漫画中关于“撅屁股”的对话

剧中关于双胞胎“翻书”的同步

漫画中关于双胞胎“翻书”的同步

剧中关于乳房肿块的描述

漫画中关于乳房肿块的描述

剧中说年轻人“又懒又丧”(这种说法在原有基础上融合了近几年的流行词)

漫画中就客气了一点,仅仅说“缺乏朝气”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些片段都会会心一笑。

这种典型对话的保留,使得原画的部分冷幽默气质也得以留存。

我们真的不必对完整情节的还原度吹毛求疵。

至少从目前已放出的五集来看,是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编剧和导演创作上诚恳态度的。

小角色里的大野心看过《立春》《好想好想谈恋爱》《孔雀》《玉观音》《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这些经典影视作品的朋友,一定对编剧李樯的名字不陌生吧。

这些作品所处的年代不同、主线剧情也千差万别,但共同点在于主要角色全都是一些与生活不断抗争、和解的小人物(尤其是女性)。

说回外婆孙玉萍,她也是如此平凡又如此闪耀的一个小人物啊!

在女儿、外孙女眼里,她只不过是一个每天唯唯诺诺做着可口饭菜、踩着缝纫机、承受后辈怨怼的、从头到脚都严格秉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小老太太。

作为孙玉萍的互文与对比,终身未婚未育的姨婆孙玉兰,她自由大胆、经济独立,更像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外婆。

但即便姨婆孙玉兰逃掉了婚育的摧残、有着种种“独立女性”的进步之处,她内心深处依旧是保守的,这一点从她对窦晓静婚姻的看法里就能窥见一二。

孙玉萍最重要的转变之处,就在于第一集死里逃生之后,她眼睛里闪着光,对女儿说:“这次病好了就不去店里了,我想好好养老了。

”然后,她用离家出走的行动重新定义了她所谓的“养老”。

做法之大胆、之前卫,连姨婆孙玉兰都打心眼里佩服。

外婆出走之后在一路上所迸发出来的能量,让自以为熟识她的亲人、朋友都惊讶无比。

不得不说,这种设定太绝妙了。

新闻里我们经常看到,有自驾从南非开普敦到英国伦敦的80岁南非老太太 ,也有65岁不会外语但依旧独自骑行环游世界的郑州老太太。

什么是Woman Power?

这就是Woman Power!

李樯老师想要用这样的小小的角色传递给我们的是大大的野心——只要你敢想、敢做,任何时候都不会晚。

写在最后不知不觉又写了很多,但这种单元剧就是有一种奇怪的魔力,每一集总会有那么几个点能戳到你。

感谢《外婆的新世界》。

不喜欢这部剧的人说它“鸡汤”,说它“悬浮”,但对我来说,它是一剂来得正是时候的良药。

在这充斥着坏消息的五月,感谢它的到来,给了丧丧的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让我终于得到了一些温暖与动力。

是啊,六十多岁的外婆都可以活得这么有趣,我为什么不可以?

前五集的时间线都指向了三年前,但外婆离家出走之后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对接下来的剧情,我是抱有十二分期待的。

希望外婆不要让我失望哦!

而对那些在门外徘徊、犹豫着要不要入坑追剧的人,我只想搬出姨婆的金句,吆喝他们/她们进门来看看——(老太太离家出走寻找人生真谛)这么刺激的事情,你确认你不想知道吗?

 3 ) 《外婆的新世界》惊喜频频,编剧李樯在玩一种很新的伏笔。

外婆的旅行中又遇到了新的人和事,再次击中了社会和家庭的痛点。

这一次的主角,是个在大人们眼中十分叛逆的小男孩袁辉,编剧借由袁辉和妈妈的矛盾探讨了父母关系和家庭教育。

袁辉的妈妈认为:我为你操碎了心,你却一点也不领情。

袁辉却认为:我为了满足你的心愿一直在努力,可你却一点也不明白我的心。

袁辉的妈妈常年对袁辉照顾不周,心里一直觉得儿子明明有体操天赋却就是不好好努力,可事实上,袁辉天赋很差。

父母总是会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做的事都是为了孩子好,就是不肯理会孩子们内心的想法。

这种对爱的不同理解,乃至错位往往加剧了家庭矛盾。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其实,这不是剧中第一次提到这个命题,早在前几个单元,外公出轨对象韩玲的女儿因为小时候目睹母亲的出轨,在父母的表面和谐,实则同床异梦中度过,没有学会正常夫妻的相处模式,导致她长大后缺爱却又偏执,不相信婚姻,总是怀疑丈夫出轨。

外婆遇见的每一个人,在人物塑造上都极具典型,通过每个典型的人物去探讨当前很犀利的社会命题,将真实的现象一一摆在台面上,让观众们在看别人故事的同时,能够有一些反思。

所以不要浮躁、要有耐心慢慢去理解编剧仿佛在编织的巨大世界,目前仅仅播出了一半,相信后面的剧情会越来越精彩。

 4 ) 论闫妮与外婆这个角色身上的共通性

一直觉得看闫妮演戏是件幸福的事,这个西北大妞,身上有一股难得的松弛。

她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亲切,特别是不好意思地笑的时候就很像妈妈一样,就很亲切温暖,很想亲近的那种气质。

外婆这个角色的前半生,好像在无形之中追求同质化,从里到外,和别人相同就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一样,结婚、生子、再到养老的后事,但自从外婆出走后,感觉她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从预告来看,女犯人、养猫、当网红、恋爱······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综合起来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外婆只是坚定地成为了一个她想成为的人。

她看起来好拿捏,其实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而且很会把握机会的人。

闫妮本人也是,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晰。

讲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作为演员能一直保持初心,好好拍戏,认真钻研剧本,已经很难得了······

 5 ) “无视年纪,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叛逆期”——《外婆的新世界》

“叛逆期”,这个词汇总是会和青少年挂钩,仿佛只有青春时的荷尔蒙才会引发一系列荒唐却又勇敢的举动,这部短剧同样也涉及到了这个词汇,但是这一回是一位年近七十的外婆,她迎来了她的叛逆期。

一位逆来顺受的老人对待自己的女儿,大话不敢多说,半佝的身形,畏首畏尾的眼神,在丈夫走后的时间里,她独自养大自己的女儿,但她的胆小懦弱致使她在面对许多大事面前不敢独自做决定,同时她又有一位截然相反的姐姐,这位姐姐则展现了一位新时代女性的果敢,有主见,机灵。

两位截然不同性格的女性成为了双胞胎,这也许也是作者的巧妙之处吧。

叛逆期总是突如其来,就像剧中的外婆一样,她选择了一辈子的忍气吞声,围绕着家庭,安分守己,但是她却突然在晚年间选择了离家出走,杳无音信,这令她的家人们瞠目结舌,但在一次次的寻找后,这位外婆的叛逆原因也显现出来。

而在这一次次的寻找中,我们跟随着姨母和孙女,她们跟随着外婆一起打开了这个新世界,执着病态的爱,残忍的虐猫狂,相濡以沫的金婚夫妇,对未来迷茫的小孩等等,围绕了家庭大半辈子的外婆突然面对这花花世界,她的淳朴和善良仿佛成为了一股清流,在这段路程中,她有成长,有释怀,有所失亦有所得。

世界很大,充满着新奇,有开心的,有不快的,但希望每个人都勇敢的走向这个世界,拥抱自己的叛逆期。

 6 ) 看全民外婆如何追求诗和远方

 总听人说,鬼门关走过一遭,很多事就会想明白。

孙玉萍,一个年纪轻轻就丧夫的寡妇,一个人靠摆摊卖臭豆腐拉扯大独生女儿窦晓静的单亲妈妈,一个女儿离异后继续帮着抚养外孙女窦绮的贤惠外婆,一个女儿开起米粉店、外孙女也大学毕业搬进新家的功成身退者,一个突发心梗昏倒在地板上被及时抢救回来的独居老太……当她从鬼门关绕了一圈,清醒之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却是:遗嘱该立一下了,房子留给外孙女吧。

而这句话出自这个世界上她最爱的人——自己的亲生女儿窦晓静。

面对亲生女儿自然而然地“逼宫”,任劳任怨一辈子的孙玉萍当然说好,逆来顺受的孙玉萍当然也二话不说把房产过户给了外孙女,只是,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以前的她了。

她选择在一个普通的一天出发,或许就套上那件她惯常穿的碎花衬衣和起球的毛线马甲,随便拖个行李箱,没留下一句话,就这样走出家门离开。

只是这一次她没再去女儿的米粉店帮工,她的下一站是,未知的远方。

从离开家门的一刻,她不再是窦晓静的妈妈,也不再是窦绮的外婆,她变回了孙玉萍,变回了那个被所有人、包括自己所遗忘的、一个久违的“我”。

她就这样头也不回地离开,一走就是五年。

还得是李樯,他笔下的女性人物从不令人失望:他写爱情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里,赌上棺材本也要赌一把浪子真心的上海退休女教师叶如棠;他写梦想是《立春》里,平平无奇却志向高远的小县城音乐老师王彩玲;他写生活是《好想好想谈恋爱》里,19年前就穿着吊带、谈着“集抛男友”的都市丽人;这一次,他选择写私奔的女人。

然而这女人并非时下流行的追梦少女,去最美的远方,谈最养眼的爱情,抛下一成不变的日常,换一个地方生活,爱情和梦想就像天边的云彩一样唾手可得。

 他写的主角甚至没有狗血故事,没有夫妻不合,也不是多激烈的家庭矛盾,虽然女儿窦晓静脾气有点大,态度有点差,但买了新房子不是也第一时间邀请母亲搬去同住,是她自己非要不去的嘛。

哪怕心梗以后,女儿提出立遗嘱过户房产的要求看似不近人情,也同样情有可原。

倘若没有遗嘱,下次万一再心梗,那就平添很多麻烦事。

人不能光靠感情活着,成年人的世界,肯定是理智第一的。

由此可见,孙玉萍的离开就是这样无厘头,早就不是冒冒失失的无知少女了,也没有了不得的家庭矛盾。

女儿虽然脾气大些,日子虽然紧巴些,也不是过不下去,老母亲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这就是《外婆的新世界》的厉害之处,也是李樯的傲骨。

他不需要讨好观众,用最美丽的少女,讲最绮丽的故事,而是选择一个不起眼的老太婆,一个影视剧中永远的配角,一个妈妈,一个外婆,一个老年妇女所拥有的一切身份符号,然后再将这些符号一一打碎,让她义无反顾地出发,回归最初的那个自己,一个被所有人遗忘的“我”,一个叫孙玉萍的老年妇女,由此开启她的冒险之旅。

如果这样的角色你还觉得乏味、不够先锋、不够女性主义,那就来看看本剧的叙事方式,新颖中又不失故事的观赏性与丰富性。

非线性叙事串联起外婆的“晚年冒险之旅”,他人口中的描述勾勒出外婆“鲜为人知”的形象。

还是那个好心办坏事的老人,还是那个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老者,可这回,她的形象却丰富多样起来,不再是那个满身油烟,还吃力不讨好的老婆婆。

旅途中,她不再是那个串起无数他人生活的、可有可无的路人甲,而是为他人生活带出希望与改变的“全民外婆”。

接下来再来看下,孙玉萍在旅途中都遇上了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一段旅程是遇见“危险少女”廖向梅:表面看,孙玉萍与在逃杀人犯廖向梅是“girl help girl”的情节,但抛开孙玉萍单独看廖向梅的故事,是廖与闺蜜何欢的生死陪伴。

何欢当年为了护住廖向梅的背包,意外被害,而廖向梅则放弃了享受生活、温暖的爱情,一心为死去的好友讨一个公道,甚至因此搭上自己的后半生。

饰演廖的黄尧,反而演出了一种侠女的执嗔痴,女性如男子侠客般为知己肝胆相照、两肋插刀,这样的生死至交怎能不为之动容?

第二段旅程是遇见残疾女店主祝美红。

看似是孙玉萍在流浪的路上,随便打个零工的日常。

但再仔细看看祝美红的故事线,一个学业顺利、体格好到能练拳击的幸运女孩,却因一次路见不平,终身瘫痪。

面对男友的求婚,美红最终拒绝了。

祝的性格与外婆形成鲜明反差:作为老一辈人的外婆,总爱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女儿不易,前女婿不易,外孙女更是不易……至于祝,则以冰冷的、怀疑的、人性本恶的眼光揣度他人:前男友肯定不想守着一个残废;店铺老板是个虚荣的小人。

她自认为掌控人性,不料栽在一段尘缘中。

当独立撑起来一个咖啡店,遇见同样单身的书店男老板,本该发展一段志同道合的爱恋。

但故事走向变成了揭发黑心虐猫双面人的悬疑剧。

这里面表面看是祝美红命太差,遇人不淑,但仔细一想,还是自己审人不明。

最终,她同平日里瞧不上的隔壁商铺老板们一起揭露了虐猫者的伪善面孔。

第三段旅程是拜访童年好友田淑芳。

当白发苍苍的“草原小姐妹”在街边的林荫小道上,再一次默契起舞,那一刻,我的屏幕花了。

相信有闺蜜的人都做过这样的美梦:等我们都老了,变成老太婆,还要跟我的老姐妹一起闹腾,即使偶尔吵架,也会和好。

说好了的,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而田淑芳的故事,抛开热闹的网红直播,其探讨内核还是:家庭或者儿女,对于一个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源源不断的付出、娇惯,直到毫无底线、没了自尊?

还是保持母亲身份的同时,兼顾那个早已丢失的自我呢?

   

预告里的第四段旅程,应该是孙玉萍的爱情。

看皮相一点不好看的老头老太太,谈着或许没那么浪漫的爱情也挺有趣的。

现实生活里,我们的妈妈、奶奶、外婆们,除却这些家庭身份之外,那个真实的女人,她多久没有爱过了?

或者她究竟此生有没有爱过?

无人关心,我们只希望她像个妈妈或者祖母的样子,仅此而已。

如果你理解这种被忽视的女性情感需求,你就会懂为什么是以外孙女窦绮的角度来“复盘”孙玉萍的冒险之旅。

因为老年女性从来都是不配拥有名字的故事背景板,哪怕是血脉至亲的儿女,我们从未认真倾听或者注意过厨房里的妈妈、客厅里的祖母。

她们也从结婚或者生娃开始,就没了自己的生活,她们的世界只有我们,那些翅膀硬了就会迫不及待离巢、疏远的人类幼崽。

真好,这一次留在原地等待或者懵逼的是我们,看着那个一去不复返的衰老又自由的背影。

   

 7 ) 不婚主义的姨婆,照样活出爽文大女主的样子

《外婆的新世界》中,和妹妹孙玉萍截然不同的姐姐孙玉兰,坚强了一辈子,给家里做主,给妹妹做主,也给自己做了一次“不婚主义”的主。

也许是因为遇见了有肾病的任知简,所以她坚持不结婚不生育,是为了心照不宣的陪他一起“单身”下去,两个单身的人虽然不是情侣、夫妻,却有着超乎一般关系的心有灵犀。

姨婆看似是一位战士,但也在和任知简相处的时候变回了对小事物感到喜悦的小丫头。

爽文大女主,可以是排除万难和心上人过上美美生活的人,更可以是像姨婆这样,年轻时候心动的人,在老了也能作为挚友,一起说说话。

姨婆在那个年代能选择不婚主义,除了本身的思想开放外,一定也因为任知简的存在,让本就对生命万物相当洒脱的她,有了更加“躺平”的底气。

她要的自由,是舒服的关系,舒服的生活,和舒服的情感状态。

所以不婚主义的姨婆,才是真正的爽文大女主吧。

 8 ) 外婆“看”新世界

起始情境很新颖,为家庭付出了一辈子的外婆离家出走,探索属于自己的生活。

但是很遗憾,从第一个单元故事开始,外婆就不是主角。

她只是旁观者,听各种各样的人讲故事,群像支线撑起剧情主体,“过客”的独白使剧情疲软。

而外婆本身的参与和改变很弱,哪怕走出门去,她依然是辅助者的角色。

具体到这些故事,又呈现出“不上不下”的悬浮感。

开篇讲外婆在家中的位置,母女关系祖孙关系,都很细腻准确,能看出扎实的生活质感(这也是编剧李樯擅长的)。

可是到了外婆出走后的单元故事,却又刻意猎奇,用夸张甚至于“狗血”的情节博人眼球。

且不论艺术价值高低,两种风格单独都成立,但是搭在一起就相当不协调,于是哪一种都不完整,哪一种都不能充分释放吸引力。

这种定位上的含混不清,还波及到目标受众的不明确。

到底是想给老年人看,还是想给年轻人看?

年轻人对老年人为主角的故事鲜有兴趣,外婆见到的“奇遇”,年轻观众也早已见惯。

而真正的老年人看这种剧,又难免觉得荒诞失真。

或许创作者的本意是想突破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突破一贯的家庭叙事,但是深究起来,这部剧并没有真正刻画出老年人的自主性,没有抓住其自身的戏剧点,只是披了一张皮,用其他现成的、无关的桥段来填补,带跑了重点,并且充满了对老年人一厢情愿而自我陶醉的想象。

 9 ) 人活一辈子,最终是要找到自己的

外婆生下来,一开始也不是外婆。

慢慢长大当了妈妈,当了外婆。

她的一生,在别人看来是没有主见的,被指责,她有过无助,但没有人帮她。

窦晓静经常嫌弃妈妈不好,对妈妈恶语相向,肆无忌惮得伤害妈妈,是因为知道妈妈永远不会离开。

每个母亲都有第一次当父母的时候,外婆已经尽最大努力给到妈妈最好的了,或许有些呈现出来的方式不对,但这是她能力眼界之内觉得最好的东西了。

希望妈妈能再长大一些,希望每一位观众看完这部剧之后,都能理解与体谅父母,找到与父母轻松相处的模式。

也希望外婆不用一直看别人脸色,尽情过自己的人生。

 10 ) 姥姥的那些事儿——生活面貌的寻找与尝试

去年和朋友路过一个卖巧克力的店铺,接待我们的店员是一个满头银发的奶奶,清瘦但特有精神,问我们“是不是要打包”“是不是需要餐具”的时候音调又高又亮,显得热情大方,这显然不是小女孩店员们能时常做到的事。

我一是惊讶于这么主流的店铺招了一个奶奶级别的服务员,二是惊讶她的精神状态可比我们这些“年轻人”高涨多了,活力十足的样子时不时在我脑袋里浮现。

《外婆的新世界》开播了,我看到了姥姥奶奶们生活的另外一些可能。

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每天都在宣扬一种年轻的概念,隐藏了“老迈”,可“老”并不是负面。

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经济生活的富足,“老”反倒成了一种活力,蕴藏着巨大的生活可能性。

《外婆的新世界》就展现了一些生活的多样性。

广场舞、相亲角或者从“客厅到厨房”,她们的舞台不再仅仅是这些,下午茶、运动场再到全世界的旅行,想必也仅仅是会出现她们身影的一隅。

更多的是,这个世界真的非常需要她们,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告诉人们:我们活在一个多元的世界里。

故事宝藏——姥姥的事儿《外婆的新世界》把视角聚焦在了电视剧市场的非主流群体。

少女是配角,是讲故事的人,是见证者,而闫妮饰演的外婆则成为故事的核心人物。

她在一系列家庭生活事件后,开始了一场冒险之旅。

这次旅行带着十足的隐秘性,她没有告诉家人她的行踪,而家人则成了她的“追逐者”。

随着一条条找到外婆的线索被破解,一个个故事也因此展开。

首先要佩服的还是主创团队的勇气,敢于聚焦“非主流人群”,同时以喜剧的方式呈现,这一创作思维本身也是一场冒险。

每当我们谈到老年人群体,总是离不开沉重的话题,而《外婆的新世界》反其道而行之,以幽默的讲述方式,在不避讳“死亡”“亲情”“欲望”等话题下,依然坚持一种较为轻松的状态去表达,实在是难得。

除此之外,女性人物的多样化呈现,也提供了更明显的社会价值导向性。

观众不仅仅能直接地感受到故事中姥姥的困境,还有阿姨们、姐姐们、妈妈们面临着的难处——她们究竟在被什么困扰。

比如姚晨饰演的中年花店老板,身体残疾但头脑却是“人间清醒”,善于洞察周围人的心理状态,但由于过于理性、克制,也让自己不敢直面身体残疾这件事,情绪一点就着,让周围人更没办法走入她的内心,还在关键时刻察人不明,险些落入圈套。

她在和“逃亡外婆”的相遇中逐渐碰撞出火花,上演一段互助的救赎之旅。

创作上,老年女性的题材也能呈现出非常丰富、立体的形象,可延展性特别多。

因为年长的人物往往经历多,即便形象单一,也因时间的浸润会产生比较鲜明的人物特征,发生一些不寻常的故事。

剧中的外婆正是如此,一辈子把时间给了女儿,自己的欲望、想法一直被压制。

从孩子小时候的生活起居到中年的爱情婚姻,外婆这个人物无疑不是“深度参与”,终于在老年时期触底反弹,性格上发生180°的大转弯,开始为自己而活,也有了这部剧的故事。

过去与现实的碰撞、人物之间的对照都能让故事产生巨大的共振,像开头几集外孙女的自述,以散文化的方式交待了人物背景。

与常规电视剧上来就搞一个大事件不同,这样娓娓道来的方式别出心裁,像一部舞台剧,又沿袭了原著漫画风格的叙事情景,挺有趣的。

幽默感拉满,漫画般的表演张力加持正如刚才所提到的,剧集改编的原著是漫画,而剧集也最大程度地保留漫画的“风味”,幽默的风格、夸张的表达是其精髓。

尤其是在故事的表达方面,一个是形式,另一个是表演,都让人难忘。

形式上,《外婆的新世界》章节感、单元故事的形态令人印象深刻,外孙女和姨婆不断地找寻外婆去哪儿的线索,各个与外婆有交集的人物轮番登场。

通过听他们的叙事来呈现每回的故事,好懂也易懂。

闫妮的表演在剧中确实是功不可没,除了饰演一个另类的“奶奶型”角色外,还饰演了姨婆一角。

两个人物的性格和生活状态截然不同,一个朴实真诚,力图寻找理想生活乌托邦;一个精明干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闫妮的说话节奏、行为体态在两个角色之间切换自如,有点“神经质”的状态刚好把原漫画夸张、中二的风格不留痕迹地呈现出来。

印象最深的一段是遇到了刘琳扮演的老闺蜜,两个人一起开始做网络直播,一个为了帮助闺蜜儿子搞营生,一个是过于惯着儿子。

当两人都忍耐到极限的时候,才发现这样的生活更像是闹剧,简单地过日子才是生活的本质啊。

老年人身上实在是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述,太多好玩的人物可以去描写、表达,那么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社会新闻,其戏剧性都让我们与事件的真实感越来越远,在剧集创作中也实在需要这样的故事。

在笑中带着欣赏、玩味,如果还能带着一点点哲思的话更是再好不过。

《外婆的新世界》有了这样的倪端,期待更多这样的故事出现。

《外婆的新世界》短评

没想到意外挺好看,闫妮一人分饰两角,外婆和姨婆,被生活压抑太久的外婆离家出走了,一走就是五年,随着人物一点点的展开,外婆在外的经历也逐渐被拨开了,第二集的故事真是一边看一边哭,乡下妹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外婆包容的心态真的很好,期待她接下来为自己而活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8分钟前
  • arrcmis
  • 推荐

中间的段落有点网感太重了,开头和结尾的几集还不错。因为是漫画改编,而且原作是匡扶,多加一星。

12分钟前
  • 沙加之伦
  • 推荐

没看之前我也没想到六旬老太离家出走这么刺激。

16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还行

中年演老年的违和感真的…

2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不能因为是女性题材,就给高分。这个故事只有表没有里,走马观花堆砌各种跟女性有关的热点事件,而外婆这个人物却不见其里,只见事不见人物,是失败的创作。

25分钟前
  • 洛基吃鸡
  • 较差

目前为止是今年最喜欢国产电视剧了,本来就很喜欢那种稍微有点脱离现实又不是很悬浮的荒诞感,主配角都演得都还行,私心是真的很喜欢闫妮,她真的就很像那种亲切的邻居家阿姨,还时不时惹点笑点逗你开心,能不爱吗

27分钟前
  • basi
  • 推荐

这一家子都够能做的,但是我喜欢。

31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力荐

分有点虚高。意思不大,一个个小故事组成。

36分钟前
  • Ruby
  • 较差

说不清差了一点什么,倒确实是大女主剧

38分钟前
  • fiction
  • 推荐

噱头大过内容的剧,出走的外婆成了“观音菩萨”,姨婆和外孙女到处收集她的“神迹”。

42分钟前
  • 谢明宏
  • 较差

居然意外的好看,如果不是我妈一直在骂小三的话🤔

45分钟前
  • mee
  • 推荐

没有什么悬念和玩梗,讨论诗和远方,没什么人看了。觉醒外婆又神性又人性。还是要善待家人呀~

47分钟前
  • Page_Chen
  • 推荐

影视化的太碎了。

51分钟前
  • 这位太太,
  • 还行

故事不新鲜 但是为了闫妮我能看完😄 另王珞丹怎么还能有戏拍~

55分钟前
  • 打野 救救我
  • 还行

看到第五集,虽然这种大咖,但是阻止不了,难看,无聊88

58分钟前
  • 万邦红
  • 很差

很奇怪,真的很奇怪,感觉太奇怪了。老年娜拉的出走,路遇黄尧、姚晨之后陡然变成了一部无聊且煽情的流水账。这都拍了啥玩意啊。

1小时前
  • 马二
  • 还行

本来想看一集睡觉的,没想到如此上头,第一次看到这么清新脱俗的国产剧,以老年人为主线,又不倚老卖老,不一味揭示困境而不给出解法,居然还通过外婆引出社会上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经历,居然还是单元模式!很难形容我看这部剧的感觉,有一种当年刚追spn的激动,只是这部是现实主义治愈向的公路片吧。前面两集故事俗套却动人,情绪完全被牵着走,期待后续!!!就算烂尾我也不改分,堪称国产剧新篇章!!

1小时前
  • 了不起的小西几
  • 力荐

官宣之前 好像还挺期待这部的 整体看完觉得 很别扭 最大的感受是编剧水平很参差 最最最无语的就是耿乐那个故事 好恶心啊!!!剧本真的好割裂 可以理解试图多讲一些不同女性的故事 会有很多看起犀利一针见血 其实只是在喊口号的台词 姨婆主要就是负责这个板块的 孙玉萍确实还是出走了好 永远都不要回来 这个家并不让我觉得温馨或者有爱 窦晓静和窦绮都很自私 很多地方都没有铺垫好 导致一种很假的反省和自我感动 武术学校的弟弟 姨婆和建筑师 王珞丹这三段还行 每次狂花剧场演女儿的小花 人设都很烦 造型也很丑 加的那个男朋友也完全欣赏不来 最讨厌用旁白的了 这部剧还狂用 讲故事的能力怎么能退化到这种地步

1小时前
  • 灯市街东口
  • 较差

最不喜欢织补师那一段,一个奢侈品包就让自己体现价值了?????

1小时前
  • Amy
  • 推荐

看的短篇

1小时前
  • 然燃bjy
  • 推荐